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樟樹鎮的民風民俗
葯王會
葯王會為清江醫葯界緬懷葯王而組織的民間行會。
葯王府
舊時,中醫或中葯店中多敬奉葯王。葯王神案正中貼一紅紙條,上書葯王會上十三代名醫先師神位。神台上供奉有葯王--孫思邈塑像,其前安放香爐,早晚安裝香敬神。有歌訣口傳十三代名醫先師雲:一代開教伏羲氏(一說為一代開科是老君)、二代神農替葯名,三代先師軒轅氏,四代醫師岐伯神,五代盧醫名扁鵲,六代徐文理得精,七代秦王通醫道,八代名醫是漢神,九代華陀醫術妙,十代叔和王先生,十一代長沙張仲景,十二代名醫即巢君,十三代真人孫思邈,舉凡動靜念師尊。葯王會的活動,常從四月廿七日開始,一直延續到五月初五。孫思邈(581-682年),京兆華原(即今陝西耀縣)人,唐代傑出的醫葯學家。相傳農歷四月廿八日,是葯王孫思邈生日。四月廿七日晚,各中葯店即開始進行葯王慶壽活動,吃壽面,擺酒席,宴請葯店伙計及學徒。廿八日,葯店伙計、學徒放假休息,老闆親自站櫃台檢葯。中午繼續設宴慶賀,還要延請本地中醫及老闆親朋赴宴,席間由老闆娘提壺,向葯店伙計(先生)等一一敬酒。晚間仍須設宴,並請戲班唱戲,招待賓朋。五月初一至初二日,各地會館常會組織老闆集會,洽談生意,飲酒看戲,紀念葯王生辰。五月初五日,民間有採挖草葯習俗。 相傳葯王菩薩於端午日下界,此日採挖的草葯最靈,故用端午日採挖的草葯如車前草、串竹青、夏枯草、淡竹葉等中草葯煎成的午時茶,最受群眾歡迎。
飲湯漿被子
贛中一帶,鄉下人洗被子時,都喜歡用飲湯(也叫米湯)漿被子。
飲湯漿被子就是把被子在清水河、塘里洗干凈,擰干,置於盆中,倒進飲湯,反復搓揉,使被子里每個地方都沾上飲湯,再擰干,即可晾曬。
飲湯的做法也很簡單:早上煮稀飲時,多摻入一些水,待稀飲快要煮糊之前,將上面的液體撈出,澄清,即可。
這種用飲湯漿洗過的被子,既保暖,又耐臟,而且睡得很舒服。
元宵之夜處處點燈
正月十五夜,是每年第一個月圓的時刻,叫元宵。一到元宵,各家各戶,樓上樓下,廳堂房,豬欄灰舍,雞柵牛棚,到處都要點上燈。
有的用桐油或茶油點燈,但大多數用從店鋪里買來的油燭點燃。那時再加上耍龍燈的,挨家串戶演出,屋裡屋外,一片燈火。
這日半夜的燈叫光明燈。它預示著新年的光明。
現在,農村還流傳著這一習俗。
正月初七吃八寶飯
八寶飯
樟樹鎮每年正月初七早上都要吃八寶飯,男的吃了拿扁擔,女的吃了拿車擔。原來,在舊時,人們的生活很貧困,正月初七一過,就要開始幹活。那時,男的一般都在外耕種或挑腳,女的家裡紡織。他們為了吃飽肚子,幹活勁頭大,就把各種食物混合起來煮了吃,這些混合物有八種東西,因此叫八寶飯。至於男的好進行耕作(耕作也離不開肩挑背扛),女的吃了,好進行紡織(車,指紡紗用的車)。 現在這個風俗還在流傳,不過吃的這種飯,不一定八種食物,大約在八種左右,但還是管它叫八寶飯。吃了這種飯,表示年過完了,不要沉溺於嬉遊之中,要開始工作了。
『貳』 60歲的老婦剝樟樹皮犯法嗎
樹皮是不可以剝的,剝了皮樹就死了,不管多大年紀,都不可以剝樹皮,這屬於一種違法行為。
『叄』 誰給我介紹一下江西人的風俗習慣,還有地理位置什麼的
婺源四古
南昌人的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贛南採茶戲
客籍民間居民:出嫁當天不吃飯
婺源儺舞
江西省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有的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傳統風俗.江西為我國畲族的主要分布區之一。畲族主要分布於貴溪和鉛山等縣山區,有自己獨特的服裝和民族風俗習慣,分布於全南等縣的瑤族,居住在深山老林,擅長打獵,使用本族語言而無本族文字。江西的居民以漢族為主,但在許多山鄉農村保留著各自的傳統鄉土風情習俗。南豐縣遍布各鄉、村的民間儺舞,為國內所罕見,鄉人於春節期間頭戴面具、身穿仿樹皮或樹葉狀舞衣,走村串戶「跳儺「(即儺舞),據考為「中國原始舞蹈活化石」,對旅遊者吸引力較大。此外,鄱陽湖畔的漁村風情,貴溪河上漁翁與鷺鷥捕魚、竹排載客以及古越族懸棺葬俗,宜春地區偏僻山鄉的傳統廟會以及物資交流集會,清江縣樟樹鎮的「葯墟」,南昌市西山萬壽宮廟會,進賢縣文港筆市和皮毛市,萍鄉市的煙花節,贛南興國縣的山歌賽會,等等,都具有較大的旅遊觀覽價值。
