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什麼人最長壽多少歲
最長壽世界紀錄
2006-08-29
據環球在線28日消息:吉尼斯世界紀錄上「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人」、116歲的厄瓜多老婦瑪麗亞.埃絲特.卡波維拉未能延續她的神奇紀錄,在8月27日辭世。
吉尼斯世界記錄方面表示,吉尼斯世界紀錄將在倫敦發表正式聲明,卡波維拉去世之後,現在世界上最老的人將是美國田納西州的伊麗莎白.博爾登,伊麗莎白老人也已經116歲高齡,比卡波維拉小11個月。
② 長壽十大秘訣口訣
葯王孫思邈的養生長壽妙法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③ 人如何長生不老
德格雷的第一個「貢獻」就引起了基因學界的轟動。199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對線粒體(細胞內部的「動力工廠」,給細胞的提供能量,維持各項活動)的老化過程提出了新解釋。德格雷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認可,生物學家承認,他的確找到了一個新發現。
提問者:
s123321w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這是可能的。人體的衰老主要是由細胞再生能力的逐步減弱或逐步失去功能。
而造成衰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由基。在周衰老的斗爭中,植物已經找到了對付自由基的有效方法,而動物還不能。因此植物的壽命很長,但終於有一天也會死亡。
還有一種觀點:人的運動要是能達到光速,就能長生不老了...在10年後,100年後,或許一億年後,人類的思維和運動就能達到光速,然後人類將會長生不老.
前部分說的基本上是對的,但不能說是「長生不老」,而只能說如果達到光速,時間就停止了。這是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證明的,可以信賴。
但是後部分卻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10年後,100年後,或許一億年後,人類的思維和運動就能達到光速,然後人類將會長生不老.」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之所以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不是因為「一億年」的時間太短,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研究完成,或者要更長時間人類自身的進化才能達到這一水平,而是說,不論多長的時間,這一願望都不能實現。
首先,什麼叫做「思維達到光速」?這是不可理解的。即便「思維達到光速」可以理解,並且能夠實現,思維的運動也不是一種物質的運動。非物質的運動如何能替代物質的運動讓物質的人長生不老呢?
其次,物質的人的運動也不可能達到光速。因為根據相對論原理計算,當物質的運動達到光速以後,其質量就會增加到無窮大。不要說當人的身體質量達到無窮大的時候,人是否能承受得了,人是否還能稱之為人,就是裝載人運動的那個飛行器又憑什麼能夠承載無窮大的負荷?又憑什麼推動一個無窮大的質量的物體運動?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①人的運動不可能達到光速;②「人的運動要是能達到光速」,那個時候的人不是「長生不老」而是早已死去。
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但你希望再活一百年嗎?一些未來學家預測,隨著科學的進步,終有一天這美夢會成真。而另外一些專家則認為,人類存在生理極限,所謂長生不老純粹是幻想。
④ 讓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樂觀——長壽的秘訣
老年人講究心理調適,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對於健康長壽是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家認為,能使老年人達到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而豁達開朗是重要的一條。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苦」。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老年性疾病與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調節心理上的平衡,有助於老年人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的產生,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有的老年人在患病之時,對疾病感到恐懼,產生各種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對健康是更加有害的。現代醫學觀點認為:恐懼、憂郁等不良情緒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某些器官和腺體的功能隨之失調,引起代謝紊亂,疾病易趁虛而入。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百病始於氣」,不良心境使人氣機失常,肝失疏泄,肺失降,氣滯而百病叢生,所以不良心境不僅可以導致疾病發生,也可使疾病加重。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煩惱是一種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是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要從許多方面努力,解脫產生不良心境,是直接的因果辦法,『心理勝情』是意志的力量」。對心境多抑鬱,難以自拔的人,心理學家建議,不要過分地獨自琢磨,去找一個好心腸,明白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可減輕自己的痛苦。另外,要學會暫時排遣自己的煩惱,遇到不愉快的事,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耐心而巧妙地去做,逐漸取代那種心理上的「痙攣」,改變不良心境,中醫心理學稱之為「移情變氣」治療。
現代老年病學的研究和對長壽老人身心的探討,都肯定了:胸懷寬闊,性格開朗,遇事鎮靜,長期保持精神樂觀的「鬆弛適度」狀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不良心境,則為痼疾之源。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歡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源於感受,無慮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故老年人要力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老年人還要在生活中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足而生樂,樂而生喜,都會促進身體更加健康長壽。
⑤ 古今中外最長壽人的年齡是多少出現在哪裡
彭祖是傳說中帝堯之臣,名鏗,壽八百.
