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壽十大秘訣口訣
葯王孫思邈的養生長壽妙法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② 長壽秘訣有哪些
長壽的秘訣是養德、養性、親情、規律生活、體力和腦力的活動。
一、養德
德是指道德、品德及修養。長壽者無不品德高尚,對社會、工作、家庭等有責任感,盡自己力所能及的義務。生活在社會上,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和責任,心理上趨於平靜穩定就能夠做到心胸開闊,樂觀豁達,不計貧富,不懷恩怨,甘於淡泊,修身養性。
二、養性
養性就是培養良好的性格、性情。百歲老人大多性格開朗,性情平和,很少生氣,不發脾氣,遇事心胸豁達,極少與人發生爭執,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計較。有調查數據顯示,90%長壽老人的秘訣就是知足常樂,衣食隨緣,與世無爭,不計較一時一事的榮辱得失。
三、親情
老賢子孝,親情濃濃,夫妻和睦。尊老愛老,使老人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許多事實證明,家庭內部由血緣建立起來的代際關系、親情關系越來越重要,可使老人感到物質上有依靠,生活上有關照,精神上有寄託。由親情關系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悅、幸福和滿足感是老人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四、規律生活
飲食起居保持一定的節奏。在對全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除極個別老人吸煙外,其他人都從不飲酒、吸煙。事實說明,規律的生活、良好的習慣,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
五、體力和腦力的活動
腦要用,體要動,人的健康與活動密切相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益。在對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都具有鎮靜幽默的性情,節制飲食的習慣,經常忙碌的狀態和足夠的休息。
專家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最緊張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則往往是最快活的人。許多愛事業並有成就的人常常會覺得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工作、辛勤勞動時。
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而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的高低與勞動、鍛煉密切相關。因此,勤奮、肯於思索、動腦筋可以促進人的健康長壽。
③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長壽秘訣一:充滿善意
易怒和憤世嫉俗的人,比那些性格沉著、冷靜、信任他人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4倍,而對他人不友善者更易發生早亡。因為心中充滿善意的人,一旦被激怒和心煩意亂時,體內的副交感神經會迅速發揮作用,使人在短時間內心平氣和。而不友善、嫉妒心強和總不信任他人者,被激怒後,體內會大量釋放腎上腺素,肌肉綳緊,血壓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加強。時間一長,對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極易發生意外。相反,充滿善意的人和樂於助人的人,可得到他人的感謝和友情,使自己內心產生一種滿足感,這將有助於解除精神緊張造成的傷害,並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而對有侵害行為的人,永遠不寬恕別人的人,甚至總想伺機報復的人,就相對容易發生心理傾斜而致病。
長壽秘訣二:睡得好
人們經常聽說睡眠與健康是緊密聯系的,每天多睡一會兒,睡足起來的話,會感覺到神清氣爽,渾身有勁,特別是老牛朋友,他們總有早期的習慣,如果睡眠時間不夠,會有疲憊感,精神也不好,還會影響抵抗力的下降。
長壽秘訣三:吃得好
健康的人要全面攝取營養物質,而不宜偏於某一種。如皋百歲壽星中93%以上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他們吃的稀飯主要是粳米、玉米面、大麥糝。粗糧、細糧、蔬菜、水果、花生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還有零食,五花八門,葯補不如食補,壽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樣樣都吃不揀嘴。」
長壽秘訣四:堅持運動
合理膳食,堅持每天走上一萬步。控制每天總熱量很重要,吃飯只吃八成飽,食鹽不超過6克(相當於兩啤酒瓶蓋),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熱量、鹽等攝入超量。減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少食用味精、蚝油、鹹菜、醬油,多食用醋、蔥、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證飲水1200毫升。鍛煉完全可以做到見縫插針。其中,走路是所有鍛煉里最容易做到的。
④ 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1、睡不好會發胖:每天睡5~6小時的人,平均比每天睡7-8小時的人重6-8磅;
2、蜂蜜人體細胞忠實的扞衛者,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深暗色的蜂蜜例如森林蜂蜜對人體細胞特別有效,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的保護細胞的物質。並對血液大有好處,能預防心臟循環系統的疾病;
