❶ 腳底的比較硬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應該怎麼做
局部硬,一般是鞋子不舒服造成,如果是全腳底硬,有可能是有腳氣引起的,再者人老了,腳底也會硬,用醫用甘油,每次洗完腳塗抹,會好很多,試試吧。
❷ 60歲的老人腳經常發硬怎麼回事
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肯定是有什麼問題了
才會有你說的那個症狀的
❸ 腳僵硬,麻木是什麼原因
你媽媽在中醫上說是氣血不通,你可以帶你媽媽看看中醫調理先活血化淤,同時去醫院照個CT或者磁共振,檢查是否有輕微的腦梗塞,血管硬化
❹ 腳底板干硬是怎麼回事
您好,您所述的腳部老繭是由於穿鞋或者行走姿勢不當引起的,可以通過改變鞋子來消除繭子。腳部的皮膚在不合適的鞋子的摩擦下很容易生出繭子,這是皮膚角質層增生造成的,也是皮膚的自我保護反應。但繭子會產生疼痛感,時間長了可能造成雞眼。可以在外科挖出雞眼或者繭子,局部塗抹葯物保護。也可以外敷,用地骨皮、紅花各40克,甘油100克,將兩種葯研成細末加甘油拌勻,塗敷腳墊處,用紗布包好,每天換兩次葯,連續一周穿寬松的鞋子和透氣的襪子,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不要穿著不合適或者夾腳、不舒適的鞋子,也不宜穿不合適的鞋子而長時間的站立、行走,需要走路、跑步、幹活時可以穿運動鞋。改變穿鞋的習慣就能改善繭子。
❺ 60歲老人頭暈,背部緊勒,小腿無力,雙腳硬活動慢走路腳硌得難受是怎麼了
腦血栓的症狀。應該去醫院正規治療。
❻ 腳底板很硬是怎麼回事
這是您長期摩擦導致的,表明皮膚角化,最後成了厚厚的繭子,問題不大,但是要做手術解決。
指導意見:
腳癢的話應該屬於是腳氣,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❼ 全身無力腳抽筋嘔吐拉肚子老人60歲了 總是嘔吐拉肚子 全身無力腳抽筋僵硬
可能是嘔吐和拉肚子導致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導致無力(缺鉀)和抽筋(缺鈣)等。建議去醫院內科看看,如果不嚴重幾天就可以治好的。要找出嘔吐和拉肚子的原因
❽ 為什麼老年人的腳很硬,又冰涼
這種症狀是人體的自然退化。建議用中葯泡腳,配方;川芎10克 艾草20克 伸筋草10克 蛇床子10克 丹參10克 乾薑10克水浸沒泡3小時,文火煎熬20分鍾濾出葯渣(明日可以再煎一次)。加溫水泡至腳踝關節以上時間45分鍾。隔日一劑,15劑一個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就能調理過來啦。
採納哦
❾ 請問老年人手腳僵硬怎麼辦 怎麼回事
你好,對於四肢僵硬主要考慮為風濕、類風濕之類是疾病,可以到正規的醫院風濕科進行抽血等檢查。平時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鍛煉身體,活動四肢。平時的飲食宜清淡
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並要注意休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並祝健康
❿ 為什麼老年人坐車久了腳會疆硬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上的許多病變都會在雙腳上有所反映,比如被很多老人認為屬「正常現象」的腳變大,其實是腳部水腫,不可輕視。
腳部水腫預示疾病
上海靜安老年醫院康復科主任王凱告訴記者,由於老年人身體臟器功能衰退,血液循環不暢,當心臟功能減退,下肢靜脈栓塞、靜脈血迴流出現問題時,就可能表現為腳變大。
另外,老人營養不良,易產生低蛋白血症。身體水分難於排出體外,堆積在下肢,造成腳長大的假象。如果老年人發現腳「長大」,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讓一些可能惡化的心血管疾病得到控制。
針對不同水腫情況,王凱也介紹了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比如靜脈環流不暢的老年人要多運動,並盡量避免下肢長時間下垂,如乘坐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以免使水腫加重。
對於中風患者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屬可以幫助他們進行一些被動運動,如伸屈膝、踝關節運動等,也可以把老人的腳適當抬高。
因營養不良造成的水腫,則要加強營養。餐次安排要合理,建議少吃多餐;注意飲食均衡,多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
泡腳、按摩防水腫
除了這些針對疾病的治療外,老年人還應該做好哪些足部保健,預防下肢水腫呢?
專家建議,老年人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水溫以微燙但不覺得難以忍受為宜。泡腳桶上最好再蓋一條干毛巾,讓腳微微發汗即可。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做按摩,人工或者器械均可,每次5―10分鍾,以腳部發熱為宜。此外,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少吃鹽。
多穿平跟、防滑鞋
一雙合適的鞋也能大大減少腳部水腫的發生。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趙東認為,老年人穿鞋首要原則是「合腳」,大小要合適,鞋底軟硬要適度,這樣才能保證腳部血液循環的通暢。
王凱建議老人,盡量選擇帶防滑紋鞋底的鞋,通過加大鞋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少老人腿部的緊張度。另外,鞋跟最好不超過3厘米,或者穿無跟鞋,防止上身壓力集中於腳尖而造成的血液循環不暢。
糖尿病患者足部要進行特殊的護理,特別注意不要使足部皮膚破損,否則會很難癒合。剪趾甲的時候更應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