傳以長壽見稱。原系先秦傳說中的仙人,後道教奉為仙真。
彭祖傳說與先秦典籍所謂老彭有關。《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
好古,竊比於我老彭。』」①老彭為何人,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老彭是殷賢大
夫,好述古事,有的認為,「老彭」指的正是彭祖;有的則認為,「老」指老子,「彭」
是彭祖,等等。因《大戴禮記》也有所謂老彭,系商初人,馬敘倫確信「老子與《論語》
之老彭是一人,與《大戴禮記》之老彭非一人」。②彭祖養生致壽之事,《莊子》記載
甚多。《大宗師》在極稱「道」的永恆玄妙後,繼稱得其道者的種種玄妙,其中有雲: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③《刻意》又稱:「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
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④此外,《逍遙
游》《齊物論》諸篇都涉及彭祖其人。《荀子·修身》也把他描寫為「治氣養生」之人。
屈原《天問》曰:「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清王夫之注曰:「舊
說以彭祖烹雉獻堯,堯食而美之。未詳是否。彭,彭鏗。導引服食而壽,堯饗其獻,壽
八百歲。」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竹簡《養生方》,還有彭祖答王子巧(喬)問養
生的描述。大概最初傳稱他以導引行氣修身致壽,後來則把服葯、房中等種種道術集於
其一身。
《列仙傳》載:「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
夏至殷末壽八百餘歲。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歷陽有彭祖仙室,前世禱請風雨,莫不
輒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祠訖,地即有虎跡雲。後升仙而去。」⑤在漢代,有關彭祖
的記載,還未與房中術相聯系。《漢書·藝文志》著錄房中八家,尚無以彭祖名其書者,
至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釋滯》稱:「房中之法十餘家」,其中便有了彭祖;在
《微旨》篇中論房中術,則稱「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遐覽》篇還著錄《彭祖經》
一卷,並在《極言》篇引用其文。《神仙傳》增加了服雲母粉、麋鹿角,盛贊金丹,擅
長房中術,並傳授道術於采女、殷王等情節。雲:「彭祖者,……少好恬靜,不恤世務,
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殷王聞之,拜為大夫。……常有少容,然其
性沉重,終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詭惑變化鬼怪之事,窈然無為。時乃遊行,人莫知其所
詣。伺候之,竟不見也。有車馬而不常乘,或百日、或數十日不持資糧 還家則衣食與
人無異常。閉氣內息,從平旦至日中,……其體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以攻其
患。……王自詣問訊,不告之,致遺珍玩前後數萬,彭祖皆受之,以恤貧賤,略無所留。……
乃令采女乘輕軿而往問道於彭祖。……彭祖曰:『欲舉形登天,上補仙官者,當用金丹。……
其次當愛精養神。服餌至葯,可以長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虛飛行耳。不知交接之道,
雖服葯無益也。』……采女具受諸要,以教王。王試為之,有驗,欲秘之,乃令國中有
傳彭祖道者誅。又欲害彭祖以絕之。彭祖知之,乃去,不知所在。其後七十餘年聞人於
流沙之西見之。……彭祖去殷時,年七百七十歲,非壽終也。」⑥道教各派常以教義的
差別而對某些仙真作出不同的評價。東晉中期出現的上清派雖獨斥房中,但因彭祖有服
食煉氣的一面,故上清派有其傳記,且其地位與四皓、安期生相當。《元始上仙眾真記》
雲:「廣成丈人今為鍾山真人九天仙王。漢時四皓、仙人安期、彭祖今並在此輔焉。」
⑦而靈寶派則貶低彭祖一類「唯自求道」的仙人。《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稱彭祖
壽八百歲,只得小乘地仙,乃因前世學道,「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⑧此
外,還有將彭祖與帶「彭」字的地名聯系起來的傳說,如彭祖因進雉羹於帝堯而得封地,
後謂之彭城:彭祖曾過彭蠡之濱,遍游洞府,垂釣於台上,雙鯉化為雙龍,沖天而去;
等等。或稱彭鏗乘風御氣,騰身踴空,年七百七十七歲時解化。在《真靈位業圖》
中,彭鏗列在第四左位。⑨道書依託彭祖撰者不少,除前述外,尚有《彭祖養性經》
《彭祖攝生論》《彭祖導引法》《彭祖導引圖》等等。
⑥ 誰是中國最長壽得人
[size=2]彭祖姓籛名鏗,是遠古時代顓頊帝的玄孫,到
殷代末年時,彭祖已經七百六十七歲了,但一點也不衰老。彭祖少年時就喜歡清靜,對世上
的事物沒有興趣,不追名逐利,不喜愛豪華的車馬服飾,把修身養性看成頭等大事。君王聽
說他的品德高潔,就請他出任大夫的官職。但彭祖常常以有病為借口,不參與公務。他非常
精通滋補身體的方術,常服用「水桂雲母粉」「麋角散」等丹方,所以面容總像少年人那樣
年輕。然而彭祖的心性十分穩重,從來不說自己修煉得道的事,也不裝神弄鬼的惑亂人心。
他清凈無為,幽然獨處,很少到處周遊,就是出行,也是一個人獨自走,人們不知道他到什
么地方去,連他的仆從也不知道他哪兒去了。彭祖有車有馬但很少乘用,出門時常常不帶路
