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貴地村林氏族譜
額。兄弟,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貴地村林氏族譜現在在網上很難找到。
如果有心,您需要回去找村裡要一下。
說不定樓主也許可以把那本書編輯到發到網上保存,並流傳給後世哦。
❷ 獨居90歲深山老人地址在那眼睛失明我想聯繫到老人給他捐點錢
關於達埔鎮洑溪村黃金佃的情況說明
近日,網路上播出對達埔鎮洑溪村孤寡老人黃金佃報道的視頻,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及轉載,網路點擊率高達千萬,也得到了不少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捐物。為了讓社會各界人士進一步了解黃金佃的實際情況,現將黃金佃的情況說明如下:
黃金佃系達埔鎮洑溪村8組村民,男,出生於1927年6月,5歲時疾病原因導致嚴重眼疾,視力低下,17歲喪父,20歲喪母,現與堂侄子等親人居住在自己的古厝,該古厝距離洑溪村部150米,距鎮區3公里。黃金佃沒有結婚,其堂侄子有將一個兒子過繼其名下,長期以耕種責任田、為人算命選日維持生計。鎮政府於1998年將其列入低保戶,2005年轉為五保戶,至2015年12月每月領取補助687.47元,2016年1月起每月領取817.47元(其中五保戶補助款575元,二級殘疾金月補助50元,高齡補貼100元,電費補貼7.47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85元)。鑒於黃金佃屬孤寡老人,鎮政府及洑溪村建議其到縣敬老院養老,但黃金佃認為老家空氣好,自家環境及左鄰右舍熟悉,堂侄子同住在古厝也可幫忙照看,自己更願意住在老家養老。鎮村每年在安排慰問困難戶時,都將其納入,並先後兩次出資為其修繕房屋,解決房屋漏水問題。
自去年12月份媒體對黃金佃進行宣傳報道以來,社會愛心人士為黃金佃捐助愛心款10.3萬元,大米500斤左右、食用油200斤左右,另有衣物若干。目前,老人接受的各項捐款及物品均由村老人協會設立專項基金,指派專人管理,出入明細帳詳細記錄,並徵得黃金佃老人同意,從愛心款中每月支出3500元,安排本村姚淑蘭來照顧老人日常生活。
我鎮的敬老院目前已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添置設備,預計2016年6月可投入使用。屆時,如黃金佃老人同意,敬老院將無條件接收入住。
❸ 求一篇關於小區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的科學小論文
題記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環境問題之一就是垃圾的處理問題,在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尤為重要。在泉州市的上游安、永、德三縣的農村生活垃圾的不正確、不規范處理,已經嚴重地影響著晉江下游水資源的質量。本文試圖就調查者所生活的永春縣達埔鎮為例,來分析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和對策,以引起人們對垃圾科學處理的高度重視。
一、歷史背景
永春達埔鎮位於永春縣中西部,居於晉江上游;與安溪、南安接壤,現有人口7萬3千多,下轄21個行政村,是永春縣第一人口大鎮。八十年代初期,由於整體經濟落後,達埔鎮的經濟發展狀況極差。雖然它位於福建山海交通的必經之路,可是由於政府管理體制滯後,招商引資的路子越走越窄,根本就沒有什麼工業,因而就無所謂工業垃圾。況且農村剩餘勞動力沒能找到一個出路,農村經濟水平非常之低令人難以想像。經濟是文化意識發展的基礎,經濟搞不上,人民的意識,特別是衛生意識也是同樣的落後,同時政府宣傳缺位,投入不足,管理架空等多種原因導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混亂、隨意。九十年代初期,達埔十字街道上那堆積如山的垃圾曾被《泉州晚報》曝光過。臨溪兩旁的居民把垃圾直接倒在溪流里邊,公路兩旁的斜坡上,到處是隨便倒放的垃圾……
至於在偏遠山區等落後的地方,垃圾隨便堆放房前屋後,死雞死鴨更是隨意丟入河中,農葯瓶、衛生所的廢棄物也是胡亂丟入路旁溪里。在某鄉下,有一個順口溜:「垃圾垃圾隨便倒,不用拐彎不用繞,不行就來隨地燒,省得拿它到處跑。」這就是當地人們處理垃圾方式的生動寫照。
後來,雖然政府把垃圾處理承包給了個人,但由於疏於管理,承包者沒有真正落實責任,還是無法改變亂放垃圾的現狀,晉江上游的水資源的質量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殘酷的事實拷問著人們的道德良心。在此,我們就以達埔這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小鎮為研究對象,來分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與對策。
二 現狀分析
