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的正常值是多少,高或低有什...
這就是動脈硬化的原因
動脈硬化指數的正常數值為<4,如果一個人的動脈硬化指數<4,反映出動脈硬化的程度不嚴重或在減輕,數值越小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輕,引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低;如果動脈硬化指數≥4就說明已經發生了動脈硬化,數值越大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重,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高。
② 50歲動脈硬化血管硬度2200表明什麼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存在血管動脈硬化的情況,應該是可以選擇改善腦供血,營養腦神經細胞的葯物治療即可,平時需要注意清淡飲食,休息好等。
指導意見:
存在您的這種情況,是可以服用改善腦血管的葯物西比靈,尼莫地平,鎮腦寧膠囊配合營養腦神經細胞的葯物腦復康,腦蛋白水解物等來改善即可。
③ 60歲老人正常血壓是多少
正常血壓低壓為60-90,高壓90-140,降血壓葯不一定都有將脂的作用,例如西葯的降壓葯大部分都沒有降脂的作用,而中葯山楂,決明子,夏枯草等降血壓葯本身就有降脂的作用,應為這些葯就是靠降低血內的脂質而減小對血管的壓力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對於老人本來就瘦有高血壓就要從飲食上控制,低鹽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如果血壓還是很高就要上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壓葯,不過我認為對於老人如果血壓不是非常高的話最好吃中葯,雖然起效慢但毒副作用小,而西葯對肝腎損害都很大。
④ 怎麼算血管年齡
血管的年齡是怎麼計算的?
關於血管的年齡,醫學界有個衡量的指標叫「動脈粥樣硬化指數」。
動脈粥樣硬化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由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等原因誘發,是動脈血管壁上沉積了一層黃色粥狀脂類,導致動脈彈性降低的病變。
它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些年由於我國生活習慣和飲食的改變,死亡率也在逐漸升高。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就是測量動脈硬化程度的一個數據,正常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指數都是小於4的,數值越小動脈硬化程度越低。
如果動脈硬化程度大於4,證明血管已經發生了動脈硬化,數值越大,病情越嚴重,越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怎麼測量血管的年齡?
想要測血管的年齡,其實也就是測血管的彈性是否良好,根據彈性的不同評判血管的衰老程度。
目前通過超聲波測量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功能(FMD)是醫學界普遍測量血管內皮功能的通用指標,超聲波作為一種無害無創的檢測方法,已經廣泛的運用在臨床醫學檢測上。
人的血管是連通全身的,所以在檢測血管內皮功能時,只需檢測外周血管內皮功能即可觀測到冠狀動脈內皮功能。
檢測血管內皮功能主要是將前臂的血管壓癟,使之短暫性失血後充血,觀察肱動脈為了補償前臂血液的需求,血流量增大的程度和腫脹現象,這就是檢測血管的擴張功能(FMD)。
除了檢測FMD,還有一項重要的動脈硬化指標就是脈波傳播速度(PMV)。脈搏波形是指血液流經動脈時動脈壓力的波動情況,這種波動可以通過脈搏計描繪出的曲線來觀測,是檢測動脈硬化程度的一種重要手段。
血管衰老和動脈硬化都不是突發類疾病,是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各種疾病積累而成,因此治療起來也具有一定難度。
保持血管的年輕和活力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要,檢測血管年齡就成了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⑤ 60歲血壓 70/100是否偏低走路飄飄然。人較胖
高等醫葯院校教材《診斷學》關於血壓值的論述是這樣的:正常人血壓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正常成人收縮壓為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60~90毫米汞柱,脈壓差為30~40毫米汞柱,健康人兩上肢的血壓可不相等,左右兩側之差可達10~20毫米汞柱,下肢血壓較上肢可高約20~40毫米汞柱。60歲血壓100/70毫米汞柱是正常的,不是歲數大了血壓就一定要高,至於走路飄飄然,如果人較胖,應該考慮會是腦血管動脈硬化,腦血供應不足引起的。
⑥ 我想問一下動脈硬化正常值是什麼
建議:病情分析:你好,動脈硬化通常情況下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基礎疾病因素有關的,動脈硬化會導致血管狹窄,從而引起供血不足。動脈硬化是一種病理現象,不是檢查的指標,所以不存在正常值的這說法的。 指導意見:對於動脈硬化的治療首先得控制好原發症,根據管管狹窄的程度採取葯物治療或是作支架手術等方式來控制。
⑦ 如何通過血壓問題看出血管是否有動脈硬化醫生提示要注意這個值
高血壓於我們一點也不陌生,很多人對高血壓不以為然,主要原因在於它的病程「慢」!