費和口糧,一走就是幾十天甚至幾百天,但回來時仍和平常一樣非常健康。平時他常常靜坐
屏氣,心守丹田從早晨一直到中午都端端正正地坐著,用手輕輕揉雙眼,輕輕按摩身體的各
部位,用舌頭舐嘴唇吞咽唾液,運上幾十次氣,然後才收功,趕來散步談笑。如果他偶爾感
到身體疲倦或不舒服,就運用閉氣的方法來治體內的病患,讓胸中所運的氣散布到身體的各
部位,不論是臉上的九竅,肺腑五臟、手足四肢以至於身上的毛發,都讓氣逐一走到。這時
就會覺得氣像雲一樣在身體中運行,從鼻子、嘴一直通到十指的末端,不一會兒就覺得通體
十分舒暢了。君王去看望彭祖時,也常常不通知他,偷偷留下些珍寶玩物賞給他就走了。君
王給彭祖的賞賜前後有幾萬金,彭祖也都接受下來,但立刻就把它們救濟了窮苦的人們,自
己一點也不留。還有位叫采女的人,也是從少年時就開始修道,已經二百七十歲了,看起來
只有五六十歲,她也很精通修煉的方術。君王讓采女住在嬪妃的掖庭宮中,為她建築了華麗
殿閣,賞賜她不少金玉。有一次,君王讓采女乘上華貴的馬車去看望彭祖,向彭祖求教修行
的要點和延年益壽的方法。彭祖說,「如果想要升入天堂去在仙界做仙官,就要常服金丹。
九召、太一都是因為常服金丹才白日升天的。不過這是道術中最高的,人間的君王是作不到
的。其次就是要養精蓄神,服用葯草,可以長生。但是不能搞那些驅使鬼神、乘風飛行的邪
術。如果本身不懂得陰陽交合的道理,就是吃葯也沒有效果。關於陰陽交合的原理,只能靠
自己去推斷體會,怎麼能說得出來呢?所以覺得你問得很奇怪。我是遺腹子,三歲就死了母
親,又趕上了犬戎之亂,顛沛流離逃難到了西域,在那裡呆了一百多年。我從少年就死了父
母失去了依靠,以後又陸續死了四十九個妻子,失去了五十四個兒子,多次遭難,損傷了我
的元氣。不管冷熱,我的肌膚都沒有光澤,營養護理得也很不好,形體瘦得像枯木,恐怕活
不太長久,加上我的所見所聞也很淺薄,實在沒有什麼可向別人宣揚的。大宛山裡有一位青
精先生,據說已經活了一千歲,仍然像個童子,一天能步行五百里,能夠長年不吃東西,也
可以一天吃九餐,你不妨去向他求教修煉之術吧。」采女問道,「那麼青精先生是位什麼神
仙呢?「彭祖說他也不過是個得道的人,不是什麼仙人。凡是仙人,或者能夠縱身入雲,沒
有翅膀而能飛翔,或者能乘著龍駕著雲直達天庭;或者能變化成鳥獸翱翔在雲中,暢游在江
海,飛越穿行於名山大川。還有些神仙以天地之元氣為食,或者吃仙葯靈芝,或者出入於人
世間而凡人看不出他們是神仙;或者隱藏起自己的身形使人看不見。有的臉上長著非凡的骨
相,身上有奇異的毛,孤獨自處,不與凡人交往。然而這些仙人雖然有長生不死的壽命,但
他們與人情相去太遠,與人世完全隔絕了,就像鳥雀變成蛤蟆,山雞變成海蜃,已經失去了
本身的真實,成為一種怪異的東西,以我愚笨的想法,是不願意變成那種仙人的。修煉道
術,就應該吃甘美的食物,穿輕柔華麗的衣服,懂得陰陽相通相變的道理,也完全可以作
官,修道的人應該骨骼健壯,面色和體膚十分有光澤,雖年老而不衰弱,年歲越大見到的事
越多。長年在人間,冷熱風濕傷不著,鬼神精怪不敢犯,五種兵器和百種毒蟲都不能靠近,
別人的褒貶議論都毫不在乎,這些都是最可貴的。人生在世本來就接受著天地之蔭之氣,即
使不懂得修道的方術,但只要有適當的修養,就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如果稍微懂點道術,
就可活到二百四十歲。再要多懂些道術,就可以活四百八十歲。真正弄通了修煉的原理,就
能長生不死了,只是不能成仙而已。延年益壽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要使身心受到傷害:要適
應冬寒夏熱的四季氣候變化,使身體永遠舒適;對美人女色和悠閑娛樂都要適可而止,不要
被貪欲所誘惑,這樣你的內心就可以安然潔凈;對於作官時的車馬儀仗服飾,都知足而不貪
求,這就能使你志趣專一;音樂繪畫使人賞心悅目,使你的心情能夠得到啟迪。所有上面這
些,都能養身益壽。而不能掌握這些分寸,反而會對自己有所傷害。古代的聖人,擔心愚鈍
的人們,不掌握事情的分寸,沉浸在欲河中流連忘返,因而要斷絕人慾之源。所以有些非常
高潔的雅士們不與妻子同床,其次的一些士人們則不和妻子同被。就是吃上一百副葯,也不
如一個人獨自靜卧修養。音樂聽得過多會使人耳聾,美味吃得過了頭反而敗壞人的口味。如
果對一切都有所節制適可而止,正確地處理通暢和堵塞的關系,就不但不能減壽,還能夠獲
得好處。這一切種種都和水、火的使用一樣道理,用得過了分,必然要受害。人們常常不理
解,如果經脈受到了損傷,血氣不足,內臟虛弱,髓腦也不堅實,身體必然要生病。而這病
恰恰是因為受了外界的傷害,比如受了天氣變化或酒色過度引起了內損,而並不是人自身就
會生出病來。思慮過多、用腦過度、過憂過喜、悲哀過度、憤怒氣惱、過分企求、陰陽不能
協調,這些都能傷人,但男女的房事過度則是最能傷人的。這乍看很奇怪,其實不然。男女
相輔相成,像天地相生是同一個道理。所以男女之間的事更要講究以氣養神,不能過分而失
去協調。天和地按著陰陽交接的規律就可以永無終極,人如果失去交接的和諧就會受到傷
害。人如果避開傷害而得到陰陽和諧之術,就得到了長生之道。天與地是白天分晚上合,一
年有三百六十次交接,天的陽氣和地的陰氣融合在一起,才使得萬物滋生無有窮盡。人如果
能符合天道,就能夠長存。其次就是吐納運氣的法術,得到這種法術的人,邪氣就不能侵害
他,這是修煉自身的根本所在。其它像吐納導引、含影守形等等的方法有一千七百多條,以
及四季睡覺時頭應朝哪個方向、經常檢討自己的過錯、睡眠和起床的早晚等等方法,都算不
上修道的真諦,不過可以教那些初學修道的人入門而已。一個人如果能夠修身養性,運氣煉
身,那麼萬神都會來到他的心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調養自身,把身體搞得十分衰弱,那萬神
也就自然離去,就是再悲傷也不會把神留住。修道的人如果不能找到最根本的道理而去舍本
逐末,有得道的人鄭重指點還不相信,對那些講解真正修煉道理的書籍不去認真閱讀卻說書
上講得太淺薄,一見到論述天界、北神的大部經典就嫌太難懂而不去攻讀,這樣的人到死也
