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國內年齡最大的漫畫家是誰多少歲了因為作品而出名嗎
呃……比較出名的是《老夫子》的作者王澤(王家禧),1928年生,也有88歲了,應該算是最年長的了。
『貳』 漫畫家蔡志忠落發少林寺,這么多寺廟他為啥選了少林
蔡志忠並沒有公開的表示過自己選擇少林寺的原因,估計是有一些比較隱私的原因,這事兒作為外人也無法探究出來真相,畢竟涉及到個人隱私,不過從他之前的話能夠看出,他對於少林寺應該有不一樣的感情。
一個漫畫家到了七十多歲的年紀不應該是周遊世界享受生活嗎?怎麼到了他這就看破紅塵出家了呢?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叄』 72歲漫畫家蔡志忠落發少林寺,他為何選擇出家
因為蔡志忠對少林寺有感情,在2014年接受采訪的時候,蔡志忠便表示自己也許會在少林寺出家,等到他老了的時候,還會葬在少林寺。原本只是一句打趣的話,當時的記者也並沒有當真,沒想到多年之後,已經72歲的蔡志忠最終還是決定在少林寺出家了。
通過照片可以看到,身穿僧衣的蔡志忠跪立在墊子上雙手合十,身邊有一位穿著紅黃僧衣的僧人手上拿著剃刀為他剃度。等到剃度萬之後,蔡志忠便直接在墊子上跪拜。蔡志忠最後成為了少林寺的沙彌,法名釋延一。
對於蔡志忠老師來說,或許成為僧人出家之後,他的內心或許會得到平靜,但是已經72歲的他,在這個年紀出家的話,想必也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的。而且蔡志忠老師作為漫畫大家,他的作品一直都深受讀者的喜歡,雖然無法看到蔡志忠老師的作品了,但是出家或許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而蔡志忠老師,或許也是想要通過出家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平靜。
『肆』 70多歲娶小37歲嬌妻的黃玉郎初戀是誰
我認為是黎姿。娛樂圈裡也有很多老夫妻的形象。今天,我告訴你,很多人可能不認識他,但他的初戀一定是大家都熟悉的。他的初戀情人是黎姿,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在70歲時娶了37歲的妻子,明星是黃玉郎。他是漫畫家黃玉郎。如果你喜歡看香港漫畫,你會很熟悉他。他是香港漫畫的教父。
兩人於今年2月14日情人節結婚。不到一個月,這名婦女就傳來懷孕的消息。這是他第五次當父親,真讓很多年輕人臉紅。事實上,黃玉郎的第三次婚姻已經計劃了兩年多,但由於種種原因,他不得不推遲結婚。但這兩年,他和妻子認識的時間多了,認識後更珍惜對方。兩人已突破重重障礙,如願以償地走在一起。他們是夫妻,但他們是上天最好的禮物。可見黃玉郎的桃花運很好。所以我認為是黎姿。
『伍』 72歲漫畫大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為啥是「沙彌」而不是「比丘」
蔡志忠是海內外知名的漫畫大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說》、《列子說》、《莊子說》等漫畫,也拍攝有《老夫子》《烏龍院》等動畫電影,而他在少林寺出家成為“沙彌”,是因為他的年齡已經超過70歲,跟不滿20歲的小孩是一個待遇。
而72歲的蔡志忠老先生已經超過了70歲,他的身體條件也允許去受“具足戒”,當個“名字沙彌”才合情合理。
『陸』 72歲漫畫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為何許多名人最後選擇了出家
蔡志忠是大家都非常喜愛的漫畫家,他曾經創作過很多優秀漫畫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他創作的漫畫非常富有哲理。他本人在年齡大了之後,沒有選擇在家頤養天年,而是選擇在少林寺出家,這個消息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那麼為什麼很多名人最後都選擇了出家呢?這些名人看透了紅塵,因此選擇出家,這些人選擇出家是為了精神追求,名人選擇出家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一、這些名人都看透了紅塵,俗世之間沒有任何留戀,所以選擇出家。蔡志忠在世俗人們看來已經功成名就,他擁有大量財富,也不缺名氣地位,但是蔡志忠對這些已經感受過,因此俗世之間沒有他感興趣的地方,沒有任何事情讓他留戀。許多名人選擇出家也是和蔡志忠一樣,因為在俗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們已經沒有了名利的追求,所以選擇斷絕紅塵,做一個出家人了卻塵緣。
