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蔡瀾: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好、睡好、玩好,人間清醒
蔡瀾,是與金庸、黃沾、倪匡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
他屬於那種見多識廣、多才多藝的人,他最為人稱道的是, 游戲 人間的瀟灑心態,把80歲活成20歲,一言一行都展現著通透的風采。
他這么說: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多歷練,不羨慕別人,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一、沒什麼過不去的,除非你的心過不去
蔡瀾老先生總是笑容滿面的,那是見過世面後的淡然。
不是他沒遇到過困難,只是他看得開,懂得及時行樂,讓自己快樂多多、遺憾少少的。
活到這把年紀,他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有一次,蔡瀾乘坐的飛機顛簸得特別厲害,他旁邊的澳洲人嚇得面色都變了,反觀蔡瀾,淡定得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細細品味著紅酒。
等飛機平穩了,那位仁兄忍不住問蔡瀾:「老兄你死過嗎?」
蔡瀾回應:「不,我活過。」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的,困難總比方法多,沒發生的事情就不要杞人憂天。
二、努力是做出來的,不是裝出來的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遇到一個學霸,總是表現出一副特別懶散的樣子,卻擋不住他的成績次次都名列前茅。嘴上比誰都矯情,暗地裡比誰都努力。
其實,他們優秀是有原因,只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暗暗用功,不代表別人沒有努力。
蔡瀾每天把吃吃喝喝當作主業,卻不耽誤他在很多方面做出成績,把一輩子當幾輩子用,努力和天賦並駕齊驅。
他是資深的電影監制、專欄作家、 美食 家,還擁有主持人、商人、書法家、玉石收藏家等多重身份。
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只要做好一些關鍵的選擇,做好一些重要的努力,一個人可以把事業和興趣都玩得轉。
成熟的標志,大概就是在事上磨,練出強大的內心和優秀的習慣。
三、所謂通透,就是不較勁、順其自然
在《十三邀》 的節目中,當許知遠問他如何面對坎坷時,他這么回答:「壓力來臨時,不要害怕,要找到某個東西把它變好玩了,壓力便自然減少。「
蔡瀾表示痛苦肯定是有的,但不講了,畢竟已經過去,他現在已看透人生,面對不如意,總往積極的一面想,把煩惱感傷都鎖進保險箱里,並用大鎖鎖起來。
歸根到底,蔡瀾不是個過分執著的人,他懂得順應時代潮流發展、 社會 發展的客觀規律,所以不擰巴、不糾結,在不如意的時候用生活的煙火氣來消解。
無論過得怎樣,有吃有喝就不會太差,就是他的人生守則。
在他的字典里,沒有煩惱這兩個字。
有人問:一個年輕人,老是灰心喪氣,你會如何勸勉他?他回答:遠離。
對待愛情:邊找邊等,不合適就換人。
對待親情:親人的話要聽,但可以不去做。
蔡瀾三言兩語就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又有趣又給人啟迪。閱歷廣的他獨具慧眼,用樂活的心態感染周圍人。
最後想說: 笑人生之荒唐,笑萬事之無常,笑生命的短暫,願你新的一年所求皆如願,所行皆坦途,活出精彩人生。
歡迎關注@羽扇清風
『貳』 蔡瀾八十一歲生日發長文悼念好友倪匡張北海,三人有何交集
三個人是一起唱過歌,而且還一起上過春晚舞台,並且在三個人還經常去彼此的家裡面聚會。
『叄』 蔡瀾談人生怎麼樣
夜深人靜,總能引發點心機。 昨晚看了幾頁蔡瀾,竟然有點失眠。 不冗長,不乏味。有的是調皮,有的是怡然。 像老媽臉上的雀斑,像老爸跳躍的白發。 文章就應該看上去像詩,讀起來似歌謠。 他不是老頑童,他比洪七公懂得吃的好處。 他活到80歲也不老,他的每一天都新鮮。 他活得開心,他越活越明白人生的真諦。 他四處周遊,卻始終離不開香港情結。 他從不教訓,他偶爾抒發淡淡調侃的嘲弄。 他讓我想起陶淵明,想起蘇東坡,想起陳升。 他不光了解哪裡的餐館地道,更懂得親自下廚的愜意。 他與名流雅士私交甚密,也跟乞丐小販談笑風生。 他活出了一個真字,哪怕再久也似憨憨小嬰兒。 他仙風道骨得有點像和尚,但是他喝酒吃肉愛女人。 他有自己的原則,但是又自由自在無拘束。 他讓我在很多個夜裡讀過就不想放下,躺下就輾轉反側。 他是蔡瀾,讓我們一起再聽他談談人生。
『肆』 蔡瀾發文談81歲生日感謝祝福,如何評價蔡瀾
在香港,蔡瀾的文字在各大報刊雜志隨處可見,簡短、輕松、易懂,書籍、電影、旅遊、美食、時尚、人生,聲色犬馬,家長里短,無所不包。香港一些餐廳喜歡懸掛蔡瀾的食評作為宣傳,或菜單上標出“蔡瀾推薦”四個字,招徠顧客。做過四十年電影監制,為上世紀香港電影的繁榮付出過諸多心血;寫專欄,出了上百本書,主持過多檔美食節目,寫食評,開餐廳;錄制旅遊節目,創辦“蔡瀾旅行團”,帶好友世界各地旅遊。蔡瀾可謂不負“我活過”三個字。
很多人時常感嘆生活無聊乏味,根本感受不到樂趣。那是因為,他自己已經變成一個不懂得感受趣味、尋找樂趣的人。沒錢時,覺得生活無趣,有了錢,有車有房,還是覺得無趣。慾望愈多,愈是貪婪,越是得不到滿足。在繁復的世界和焦慮的內心之下,如何活得輕松有趣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灑脫和智慧。因為看得多,經歷得多,所以看盡之後是看透,看透之後是看開,正如蔡瀾所說的“凡事往好處想,人生觀會變豁達,沒有什麼了不起。”
『伍』 二月致自己:往事清零,萬物可愛,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沒過幾天就過年了,這是辭舊迎新的時候,也是很好的梳理內心、放下執著、輕裝上陣的契機。將不愉快清零,為快樂續費,就是2021最好的活法。
