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低壓55,高壓85有何危險,怎樣應急處理
血壓比較低 低血壓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營養物質使體質纖弱逐漸變健壯 食補氣血、溫補脾腎食物蓮、桂圓、棗、桑椹等品具養益血、健脾補腦力食用參燉瘦肉、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低血壓患者均十益喝湯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伴紅細胞計數低血紅蛋白足貧血症宜適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素B12、維素C等"造血原料"食物諸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糾貧血利於增加排血量改善腦供血量提高血壓消除血壓偏低引起良症狀 3、伴食少納差者宜適食用能刺激食慾食物調味品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需攝足12-15克(食鹽攝入量亦太高)含膽固醇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吃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脈緊張度使血壓升 5、少吃赤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食
㈡ 我高壓85低壓55,算低血壓吧,怎麼辦
說明血壓偏低了。正常血壓是:收縮壓90~140 舒張壓是60~90.你的收縮壓85正常,但舒張壓55,低於60,所以血壓偏低。
㈢ 低壓55高壓85會出現什麼症狀
血壓偏低,不管是低壓還是高壓都偏低,正常情況是低壓不高於90不低於60為宜,高壓不高於140不低於90為宜,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血壓過低比高血壓危害還大,如果長期的血壓偏低的話建議去醫院看醫生,長期低血壓說明你心臟功能不好
㈣ 高壓85低壓55正常嗎
按照醫學通用標准,正常成年人收縮壓是90—120 毫米汞柱, 舒張壓是60—90毫米汞柱,你的血壓顯然都在標准之下,建議你最近,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多測量幾次血壓,觀察一下,若血壓持續如此,但沒有頭暈,蹲倒起來眼花的症狀,你可以暫不管它,平時多增加點運動,有些人就是基礎血壓低,沒有什麼臨床意義,暫不用擔心。
㈤ 長期血壓低(55-85)要注意什麼
低血壓注意事項
一. 青少年低血壓不容忽視
近些年來,常發現有些青少年的血壓持續偏低,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在75~85之間,而舒張壓達不到60毫米汞柱。由於血壓較低,這類青少年的血液循環功能也較差,經常感到頭暈眼花,乏力氣短,心悸,胸悶;女性還多發生月經不調.失眠多夢且容易發生虛脫。學習時,精神難以集中、愛走神,記憶力較差而健忘,常覺得腦子不太好使。這些青少年還往往伴有食慾不振,精神疲倦,畏冷喜暖,手足不溫等癥候。之所以出現上述不適感覺,主要是由於長期的血壓偏低,使機體的組織器官、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血液供應不足,發生慢性缺氧的緣故。
青少年低血壓常見於體質纖弱的女性,多為原發性低血壓,女性為男性的3--4倍。少數可因月經量多或慢性失血等因索引起的繼發性低血壓,不少人還具有家族遺傳史。可見,青少年低血壓屬功能性疾患,常無器質性病變。
二、老年低血壓的危害、防治及注意事項
多數老年人認為人老易患高血壓,實際上低血壓在老年人中同樣多見,而且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極大。一般來說,成年人高壓(收縮壓)低於75~85毫米汞柱時即稱為低血壓。老年人引發低血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動脈硬化使動脈彈性減小;體質虛弱;在悶熱或室內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及長期卧床,體位突然改變等。此外,糖尿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會誘發低血壓;膀胱內壓力驟減,如夜間排尿後,則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回腹腔而引起短暫性低血壓。低血壓主要分為5類:1.原發性低血壓,又稱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情緒不穩,體質瘦弱的老人,女性多見;2.繼發性低血壓,如失血、休克、心肌梗死等,由於血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結果;3.體位性低血壓(即直立性低血壓),長期站立或從平卧位變為直立位時發生的低血壓,常見於植物神經失調,以及使用某些葯物(如降壓葯、冬眠靈等)引起;4.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的低血壓,常由於低鈉、血容量減少、心搏減少等引起;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所致的低血壓,如結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重症糖尿病等。
老年性低血壓患者往往有頭暈、眼花、疲倦、頭痛、健忘、心慌氣短、睡眠欠佳等不適感覺。
醫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略有增高是正常現象。而老年人表現為低血壓反而對健康不利,因為往往會促進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成為間接危險。這是因為血壓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動脈硬化使血管腔變得狹窄,血管壁彈性減弱,因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導致缺血性中風。此外,老人血壓太低還易導致昏厥、摔跤和受傷。總之,老年人低血壓會明顯增加死亡率。
低血壓有一定的遺傳性,父母患有低血壓其子女患低血壓的風險就比較大。靜脈曲張患者容易引起低血壓,這是因為在擴張的靜脈中最多可積存半升血,這些血就不能參加血液循環,因而易使血壓下降。
注意事項:
1、病因治療。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葯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葯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葯方法和劑量,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葯如復方降壓片、心痛定或中葯等,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葯;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
2、適當加強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
3、調整飲食,進行食療。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迴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鹹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適量飲酒(葡萄酒最好,或飲適量啤酒,不宜飲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臟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三、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預防常識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四、低血壓的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㈥ 血壓高壓85,低壓55,是低血壓嗎
血壓低和低血壓病不是一回事、你應該多測量幾次再做結論、因為影響血壓的外界因素很多、
不過這85/55的血壓的確低、高壓正常110-140,低壓正常在70-90
㈦ 血壓55/85正常嗎
完全正常·! 一般正常血壓:收縮壓(高壓)90-139mmhg;舒張壓(低壓)60-89mmhg;脈壓差30-40mmhg ;臨界高血壓:收縮壓舒140-149mmhg舒張壓90-94mmhg。另外下列情況也會影響血壓:年齡性別; 晝夜睡眠;環境;部位等等 新生兒〈小兒〈成人;女性(中年以前)〈男性(中年後相等);白天高於晚上;寒冷上升;高溫下降; 下肢高於上肢20-40mmhg
㈧ 高壓85,低壓55,心率76,乏力,略胸悶,怎麼辦
從你的血壓情況來看,主要是高壓155,低壓85,心率慢,主要是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的表現。 建議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控制血壓,平時飲食清淡,適當運動,少吃油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