名人出家是在世俗社會有了成就之後,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升華。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柒』 已故的日本漫畫家有哪些
1、臼井儀人
臼井儀人(本名臼井義人,1958年4月21日-2009年9月11日),是一位日本男性漫畫家,出生於靜岡縣靜岡市,成長並住於埼玉縣春日部市,代表作為《蠟筆小新》,埼玉縣春日部是《蠟筆小新》的故事舞台。他是「小新「之父,他創作的《蠟筆小新》,廣泛受到群眾們的喜愛。
2、藤子F不二雄
藤子·F·不二雄(公元1933年12月1日—公元1996年9月23日),日本男性漫畫家,小學館的代表漫畫家之一,代表作《Q太郎》《哆啦A夢》《小超人帕門》《超能力魔美》。本名藤本弘,出生於日本富山縣的高岡市,畢業於富山縣立高岡工藝高等學校電氣科。
3、石川賢
石川賢,原名石川賢一,1948年6月28日生於日本,日本著名動漫製作人。他與永井豪是摯友。代表作品有《三一萬能俠》、《虛無戰記》、《魔獸戰線》、《極道兵器》等。
4、德田恐龍
日本漫畫家,《四驅小子》的作者。
2006年3月23日,日本漫畫家德田恐龍因為急性心力衰竭去世,享年47歲。德田恐龍本名德田肇,除了漫畫家本職工作外,還是位3D插圖畫家,他的妻子德田優子也是3D插圖畫家。喪葬儀式已經於25日正午,在橫浜市鶴見區豐岡町的日本基督教會鶴見教會舉行。由於作者的去世,本漫畫並未完成,僅有的兩冊作為恐龍的遺作發行,很是遺憾。
5、永島慎二
永島慎二本名永島真一,1937年出生於東京。
1952年,年僅15歲的他即以處女作《SANSYO的比利》在日本漫壇嶄露頭角。永島慎二從1961年開始創作《漫畫家殘酷故事》,一經連載後馬上引起轟動。他以飽含詩意的筆觸描繪了一群熱情高漲的年輕漫畫家的生活,被評論界稱為首次在漫畫當中展現了彷徨於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青春群像。
『捌』 幫我介紹一下漫畫家張樂平
今年7月28日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三毛〃漫畫形象問世70周年紀念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毛之父張樂平》以示紀念。該書線裝三冊,不僅收錄了張樂平的生平、創作歷程和身後評論的圖片文字,還刊登了張樂平生前創作的年畫、速寫、剪紙等系列作品,部分作品系首次發表。
從學徒開始
張樂平是浙江海鹽縣人。父親張舟若是一位小學教師。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資來維持。張樂平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個。按照中國北方和華東一帶給孩子取乳名的習慣,家裡有幾個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張樂平小時候有沒有被稱為三毛,現在也已經不得而知了。張樂平從小就酷愛畫畫,海邊的沙灘是他的畫板,岸邊的蘆葦是他的畫筆。
他小學畢業之後,為了生活,15歲就到上海郊區的一家木行去當學徒。在舊上海,當學徒無異於受苦受難的同義詞。張樂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幹活,但他對畫畫的愛好絲毫都沒有減少。他沒有錢買紙,而木行里除了賬簿和信紙之外就沒有其他紙張了。當時,木行的老闆愛抽煙,張樂平就利用他為老闆卷紙媒的機會,將紙留下一條空白,其餘地方都畫上畫。不久以後,老闆發現了,張樂平不得不另謀生路。後來,張樂平進過私立美術學校,在印刷廠當過練習生,在維羅廣告公司繪制廣告畫和加工來稿,也為教科書畫插圖,後來又進了三友實業社當繪圖員……張樂平先生還畫過一些時裝設計畫,曾經與葉淺予合作畫《明光麻紗》的時裝設計書。上世紀30年代初,年輕的張樂平成了上海灘上頗有名氣的漫畫家。
新銳漫畫家
20世紀30年代初,漫畫成為激越的時代鼓手,引人矚目,張樂平就是其中新銳的一員。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強烈的平民意識,其漫畫的核心是人道主義。年輕的張樂平成了上海灘上頗有名氣的三位專職漫畫家之一。社會日報、時代漫畫、時代畫報、新聞報、新聞夜報、現象漫畫、獨立漫畫、上海漫畫、中國漫畫、漫畫界、漫畫之友、牛頭漫畫、群眾漫畫、潑克、電影藝術、美術雜志、論語、多樣文藝、青青、立報等等,上海的報章雜志上都刊登有張樂平的漫畫作品。1935年三毛的誕生,更確立了張樂平在漫畫界的地位。1936年為籌組全國漫畫家協會,當時有7位知名漫畫家先行被推定為漫畫家協會上海方面的籌備委員,張樂平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員。
