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家庭平均存款

50歲家庭平均存款

發布時間:2022-08-23 22:28:27

50歲已經退休且孩子已經成家,有多少存款可以無憂的度過晚年

1、畢竟子女學習、就業、買房、成家,作為普通人很多時候都是要考慮的,所以,大多數人辛勞一生也未必能有多少積蓄,大家一代一代,都是這么過來的。雖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但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希望子女生活能過好一些不是,都是盡力而為的。

2、所以,很多人退休的時候,只能是小有積蓄,然後還是要靠退休金來生活。現在 社會 壓力這么大,50歲的人,如果身體沒什麼毛病,其實還是很年輕的,現在平均壽命80歲,估計未來可能就是90歲,100歲。因此50歲的人最好還是能找點事情做做。

3、既然題主說安度晚年,那麼前提就是經濟上能做到相對寬裕,這樣的話,如果你的存款利息加上退休金夠你日常生活所用,存款本金不減少,我覺得就足夠你無憂無慮了。

4、其實很多老年人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我們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後,就越來越明白,粗茶淡飯,簡單生活其實對身體 健康 是最好的,錢真是不需要很多,維持基本生活就好了。

生活水平是一個相對的比較,要看每個家庭的對生活標准和心理預期,這就像我們出去就餐吃標准一樣,有幾百的有幾千的還有數萬數十萬的,都能吃飽吃好,但為什麼差之千里呢,不就是一個標准和檔次的問題嘛,養老同樣如此,要看你的生活檔次和標准需求而定。

退休,也不能一概而談的,退休還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國企、普通工人等人員的區別,而且這個差別還是相當巨大的,退休的待遇好壞不止和身份有關,還和職級對應呢。而且相對應的,退休待遇越高的,其醫療保險的基數和標准就越高。

如果是一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工作人員,且是雙職工的話,那麼即使沒有存款退休生活也無憂,退休工資完全夠消費,而且醫療保險的范圍和額度也更可觀,除非有重大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是一般工人退休,那麼退休工資要少很多,而且這裡面也參次不齊,有些可能僅僅維持生活,對應的醫療保險也差一些。

在當下,一對老年夫婦,排除兒女養老因素,單純自給自足養老,不追求高檔生活品味的話,我認為起碼要有一個在當地保持中游以上水平的退休工資保障和醫療保險,最好還要有不低於十萬元的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在一線大城市,還要更高一些。

老人,年齡越大,對生活的標准將會越來越低,但對醫療的要求會越高,吃飯穿衣花不了幾個錢,和醫療比起來九牛一毛,所以有多少存款和工資,都不如有一個好的身體。

我談談我的看法吧:

50歲退休,孩子也成了家,看來題主一切順利,沒有了負擔。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題主說有多少存款可以安心度過晚年呢?這得看具體情況了,工資按每月3000 4000來說吧,一般退休工資也就這么多吧。
50歲到60歲這段時間腿腳還硬朗,可以拿著退休工資出去旅 旅遊 ,逛逛祖國的大好河山,估計會花不少錢,一般來說工資應該可以夠用。

60歲到70歲,腿腳基本不利索了,尤其是65歲以後,身體每況愈下,出門就不方便了,最好是在家附近跳跳廣場舞,或是去老年活動中心學點琴棋書畫什麼的,讓生活充滿樂趣些。這應該花不了多少錢,除過生活費,每月得存一點防生病住院。

70歲以後,基本進入老年狀態,估計廣場舞也跳不動了,簡單地活動活動胳膊腿就行,因為萬一活動幅度太大傷筋動骨也劃不來。這時候要重在 養生 ,能自理的時候就自己做飯吃,75歲以後估計飯也不想做了,恐怕要麻煩兒女了。這會的工資能省下不少,如果沒有病痛什麼的,錢都給孩子留著吧。

晚年如果不去 旅遊 不去上老年大學什麼的,真的花不了多少錢,因為我婆婆就是一個退休教師,生活特別儉省。她和我公公65歲以後基本都在她的三個兒子家輪流吃住,衣服都是女兒媳婦們給買的,她的退休工資都沒地方花。後來生病住院錢也是兒子們拿的,是比較有福氣的那種老人。