不會有什麼收益的,不是很可悲的事嗎?還有的人盡管苦於世間俗事纏身,但又不甘心拋開
塵世獨自到山中去居住修行。這種人就是教給他修道的方法,他也不會去認真實行,因為他
們沒有仁人志士的那種真誠的心意,以為只要自己關上房門在屋裡煉閉氣的功夫,不想凡俗
的事並節制飲食就可以得道了。我的先師曾著過《九都》《節解》《指教》《韜形》、《隱
守》、《無為》、《開明》、《四極》、《九靈》等論述道術的經典,共有一萬三千條,用
以教導那些剛入門學道的人,你可以拿去參照著使用吧。」采女從彭祖那裡得到了這些學道
的要點,回去後教給君王,君王試了一下很靈驗。殷王得到了彭祖的道術後,一直想秘而不
宣,並在國內下了命令說誰要敢傳揚彭祖的道術就殺頭,還想殺害彭祖以使他的道術失傳。
彭祖知道以後就走掉了,也不知去了哪裡。過了七十多年以後,聽說有人在流沙國的西部見
到了彭祖。殷王並不堅持按彭祖的道術修煉,但也活了三百多歲,氣力還像五十歲的人一樣
強壯。後來由於他得了一個妖冶的女子鄭氏,驕奢淫逸,終於失去了道行而死。民間流傳說
凡是傳播彭祖道術就被殺,就是指的殷王禁傳彭祖道術的事。後來有一位黃山君按照彭祖的
道術修煉,已經活了幾百歲,面貌仍似少年。彭祖成仙後,人們把他的論述記錄下來,就成
為《彭祖經》。[/size]
⑦ 道家養生,辟穀,胎息,龜息,服氣,長壽術。
「辟穀」真有助於養生,「辟穀」可以減輕臟腑的負擔,有助於道教徒修煉(深山)
人體中有三蟲(三屍),專靠得此谷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因此為了清除腸中穢氣積除掉三屍蟲,必須辟穀。
《黃庭內景經》雲:「百穀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
絕谷 即辟穀。內煉方術之一。《漢武帝內傳》:「李少君……少好道,入泰山采葯,修絕谷遁世全身之術。」亦稱「絕粒」。《文選》晉孫興公《游天台賦》:「非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
休糧訣 也即辟穀。為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的第十三節。其法為:凡欲休糧,但依前各法,即進取訣、淘氣訣、調氣訣、咽氣訣、閉氣訣等,勤修三年之後,正氣流通,髓實骨滿,百神守位,三屍遁逃。如此,漸不欲聞五味之氣,常思不食,欲絕則絕,任其自然。但覺腹空即須咽氣,無問早晚,何論限約,久久自知節約。
辟穀法,本系道家古傳,然質言之,下一辟字即失道矣。得道之士,不食也。非故為不食。乃不需要食,故自然不食。一辟穀,即有意不食,覺飢而故辟之,非道也。道之至者,自不覺飢,自不覺渴,以其內充而無此需要也。
⑧ 甲不開倉財物耗散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什麼意思
甲不開倉財物耗散
乙不栽植千株不長
丙不修灶必見災殃
丁不剃頭頭必生瘡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己不破券二比並亡
庚不經絡織機虛張
辛不合醬主人不嘗
壬不汲水更難提防
癸不詞訟理弱敵強
子不問卜自惹禍殃
丑不冠帶主不還鄉
寅不祭祀神鬼不嘗
卯不穿井水泉不香
辰不哭泣必主重喪
已不遠行財物伏藏
午不苫蓋屋主更張
未不服葯毒氣入腸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酉不宴客醉坐顛狂
戍不吃犬作怪上床
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每一句的解釋為:在一天中的某時不要做某事否則會發生某事。比如第一句:甲不開倉財物耗散,即為甲時不要開倉,如果開倉則財物耗散。
彭祖是中國遠古道家的衙要人物,他以善養生而長壽。他的重生與棄物,服食、吐納、守靜、導引、房術中等養生理論,對道家、道教及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家先驅,彭祖,養生道家先驅與養生論一一彭祖考陳廣忠(淮南師專中文系教授淮南232001)內容提要彭祖是中國遠古道家的衙要人物,他以善養生而長壽。他的重生與棄物,服食、吐納、守靜、導引、房術中等養生理論,對道家、道教及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道家先驅,彭祖,養生中國道家、道教,之所以成為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支柱之一,有一個長期孕育發展過程。春秋《老子》、戰國《莊子》的出現,標志著道家思想體系的建立和完成;西漢初期的黃老道家走上政治舞台,成為治國的統治思想,表明退家思想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頂點;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說明道教的宗教性質及組成形式已經完備。凡此種種,都很自然地涉及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道家和道教從產生、發展到日臻成熟,必然有一批早期的代表人物,而彭祖則是其中的一員。彭祖其人盡管彭祖其人頗為迷離,但是對其世系,史籍記載則十分清楚。《史記·楚世家》、《五帝本紀》、(三代世表》,《大戴禮記·帝系》及《五帝德》、《世本》等皆有記述。
