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信長創造長壽

信長創造長壽

發布時間:2022-08-30 15:54:09

『壹』 信長之野望革新12PK版 壽命問題

不是,你可以選擇後繼者或者在游戲開始使選擇無限壽命

『貳』 請講一講信長和秀吉的故事

豐臣秀吉遠名是羽柴秀吉,羽田秀吉
是織田信長的手下
經過幾次重大戰役的傑出表現~被織田信長重用~
後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死去~羽柴秀吉擊敗了眾多對手~統一日本~
永祿12(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佛洛伊斯晉見織田信長(Oda Nobunaga, 1534~1582)之後,寫信向耶穌會報告說: 「這尾張(現愛知縣)的國王年紀約37歲,個子高而瘦,發髻上的頭發稀少,好武藝,脾氣暴躁。他充滿正義感,時而表現出慈悲的一面。他的態度傲慢,極為注重名譽,經常隱藏自己的決斷,巧於運用戰術,不服從規律,也很少聽從部下的進言。別人對他抱持一種異樣的敬畏,他不喝酒,輕視全日本的王侯,他與王侯說話時,採取俯視的態度,彷佛對待屬下一般。」我們從織田信長的畫像可以看出,他臉部修長白晰,彷佛是京都的公卿貴族,算是一個美男子。但是他那暴躁的脾氣可以說是與天俱來的。織田信長在襁褓時,由於經常咬傷奶媽的乳頭,因此頻頻更換奶媽。

喜好奇裝異服 織田信長喜歡新奇的事物,輕視傳統的禮丁,完全不將宗教與迷信放在眼裡。他父親信秀去世時,信長用草繩綁著加長刀柄的大刀與短刀,頭發不整,也沒穿上正式的褲裙,他走到靈前,抓一大把抹香,隨便一撒就離開。在他父親去世的前二年,也就是織田信長與妻濃姬結婚不久,信長與岳父齋藤道三(Saitou Dousan, 1494~1556)約好在尾張富田的正德寺見面。齋藤道三原本是賣油的商人,在「下克上」的亂世中靠他的謀略成為美濃(現岐阜縣)的霸主,因此有美濃的毒蛇之稱,他與北條早雲(Houjou Souun, 1432~1486)都被稱為是亂世的梟雄。正式見面前,由於齋田道三聽說他的女婿是個「窩囊廢」,所以繞小路去偷看他女婿信長的長相。一看到信長,齋田嚇得瞠目結舌。只見信長的頭發用稻草綁著,浴衣的袖子褪了下來,露著半邊肩膀,下半身則是穿著虎皮與豹皮作成的短褲裙。他的長短兩刀用草繩捆綁著,腰間吊著許多葫蘆與打火道具的袋子。齋藤道三感嘆地說:「果然是個窩囊廢。」然而信長並不是一味追求流行或奇裝異服,他狻懂得「形象作戰」的重要性。他與齋藤道三正式見面的時候,不知何時,他已將發髻梳得服服貼貼,穿著褐色的長褲裙,並配戴一把優美的小刀。齋藤道三再次出乎預料之外,他不得不由衷佩服信長那種能屈能伸,超乎常人的胸襟。當時,信長的隨從一千人也表現出他具高瞻遠矚的眼光。其中的500人攜帶著當時無人使用的加長型長槍,這是因為信長 解將來的戰爭將由個人的戰斗轉成集體的戰斗,所以就率先使用有利於集體戰斗的長槍。另外500人則是弓箭隊與鐵炮隊。當時,西方的鐵炮(火槍)才剛漂流登陸日本約6年,信長就已經向近江(滋賀縣)國友村大量訂購。當齋藤道三見到這新型武將織田信長時,信長才16歲。難怪齋藤道三見面之後,對自己的心腹大臣說:「將來我的孩子會牽著馬匹,臣服於信長。」

霸主的誕生 織田信長是織田信秀之子,天文3(1534)年誕生於尾張(Owari,現愛知縣)那古屋(Nagoya名古屋)城,幼名吉法師。父親信秀原本是織田家的旁支,為了對抗鄰國的強敵,傑出的信秀乃受到重用。信秀去世時(1551年),他已經統治了尾張的三分之二地區,但是尾張的織田一族尚未完全平服,因此織田信長繼承父業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整合整個尾張勢力。這同族相殘的戰爭當然是冷繪無情而殘忍的。織田信長首先於1555年攻打本家織田敏定的養子織田廣信,並令他切腹自殺。信長遷進清洲城之後,接著,他又謀殺曾經與他聯合作戰的伯父織田信光,只因為信光勢力坐大。最後終於輪到他最大的 礙——他的弟弟信行。織田信行在各種方面都與信長相對照,丁容整潔,彬彬有禮,是個人人稱贊的優等生,因此受到家臣與母親的厚愛。然而信行於1556年叛亂,翌年(1557年)被信長命令切腹自殺。信行死後,織田信長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尾張的統治者。

桶狹間的奇襲戰 在成為尾張的統治者之後,使織田信長登上日本戰國群雄舞台的戰役就是桶狹間(Okehazama,現愛知縣豐明市榮町)之戰。永祿3(1560)年,總兵力只有三、四千的織田信長,在距離桶狹間2公里的田樂狹間發動奇襲,大破總兵力二萬五千的今川義元(Imagawa Yoshimoto)大軍。 面對兵力相差將近十倍的大軍,除了奇襲戰別無他法。由於兵力懸殊,織田的家臣當中,有人主張,不如暫時投降今川義元,也有人主張困守清洲城,採取防衛戰。但是信長獨排眾議,孤注一擲。雖然這是豪賭,但是他的心中當然也有某些勝算。因為今川軍遠離根據地,相反的,織田軍熟悉該地的地理環境,也比較易於收集情報。織田信長是個重視情報的武將。據《甲陽軍鑒》記載,今川義元派遣一個間諜名叫戶部新左衛門,令他去尾張 集情報。信長決定除掉新左衛門,因此命令書記官花一年的時間模仿左衛門的筆跡,然後偽造左衛門暗通織田的信件,輾轉送到今川義元的手中。義元以為新左衛門真的背叛了他,於是砍掉了新左衛門的首級。換言之,信長不但架構自己的情報網,同時也擾亂敵人的情報機構。當信長得知今川軍正駐扎於不容易移動的田樂狹間時,他立刻判斷,這正是發動奇襲的最佳時機。《信長公記》記載:在桶狹間之戰的前一天,也就是五月十八日,信長不舉行軍事會議,在閑聊之後,當天晚上即令家臣回家睡覺。但是十九日天還未亮時,他突然決定出兵。他先舞一曲以平敦盛為主角的日本舞,曲中有一段歌詞是:「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他跳完舞後,令部下吹號角,並准備盔甲。織田信長出兵前擲下兩枚 板卜卦,結果兩枚都是正面朝上,是個勝卦,軍心為之大振。其實,信長早在 板動了手腳,不管如何擲,一定是正面朝上。今川義元的 地在駿府(現靜岡縣),他算是一個相當熱心經營 地的戰國大名。可是他犯了與平家武士同樣的毛病,亦即喜好公卿貴族風雅的生活。當時的武將因為常戴盔甲,頭發會掉落,因此乾脆將額頭一帶的頭發剃掉。可是今川義元不剃額頭,留著與公卿一樣的長發,室內焚燒沈香,牙齒也塗上黑色的鐵漿。出征的時候,據說還施以薄妝,因此被勇猛的三河武士嘲笑是「女武士」。今川義元吃完中飯,躺著聽侍童唱幾曲歌謠。此時附近的神官與僧侶都來預祝征戰勝利。義元仰望天空,只見烏雲密布。沒多久,天空即下起傾盆大雨來。今川義元毫無戒心,他不知道織田信長的軍隊正利用大雨的掩護,急速爬上丘陵。等到雨一停,出現一抹晴空,丘陵上突然出現一大群人馬往下沖,今川軍還摸不著情況時,已經血肉橫飛,兵慌馬亂。織田軍瞄準紅色的轎子沖去,因為他們的間諜已經報告說今川義元搭乘紅色的轎子。一下子,今川義元的首級就被砍了下來,享年四十二歲。

