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誰的年齡最大,最大為多少中國人呢最大的歲數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在江西的「將軍縣」——興國的大街小巷裡,有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老人每天准時擺攤設點,融入到熙熙攘攘的買賣聲中,他就是103歲高齡的呂正規。重陽節的一大早,呂正規老人依舊在他的崗位上。
年齡最大的納稅人
呂正規出生於1901年正月初一,12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做生意,打肩擔
、販東西、擺攤子、拉板車、跑郵線,什麼都干。年少時的生意大些,自70歲後,他就在自己的屋前擺個小攤,賣的東西也不多,僅有些酒餅和一些蠟燭、香等。
呂正規做生意不在乎賺錢,只是用來充實生活。有時偶爾收到一兩張假鈔,他也不生氣,心裡依然豁達。每天的營業額多少老人並不在乎,有時一天僅收5元錢。稅務等管理部門考慮到老人做的生意不大,加上年齡又大,決定給他免稅,但老人執意不肯,至今仍是一個及時、足額的納稅人。
愛好品茶讀報
呂正規老人自小就有喝茶的習慣,除茶之外,其餘如白開水、礦泉水、飲料等一概不喝。每天一爬起來,第一要務就是燒水沏茶,要剛燒沸的開水,決不用暖瓶里的。沏好後慢慢品上半小時,才開始吃早飯。老人喝的茶不淡不濃,茶葉也不拘好壞,只要新鮮即可。子女逢年過節或老人生日,都會買上龍井之類好一些的茶葉送來。老人泡茶用的都是河水,而不用井水,子女每天都到瀲江河裡挑水。
老人偏愛吃甜食,如餅干、粽子等,吃包子時都是吃的糖包。年輕的時候老人飯量特別大,曾經一頓吃下48根油條,被左鄰右舍取了一個外號「駱駝」。
老人還特別關心國家大事,每天必看《參考消息》,每晚必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看完則泡上半小時的腳,大半桶水,溫度在60攝氏度左右。
土郎中從未上過醫院
呂正規老人還被大家譽為「土郎中」。他一輩子沒有上過醫院,如今身體硬朗,步履穩當,103歲老人看上去像七八十歲,這說起來有點讓人難以置信。老人偶爾有個風寒感冒,就自己開副中葯叫老伴或子女到葯店裡去買。
老人還懂醫看病,家中的子女受點傷或是感冒,也都是老人自開葯方,自配中葯。
參考資料:中國福利網
㈡ 長壽古鎮有哪些好吃好耍的地方喲
長壽古鎮是剛建好的人造古鎮,最好耍的就是長壽湖了 最好吃的就是長壽湖魚
㈢ 湖南最著名的長壽村在哪裡
湖南寧鄉東鶩山長壽村,這里是湖南最著名的長壽地,在一個人口僅僅1000多人的村莊里,生活著4位百歲以上老人,30多個90歲以上的老人,200多個80歲以上老人,遠遠超過世界公認的每10萬人有7名百歲老人的世界長壽之鄉的評定標准,素有湖南的「中國巴馬村」之美譽。山麓下有湖南唯一的中國綠色名鎮灰湯鎮,數十公里無任何工業污染。老人們長壽的原因和這里的水好分不開,這里的東鶩山泉水源源自花崗岩的裂縫水,水質清澈透明,甘洌爽口,常年水溫為18攝氏度,含有氡、鈣等18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偏硅酸的含量極高,達到醫用礦泉水標准,PH值在 7.2—7.8之間,呈弱鹼性。
㈣ 《新聞聯播》的特點與功能分析
特點:中央的發言機構,歌頌為主,較為古板 。功能: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和諧社會。
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晚間新聞節目,節目由郭志堅、康輝、海霞、李梓萌、歐陽夏丹、剛強、潘濤、寶曉峰、嚴於信、鄭麗擔任主播。
節目以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農業、交通等方面新聞為主。
節目於1978年1月1日起每日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2003年5月1日,因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試播,該節目每日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並機直播。
2019年8月1日,因CCTV-7由「軍事·農業頻道」更名為「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該節目每日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和國防軍事頻道並機直播。同時各省級衛視頻道和部分地方台進行轉播,每期為30分鍾(有時可能會延長)。
1958年9月2日19:00,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與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
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
1976年7月1日,根據全國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向全國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台傳送信號,該節目成為《新聞聯播》的雛形。
㈤ 《新聞聯播》結束後要放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畫面,這是為什麼
《新聞聯播》應該是央視甚至中國電視史上截至目前最為長壽的節目,沒有之一。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40多年來每天播出半小時,一天也沒有間斷過。由於現在這檔節目形式已是直播,因此在編排上也會有意安排節目結束前變得輕松一些,兩位主持人整理一下手頭的稿子,低頭說兩句話,只不過這些話不會外放,不會被觀眾聽到,這種形式也使得觀眾親近感多了一些。
㈥ 能活到100歲的人都有什麼特點
一份「江蘇省百歲老人調查報告」出爐,報告對江蘇2153位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生活方式進行了探究。
來看看,是什麼讓他們活過百歲!