3、不停地運動,把日常鍛煉分為兩部分,例如:清晨20分鍾的力量練習,晚飯後半小時的散步,新陳代謝的速度將會增大一倍;
4、飲食宜粗不宜細,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瘦身過程中關鍵不是攝入纖維素的量,而是何種纖維素可在消化過程中起到最好的催化脂肪消耗作用;
5、五分鍾完全放鬆,當一個人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身體不會產生抗壓激素,從而會感覺舒適宜人。人在這種放鬆狀態下,緊張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受壓的肌膚也獲得了休憩感。因此,不妨時常提醒自己放鬆5分鍾吧;
6、餐前餐後多補充水分,飯前飯後都應補充大量的水分。身體缺水時,新陳代謝的水平,會比原先降低減少2%.這時候避免喝茶、蘇打水、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身體只會吸收一半的水分;
7、精神食糧,誰想腦子靈,思維敏捷和工作效率高,誰就應多吃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品和補充維生素b。核桃、粗麵粉麵包和香蕉是你首選的壯腦品,因為它們供給你腦力勞動所必需的精神營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壽
⑤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要「和平」,不要「戰爭」。
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內科學博士加德納認為,應該像兒童接種疫苗那樣重視成人的疫苗接種。
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人往往都會有一些親密的朋友,並且也很關心他人。
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
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
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 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宗教信仰與健康有密切的關系。
⑥ 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一最簡單的長壽秘決--------------保持呼吸,不要斷氣~~
好~我細說下
樂觀——長壽的秘訣
老年人講究心理調適,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對於健康長壽是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家認為,能使老年人達到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而豁達開朗是重要的一條。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苦」。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老年性疾病與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調節心理上的平衡,有助於老年人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的產生,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有的老年人在患病之時,對疾病感到恐懼,產生各種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對健康是更加有害的。現代醫學觀點認為:恐懼、憂郁等不良情緒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某些器官和腺體的功能隨之失調,引起代謝紊亂,疾病易趁虛而入。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百病始於氣」,不良心境使人氣機失常,肝失疏泄,肺失降,氣滯而百病叢生,所以不良心境不僅可以導致疾病發生,也可使疾病加重。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煩惱是一種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是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要從許多方面努力,解脫產生不良心境,是直接的因果辦法,『心理勝情』是意志的力量」。對心境多抑鬱,難以自拔的人,心理學家建議,不要過分地獨自琢磨,去找一個好心腸,明白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可減輕自己的痛苦。另外,要學會暫時排遣自己的煩惱,遇到不愉快的事,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耐心而巧妙地去做,逐漸取代那種心理上的「痙攣」,改變不良心境,中醫心理學稱之為「移情變氣」治療。
現代老年病學的研究和對長壽老人身心的探討,都肯定了:胸懷寬闊,性格開朗,遇事鎮靜,長期保持精神樂觀的「鬆弛適度」狀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不良心境,則為痼疾之源。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歡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源於感受,無慮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故老年人要力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老年人還要在生活中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足而生樂,樂而生喜,都會促進身體更加健康長壽。