《大戴禮記.帝系》載:「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黃帝產玄囂,玄囂產極,極產高辛,是為帝嘗。帝嚳產放勛,是為帝堯。「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項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句芒,句芒產牛,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是為帝舜,及產象、敖。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饋氏,產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為昆吾;其二日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日,是為彭祖;其四日萊言,是為雲劊人;其五日安,是為曹姓;其六日季連,是為半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雲劊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連者,楚氏也。」根據以上記載,可以制出如下世系表:由此可知,彭祖為黃帝的六世孫,其母懷孕三年,剖腹產下六子,後皆有封國。這個「五帝」的世系,就是司馬遷《五帝本紀》,《三代世表》及《楚世家》的依據。
司馬遷對彭祖世系的記載,還有:《五帝本紀》「堯老,使舜攝行天下子政,巡狩。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人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龍、!垂、益、彭祖,自堯時而舉用,未有分職」。知「彭祖」等十人,堯時就已經被舉用,而未有職務。加上十二位部落領袖,「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為大理,平;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唾主工師,百工緻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最大,……。」舜執政時,任用了二十二位大臣,「彭祖」雖具體執掌不明,但亦為二十二臣之一。《楚世家》中記載彭祖的身世:「楚之先祖出自帝敞顓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嘗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嘗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訴剖而產焉。其長一日昆吾,二日參胡,三日彭祖,四日會人,五日曹姓,六日季連,半姓、楚其後也。"《史記·索隱》認為「卷章」名「老童」。此與《帝系》略有不同。
《帝系》:顓頊→老童。《楚世家》:顓項→稱→老童。其餘沒有什麼區別。則此可知,「彭祖」其人,確實存在於上古,而在堯、舜時代就已知名,曾經擔任舜之重臣,並且以長壽著稱。彭祖的長壽及行止廣泛見於戰國秦漢史籍之中。而較早的是戰國初期的《列子·力命》:「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人百。」認為他的才智不如堯舜,壽命卻遠遠超過他們。
《荀子·修身》也有記述:「扁善之度一以治氣養生,則身後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認為,遵循善行的法度,用善行來理氣、養生,就可以追蹤彭祖。對彭祖的養生長壽理論予以充分的肯定。具有濃重道家思想的文學巨子屈原,在其(楚辭·天問》中對彭祖的時代及特長也有記述:「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長」?東漢王逸注雲:「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堯,堯美而饗食之」。又雲:「言彭祖進雉羹於堯,堯饗食之以壽考,彭祖至人百歲,猶自悔不壽,恨枕高而唾遠也。」可知戰國之時彭祖以食補養生長壽而在南方廣為流傳,並引起屈子的關注。對於彭祖,戰國道家旗手莊子,曾有四次記述,並指出:彭祖亦為道家理想人物,以其得「道」致長壽,並聞名於當世。彭祖長壽,是得到了大道。《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主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接著,列舉韋氏、伏羲氏、堪壞、馮夷、肩吾、黃帝、顓項、禹強、西王母、傅說及日月、維斗得「遣」之結果,與此十二得道之人及自然界、北斗、日月並列的還有「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在於這里告訴我們,彭祖也屬道家人物,深得天地自然之道,而達到長壽的結果。《
在於·逍遙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可知彭祖長壽在當時是廣為傳揚的。《齊物論》中指出,長壽與短命都是相對的:「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春乎殤子,而彭祖為夫。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對彭祖的「養形」長壽論,(在於·刻意》是這樣記述的:「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追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適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可知莊子對彭祖的長春也是肯定的。但是通過吐納、道引而達到長壽的目的,他是持否定態度的。而對於達到「澹然無極」境界的「聖人」,才是莊子所贊賞的。對彭祖的年歲、任職、受封、稱謂、經歷、身世。氣度、被害、逃亡等堵事,古籍中也有不少記載。《莊子》成玄英疏中說:「彭祖者,姓名鏗,帝顓頊之玄孫也。善養性,能調鼎進雉羹於堯,堯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謂之彭祖。歷夏經殷至周,年八百歲矣。」而《在於釋文》中也載:「彭祖,李雲:名罌,堯臣,封於彭城,歷虞、夏至商,年七百歲,故以久特見聞。《世本》雲:『姓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人百歲』。
