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到五十歲以後做什麼生意最好
50歲以後投資什麼最好?五十歲以後,可以說精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活力也不如年輕時那麼充沛,所以,很多比較艱苦的買賣大多做不到。然後,50歲以後可以做以下業務。
文具店
50歲了,如果已經積累了一些資產,就不用做生意了,馬上投資就好了。比如你到了50歲,已經有二三百萬了,那麼你就可以在股市上投資高分紅績優股,這樣風險更小,而且利潤也會更穩定。
如果你現在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比如投資300萬,現在有一些高分紅績優股,銷售業績優質,而且股價低於資產總額,每年分紅率在4.5%左右。那樣的話,你投資300萬,一年可以分紅13.5萬元左右。
結果
一般來說,如果你想做生意,文具店,也可以開咨詢公司。如果你已經積累了一些資產,也可以同時投資,比如長期投資股市高分紅優秀股票,藉助每年的分紅也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常生活。
2. 50歲~60歲人士如何投資理財
那麼,45歲~60歲人士如何投資理財呢?工行駐馬店分行理財專家建議: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群,要給理財目標定位。 45歲以後,面臨著退休的壓力,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冒險投資並且也沒有多餘精力分析太多的融資渠道。因此,可以分成四種理財渠道。第一種用於儲備養老金;第二種用於准備大病費用;第三種用於旅遊休閑;第四種用於為兒孫存留資產。 在投資理財產品時,45歲~60歲人士應該以穩健為主,穩步前進。對於此前已經通過投資積累了相當財富、凈資產比較豐厚的家庭來說,可以抽出較多的余錢來發展其他投資事業。比如再購買一套房產。對於經濟不甚寬裕、工作收入幾乎是唯一經濟來源但家庭擁有1~2套住房的家庭來說,在目前房屋租賃市場價格較穩定的情況下,退休後可以將這套房產出租然後「以房養老」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再比如投資貴金屬。貴金屬投資特別適合養老、為子女儲備教育金等,它主要包括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以黃金為主的貴金屬除具有公認的保值、增值功能之外,與其他投資品種的風險對沖、交易無需交稅、全球都可以得到報價及交易等優點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長期以來被視為最理想的避險工具,對於自古就有藏金喜好的中國投資者而言,個人炒金渠道的放寬,貴金屬投資更是成為不少人的選擇之一。
3. 一個50歲中年男人擁有資產10個億在中國發達地區屬於什麼水平!威震一方嗎還是屬於平平淡淡
8300人超過十億 在全中國13億多的人口裡。
這是在全國的概念,當然這8000多人可能內在發達地區相對多一些。但容畢竟也很有限了。
至於你說的威震一方,還是屬於平平淡淡?這屬於道德修養層面了,不是黑社會電影里的。這類富豪基本都是非常低調的。
4. 不同年齡階段如何理財
隨著高壓、高時、高薪的工作形態普及化,提早退休享受閑雲野鶴的生活,已成為多數上班族心中的美夢。根據有關調查顯示,60歲以前退休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而且年齡層越低,對於提早退休的期望似乎就越強烈。
作為普通老百姓的我們,該如何為自己今後的生活謀好出路呢?實行階段性理財的方法,謹慎規劃才能穩步增長。為了保證我們當前的生活質量,更為了確保未來的生活水平,我們應該居安思危,並且盡早為退休後的生活打算。
一、壯年期(約30-40歲左右):
此階段的上班族離退休時間還很長,可承受的投資風險也較高,建議用積極型的投資策略全力沖刺,這樣才有機會獲取較高的報酬。在投資配置上,可以以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或商品期貨為搭配。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可順應能源價格上漲的趨勢,以其相關商品為主要投資標的,例如石油、黃金或替代性能源,但此類商品價格波動大,就要求投資者必須具備膽大心細的的素質。但如果沒有把握做單筆投資,建議以基金的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方式為佳。做積極型資產配置,建議以積極型與穩健型投資六比四做配置。
