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賜長壽綵樓

賜長壽綵樓

發布時間:2022-09-01 09:47:04

1.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時楚國的屈原而有的,你想能不是中國自己的原創的傳統節日嗎,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至於前段時間傳出的有關韓國有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韓國的有關人士已經辟謠了,而且他們還澄清說他們的那個節日叫「江陵端午祭」,與咱們中國的端午節完全不同的。咱也就別非給自己沒事找氣受了,呵呵。 以下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內容。 韓國端午節 是韓國的主要節日不劃龍船不吃粽子 他們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 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於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農祈祝豐收的慶典,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祭拜大關嶺山神與大關嶺國師城隍以及國師女城隍神的。整個活動包括祭儀、演戲、游藝三大部分。迎神祭祀活動從4月15日開始至5月7日送神,長達20多天。祭禮有25種之多,其中國際城隍祭儀初獻官為市長,奉安祭初獻官由議長擔當,迎神祭初獻官為文化院長,還有朝奠祭、送神祭等,也分別由警察署長、教育廳長等各級長官擔當。最傳統的是巫俗祭儀,用歌舞來娛神又娛人,由女巫向神轉達人的願望,儀式分為18幕,有不凈巫祭、七星巫祭、世尊巫祭、花歌巫祭,均由女巫導引,全民參與,共祝村落安寧,漁農豐收。 民俗戲最有特點的是官奴假面舞劇,巡迴在各城隍堂演出,幽默諧趣,大同合樂。其他民俗游戲有盪鞦韆,角力,投壺,民謠演唱等,最後一項是「亂場」,實際是一次大規模的綜合集市,有點像中國的廟會,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參加,並說這是江陵端午祭的時代意義之所在。其他民俗活動還有打造車輪餅食、釀濁酒、削制菖蒲發簽、用菖蒲洗頭、沐浴、繪制午時符、端午扇等。每年這個時候,都由官府出面主祭,民間也一直保持這些風俗習慣,因為這時間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許多風俗又與中國端午節相似,1927年正式把山神祭定名為端午祭,1967年列為國家重點無形文化財產第13號,並擬於2005年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無形遺產」,因而引發了前段被我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保衛端午」之類的事件,實際上此端午並非彼端午。韓國的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是兩回事。 「江陵端午祭」 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舉行摔跤、盪鞦韆等游戲的大型民俗活動。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被追溯到一千年前。 據韓國學者介紹,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韓國人嚮往現代化,到60年代經濟開始起飛,在這期間,西方文化受到重視,卻忽視了本土文化。當時一些有識之士感到,文化上的全盤西化,將使民族文化逐漸枯萎失傳,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從60年代開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視,民族文化的遺產作為「無形文化財產」被保護起來。 1960年,韓國中央大學的任東權教授發現江陵市搞的端午祭活動規模最大,很有特色,於是寫了調查報告,向文化觀光部申請確認其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由於評委們對民俗文化缺乏了解,任教授一個個找評委談,直到1967年,江陵端午祭才正式獲得通過,成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從此以後,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動得以恢復,並呈發展趨勢。 端午節的「五黃三白一紅」是哪些? 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五黃三白一紅」(黃瓜、黃魚、雄黃酒、鹹蛋黃、黃鱔(鱔魚),茭白、鹹蛋白、白切肉、汗菜(加大蒜炒熟後菜湯紅色)。端午習俗吃粽子、綠豆糕,賽龍舟。傳說此日午時治毒蟲最有效,家家燃中葯頭、噴雄黃酒、撒石灰除穢氣,門前插菖蒲、艾葉辟邪。小孩則掛「香袋」(內盛樟腦丸或其他香料),穿虎衣、虎頭鞋,較大的孩子用雄黃酒畫虎臉或在額上寫一個「王」字。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來歷有許多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兒媳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說法。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由於飲食文化的傳播,早在古代時,我國製作粽子的技術就傳到了國外,因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秘魯人是在聖誕節吃粽子的,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歡慶聖誕節,一邊吃粽子,甚至連一些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也要趕回娘家,再來嘗嘗母親親手製作的粽子。 緬甸人也愛吃粽子。在端午節,他們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誘人,軟軟的,甜甜的,別有風味。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陽歷的五月五日,他們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狀酷似鍾形。 馬來西亞人包的粽子,形狀很像我國廣東的粽子,其特點是個頭較大,除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賓的粽子是長條形的,風味與我國浙東的粽子相同。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端午節去哪玩? 端午節去青島很適合. 很美.經濟又便宜. 我從長沙去的.一個人去的,包吃住4天花了近2000元. 青島一下火車往東走五分鍾就看到大海了.感覺太好了.可坐在海邊吃海鮮.太享受了. 作為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舉辦城市.城市個性突出、山海優美、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作文素材《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並相繼獲得聯合國和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青島已經成為最適宜人類創業、居住的城市之一. 還有嶗山.海軍博物館.濱海步行道 開放式景點,西起團島環路,東至石老人,全長約36.9公里。濱海步行道將我市棧橋公園、海軍博物館、小青島公園、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風景區、五四廣場、石老人海水浴場等主要旅遊景點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海濱風景畫廊。 五四廣場 五四廣場為開放式景點,分為南北兩部分,廣場主體雕塑《五月的風》成為青島新的標志性旅遊景觀. 棧橋公園 棧橋公園為開放式景點,是百年青島的標志,也是青島最好的觀景點之一 . 相信你會滿意的.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5 22:22 還可以選擇黃山.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聖潔之美。 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雲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雲海,特別奇絕。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雲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5 22:23 也可以選擇去杭州 杭州風景也很美.江南嘛. 雨杭州更美.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每年吸引兩千多萬中外遊客。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杭州市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另到杭州後.就在西湖邊找一旅館住下.可好好享受一下西湖美景.這是人生一大享受. 景點主要都在西湖邊,很方便.希望你能滿意. 端午節為什麼帶彩繩? 系綵線避毒蟲。手腕、脖項及腿上拴五綵線,這種紅、黃、綠、黑、白五色綵線,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剪掉。其用意是:夏季蟲多,娃們常在草叢中玩耍,繫上這顯眼的花線,就可驚避毒蟲叮咬,平安過夏。 俗語還有避邪、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平安之意。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8 14:36 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志,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於這幾種色彩為什麼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徵的神奇物,和節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葯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節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了祝賀的含義。 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婦女於端午日系五色絲於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紮成人形簪在發髻上,也叫長命縷。遼、金皇帝系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這些習俗已經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面祝福祝壽。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端午節香包的由來? 端午節的香包一說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熏蟲,後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污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 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造型。 目前純手工香包已不多見,除非親自動手縫制,代之而起的是五顏六色、繽紛斑斕的現代香包,材質多樣化,有棉布、有尼龍布、也有塑膠的。造型更是千變萬化,從動物、植物到兒童喜歡的卡通人物都有。今年你何不自己動手,為自己、為孩子、為情人製作一個香包,裝進你的心意,讓這個端午節充滿溫情。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 請問:「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作者和出處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洪應明《菜根譚》。釋義:對待事物淡泊自然的豁達態度。

此為一副對聯的上聯,此幅對聯全部內容:寵辱莫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大意是:對於一切榮耀和屈辱都泰然處之,用平靜的心情欣賞庭院中花開花落。對於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觀看天上浮雲隨風聚散。所謂身不驚,才有閑看的雅緻。心無意,才有漫隨的風情。 這是一種境界,對名利應有的態度,得不喜,失不憂。

(2)賜長壽綵樓擴展閱讀:

洪應明系明代學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熱衷於功名,晚年入道,用對聯體總結出一本《菜根譚》。後陳眉公在《幽窗小記》亦有收錄。這句話的境界是指:花開花落,歲月輪回,看庭前,一個「閑」字,盡是灑脫;雲卷雲舒,萬物變幻,隨天外,一個「漫」字,盡顯豁達。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3. 求辟邪方法

辦法可多:桃木樹葉摘下放在口袋裡或者枕頭底下!
@讓你的老婆佩戴上開光的翠玉佛護身!
@可以在你的房子大門上掛上中國桃木令!
@可以請購開光的銅錢或者五帝錢隨身佩戴著!
具體你可以直接向我咨詢了解!

