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有病更長壽

有病更長壽

發布時間:2022-08-23 21:32:52

『壹』 為啥多病的人容易長壽,沒病的反而早死

怎麼才能長壽

長壽是社會各界不老的話題,百歲老人們的長壽經驗是大家渴求的「寶物」,但很可惜,目前還沒有絕對的長壽公式。從統計來看,發現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多病的人反而長壽,而沒有病的人卻容易早死!。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多病的人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一有點小病就住醫院跑,一方面在小病階段就把病治好了,不會拖成大病。另一方面,經常去看醫院,也有利於預防大病,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問題。所以,經常生病的人反而容易長壽。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常有虛證是事實,適當進補可以;但一些並無虛症的人,也跟風補啊補,反而出現煩躁,失眠、頭痛、腹脹、血壓升高等症狀。

『貳』 為什麼有些體弱多病者往往更能長壽

善養生

他們深感自己有病,倍加註意保養身體。飲食清淡,不厚味,不暴食暴飲,注意生活規律,勞逸有度,利於養體。

淡名利

他們痛感自己體弱多病,看空一切,不去追求功名利祿,淡泊人生,安於平凡,省卻許多煩惱,利於養神。

心平和

大多數體弱多病者很少與人爭勝好強,既不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為一些小事生氣,不急不躁,豁達大度,心胸寬廣,樂於助人,活得從容,利於養性。

重鍛煉

大多數體弱多病者,都比較注重鍛煉身體,他們都能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鍛煉項目,並能堅持不懈,利於強身。

戒煙酒

體弱多病者,大多都戒除了煙、酒,從而減少了有害物質對身體的毒害,利於健康。

多經驗

體弱多病者因常受疾病刺激,他們都比較重視積累有關醫療保健知識,用於與疾病作頑強斗爭,並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對待人生,增強了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增強了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從而減少了某些突發病和癌症的罹患機會,利於延年。

『叄』 為什麼多病的人反而長壽

這個只是民間的說法,而且非常片面,不具有普遍性。沒有這種醫學理論,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的臨床依據以及大樣本數據。所以沒有任何的道理。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經常生病的人還是比較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經常病的不在乎不重視,已經發現為時已晚。建議,還是多曬太陽,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葷素搭配。保持心情舒暢。定期體檢。

點,就是經常吃葯的人,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會以那些不經常生病的人,要積極、樂觀一點,更能以平常心對待。而這一點在疾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意義。

其實人的價值也不在於壽命的長短,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肆』 為何有些人經常生病,卻比常年不生病的人更長壽

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見到有些身體硬朗,很少生病的人,往往一生病就是重病,大病。而有些三天二頭小病不斷,病病怏怏的人,卻活得長久,真是印證了那句老話,病怏怏活得長。

這種現象讓人很疑惑,為什麼經常小病不斷的人反而比不愛生病的人活得長呢?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呢?

生病能有什麼真相?不就是身體某個部位或某個系統受到損傷,導致一些異常的表現嗎?

的確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樣。

事實上,對於我們來說,所謂的“生病”指的是由於身體出現問題而引發的異常感覺。

這個怎麼理解呢?下面就看看專家怎麼說吧。

總之,無論常生病也好,不常生病也罷,關鍵還是我們得對自己的身體有個清楚的認識,好好愛護它,這樣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也更易長壽。

『伍』 為什麼經常生病的人長壽,而沒病的卻早離開嗎

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白,正常情況下只有不生病身體才是最好的,而經常生病的人,無論怎樣都沒有正常情況下的健康身體要好。那麼有些時候經常生一些小病的人卻反而比沒有生病的人更加長壽,是因為經常生病的人由於身體條件不太好,所以會經常關注怎樣去保護身體,我們古人所說的久病成醫就是說的這種狀態。而沒有病的人由於不知道珍惜自己身體,所以會沾染很多壞的習慣,長此以往形成巨大的疾病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那麼想要保持健康長壽,我們可以注意一下幾點:

3、保持穩定的情緒

記得在印度一位非常長壽的老人曾經說過,想要長壽就一定要有耐心,這句話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保持穩定的情緒,對於某些事情千萬不要有過大的情緒波動,這一點雖然很難做到,但是確實對於我們的健康長壽是有非常好的幫助的。

『陸』 慢性病人比正常人更長壽嗎

如今社會發展節奏快,有一部分人本身也患上一些慢性疾病。有的人認為這種慢性病人比正常人的壽命會縮減,但是有的人卻說他們的壽命比正常人更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一起了解。

因為本身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所以這一類人通常會被人稱之為葯罐子。其主要原因是需要大量的葯物來維持正常生活,他們為什麼人們說有慢性疾病的人比正常人更加長壽呢?