可現在50歲的人就不行了,因為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要省著點花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減輕孩子的負擔。

總之,晚年生活只要身體不出毛病不需要太多錢,退休工資足可以養老安度晚年了。

前天下午,正要脫工作服下班,一位50歲的女人,進門就說醫生幫個忙,看看我老公他今天怎麼啦,全身無力。來到她家裡,見到她老公,這不就是鎮上有名的廚師李師付嗎?只有一年多不曾見面,怎麼成了這樣,面色蒼白,全身浮腫,呼吸困難,最後建議轉上級醫院治療。在等車的這段時間,他老婆說其實在前年,老公在大醫院住院治療檢查過,是腎病。兒子幾年前就結婚了,並且住在外地全款的房子,自己的手中還有幾萬的存款。本來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想不到他還只有50多歲,哎!這那麼得了。

按目前的退休制度,50歲的女同志大部分是退了。至於男同胞,呵,呵呵呵,身體 健康 至少還要工作十年,當然也有提前退的特殊情況。孩子結婚了,要多少存款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呢。肯定是越多越好,這個多不是想多就能多滴!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退休金除了日常開支,一年是存不了多少。想攢點,還可以打工。50歲的農民朋友,他們沒有退休金,這個時候可能忙的汗留夾背,晚年的生活沒時間考慮。

那到底需要多少存款呢?50歲有退休金,身體好一分錢都可以不要。如果差嘛,再多也是枉然,活著有點受罪的感覺,所以人要珍惜身體,珍愛生命。孩子成家了,存款是節省下來滴!存款不論多少,可能就是將來自己的救命錢,得好好地存著和保管。有時並不是兒女不孝,他們正管著自己的兒女,分身乏術。當然有存款,懂事的兒女有困難了,也應該幫幫他們。

50歲退休,身體好,心態好,兒女孝順,沒存款同樣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50歲到了知天命的日子,基本上這時候應該是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什麼樣子了。所以怎麼走下去心裡應該有數了。

這個年紀,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心態。這個年紀一般情況下,工作了二三十年了,積蓄肯定是有一點的。同時也一定有了退休金的。好一點的每個月六七千是有的。這樣的情況,應該算不錯了。畢竟退休了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每個月也沒有什麼大的開銷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跳跳舞,下下棋,到處 旅遊 、逛街什麼的。生活沒有什麼壓力了。

畢竟孩子已經成家了,如果要看晚年過得怎麼樣,就要看老人的心態如何了。同樣一件事,如果老人的心態不同,那結果就是不同的。比如說,就拿孩子買沒買房子這件事來說,如果孩子沒買房子,那負責的老人或許會幫孩子想辦法。但那些不負責的老人或許就不一樣了,他們肯定想自己把孩子養大了,已經成家了,孩子的房子跟自己沒關系了。到時候,有本事了就買大房子,沒本事了就租房子。自己存的錢那是自己養老的,誰也別想動。

這就是心態不一樣產生的結果不同。

如果說真的要問退休人員有多少錢可以安享晚年,那隻要他還有基本的醫療保障,他每個月有退休工資,那基本上來說,不得大病就沒問題。小病小感冒什麼的都不礙事。他都能很好地生活,每個月 旅遊 、買點好衣服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但是,一碰到特別大的病,那就麻煩了,輕的讓一家人都折騰,重的可能會傾家盪產的。所以這也沒定數。

不過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心態吧,大家說呢?