婚姻外交 桶狹間之戰後,織田信長一舉成名。他為了達到前進京都的目標,開始發揮他的外交手腕。首先,他與德川家康結盟。在桶狹間之戰時,德川家康還在今川家當人質,今川義元一死,德川家康立刻返回三河老家,並於翌年表示願與信長和睦相處。1562(永祿5)年正月,織田信長的女兒嫁給德川家康的兒子竹千代(後來的信康),兩人締結同盟。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的盟約,直到信長去世為止,長達二十年以上,完全沒有違約。在戰國時代,這是個特例,由此可見,德川家康是多堋敬畏織田信長!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與強敵武田信玄對陣而耗損國力,信長經常派遣使者送珍貴的禮物給武田信玄。1565(永祿8)年,信長將養女嫁給武田勝賴當妻子,並於兩年後向武田信玄提議,讓織田信忠(信長的嫡子)迎娶信玄的女兒,信玄也答應此事。信長的通婚外交不僅於此,他又將自己的妹妹,當時出名的美女阿市(Oichi,1548~1582)嫁給近江(現滋賀縣)的淺井長政(Asai Nagamasa)。等到准備周全之後,信長開始征討他的妻家——美濃的齋藤氏。1567年,信長攻下美濃稻葉山城,流放齋藤龍興,自己則將居城遷進稻葉山城,並將山下的城市改名為岐阜。翌年,信長迎接將軍足利義輝的弟弟足利義昭(Ashikaga Yoshiaki)上京,使他受封為將軍,同時並修建皇居。信長進入京都時,要求軍隊嚴守規律。據傳教士佛洛伊斯的記載:「一士兵掀起一婦人的頭蓋,想要一窺該婦人的容貌,此情形被信長目擊,信長當場即將該士兵處死。」此時,信長廢除了國與國之間的關所,同時掌握了京都大阪一帶的商業中心與交通要沖,因為他體認到這些工商業與貿易會比他的 國經營還來得重要。然而藉信長的力量而成為將軍的足利義昭,卻想扶持其他的武將與織田信長相抗衡,信長一怒之下返回岐阜。正親町(Oogimachi)天皇為此事感到憂心,立刻派遣使者去安撫信長。信長得到天皇的撫慰之後,即要求足利義昭要發通知給諸國時,必得信長的同意,同時,並提出「天下之事既已委任給信長,信長不待上意即可處理事物」的條件。這次的權力斗爭,織田信長可謂得到完全的勝利。

火燒比 山與長 之戰 在京都大阪一帶,除了將軍以外,比 山的僧侶、石山的本願寺、當地的陰謀家、土豪等,對信長而言,都是難纏的對手,特別是將軍與本願寺都笑裡藏刀,口蜜腹劍,這種在背後扯後腿的勢力最讓信長感到困擾,而且後來武田軍也加入的反織田陣營當中。當信長欲出兵攻打朝倉(Asakura)氏時,他原以為與他締結姻親的淺井氏會袖手旁觀,沒想到淺井氏極為重視與朝倉氏長久的結盟關系,執意與朝倉氏聯手防禦織田的勢力。此時織田信長陷入了大包圍網中,他妹妹阿市也夾在兄長與夫家的戰斗之中,其痛苦可想而知。 1570(元龜元)年,織田信長得到德川家康的幫助,於近江姊川大破朝倉、淺井的聯合軍隊,史稱姊川之戰(Anegawa no Tatakai)。然而此戰役並沒有給朝倉與淺井致命的一擊,兩人逃到佛教聖地比 山(Hieizan)去。比 山擁有自己的 地,同時又擁有軍隊(僧兵),在京都一帶算是不小的勢力。翌年,信長決定向這宗教權威挑戰,他放火燒掉比 山的所有建築物,不但殺死寺院的人員,連無辜的民眾也慘遭殺害。火燒比 山後,反信長戰線的氣焰更加猛烈。然而,此時發生一件大事——1573年4月武田信玄去世。雖然武田信玄臨死前吩咐要將他死亡消息守密三年,但是沒幾天上杉謙信已經得知消息,消息靈通的織田信長想必也已獲得這個情報。相反的,足利義昭到了五月底還不知道這消息。七月三日足利義昭舉兵反抗,七月十八日在信長的包圍下,只得交出二歲的幼兒當人質投降。如此,室町幕府於焉滅亡。 1575年5月的長 (Nagashino)之戰,更將織田信長推向戰國群雄的霸主。有常勝軍之稱的武田騎兵,在織田軍的鐵炮(火槍)隊之前被徹底打敗。當時鐵炮的射程只有80~90公尺,而且裝填子彈的時間要很長,在發射第一發子彈至第二發子彈之間,往往抵不上騎兵快速的攻擊。為了彌補這個缺點,織田信長布置三層柵欄,並在柵欄之後准備三千支鐵炮分成三隊輪流攻擊。由於過分信賴傳統的戰術,武田軍成了炮灰。 1576年信長命令在京都附近的交通要沖安土(Azuchi)地方建造城堡,這城堡的最高指標就是天守(Tenshu,古名為「天主」)饋(指揮台兼武器庫)。當時的傳教士描繪說:「這天守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城堡,也比我們歐洲的塔還輝煌壯麗。天守總共有七層(外面是五層,裡面是七層),每層都塗上不同的顏色。有的是用黑色的生漆塗上窗子,與白色的牆壁相互輝映。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青色的,最上層全部塗成金色。」安土城的石頭地基高約二十二公尺,上面聳立著三十二公尺高的建築物。這天守饋的第六層呈現八角形的外觀,白色牆壁,柱子塗上朱漆。最上層內外都貼上金箔,採用特別厚重的瓦片,有一部份瓦片還燒烤上金箔。天守饋裡面裝飾著當時最著名的畫家狩野永德的紙門屏風畫,最上層畫的是三皇五帝、孔門十哲等與儒家有關的人物。不幸的是,這安土城在本能寺之變時付之一炬。