第四,慢性病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

一般正常人會自主地去照顧一些患有慢性病患者的人這一類人更需要周圍人的關心和愛護。對自身的疾病不能快速的治療,更需要有耐心的對待,所以看到這里你可能已經明白。如果想要自己的身體健康承受,不妨積極樂觀面對每一天,堅持鍛煉,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壯。

『柒』 為什麼經常生病的人反而更長壽

因為經常生病的人,他基本上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當他自己感覺有一天不舒服的時候,他就會吃葯,說白了他這個症狀就是減輕,而那種經常不生病的人突然有一場病,他可能不會在乎,然後就失去了生命。

『捌』 為什麼常生病的人反而長壽

美國一家保險公司對數百名年逾百歲的老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長壽者中很多是體弱多病的「老病號」,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卻往往扛不住突如其來的疾病。

身病還將心自醫

體弱多病也能年逾百歲

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黃煌

許多平時經常上醫院、病懨懨的人,反而活得更久,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這些人更加註重保健養生。那麼,如何去養生呢?中國傳統的養生經驗十分豐富,從兩千多年前的古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到流傳在鄉間的諺語格言,無不體現出中華民族在養生保健方面的大智慧。

1

不亂用保健品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葯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達250萬。有人認為中葯比較安全,其實不然。中葯也是葯,也有幾分「毒」。

近年來,補腎壯陽、溫補腎虛的保健品在市場中銷售得紅紅火火,胡亂服用補葯,嚴重危害健康。另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冬蟲夏草也並非神葯,盲目服用也會致病。

2

少食利長壽

古代醫書中,有關飲食養生的內容很多。而許多經驗都講到兩個字:節食。節食,不是不吃東西,而是調控節制飲食的質量與數量。古人說,夜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帶三分飢和寒。臨床上發現,許多急性胰腺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心肌梗死、腦溢血,大多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

怎樣才算不過量呢?進食後:不脹,不悶,不氣短;晚上:不幹,不苦,口不黏,不打呼嚕,不流涎;白天:頭腦清醒,口氣清新,沒有疲憊感,工作效率高。

3

不偏咸、不偏葷,多吃菜

偏咸不利於健康。中國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 克,也就是一啤酒瓶蓋。天天大魚大肉、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讓身體受不了,於是造就了無數肥胖兒、脂肪肝。尤其是許多30多歲的青年人,已經挺起了啤酒肚,這是很危險的。

4

生命在於運動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經濟、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的運動方式。那麼如何步行才是科學的呢?每天快走兩次,每次2000米,中間可以間歇2次。速度以每分鍾100步左右為宜。時間在30~45分鍾。走後不氣喘,不心慌,不頭暈,不大汗淋漓,要渾身舒坦,第二天不覺得累,這就是適度。

5

平常心才長壽

養生先養心,這是中國傳統的養生理念。養心,就是調整心態,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態,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幸福觀。心態好,就長壽;心態不好,就生病。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比來比去,總達不到自己理想的狀態,於是厭世、頹廢、抑鬱??很多疾病大多與心境有關,古人說:「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對退休的老年人來說,不比財富,不比身體;要比快樂,比輕松,比誰活得自在。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燕聲

『玖』 匪夷所思,經常生病的人比長期不生病的人更長壽,這到底是為什麼

經常生病的人比不經常生病的人長壽,看到這個說法也是驚訝了一下,經常生病代表著體質虛弱,按理說身體不是很好,可為什麼有一部分人會更加長壽呢?

第一:關注的轉變,長年生病的人更關注自己的健康,對於日常生活飲食都比較注意。生命重在一個「養」字,通常來說健康的人對於身體的小病不重視,久而久之就久積而成疾了。所以平時小病什麼的對身體起到一個警示作用,如果重視起來,身體也會慢慢變化,如果不重視,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會出現大疾病的情況。

平時生病多是身體在提醒自己,要多注意身體和休養,如果平時不多病,也不要大意,多關注一下自己,也是呵護自己。

閱讀全文

與有病更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柳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107
一月存多少錢才能養老婆 瀏覽:295
孝順故事課件 瀏覽:827
幼兒小朋友重陽節講話 瀏覽:269
高考體檢暈血是什麼後果 瀏覽:770
超市買什麼泡著喝可以養生 瀏覽:472
古人怎樣孝順父母 瀏覽:286
70歲老人健身與不健身之別 瀏覽:178
企業重陽節活動新聞稿 瀏覽:690
陝西農村養老保險網上繳費下載 瀏覽:788
為什麼女的基本上比男的長壽 瀏覽:932
70歲女性老人臉上和腿上浮腫 瀏覽:138
醫生退休工資有多少 瀏覽:464
重陽節主題敬老孝老愛老 瀏覽:553
養生館的充值卡是在哪裡做的 瀏覽:123
怎麼才能限制父母離婚 瀏覽:60
武安長壽村農家住宿 瀏覽:209
老年人經常說的發物是哪些 瀏覽:573
退休後繼續工作還有社保嗎 瀏覽:873
長壽酒黃酒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