4. 宮嬪妃住的宮殿名稱

皇宮主要殿宇布局如下:
皇上:【乾清宮】【養心殿】
皇後;【坤寧宮】【琴嫣殿】
太後:【慈寧宮】
太妃太嬪:【壽康宮】
===================================
中宮主宮:【嫻雅宮】以下是皇貴妃管理處
攬月殿 思佳殿 祈雲殿 飄夢殿
寒凝殿 槿櫻殿 孀霖殿 雛菊殿
翎羽殿 泠垧殿 逸楓殿 荷裳殿
灧妍殿 縈碧殿 晴婧殿 凝芳殿
紫鳶殿 漱玉殿 嫣紫殿 彩妍殿
清漪殿 灧瀲殿 韻綺殿
---------公主、長公主居住
【玥晴殿】【聖萍殿】【凌雪殿】【伊芙殿】------- 從六品以上嬪妃居住
【雲雪閣】【琳冰軒】【馨音軒】【寒婉軒】} 正七品 以下嬪妃居住
【懿綵樓】 【寒煙樓】【惜萍閣】【顏琪樓】} 正七品 以下嬪妃居住
【涵媃宮】 【舞蘭宮】【夕葶宮】【冰霞宮】------- 從二品以上 嬪妃居住

===================================================

東宮主宮:【熙夢宮】
東宮:
【縈華宮】 【月歆宮】 【晴月宮】 【水纖宮】
【易宛宮】 【水華宮】 【纖索宮】 【黎景宮】
【榮熙宮】 【如萱宮】 【綺夢宮】 【惜穎宮】
【毓舒宮】 【紫水宮】 【纖穎宮】 【水絮宮】 -----------------從二品以上嬪妃居住
【惜柔殿】 【水惜殿】 【夏儀殿】 【風雅殿】
【羽歆殿】 【怡婷殿】 【雪韻殿】 【冰韻殿】
【麗影殿】 【柔儀殿】 【墨陽殿】 【靜雨殿】----------------- 從六品以上以上嬪妃居住
【舒寧軒】 【雨轅軒】 【忻天軒】 【青嵐軒】
【嘯魂樓】 【雙雪樓】 【昭台樓】 【承陽樓】
【絳雲樓】 【紫雪樓】 【凝霜樓】 【漪蘭樓】
【秋爽閣】 【沐夕閣】 【汐淇閣】 【熏芳閣】
【雪羽閣】 【靜音閣】 【雪靈閣】 【天月閣】----------------- 正七品一下 嬪妃居住
昭璃殿 櫻琰殿 灧蝶殿 傾香殿
攬月殿 思佳殿 祈雲殿 飄夢殿
茹琳殿 儆和殿 怡湘殿 萱寧殿
楓瀟殿 楠霄殿 夢華殿 吟妗殿

--------------以上公主長公主居住
===================================================
南宮主宮 【落依宮】
南宮:
【靜怡宮】【霞倚宮】【璇華宮】【柔畫宮】
【倩和宮】【庄雲宮】【洛夏宮】【水柔宮】
【夕淚 宮】 【兮月宮】【伊月宮】【廣靈宮】
【水凝宮】【雪柔宮】【水芸宮】【依水宮】---------------正二品以上嬪妃居住
【舒雅殿】【萱若殿】【霽月殿】【岱妍殿】
【絳瀾殿】【嵐靜殿】【醉花殿】【雪蝶殿】
【雨蝶殿 】【絮陽殿】 【昭陽殿】【雅風殿】
【雨凌殿】【怡月殿】【絮濘殿】【舒雅殿】---------------- 從六品以上 以上嬪妃居住
【冰雨齋】【絳瀾齋】【嵐靜齋】【醉花齋】
【雅風齋】【雨凌齋】【水馨齋】 【雪寒齋】
【雪舞齋】【寒夢齋】【沫星齋】【流霜齋】
【纖羽齋】【歆音齋】【夢竹齋】【紫蝶齋】---------------- 正七品一下嬪妃居住
顏裳殿 瑤馨殿 姝傾殿 儀蕥殿 怡春殿
初華殿 韶陽殿 碧裳殿 戀景殿 夕顏殿
朝陽殿 惜雲殿 福安殿 綺夢殿
怡歡殿 初陽殿 夢瑤殿 燦輝殿
-----------------以上公主長公主居住
==================================================
西宮主宮:【蝶馨宮】
西宮:
【熏夕宮】【璦蘭宮】【翼夢宮】【月影宮】
【夜凝宮】【盈月宮】【潔悸宮】【和清宮】
【蝶儀宮】【嬡音宮】【鶴櫻宮】【弘蝶宮】---------------正二品以上嬪妃居住
【伊欣殿】【德馨殿】【雲舞殿】【雪芬殿】
【瓷妮殿】【雪蝶殿】【雨蝶殿】【雪寒殿】
【絮陽殿】【雨陽殿】【傾櫻殿】【傾月殿】
【傾櫻殿】【暢音殿】【冰月殿】【水馨殿】---------------- 從六品以上嬪妃居住
【凝月樓】【凌雨樓】【冰穎樓】【穎花樓】
【淚妝樓】【熙黛樓】【謹蘭樓】【彩凌樓】
【蕭寒樓】【凌滄樓】【玥雅樓】【沐夕樓】
【旱季樓】【含結樓】【捷星樓】【觀星樓】
【悅蝶樓】【伊芙樓】【渺影樓】【凌月樓】---------------- 正七品一下嬪妃居住
合歡殿 鳳儀殿 湘雨殿
繯珩殿 玥萱殿 迎春殿
媚蝶殿 窈淑殿 夢華殿 逝戀殿 繪雅殿
------------------以上皇子居住
===================================================
北宮主宮:【夏琴宮】
北宮 :
【紛翼宮】【月雅宮】【凌心宮】【微壹宮】
【漣漪宮】【艾雲宮】【蘭思宮】【楓雪宮】
【幽情宮】【晴雨宮】【舒羽宮】【溫馨宮】
【連心宮】【嬌莉宮】【夢琦宮】 【和玉宮】
【菀水宮】【吟秋宮】【夏傷宮】【憐星宮】---------------正二品以上嬪妃居住
【靈雨殿】【斜陽殿】【菱荇殿】【瀟湘殿】
【蘅蕪殿】【鏡清殿】【怡月殿】【凌波殿】
【寒香殿】【觀海殿】【竹筠殿】【簫音殿】
【斜陽殿】【菱荇殿】【閱微殿】【語鶯殿】---------------- 從六品以上嬪妃居住