1937年抗戰爆發,漫畫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畫宣傳隊,由葉淺予為領隊,張樂平為副領隊,率隊離滬宣傳抗日。1938年葉淺予因公赴香港,由張樂平主持漫畫宣傳隊隊務。1939年漫畫隊在桂林兵分兩路,張樂平擔任其中奔赴前線的隊長,堅持戰斗至抗戰勝利。
張樂平先生是當時在中國堅持戰斗崗位最久、輾轉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畫家。他率領救亡漫畫宣傳隊戰斗在滬、蘇、鄂、皖、浙、湘、桂、贛、閩、粵諸地,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實。
張樂平夫人馮雛音,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馮步青是當時上海有名的律師。1939年,16歲的馮雛音與父母不告而別,參加了宣傳抗日的浙江中心劇團。1939年秋,救亡漫畫宣傳隊隊長張樂平在金華舉辦個人戰地素描展覽會,正在金華主演於伶的《夜光杯》和吳祖光的《鳳凰城》的馮雛音與張樂平在畫展上相識。其實,馮雛音的腦海里早有了張樂平的影子。1936年馮雛音在上海讀中學的時候,看到一本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的《小孤女》連環畫,因是三毛的作者張樂平所繪,就欣然買下。同為抗日救亡,又是」上海老鄉〃,風度翩翩的漫畫家與秀雅柔美的女演員一見鍾情。一對戀人於194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紀念日,在江西玉山結為伉儷……1991年3月18日,兒女們為他們這一對飽經磨難的夫妻准備了一個小小的金婚慶典,兩位老人追憶了過去的坎坷歲月。
兒女.朋友.老師
張樂平夫婦有7個子女,但先後收養過許多孩子,幫助這些孩子度過了人生中最困難的歲月。張樂平長子讀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舉目無親,無家可歸,張樂平夫婦熱心地收留了他。電影演員上官雲珠被迫害身亡後,她的一雙兒女成了張樂平一家的親人,張樂平的夫婦待他們如同己出……
在張樂平夫婦長長的一串」編外〃兒女名單中,還有一個人們熟知的名字——三毛。這位知名的台灣女作家陳平就是因為酷愛《三毛流浪記》中的小三毛,才把筆名改作三毛的。1989年,台灣三毛千里尋父,兩岸父女相見,傳為文壇佳話。後來三毛棄世,張樂平一直沒有能從打擊中恢復過來。
張樂平心地非常善良,很重視情意。在文革期間,劉海粟、林風眠等在最困難的時候,張樂平會偷著去看他們。後來劉海粟平反,張樂平反而不去了。他說:他現在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而當林風眠離開上海的時候,張樂平又是少數幾個趕至機場送行的人。80年代初,當他得知小學時候的美術老師陸寅生在上海,便東尋西找打聽老師的住址。那天正下著大雨,他也不管,買了一大盒蛋糕走了近兩個小時才找到老師家。離別了幾十年,老師已經認不出來這個學生了,而這個一生不得志的老師沒想到這位名揚全國的大漫畫家還記得自己,禁不住老淚縱橫……
酒,是樂平先生清貧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後出來的。50年代,他在解放日報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裡突擊畫稿。解放日報的人至今還記得,他總是帶著酒,喝完以後,大筆一揮,作品就出來了。文革中,」張樂平不許喝酒〃的標語一直貼到了家門口。一向本分的他,卻」惡習難改〃。有時候連寫檢查的時候,也把藏著的酒偷偷拿出來喝。
1992年,在樂平先生遺體告別會上,老友丁錫滿特地獻上一瓶花雕酒,並為之斟酒送行。他眼含熱淚悲痛萬分地說:」樂平,再干一杯吧!〃
永遠為了孩子