二、中年期(約40-50歲左右):
此階段的上班族面臨退休前階段,投資行為應由積極型轉為穩健型,因為這時候可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再來充實老本,所以投資上盡量避免採用積極型的投資策略,才不致因其價格波動過大,在退休前把老本給賠掉了。此時的投資品種可以以證券投資基金、銀行的零存整取和定存為配置,至於基金的種類,建議以股票型、平衡型為搭配。穩健型資產配置,建議以保守型與穩健型投資品種以三比七做配置。
三、退休期:
退休後沒有收入來源或收入有限,正是吃老本的開始,投資人的理財方式應以保守為宜,並且要妥善分配老本每月可使用的額度,還有退休後的其它計劃,例如出國旅遊等,也應一並考慮在內,才不會到時候落得入不敷出的境地。這時候的理財商品可選擇債券、保本基金、平衡型基金和定存做搭配。保守型資產配置,建議以穩健型與保守型投資品種以一比九做配置。
5. 50歲有穩定收入,有社保,可以申請信用卡嗎
可以申請信用卡。
辦理信用卡需要年滿十八歲,而且有穩定的收入或者有其他財力證明是可以辦理信用卡。
信用卡辦卡條件:
年滿18周歲;
需要本人第二代身份證;
有工作證明及蓋有單位財務章的收入證明;
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其它財力證明,如房產、汽車、股票、債券等。
信用卡申請流程:
填寫申請表 ;
給銀行本人的資料,和資料復印件 ;
銀行寄送給信用卡中心 ;
信用卡中心進行審核,制卡,發卡 ;
本人拿到卡片後,開卡,等密碼函 。
年滿十八歲,是辦理信用卡的硬性要求,但沒有工作證明,在申請信用卡的時候很容易被拒,因此如果沒有單位,最好名下有房產,或汽車等固定資產或者如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也可以到和發生交易的銀行調取銀行流水證明,以此向銀行提出申請。如果收入來源比較穩定,申請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6. 50歲了,有多少存款就可以四處旅遊,不用上班了
50歲了,有多少存款就可以四處旅遊,不用上班了?
一旦得了重病就要動用本金,所以身體是否健康,對於未來幾十年養老至關重要。我建議洪先生每年可以替自己買一份健康保險,把風險轉移出去。如果洪先生過去曾在企業工作過幾年,交過幾年五險一金的,只是沒到15年,建議還是補足15年為好,至少到60歲後還有一份基本養老保障,再加上150萬存款那就更好了。
50歲有房有存款150萬,從理論上來看,是可以提前退休下來的。不過,50歲退休有點早了,最好還是找一份工作去乾乾,不管收入多少,總歸有一份工作可以去做。而在現實生活中,50歲退休還要考慮居住地方的物價水平、身體狀況、未來通脹的情況等因素,如果沒有發生較大的變故,50歲有150萬是可以退休的,只不過還是退得早了一些,因為有些人50歲還要開始起步創業。
7. 人到了50多歲,家裡有多少資產就不擔心失業了
其實這也是徘徊在我心中的一個問題,非常明確,而且現實。常常夜不能眠,獨自思索:五十幾歲了,萬一失業靠什麼來生活?
我帶著同樣的問題,去問一個在寒冬里正在跑步的一個花甲老人,他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我,並且對我顯得有些不屑一顧,像父親的冷峻,對待一個還在摔打的孩子。他問我,你有工作嗎?我說有,但不穩定。他又問我:你有住房嗎?我說有,但很簡陋。他哈哈大笑起來,雙手拍打我的胸脯,似乎我的回答讓他覺得十分滿意。
停留片刻,他猛然的拉著我的手,神情嚴肅的對我說:你有工作,有收入你還擔心什麼?回到家還有睡覺的地方,還不知足?!既使有一天失去了工作,不是還有一雙能找吃,能找喝的手!好好的干好你作的每一件事,少出差錯,平靜心態,認真對待,這才是你最好的出路!有些事不能想得太多,思考得太復雜,高高興興的過好每一天,在多的煩惱拋在腦後,一切都順其自然,不要索取和改變,你看,我每天跑這么遠的路,從來不感覺累,並不吃力,心情反而特別的愉快輕松!