但正因為高血壓是慢性病,才不知不覺的「侵蝕」我們的血管,最後導致動脈硬化,引發多種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等。
據醫學數據統計,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究其原因就是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出現一些列心腦血管疾病。
血管堵塞,通常發生在三個部位:
腦部、心臟、四肢
1腦部
血壓過高時,容易引起動脈血管內膜的損傷。而當血小板在修復受損的內膜時,會留下凹凸不平的瘢痕,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令人頭痛的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血管一旦硬化,不僅失去了彈性,還會形成血栓,使部分腦細胞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引發腦中風;
2心臟
如果心血管堵塞,就會發生心肌梗塞,冠心病等;
3四肢
如果四肢血管堵塞了,會出現腿、手臂水腫、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的一種表現,主要是因為下肢靜脈堵塞後,導致血液迴流不暢,發生腫脹、疼痛情況)。
如何辨別自己是否出現了動脈硬化?
心腦血管醫生交給大家一個直觀簡便的方法:計算脈壓差!
人體血壓的形成與血管松緊和心臟泵速有關系。
因素一、血管松緊
人的血管好比軟的水管,充滿彈性,管徑和水壓成正比。澆花的人都有一個常識,水管流水時,如果把管口捏緊,水管的壓力就會變大,水流就會呲的遠。
所以人體的血管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變細變硬,變得就像鋼管似的,沒有緩沖力,血壓就高了。
那麼生活中我們怎麼知道高血壓和血管硬化有關系呢?
臨床有一個很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測量血壓,計算脈壓差。
如果高壓-低壓得到的脈壓差在40-60mmHg,則屬於正常;
如果脈壓差超過60mmHg,說明動脈硬化已經開始了。臨床中常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血壓情況,高壓160、170mmHg,低壓70mmHg,這就說明患者既是高血壓又是動脈硬化。
因素二、心臟泵速
心臟泵速就是我們說的心率,即每分鍾心跳次數。正常范圍在60-80次/分。心臟一分鍾泵血的次數不同,泵出的血量就不一樣,血管承受的壓力也就不一樣。心臟跳動快了,打的血的次數多了,血壓就會升高。
我們可以簡單通過測量脈搏的次數來判斷心率。
注意測量脈搏需要在安靜的情況下進行。
對於高血壓患者,脈搏在60-80次/分是正常的。如果超過這個數值,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所以,防治動脈硬化、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首先要防治高血壓。希望大家多關注自己的血壓 健康 ,合理膳食和運動,控制體重,這樣才會避免多種慢性病的發生。
⑧ 頸動脈硬化多少是嚴重
頸動脈硬化即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目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硬化早期首先表現為內膜-中膜增厚,然後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在此基礎上出現斑塊內出血、斑塊破裂脫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繼發血管狹窄等,引起相應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缺血性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別稱
頸動脈粥樣硬化
就診科室
血管外科
常見發病部位
頸動脈
常見症狀
頭暈,頭痛,暈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血性腦卒中
傳染性
無
快速
導航
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防
病因
同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硬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年齡>60歲、男性、長期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
臨床表現
頸動脈硬化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管腔狹窄程度及斑塊的性質。根據是否產生相關的腦缺血症狀,分為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兩大類:
1.症狀性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可表現為一過性單側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鍾,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發作過後查體無明確陽性體征,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