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追求不同,所需存款度也不一樣。

一:相對於大眾老百姓來講,每月有二三千退休金,基本能滿足生活,手中有十萬左右的存款,可以應付突發狀況。前提是自己平時不能四處旅行遊玩,只能呆在自己所在城市。

二:對於喜歡 旅遊 美食 ,愛美的退休老人來說,如果退休工資高,至少有五十萬的存款才能滿足自己四處吃喝玩樂,出門旅行一次,至少要化一二千,做個美容按摩一次至少要一百元一次,這些開銷完全可以用存款的利息來支付一部分,工資貼補上一年也夠了。

三:至於高消費,那上百上千的存款了。

所以,自己生活水平所需求不同,存款多少也不一樣。

就如我自己一樣,如果我手裡沒有幾十萬的存款,光靠三千多元的退休金,根本沒條件去避暑啊,四處 旅遊 ,去品嘗 美食 等。所以,大家趁年輕,努力工作,多賺錢,老了慢慢享受,至於兒女,那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保重好身體,不給他們添麻煩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

50歲,按現在的說法還算不上是老年人。我覺得你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也不能把自己就放任到廣場和超市裡面去。

如果你現在經濟允許,孩子不需要你幫忙,就完全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什麼的。前半輩子,年輕的時候沒有好的物質條件,接著又為了老人孩子拼搏半生。自此以後的日子,或許才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確定好了怎麼過,再說錢的事吧。錢多錢少的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不一而論,有太多的因素影響它。如果,你有穩定的退休金,那就愛幹嘛幹嘛。如果,你想干愛乾的事,又怕錢花多了影響以後的生活,那就從實際出發再考慮考慮,先從小的做起。

不管怎樣吧,基本的大病保險醫療保險都有的話,就是生病住院了也不會在金錢上太拖累兒女。身邊留著幾十萬應急也可以,頂多就和孩子們說,這些錢花光了病治好了是我的福氣,治不好是我的命,我認。

活在當下,三思後行,這些做法都是對的,具體還要從自己實際出發。

祝你一切都好。

50歲退休的,親戚朋友真的很多。我家有個親戚50歲退休的,一雙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在家看了幾年孫子,現在孫子上學了。兒女的家庭條件都很好,也都有穩定的工作,工資收入也很高,生活得很幸福,不用父母操心。而且經常回來看望父母 ,每次回來都給父母一些錢,讓父母趁著腿腳利索,到外面去 旅遊 ,開開心心的過好,退休後的生活,心情好有益 健康 ,並且說父母身體 健康 最重要的。

這一雙兒女真孝敬父母啊!因為兒女經常給父母錢,所以父母的退休金,大多數都存入銀行,花的不多。這樣退休後的晚年生活,我覺得就是無憂的,不用操心,心裡無憂就開心,心情好就 健康 ,晚年生活就幸福!

50歲退休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無憂,過好晚年生活。這真的不好說,如果有一定的存款,就是人們常說的過河錢,每月的利息收入能保證基本生活質量,晚年生活應該就無憂無慮的,開心快樂過好每一天!

五十歲就退休在家,證明題主應該是女的,按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大概是76歲來計算,題主大概有26年的晚年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安享晚年,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第一,孩子已經成家,且不需要我們擔憂的情況下,老人家吃飯已經不需要大魚大肉,也不需要照顧家庭,這種情況下需要的生活支出是非常低的,現在全國的平均退休金大概是2500一個月,而且每年還有百分之五的增幅,26年下來大概需要150萬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夠一個沒什麼需求的老人生活了。

第二,老人身體不好,需要經常跑醫院或者請人照顧生活起居,這些都需要比較大的金錢支出,按照在一個三線城市生活,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的父母需要請人照顧,這樣的老人起碼要有一萬塊左右的退休金才能維持晚年生活了,26年下來就算物價不變的情況下都需要300萬以上的支出,確實是一項不少的支出,好多人打工一輩子也不一定存到這么多錢,這時候就要得靠子女幫襯一下了。

所以說,身體 健康 就是最大的財富,人到老年最怕的就是跑醫院,好多人一身打工的積蓄都是花在最後住院的這段時間里,所以安享晚年不是靠金錢多少來衡量的,而且看我們身體 健康 ,兒孫幸福,子女孝順,一家人開開心心就足夠了。