【熙婷苑】【紫姘苑】【瑰楠苑】【玥覃苑】
【依蕊苑】【雨珊苑】【景琪苑】【文翰苑】
【怡和苑】【羽和苑】【倦勤苑】【吟秋苑】
【暖香苑】【漱雨苑】【晴芳苑】【歆音苑】
【夕玲苑】【冰怡苑】【凌月苑】【冰凌苑】
【欣雨苑】【月怡苑】【冰啟苑】【麗柔苑】----------------正七品一下嬪妃居住
霽月殿 棲鸞殿 傾顏殿 玉芙殿
瑤仙殿 璟瑄殿 槿櫻殿 雅嵐殿
嵐欣殿 怡月殿 逸韻殿 惜顏殿
華音殿 溪雨殿 惠竹殿 憶雲殿
惜雲殿 綺夢殿 寒香殿 昭陽殿
念雲殿 蕙蘭殿 朝暉殿 傾香殿
以上公主長公主皇子居住
============================
昭純殿 秋闌殿 麗正殿 碧霄殿
頤華殿 聚荷殿 夕羽殿 瑤光殿
蕊珠殿 明瑟殿 南薰殿 斕月殿
傾櫻殿 椒香殿 凝霜殿 漪蘭殿
以上郡主入宮居住
宮:
宮:
【琉櫻宮】【長樂宮】【採薇宮】【百鳴宮】【華清宮】【鳳儀宮】【錦元宮】
【月照宮】【暢安宮】【婉梨宮】【長信宮】【錦華宮】【棠梨宮】【瑩微宮】
【幽夢宮】【夢溪宮】【墨玉宮】【姒顏宮】【瑩羽宮】【微雪宮】【雨凝宮】
【落羽宮】【靜雪宮】【傾胤宮】【涵舒宮】【馨慧宮】【藍寧宮】【絮夢宮】
【琦儒宮】【落蝶宮】【楠霄宮】【凝華宮】【漣漪宮】【寶藍宮】【欣悅宮】
【景顏宮】【慕雨宮】【蘇影宮】【岱妍宮】【擷綺宮】【殤梨宮】【驚鴻宮】
【菱雪宮】【蒓旖宮】【冰雲宮】【菡若宮】【思竹宮】【碧痕宮】【汐雨宮】
【淑雨宮】【菡雨宮】【聆雨宮】【伊雨宮】【昭陽宮】【芙雨宮】【長康宮】
【城陽宮】【長青宮】【咸宜宮】【嫻瑤宮】【纖儀宮】【嫻依宮】【靜怡宮】
【霞倚宮】【璇華宮】【柔畫宮】【倩和宮】【庄雲宮】【洛夏宮】【水柔宮】
【夕淚宮】【兮月宮】【伊月宮】【廣靈宮】【水凝宮】【雪柔宮】【水芸宮】
【依水宮】【鍾月宮】【凌葉宮】【靈夢宮】【怡夢宮】【舒雅宮】【萱若宮】
【霽月宮】【絳瀾宮】【嵐靜宮】【醉花宮】【雪蝶宮】【雨蝶宮】【絮陽宮】
【雅風宮】【雨凌宮】【怡月宮】【絮濘宮】【舒雅宮】
殿:
【漪蘭殿】【儀元殿】【綰居殿】【綺妍殿】【淑穎殿】【清心殿】【怡和殿】
【怡和殿】【朴沁殿】【朦紊殿】【竹舒殿】【暢寒殿】【智婧殿】【澹溪殿】
【熙朝殿】【樺晨殿】【娜熏殿】【琉彬殿】【揚恩殿】【幻雪殿】【雪晗殿】
【凌幽殿】【蝶幽殿】【曉緣殿】【紫彩殿】【心琪殿】【軒雪殿】【櫻璇殿】
【華依殿】【凌月殿】【若月殿】【漪蘭殿】【逸韻殿】【雅馨殿】【伊夢殿】
【憐雪殿】【亦璇殿】【綺諾殿】【宛筠殿】【紫霞殿】【冰雅殿】【冰逸殿】
【冰月殿】【傾羽殿】【涵雪殿】【伊雪殿】【訫婉殿】【訫雨殿】【靈羽殿】
【婉玥殿】【玥雅殿】【雨瑩殿】【沫璃殿】【景仁殿】【棲鸞殿】【錦瑟殿】
【怡和殿】【朝熙殿】【熙陽殿】
(樓齋塮軒閣)
【聽香樓】【若清樓】【雨菲樓】【漪水樓】【馨染樓】【穎染樓】【幽染樓】
【凌染樓】【孰染樓】【純珊榭】【錦瑟居】【擷芳齋】【映月軒】【幽蘭軒】
【雅淑軒】【安陽軒】【茹熏軒】【粼霄軒】【櫻瑤軒】【憶靈軒】【紫慧軒】
【晗穎軒】【澄皖軒】【婉珠軒】【歡澈軒】【聽雨軒】【舞琴閣】【蘊雪閣】
【依雪閣】【麗雪閣】【月雪閣】【謹雪閣】【紫言閣】【清寧榭】【鳳毓齋】
【思月閣】【婧菱軒】【凌煙宮】【凌羽宮】【緋雨齋】【緋嫣閣】【詩羽榭】
【璃妝閣】【訫妝閣】【慕懿樓】【欣若齋】【歆柔閣】【紅鳶樓】【熙鳶齋】
【婉芳齋】【萬福榭】【長寧樓】【景懿樓】
【懿從尊十品及以上的妃嬪可享有一宮。】
【懿從聖五品及以上的公主可享有一宮。】
【懿從聖五品及以上的長公主可享有一宮。】
【特品及以上的遺妃可享有一宮。】
【遮四品及以上的妃嬪可享有一殿。】
【懿從聖十品及以上的公主可享有一殿。】
【懿正聖十品及以上的長公主可享有一殿。】
【側五品及以上的遺妃可享有一殿。】
【正五品及以下的妃嬪(除秀女)可享有以下(樓齋塮居軒閣)其一。】
【尊正八品及以上的公主可享有以下(樓齋塮居軒閣)其一。】
【從十品及以上的長公主可享有以下(樓齋塮居軒閣)其一。】
【正六品及以下的遺妃可享有以下(樓齋塮居軒閣)其一。】
乾清宮:【養心殿-主宮】【西暖閣】【東暖閣】【御書房】
慈寧宮:【鳳鳴殿-主宮】【錦憶樓】【逸柔館】【佛堂】
鳳翔宮:【汐塵殿】【雲兮樓】【雲卿軒】【千秋亭】【鳳媛宮-主宮】
冰凝殿:【婉寒樓-主宮】【 沁吟閣】【 珠璃軒 】【傾楓苑】
桐霞殿;【紫霞樓-主宮】【明月閣】【語思謝】【扶月亭】
凌楓殿:【鸞玉閣-主宮】【貞宜亭】 【 雨棠樓 】【瑤月軒】
沁雪殿;【婉雪樓-主宮】 【仙悅閣】【夢馨亭】【怡悅館】
雲絡宮:【柳吟樓-主宮】【慕汐閣 】【伊素亭】
霄怡宮;【華音樓】【曦雨閣-主宮】【惠竹亭】
翎韻宮;【醉霞樓-主宮】【幽香亭】【雲煙堂】
漣漪宮:【紫星軒-主宮】【沁心樓】【臨夏閣】
瑜香宮;【瑤仙殿】【璟瑄殿-主宮】【槿櫻殿】
容茗宮:【訫譠軒-主宮】【筱柔苑】【輕煙亭】
飛語宮:【夜瀾苑】【飛霜閣-主宮】【詩晴樓】
怡和宮:【玉蕊樓】【紫瀾宮】【鴻寧閣-主宮】
玥隱宮;【逸纖閣-主宮】 【瑤花亭】【飛羽樓】
玉芙宮:【玉翠苑】【凝香亭-主宮】【浮碧樓】
悅仙宮:【若憐樓】【詩絮閣-主宮】【棲雁苑】
馨環宮:【伊蓮居-主宮】【溪雪軒】【菲語閣】
諳宜宮;【逸鸞苑-主宮】【鳶芳樓】【昔霞閣】

【永壽宮】【長壽宮】【延壽宮】【甘泉宮】【未央宮】
【椒房殿】【雙雪殿】【月仙殿】【玉明殿】【霜雲殿】
【承乾宮】【延禧宮】【永和宮】【長禧宮】【明粹宮】
【冰玉宮】【玉陽宮】【明玥宮】【鳳陽宮】【靜悅宮】
【永福宮】【瑜景宮】【景仁宮】【景陽宮】【翔坤宮】
【御陽宮】【墨陽宮】【華陽宮】【天賜宮】【景殿宮】
【朗坤宮】【景豐宮】【櫻雪宮】【映月宮】【幽夢宮】
【薰夢宮】【宣若宮】【琦雨宮】【雪嫣宮】【清芷宮】
【凝香宮】【雪舞宮】【隱玥宮】【希宜宮】【纖羽宮】
【紫月宮】【凌雪宮】【夢海閣】【樂羽閣】【清音閣】
【瑤花閣】【柳霜閣】【思雨閣】【紫霞閣】【棲嫣閣】
【靈馨閣】【清秋閣】【福熙閣】【印月閣】【凌妍閣】
【聽風閣】【昭陽宮】【玉華宮】【玫貞宮】【幸昌宮】
【壽和宮】【明絮宮】【鳳陽宮】【茗貞宮】【宜和宮】
【善嵐宮】【瑰延宮】【朝霞宮】【黎淳宮】【楚德宮】
【怡風宮】【錦綉宮】【雅文苑】【怡香苑】【茗申苑】
【又春苑】【湘欣苑】【玉瓊苑】【雪瓊苑】【欣華苑】
【瑤雪苑】【樂瀟苑】【若惜苑】【花韻苑】【天香苑】
【優惜苑】【麗藝苑】【蔓華苑】【簾斯苑】【恩馨苑】
【彩音軒】【格凌軒】【若惟軒】【允闌軒】【素伊軒】
【茗惜閣】【韓凱閣】【瑞語閣】【花曹閣】【鴛鴦閣】
【鳳吟閣】【裴令閣】【媛憫閣】【蘭心閣】【青玄宮】
【冷陌宮】【廣陵宮】【平陽宮】
秀女住所;【儲秀宮】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乾清宮
寧壽宮(祭祀場所)
齋 宮
翊坤宮
坤寧宮(康熙皇後赫舍里,皇後鈕祜祿氏(之後好像就改為祭祀場所,不住人了))
長*(乾隆的孝賢皇後,咸豐的慈禧(這個女人怎麼到處都住過!))
承乾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孝全成皇後、琳貴妃、佳貴人,咸豐雲嬪、婉貴人)
永和宮(康熙孝恭仁皇後,道光靜貴妃,咸豐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瑾妃)
景仁宮(康熙出生地,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後、咸豐婉貴妃、光緒珍妃)
慈寧宮(孝庄太皇太後)
咸福宮(嘉慶,咸豐守孝時居所,慈禧,道光的琳貴人(庄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等)
永壽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康熙的敏妃,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後,嘉慶如妃)
延禧宮(康熙宜妃,道光恬嬪、成貴人,光緒後改為倉庫)
咸安宮(禁錮太子胤礽)
景陽宮(藏書院,不住宮人)
鍾粹宮(咸豐皇帝幼年與養母孝靜皇後(即恭親王奕忻生母)居住,咸豐孝貞顯皇後,光緒隆裕皇後)
壽安宮(魏忠賢的相好客氏,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太後)
壽康宮(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後、嘉慶朝穎貴太妃、咸豐朝康慈皇太後)
建福宮(供奉皇後神位)
重華宮(乾隆為皇子時婚後居住)
儲秀宮(慈禧(無語了,這人喜歡換著住?))
毓慶宮(康熙特為太子允礽所建,乾隆12歲到17歲間一直居於此宮,此後改為皇子讀書所)
景福宮(順治孝惠皇後,乾隆歸政後居所)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乾隆,慈禧太後)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 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 樓 閱是樓 雲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雲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 千秋亭 浮碧亭 澄瑞亭
禊賞亭 矩 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御景亭
玉翠亭 凝香亭 浮碧亭 澄瑞亭
臨溪亭 箭 亭