內心的黑暗面 從室町幕府滅亡(1573年)之後,到本能寺之變(Honnouji no Hen,1582年)織田信長去世為止,除了長 之戰外,織田信長主要的勝戰有1574年的平定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信仰一向宗的武裝民眾)、1580年的與本願寺談和、1582年消滅武田勝賴。在他最後的幾年,織田信長偶而出現的慈悲心銷聲匿跡,內在的殘繪性與虐待狂的一面完全暴露無遺。耶穌會傳教士西門阿爾梅達的書信說:「織田信長一揮手,示意家臣離開大廳時,彷佛全世界都崩潰了,或如野牛突然沖過來一般,不管大廳擠得再多人,一瞬間全部退出。」有人認為,他晚年那扭曲、歇斯底里的性格與一向一揆的戰爭有關。那些信仰一向宗的信徒,不管老弱婦孺,嘴裡高喊著:「南無阿彌陀佛」,在槍林彈雨中往前沖,前仆後繼,彷佛是一場永遠作不完的惡夢般,這與從前以戰國武將為對手的戰爭完全不同。 1579年叛將荒木村重脫困逃走後,信長對那些毫無抵抗力的男女都處以殘繪的極刑。佛洛伊斯的《日本史》中描述:「他首先將120名地位較高的女人綁在十字將上刺死,第二次的處刑是對完全無罪的人處以殘繪的屠殺,其殘暴前所未聞。第三次處刑更加恐怖,毫無人道。他將514名民眾分別關在四間平房,其中有180人是婦女。他收集大量的木材,放火將他們活活燒死。那些男女發出 慘恐懼的喊叫聲。」織田信長那信賞必罰的嚴厲方針與暴躁的脾氣,終於帶給他意想不到的結局。1582(天正10)年6月2日拂曉,織田信長的部下明智光秀(Akechi Mitsuhide)率 一萬三千名的近衛師團叛變,直攻住宿在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的身邊僅帶一百多人,可以說毫無招架之力。織田信長知道大勢已去,只好關在房間里自殺,享年49歲。在結束生命前,他把最心愛的茶器放在身邊,放火將之燒毀,連同他的身體發膚在火焰中化為灰燼。織田信長的一生,正如同他最喜歡的歌謠:「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織田信長的時代 歐洲在進入近代時期,曾與宗教勢力激烈的斗爭。日本的寺院擁有廣大的庄園,織田信長在施行土地測量之後,將多出來的土地與予沒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將其庄園全部沒收,賜給他的部下。這種作法正如同英國的亨利八世一樣。他與信仰一向宗的農民斗爭,也可比擬為德國的農民戰爭。兩者同樣在慘烈的戰爭後,逐漸走向中央集權國家。換言之,織田信長的對手除了戰國武將之外,他還要阻止「本願寺法王共和國」、「一向宗信徒共和國」、「農民共和國」的誕生。在長 之戰時,他發明三段式攻擊法,將鐵炮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建造安土城的天守饋也是前所未有的創意。他是個理性主義者,也是個走在時代尖端的人物。1580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二年,傳教士歐岡蒂諾拿著地球丁,向他說明地球是圓的。織田信長當場就說:「很有道理!」傳教士佛洛伊斯說:「信長聚集全國的神像與佛像,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崇拜這些偶像,而是要這些神佛崇拜他。他認為自己就是神,在他上面沒有創造萬物的神。」信長也反對往生極樂的說法,他強調現世利益,認為帶給人們財富、健康、長壽才是最重要的。在本能寺之變的前夕,信長還打算修改歷法。前面說過,頒布歷法是中國皇帝的特權,代表皇帝是時間的統治者。日本天皇也學到這個制度,由陰陽寮來製作歷法。到了戰國時代,除了代表正統的京歷之外,各地也有不同的歷法。信長想要自己製作歷法的決心,也就是表示他才是日本的真正統治者。他廢除關所,讓各國通行無阻。他並依照道路的重要性統一路寬,並種植松樹與柳樹當作路樹。1577年6月,織田信長在安土山的山腳設立「城下町」(城堡周圍的都市)。在這「城下町」的所有商業行為皆免稅,所以稱為「樂市」(Rakuichi)。中世以來,有所謂的「德政令」,也就是免付債務的規定,債款往往在一夕間解除。信長規定,在「樂市」內的商人不受德政令的約束,也就是說,向別人借錢一定要還。織田信長的「樂市令」保 了商人的商業行為。「樂市」廢除中世以來的獨占、寡佔商業行為,並免除商人的稅金。信長的用人,也是無視於家世與血統,完全是以能力主義提拔人才。但是信長的人性觀有很大的缺陷,他忽視了人的感情與心靈面。他的實力主義固然可以解釋成只注重實力而不住重家世出身,但反過來說,即使過去有功勞,一旦能力低落,或是犯了錯誤,那堋就會被打入冷宮。明智光秀的叛變,其原因固然眾說紛紜,但是追根究底,其最直接的導火線即是明智光秀逐漸受到織田信長冷落。織田信長死後,他的天下統一事業先後由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繼承。信長的理性主義與實力主義可以說是近代世界的象徵,可是德川家康卻又將日本帶回封建制度的世界。另一方面,信長對海外的關心與對外國文明的積極的攝取態度,也被德川時代的鎖國政策取消。從這點而言,信長可以說是早出生了三百年。

『叄』 關於信長之野望壽命的問題!!!