而葛洪《神仙傳》中這樣說」彭祖者姓諱鏗,帝顓頊之玄孫也。殷末已有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並記載彭祖自述:「吾遺腹而生,三歲而失母,遇犬戎之亂,流離西域,百有餘年。加以少枯,喪四十九妻,失四十五子,數遭優患,和氣折傷,冷熱肌膚不澤,榮衛焦枯,恐不度世,所聞淺薄,不足宣傳。"知這位長壽仙翁,經歷坎坷,飽經憂患,而能如此高壽,確實不易。彭祖並曾因傳授長壽之道而險些遇害:「王聞之,以為大夫,常稱疾閑居,不與政事。"「王自往問訊,不告;致遺珍玩,前後數萬金,而皆受之,以恤貧賤,無所留。」「乃令采女問道於彭祖。」「采女具受諸要以教王。王試之有驗。殷王傳彭祖之術,屢欲秘之。乃下合國中,有傳彭祖之道者誅之。又欲害祖以絕之。祖知之乃去;不知所之。其後七十餘年,聞人於流沙之國見之。」
劉向《列仙傳》亦雲:「彭祖有道術,商王忌之,西去流沙不返,不知所終。」封國與姓氏彭祖受封於淮水流域泗水之濱的彭城,並在這里修生養性,而使彭城成為他傳播道術的基地,也為難水流域成為中國道家的故鄉,播下了第一顆種子。較早記載彭祖受封的是《國語·鄭語》「大彭、豕韋為商伯。」韋昭註:「大彭,陸終第三子日,為彭姓,封於大彭,謂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韋,彭姓之別封於豕韋者。"除此之外,史籍對大彭、豕韋也有記述:《詩·商頌·長發》:「韋、顧既伐。"東漢鄭玄箋:「韋、豕韋,彭姓也。」班固《白虎通·號》:「大彭氏,頸韋氏霸於殷者也。"豕韋故地在今河南滑縣境。大彭、豕韋曾為商的政權鞏固,起到重要作用。今本《竹書紀年輯證》:「河顫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恍人人於班方。彭伯、韋伯伐班方,」人來賓。」「祖乙之世,商道復興。」「郊」即今山東薛城,""位於山東曹縣、定陶一帶,邳、先均與大彭、豕韋接近,商王便命其平定東方諸國。由此可知,大彭、豕韋這兩個彭姓方國,在商代確實是諸侯中的東方霸主,其勢力十分強大。把彭祖封於大彭的一說是堯。《在於》註疏者主張堯封彭祖,成疏:「堯封於彭城。」另一說堯時僅舉用彭祖,而並末受封。《史記·五帝本紀》索隱雲:「彭祖自堯時舉用,歷夏、殷,封於大彭」。
《楚世家》索隱雲:《系本》雲:『三日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虞翻雲:『名翦,為彭姓,封於大彭』。"大彭的地望古今未有疑義,都指江蘇徐州銅山縣,古又名彭城,縣西有大彭山,酈道元《水經注·獲水》雲:「獲水於彭城西南回而北游,經彭城。……城之東北角,起層樓於上,號日彭祖樓。《地理志》日:『彭城縣,古彭祖國也』。……下日彭祖家。彭祖長年人百,綿壽永世,於此有家,蓋亦元極之化矣。」獲水在今安徽蒙城與江蘇彭城之間,溝通古水、睢水與泗水,連接淮北數縣。北魏時尚有城池、彭祖樓、彭祖家。
彭城較早見於《左傳.成公十人年》:「夏六月,鄭伯侵宋,及曹門外。遂會楚子伐宋,取朝郊。楚子辛、鄭皇辰侵城部,取幽丘。同伐彭城。」「秋,七月,宋老佐、華喜圍彭城。」「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此時為前573、前572年。而《史記.宋世家》也記載此事。由此可知,彭城此時已成為晉楚、吳、鄭各路諸侯爭奪的要塞,其地理位置及形勢十分重要。彭祖氏在此長期經營,井成為商代諸侯霸主,由此可見一斑。彭祖所建之大彭國,至商代中期時滅亡。《國語·鄭語》「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史記·楚世家》亦雲:「彭祖氏,殷之時嘗為候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
《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彭城,古彭祖國也。《外傳》雲殷末滅彭祖國也。"司馬遷說大彭被滅在「殷之末世,」考《竹書紀年》所載,當在商朝中期武丁時期。《竹書紀年》:「四十王年,王師滅大彭。五十年,征豕韋,克之。」武丁是商代中興之君,在位五十九年。他在位時,把強大的鬼方、大彭、豕韋先後消滅,《尚書·無逸》中稱贊說:「力行王道,不敢荒寧,嘉靖殷邦。"為商朝做出重要貢獻的大彭國,最終還是被商王所佔據。對於彭祖的稱謂,則有姓名鏗(《世本》、《莊子》注、《神仙傳》等),名翦(《史記·楚世家》虞翻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對此,《大戴禮記》韋昭注則比較可信:「陸終氏第三子日筵為彭姓,封於大彭,謂之彭祖。」上去常以封國為氏,如韓、趙、魏、宋、陳、齊等。彭祖受封大彭,自然以國名為氏。而、鏗、翦三字,音近通假,皆為名,上古音是精紐、元韻、平聲字;鏗從堅得聲、屬見紐、真韻、平聲;翦從前得聲,為精紐、元韻、上聲字,三字韻部相近,屬真、元旁轉;精、見雖分屬齒、牙音,但同為全清,發育方法相同,發音部位接近。因此,這三字可以構成音近相通的關系。如《易·賁》:「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