『肆』 民間認樟樹娘怎麼個認法
在開化縣長虹農村,人們習慣稱百年老樟樹為老爹老娘,獨棵樟樹為樟樹娘,兩棵在一起的就叫老爹老娘。老樟樹一般長在村口,各地長期的風俗習慣是在老樟樹的根部用磚石搭一個小廟牌位,供信仰者奉拜。拜認樟樹老爹老娘的儀式也在這里進行。但由於一般都是獨棵較多,兩棵在一起的樟樹比較罕見,所以民間一般拜認樟樹老娘。
樟樹是長壽的標志,又是人們心中神靈的化身。所以在長虹農家當孩子出世時,為圖個吉利好帶,使孩子平平安安,順利長大,就要給孩子找個保護神,習慣抱孩子去拜樟樹老娘。拜認樟樹老娘的儀式是:事先選擇一個初一、十五的吉祥日子,一大早由親生爹娘或長輩抱著孩子,給孩子頭上蓋塊方巾,胸口衣服內藏一張紅紙文書,再將剪紙壽星與柏枝壓在上面,嘴上說一些吉利話。男的手中提一隻毛花籃,裡面盛一些祭祀用品。女的抱著孩子跪在小廟牌位前磕三個頭拜樟樹做老爹老娘。拜畢,男的將酒澆在樟樹根部,在牌位上方壓上紅紙柏枝,便給孩子取一個帶「樟」的名字,有的乾脆將男孩取名為樟樹或樟樹根,女孩取名為樟樹娜,所以我們這一地區名字中帶「樟」字的很多,樟樹的干兒乾女逢年過節都要去拜樟樹老爹老娘。
『伍』 樟樹春節習俗作文
「入鄉先問俗」這個「俗」最主要的就是生產、生活習俗。我們採用繩金塔、民俗畫作為底色圖案,表現民間豐收喜慶的景象。這里重點介紹南昌人的衣、食、住、行、交通、運輸等習俗。
南昌市花 月季和金邊瑞香、市樹 樟樹、音樂 採茶戲 (南昌的傳統戲曲方式)、地方語言 贛方言的代表語種「南昌話」。
藜蒿炒臘肉:藜蒿是鄱陽湖邊上的野草,(南昌話)「鄱陽湖的草,城裡人的寶」,「三月藜,四月蒿,,五月當柴燒」是指藜蒿季節性強。
三個蛋一碗面:稀客進門先吃三個蛋一碗面,如是貴客或受寵外甥,還要在面內加只雞腿。南昌人忌諱兩個蛋待客,這是對牽豬軲者的待遇,客人遇此情況可吃一留一,以禮避詬。
走盡天下叫老表:老表就是表兄弟。宋代以來,江西人才輩出,外出為官者甚多,走江湖、操工貿之風亦盛。南昌人重鄉情,在外地相逢均呼「老表」,外省人亦以老表為贛人愛稱,一直延續至今。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南昌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隨著時代的變遷南昌人過年的時候不在燃燒爆竹啦,到了臘月二十四,南昌人就開始「過年」了。大年三十夜,這一天的晚飯叫「合家歡」,每一個出門在外的親人都要趕回家吃年夜飯,若有事趕不回來,家人也要替其擺好餐具,以示團圓無缺,過大年這餐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除夕夜家家戶戶要紅燭高照,通宵不滅,所以南昌有「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裡的燈」。 年初一早餐,按照南昌的風俗吃素,只吃面點或菜飯,不沾葷,預示一年的「素」。 初一、初二日,各家各戶開始走親戚拜年。正月初七,南昌人叫它「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說,晚間迎接灶神歸位,家裡也大擺酒宴慶賀。 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門前掛燈籠,一家人齊聚一起吃「元宵」(湯圓),隨後看龍燈、放焰火,把家裡的鞭炮都打光,二十多天的年才算過完了。
南昌人過元宵叫鬧元宵,鬧了十五還要鬧十六。鬧元宵這天地,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住戶,都必須吃元宵,象徵全家團圓、幸福。吃了元宵之後,便開始鬧燈了。
南昌鄰縣農村元宵節的龍燈,各式各樣,有龍燈、板凳燈、關公燈、采蓮燈等。板凳燈最長由1000多條板凳組成,有1000多號人。板凳燈起舞時整齊統一,十分壯觀。灣里區太平鄉的關公燈,十分好看。如今,民間的鬧元宵,又加入了各種民間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掛燈。村村的彩燈徹夜通明,鞭炮聲、嬉戲聲不斷,鬧到通宵,一直鬧到正月十六,在歡樂的氣氛中大家開始將臘月廿四設的供桌拆去將燈收起來,舉行送神活動,送神完畢,新春活動也就告一段落了。