即使開了史實壽命,有些武將也可能多活幾年的,也就是會生病然後又恢復。但是我見過最多也就多活5、6年這樣子的。上杉如果已經有了一等級醫書的話又可以多活10年。以上杉謙信的史實壽命(1578年死)我估計再過1、2年上杉肯定會死的。你可以關注一下他是不是會生病,如果都不生病的應該就是游戲的問題了。(我個人用過上杉,的確能多活好幾年...)
其實你沒必要顧忌一個上杉謙信,盡量發展自己的勢力好了。

13裡面好像沒有修改器吧,要修改壽命的話下個Van修改器就行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信長之野望13武將怎麼讓武將長壽

在進入任何一個劇本里,開始有個壽命選項,有事實、延長、長壽三個選項,要想長壽就點擊最右邊那個就行了

『伍』 一個關於織田信長的研究課題

例如著名的軍事戰役,內政活動等。
稻生之戰
桶狹間合戰
長筱合戰
手取川之戰(一說柴田勝家帶領)
金崎撤退戰
姊川合戰
六條合戰
天王寺堡壘之戰
木津川之戰
三方原合戰(織田信長並未親自率領)
本能寺之變
內政:清州同盟、天下布武、初步中央集權、大規模鐵炮使用、軍團制、築安土城、關所撤廢、軍事體制改革
還有一些故事:
祿12(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佛洛伊斯晉見織田信長(Oda Nobunaga, 1534~1582)之後,寫信向耶穌會報告說: 「這尾張(現愛知縣)的國王年紀約37歲,個子高而瘦,發髻上的頭發稀少,好武藝,脾氣暴躁。他充滿正義感,時而表現出慈悲的一面。他的態度傲慢,極為注重名譽,經常隱藏自己的決斷,巧於運用戰術,不服從規律,也很少聽從部下的進言。別人對他抱持一種異樣的敬畏,他不喝酒,輕視全日本的王侯,他與王侯說話時,採取俯視的態度,彷佛對待屬下一般。」我們從織田信長的畫像可以看出,他臉部修長白晰,彷佛是京都的公卿貴族,算是一個美男子。但是他那暴躁的脾氣可以說是與天俱來的。織田信長在襁褓時,由於經常咬傷奶媽的乳頭,因此頻頻更換奶媽。

喜好奇裝異服 織田信長喜歡新奇的事物,輕視傳統的禮丁,完全不將宗教與迷信放在眼裡。他父親信秀去世時,信長用草繩綁著加長刀柄的大刀與短刀,頭發不整,也沒穿上正式的褲裙,他走到靈前,抓一大把抹香,隨便一撒就離開。在他父親去世的前二年,也就是織田信長與妻濃姬結婚不久,信長與岳父齋藤道三(Saitou Dousan, 1494~1556)約好在尾張富田的正德寺見面。齋藤道三原本是賣油的商人,在「下克上」的亂世中靠他的謀略成為美濃(現岐阜縣)的霸主,因此有美濃的毒蛇之稱,他與北條早雲(Houjou Souun, 1432~1486)都被稱為是亂世的梟雄。正式見面前,由於齋田道三聽說他的女婿是個「窩囊廢」,所以繞小路去偷看他女婿信長的長相。一看到信長,齋田嚇得瞠目結舌。只見信長的頭發用稻草綁著,浴衣的袖子褪了下來,露著半邊肩膀,下半身則是穿著虎皮與豹皮作成的短褲裙。他的長短兩刀用草繩捆綁著,腰間吊著許多葫蘆與打火道具的袋子。齋藤道三感嘆地說:「果然是個窩囊廢。」然而信長並不是一味追求流行或奇裝異服,他狻懂得「形象作戰」的重要性。他與齋藤道三正式見面的時候,不知何時,他已將發髻梳得服服貼貼,穿著褐色的長褲裙,並配戴一把優美的小刀。齋藤道三再次出乎預料之外,他不得不由衷佩服信長那種能屈能伸,超乎常人的胸襟。當時,信長的隨從一千人也表現出他具高瞻遠矚的眼光。其中的500人攜帶著當時無人使用的加長型長槍,這是因為信長 解將來的戰爭將由個人的戰斗轉成集體的戰斗,所以就率先使用有利於集體戰斗的長槍。另外500人則是弓箭隊與鐵炮隊。當時,西方的鐵炮(火槍)才剛漂流登陸日本約6年,信長就已經向近江(滋賀縣)國友村大量訂購。當齋藤道三見到這新型武將織田信長時,信長才16歲。難怪齋藤道三見面之後,對自己的心腹大臣說:「將來我的孩子會牽著馬匹,臣服於信長。」

霸主的誕生 織田信長是織田信秀之子,天文3(1534)年誕生於尾張(Owari,現愛知縣)那古屋(Nagoya名古屋)城,幼名吉法師。父親信秀原本是織田家的旁支,為了對抗鄰國的強敵,傑出的信秀乃受到重用。信秀去世時(1551年),他已經統治了尾張的三分之二地區,但是尾張的織田一族尚未完全平服,因此織田信長繼承父業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整合整個尾張勢力。這同族相殘的戰爭當然是冷繪無情而殘忍的。織田信長首先於1555年攻打本家織田敏定的養子織田廣信,並令他切腹自殺。信長遷進清洲城之後,接著,他又謀殺曾經與他聯合作戰的伯父織田信光,只因為信光勢力坐大。最後終於輪到他最大的 礙——他的弟弟信行。織田信行在各種方面都與信長相對照,丁容整潔,彬彬有禮,是個人人稱贊的優等生,因此受到家臣與母親的厚愛。然而信行於1556年叛亂,翌年(1557年)被信長命令切腹自殺。信行死後,織田信長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尾張的統治者。

桶狹間的奇襲戰 在成為尾張的統治者之後,使織田信長登上日本戰國群雄舞台的戰役就是桶狹間(Okehazama,現愛知縣豐明市榮町)之戰。永祿3(1560)年,總兵力只有三、四千的織田信長,在距離桶狹間2公里的田樂狹間發動奇襲,大破總兵力二萬五千的今川義元(Imagawa Yoshimoto)大軍。 面對兵力相差將近十倍的大軍,除了奇襲戰別無他法。由於兵力懸殊,織田的家臣當中,有人主張,不如暫時投降今川義元,也有人主張困守清洲城,採取防衛戰。但是信長獨排眾議,孤注一擲。雖然這是豪賭,但是他的心中當然也有某些勝算。因為今川軍遠離根據地,相反的,織田軍熟悉該地的地理環境,也比較易於收集情報。織田信長是個重視情報的武將。據《甲陽軍鑒》記載,今川義元派遣一個間諜名叫戶部新左衛門,令他去尾張 集情報。信長決定除掉新左衛門,因此命令書記官花一年的時間模仿左衛門的筆跡,然後偽造左衛門暗通織田的信件,輾轉送到今川義元的手中。義元以為新左衛門真的背叛了他,於是砍掉了新左衛門的首級。換言之,信長不但架構自己的情報網,同時也擾亂敵人的情報機構。當信長得知今川軍正駐扎於不容易移動的田樂狹間時,他立刻判斷,這正是發動奇襲的最佳時機。《信長公記》記載:在桶狹間之戰的前一天,也就是五月十八日,信長不舉行軍事會議,在閑聊之後,當天晚上即令家臣回家睡覺。但是十九日天還未亮時,他突然決定出兵。他先舞一曲以平敦盛為主角的日本舞,曲中有一段歌詞是:「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他跳完舞後,令部下吹號角,並准備盔甲。織田信長出兵前擲下兩枚 板卜卦,結果兩枚都是正面朝上,是個勝卦,軍心為之大振。其實,信長早在 板動了手腳,不管如何擲,一定是正面朝上。今川義元的 地在駿府(現靜岡縣),他算是一個相當熱心經營 地的戰國大名。可是他犯了與平家武士同樣的毛病,亦即喜好公卿貴族風雅的生活。當時的武將因為常戴盔甲,頭發會掉落,因此乾脆將額頭一帶的頭發剃掉。可是今川義元不剃額頭,留著與公卿一樣的長發,室內焚燒沈香,牙齒也塗上黑色的鐵漿。出征的時候,據說還施以薄妝,因此被勇猛的三河武士嘲笑是「女武士」。今川義元吃完中飯,躺著聽侍童唱幾曲歌謠。此時附近的神官與僧侶都來預祝征戰勝利。義元仰望天空,只見烏雲密布。沒多久,天空即下起傾盆大雨來。今川義元毫無戒心,他不知道織田信長的軍隊正利用大雨的掩護,急速爬上丘陵。等到雨一停,出現一抹晴空,丘陵上突然出現一大群人馬往下沖,今川軍還摸不著情況時,已經血肉橫飛,兵慌馬亂。織田軍瞄準紅色的轎子沖去,因為他們的間諜已經報告說今川義元搭乘紅色的轎子。一下子,今川義元的首級就被砍了下來,享年四十二歲。