二十一世紀初期,城鎮的工業雖有所發展,但與沿海鄉鎮相比較,那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困擾政府的環境問題還是生活垃圾問題。經過我們一行五人一小組的長達兩周的觀察、采訪、問詢,多方面的了解,我們對城鎮的生活垃圾處理現狀仍然憂心忡忡。
2003年,達埔鎮投入100多萬元在遠離鎮中心近20公里的偏遠山村——達山村平地洋角落建成一個簡易的垃圾填埋場,並購買了一輛垃圾運送專用車,實行垃圾天天有專人專車定時運送。此舉大大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垃圾難清理、運送的難題,鎮區生活垃圾的處理似乎走上了正軌,居民生活環境出現新的面貌。但是,由於政府投入遠遠不足,居民落後衛生意識牢固,有關部門宣傳的力度不夠等方面的原因,現狀並不容樂觀,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私倒、亂倒垃圾者比比皆是。由於人口不夠集中,垃圾車運力不足,垃圾場吞吐量極其有限,導致一大部分群眾利用晚上或清晨等不易被人發現的時間段里偷倒垃圾。我們特地采訪了運載垃圾的林培生先生,據他介紹,以達埔鎮14000個家庭為例,平均每個家庭至少產生1公斤的垃圾,每天有14000公斤以上的垃圾需要處理,而運載車每天只載一次約8噸,也就是說,運載車每天只能運走一半多一點的垃圾,剩餘的沒辦法處理。我們還現場拍攝了一組照片,在此挑選幾張供大家一睹(見附圖1-6)。至於偏遠山區的垃圾,政府根本沒辦法插手管理,因為鞭長莫及。所以,偏遠山區隨便把生活垃圾繼續倒入小溪中,任憑小動物的屍體在水中漂浮、腐爛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多數人採用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埋、燒、倒、放流,有的乾脆把垃圾化火焚燒。我們在一所小學的垃圾坑裡,看到一個老人正在用塑料袋點火燒垃圾,問他什麼原因,他說這樣豈不省事?他哪裡知道焚燒塑料會產生致癌物——二惡英?
其次,生活垃圾處理不當。包括處理的方式不當,垃圾分類不當和垃圾場選址不科學。我們特地到那個叫平地洋的小山村,一路上還看到不少丟在路上的垃圾。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找到那個不起眼的垃圾填埋場,場里的垃圾也沒分類,只是簡單、胡亂的填埋,塑料、破衣服、廢紙、廢棄電器、舊電池、剩飯剩菜等堆積在一起;垃圾堆里還裊裊升騰起一股股黑煙。我們在懷疑:那是垃圾填埋場還是一個大的垃圾堆?那個垃圾場到底能裝多少的垃圾?
再次,居民協作創衛能力差,意識薄弱。他們大多自掃門前雪,不但不會去管別人的瓦上霜,有時反而把自家的雪掃到別人的門前去。我們就曾聽說由此而產生的群眾糾紛。
另外,牲畜糞便沒有專人收集,農村廁所沒有密閉。農民施農家肥的時候,整個村子臭氣沖天,真是臭不忍聞。
最後,建築等垃圾滴、撒、漏影響了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處理。
三、原因與對策
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固有它的歷史原因,它受到當地的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這個問題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我們小組共同分析了它的原因:首先是受當地經濟發展的落後嚴重製約,經濟是一切的基礎,一個大型的垃圾場,要投入幾百萬,上千萬,這就十分需要當地財政的大力支持。其次它還深受當地人們生活習慣的左右,比如,在達山等農村,認為病死的牲畜一定要把屍體投到小溪中,才能把霉氣也帶走,他們就是不願把屍體科學的埋在地下啊。第三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夠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宣傳,才導致人們衛生意識的落後,因而這與政府領導的重視也密不可分。第四,政府對亂倒垃圾者的處罰力度不夠。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初多是靠罰出來的,如新加坡對隨地吐痰的處罰高達500新元,相當於人民幣近3000元,誰會願意為一口痰再花3000元呢?我們相信重罰之下必有好果。其他如政府領導的重視,上級的督促,能否借鑒外地經驗等原因這里就不在累述了。
原因找到了,就好對症下葯。經濟方面的原因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我們可以討論和解決的,我們姑且不去考慮。但人們的行為習慣,則是可以通過政府等部門的宣傳、教育和強制執行來得以保證。政府可以利用宣傳車、廣告牌、廣播電視等形式來對民眾進行宣傳、教育、鼓勵人們敢於與亂倒垃圾的人和現象做斗爭,只有發動全民參與,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外,良好的習慣還應該從小時候開始抓起,因此,在幼兒園、中小學對孩子盡早的教育,效果肯定是最好的,至於一些不自覺和一些道德敗壞者,該繩之以法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決不手軟!