⑦ 人長壽的5大秘訣是什麼
1、運動
久坐會讓你少活10,因此我們應該拒絕久坐,常常運動。鍛煉身體既有助於消除壓力,也有助於提高端粒酶活力。如果每天高強度運動14分鍾,連續3天後,就會收到效果。
在運動方式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更有助於持之以恆,爬山、快步走、游泳、球類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制訂運動目標時,應切合實際,不要急功近利。另外,適當給自己一個獎賞並且找個運動夥伴也非常重要。
2、吃魚
想要長壽首先就要保護心臟的健康,研究證明,吃魚還能改善並保護端粒。人體在補充魚中含有的歐米伽-3脂肪酸四個月後,就可以使血液細胞中的端粒更長。三文魚、金槍魚等多脂魚含歐米伽-3脂肪酸最多,可以抵抗炎症和氧化損傷,進而對端粒起到保護作用。研究者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周至少應吃兩次魚。
3、飯後少用腦
飯後,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4、適量飲酒
長壽的首要秘訣就死少喝酒,少量酒精可增進健康,但大量酒精則會損害健康。
5、慢工作
不做辦公室「子彈頭」。80高齡的金庸先生就相信「樂觀豁達養天年」。他指出,人要有張有弛,有快有慢。不著急,做什麼都要徐徐緩緩,對健康很有好處。
⑧ 長壽的秘訣有哪些
長壽的秘訣:體育鍛煉塔夫脫大學的瑪利亞·菲亞泰隆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讓一組90歲以上的老年男女在固定體育器械上,用腿進行提重鍛煉,每周3次,每次15分鍾。每次鍛煉結束時,這些老人都精疲力竭。然而,8周以後,老人的肌肉都大為改善,他們的步行速度較從前快了50%。他們還讓60歲的以上的老人在固定蹬車和劃船器上進行鍛煉,結果他們的心臟輸血功能增強了25%,體內脂肪貯存減少了,膽固醇的水平也有所下降。科學家們由此斷定體育鍛煉可推遲人體衰老。長壽的秘訣:合理飲食此外,人類每天進食量的多少對衰老的進程也起著一定的作用。科學家研究表明,從原生動物水蚤直至魚類、鼠類,如果減少它們每天的進食量,就能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並能使它們的壽命延長50%左右。
⑨ 人長壽的5大秘訣是什麼
人長壽的5大秘訣是:
1、控制體重
大部分人都好奇自己年輕的時候體重容易控制,到老了之後,就很難控制,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人體在老了之後,器官也在進入衰老,身體當中的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工作速度和效率,降低得非常多。
因此,這就需要人為地去控制自己的嘴巴,不要過多地攝入一些油炸、高膽固醇等食物,更不要暴飲暴食。
2、遠離煙酒
長壽的老人基本上是不會抽煙喝酒的。因為煙酒當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酒精等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3、合理飲食
大部分高齡老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堅持清淡的飲食原則。同時他們一般吃飯只會吃六分飽。清淡的飲食原則就是少油少鹽,由此控制人體對於脂肪酸以及亞硝酸鹽的攝入,不會對人體的新陳代謝造成阻礙作用。此外,吃飯吃六分飽也能夠給人體的腸胃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消化。
4、堅持運動
大至老年人,下至小孩,一旦有空都非常喜歡往山裡頭鑽。其實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鍛煉方式,首先山裡頭的空氣非常清新,能夠改善人體的微循環,進而滋心潤肺;與此同時,經常爬山也能夠鍛煉人體的骨骼,減少老年人骨質疏鬆等各種各樣的不良毛病。
5、心態平和
大部分老人基本都不會居住在生活節奏快的東京,反而會在鄉村生活,這種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會讓人們心情愉悅,而且更加地貼近大自然,也會讓人們能夠平心靜氣地對待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事情。
⑩ 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1、早起一杯水
國際癌症雜志發表文章說,早上起床喝杯熱茶,特別是普洱茶,可以讓人們換腎癌的幾率降低15%。
2、睡眠時間適中
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時間超過9個小時,活低於6個小時都會損傷人的壽命。
3、堅持飲用紅葡萄酒
紅葡萄酒中含有的多酚可以促進人體對栓塞脂肪的吸收。
4、經常堅持頸部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輕微的甲狀腺問題可能講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提高65%,所以頸部異常應及早檢查。
5、後傾45度坐姿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坐直時,脊柱會感動緊張。調整座椅椅背,使之向後傾斜45度可讓人們更健康。
6、慎用空氣清新劑
某些空氣清新劑含有鈦酸鹽成分,它們會干擾人體激素的分泌。
7、增強抵抗力
《內科醫學雜志》《公布的一份報告表明,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可減少7%的過早死亡現象。
8、少用噴霧清新劑
每周食用一次噴霧清潔劑會使哮喘病率上升76%,最好用抹布。
9、蒸點花椰菜吃
義大利研究人員發現,蒸過的花椰菜中抗癌物質葡萄醛酮的濃度增加了30%,煮花椰菜則會降低其濃度。
10、每隔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
肥胖是坐出來的,所以在看電視、看書、上網時,每隔一個小時都要起身活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