《文選·張衡(東京賦)》寫作:「聘丘園之耿潔,旅束帛之翦翦。",正從戔得聲。再進一步考察,彭祖為黃帝之六代孫,顓瑞之玄孫,那麼,「黃帝居姬水以為姓」(《說文》),則彭祖應是姬姓的後代了。「彭」字本是氏,「氏」是姓的分支,戰國時姓、氏逐漸混而為一,便稱為」彭「姓。再說,彭祖弟兄六人,有叫惠連、萊言、季連的,豈能為姓?《帝系》明明指出安(曹姓)、季連(辛姓),為什麼彭祖的名「",怎麼就變成姓了呢?所以,當稱作彭錢、彭鏗、彭祖,劉向《列仙傳》、《系本》及葛洪、成玄英等人認為姓名鏗,則是講不通的。「益壽之道」彭祖之所以在中國早期道家發展史上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是以其長壽養生的理論,而為歷代道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科學家所繼承,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它是若干「長生久視」思想的先聲。其一是修道而長壽。
《列子》戴彭祖八百,《莊子》有「久特」、"壽考」之說,《神仙傳》雲「七百六十七」,《荀子注》則主七百歲,《呂覽》有「彭祖至壽」之論、《論衡》日「壽如彭祖」,《史記》、《漢書》、《大戴禮》、《世本》等史籍及註疏,亦如是說。其長壽皆由專心修道所致。《神仙傳》載:「少好恬靜,不血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然性沉重,終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詭惑、變化、鬼怪之事,窈然無為。」可見具有道家人物所獨具的美德,不去追求人世間的名譽、富貴、金錢、權勢,而侍自然之道,以養生治身為平生之首要。他與老·子的「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慘道而長壽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相同,都成了中國道家人物中的兩個得道仙翁,是中國方代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出現的兩個傑出典型。其二,由服食而長壽。彭祖為服食扼的創始人,對道教的服食、中國的醫葯科學的發展,及中國人的養生健身,起到奠基的作用。彭祖所眼有叱桂、芝、雉羹、雲母粉、麋角散等。
《列仙傳》中說:「彭祖者,殷大夫也。歷夏至殷末,八百餘歲,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王註:「好和滋味,善斟雉羹。」《神仙傳》:「善於補導之術,服水(當為『木』)桂、雲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桂有木桂(即牡桂)、桂等多種。《本草經》:"牡桂,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菌桂,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葯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子。」第三、吐納導引,閉氣內息,也是彭祖養生長壽的要道之一。…《莊子·刻意》載彭祖壽考者「所好」的是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烏伸。」《列仙傳》有「導引行氣。"
《神仙傳》:"常閉氣內息,從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體,舐唇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其體中或瘦倦不安,使導引閉氣,以攻所患,以存其體,面頭九竅,五臟四肢,至於毛發,皆令具至,覺其氣雲行體中。故於鼻口中達十指末,尋即體和。」彭祖的氣功有吐納、閉氣、引氣、咽津、服氣、運氣、療癇等內容,包含了中國道家、道教氣功理論的所有精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養生理論,產生極為廣泛的影響。「服氣」是長春的「本要」。彭祖論述長壽時說:「次有限氣,得其道則邪氣不得人,治身之本要。人受精養體,服氣煉形,則萬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則榮衛枯恢,萬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可知食氣在彭祖養生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第四、房中術的研究和實踐,是彭祖達到長壽目標的主要途徑。《抱朴子·釋滯》載:「房中之法十餘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百病,或以來陰益陽,或以增年延壽,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一事耳。玄素、子都。容成公、彭祖之屬,蓋載其粗事,終不以至要著於紙上者也。」《微旨》中也說:「凡服葯千種,三牲之養,而不知房中之術,亦無所益也。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陰陽之交,人皆有之。幽閉,會多病而不壽;肆欲,則折損性命。彭祖得「節宣之和」,故能長壽。服葯也好,美食也好,而不懂房中之術,自覺節制性慾,都無益於長壽。「彭祖之法」今雖不傳,葛洪認為是「最其要者」,當是可信的。