四、 展現未來
永春,古稱桃源,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環境優美的地方,我們多麼希望早日看到,在山城這塊土地上的廣大農村裡,垃圾處理無害化,垃圾收集分類化,垃圾收集運輸密閉化,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化,那麼永春就無愧於全國文明衛生城鎮這一光榮稱譽,永春人民的形象就會提高一個層次,我們也就能還晉江上游一個優美、潔凈的水資源環境,泉州下游的幾百萬人民也會感激我們永春人民的!同學們,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後記 農村生活垃圾的現狀與處理之不容樂觀,不僅僅表現在區區一個達埔鎮,在晉江上游的許多地方,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學生,作為一些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有識之士,我們只能做的只有很少很少,但我們想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多麼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來關心我們的環境,來關心我們的地球,因為:我們的星球已經不能承受太多了!
❹ 求助求助,外婆89歲了,想回老家永春達埔三角街(70年前的叫法)看看,但是我不知道在哪
你求人應該說一個地方吧!比如那個省,市,什麼的吧!就說一個地方那可多的去了
❺ 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光伏電站有補貼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2
❻ 哪裡有賣正宗的永春達埔養脾散
在豐益酒家對面的永安堂葯店有賣.
❼ 永春縣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實施方案
(2010年6月)
一、應急預案演練目的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假定在全鎮發生大到特大暴雨、我鎮伏溪村可能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緊急情況下,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對應急預案的演練,檢驗防汛各小組職責分工的落實、應急隊伍的協調能力、技術裝備的合理配置、受災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以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鎮村兩級有關部門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建設平安達埔,構建和諧社會。
二、應急預案演練任務
本次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的誘發,我鎮伏溪村山體滑坡地災點後緣裂縫突然加大,前緣局部發生小滑塌,情況十分緊急。鎮防指及時啟動鎮村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和《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11戶36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密切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達埔鎮伏溪村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險情發生於2005年,幾年來,變形跡象逐步明顯,特別是2006年「6.6」洪災後,變形突然加劇,滑坡後緣出現多條裂縫,且裂縫下錯明顯,頂排7座民房就有5座房後出現不同程度溜塌,涉及11戶居民3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滑體目前處於蠕滑階段,穩定性極差,滑坡後緣裂縫加大,前緣已發生局部小滑塌,遇連續大雨和強降雨極易引起大面積山體滑坡。
該滑坡地質災害點編制有「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受威脅群眾持有「地質災害避險工作明白卡」。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鎮政府組織各部門實施。
(2)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及領導:縣國土資源局、水利局、民政局領導及有關人員;各鄉鎮分管領導;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村主幹。
六、演練時間
(1)預演練時間:2010年5月31日下午2:00
(2)正式演練時間:2010年6月5日下午3:00
七、演練地點
(1)災害隱患點:達埔鎮伏溪村。
(2)臨時指揮部、撤離安置點:達埔鎮伏溪村村部。
八、演練場景總體設想
第一部分:場景設達埔鎮伏溪村村部。①在鎮防災辦,接到上級雨水情明電,啟動防汛應急預案,指揮長王文楊鎮長作防汛准備部署,防災辦主任陳俊傑負責傳達落實;②接到伏溪村地災責任人黃金鍛報告地災點緊急情況,啟動突發地災應急預案,在村會議室指揮長臨時召開防汛領導小組緊急會議,部署赴地災點搶險救災工作。③村部,鎮防汛搶險救災六個工作組及相關人員整裝待命前往地災點。