婚姻外交 桶狹間之戰後,織田信長一舉成名。他為了達到前進京都的目標,開始發揮他的外交手腕。首先,他與德川家康結盟。在桶狹間之戰時,德川家康還在今川家當人質,今川義元一死,德川家康立刻返回三河老家,並於翌年表示願與信長和睦相處。1562(永祿5)年正月,織田信長的女兒嫁給德川家康的兒子竹千代(後來的信康),兩人締結同盟。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的盟約,直到信長去世為止,長達二十年以上,完全沒有違約。在戰國時代,這是個特例,由此可見,德川家康是多堋敬畏織田信長!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與強敵武田信玄對陣而耗損國力,信長經常派遣使者送珍貴的禮物給武田信玄。1565(永祿8)年,信長將養女嫁給武田勝賴當妻子,並於兩年後向武田信玄提議,讓織田信忠(信長的嫡子)迎娶信玄的女兒,信玄也答應此事。信長的通婚外交不僅於此,他又將自己的妹妹,當時出名的美女阿市(Oichi,1548~1582)嫁給近江(現滋賀縣)的淺井長政(Asai Nagamasa)。等到准備周全之後,信長開始征討他的妻家——美濃的齋藤氏。1567年,信長攻下美濃稻葉山城,流放齋藤龍興,自己則將居城遷進稻葉山城,並將山下的城市改名為岐阜。翌年,信長迎接將軍足利義輝的弟弟足利義昭(Ashikaga Yoshiaki)上京,使他受封為將軍,同時並修建皇居。信長進入京都時,要求軍隊嚴守規律。據傳教士佛洛伊斯的記載:「一士兵掀起一婦人的頭蓋,想要一窺該婦人的容貌,此情形被信長目擊,信長當場即將該士兵處死。」此時,信長廢除了國與國之間的關所,同時掌握了京都大阪一帶的商業中心與交通要沖,因為他體認到這些工商業與貿易會比他的 國經營還來得重要。然而藉信長的力量而成為將軍的足利義昭,卻想扶持其他的武將與織田信長相抗衡,信長一怒之下返回岐阜。正親町(Oogimachi)天皇為此事感到憂心,立刻派遣使者去安撫信長。信長得到天皇的撫慰之後,即要求足利義昭要發通知給諸國時,必得信長的同意,同時,並提出「天下之事既已委任給信長,信長不待上意即可處理事物」的條件。這次的權力斗爭,織田信長可謂得到完全的勝利。

火燒比 山與長 之戰 在京都大阪一帶,除了將軍以外,比 山的僧侶、石山的本願寺、當地的陰謀家、土豪等,對信長而言,都是難纏的對手,特別是將軍與本願寺都笑裡藏刀,口蜜腹劍,這種在背後扯後腿的勢力最讓信長感到困擾,而且後來武田軍也加入的反織田陣營當中。當信長欲出兵攻打朝倉(Asakura)氏時,他原以為與他締結姻親的淺井氏會袖手旁觀,沒想到淺井氏極為重視與朝倉氏長久的結盟關系,執意與朝倉氏聯手防禦織田的勢力。此時織田信長陷入了大包圍網中,他妹妹阿市也夾在兄長與夫家的戰斗之中,其痛苦可想而知。 1570(元龜元)年,織田信長得到德川家康的幫助,於近江姊川大破朝倉、淺井的聯合軍隊,史稱姊川之戰(Anegawa no Tatakai)。然而此戰役並沒有給朝倉與淺井致命的一擊,兩人逃到佛教聖地比 山(Hieizan)去。比 山擁有自己的 地,同時又擁有軍隊(僧兵),在京都一帶算是不小的勢力。翌年,信長決定向這宗教權威挑戰,他放火燒掉比 山的所有建築物,不但殺死寺院的人員,連無辜的民眾也慘遭殺害。火燒比 山後,反信長戰線的氣焰更加猛烈。然而,此時發生一件大事——1573年4月武田信玄去世。雖然武田信玄臨死前吩咐要將他死亡消息守密三年,但是沒幾天上杉謙信已經得知消息,消息靈通的織田信長想必也已獲得這個情報。相反的,足利義昭到了五月底還不知道這消息。七月三日足利義昭舉兵反抗,七月十八日在信長的包圍下,只得交出二歲的幼兒當人質投降。如此,室町幕府於焉滅亡。 1575年5月的長 (Nagashino)之戰,更將織田信長推向戰國群雄的霸主。有常勝軍之稱的武田騎兵,在織田軍的鐵炮(火槍)隊之前被徹底打敗。當時鐵炮的射程只有80~90公尺,而且裝填子彈的時間要很長,在發射第一發子彈至第二發子彈之間,往往抵不上騎兵快速的攻擊。為了彌補這個缺點,織田信長布置三層柵欄,並在柵欄之後准備三千支鐵炮分成三隊輪流攻擊。由於過分信賴傳統的戰術,武田軍成了炮灰。 1576年信長命令在京都附近的交通要沖安土(Azuchi)地方建造城堡,這城堡的最高指標就是天守(Tenshu,古名為「天主」)饋(指揮台兼武器庫)。當時的傳教士描繪說:「這天守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城堡,也比我們歐洲的塔還輝煌壯麗。天守總共有七層(外面是五層,裡面是七層),每層都塗上不同的顏色。有的是用黑色的生漆塗上窗子,與白色的牆壁相互輝映。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青色的,最上層全部塗成金色。」安土城的石頭地基高約二十二公尺,上面聳立著三十二公尺高的建築物。這天守饋的第六層呈現八角形的外觀,白色牆壁,柱子塗上朱漆。最上層內外都貼上金箔,採用特別厚重的瓦片,有一部份瓦片還燒烤上金箔。天守饋裡面裝飾著當時最著名的畫家狩野永德的紙門屏風畫,最上層畫的是三皇五帝、孔門十哲等與儒家有關的人物。不幸的是,這安土城在本能寺之變時付之一炬。

