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壽面怎麼做急急!~~
原料:高筋粉,清水,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香菇,榨菜丁,骨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湯皇各少許。
製法:1、將精粉倒入盆內加鹽攪拌均勻,加入水調和成面團,和硬扎軟餳30分鍾。
2、將餳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細均勻長條(稍細),然後盤入油盤內,直至將和好的面盤完。
3、將盤好的面直接甩拉進開水鍋內,煮熟撈入碗中。
4、把滾燙的骨湯加入鹽、雞精、胡椒粉、湯皇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熟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煨好的香菇呈一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即可。
特點:麵筋利口,營養豐富,是老人過壽的最佳食品之一
㈡ 九九長壽這是成語嗎
九九長壽不是成語
九九歸一 繞了不少圈子,最後又還了原。
九九歸原 猶言歸根到底。歸結到根本上。
㈢ 帶有「九九」的祝福成語有哪些
摘要 1、九九同心 :
㈣ 99重陽節有什麼來歷嗎/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版星活動。《呂氏春秋權·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㈤ 金剛長壽功的功法介紹
金剛長壽功是中國道教氣體養身法,久練健身強體而長壽。
《金剛功》是外八部,外八部金剛,可以祛病、健身。處處都要用力。
一:起勢,雙手插頂利三焦。三焦分別是人體以胸、肚臍為分界點分上中下三段。從外用直立、用剛立,八個大動脈(陰蹺脈、陽蹺脈、沖脈、帶脈、任脈、督脈、陽維脈、陰維脈)總結起來,把氣提起來,歸攏到中焦直行為脈,橫行為絡,內通五臟,往外365骨節,84000毫毛。陰陽氣一沖一合,往上舉到勁慢慢地走,往上沖要用力,往下合要壓。
二:手足前後固腎腰。每個動作要用力,慢慢走。
三:調理脾膚需單舉。調理脾臟有兩個大絡在兩肋,脾就是脾里膚外,葯物治療不到,。向上猛舉,向下猛按,用力—翻掌—攥拳—合攏,用力往上舉,像舉千斤重,用力往下按,就像按只猛獸。翻掌要猛,攥拳合攏也要用力。一舉一動都要用力。
四:左肝右肺如射鵰。用力轉2圈,提上來,攥拳。左:左腿弓右腿蹬;右:右腿弓左腿蹬,用力拉線用勁。
五:回頭望足去心疾。左:左手往下往後扠(右腳),左腳弓,右手往前推,右腳蹬,身形一致,兩手一致,就像一條直線。心思要穩定,
六:五勞七傷向後瞧。慢慢轉身,兩手交叉往下按攏。慢慢向後轉看到腳跟,再慢慢轉到正面稍停,然後再轉。腳要把穩不要動,調整帶脈,帶在胸下、臍上,聯系七個大脈絡,隨自己幾遍,最少5遍,運功每個動作要慢。五勞七傷:五勞(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睡傷脈、久思傷神),七情之傷(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風寒暑濕燥火外感)。
七:鳳凰展翅周身力。轉三圈,手轉圈,眼隨手,點頭,鳳凰三點頭,不要急,點到腳背,兩手是個直線。轉動的時候要用力,也要快。全身上的筋骨氣血都會轉動,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大腸、小腸、膀胱、膽、三焦、命門)。上陽之光練習最好
八:兩足頓頓飲嗜消。兩臂靠緊,牙叩住,腳尖持地,腳跟往上提。往上一提,沖脈往上,督脈往上提,任脈往下降。2大3小。腳心是湧泉穴,腎臟的海底。收功:從下往上到口鼻分開,慢慢慢慢往下降。
《長壽功》是內八部。處處逍遙自然,隨其自然,心要放寬,心裡要達到和平,不要用心,不要用意。
一:竊吃昆侖長生酒。昆侖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萬年,有人竊吃泉中水,活個長生不老仙;龍吸九江水,虎登萬重山,陰陽交換處,火內開白蓮。口吞日月,水至氣海穴。
二:升降日月任督走。陰陽兩氣,行走任脈和督脈。上行向外轉,下降向內轉。
三:內轉太極行八卦。太極分兩儀,兩乳房為兩個太極眼。八卦:推是一卦,上來是二卦,下去是第三,往後是第四,再推動是第五,上來第六,下來第七,轉後第八。八卦分八方。人身分八方(頭、身、前、後、手腳各2斜方)。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就是分內五臟,金木水火土。
四:大轉逍遙樂無憂。太陽升降的擺落。慢一陣快一陣,慢到快,快的時候猛轉,轉一大周。慢心裡要放。快慢都要求自然,慢慢的轉動。
五:大雁騰空降吉祥。要瀟灑要自然,體內氣血很平衡很自然。頭為天身為地,體內的氣也要看,去感覺。
六:浪里行舟漂海洋。小船在水面飄盪,人在船上心在太空,人逍遙自然。
七:白鶴踏波定神思。緩和,穩當,穩定神思。
八:魚沉海底壽命長。上下幾遍不計數,隨心
㈥ 怎麼做長壽面以及一些簡單的菜餚
久久長壽面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久久長壽面的製作材料:主料:高筋面,鹽。
久久長壽面的特色:面條筋斗,彈性高。
教您久久長壽面怎麼做,如何做久久長壽面才好吃1、取9兩9的麵粉,放入盆中,加入兩錢鹽,用水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餳10-15分鍾備用;
2、將餳好的面團製成拉麵即可。 生日蛋糕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甜品/點心
口味:甜味 工藝:烤生日蛋糕的製作材料:
主料:雞蛋1500克,牛奶300克,煉乳(甜,罐頭)300克,小麥麵粉500克,澱粉(豌豆)100克
輔料:香薷20克
調料:白砂糖600克教您生日蛋糕怎麼做,如何做生日蛋糕才好吃
1.將白脫淡煉乳加熱至溶化備用。
2.蛋和白糖一起攪打至發泡。
3.溶化過的白脫淡煉乳和奶水倒入混合。
4.麵粉和香草粉篩入原料內,攪拌均勻。
5.調理好的生料倒入模型內,模內墊紙,放進微波爐烤箱以中紙火烤約25分鍾。
6.將蛋糕取出模型,切塊並排於盤內即可。
小帖士-食物相剋: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香薷:本品與山白桃相剋。
㈦ 九九重陽的風俗與習俗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自古就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賞菊、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㈧ 久久養生,一張圖含兩句長壽秘決:吃好玩好青春不老,常說常笑()()不要
閻王不要
㈨ 九九長壽是祝福語嗎
算是,是一個諧音九九表示的是久久。
久久重陽,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九九」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相關詞語
百齡眉壽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
長命富貴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長生久視久視: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長壽。
龜鶴遐壽遐:長久。祝人長壽的頌辭。
黃發兒齒比喻人長壽。
㈩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竹外------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