聽了他的話,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在寒風中我和老人手挽手,大踏步的奔跑起來.....
人到50,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工作中也難免出一些差錯,行動上也有所遲緩。在競爭激烈的職場難免處於不利地位。於是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業?
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一些企業35歲以上就會成為裁員對象。而50歲如果失業的話,基本上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都會有這樣的職場憂慮,50歲的年紀也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一旦失業,家庭將置於風險之中。
有些被裁人員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而選擇了極端,使妻兒老小更加無助。
當然職場自有職場的規律,它無情而又冷酷,它不會因為你有困難而溫柔待你。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除了努力不掉隊之外,還應該居安思危,及早規劃。
俗話說,家有餘糧,心中不慌。我們只有增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才能當風暴來臨時,不被擊倒。
在我們還相對安全的時候,努力賺錢,購置一些可以抵禦風險的資產,比如說房子,除了自住之外,可以另外多購幾套用來投資。還可以購買一些保險,用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人到了50歲,也工作了將近30年了,除了滿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應該也會小有積蓄。
我們要學會理財,增加資產性收入,作為一筆穩定的現金流。即使哪一天失業了,我們的蓄水池還是有活水流進去。保證收入支出的有效循環。不至於讓我們一下子面臨風險。
這個沒有量化的標准。一般來說,50歲的年齡應該有房有車,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個居住的地方。
按照當前的生活標准以及未來通脹的考慮,一個月的所有支出,按普通家庭來算的話,有3000元應該可以滿足基本開支,5000元可以相對從容一些。
我們的資產性收入,一般指房租收入、理財收入。失業後,如果每月還能有將近5000元的資產性收入,應該就不會擔心失業了。
如果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有一套住房出租的話,就滿足要求了。
如果沒有可供出租的房產,那就要有現金儲蓄。要想每月獲得5000元的利息,需要的本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算一算:存款年利率按5%來算,需要的本金 = 5000 1200/5 = 1200000元。
即需要120萬存款,年化5%的收益,可以選擇民營銀行的按月付息存款。
當然以上演算法比較保守,120萬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有條件的話盡量拓寬護城河,增加安全系數。
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都需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雖然說要未雨綢繆,但也不要患得患失。那樣也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生活。
該來的總歸會來,該去的終歸要去。有一雙手就什麼也不要擔心,什麼也不要害怕。
如果擁有一套房產,大概300多萬存款大概就足夠了,也不用擔心失業了。這樣的存款如果存銀行的話,也基本上能夠讓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一套房產是必備的人到了50多歲,還是需要有一個老窩的,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房產。到了50多歲,擁有自己的房產,能夠讓自己安安心心的過上比較幸福的生活。
一套房產能夠讓自己安居樂業,也能夠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現在來說,房產仍然是能夠保值增值的較好資產之一。未來十幾年,房產市場還是處於白銀時代,房產價格可能還是會緩慢上漲的,這樣未來房產還是能夠保值增值的較好選擇。
因此,一套房產是必備的,能夠讓自己安居樂業,也能夠保值增值。
300萬存款就夠了如果你除了一套房子以外,還有300萬存款,那麼存銀行基本上利息就夠日常花銷了,這樣就不用擔心失業了。
300萬存款,如果存大型銀行大額存單的話,那麼一年年利率是4.125%。也就是說,一年下來,每年利息能夠達到12.375萬元。
這樣的話,每年12.375萬元的利息收入,摺合每個月1.03萬元,基本上也足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因此,如果你50歲,有300萬存款,存銀行的利息基本上就足夠日常花銷了。
結論 綜上所述,人到了50多歲,家裡面有一套房產,然後有個300萬存款,基本上就不怕失業的危險了。只靠300萬存款的利息收入,也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人到了50多歲,家裡有多少資產就不擔心失業了?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沒有可比性!