馬王堆出土帛書中有《十問》篇,有彭祖回答王子巧父房中養生的問題,進一步說明房中術中「固精勿泄」是長壽的關鍵。王子巧父問彭祖。彭祖回答說:「人氣莫如竣精,竣氣宛閉、百脈生疾,竣氣不成,不能繁生,故壽盡在竣。」指出,生殖之精的「竣」.乃是身體強健的關鍵之所在。他還說:「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葫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俗人芒生,乃恃巫醫,行年七十,形必天,頌事自殺,亦傷悲哉!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搪泄。心制死生,孰為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累世。」彭祖認為「陰精漏泄」,是「俗人」「有殃」的根源。必須「實下實精」、「慎守勿失」,就能「長生累世。"彭祖還說:「赤子驕悍數起,慎勿出入,以修美埋。輪白內成,何病之有?"這里談的是「固精」之法,「赤子」竣「怒」,慎而勿泄,積累體內,就能使性機能健康,從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還會產生什麼疾病呢?這樣自然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第五、彭祖的「養壽之道」中特別強調要「守靜」,要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變化,要和外部世界保持和諧統一,不能人為地違背它。彭祖在談到養生與四時的關系時說:「養壽之道,但莫傷之而已。夫冬溫夏涼,不失四時之和,所以適身也」(《神仙傳傳傳偉》)。守靜,也是彭祖養生要道。
《神仙傳》中說:「少好恬靜,以養生治身為事。」「靜」是道家養生功的基礎。《老子》中對「靜」的論述十幾次,其中有最精彩的描述:「致虛極,守靜篤。」這就是道家靜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彭祖日常行止也持「守靜」的原則:「少周遊,時還獨行,人莫知其所詣,伺候竟不見也。有車馬而常不乘,或數百日,或數十口,不持資糧,還家則衣食與人無異。」他獨來獨行,「靜」而往,「靜」而歸。可知彭祖·也是主張守靜養神。《莊子》把彭祖歸為養形派,實則是神、形兼養派,與老子、莊子、《淮南子》的主張《養神》有所不同。對於人類社會的花花世界,彭祖認為,美色淑姿,幽閑娛樂,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車服威儀,知足無求,所以一致也。八音五色,以悅視聽,所以導心也。凡此皆以養壽,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下才之子,不識事宜,流遁不還,故絕其源。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苟能節宣其宜適,抑揚其通塞者,不以減年,得其益也。凡此之類,譬猶水火,用之過當,反為害也「(《神仙傳》)。
彭祖作為一個諸侯,對於美色、美味、美音、美飾,並不一概斥為尤物,這些對養生都是有益的,不可能完全禁絕,關鍵是怎樣對待。彭祖一再告誡「下才」之人,這些外物,對於人生來說,就如同「水火」,用之過當,「沉溺其中,」「流遁不反」,不但不能長壽,反而會加速死亡。只有「節宣其宜適」才能延年益壽。彭祖的影響彭祖把服食養生作為人體健康的重要內容,把醫道與長壽有機結為一體,至遲在魏晉時代,人們就把四大醫祖岐黃彭扁並稱。陶弘景《名醫別錄·自序》中說:「昔神農氏之王天下也,畫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種以省殺生之弊,宣葯療疾以拯天傷之命。此三者,歷眾聖而滋彰。……歧、黃、彭、扁,振揚輔導,恩流含氣。」岐伯、黃帝所傳《黃帝內經》,扁鵲遺有《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漢書·藝文志》),而彭祖則有《彭祖服食經》(見《本草綱目》、《彭祖經》等。《神仙傳》載:「後有黃山君者,修彭祖之術,數百歲猶有少容。彭祖既去,乃追論其言,以為(彭祖經》。」可知此書為弟子所記。葛洪《抱朴子·遐覽》收有《彭祖經》一卷,殆黃山君所記之書。《隋書·經籍志》"醫方類」中收有「《彭祖養性經》一卷」「《彭祖養性》一卷。"前者並見《新唐書·藝文志》。由此可知,彭祖至少曾留有四部醫學養生類著作,其中部分內容尚保存在《本草綱目》之中。主人稱之為醫祖則是當之無愧的。彭祖的吐故納新,閉氣內息,行氣眼氣的養生氣功,直接影響到道教的內丹理論和實踐,成為道教日常修煉的功課之一。
《太平經》中有「食氣」的記載:「夫人,天且使其和凋氣,必先食氣。故上士將人造,先不食有形而食氣,是且與元氣合。「《雲發七簽》有《服氣絕粒》諸篇,對眼氣辟穀有所發展。其中雲「閉玄牝氣鼓滿牙齒,」「收息縮氣,5腹咽下,」使氣進入「食脈」,以氣代糧。至於《楚辭.遠游》、《淮南子·泰族訓》、《黃帝內經》、馬王堆帛書《去穀食氣》篇、河上公《老子章句》等,都有限氣的記述,可以說是彭祖食氣理論的發展。彭祖的導引術,《莊子·刻意》僅「熊經鳥伸」二種;《淮南子·精神訓》中有六種:「熊經鳥伸,鳧浴暖,鴟視虎顧;」馬王堆漢墓《導引圖》則有包括吐納、導引、器械諸項運動的四十四式,是導引術為最為完整的記述。華倫創五禽戲,並雲「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當指的是彭祖;其中「熊」、「鳥」動作即來自彭祖。彭祖的房中術,強調順其自然,固精慎泄,「節宣之和」對方代養生產生重要影響,並成為道教徒遵循的要則之一。它是我國古代研究男女牛育。性保健及生命科學。醫療等方面的長期積累的結晶。
馬王堆漢墓出土竹簡有《養生方》、《十問》、《合陰陽方》、《天下至道談》、《雜禁方》等,涉及房中術諸方面的內容,其中有關彭祖論房中的見解則十分高明。說明漢初黃老道家對房中與長壽關系的研究,達到很高的水平。由此可知,彭祖所施行的守靜、服食、導引、吐納、房中術等,對健身長壽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理論和實踐,對祖國古代醫學、體育、生命科學、養生學等諸多領域,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思想財富。
⑨ 彭祖為何能長壽
彭祖其實不長壽,那時的一甲子是一年不是現在的六十年,彭祖也就一百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