包括其他朝代的匯總:
太和殿,乾清宮,文化殿,武英殿,體仁閣,坤寧宮,關雎宮,承乾宮,翊坤宮,永福宮,麟趾宮,永壽宮,怡*,永*,緋煙宮,忘憂宮,華清宮,華陽宮,彝斕宮,儀瀛宮,毓秀宮,碧霄宮,怡景宮,瑤華宮,冰泉宮,幻蝶宮,長樂宮,棠梨宮,柔福宮,靈犀宮,聚荷宮,戀雲宮,鳳寰宮,流華宮,宸佑宮,雍華宮,雪陽宮,欣然宮,雩曉宮,頤華宮,百合宮,邀月宮,懿祥宮,星輝宮,傾雲宮,悅仙宮,聽竹宮,鍾粹宮,館娃宮,紫煙宮,永寧宮,綴霞宮,未央宮,秋闌宮,昭純宮,華羽宮,蓬萊宮,翔鳳宮,百花宮,鸞鳴宮,蘭陵宮,長信宮,衍慶宮,鳳鸞宮夕顏殿,瑤光殿,蕊珠殿,明瑟殿,怡和殿,交泰殿,南薰殿,斕月殿,傾櫻殿,椒香殿,同心殿,清心殿,絳雲殿,紫夢殿,凝霜殿,漪蘭殿,霽月殿,椒房殿,傾顏殿,儀元殿,棲鸞殿,玉芙殿,麗正殿,瑤仙殿,璟瑄殿,槿櫻殿,悠然殿,飛鴻殿,雅嵐殿,驚鴻殿,嵐欣殿,怡月殿,凌波殿,逸韻殿,惜顏殿,華音殿, 曦雨殿,惠竹殿,憶雲殿,惜雲殿,綺夢殿,寒香殿,觀海殿,錦瑟殿,昭陽殿,念雲殿,蕙蘭殿,朝暉殿,傾香殿,合歡殿,醉霞閣,幽香閣,雲煙閣,連玥閣,凝香閣,希宜閣,行雲閣,歸燕閣,萱若閣,隱月閣,思凰閣,冰清閣,聽風閣,婉荷閣,百花閣,福熙閣,清芷閣,印月閣,雪嫣閣,天舞閣,靈妍閣,懿祥閣,清韻閣,雪舞閣,曼音閣,望春閣,雅歆閣 秋水閣,旖霞閣,凝翠閣,絳紫閣,紫月閣,憐星閣,清秋閣,瀾月閣,纖羽閣,夢海閣,樂羽閣,清音閣,流霜閣,浣蓮閣,棲雁閣,綺春閣,枕霞閣,出雲閣,逸纖閣,瑤花閣,飛羽閣,紫霞閣,明月閣,思雨閣 夢竹軒,紫蝶軒,鏡月軒,漓雨軒,霽影軒,聽雨軒,繪雅軒,縈碧軒,漱玉軒,紫竹軒,渡月軒,淑景軒,綠綺軒,宜雨軒,夢幽軒,蘭若軒,錦華軒,絳雪軒, 悅蝶軒,伊芙軒,問月軒,飛雪軒,映月軒,翩若軒,攬月軒,知語軒,竹意軒,靜雪軒,流韻軒,棲雲軒,靜怡軒,芙蓉軒,怡月軒,馨語軒,幽蘭軒 夢蘭軒, 流盈軒,聽雪堂,朱雀堂,睦元堂,墨韻堂,錦畫堂 汀蘭水榭,清芷榭,沉香榭,琉瓔水榭,怡蓉水榭 忘月居,雪晗居,思懿居,秋水居,馨怡居,錦瑟居,錦墨居,泠雪居,落梅居,陶然居 凝香齋,紫薇齋,知畫齋,鏡春齋,雲夢齋 瀟湘館,太平館,長春館,留春館 怡紅苑,上林苑,茗湘苑,蘅蕪苑,清漪苑 弄玉小築,漪瀾小築,玉清小築,夢馨小築
妃子【宮】欣月宮 紫儀宮 櫻舞宮 逸藍宮 雨汐宮 夕雅宮 傾羽宮 惠儀宮 永馨宮 羽卿宮 唯盈宮 蒓旖宮 嫻吟宮 夢漪宮 雪琳宮 靜緋宮 緋華宮 沁雲宮 冰雲宮 菡若宮 思竹宮 碧痕宮 清寧宮 鳳毓宮 鳳儀宮 紫蝶宮 鳳蝶宮 思月宮 婧菱宮 凌煙宮凌羽宮 緋雨宮 緋嫣宮 訫雨宮 詩羽宮 璃妝宮 訫妝宮 欣若宮 歆柔宮 紅鳶宮 婉芳宮 萬福宮 長寧宮 安晴宮 晴瑗宮 雪鴛宮 思凝宮 凝拂宮 輕塵宮 伊塵宮 宣成宮 興慶宮 安樂宮 雨舒宮 雨瀾宮 雨戀宮 汐蓮宮 芹雨宮 詩情宮 凝萱宮 春華宮 逸茹宮 長康宮 城陽宮 長青宮 咸宜宮 嫻瑤宮 纖儀宮 嫻依宮 沁悅宮沁芳宮 婉月宮 蕊雅宮 隆慶宮 納韻宮 緋嫄宮 薇璃宮 欣涵宮 沁華宮 沁儀宮
【殿】冰予殿 思翠殿 婉璇殿 紫菱殿 香雪殿 薌箬殿 舞如殿 懿月殿 淑蓮殿 玉鳳殿 梓驪殿 姝蕾殿 萱琳殿 永安殿 太平殿 高陽殿 和婉殿 嘉瑜殿 凝瀟殿 雨曦殿 語瀟殿 瀟瑩殿 若瀾殿 若櫻殿 若依殿 常平殿 長樂殿 承歡殿 思珺殿 唯華殿 懿楚殿 楚琳殿 咸陽殿 長傾殿 平陽殿 露顏殿 蘆媛殿 昭韻殿 昭顏殿 媛姝殿 沁平殿 金陽殿 瑾思殿 瑾然殿 蔚櫻殿 纓泉殿 雨綾殿 雨瑩殿 如嫣殿 如影殿 蝶雨殿 德儀殿 藍華殿 婧琦殿 婧瑤殿 舒怡殿 慕琳殿 永明殿 永軒殿 雨軒殿
公主【閣】冰雅閣 冰逸閣 冰月閣 婉寧閣 陌雲閣 飄絮閣 令絮閣 凝嵐閣 薌妜閣 令如閣 若如閣 雪蘭閣 雪嫣閣 菲纓閣 飛月閣 婧芳閣 菱旖閣 菱華閣 良媛閣 良華閣涵夢閣 茗羽閣 茗依閣 茗婧閣 可盈閣 婉露閣 朝霖閣 沁陽閣 沁媛閣 唯櫻閣 雪穎閣 雨櫻閣 梁若閣 盼君閣 憶昔閣 含雪閣 宣華閣 容華閣 貴璃閣 悅舒閣 玥妍閣 岳陽閣 飛雪閣 凝霜閣 雨芹閣 瞬月閣 如鳳閣 宛然閣 芯蕊閣 華蕊閣 梓藍閣 惠儀閣 惠雅閣 涵雅閣 玄雨閣 軒若閣 茗萱閣 紫兮閣 紫雪閣 紫璇閣 紫欣閣 雪儀閣 雪雁閣 雪瑤閣 雪依閣 承影閣 月影閣 向華閣 靚影閣 汐言閣
【軒】雪依軒 依柔軒 語鈴軒 唯戀軒 婧怡軒 玉漱軒 姝緋軒 若穎軒 若雨軒 璃景軒 照雲軒 納福軒 長平軒 朝景軒 皇玉軒 沁鳶軒 咸安軒 婉吟軒 穆寧軒 永和軒永欽軒 魯陽軒 和嘉軒 和靜軒 端靜軒 端卉軒 惠文軒 文德軒 依尊軒 懿凝軒 心雨軒 新雅軒 心妍軒 詩妍軒 詩惠軒 上楊軒 雨凝軒 雨倩軒 安茹軒 如歌軒 端琰軒 婧琰軒 羽華軒 婉櫻軒 欣容軒 凌若軒 落瀅軒 惠華軒 茜雅軒 玉訓軒 如訓軒 寒冰軒 冷凝軒 凌韻軒 冷月軒 凌雲軒 惠允軒 安城軒 雨宸軒 凝若軒 紫雲軒 紫玉軒 藍雨軒 藍芹軒 雨匯軒 瑜雪軒 婧菱軒 如畫軒 馨韻軒 玉馨軒 雨雅軒 玉影軒 歆漪軒 雪萍軒 清零軒 新城軒 金城軒 永琴軒 新都軒 文康軒永柔軒 絮兒軒 雪柔軒 雪蓉軒 晉陽軒 亦言軒 初琬軒 楚冰軒 櫻寒軒 茹含軒 錦漢軒 紫菡軒 似菡軒 茹夢軒 藍薇軒

