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0歲是什麼之年
50歲可以被稱為「知命之年」、「知非之年」、「大衍之年」、「艾服之年」。
另外,還有其他年齡稱謂,比如:30歲被稱為「而立之年」;40歲被稱為「不惑之年」;60歲被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70歲被稱為「古稀之年」;80歲被稱為「杖朝之年」;90歲被稱為「鮐背之年」等等。
Ⅱ 50歲猜成語
50歲猜成語——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解釋】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處】《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50歲
【例句】唐·白行簡《李娃傳》:「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後,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經歷知命之年以致現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Ⅲ 50歲稱為是什麼之年
50歲被稱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俗言道,知非之年三不親,指跨入50歲,凡事看淡,親戚感情亦是,與眼重錢財、無情無義、勢力心重之親戚毋需再親,少許走動,不然於己身晚年運勢影響頗大,難以安度晚年。
知非之年,子女多已成家立業,毋需操心,孝淑亦好,不孝也罷,其不惑之年以後所持財帛足以安享天年,應安心陪伴那伴其一生之人。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Ⅳ 50歲是什麼之年
50歲被稱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出自春秋時期孔子著作《論語·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
翻譯為: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知命是男子五十歲。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耋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Ⅳ 50歲打一成語是什麼
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Ⅵ 60歲是花甲之年,70歲是古稀之年,30歲呢40歲呢50歲呢(除了知天命和半百之外)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總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回之年
15-20歲-舞像答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致改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耄耋(音maodie)
90歲-背之年
100歲-期頤
Ⅶ 50歲叫什麼之年
Ⅷ 50歲是什麼之年
知命之年
[成語解釋]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典故出處]唐·白行簡《李娃傳》:「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譯文:五十歲了,有一個兒子,剛剛二十歲。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指50歲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8)猜成語50歲是什麼年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後,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經歷知命之年以致現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Ⅸ 50歲為知天命,60、70、80、90歲,是什麼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回齠年;
幼年泛答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Ⅹ 五十歲是什麼之年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十三歲為豆蔻二十歲是弱冠,那五十歲又被稱為什麼年?
五十歲是知命之年。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