第二部分:場景設村避災點。①臨時指揮部及領導、嘉賓觀摩點(擺齊桌子、椅子等道具)以及安置點(安裝6個簡易帳篷),設在避災點前空地,重點是指揮部發布命令及六個工作組(用對講機)落實指令過程互動情況;②地災點民房至安置點,重點是搶險隊員將11戶36人分兩條轉移路線安全撤離災區群眾過程互動情況。其中包括臨時出現的四種意外情況:一是出現老人不願轉移採取強制撤離工作場景;二是出現傷病員出動衛生救護組工作場景;三是出現離安置點100米處路口發現一小崩塌,中斷了撤離路線,出動工程搶險組排除路障的工作場面;四是3名已轉移安置點的群眾保家心切跑回災區,情況危險,治安保衛組與應急搶險隊配合,再次將人員強制轉移的工作場景;③清場鎖門場景;④市、縣領導在鎮領導陪同下慰問安置點群眾場景;⑤在臨時指揮部召開點評會場景。
九、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進行全面部署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練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各小組協調的一體性,於5月24日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召開各小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會議,會議由鎮政府召開,鎮防指成員、鎮直有關單位負責人、伏溪村掛村領導、包村幹部、村主幹、伏溪村國土協管員、各小組參加演練人員參加。
會議內容:
(1)鎮防指總指揮長講話,介紹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方案,指出進行本次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並對有關部門、個人的工作任務、具體分工等情況進行詳細部署;
(2)討論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布置演練工作。包括時間進程安排、觀摩人員現場定點定位及車輛安排、物資准備等;
(4)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A.總指揮:王文楊
主要負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B.副指揮:陳俊傑
主要負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C.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陳俊傑
主要負責:①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②協助總指揮長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③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5)各職能組及工作職責:
A.綜合組
組長:鄭海東
組員:尤永賢、尤湯生、黃搏林
主要職責任務:傳達上級有關指示精神,通知各單位做好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事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有關決策依據,協調各機構的工作關系;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和災情,向指揮部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及時將雨水情、災情、救災辦法和指揮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及有關單位;嚴密監視暴雨動態,做好抗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
B.工程搶險組
組長:黃曉東
組員:黃逢春、黃建福、黃金壽、林少華
主要職責任務:
分析掌握雨、水情、災情、提出調度方案,組織實施工程搶險應急和防護;加強電力、通訊、交通設施的維護與搶修工作,盡快恢復水、電供應和通訊、道路暢通。及時組織災後農業生產自救,做好恢復農業生產工作;指導災區應急處理生活生產供水,幫助災區修復水毀工程和除險加固。
C.轉移安置組
組長:黃聖燒組員:林培揚、吳金丙、搶險應急隊(預備役民兵)20人
主要職責任務:幫助做好受災人員和財產的轉移;組織進行受困人員的搶險轉移;及時掌握災區安置動態,確保受災群眾的搶救轉移,確保受災群眾的日常生活所需,解決衣、食、住等問題;組織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組織專家提出處理意見,組織人員安全轉移,加強監控,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具體分工:
1)災區清場和搜救:由林培揚負責組織搶險救災一分隊10人。主要負責災區清場,將受災區群眾安全轉移至指定安置點。
2)安置點組織安排:由吳金丙負責組織搶險救災二分隊10人。主要負責安置點的帳篷搭建,受災人員安置,救災物資發放。
D.衛生救護組
組長:李德鍛
組員:衛生院醫護人員3名
主要職責和任務:配備一部醫護車,安排3名醫護人員,配齊醫護械具,到災區搶救傷病員,組織協調醫療器械和葯品的調運,指導醫療衛生防疫工作;加強災區疫情監測,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災防病宣傳,做到災後無大疫。
E.治安保衛組
組長:王德福
組員:派出所幹警2人
主要職責和任務:做好治安保衛工作,維護防災搶險正常秩序;在必要時,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對有關地段實行交通管制,協助搶險和強制群眾撤離。
F.後勤保障組
組長:郭文讀
成員:李光奮、林繼暉、劉華軍、林毅君
主要職責和任務:主要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提供和後勤保障工作。
各小組如果出現領導缺位時,實行依次遞補的辦法。