5. 晉中榆縣方山的那個塔,知道歷史嗎

榆次區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榆次(Yuci),古稱「魏榆」,位於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東與壽陽縣、和順縣交界,西同清徐縣毗鄰,南與太谷縣接壤,西北與太原市相連。榆次區是晉中市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面積1328平方千米。素有「省城門戶」之稱。
榆次春秋時期稱「塗水」、「魏榆」,戰國時期稱「榆次」。1948年設置榆次專區,1954年設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榆次市撤銷,改稱為晉中市榆次區。下轄9個街道、6個鎮和4個鄉,計127個社區、272個行政村。市花月季,市樹國槐。[1]
榆次是山西省綜合指標十強縣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文化先進區、中國晉商文化之鄉。其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美,科教文化事業繁榮,各項經濟指標常年居全市首位,是108綜合發展廊帶和全市四化發展的橋頭堡和總引擎。
中文名稱
榆次區
外文名稱
Yuci, Юйцы ,진중,جينتشونغ
別 名
塗水、魏榆、晉中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山西省 晉中市
下轄地區
9個街道、6個鎮、4個鄉
政府駐地
迎賓西街
電話區號
0354
郵政區碼
0306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
面 積
1328平方千米
人 口
64.8萬(2013)
方 言
晉語-並州片-榆次話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常家莊園、榆次老城、後溝古村、烏金山等
機 場
臨近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火車站
榆次站、晉中站、修文站等
車牌代碼
晉K
區花區樹
月季 國槐
建成區面積
126平方公里
地標建築
匯通大廈(230m)
地區生產總值
224億元人民幣(2013)
行政代碼
140702
目錄
1 建制沿革
2 位置境域
3 行政區劃
4 地理環境
▪ 地貌
▪ 土壤
▪ 氣候
▪ 水文
5 自然資源
▪ 土地資源
▪ 礦產資源
▪ 水資源
▪ 動植物
6 人口
7 交通
▪ 航空
▪ 鐵路
▪ 公路
▪ 公交
8 經濟
▪ 農業
▪ 工業
▪ 商貿旅遊
9 社會事業
▪ 教育
▪ 衛生
▪ 科技
10 文化
▪ 晉商文化
▪ 社火節
▪ 飲食習慣
▪ 榆次老字型大小
11 風景名勝
▪ 榆次老城
▪ 常家莊園
▪ 後溝古村
▪ 烏金山森林公園
▪ 烏金山歡樂谷
12 著名人物
▪ 孫盛
▪ 劉知遠
▪ 王愛愛
▪ 張繼鋼
13 特色小吃
▪ 南門洞元宵
▪ 榆次灌腸
▪ 豆腐腦
▪ 魚羊包
▪ 砂子餅
▪ 什貼小米
14 名優特產
▪ 長凝大蒜
▪ 上戈小白梨
▪ 三郝西瓜

建制沿革
編輯
晉商駱駝群雕
榆次(Yuci),春秋時期稱「塗水」、「魏榆」,戰國時期就稱「榆次」。
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毀晉陽城,詔廢並州太原府,廢太原、晉陽二縣,新置並州軍事,移治於榆次。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會」,移並州軍事治所於太原新城,榆次復縣制。以後歷代縣名不改。
1948年設置榆次專區。
1954年設榆次市,是晉中行署、晉中地區所在地。
1999年9月24日,行政區劃改革,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晉中市(地級市),榆次市撤銷,改稱為晉中市榆次區。

位置境域
編輯
榆次瀟河
榆次位於東經112°34』-113°8』,北緯37°23』-37°54』,地處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東與壽陽縣交界,西同清徐毗鄰,南與太谷縣接壤,西北與太原市相連,素有「太原南大門」、「省城門戶」之稱。
榆次區轄區面積有1328平方公里,東西寬49.9公里,南北長53.7公里。

行政區劃
編輯
榆次龍湖
截至2015年,榆次區下轄9個街道、6個鎮、4個鄉,是晉中市城市化和市民人口比率最高的區縣。
9個街道分別為:北關街道、錦綸街道、新華街道、西南街道、路西街道、經緯街道、安寧街道、新建街道、晉華街道。
6個鎮分別為:烏金山鎮、東陽鎮、什貼鎮、長凝鎮、北田鎮、修文鎮。
4個鄉分別為:郭家堡鄉、張慶鄉、莊子鄉、東趙鄉。[1]

地理環境
編輯

地貌
榆次美景
境內地形總體為東高西低,海拔768~1814米,從東部的基岩山區經黃土丘陵、台塬區到平原區,依據海拔分為中低土石山區、黃土丘陵溝壑區和平川區三個類型,分別佔全區總面積的35.1%、40.6%、24.3%。

土壤
榆次龍湖
境內地帶性土壤以褐土類型為主。全區范圍內海拔790~1800米的廣大區域均有分布,由高到低依次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榆次隱域性土壤都在汾河一級階地和瀟河的階地地形部位上,海拔在760~800米之間,其土壤類型均為半水成型的瀦育性土壤、淺色草甸土、鹽化淺色草甸土、草甸鹽土等諸多土壤類型。

氣候
榆次美景
榆次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時數2662小時,無霜期158天。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時數2662小時,無霜期158天。

水文
榆次美景
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2條,即瀟河、塗河、龍門河、圪塔河、牛耕河、麻麻河、澗河、黑河、白龍河、泉子河、河口河、津水河。瀟河是汾河的主要支流,塗河為瀟河一級支流,其他均為季節性河流。瀟河全長137千米,流域面積3720平方千米,瀟河在榆次境內長40千米,境內匯入瀟河徑流面積46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77億m3。塗河全長43.5千米,流域面積365.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724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榆次古城牆
全區土地總面積為131814.43公頃,耕地面積48518.23公頃,榆次區(2010~2020)建設用地規劃指標4250畝,根據《晉中市榆次區耕地後備資源調查》的分析結果,榆次區易開發利用的土地後備資源為12165.96公頃,耕地後備資源為2678.94公頃。

礦產資源
榆次美景
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耐火粘土、磚瓦粘土、建築用砂石等11種。
煤分布於區境北山地區的石炭系、二迭系地層之中,埋藏深度在45~150m之間,分布面積54.3平方千米,煤層總數8層,可採煤層為5層,可採煤層總厚度為9m。各煤層地質總儲量7.17億噸。
耐火粘土 集中產於北山地區的中西部河口溝、崇窯溝、峪口溝一帶,賦存於石炭系地層之中,含礦層有6層,主要可開采層有4層,分布於太原組下部,總厚度為25m左右。該粘土據工業分類,主要是軟質——半軟質耐火粘土。初步調查,地質儲量2950萬噸。
建築用砂、礫石主要產地有小峪口、鳴李、東趙、郭村、南合流、北後溝6處,賦存於上更新統——現代沖洪積層。分屬於境內黑河、澗河、瀟河、塗河水系,其中粗、中、細、礫石均有較豐富的資源儲藏。

水資源
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043萬m3,其中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量2512萬m3,地下水資源量8168萬m3,河川徑流與地下水之間重復計算量為1637萬m3。按2006年統計,人均水資源佔有量162m3,耕地畝均佔有量129 m3。

動植物
境內植物種類齊全,林木、果木、葯材、花卉、藻類、菌類皆備,共有116科、892種,其中野生植物747種。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動物種類計有陸棲脊椎動物27目231種,其中鳥類172種、哺乳類42種、爬行類12種、兩棲類5種。

人口
編輯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92110人,佔14.49%;15-64歲人口為490078人,佔77.10%;65歲及以上人口為53463人,佔8.41%。[2]
2011年底,榆次區人口為740282人。[3]
2012年底,榆次區人口為810634人。
2013年底,榆次區人口為908562人.。

交通
編輯
榆次地處三晉腹地,距省城太原25公里。

航空
榆次距離山西省最大的機場——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只有10公里。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是山西省國際航空港,也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備降機場。可保障B747、A340等機型的全載起降及世界最大機型空中客車A380機型的備降。加盟太原機場的航空公司有21家,執飛航空公司12家。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國內通航城市有46個,國外通航城市有法蘭克福、巴黎、倫敦、紐約、舊金山、新加坡、吉隆坡、檳城、濟州等十餘個。200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63萬人次,吞吐量全國排名第29位。

鐵路
飛機場
榆次鐵路四通八達,是石太、同蒲、太焦以及太中銀四條鐵路干線的交匯樞紐。榆次有始建於1907年的榆次火車站,現為太原鐵路局8個直屬站之一。2009年,榆次站完成旅客發送131.7萬人次,貨物發送518萬噸,日均辦理車數6952輛。
榆次有5個貨場和21條廠礦鐵路專用線。
榆次距華北地區第二大客運站—太原火車站25公里。

公路
榆次公路交通運輸網,以榆次為中心,呈輻射狀連接山西省內外,108國道、太原—長治、大同—運城高速公路縱貫境內;太原—舊關、大同—運城高速公路與冀、京、津國道主幹線連成一片;榆長、榆邢、榆清省級公路縱橫。截至2010年,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312.9公里,境內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100.1公里。[1]

公交
市區共有37條交通線,390輛公交車,其中城區23條線路,市郊35條線路,行政村通客車覆蓋率達98%。通往太原的901路,每2~5分鍾一趟,年均客流量400多萬人次。

經濟
編輯
榆次老城
榆次是以輕工業為主導的城市。
2009年榆次地區生產總值119.7億元,財政總收入1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2.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5500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66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省排名第4位。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總量翻番,分別完成144.5億元、46.3億元。截至2010年,三產比由「十五」末的8.9:40.1:51調整為8.8:36.5:54.7;規模企業達到119戶,比「十五」末增加39戶;千萬元納稅大戶達到20戶,比「十五」末新增14戶;115戶國有集體企業完成二次改制,新增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1萬戶,總量達到2.3萬戶,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4]
榆次老城
2012年,榆次區生產總值完成306億元,增長達15%;財政總收入22.8億元,增長25.9%;一般預算收入9.8億元,增長4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1億元,增長2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2億元,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3億元,增長15.6%;外貿進出口總額6100萬美元,增長4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10602元,增長16%。