當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7歲,以77歲計算,那麼50歲到77歲,還有27年,下面我們來計算一下這27年裡共需要多少錢,才能維持一個不錯的生活水平。
1、衣:每年按2000元算。
2、食:包括主食、蔬菜、肉類、水果等等,每月2000元,每年2.4萬。
3、住:50多歲,一般都有自己的房子了,假設有自己的房子,沒有房貸,只算取暖費、水電費、物業費等,每年5000元。
4、行:假設不養私家車,出行主要靠公交,每月100元,每年1200元。
以上為衣食住行四大項,總計為:0.2+2.4+0.5+0.12=3.22萬
除了以上開銷之外,還會有:
5、醫療以及保險支出:假設每年1萬。
6、外出聚餐及人情支出:假設每年5千元。
7、 旅遊 費用:假設每年5千元。
8、手機費、寬頻費、生活用品費等:假設每年5千元。
以上幾項總計為:3.23+1+0.5+0.5+0.5=5.75萬元。
那麼,27年總開銷為:5.75*27=122.25萬。
以上為簡要計算,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考慮到資金時間價值的話,可能用不了這么多的錢。
但是,物價是不斷走高的,常識告訴我們,以後的生活支出會比現在要高,也即通貨膨脹是存在的,可以和資金的時間價值互相抵消了。
綜上,50多歲的人,在有住房,無貸款無欠款前提下,現在有120多萬的錢,就不擔心失業了!這個數目不算大,大家覺得呢?
這輩子基本上不要想著有什麼發財的了。蒼天不眷顧你的話你什麼都不會是。像我這樣的人就是被 社會 淘汰的人。以後還是老老實實找一個3000來塊錢的事情干吧。要承認現實,要接受現實。
我是我行我述70後,明年就50歲了,我很盼望50歲到來,我現在工作單位私企,到50歲就可辦退休,好高興呀!
問題: 人到50多歲,家裡有多少資產就不擔心失業了?50歲的女的基本上都快要退休了,有退休工資不存在失業,男的50多歲時還精力旺盛,干什麼都行呀。湊和干幾年也就有退休工資了。
另外50多歲時,人生過半,應該都是家庭穩定,孩子也大了,有房有車這些固定資產,手裡有個三五十萬做保證,即使失業了,隨便找個小活干,等著領退休金就好了。
我覺得基本生活有保障,有個好身體,好心情,比什麼有多少資產都強多了。農民沒有多少資產,沒有退休工資,也不擔心失業不失業。他們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耕耘,很知足長樂。
家裡資產不重要,身體 健康 最重要,力所能及有活干,高高興興每一天,加油!
人到50歲,家裡有多少資產不擔心失業呢?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標准。對於我來說,有房無貸,每月睡後收入兩萬元,就可以不用擔心了。
資產再多,如果不是凈資產,債台高築也白搭。因此有一套住房,並且沒有貸款,這是讓人最安定的事情。
安居樂業,在不用工作之後,如果有自己的房子,可以滿足基本的安定需要。
這套房子在不同的城市的價值不一樣,在武漢100平米的住房,其市值應該在200至300萬左右。
每月睡後收入能夠實現兩萬元,按照目前保本理財4%的收益率來測算,至少應有600萬的本金
一年有24萬的睡後收入,這種水平至少可以在未來10到20年,可以安心的養老。
等到了70多歲,吃也吃不下,玩也玩不了,消費能力銳減,手裡有300萬的房子,600萬的本金,足夠可以讓自己養老度過餘生了。
我們暫且把題主所說的資產視為「凈資產」來探討一下:50歲無論男女,都是個承下啟上的年齡段,「承下」就是你奮鬥了近30年積累「本錢」能力的總結和成果展示,「啟上」就是你開始步入終止職業生涯、告老還鄉的階段。人到50是該駐足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盤點一下自己的積累、並對未來作出規劃了。那麼,人到50究竟應該積累多少凈資產才不擔心失業呢?吾之見:1.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體制內的人先排除;2.凈資產億級以上的也排除。對普羅大眾來講,不論你的職業、地域,只要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達到當地官方公布的職工月平均收入(俗稱社平工資)這個標准、且可持續就可以了。