人的一生,不知為何,煩事太多,所以,人世叫凡塵,五十歲退休,孩子成家,只要無病無痛,不花大錢,有退休工資就可以了,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要安度晚年,幸福過一生,影響因素太多了!第一,就是有存款,普通職工,平時花銷靠工資,積累不多,往多里說,就幾十萬,現在 社會 ,物價上漲,紙幣貶值,投資不敢,存銀行情況不大,所以,放開心情,好好生活,身體好比什麼都好。第二,無憂度晚年,還要有兒女孝順,孫子學習好,雖然說兒女自有兒女福,但老人關心後代成長,是天性使然,兒女家庭和睦,孝敬父母,老人才能無憂無慮生活,五十歲肯定靠子女貼身照看的情況少,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開開心心生活!第三,如果子女不孝,你有點錢,子女始終惦記著,天天給你尋麻煩,那你還安度什麼晚年,天天懊糟,麻煩不斷。所以,考慮不要太多,放開心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旅遊 、打球、跳舞等,也可以,學做一些怡情養性的事,寫書法、繪畫、寫一些文字,練習腦力,防止老年痴呆!世界很美麗,時間有限,好好生活吧!

② 對於現在的農村家庭來說,有多少存款算是正常的

以科學興農故鄉為例,本人的故鄉在河南豫中地區的農村,家鄉農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務農和打工。本人家鄉各家按人口數劃分土地,一人分兩畝,全家共加八畝。村裡的大部分房子也都是10畝左右的樣子。過去,老家主要種植棉花、玉米、小麥、紅薯等農作物,收成還算不錯,但如果僅憑莊稼一年到頭存不了多少錢,大部分村民就會外出打工。我們村附近的縣城種植大蒜,使很多農戶富裕起來,我們村大部分人種植大蒜,在收成好、大蒜行情好的時候,一畝能掙4千韓元左右。一年一家人種植大蒜的收入約2萬3千韓元,當然有時大蒜行情不好。

再看看40多歲的農村家庭。40多歲的農村人通常父母是60多歲的70多歲,孩子是10多歲的20多歲。父母60 ~ 70歲,但幾乎不用管自己能不能照顧自己。孩子10多歲,20多歲,高中生的時候很費錢。孩子不上學就要蓋房子娶媳婦,蓋房子要30萬韓元左右,除了蓋房子的錢,存款要10多萬韓元左右。如果孩子上大學,就要留下錢,以便在孩子所在的城市買房子。存款會比較多。450萬韓元左右。以下是50歲的農村家庭。50歲的農村家庭應該存款最少,可能有負債。因為50多歲的人需要老人照顧,老人身體強壯就好,身體不好就更累了。現在農村的彩禮很高。如果不是富裕家庭,一般孩子結婚後會拉飢荒,老夫婦好幾年都在還飢荒,所以這個年齡最好不要拉飢荒。所以存款為零。

③ 50歲的夫妻,一般都有多少存款,他們都在為養老做准備了嗎

50歲左右的夫妻,到底有多少存款,這個真不能一概而論,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和我的好朋友劉穎聊了這個事兒,結果差異很大,我先介紹一下我和劉穎我們兩個家庭的兩家的資產情況,大家先看看一下面的表格,就會發現我們兩家的人員結構,工資收入大體相同,為什麼資產和存款就有了很大的差別呢,原因有三個:

一、我家老公喜歡投資。大概就在90年代的初期,他就開始玩股票了,而且掙了一筆錢。然後房改開始,可以自由買賣房子了,我們先後買房,賣房,再買房,中間賺了不少差價。另外我們買的房子都選擇的市中心的,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快。二,劉穎兩口子屬於比較踏實過日子的那種人,掙工資剩下的才是攢的。雖然也置下了兩套房子,但是房子都在重污染的礦區不值錢,她家的兩套房子也就市值五十萬的樣子,而我們家的房子在市中心區,雖然平米都不大,但是加在一起價值200多萬了。三、劉穎她們比較保守,從不投資理財,所以這個也多少制約了資產增加的速度。那麼攢不攢養老錢,我們的想法相同,不刻意攢,這個歲數了,先保重自己身體,喜歡啥就買啥,想 旅遊 ,抬腿就走,不再多想。總之,無論錢多錢少,我們都要快樂的生活。