農業
榆次向來以「米面之鄉」享譽三晉,久負盛名。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高粱、穀子、大豆,還有綠豆、蕎麥、莜麥、糜黍等雜糧品種。新中國成立以後,榆次將糧食生產作為重點開發項目。
榆次區以建設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為目標,著力建設「蔬菜、紅棗、畜牧、加工」四大基地。截至2007年,蔬菜面積34萬畝,產量連續13年全省奪冠,無公害蔬菜認證品種達40多種。紅棗面積30萬畝,產量2200公斤,被確定為全省七個紅棗示範園區之一。全區規模養殖小區達到120個,集約化畜禽飼養總量佔到80%,肉蛋奶總產量達到4萬噸。[5] 榆次蔬菜生產歷史悠久,東陽的白菜、張慶的大蔥、長凝的大蒜、峪頭的南瓜都在省內享有盛譽。新中國成立以後,榆次蔬菜生產從形成規模、基本自給到開始外銷,逐步發展成以輸出為主的外向型商品蔬菜基地。截至2010年,榆次區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4萬畝,設施蔬菜面積達到6.4萬畝,全年蔬菜總產量13.7億公斤,總收入14.1億元,農民人均蔬菜收入2980元,蔬菜總產量和效益連續17年保持全省第一。
2009年全區糧食總產量取得新突破,達到1.79億公斤,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
截至2010年末,糧食總產1.83億公斤,蔬菜總產全省十八連冠,乾果高標准管護達到14萬畝,標准養殖園區達到130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37戶,榆次區被科技部命名為山西省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4]

工業
榆次工業結構多元,門類較齊全。新中國成立以來,榆次曾經以輕紡型工業聞名全省。面對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傳統工業企業的改制以及輕紡工業出現整體衰退的趨勢,榆次區順應市場形勢,及時調整工業結構,順利實現了由輕紡型工業到多元化工業體系的過渡,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呈現出機械、冶金、電氣、化工、煤焦、輕紡、建材、食品等八大行業多元發展的局面,並穩步壯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眾多優勢企業的崛起,八大行業迅猛發展,截至2010年,已初步形成了以萬邦工貿等企業為龍頭的冶金產業集群,以經緯合力等企業為龍頭的機械產業集群,以瑞光熱電廠、國電榆次熱電廠、榆纜線纜等企業為龍頭的電氣產業集群,以天一納米、金泰鋇鹽等企業為龍頭的化工產業集群,以北山煤化、神龍焦化等企業為龍頭的煤焦產業集群,以智海水泥、三和管樁等企業為龍頭的建材產業集群,以華茂紡織、恆天紡織、格芙蘭紡織等企業為龍頭的輕紡產業集群,以娃哈哈食品、河南正龍食品等企業為龍頭的食品產業集群等「八大工業產業集群」。
截至2010年末,榆次工業園區征地入園企業達到137戶,完成投資110億元,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60億元;機械、食品、輕紡、電氣等新興產業增勢強勁,佔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1.3%;八大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48.8億元,是「十五」末的2.3倍。[4]

商貿旅遊
榆次萬豪國際酒店
榆次自古為商賈雲集的南北集散樞紐。榆次區藉助優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逐步形成得天獨厚的商貿物流中心區域。截至2010年,全區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達28戶,個體經營戶達到1.5萬戶,商業營業面積46.8萬m2。農家連鎖便民店204個,營業面積1.1萬平方米。2009年,榆次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5.6億元。
21世紀以來,榆次區完成榆次老城、常家莊園、後溝古村、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景點建設,使旅遊接待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10年,全區有旅行社31家,餐飲規模企業27個,有旅遊接待能力的飯店40家,星級飯店10家。
截至2010年末,全區商業營業面積突破70萬平米;文化產業經營戶達到527戶,營業額達到4.3億元,是「十五」末的5.4倍;成功舉辦了第六、第七屆文化旅遊節,五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95億元。[4]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義務教育2010年,榆次區有學校143所,其中小學120所,省級示範小學5所,為太行小學、逸夫小學、晉華小學、壽安里小學、經緯小學;初中23所,省級示範初中1所,為榆次第五中學。全區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102.24%,小學、初中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100.93%。
高中教育2010年,榆次區有高中6所,其中省級示範高中3所,為榆次第一中學、榆次第二中學、經緯中學。
學前教育2010年,榆次區有幼兒園39所,可容納幼兒6000名。榆次第一幼兒園為省級一類幼兒園。學前教育穩步推進,基本形成多元化辦園格局。榆次順利通過國家普三復查驗收。
職業教育2010年,榆次區有職業中學1所,屬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開設美術、音樂、計算機應用、醫衛、英語、汽車應用與維修、幼師等專業。長期以來,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
成人教育建有區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已搭建起區、鄉、村三級成人教育網路。可組織1.5萬余名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開展免費技能培訓,累計完成實用技術培訓11.6萬餘人次。
大學新城
高等教育2010年,榆次區境內有6所高等院校:晉中學院、山西醫科大學晉中學院、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職業技術學院(榆次校區)、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山西省大學城位於榆次區北部新城,距太原市中心僅25公里,緊鄰太原武宿國際機場。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大學城設有分校區的院校包括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太原師范學院、晉中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中醫學院、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山西職工醫學院等10所院校。

衛生
榆次體育公園
截至2010年,在城區有榆次人民醫院、榆次中醫院,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鄉鎮,有10所鄉鎮衛生院、416個村衛生室。區級駐榆醫療機構共有714個,共有床位2977張。三級衛生服務機構達標率100%,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覆蓋面達100%,提前三年達到省級標准。健全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方便了全區群眾看病就醫。全區形成了以疾控、婦幼保健兩大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為樞紐,以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區、鄉(社區中心)、村(站)三級衛生服務網路。

科技
截至2010年,全區產學研基地達到14個、企業科技研發中心達到10個;新申請專利155項,有20家專利示範企業,應用自主專利138項,成為全區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建成並開通了榆次區科技網站,與10個鄉鎮和10個新農村試點村網站相連接,完善了區、鄉(鎮)、村三級科技網路平台。建設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全區有專業技術人才2.78萬名,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了486人,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譽。

文化
編輯

晉商文化

榆次區從古至今都是商業集鎮。特別是在明清兩代,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萌芽,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商號、典當、錢庄、票號遍布全國各地,從而使榆次商幫成為晉商的一支勁旅。正太(即石太)鐵路通車後,商業更是空前繁榮,達到鼎盛時期。這里創造了以明理誠信、勤奮節儉、精於管理、勇於開拓為特點的晉商精神,也創造了博大寬厚、兼容並蓄、自強不息的晉商文化。
在唐朝時,榆次王湖、聶村就以生產「並州快剪刀」著稱。宋代時,榆次所產的彩陶「木理紋瓷」聞名於世,被稱為「北方宋窯」。
榆次商業興盛於元代和明代,鼎盛於清代。明朝中葉,榆次的商業發展已具相當規模。清乾隆時,各種商號、當鋪、錢庄、銀號、票號發展迅速,僅典當、錢庄、票號就有90餘家,分號遍布全國。其中,榆次車輞常家、聶店王家等與太谷、祁縣、平遙等縣商人,馳騁商海,富甲天下,一道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商業勁旅、居中國十大商幫之首的山西商幫——晉商,創造了名揚四海的晉商文化。
發達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重商、經商的世代傳統,勇於開拓的進取精神,造就了榆次眾多商賈英才。如繁盛三四百年、家資不計其數的聶店王家;被譽為中國外貿世家、儒商第一家的車輞常家;把生意做到大半個中國的大張義宋家,還有王村郝家、永康許家、北田侯家,以及金融大亨賈繼英、清初八大皇商之一的翟堂等等。他們都為晉商文化的形成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社火節
社火節是一項具有歷史延續性的民間傳統節慶,每年元宵節為鬧社火的固定日期。榆次社火起源於秦漢,發展於唐,盛行於宋,豐富於明清,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節日期間城鄉主要街道、廣場要搭綵樓、掛彩燈,並進行各種各樣的街頭文藝表演。白天主要有鐵棍、背棍、挖棍、旱船、高蹺、舞龍、舞獅、抬花轎、民間八音會、鑼鼓大賽等;晚上有彩燈、旺火、架火、焰火、晉劇、秧歌等。

飲食習慣
榆次的飲食習慣以麵食為主,花樣繁多,特色鮮明,有百餘種的製作方法。主要有刀削麵、拉麵、餄餎、揪片、包皮面、擦尖、剔尖、抿尖、圪朵兒、拖葉子、撥爛子、餃子、蒸饃、包子、餡兒餅、煎餅、疤餅、和子飯、片兒湯、拌湯等等,還有小米飯、黃米棗糕、餾米、油糕等米食、油食。