1、多吃魚豆類
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壽星們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蔥姜蒜和蘿卜,喝薑茶、含薑片、用姜水洗腳還是長壽之鄉如皋的一條養生經驗。
姜水泡腳有保健、輔助治療一些疾病的功效,比如風寒感冒、頭痛咳嗽的患者可以將雙腳浸於熱姜水中。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點鹽、醋,並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生薑還具有解毒殺菌、散寒的作用,用姜水洗腳溫補效果會更好,但是血壓較高、心血管病患者嘗試之前最好咨詢中醫師。
8、勤動腿,每天多走路
著名文藝理論家、作家,百歲徐中玉老先生大方介紹自己的長壽秘方:「我的秘訣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個多鍾頭,從家到長風公園,不停地走。」
走路有什麼稀奇呢?「貴在堅持而已。我相信鍛煉是不會吝嗇報酬的。散步健身,工作健腦。Keep walking(堅持走路),Keep working(保持工作狀態)③!」
來源:鳳凰網資訊
㈦ 研究發現:能活到100歲的人,都有這幾個特點
一份「江蘇省百歲老人調查報告」出爐,報告對江蘇2153位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生活方式進行了探究。來看看,是什麼讓他們活過百歲! 1、多吃魚豆類 調查報告顯示,壽星們每天吃兩三種蔬菜的百歲老人佔85%,90%以上經常吃豆製品,吃江海河三鮮的也不在少數。魚類等水產品可促進心血管的健康。而豆製品對預防老年骨質疏鬆、延緩皮膚衰老、調節神經、易疲倦都有一定作用,但經常吃不代表大量吃,均衡就好。 2、不吃隔夜菜調查報告顯示,壽星們都喜歡吃自家地里種的菜,肉要當天宰的,菜要當天採的,魚要現場剖的,瓜果要當天摘的。吃新鮮食材,不吃隔夜菜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蔬菜過夜營養價值就下降,而且容易導致亞硝酸鹽增加,不利健康。 3、常喝白開水 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多的百歲老人喜歡喝水,他們大多有早晨起來喝水的習慣,而且近九成老人常喝的是白開水。純凈的白開水最容易解渴,煮沸後自然冷卻的涼開水最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4、大多愛喝粥調查表明,江蘇百歲老人對喝粥很偏愛,除了愛喝粥,還對熬到一定工夫的粥油感興趣。粥一直都是養生聖品。粥熬好後,上面浮著的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其實是米湯的精華!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甚至說「米油可代參湯」①。 5、天天像過年百歲老人大多心情平和,笑容常掛臉上。上海浦東金橋的古鎮上的百歲夫妻,老鄰居說他倆「性格開朗,為人和善,樂於助人」,和鄰里間的關系也非常融洽。老先生小時候讀私塾,對孔夫子「和為貴」印象深刻,一生都在踐行。「兒女出息了,連家門口的世博會我們都去看過了,真沒什麼遺憾了。」老先生臉上常掛著滿足的笑容。老太太說:「天天像過新年。」 「一個人如果能夠淡泊名利,活得就輕鬆了。」心境平靜了,心理平和了,人也就活得輕鬆了,這些都會有益於長壽。 6、6點半准時起床著名的百歲作家馬識途生於1915年,他的高壽,離不開他的非常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尤其是離休後的這幾十年,他養成了有計劃作息的好習慣: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准時收聽《新聞聯播》;早飯後就讀書看報,上午11點休息一會兒;午飯後,先寫寫字,再看看書報,差不多下午2點左右午休,4點起來看書、寫字或接待來訪的朋友;晚飯後,雷打不動地收看《新聞聯播》,晚上10點之前便上床睡覺。這些年下來,他幾乎不用鍾表了,生物鍾會准確地告訴他作息時間②。 7、用姜水洗腳 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壽星們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蔥姜蒜和蘿卜,喝薑茶、含薑片、用姜水洗腳還是長壽之鄉如皋的一條養生經驗。姜水泡腳有保健、輔助治療一些疾病的功效,比如風寒感冒、頭痛咳嗽的患者可以將雙腳浸於熱姜水中。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點鹽、醋,並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生薑還具有解毒殺菌、散寒的作用,用姜水洗腳溫補效果會更好,但是血壓較高、心血管病患者嘗試之前最好咨詢中醫師。 8、勤動腿,每天多走路著名文藝理論家、作家,百歲徐中玉老先生大方介紹自己的長壽秘方:「我的秘訣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個多鍾頭,從家到長風公園,不停地走。」 走路有什麼稀奇呢?「貴在堅持而已。我相信鍛煉是不會吝嗇報酬的。散步健身,工作健腦。Keep walking(堅持走路),Keep working(保持工作狀態)③!」 來源:鳳凰網資訊
㈧ 巴金為什麼活了101歲
因為巴金愛靜不喜動。患病前的幾年裡,巴金基本上能自理起居。早晨一般6點前醒來,自己打開收音機,聽新聞廣播約一個半小時。早餐是他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飯,再加一兩個小點心,佐以豆腐乳、牛肉鬆或醬瓜。
午飯吃得少,一碗米飯或面條,菜不能辣,亦不能太清淡,否則沒胃口。飯後午休至3點左右,下午血壓低一些,精神也相對差些,但巴金仍堅持口授復信、校改作品等。
總之要做點工作,不然就難受。晚飯後看《新聞聯播》,看完電視又吃葯,9點左右上床。巴金嗜茶,常喝雲南下關沱茶,偶爾換換口味,復又回頭喝沱茶。
巴金的習慣
從晚年開始,巴金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生活習慣上都有一些改變,戒了煙酒,開始喝茶。人到老年才是一種真正的開始,需要重新布置自己的生活。忠厚治家心地寬,尊老愛幼樂趣多。巴金晚年除了身體行動不便,在精神上頤養天年,家庭生活和睦幸福。
人不在乎年齡,要在精神上有信仰,經常感覺到自己還很年輕。孔子說: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巴金的人生是對養生哲學的最好補充:八十而頭腦清醒,九十而著書立說,一百或一百歲後回歸自然。
巴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到了長壽所需要的一種回歸的心態和精神。既然活著,就要活好,認真做事,嚴肅做人。巴金雖然年齡很大,但是心態還是很好的,很樂觀,打破了年齡對他的局限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