我一個鄰居,今年正好50歲,夫妻二人人都是在編事業單位人員,有一對雙胞胎兒子,都是明年大學畢業,天天為錢的事發愁。

他們都是農二代,家裡父母也要靠他們養老,兩個孩子學習還可以,將來參加工作不用愁,他們比較擔憂的是孩子結婚買房。

按他們的經濟條件,在當地算是不錯的,兩人月收入1.5萬元左右,孩子每月生活費4000元,自己每月開銷2000元,滿打滿算每年能積蓄10萬元,手裡大約有100萬左右的存款,公積金貸款還有十幾萬就還清了。

現在他們有兩套房,孩子畢業回當地的話可以考慮每人一套,自己租房或者買套二手房,這樣雖然有點壓力,但是可以承受。

現在的問題是,兩個孩子可能都不回本地工作,他們想在大城市發展,如果買房預算要在400萬以上,但是家庭積蓄根本達不到。

關於自己養老的問題,現在他們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老人都80歲以上了,好在身體還不錯,基本不用他們花錢,但是怎麼也要考慮一點備用資金。

他們認為50歲左右是最難過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都需要照顧,等到孩子畢業後,解決了工作和房子問題,兩人壓力就小了,畢竟都有退休金,只要身體好,養老金足夠了。

雖然有兩個孩子壓力很大,他們還是希望兩個孩子將來都要二胎,我問他們孫子哄不過來怎麼辦,他們很堅決的說,老兩口給他們花錢請保姆,看來在孩子面前,自己養老根本不算問題。

朋友們好!

50歲的夫妻,當然是要為養老做准備了。一般情況下,50歲的夫妻如果能夠有100萬左右的存款,然後又養老金,還有醫保,那麼就能夠過上較好的養老生活了。

一般來說,50歲的夫妻,也工作20多年了,應該能夠存下來一筆不小的積蓄了。一般來說,如果能夠達到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那麼應該能夠存下來50萬左右的存款了。

2018年,全國人均存款是5.17萬元,全國住戶存款余額是72.44萬億元,全國總共有大概4.3萬億個家庭,因此,全國家庭平均存款余額是16.85萬元。

也就是說,2018年,全國家庭平均存款是16.85萬元。

作為50歲的夫妻,已經工作將近30年了,那麼存下來50萬元存款,也應該算是比較正常的了。

一般來說,50歲的夫妻負擔還是比較重的。50歲,正式知天命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面老人需要伺候,孩子可能還在上大學,也真是花錢的時候,因此,50歲的夫妻可以說負擔還是比較重的時候。

而且人到了50歲,也要注意鍛煉身體了。人到了50歲,一般都是比三四十歲的時候容易得病的,因此,身體 健康 還是比較重要的,這個關繫到今後養老生活的質量。

因此,50歲的夫妻負擔較重,而且也要注意鍛煉身體,為了以後養老做准備了。

到了50歲,還是應該為以後的養老做一定的准備了。養老准備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金錢方面的准備,還有一個就是心態的准備。

50歲的夫妻,還是比較能乾的時候,在這個年齡段,也還是要想辦法多賺錢,這樣一個是為了今後養老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能夠讓自己的養老生活更加的好一些。

還有就是要做好心態的准備。50歲了,人生過了一半,這時候從心態上也要慢慢調整,這樣讓自己心情比較平靜,然後積極鍛煉身體,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退休生活過的更加好一些。

一般來說,50歲的夫妻大概能夠有存款50萬元左右,這是工作將近30年的積累。到了50歲,也需要為養老做一定的准備了,一個是多賺一些錢,還有就是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快五十了,還欠著100萬房貸,因為自己太好強,因為兒子兒媳不替分擔,大不了把房子賣了,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老話說,滿床的兒女不如半床的夫妻,我是沒有修到丈夫,兒子也不心疼我。日子還是要過,揪心的事情時常也有,上有老,下有小,老的要你養,小的還在啃我這個老。活著有的時候覺得是受罪,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說了什麼,反正就是心情不愉快,是不是更年期的表現還是抑鬱症的表現。就這么著吧。