2.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確定演練具體時間程序及地點,安排觀摩人員線路及地點等。准備好演練有關軟體材料和宣傳材料:
①演練方案若干份(分發相關人員);
②「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現場布局平面圖」一張(掛觀禮台現場入口處);
③「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橫幅2條,觀禮台現場掛1條,伏溪村頂排房屋牆上掛1條;
④工作牌三種:領導嘉賓牌;指揮部組長以上成員工作牌(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角色,姓名:×××,職務:×××);工作人員牌(達埔鎮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練大會,工作人員);
⑤指示牌:「領導嘉賓觀禮台」電腦噴字木製插牌1個;「臨時指揮部」、「災民安置點」用電腦噴字貼在帳篷上;「山體滑坡,注意安全」電腦噴字木製警示牌3個,插在實地;「前方山體滑坡,禁止人員通行」警示牌1個,「前方正在演習,車輛減速慢行」警示牌2個,做成電腦噴字木製站牌;
⑥配備對講機10部(指揮人員聯絡用)、高音喇叭2個(工作人員引導用)。
(2)工程搶險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熟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醫護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等有關情況,做好電力搶修、通信搶修車輛及設備調運工作;做好水、電、路以及通信等障礙的搶險排除工作準備。負責准備:小挖機1部,鐵鏟、鋤頭各6把,土箕3個。提前做好觀禮台、臨時指揮部、安置點現場平整工作。
(3)轉移安置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安排監測安置地點,做好監測記錄等。負責准備:搭建6個帳篷,其中一個帳篷內必須准備床鋪、被子、椅子、水桶、煤氣灶、鍋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高音喇叭2個,鑼1面,手電筒、應急燈、雨衣20件,搶險隊員統一著裝迷彩服;負責物色挑選36名災區群眾演員,其中20名村幹部16名蘆洋村群眾,並做好宣傳和訓導工作。
(4)衛生救護組應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負責准備:120救護車1部,救護醫療器材設施和葯品,醫護員(著工作服)3名,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工作地點設安置點旁。
(5)治安保衛組應熟悉伏溪村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負責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巡邏保衛,解決有關問題。負責准備:封鎖道路通行隔離帶以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6)後勤保障組應熟悉演練程序,做好演練物資采購准備工作。准備好臨時指揮部桌2張、凳6條,觀摩領導和嘉賓桌10張、凳60條,大箱礦泉水10箱、現場音響設備等。
(7)鎮武裝部組織應急搶險隊20人,由基層民兵組成,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8)鎮政府准備中巴車2部,1部組織鎮村幹部觀摩,1部用於參加演練人員及物資調運。
(9)邀請縣廣電局記者參加,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10)後勤組負責安排晚餐。
3.應急預案演練預演工作
為了提高演練的熟練性和成效性,於5月31日下午組織全體參演人員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進行角色台詞及模擬場景練習。統一協調有關工作,明確有關部門、單位及有關人員的工作任務、標准和要求,制訂完善並公布有關演練的方案、措施、辦法等,鎮政府召開參加演練區域內的全體群眾會議,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和訓導,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確保各種形象人員落實及演練各種措施。
(二)應急預案演練實施程序
災情總體設想:達埔鎮連續降雨、強降雨24小時,縣防指下令啟動應急預案,全鎮進入防汛抗洪工作。伏溪村滑坡隱患點,因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影響,滑坡後緣裂縫於今天早晨突然加大,前緣局部發生小滑塌。據氣象預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及易引起大面積山體滑坡,直接危及11戶3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十、達埔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流程示意表(略)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❽ 永春縣達埔鎮政府的團委國慶節放假嗎
放假。
國慶節各行政、事業單位上班調整情況
10.1~10.7是國家法定節假日,除特殊行業(如公安巡警)外一律放假
10.8、10.9根據國家假日辦規定調補,因此雖然是周末仍正常上班。
註:公安機關除個人民事業務不能辦理外其他治安、刑事違法案件正常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