榆次老字型大小
得新成(雜貨店)是聶店王家開設在榆次城內的老字型大小之一,創立於明代,初名「得興成」,後更名為「得新成」。
德盛園(飯庄)創建於清乾隆初年,榆次著名的老字型大小。以製作經營由傅山先生配方的「頭腦」而出名。
北謙亨(煙店)創辦於清乾隆年間,山西著名的老字型大小,是山西煙草大亨懷仁村胡氏開設的煙店,生產的「北生」、「魁太」等品牌久負盛名。後又增設綢布生意。
中興和(賬庄)約創辦於清道光初年,東家是榆次史家莊(今北胡喬村)的史致庸,總號在張家口,上海、北京、太谷、榆次設分號,因其涉及地域廣,在清代金融界影響頗大。
瑞隆裕(鐵麻店)是車輞常家於清道光年間開辦的,以經營鐵器和麻製品為主的老字型大小,曾在榆次享有盛譽。
聚興順(茶莊)王村郝家商號,創辦於清道光年間,經營茶糖雜貨等。1922年,以集股形式改組,取名聚興順和記。
協和信(票號)聶店王家第十二代傳人王棟於咸豐三年(1853年)創辦,後更名為協同信票號。
恆興德(百貨)創辦於清咸豐年間,是聶店王家在榆次城裡的又一處生意,是以經營綢緞花布為主的百貨店。
長虹蠣(金店)創辦於清咸豐年間,聶店王家製作和銷售金銀首飾的老字型大小,在太原、北京等處設有分號。
大隆號(糕點)是一家經營糕點的老字型大小,創於清光緒初年,掌櫃許鼎一,其製作的糕點為榆次名點之一。
吉履謙(錢庄)大張義村宋家商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創設於大張義,後遷至城內,是宋家「吉」字型大小中最響亮的商號。
達生春(葯店)創辦於清光緒年間,由榆次王都村郝家、源渦村原家、東長壽村郝家合資,主營中葯零售和中成葯加工,自製的山楂健脾丸、六味地黃丸、黃連上清丸等,均享有盛譽。
萬利恆(錢布莊)是交城段村馬家於清光緒年間在榆次開設的錢布莊,以借貸、存放、匯兌為主,兼營彩帛布料業務。
祥記公司(煤油庄)是由孔祥熙開辦的獨資公司。1916年創辦於太谷,榆次設分號。壟斷包銷英國亞細亞煤油,殼牌汽油、機油,兼營洋鹼、洋蠟、白糖、顏料等商品。
天一(服裝店)前身為天順號、大有號,1918年更名為「天一」店,是聶店王家開在榆次城內一家有名的服裝店。
會元銀號創辦於1920年,由大張義宋家、東陽趙家等集資創辦,總號設於太谷,榆次、太原設分號,天津、漢口設分庄。1940年,會元銀號與和記錢庄合並,易名「聚元商業銀號」。
吉生慶(錢庄)前身是郭村王家開設的永生泰商號,1921年大張義宋家接辦,更名為吉生慶,是宋家鼎盛時期的「鐵牌子」。
義聚(煤油庄)創辦於1929年,主要股東為大張義宋家。宋氏與美國美孚油行簽訂包銷合同,首次將美孚煤油引進山西,成為美孚山西總代理。
廣雲集(顏料庄)主營顏料,兼營雜貨批發業務,原號在太谷,創設年代不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遷入榆次。生意紅火,尤其是雜貨批發業務。是榆次著名的商號之一。

風景名勝
編輯
常家莊園
榆次旅遊資源豐富,貓兒嶺有戰國時期的古墓群,坐落在榆次老城的明代清虛閣全部為木製結構;榆次城隍廟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並受到聯合國的捐款修繕。榆次境內國家級、省級、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30多處,古代城池、衙署、寺觀、廟壇、堡寨等遍布全區。形成了「庄園、老城、古村、森林公園」四位一體的格局。常家莊園享有「中國儒商第一家」的美譽,榆次老城是「中國封建城池文化的大觀園」,烏金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堪稱「天然氧吧」。於2005年9月竣工開放的東趙後溝古村,被確定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古村落調查保護示範基地。[6]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榆次老城集古民居、古城牆、古縣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鋪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為一體,融晉商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
榆次老城佔地100萬平方米,古建築群和園林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西花園、遺址公園、褚尚書書院、桑芸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建築斗拱交錯、重檐飛翹組成了廟、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風格及宏偉景觀。
2003年9月29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在榆次老城揭幕,100萬平方米的老城與老城景區「館園合一」。整個景區分為6個區域:民間文化博展區、民間傳統文化演示區、民居文化區、市井商貿文化區、宗教文化區、文物古玩區。

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西南東陽鎮車輞村,距榆次17.5公里。車輞由四個小自然村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與四寨相距各半華里,形成一個車輻狀,故名「車輞」。
經之後近二百年的完善,建成百餘處房屋四千餘間,樓房五十餘幢,佔地六十萬平方米。院內樓廳台閣,雕梁畫棟,精緻恢宏,蔚為壯觀。另有七處園林,名花古木,高閣低亭,曲廊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實現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讀、可修身、可遐想、可觀賞、可瀏覽、可悅心、可詠嘆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園。

後溝古村

烏金山歡樂谷
望採納

6. 三國演義中武將排名

1、呂布

字奉先,並州五原郡九原縣人,三國第一猛將,最初是丁原義子,因丁原反對董卓,呂布一時殺敗董卓,但後來被李肅用赤兔馬、方天畫戟和財物收買而殺掉丁原投奔董卓,與董卓結為父子,也因此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

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時,呂布在虎牢關前大戰劉備、關羽、張飛,而後敗走,王允用貂蟬先後色誘董卓、呂布,施連環計使得呂布殺掉董卓;

而後被李傕郭汜擊敗退走長安,與陳宮、張邈等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謙時攻佔濮陽,被曹操擊敗後去依附徐州的劉備,又趁劉備與袁術交戰時襲取了徐州,最終劉備與曹操聯合攻打呂布,呂布遭部下叛變兵敗被抓,向劉備求情不成被殺。

而後大戰虎痴許褚,被賈詡用離間計擊敗,敗走涼州。不久馬超卷土重來,佔領冀城,雖然非常勇猛,戰場上將楊阜七位兄弟擊殺,但仍被夏侯淵、楊阜等人聯合擊退。

投奔漢中張魯,而後在葭萌關前大戰張飛,被勸降歸附劉備,隨即引兵迫降劉璋,並活躍於漢中之戰。

蜀漢建立後馬超鎮守西平關,令伐蜀五路兵的羌兵不戰自退,諸葛亮率軍平定南方叛亂時,馬超代替魏延鎮守漢中,在諸葛亮平南回都後病死。

7. 皇宮妃子住的宮殿名稱,唐朝妃子分別住在哪些宮殿

皇妃子住的地方分為東宮、南宮、西宮、北宮之分,不同的品級不同的身份對應居住不一樣的宮殿。以東宮西宮南宮北宮為例:

1、東宮主宮:東宮是因方位得名。後借指居住東宮的儲君。因「東」時屬春,色屬「青」,故又稱「春宮」、「青宮」;國儲所居,故又曰「儲宮」。在西漢,因皇太後的長樂宮在未央宮東,故也用「東宮」指稱皇太後。

(7)賜長壽綵樓擴展閱讀:

後宮嬪妃等級決定了相對應的居住宮殿,依次是:皇後;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從一品:夫人;正二品:妃;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正三品:貴嬪;從三品:婕妤;正四品:容華。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正五品:嬪;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妃子穿著等級:皇後穿著金黃+所有的顏色;側後穿著明黃等顏色,除正紅色;皇權御尊貴妃穿著熒黃等,除正紅色,明黃;正一品至御三品穿著杏黃色,除正紅,明黃,瑩黃;正四品至御六品穿著鵝黃,除正紅及以上;從一品至庶五品穿著淡黃色,除正紅及以上;正七品至從十一品穿著寶藍色,除正紅及以上;庶十一品至庶十七品穿著靛藍,除正紅及以上。