「家庭人均月收入」包括財產性(或資產性)收入,由此就可以推斷出你在當時應該具有的資產數額。舉例來說:廣州一線城市,18年官方公布的社平工資是月8218元。按一個家庭大人小孩共3人計,月收入應該是24654元。據此推論:(24654元 12個月) 0.035年利率=8452800元,這就是說,在廣州,當你步入50而知天命的年齡段時,你要有845萬的凈資產墊底,達到這個水平,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應對即將來臨的失業、養老、看病之需,當然還要考慮通脹因數。50歲失業了,重點是要把自己已積累的資產打理好,使其保值增值。大家可根據所在的城市社平工資自己計算、對照一下吧,50歲前努力工作、不斷積累是必不可少的!除此計算方法之外,那些誇誇其談、面面俱到的其它答案都是矯情加廢話!註:1.年利率0.035是平均參考值,2.家庭人口含供養人口,3.資產包括了房產,金融資產等4.以上結論未考慮物價上漲因素。
正常百姓,到五十來歲時,如有兩處房子,存款百十萬,身體 健康 ,在小地方生活,那後半輩子可衣食無憂了。當然社保費是要繼續交,到兩口子到退休年齡,可領取養老金,雖然不太多,但每人兩三千塊錢,只要不生病,不賭博,也花不了。物價雖然上漲,兩三個人,一天一百塊錢吃不完。水電費也不多,自己的房子,又無須交物業費。總之,做人想開點,年輕時,必須勤快,多掙點錢,隨著年齡大,體力活也幹不了,就可以(吃老本)。古人雲:良田千傾,一日三餐。廣廈千間,卧榻六尺。錢掙得太多了,反而操心更多。像我們兩老口,早年下崗,自謀職業,錢掙得差不多了,就甩手不幹活,現已閑了二十多年了。在家栽花養草,幫忙領孫子女,出門滿世界逛閑,享受生活,安度晚年就好。
六八老叟。
我也50歲了,這樣的問題我一直在考慮過。多少資產才能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這個沒有定數,主要是更多的應該關心自己的身體 健康 。
一、50歲不足夠老,也不年輕。在單位已經陸續無足輕重,除非你相當有實力,升職也不大可能,收入可能不如以前。遇到一些意外,也可能失業。離退休還有十年,難免焦慮。
二、50歲經濟上壓力小了。身體還不錯,孩子也大了,即便孩子還上學,也快獨立了,甚至有些人孩子都要結婚了。家庭負擔小很多了。一般來講,這個年齡的人,城市裡的,第二套房可能也買了,總資產不少。
三、50歲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在有工作前提下,管理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出大問題,比掙錢多更重要,可以發展下自己的愛好,掙的錢只要略有結余,不是入不敷出就更好了。如果有更多的餘力去掙錢是更好。再過三五年,即便失業,自己交上一點社保,60歲也可以領取退休金了。
中國人歷來都是為後代打拚,忘記了自己的生活,搞的自己特別憂慮。事實上現在50歲還年輕,這時候最主要的是要保持自己的收入能維持生活就可以。,你要不要期望在工業企業上或者是單位上有問題,建樹了,這時候保持穩定,能夠維持自己的任何說出就可以。
8. 50歲了,有房有車有150萬存款能退休嗎
人過中年,很多人都會想什麼時候退休的問題。有些人是閑不下來的,這些不用考慮。如果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是不是可以退休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你要問問自己,你現在的消費習慣如何?一年裡大概要消費多少錢?在不太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才可以看存款能夠支撐多久。
50歲,沒到法定退休年齡。如果你是男士的話,要到六十歲才可以領到社保。如果你不做事了,還有十年要從你的積蓄里支付生活費的。你說你自己有車,一般每年養車的錢要兩萬吧?城市裡,一個月的生活費要三千多吧?每年就是四萬。你做事累了,要去 旅遊 嗎? 旅遊 是個無底洞,按一般退休老人的玩法,每年三萬吧。就是說每年固定支出九萬。所以,等到你退休之前,你還有六十萬。應該可以退休了。