張樂平先生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孩子為題材。他說:」我是畫漫畫的,畫了許多兒童漫畫,也畫了不少成人看的漫畫,大家總喜歡稱我是兒童漫畫家,我也樂意接受這個稱號。有人問我,你的兒童漫畫小孩子那麼喜歡看,有什麼訣竅嗎?我想來想去沒啥訣竅,就是有一點,我愛孩子。〃知名兒童文學家魯兵評論:」熱愛孩子的畫家和作家,無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使自己的作品於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審美在內的教育。誰都會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畫家、作家在創作時都是想著這句話呢?社會將從作品來檢驗畫家和作家。張樂平是完全經得起這種檢驗的。〃
身為漫畫大師,張樂平日常生活卻非常樸素,且非常樂於和下層社會的人交流,是名副其實的」平民大師〃。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幾部最寶貴的三毛漫畫作品毫無保留地捐獻給了國家,作為獻給全國少年兒童的禮物:1983年,張樂平先生謝絕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價收購《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原稿的要求,將《三毛流浪記》原稿共234組全部捐獻給國家,由中國美術館收藏。文化部為此召開了隆重的授獎大會。1993年,張夫人馮雛音遵照張樂平先生的遺願,將《三毛從軍記》原稿共114組全部捐獻給了上海美術館收藏。這些原稿被譽為是」價值不可估量的『鎮館之寶』〃……1995年,馮雛音女士向張樂平家鄉浙江海鹽人民捐贈張樂平的592幅(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1998年,馮雛音女士向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捐贈《三毛翻身記》共39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幣10萬元。馮雛音女士還幫助了28名延安地區的貧困兒童上學,自己卻一直過著清淡的生活……
『玖』 黃玉郎數月未見自閉症兒子,月付六千做補償,為何爭撫養權四年仍未果
幾個月沒見到兒子,黃玉朗心裡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他安慰自己說,孩子在學校寄宿還是挺好的,至少在生活中有特別的照顧,影響不大。為了彌補這些,他每月至少拿出6000元給孩子(學校)買生活必需品來表達自己的關心。雖然錢不多,但這是他目前所能做的。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黃英良的特殊情況,學校甚至不允許視頻參觀,擔心孩子看完視頻後不會看到真實的人,所以現在只能看材料,想著人。
黃玉郎(音譯)很後悔沒能和21歲的兒子一起度過最後的幾個月,但他身邊還有一個兒子,他可以從兒子身上得到支持。黃藝博2019年結了婚,是奉子成婚,同年年底生下了她的第四個兒子,現在20個月大。兒子很小,他們的年齡高,但他很喜歡做一個父親的樂趣,每天都將幫助孩子提高父親和兒子之間的感情,在談到小的兒子,他很高興,也很容易顯示媒體家庭,分享他們做父親的心,他喜歡一個父親,他現在唯一可以享受家庭的幸福。
『拾』 72歲漫畫家蔡志忠落發少林寺,他為何選擇走這一步
11月17日上午9點,72歲的台灣漫畫藝術大師蔡志忠落發嵩山少林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為蔡志忠剃度,法號釋延一。 蔡志忠的助手透露,蔡老師很早之前就有出家的想法了。蔡志忠也曾說過他的少林情懷:“也許我會出家少林寺,等我老了,我就葬在少林寺。”蔡志忠認為人生要把最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邁出這一步可能也來源於他對“佛學”多年以來的研究,遁入空門, 也是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很多人對這位漫畫大家敬佩有加,在世俗的眼裡,似乎他就是成功的典範。但是蔡志忠覺得,學歷是銅牌,人際關系是銀牌,能力是金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所以蔡志忠一生都在不斷追尋新的知識,然後將他變成自己喜愛的漫畫。而今,蔡志忠選擇遁入空門,當然這和他多年來研究“佛學”不無關系。在蔡志忠的漫畫里,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佛學”緊密相連。這位漫畫大師其實是用最漫畫的方式向讀者傳遞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