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天性心臟病申請救助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去你們那裡的民政局問下,我們廣東省惠來縣這兩年都有搞這樣的救助,只有是先天性心臟疾病,就到地方民政局報名,湊到10名後就統一到廣州那邊的醫院做手術,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
2. 國家民政局對先心病有怎樣的補助
部分省市政策不同,以江西省為例:執行了6個大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白內障、唇齶裂、尿毒症、重型精神病)的全免費治療,另外15個病種全面推開,在二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報銷比例為75%,在三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報銷比例為70%,剩餘部分由民政救助。
而在山東,2013年將籌資人均15元的大病保險資金,全省籌資9.78億元,用於購買大病保險,保險公司通過招標確定。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占各種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發育時期由於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不容小視,占出生活嬰的0.4%~1%,這意味著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輕微、對循環功能無明顯影響,而無需任何治療,但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
(2)安徽省心臟救助50歲還可以嗎擴展閱讀:
患病兒童家庭申請救助,需提供以下材料:
1、抱病童子監護人簽名後的「神華愛心行動」名目申訴應知。
2、按央求填寫並按央求舉行查看的「神華愛心行動」名目申訴及審批表。
3、抱病童子家庭戶口簿復印件、監護人和抱病童子身份證復印件、通聯辦法。
4、城鎮住戶調理保障或者新式鄉村協作調理復印件。
5、低保證明復印件。鄉村籍非低保戶供給本地鄉村村委會出具的矮收入證明並蓋印。城鎮籍非低保戶有處事供給地方單元出具收入證明並蓋印,無處事單元供給都會居委會出具低收入證明並蓋印。
6、白血病需供給三級甲等病院出具的診療證明,先心病需供給縣級以上病院出具的診療證明。
以上材料沒有能供給的,應供給相干書籍面證明材料,由「神華愛心行動」名目辦公室考查。
3. 對先天性心臟病補助政策
您好:我們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救助基金,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援助,並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yodak
4. 我媽今年50周歲她是風濕性心臟病須要二間瓣更換、三間瓣修復,我們上的是農村合作醫療,可以給報多少我...
你好,50周歲,風濕性心臟病需要二尖瓣更換、三尖瓣修復,總費用5萬左右,一般農村合作醫療可以報銷50%左右。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媽媽早日康復。
5. 急;本人父親今年50歲,突發疾病,這樣情況低保能在醫院得到救助嗎
具體還是找當地民政部門了解下吧,或者先找村鎮幹部開個證明再去找更好些。
6. 在醫學上身體具備什麼條件可以做捐心手術
,在中國活人捐獻心臟在人道主義上是不允許的,但這更象是大眾觀點.
①政策上,在中國活人捐獻心臟在人道主義上是不允許的,但這更象是大眾觀點.而其實就算政策允許您至少要經過您家庭里有權威的家屬或您的監護人同意.
②血型因素上:雖然現在醫學先進加上不乏多數的奇跡但為了安全保證,血型須相同,包括主要的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甚至更多方面的血型都須相同.
③法律上規定進行心臟移植的患者必須具備:1,終末期心力衰竭或短期內多次心力衰竭,採取完善的內科保守治療或者常規外科手術均無法使其治癒,病情有好轉,但是預期壽命小於12個月. 2,頑固性,難治性心律紊亂,內外科治療無效者. 3,其他臟器(如肺,肝及腎,腦等)無不可逆損傷. 4,已經安裝機械循環輔助裝置,心功能仍不能恢復者.
④必須具備捐獻心臟的身體條件:如脈動力要求等等,更多您可自行調查相關資料
7. 心臟病可以申請大病救助嗎
可以,心臟病嚴重的話也可以造成人死亡,千萬不要大意了,如果你心臟病嚴重,就可以申請大病救助
8. 2021年先天性心臟病國家政策
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脫貧人口醫療救助不區分病種、不設起付線。近日,市醫療保障局下發《阜陽市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實施方案之城鄉醫療救助實施方案》和《2021年醫療救助標准》,對此予以明確。
方案明確,救助對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脫貧人口(不含穩定脫貧人口);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因病致困家庭重病患者(指因醫療費用支出超過家庭負擔能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標准明確,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脫貧人口不區分病種、不設起付線。特困供養對象按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住院(含慢特病門診)剩餘合規費用的100%給予救助,封頂線15000元;低保對象按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住院(含慢特病門診)剩餘合規費用的70%給予救助,封頂線10000元;對於脫貧人口按住院合規醫療總費用(含慢特病門診)的10%給予救助,救助金額不超過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的合規費用,不設封頂線。脫貧人口的醫療救助等托底保障政策繼續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待國家及省新的政策出台後,平穩過渡到按新的政策體系進行保障。對於雙重救助對象身份的人員,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一種救助政策標准。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脫貧人口的救助比例高於低收入救助對象,低收入救助對象高於其他救助對象。
此外,對符合救助條件的0—14周歲(含14周歲)兒童急性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患兒的醫療救助,按照《安徽省醫保局關於印發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分組付費病種及醫保支付標准(第一批)的通知》確定的醫療救助標准執行。
對經上述各種保險報銷(含保底報銷)或醫療救助後,剩餘個人自負醫療費用仍然較高的救助對象,由各縣市區根據救助對象需求、醫療救助基金等情況酌情予以再次救助。
醫療救助怎麼申辦?方案明確,因病致困家庭重病患者以及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困難人員申請醫療救助,須持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到戶籍所在地鄉鎮(街道)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本年度的診斷病歷等必要的證明材料。鄉鎮(街道)在接到申請後的5個工作日內,派人入戶調查、審核;縣級醫保部門接到申報材料後,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縣級財政部門接到同級醫保部門的審批表後,在30個工作日內將救助資金打入其指定的金融機構賬戶,實行社會化發放。對突發性重特大疾病患者,堅持特事特辦,及時審核、審批。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要向申請人說明理由、書面告知。
【來源:潁州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