但是, 不過,如果你的消費在此之上,比如說你習慣了每月消費七八千,就是每周要出去吃兩次飯, 旅遊 每年花十萬,那就不夠了。這種消費習慣就是說你每季都要添置華服,要買最新的手機,每年要出國游兩到三次,這樣一定不夠的。
物價這個東西,說漲就漲的。剛才說的是靜止不動的情況,如果物價上漲,你還是得考慮理財的。按現在的理財產品,收益是3.6以上,如果你都買理財,每年會有約四到五萬收入。你說自己有房,有多少套房呢?有餘房出租嗎?租金收入多少?如果租金收入有五萬,真的可以退休了,因為你的收益可以支持你的基本 生活。
不過,這個錢,是不夠維持你現在的中產階級的消費方式的,你要想辦法把自己的消費習慣改過來。粗茶淡飯也是可以的吧?自己有車,自駕游可以吧?既然不想做事了,可以把自己的慾望降低一點。
人到五十知天命,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像從前的五十歲看著就是一個小老頭,現在的五十保養好了就像四十多吧!人到中年的尾巴小有成就就會感慨天命,但不要忘記了,這房子與150不屬於你自己的!有孝敬父母的一部分有老婆孩子的一部分!均攤下來只剩下幾十萬而已勉強度日夠了,人到五十按照我們國家的小富即安最低也要三套房子兩輛車外帶100萬美金$也就是說需要600萬的凈資產,如果達不到啊!你也要繼續繼續努力,因為這個 社會 與世界上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老了才知道年輕時候沒有更加努力,在你現在的基礎上資產上升是比較快的!平均每4.2年到7年資產應該翻倍的!努力吧未來是不確定性的!這在當下是不夠養老的!都感覺累!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當然今後會靠穩定,穩當壓倒一切。如真的很累也可就此修身養性。每一個人的三觀是不一樣的!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意念為了生活而生活!祝您開心就好!
感覺累了就休息退休吧。50歲,勞碌奔波很多年了吧,累了這么多年,如果不是真的撐不住,或許不會想到退休這個詞。
像你這個條件退休也沒什麼問題,但是時間長了不要被人忽悠去做天上能掉錢的事情。
五十知天命,更要知自己的生命。累了就休息休息,死扛會透支生命,這個道理挺淺顯的。你很幸運,以你說的你的條件,你沒有必要再去為了生活為了家人死扛。
所以考慮考慮退休後的生活吧。
悠著干就行!如果是自已的公司那就不存在退休,干到老。如果是繁忙的野外工作,退休也可,回來調整身心,享一享家庭歡樂,落個好身體全家幸福!
既然有房有車,同時也有150萬存款,應該屬於比較好的資產水平了。然而,在這個年齡段內仍不能夠掉以輕心,需要做好幾方面的准備。
第一、買好相應的養老保險,如有能力參與一些商業保險計劃,為自己日後退休的薪酬增加更多的保障。
第二、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參與醫保,配套一些重疾險等商業保險,但以醫保為主。因為到了50歲這個年齡,往往容易生病,商業保險在這個時候購買需要付出非常高的開銷成本,有時候部分產品不那麼劃算。但,與之相比,醫保全民受益,成本低,而且參加職工醫保會有每月返還,給自己買一份保障。
第三、把150萬做好靈活資產配置,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實現年化6%以上的年收益,一年下來可以給自己增加近10萬元利息,摺合每個月增多8000多元的利息,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理財效果。
上述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人到了一定年齡力不從心,不服老就是不行!平時工作忙壓力山大,身體慢慢被拖跨了。50歲做事感覺累,有房有車有150萬存款可以退休了,就缺天倫之樂!還想什麼呢?賺多少算多沒底,知足者常樂!真正把錢賺夠了,人也去了。想開點,保重身體要緊,老年人到更年期一年不如一年。想拚命啊!在年輕時用命換來的錢真不容易,現在可以享清福了。假如再去拚命干?只能用錢去換命呀!