朝仙會也名敬香會,是奉祀許遜的廟會。在南昌地區最受人崇拜的是許遜,民間叫他為福主菩薩。
相傳大約在1500年前,136歲的許真君及全家42人(連房屋雞犬)一齊升天。南昌人為紀念許真君,將他升天的日子俗定為他的生日。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豐城、進賢等縣的鄉民,自願齋戒沐浴,有組織地以鄉、村、族為團體,組成朝仙會,前往西山萬壽朝拜、進香。萬壽朝仙會許多禁忌:1、朝拜前需齋戒一星期;2、須洗澡換衣服;3、肩上斜掛黃色進香袋敲鑼打鼓結隊前往。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頭柱香,朝拜者需晝夜不停地趕往萬壽宮。凡是得到了頭柱香的人,認為是最幸運的人,比中了狀元還高興。
中華民族素有重九登高之習俗,南昌也同樣流行。南昌市城郊的龍沙,自晉、南朝以來,便是登高望遠的勝地。據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引文說:"北有龍沙,堆阜逶迤,潔白高峻,而似龍形,連亘五六里,舊俗九月九日登高之處。"
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南昌地區極為盛行。人們或攀梅嶺,或登滕王閣,以文會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習俗,長期承襲不衰。
南昌採茶戲
南昌採茶戲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由南昌民間的"茶燈"和"十二月採茶調"組合而成。後又吸收了南昌地區的民間舞蹈並與之相結合。大致經過"燈戲"、"三腳班"、"半班"等發展階段,解放後正式定名為"南昌採茶戲"。
南昌採茶戲的表演詼諧風趣,唱腔優美深情,有著濃郁的南昌鄉土氣息。它常以巧合、誇張、誤會等手法去渲染戲劇氣氛。特別是台詞中那些歇後語、錯扯語、反義語、婉曲語以及鄉間俗語的巧妙運用,使演出更為妙趣橫生。南昌採茶戲長於表現喜劇和歌舞。活潑生動的小丑和小旦,特別受群眾喜愛、採茶戲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須用真聲,傳統保留劇目有四記:"鳴冤記"、"辜記"、"花轎記"、"南瓜記",合稱為"南昌四大記"。均取材於南昌民間故事。
『陸』 江西樟樹婚禮習俗有哪些
訂婚:
1.雙方父母見面協商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歷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目前比較大眾化的是10.8萬,但主要視雙方經濟條件而定。所收禮金按經濟條件情況返還,如果女方條件一般如果收88888的話返還給男方38888-58888不等。如果女方條件不錯,就直接收下全部禮金並購置一輛轎車給男方。
2.到訂婚日之前肯定還有大把的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就是要添置兩人訂婚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以男方給女方的東西開始。
(1)金飾一套。包括耳環,手鐲,(腳鏈),項鏈,對戒一對,鑽戒一枚(鑽戒現在大概價格買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其實也可以去金器店買裸鑽選擇自己喜歡的式樣打造價格相差很大,大約可以節約35%,註:前提先問過家長,有些家長喜歡買24K的純金覺得可以保值,年輕人就不喜歡了覺得土氣)。
(2)喜糖。包括糖金杏一對。溫州喜糖分大小,所有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負責包括喜糖內的紅包(目前紅包50-100都有人放,視雙方條件跟喜糖的多少而定)。