一、很多事想多了,除了讓自己心裡堵得慌之外,沒啥用
所謂的明白,無非是歷經滄桑依然有說有笑。短期來看,那些失業失戀、孩子操心等雜事確實讓你苦不堪言,但拉長時間的尺度來看,都沒什麼。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庇護所和最堅實的力量。心裡的達觀多一分,陰影就少一分。
《我的前半生》中,大學畢業後的子君做了10年的家庭主婦,養育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卻被開診所的丈夫無情拋棄。
就在她以為自己生活要完蛋的時候,在職場女強人、好閨蜜唐晶的開導下,她開始了求職之旅。
一開始她也是各種焦慮、無所適從,慢慢地她乾脆破罐子破摔,能活下去就行、不想太多、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
神奇的是,她的路越走越順,先是本職工作加薪,接著又是利用業余時間報興趣班時發現自己的藝術天賦,甚至還靠陶瓷賺了一筆小錢。
她整個人因為獨立,因為有事做,反而煥發出從所未有的魅力,讓之前的朋友都對她刮目相看。
她表示,很感謝自己的前夫,不然也不會發現自己的潛能,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人生海海,起起伏伏,多的是不可控的事。想什麼宏圖規劃,走一步算一步,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足矣。再大的事情,也要有靜氣,睡得安穩、心情舒坦,就是勝利。
二、不跟爛事爛人糾纏,就是最聰明的做法
每個人的生活中肯定少不了爛人爛事的調劑,讓你發狂,質問蒼天為什麼不眷顧自己。
其實大可不必。
世間的悲歡是相通的,大部分人的不幸皆是相通的。你遇到的事,別人也遇到過,只是通透的生活智者,選擇不糾纏,還生活以舒心。
在《十三邀》 的節目中,當許知遠問「香港四大才子」蔡瀾如何面對坎坷時,蔡瀾的說法很有意思,他說要找到某個東西把它變好玩了,再多的大風大浪也不懼。
蔡瀾今年80歲了,履歷豐富,他表示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但不講了,畢竟已經過去。比起沉溺於悲傷,他更喜歡往積極的一面想,把煩惱感傷都鎖進保險箱里,並用大鎖鎖起來。
他的態度,頗有幾分「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味道。
笑人生之荒唐,笑世事之無常,撥開迷霧,繼續前行。
三、別因為執著於未得到的東西,忘記眼前的風景
很喜歡一句話: 「不要因遠視,而總活在別人的仰視里;更不能因近視散光,而忽略自己身邊的幸福。」
別人擁有的快樂,你羨慕不來;你的快樂,別人也拿不走。
人生苦短,花時間在過度比較和憂心忡忡方面,不值當。
九十歲的日本心理醫生中村恆子,結合自己的經歷寫成暢銷書《人間值得》,並表達了自己對於幸福的看法:幸福的第一奧義不是財富,而是家庭和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當你生病了,有人照顧你,這就是幸福;當你覺得冷了,有人抱著你給你溫暖,這就是幸福;當你受委屈流淚了,有人安慰你,這就是幸福。
有人惦記著你,有人陪伴著你,有人為你默默付出,就挺好的,幸福就藏在一飯一蔬的小細節中。
最後想以一句話結尾:「 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中做選擇。」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願你活出自己最好的風采。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羽扇清風
『陸』 蔡瀾這個人的作者簡介
蔡瀾,新加坡華僑,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少年時代受父親的影響,閱讀了不少現代作家的作品。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寫影評。十六、七歲時離開新加坡到外國,後到日本留日學習電影製作。
蔡瀾先後在東京、紐約、巴黎、漢城、台北、巴塞羅那和曼谷等地居住過,通曉多國語言。曾向馮康候先生學習書法、篆刻。
1963年蔡瀾到香港後,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製片廠的電影監制。監制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巨片。
蔡瀾寫作多年,已出版之書籍超過60本,廣東旅遊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瀾游記散文精品集》有《蔡瀾的緣》、《附庸風雅》、《忙裡偷閑》、《蔡瀾游日本》、《一點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記》、《二樂也》、《放浪形骸》、《樂得未能食素》、《給成年人的信》、《給年輕人的信》12種。
1992年蔡瀾開始進軍商界。創辦監制之產品有暴暴茶、暴暴飯焦等暴暴系列產品,蔡瀾醬料有咸魚醬料、菜甫瑤柱醬、欖角瑤柱醬、勁辣醬等等。其它引薦入口的產品有澳洲有汽紅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1997年~1999年蔡瀾主持之電視節目有《蔡瀾人生真好玩》及《蔡瀾嘆世界》。
『柒』 蔡瀾八十一歲生日發長文,悼念好友倪匡張北海,二人是怎麼認識的
兩個人都是文學界的才子,主要是通過一些知識交流或者是洽談會方面認識的,也因此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關系,在這些年的過程當中,兩個人一直在針對文學方面進行溝通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