隨著我國快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也是當前需要面對的一個嚴峻問題。那麼面對50歲的夫妻一般有多少存款?他們就可以養老了。

接下來我們就對50歲夫妻養老問題做一個詳細的闡述。我們通過平均加權的演算法,計算一個適中,在三四線城市養老的實際問題。

根據我國老齡化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平均年齡壽命在80歲左右。如果我們按照80歲來計算,對於50歲的夫婦來說,還有將近30年的時間用來養老。

面對50歲的夫婦,想要通過養老維持基本生活,相信每天只需100元左右的現金就可以生存。也就相當於一個月3000元一年不到4萬。

如果按照一年4萬來計算,那麼30年就是120萬,這就是對於50歲夫婦養老,維持基本生存的金額。

我們活著不但要解決生存的問題,還要解決生活的問題。在生活的過程當中,包括了衣食住行。尤其是以看病和 旅遊 ,消費支出大頭。

那麼對於50歲的夫婦,如何利用120萬進行更好的生活。首先考慮到的是對於年齡較大的人來說,在銀行選擇定期存款是最為穩健的理財方式。因為如果選擇其他市面的產品發生風險或本金難以拿回,對於想要養老的人來說是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那麼將120萬存在銀行,選擇5年期定期存款,可以協商到大概5個點左右的利率。也就是,一年將近6萬的, 歷史 收入分配的平均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

我68年的老婆72年的,我們倆手頭也就三十萬存款吧。但是孩子還沒有結婚,不過在長春我們有兩套住房一套122平的,另外一套66平的,一輛代步車,感覺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至於養老我們沒有多想,都有養老保險,醫保也有。感覺最重要的就是身體 健康 ,所以我堅持運動,爭取老了不給兒子太麻煩。

就快50了,一個兒子9歲。

我自己國內有存款,存死期,一套房空著,我爸給裝修的,裝了他也不去住,只是偶爾去看看。

國外兩套房,都是老公出錢買的,欠銀行房貸500萬,10年還清,馬上快要還完了。

老公給兒子每月存3000塊教育保險,給我買大病全險,我感覺未來應該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吧。

家庭用車就是個消耗品,不能算財產,我們差不多5年換一次。

我從駕照上看是06年的老司機,其實從來沒敢上路。有沒有車對我來說都一樣。

就是感覺身體 健康 大不如前,還是年輕好啊。

我是已退休10年,全職看娃。老公繼續干,未來還將繼續干,除非失業。如果他干到80歲並且每月工資不減少,那應該夠他花的了。

因為他總覺得錢不夠,他的追求比較多,又要度假,又要 娛樂 ,又這又那,我就得過且過。

我一直認為他是個相當矛盾的人,出國大把花錢,買這買那,衣服鞋子一個房間裝不下,在家裡就節省的如同《兩根燈草》中的嚴監生,吃完喝完的瓶瓶罐罐都捨不得丟,刷干凈收起來。

我這個人除了吃,別的都很節省,衣服首飾都是我媽給買,每年都買成箱的衣服。

再就是兒子是個消費品,花錢的日子還要20年。

兒子繼承了我的貪吃,是個小胖子,幸好成績不錯,不用操心。

來說說自己吧,我73年,老公68年一女大學在讀。自住一套110的樓梯房,另在我們當地(三線小城市)購置了一套143的電梯房,當時買花了50+現價大概值100w。家裡存款理財450+股市還有個30多萬有一台20萬的車。我們夫妻兩都有五險,雙方老人也都有退休金和醫保經濟上不需要我們負擔,按理說家裡日子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總覺得沒有安全感。現在建築行業明顯感覺不如從前,如今收入比較之前是大幅度地下滑,總在擔心錢貶值太快,我們的設想是給女兒在省會城市買一套房(女兒畢業後想留在那)以現在的價格大概需近200w,還想到昆明去買個小戶型考慮到氣候問題想著以後去那裡過夏冬兩季,這樣一來家裡的存款就所剩無幾呢,想要老年生活質量高一點還得努力呀,心累!