(3)手錶。過去為對表,現在鑒於各種電子產品都有手錶的功能,只買一隻給女方也很多。價格視各自對款式的喜好和經濟條件而定,通常為一萬左右。
而女方要購買的東西為:
(1)男方結婚訂婚時所穿的西裝一套,襯衫兩件,領帶兩條,鞋子兩雙(休閑跟皮鞋各一雙)休閑裝兩套,襪子一打,金器:手鏈和項鏈各一條(如果給伴郎的紅包少於580就需要再買條襯衫給伴郎)。(金器這個偶不知道,我那時也沒這么做)
(2)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選擇,視情況購買。建議多跑幾家,多比較,不然各方開價差別不小。送碗也得挑個日子,有「穩當」一說,「穩」諧音溫州話的「碗」。現在市場的碗分骨質瓷和陶瓷,建議還是買陶瓷,耐高溫不易裂,而且還不像骨質瓷那樣日子久了容易積污垢。還有就是注意,最好買微波爐適用的,這點日後很實用。
(3)六樣分柑橘,糕點,棗子,桂圓,蓮子,花生。再把男方送的糖金杏回送一隻給男方(六樣在專門的店可買,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專門用臉盆和包裝紙包好,需提早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去預定)。
3.訂婚日:現在訂婚酒席分兩種,一種是中午女方家擺設酒席宴請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則由男方回請女方。另一種就是雙方父母加上至親好友一起於某酒店設宴訂婚。一般現在市區選擇後者的比較多,下午男方驅車盛裝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並給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錢(皮箱錢所指的就是女方弟弟或者妹妹不讓姐姐出嫁拉著皮箱不肯走,你要給他錢他才肯放人,上輩人這么解釋的,還有就是女方要是獨生子女,就給女方的媽媽)。關於皮箱錢,也有是在結婚日給的。皮箱錢大概在5800-10800不等。到酒店後給雙方父母敬茶,向親朋好友敬酒以見證你們的愛情。
結婚:
1.決定下結婚的日子後就要開始去預定酒店布置酒席了,現在好象要提前一年預定酒席我暈,好日子大家都結婚啊。
然後就要先安個窩了,買房子和裝潢當然是男方負責的,裝潢就起碼要2個月了,一般在訂婚之後開始裝潢。裝潢好後房間內的傢具由男方購買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由女方負責打扮,所有帶插頭的,裝飾的東西還有廚房的櫥櫃以及床上用品都有女方搞定。
2.拍婚紗照。要挑選好時間,
3月份是拍婚紗照最好的時間,天氣好,風景好。要早點去預定,因為好時間大家都搶著去的。現在的3W、古攝影、時尚春天、中天私人攝影坊(最近剛聽說)都不錯,一改薇薇新娘等千篇一律的風格。最好趁做活動的時候去預定,送的東西多,價格也會相對便宜。拍照時建議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要輕易聽信化妝師的建議,他們都是帶有利益的,一般沒什麼好推薦。還有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選影樓時弄清楚入冊照片數(一般是50張,有些是40張的就太少了)和每增加一張的單價,這個各個影樓差別還是很大的,高的要50一張,少的30,最後造成總價的差別還是不小的。
3.婚紗。現在很多人都是買婚紗,有時間這也是好的,畢竟去蘇州上海買來的要便宜很多,但要注意一點,蘇州的質量一般都不大好。還有就是去一趟路費開銷也不少,比較一下,租和買到底哪樣合算。租的話溫州現在的幾家店分布是這樣的:像百老匯、嫁衣工坊的一些租金很貴,嫁衣工坊有幾件相當獨特,就是價錢貴,好看晚禮服一般也要三千多,三件加加起來超萬是肯定的。百老匯的一些一件就要上萬。就穿一個晚上,這么貴,錢花得實在太冤枉。感覺柴橋巷有一家夢宮場嫁衣還不錯,價格實惠,東西也比較精.