這個得看自己。我47就不幹活了。從2015年開始就滿世界流浪看風景,目前在美國基本都跑遍了美國好一點的城市和景點,實在沒錢了就打零工,。家裡呢自己有兩套房子,一套租出去,有買了一百萬的五年期國債。反正我目前的生活狀態周圍的朋友都羨慕,哈哈,沒錢就按沒錢的方式過日子。
如果你能保證活到八十歲以上,那麼,這一百五十萬就不行了!想一想吧,三十年以前我們工資不足百元,而現在的工資不足萬元。按這個演算法,三十年以後,你這一百五十萬合多少錢?何況在這三十年裡,你還要吃飯,應酬......
五十歲,有房有車,有一百五十萬,你就是一個窮人,還想退休?要我說還是安心好好乾十年、二十年的吧?知否?中國九百四十人里有一個千萬富翁!北京八十四個人里有一個富翁!你說你不是窮人還是啥?
我差二年也50歲了,一個公司銷售經理,三線城市,六套房子,其中有套門面,有套寫字樓,一年租金不多,八萬左右,存款300多萬,還有200萬的股票。賠了50萬了。是閑錢,不翻不賣,等。這樣利息加租金一年18萬左右,不喜歡理財,一個女兒,干到53歲左右內退吧。退下來前,想把現金存到一千萬左右。
9. 50歲的女人怎樣理財
您好,女人有錢,不光是為了追求享樂、為了擁有名牌包包,而是要找回自己,而是為了有能力愛自己,也有能力愛別人。懂得理財擁有財富就可以不必當金錢的奴隸,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質量,只有這樣,人生才會由自己做主!當然,絕對不能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10個人可能有10個不同的理財目的,但她們有著一點共識。「那就是,女人一定要有點錢。」那麼對於五十歲的女人來說,也要理財嗎?答案是肯定的。
由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的機會較多,所以購買一份健康保險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考慮購買住院醫療保險或者綜合醫療保險。雖然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需要交納的保費較高,而且要體檢,身體狀況不合格的還不能投保,但一旦條件允許,老年人購買這類保險是很有好處的。
不過老年人買保險時不可盲目,對他們來說,自己已接近退休年齡或者已經退休,收入減少,此時購買商業養老險或其他投資類的保險已經有些晚了,投資收益很難讓人滿意,而自己逐漸衰老,疾病和擦傷、扭傷,或者骨折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應遵循「醫療為先,投資為次」的原則。另外,老年人還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力購買保險,不要貪多求全。
「真金白銀」贏得不少人青睞。平時大家見到的首飾金、藝術金條等,一般包含了較高的加工費且回購渠道較窄,適合裝飾和收藏。至於與黃金交易所保持價格實時聯動的可回購實物金條、黃金延期、黃金期貨等,這其中黃金現貨適合長期投資、保值增值,黃金期貨、黃金延期等適合於專業投資者進行短期投資操作。同時也應該注意,黃金投資有風險。影響黃金價格的並不是我國物價波動,而是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幣值以及全球經濟波動。從個人理財來看,需要較多的精力去關注、研究此類投資。總的來看,黃金投資需要一定專業能力,否則可能會耗費大量精力還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投資成果。
假如在50歲左右、子女負擔不重的情況下,可以分出一部分資金來做養老;而且除了以上說到的購買保險和投資黃金這兩種投資理財方式外,還可以結合個人資產、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選擇投資其他理財項目,比如投資債券、基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