這個話題,每家的情況不一樣,我來說下我了解的一些普通家庭的情況吧。

我一個堂叔,69年的,家裡農村的,女兒已經嫁出去生孩子,農村裡面是這樣,別指望女兒養老的,然後兒子剛參加工作,基本上也是掙多少花多少的,堂叔除了早年年輕的時候掙了一點錢,在家改了兩層樓的房子和一個大院子以外,基本上就沒什麼錢了,堂叔也喜歡喝酒,身體很糟糕,基本喪失了出去打工掙錢的能力和願望了,然後也離婚了,帶著兒子過,就一個大院子改造成了廠房租給了別人,一個月2、3千的租金吧,也是花的多,存的少了,家裡的田也包出去了,吃的喝的都得靠錢買。像他這種情況,手頭別說5萬的存款,就是讓他拿1、2萬出來都很困難了,這種情況下,你說他為養老做好准備了嗎?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農村也沒有什麼社保養老的支持,只能靠著吃家底,等著兒子有出息了給自己養老送終,難啊。

然後我認識的另外一個長輩,67年的,90年代末的時候所在的工廠倒閉了,從此開始了打散工的生涯,因為也沒有多少專業技能,一直乾的很低技術含量的活,做過保安、長途貨運司機,也幹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私家車拉客(跟現在的滴滴差不多了),然後因為老太太健在,身體特別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專門照顧,所以他的愛人一直在家照顧老人,只能靠著他微薄的收入和老太太的退休金支撐著一家四口的生活,然後孩子之前一直讀書,學習成績也不好,勉強混了個大專出來後,也沒正經找一個穩定可靠的工作,做過雜貨店的伙計,幹了幾年的快遞員,這幾年終於找了一個工廠的職位能夠穩定下來了,然後去年結了婚娶了媳婦了,好在前些年老廠區拆遷,長輩和老太太的兩套筒子樓的房子拆遷補償了30來萬,除去給兒子買了一套婚房之外,自己換了一套30多平的老樓梯房,然後手頭的積蓄也就花的七七八八了,現在兩口子就指望著挨到退休的年齡能夠拿退休金,至於存款,就壓根不想了。不過,我也一直不敢問他們,有給自己買養老保險嗎?畢竟,他們不屬於正常退休的「老人」,一定是要繳滿15年的社保才能享受退休金的待遇的。

其實這樣的家庭,在很多城市都很普遍,尤其是那些中年下崗的60後家庭。

然後,另外一位長輩,65年的,早年在部隊幹了20多年,正團職轉業到了地方,現在是處級,太太現在在事業單位工作,待遇挺高的,兩口子一年的收入50W+吧,省會城市兩套房子,女兒在德國留學,准備結婚了,像他們這種家庭,開支不多,能夠存的下錢,手頭應該至少有500W+的存款,然後退休後的退休金也不會低,應該說應對養老的生活已經完全沒有壓力了,像他們這種家庭,更多是那些收入穩定的中產階層,也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快五十歲了,省會城市,房產加起來現在值400+,一輛代步車,手頭存款400+。我倆只有職工醫保和社保,沒買商業保險。

孩子要去國外讀研究生,大概還要拿出120-150左右,畢業以後肯定不能回這邊工作,是留在國外還是在北上廣工作,這買房還有結婚,還是需要多少幫襯些。

而且,現在生意不好做,基本上只出不進,等退休我們的工資也很低,大概一個人就二千出頭,還得想法再掙點養老金。

④ 50歲了,要擁有多少存款才合適

‍‍有兒子的,50歲基本上沒存款,說我吧,兒子結婚,彩禮,車房共花去70多萬,當然有經濟好的家庭,像我這樣的很多,基本沒存款。‍‍

⑤ 50歲的朋友你們都有多少存款啊

這個50歲的朋友們存款各不相同的,有錢的人家多了上百上千萬,沒有錢的,解決溫飽都成問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的。