內心的黑暗面 從室町幕府滅亡(1573年)之後,到本能寺之變(Honnouji no Hen,1582年)織田信長去世為止,除了長 之戰外,織田信長主要的勝戰有1574年的平定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信仰一向宗的武裝民眾)、1580年的與本願寺談和、1582年消滅武田勝賴。在他最後的幾年,織田信長偶而出現的慈悲心銷聲匿跡,內在的殘繪性與虐待狂的一面完全暴露無遺。耶穌會傳教士西門阿爾梅達的書信說:「織田信長一揮手,示意家臣離開大廳時,彷佛全世界都崩潰了,或如野牛突然沖過來一般,不管大廳擠得再多人,一瞬間全部退出。」有人認為,他晚年那扭曲、歇斯底里的性格與一向一揆的戰爭有關。那些信仰一向宗的信徒,不管老弱婦孺,嘴裡高喊著:「南無阿彌陀佛」,在槍林彈雨中往前沖,前仆後繼,彷佛是一場永遠作不完的惡夢般,這與從前以戰國武將為對手的戰爭完全不同。 1579年叛將荒木村重脫困逃走後,信長對那些毫無抵抗力的男女都處以殘繪的極刑。佛洛伊斯的《日本史》中描述:「他首先將120名地位較高的女人綁在十字將上刺死,第二次的處刑是對完全無罪的人處以殘繪的屠殺,其殘暴前所未聞。第三次處刑更加恐怖,毫無人道。他將514名民眾分別關在四間平房,其中有180人是婦女。他收集大量的木材,放火將他們活活燒死。那些男女發出 慘恐懼的喊叫聲。」織田信長那信賞必罰的嚴厲方針與暴躁的脾氣,終於帶給他意想不到的結局。1582(天正10)年6月2日拂曉,織田信長的部下明智光秀(Akechi Mitsuhide)率 一萬三千名的近衛師團叛變,直攻住宿在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的身邊僅帶一百多人,可以說毫無招架之力。織田信長知道大勢已去,只好關在房間里自殺,享年49歲。在結束生命前,他把最心愛的茶器放在身邊,放火將之燒毀,連同他的身體發膚在火焰中化為灰燼。織田信長的一生,正如同他最喜歡的歌謠:「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織田信長的時代 歐洲在進入近代時期,曾與宗教勢力激烈的斗爭。日本的寺院擁有廣大的庄園,織田信長在施行土地測量之後,將多出來的土地與予沒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將其庄園全部沒收,賜給他的部下。這種作法正如同英國的亨利八世一樣。他與信仰一向宗的農民斗爭,也可比擬為德國的農民戰爭。兩者同樣在慘烈的戰爭後,逐漸走向中央集權國家。換言之,織田信長的對手除了戰國武將之外,他還要阻止「本願寺法王共和國」、「一向宗信徒共和國」、「農民共和國」的誕生。在長 之戰時,他發明三段式攻擊法,將鐵炮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建造安土城的天守饋也是前所未有的創意。他是個理性主義者,也是個走在時代尖端的人物。1580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二年,傳教士歐岡蒂諾拿著地球丁,向他說明地球是圓的。織田信長當場就說:「很有道理!」傳教士佛洛伊斯說:「信長聚集全國的神像與佛像,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崇拜這些偶像,而是要這些神佛崇拜他。他認為自己就是神,在他上面沒有創造萬物的神。」信長也反對往生極樂的說法,他強調現世利益,認為帶給人們財富、健康、長壽才是最重要的。在本能寺之變的前夕,信長還打算修改歷法。前面說過,頒布歷法是中國皇帝的特權,代表皇帝是時間的統治者。日本天皇也學到這個制度,由陰陽寮來製作歷法。到了戰國時代,除了代表正統的京歷之外,各地也有不同的歷法。信長想要自己製作歷法的決心,也就是表示他才是日本的真正統治者。他廢除關所,讓各國通行無阻。他並依照道路的重要性統一路寬,並種植松樹與柳樹當作路樹。1577年6月,織田信長在安土山的山腳設立「城下町」(城堡周圍的都市)。在這「城下町」的所有商業行為皆免稅,所以稱為「樂市」(Rakuichi)。中世以來,有所謂的「德政令」,也就是免付債務的規定,債款往往在一夕間解除。信長規定,在「樂市」內的商人不受德政令的約束,也就是說,向別人借錢一定要還。織田信長的「樂市令」保 了商人的商業行為。「樂市」廢除中世以來的獨占、寡佔商業行為,並免除商人的稅金。信長的用人,也是無視於家世與血統,完全是以能力主義提拔人才。但是信長的人性觀有很大的缺陷,他忽視了人的感情與心靈面。他的實力主義固然可以解釋成只注重實力而不住重家世出身,但反過來說,即使過去有功勞,一旦能力低落,或是犯了錯誤,那堋就會被打入冷宮。明智光秀的叛變,其原因固然眾說紛紜,但是追根究底,其最直接的導火線即是明智光秀逐漸受到織田信長冷落。織田信長死後,他的天下統一事業先後由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繼承。信長的理性主義與實力主義可以說是近代世界的象徵,可是德川家康卻又將日本帶回封建制度的世界。另一方面,信長對海外的關心與對外國文明的積極的攝取態度,也被德川時代的鎖國政策取消。從這點而言,信長可以說是早出生了三百年。

『陸』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1534—1582),日本戰國時代後期開辟全國統一道路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是織田信秀的次子,生於尾張國(現愛知縣)那古野城,幼名吉法師,十三歲時行冠禮,取名三郎信長。
織田信長所處的十六世紀中葉前後半個世紀,是以下犯上、臣犯君的下克上為主要特點的戰國時代的重大轉折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歷史任務,是使日本由長期的封建割據局面重新走向統一,實現封建制度的重新改組。織田信長正是適應這種歷史需要而成為日本重新走向統一事業的開創者。

織田氏的遠祖是越前(現福井縣)丹生郡織田莊的庄官,應永(1394—1427)初年被尾張守護(軍政長官)斯波義重擢拔為尾張守護代。應仁之亂以後,斯波氏勢力迅速走想衰落,尾張完全為織田氏所控制。織田氏不久又分為對立的兩個系統,岩倉城的織田伊勢守統治上四郡,清州城的織田大和守統治下四郡。信長的父親信秀是清州織田大和守的三奉行(武家職稱,奉主家命分掌一部分政務者)之一,地位較低,但從天文(1532—1553)初年起,其實力凌駕於主家之上,威制整個尾張,並同三河(現愛知縣東)松平氏、駿河(現靜岡縣東)今川氏、美濃(現歧阜縣)齋藤氏為爭奪領地多次進行戰爭。信長就是在這種勢力正不斷擴張的武士家庭環境中培育成長起來的。