8. 關於端午節五彩繩的詩句

1. 含 五彩 的詩詞
《晦日詔宴永穆公主亭子賦得流字》
年代: 唐 作者: 張說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園亭含淑氣,竹樹繞春流。
舞席千花妓,歌船五綵樓。群歡與王澤,歲歲滿皇州。
《木蘭花/玉樓春》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春蔥指甲輕攏捻。五彩垂絛雙袖卷。雪香濃透紫檀槽,胡語急隨紅玉腕。
當頭一曲情何限。入破錚琮金鳳戰。百分芳酒祝長春,再拜斂容抬粉面。
《望海潮·梅天雨歇》
年代: 宋 作者: 黃岩叟
梅天雨歇,柳堤風定,江浮畫_縱橫。瀛女弄簫,馮夷伐鼓,雲間鳳咽鼉鳴。波面走長鯨。卷怒濤來往,攪碎滄溟。兩岸遊人笑語,羅綺間簪纓。
靈均逝魄無憑。但湘沅一水,到底澄清。菰黍萬家,絲桐五彩,年年弔古深情。錦幟片霞明。使操舟妙手,翻動心旌。向晚魚龍戲罷,千里浪花平。
《水龍吟·先來天與精神》
年代: 宋 作者: 趙長卿
先來天與精神,更因麗景添殊態。拖輕苒苒,才凝一段,還分五彩。畢竟非煙,有時為雨,惹情無奈。道無心,怎被歌聲遏斷,遲遲向、青天外。宜伴先生醉卧,得饒道、和山須買。也曾惱殺襄王,誰道依前不會。我欲乘風歸去,翻悵恨、帝鄉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長莫合,盡空相對。
《雜言同用離騷體送張評事襄陽覲省》
年代: 唐 作者: 權德輿
黯離堂兮日晚,儼壺觴兮送遠。遠水霽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
波泫泫兮煙冪冪,凝暮色於空碧。
紛離念兮隨君,溯九江兮經七澤。君之去兮不可留,五彩裳兮木蘭舟。
《秋懷·十一》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庭前碧梧樹,上有幽棲禽。養成五彩雛,鳴動黃鍾音。
擬之簫韶間,葉彼聖賢心。夫何失其所,委置荊杞林?
《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王_
簾旌風卷綠波流,綉扇紅鸞五綵樓。撮角茶床金釘校,暗花香印錦紋頭。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兄弟盡鴛鸞,歸心切問安。貪榮五彩服,遂掛兩梁冠。
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從今別君後,長憶德星看。
《清溪許希賢自號拙逸為賦四絕》
年代: 宋 作者: 黎廷瑞
瓜果蛛絲五彩針,年年兒女費精神。世間巧盡天無巧,更要如何巧與人。
《留題張彝憲池亭》
年代: 宋 作者: 楊億
蕭灑危亭枕碧池,昔年飛蓋此追隨。正逢五彩承顏日,兼是三荊並秀時。
夜坐不知銀漢沒,春遊長訴玉杯遲。如今罷郡重登賞,喜見扶風舊白眉。
2. 有關端午節的短句子
端午節系五彩繩的習俗起源於漢代,至今不衰。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端午節戴五綵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又有一說如果小孩還沒滿一歲,就只系紅色的綵線。
盡管民俗約定端午節第一場雨,要將彩繩摘下扔到雨水中飄走,以象徵遠離邪惡、煩惱和疾病,憂愁,但希望大家不要隨地亂扔,最好拋到僻靜處的雨水中,以免影響環境、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
端午節除了帶五彩繩的習俗外,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
3. 關於帶五彩繩的由來
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
以動物為標志,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於這幾種色彩為什麼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
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徵的神奇物,和節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葯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節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了祝賀的含義。
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婦女於端午日系五色絲於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紮成人形簪在發髻上,也叫長命縷。
遼、金皇帝系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
這些習俗已經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面祝福祝壽。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4. 端午節系五彩繩(高分)急~~~(作文)
花繩既是五彩繩,又俗稱五色絲。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端午節戴五綵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色縷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的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也有一種說法說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帶來一年的好運.。
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五彩繩另外又有稱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紹、五色縷、朱索等。據說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驅除災害。
端午節到了,系條五彩繩,讓自己好運不斷吧!
端午節戴五綵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由戴五綵線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人們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製成的香料粉,用五綵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兒的形狀種類繁多,體現出時代特色。當然,在小孩子身上塗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強身。正因為有這么多的作用和意義,所以,端午節戴五綵線、香布袋兒和塗雄黃酒仍延續至今而不衰。
農歷五月 初五端午節,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起源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而死;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源於對惡日(也稱「毒日」)的禁忌。因為時值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時節,俗稱「惡月」(也稱「毒月」),端午節這一天俗稱「惡日」,正是「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節日。針對五月惡月,民間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直到現在,還可以從端午節許多的習俗中,找出驅邪避毒的痕跡
五綵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間喜歡用五綵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5. 端午節為何佩帶五彩繩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起源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而死;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源於對惡日(也稱「毒日」)的禁忌。因為時值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時節,俗稱「惡月」(也稱「毒月」),端午節這一天俗稱「惡日」,正是「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節日。針對五月惡月,民間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直到現在,還可以從端午節許多的習俗中,找出驅邪避毒的痕跡
五綵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間喜歡用五綵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在端午節12點之前,要在自己的手腕上戴上一條由五種顏色捲成的五綵線。一直戴到端午節後第一聲雷響的時候才可以卸下。這樣,便可以得到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漫話端午粽
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
端午別稱知多少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例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端午詩詞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更多。
漫話端午粽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更多。
端午節相關文章
「五大謎團」昭示:楚文化和韓國文化的密切聯系 每年五月端午,中國人吃粽子、賽龍舟、祭奠屈原,韓國江陵也在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江陵、襄陽、漢陽、漢江、洞庭湖等這些我們令人耳熟的地名,也出現在韓國的地圖上;楚人早期的熊圖騰崇拜,同樣為韓國先民所景仰尊奉;《楚辭》中的千古絕唱,也反映在韓國最古老的詩歌里 這些現象僅是離奇巧合嗎?其背後究竟潛藏著怎樣的秘密?掀開塵封的歷史,在近期舉行的韓國文化與中國楚文化淵源關系探究學術研討會上,專家給出了這樣語驚四座的結論:「五大謎團」昭示,韓國文化中烙印上了楚文化的深刻痕跡。
6. 經典—十首端午詩詞,哪首最得你心呢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就要到了,馬上就要開展浴蘭活動了,現在的氣氛已經十分濃郁,到處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
朝雲已經將彩色的線綁在手臂上,辟邪的符咒也掛在了頭發上,希望能與她相知相守,白頭到老。
和端午
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現在的人只知道歡歡喜喜的過端午節,其實吃粽子,賽龍舟,只是為了紀念那一縷忠魂啊。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_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詩人看著別家兒女手纏五彩繩,歡喜慶端陽,心裡一陣惆悵。感嘆在這樣的日子裡,有誰還記得那投江而死的忠魂義士,有誰還記得《離騷》的憂傷?
端午三首
宋代: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_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詩人在這里同情了屈原,也感嘆了自己的遭遇,同樣是一片忠心,卻無人可訴,無人能聽,還是講給那鵓鳩聽吧。
午日觀競渡
明代: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端午賽龍舟本是開心的事,詩人卻有一絲閑愁,是懷念屈原,也是感慨人生。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代: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妖艷的石榴花,碧綠的楊柳,嶄新的五綵線,真是一個祥和喜悅的端午節。那在待字閣中的女兒還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思。
同州端午
&

9. 五一勞動節怎麼發朋友圈

五一勞動節也許有的人還在工作,有的人已經出去旅遊了,也有的人是在家裡過的,收集了一些句子分享給大家作個參考哦~

工作篇:

  1. 五一你們在玩,我還是上班。

  2. 對於我來說,沒有假期,五一也一樣。

  3. 真羨慕你們五一出遊的,我還在苦逼的加班。

  4. 什麼時候我也能有個快樂的五一假期啊!

  5. 五一繼續上班! 我還沒睡醒。

  6. 繼續上班,保持希望。

  7. 又是一個五一,致那些今天不能休息的人,您們辛苦了!

  8. 今天五一了,蹭著上班空閑和大家道聲「勞動節快樂」。

  9. 五一要在加班中度過,出去遊山玩水我已經放棄了。

  10. 五一勞動節,我們一如既往在上班。


遊玩篇:

  1. 五一快樂,赴一場關於生活的約會吧。

  2. 趁著五一小長假去周邊遊玩一趟。

  3. 生活美好,旅途愉快,五一快樂。

  4. 五一勞動節快樂!我們出發了。

  5. 風景真美啊,不枉此行。

  6. 來這世間一趟,一定要努力看看所有美好。

  7. 一起享受,別處美好。

  8. 時光會走遠,照片會長存,五一快樂。

  9. 在雲路過的驛站里,在星經過的旅途中,遇見最美的景緻。

  10. 生活有了出發的情趣,旅途漫無目的也有了意義~


生活篇:

  1. 趁著五一這幾天有空,在家裡搞大掃除。

  2. happy,五一我們一起製作美食。

  3. 一起看電影,一起熬夜,這個五一勞動節可以肆無忌憚。

  4. 勞動節真好,還可以放個假。

  5. 願你拋開工作疲勞,甩掉事業苦勞。

  6. 平安健康如意伴,開心過節幸福纏。

  7. 五一勞動節,願所有耕耘,都有收獲

  8. 艷陽迎來勞動節,放下工作要休息;忙忙碌碌難得歇,歡歡喜喜過五一。

  9. 滴五一假期卡路里已充值。

  10. 五一來了,沒錢去旅遊,我只能選擇夢游。

閱讀全文

與賜長壽綵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養生吃什麼 瀏覽:980
寫社會關系時父母已故怎麼寫 瀏覽:898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多少錢了 瀏覽:37
老年人笑的好看怎麼形容 瀏覽:850
養老院取暖安全管理制度 瀏覽:819
不去醫院體檢還可以去哪裡 瀏覽:643
老年人血小板低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742
湯泉養老院 瀏覽:567
軍人體檢後多久家訪 瀏覽:402
腰不好是體檢什麼 瀏覽:217
微信報名寧海老年大學 瀏覽:325
婚姻中的父母有哪些權利 瀏覽:564
養生金交15年大約能拿多少錢 瀏覽:343
關於孝敬老人的格言 瀏覽:566
孝順父母的歌曲抖音 瀏覽:731
農村老年人發的養老的錢叫什麼 瀏覽:582
50歲還能辦理社保 瀏覽:418
如何瞞著父母來國外旅行 瀏覽:999
如何看待貧窮老人 瀏覽:102
鎮江敬老院活動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