⑥ 在當今社會中,50歲左右的人需要多少存款,才不會感到焦慮呢

大約50萬左右。

二三線小城市中的50歲左右的中年人,正在面臨著孩子結婚以及步入新的人生階段。許多年輕人在結婚時,父母就已經為其准備的房子和車子。以二三線城市的房屋價格為例,首付大約需要20萬,而質量較好的汽車售價也會達到十多萬。這樣一來,為孩子操持婚房和婚車的父母在完成購買房子和車子後,還剩下十多萬的存款。

除此之外,50歲左右的中年人同樣面臨著人生的全新階段。他們的身體會出現眾多的疾病,醫療費用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方面之一。擁有50多萬的存款,除了給孩子買房買車之外,還有一部分積蓄可以用作看病。

總的來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50歲的中年人大約需要50萬左右的積蓄。但是這也和具體的情況有關,畢竟每一個人的工作和薪水不盡相同。

⑦ 第一批70後已經過50歲了,有多少存款才算有錢人

第一批70後都已經過了50歲,最小的70後也過了不惑之年,人到了這個年齡,也算是工作了大半輩子,有家庭美滿經濟條件好的,也有勉強度日的,那麼到底有多少存款才算是有錢人呢?如果按照一家三口來算的話,平均存款20萬元以上才勉強算是有錢人,如果按照這個標准來算的話,估計大多數人都是窮人吧。

因此按照存款多少來評定有錢人是不正確的,平均存款20萬只能是一個參考數據,不是衡量的標准。只要有房有車沒有外債,就算沒有存款生活的也會很輕松,沒房沒車就算有幾十萬的存款仍然覺得不踏實。人與人的消費觀不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算是有錢人,個人覺得只要是達到了財富自由就算是有錢人。

⑧ 50歲在德州存款300萬屬於什麼水平

中產富裕階層。
我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6.9萬元,在德州擁有300萬可以過上舒適的生活。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德州全市生產總值為 3488.72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5.9%。

⑨ 五十歲的人究竟有多少存款才不會焦慮呢這樣的年紀有多少存款才合適

考慮財務計算

需要多少存款才不焦慮,與每個人的條件有關。

首先是,你的日常開銷有多少,消費需求有多少,還有你的穩定保障有多少。計算之後,才知道資金缺口有多少。

其次是,貨幣貶值速度有多快,你自己還需要活多久。

不具體討論了,我們假設找到了較低風險,且年化收益超越貨幣貶值速度的渠道,大概年化收益7%計算,相當於國債、銀行理財、300指數ETF、債券基金的一個組合結果,風險不太大。

按這些參數計算後

用excel計算後發現,如果退休前工資收入20w/年,退休後養老金12w/年,則現在有254w存款,加上意外准備金60w,總計需要314w。這個數額是,保證普通工薪族小康生活標准,退休後兩口子平靜走過後半生。

不過,以前筆者在問答中還計算過財務自由的要求,都需要1000w以上,實際上退休時需要2000w才能有財務自由的味道。

閱讀全文

與50歲家庭平均存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小朋友重陽節講話 瀏覽:269
高考體檢暈血是什麼後果 瀏覽:770
超市買什麼泡著喝可以養生 瀏覽:472
古人怎樣孝順父母 瀏覽:286
70歲老人健身與不健身之別 瀏覽:178
企業重陽節活動新聞稿 瀏覽:690
陝西農村養老保險網上繳費下載 瀏覽:788
為什麼女的基本上比男的長壽 瀏覽:932
70歲女性老人臉上和腿上浮腫 瀏覽:138
醫生退休工資有多少 瀏覽:464
重陽節主題敬老孝老愛老 瀏覽:553
養生館的充值卡是在哪裡做的 瀏覽:123
怎麼才能限制父母離婚 瀏覽:60
武安長壽村農家住宿 瀏覽:209
老年人經常說的發物是哪些 瀏覽:573
退休後繼續工作還有社保嗎 瀏覽:873
長壽酒黃酒 瀏覽:733
長壽金鳳山大酒店 瀏覽:216
老年痴呆自愈 瀏覽:692
重陽節適合老人爬的山有哪些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