織田信秀在尾張雖然擁有絕大的優勢,但並未真正完成尾張的統一。當1551年信秀逝世,十八歲的信長繼承家業以後,岩倉與清州的織田氏起來反對信長,信秀的家臣叛離信長的人也不少。駿河的今川氏也趁機侵佔了尾張知多郡大部和愛知郡南部地方。信長在尾張的地位受到嚴重的挑戰。但是,從少年時期起就勤練武技、學習兵法、性格堅強的信長,以決死的精神,率領至多不過千人的步卒與騎馬武士的小隊伍,東征西戰,到1559年為止,先後消滅清州、岩倉兩織田氏,殺掉企圖分裂篡位的胞弟信行,降伏私通齋藤氏的異母兄信廣,統一了尾張。他於1560年在桶狹間用三千人的少數兵力,大敗入侵的由號稱東海第一強豪的今川義元率領的駿河、遠江(現靜岡縣西)、三河三國共二萬五千人的大部隊,收復了失地。尾張是由橫跨木曾川、長良川、揖斐川等河流的沖積層形成的谷倉地帶,與京都方面的商業交通相當繁榮,農村土豪力量較為強大。信長通過統一尾張的活動,建立了一個鞏固的基地,直接掌握了農村土豪,積蓄了力量。桶狹間戰役的勝利迫使三河的德川家康於1562年同信長結成同盟,解除了東顧之憂。因此,尾張的統一與桶狹間戰役的勝利,實為信長走向統一日本道路的第一步。

信長走向統一日本道路的第二步是進軍京畿地區。桶狹間戰役以後,信長就立即著手進軍京都的准備工作。要進軍京都首先必須佔領美濃。為了攻佔美濃,1563年,把據點從清州遷移到靠近美濃邊境的小牧山,1566年又命木下藤吉郎秀吉在美濃境內墨股地方築城堡。同時利用婚姻關系同美濃的鄰國北近江(現滋賀縣北)的淺井長政和信濃的武田信玄結成友好關系。在做了這一切准備以後,信長於1567年8月,進軍美濃,佔領齋藤龍興的據點稻葉山井口城,並把據點由小牧山遷到井口城,改名歧阜,作為進軍京都的根據地,同時開始使用刻有「天下布武」字樣的朱印,公開亮出武力統一日本的旗號。

衰落的天皇朝廷與室町幕府的求援,又為信長進軍京都披上了合法外衣。因為皇室領地多被地方豪族侵佔,正親町天皇於1564年授命信長幫助收回尾張皇室領地,1567年11月在給信長的敕諭中,又要求幫助恢復美濃、尾張兩國的皇室領地,贊譽信長為「古今無雙的將軍」。1565年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為三好義繼等人所殺。義輝之弟義昭於1566年授命信長幫助恢復幕府。可是當時信長正忙於美濃戰爭,無暇顧及義昭的要求。當1568年春義昭再次提出這一要求時,信長便立即派人把義昭從越前一乘谷迎到美濃的立政寺。先後平定北伊勢(現三重縣)與南近江,打通通往京都的道路,於九月奉義昭進入京都,破三好氏勢力,再興幕府,扶義昭就任將軍,自己掌握實權。緊接著又征服畿內、但馬(現兵庫縣北)與南伊勢各領主,把農村土豪劃為直屬,擴大了常備軍。1569年信長以燒毀殺光相威脅,迫使自由城市界市屈服於自己的統治。同年信長為了顯示作為由田舍武士出身的新的統治者的權威,從他所統治的地區征調大批工匠、民夫,搜集各種奇石名木,花費大量經費,在二條城為義昭修建了華麗的將軍官邸,對荒廢不堪的皇居進行大規模的修復。

表面看來信長對義昭很尊敬,義昭對信長也很感激,要信長出任副將軍或管領,甚至稱信長為「御父織田」。可是不久圍繞實權問題發生對立,信長首先拒絕擔任副將軍或管領,表示自己是主權者,不屬於將軍的家臣。接著又於1570年正月,完全剝奪了將軍的實權。義昭不甘於做傀儡,自己本身沒有什麼力量,就暗中策劃信長的敵對力量起來反對信長。當時反對信長的有三股勢力:一是擁有廣大庄園領地、養有大批僧兵的寺社舊勢力;一是和織田信長一樣的戰國大名(通過不斷進行兼並戰爭,擴張領地而成為轄據一國或數國的大封建領主),特別是近江的淺井氏、越前的朝倉氏、甲斐(現山梨縣)的武田氏、越後(現新湯縣)的上杉氏、中國(本州西部地區)的毛利氏;一是本願寺控制的北陸、東海、近畿各地的一向宗門徒起義。這些反對勢力在義昭的暗中策劃下,結成了反信長的聯合陣線。1570年4月,越前的朝倉義景,近江的淺井長政、六角義賢,同時舉兵反對信長。七月,三好氏余黨在攝津(現大阪府)起事,企圖復辟。九月,石山本願寺顯如舉兵支援三好氏余黨,並號召各地一向宗門徒舉事。此後近江、伊勢、越前、加賀等地紛紛發生一向宗門徒起義。信長對京畿地區的統治陷於危機中。為了擺脫這種四面受敵的局面,信長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分別消滅這些反對者。1571年燒毀了比睿山延歷寺,奪取了該寺領地,一舉摧毀了這一舊勢力的最大據點。1573年打敗了在宇治地方舉兵的義昭,把他放逐到河內的若江,宣告了室町幕府的滅亡。緊接著又消滅了朝倉氏和淺井氏、六角氏以及三好氏的余黨。1574和1575年又先後平定了伊勢長島、越前等地的一向宗門徒起義,與德川家康聯軍在三河長筱大敗企圖西上京都的武田勝賴軍隊。除了北越的上杉謙信、中國的毛利輝元和石山本願寺以外,其他敵對者都被打倒。

為了鞏固已經佔領的陣地,把統一的事業推進到全國,織田信長從1576年1月起,把歧阜交給他的嫡子信忠,開始在地當東海、東山、北陸三道要沖、接近京都、瀕臨琵琶湖畔的近江安土,修建新的安土城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與政廳。這是一座以具有七層結構的天守閣為中心的、宏偉壯麗、堅固無比的城廓,花了三年多時間和無數人力物力才告竣工。信長以此為大本營,從1577年開始進行全國規模的統一戰爭。信長於1577年親自率軍攻佔本願寺兵站基地雜賀,1578年打敗支援本願寺的毛利氏水軍,1580年迫使本願寺開城投降。1577年派羽柴秀吉(豐臣秀吉)進軍中國,1579年趁北越上杉氏內訌的有利時機,遣柴田勝家進入越中(現富山縣)。1582年3月,信長又親自督陣與家康一起消滅武田勝賴於甲斐,取得甲斐、駿河、信濃、上野(現群馬縣)。織田信長的統一大業正在順利地進行,卻風雲突變,1582年6月信長為了救援正在備中(現岡山縣)作戰的羽柴秀吉,親率大軍離開安土,住到京都本能寺內,於6月2日拂曉被部將明智光秀率亂軍突然襲擊而被迫自殺身死,史稱「本能寺之變」。