3.結婚那天敬酒程序自己不必擔心,禮儀公司攝像的人對這些套路一清二楚,他會邊拍邊指導你怎麼敬酒的,只要照著做就好了。
4.女方給男方家人的禮物。
(1)地瓜爺地瓜娘。給地瓜爺和地瓜婆都得買禮物。我當初正值夏天,就給地瓜爺買了件鱷魚的T恤,給地瓜娘買了條項鏈。給地瓜爺地瓜娘都要買一雙鞋子,尤其是地瓜娘,還得在鞋子里放雙襪子,「鞋襪」諧音溫州話的「閑摸」,就是她在閑暇時能夠幫你打理打理家務。
(2)地瓜娘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男方的舅舅阿姨。通常是每人買一條被子或被套之類的床上用品,價錢通常在兩三百元。
(3)男方的親兄弟姐妹。有哥哥弟弟的通常是買件襯衫或其他衣服。有姐妹的通常是戒指或是項鏈。還有兄弟姐妹的配偶視同兄弟或姐妹。
5.結婚前幾天的准備。
(1)攝影租車禮花,不過這些到關系不到現在滿大街的禮儀公司有全包的。
(2)司儀。請不請就看個人喜好,總覺得你酒席多的話司儀又搞半天你忙到晚上12點也別想好,你等的了人家也等不了啊。司儀請得好的話還可以,萬一水平太差或其他什麼的,反而會破壞了婚禮氣氛。
(3)預定化妝師。
4.結婚前晚新娘去做個美容去個角質就行了,如果有跟裝妝的話,結婚當日就不用起那麼早了,現在美容師都是直接上門來的9點多起來去做個頭發做指甲然後吃飯,中午這頓後下一頓可是要到第二天的中飯啊,這里要提醒大家還是要吃飽啊,呵呵。。。然後到一點多化妝師到家穿上婚紗,披上披肩,化妝和發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多。這里要提醒的是,要注意提前電話通知化妝師自己的婚紗是什麼顏色和風格的,這樣便於她會准備相同顏色和風格的頭飾。
男方也是差不多吧,沒女的那麼麻煩,4點鍾的時候新郎和伴郎就要出發到女方家中去接新娘了(現在是越來越早了,因為現在酒店一般有多對新人同時結婚,早到的風水好,為了搶風水,現在新娘都很早到,而不像過去那樣客人等新娘了),到了新娘家後伴娘就會想些花招為難新郎,最後當然也是紅包搞定才開門,(紅包是50塊左右,溫州這邊是九個伴娘,加新娘正好一桌)然後就是九個伴娘加新娘所有的男方親戚隨車一起到新房。這里講下車,溫州這邊是租車,香煙是一定要遞的,否則有些不好的司機就會故意開快開慢,這樣就不成隊行,錄象拍起來就不太好看。然後到新房裡就是敬茶和湯圓排錄象,還有一定記住敬東西時的長輩次序,否則就會被人說閑話了。
接下來就是又一路車開到酒店,然後就是舞獅子,然後給紅包(紅包是1人10塊,總共60)。接下來就是有些伴郎會拿那種噴噴綵帶來狂噴新人和伴娘。建議新娘把頭紗放下來,而伴娘建議准備件有帽子的舊衣服,進去前先把帽子戴好,呵呵。最後一關當然是敬酒,這個是最重要,當然也是因人而異,大家各自發揮,在此也免了,還要注意中間新娘要換婚紗和發型。還要注意下的就是現在是男方送給女方4桌酒席包括紅包,多出來的酒席就是女放自己負責了,而紅包當然是由各自的家長收。
『柒』 樟樹市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用餅、柚子、其它糖果、香燭等供月。
供月完畢,樟樹有些地方還有到各家去「偷」月餅的習俗。小孩子最高興了,到處逛。
樟樹不興放孔明燈,有的人會將柚子剖開,分成四瓣,但不分開,做成一個小燈籠,裡面點上蠟燭,出去遊玩。
有些人會去寺院和出家人一起過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