織田信長雖因中途夭死而沒有能完成日本的重新統一事業,但他掃除室町幕府與大寺社等舊勢力,打破戰國大名割據,統治了差不多佔日本六十八國中的一半的,以京畿地區為中心的三十餘國,為統一全日本,奠定了基礎。

在緊張的戰爭環境中,信長自1568年進入京都以後,雖然還沒有來得及建立起具有確定形態的中央政府組織形式,但在事實上他是掌握中央一切軍政大權的封建中央獨裁者,在他所控制的地區內,一掃中世分裂之弊,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統治。

為了建立中央政權的財政基礎,信長把一部分農村土地與主要城市劃為直轄領地,最多的是在近江領有三十萬石。象京都這樣的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由信長派所司代直接統治,固不待言。他還把重要的交通貿易港口城市界市、大津、草津等,作為直轄領地派奉行或代官進行統治。國際貿易港口城市界市不僅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國內外商品,是信長政權的巨大財源,1569年1月,一次就向信長提供二萬貫軍用資金;而且還是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的槍支生產中心地,在鑄造業與刀劍的生產方面也具有「界鍛冶」的盛名。信長之所以能在長筱戰役中以三千人的步槍隊幾乎全殲武田勝賴的強大騎兵隊,首創以持槍的步兵為主要戰鬥力,給日本的戰術與兵制改革帶來巨大影響,是與信長把界市置與自己的直接支配下有著很大的關系。信長對於金銀貨幣材料非常重視,直接經營金銀礦山。1569年出兵征服但馬,把生野銀山收為直轄領地,命代官進行經營管理,使之成為信長的重要財源。他在安土城中貯藏著大量的判金,就是用生野銀山採掘的金鑄造的。

要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權,改組與強化封建秩序,有必要解決十四世紀以來復雜的土地關系問題。信長為了推進統一戰爭,在土地改革問題上也採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首先是沒收反抗他的寺社與戰國大名的廣大領地,如比睿山的延歷寺,和泉(現大阪府內)的稹尾寺以及越前的朝倉氏,近江的淺井氏、六角氏、甲斐的武田氏、伊勢的神戶氏、長野氏、北田氏等等的領地均被沒收。其次是從1568到1582年間,先後在近江、伊勢、山城(現京都府內)、大和(現奈良縣內)、和泉、越前、播磨(現兵庫縣)、丹波(現京都府內)、丹後(現京都府內)、信濃等過進行了「檢地」即土地清丈調查,全部登記了東大寺、興福寺、法隆寺、多武峰氏等大寺社以及其他庄園領主、封建土豪的土地,初步整頓了多元的土地領有關系,登記土地的計算單位也由過去用貫數表示的年貢量改為用石數表示的收獲量。檢地以後,由信長頒給領主以朱印狀,承認其領有權,在原則上否定了庄園領主的土地所有權。信長把他所征服的地區留一小部分作為直轄領地,其餘大部分作為領地分給自己的家臣與降伏的原來領主。領有一郡一國領地的高級家臣又把其所領的一部分賜給其所轄的下級家臣,領有領地的家臣在其領地內實行一元化的統治,但要按領地數量的多寡負擔軍役,這就建立了一種新的以信長為頂點的統一的封建領地制度。

織田信長從中央集權與統一戰爭的財政、經濟、軍事需要出發,也很懂得利用商業、取得商人支持的必要。因此,他從進入京都掌握中央政權以後,就同豪商建立了比較密切的關系,推行了一些發展工商業的政策。信長一進入京都,界市豪商之一葯材兼武器商人今井宗久就送給他名貴的茶具,並在使界市屈服於信長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信長也不僅熱情地接待今井宗久的來訪,而且還任命今井為界市五庄的代官,授與其向通過五庄的咸魚類徵收關稅權,以後又讓其參與生野銀山的經營活動。在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方面,他廢除了阻礙商品流通的各國關卡,普遍修建道路,架設橋梁,規定主要交通干線的寬度為三間二尺(每間六日尺合1.818米),道路兩側要栽植松樹和柳樹。更為廣大商人所歡迎的是信長允許自由營業的樂市樂座政策,取消封建行會「座」的特權。他指定歧阜附近的迦納與安土城下町等城市為樂市,不承認特權的座,一切商人可以自由貿易,免除市民的苛捐雜稅徭役。信長為安土城下町制定的十三條規定,成了日本近世初期城下町條例的規范。

織田的上述政策與措施,對於他的統一戰爭的勝利與中央政權的鞏固,無疑地起了很大的積極促進作用。但是由於他進行統一戰爭和建立中央專制政權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封建統治危機,重建封建秩序,以維持和鞏固整個封建主階級的統治,因此他所採取的政策都是封建主義性質的。例如:他在檢地以後,決定年貢額按收獲量的三分之一徵收,加強了對農民的剝削。他廢除了各領國內的關卡,卻讓京都皇室領地內的率分關仍然保留。樂市樂座政策也不是到處實行,在一些地方取消座的特權,而在另一些地方又讓座繼續存在,甚至新建了一些擁有特權的座。特別是他在鎮壓一向宗門徒起義的過程中,實行濫殺政策,僅長島與越前兩地被殺者就達五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農民,充分暴露了他作為封建主階級的代表對待農民的殘暴態度。織田信長盡管具有這些局限性,但他仍不失為一個傑出歷史人物,對日本社會歷史的進一步發展是有較大的貢獻的。

閱讀全文

與信長創造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興安盟養老保險享受標准 瀏覽:118
離退休金調整 瀏覽:947
4層不吉利怎麼又是長壽層呢 瀏覽:371
企業社保退休最新規定2015年 瀏覽:563
重陽節為老人送健康 瀏覽:330
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 瀏覽:401
兒童去學體檢查什麼 瀏覽:610
長壽化工醫院招聘 瀏覽:921
17年養老金吉林 瀏覽:299
面對代溝如何與老人交流作文 瀏覽:709
老年大學講課圖片 瀏覽:55
老年大學走出去 瀏覽:482
老年人擦臉用什麼好 瀏覽:721
少兒體檢大概多久 瀏覽: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檔 瀏覽: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麼認證 瀏覽:271
養生是怎麼養出來的 瀏覽:527
汕頭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586
為什麼要稱贊父母 瀏覽:620
香港領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