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世界上最長壽的貝殼

世界上最長壽的貝殼

發布時間:2022-08-19 23:44:45

㈠ 地球上最長壽動物能活多久 超過1萬年

暫時沒有發現有這么長壽的。
有龜中年時期320歲,科學家猜測可以活內500歲,但下落不明,容有待尋找。(慢慢等^~^)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紅海膽(red sea urchin),一種生活於沿海淺水域的形體小、刺狀無脊椎動物,是地球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它們能夠存活100年,有些甚至可以存活200年或更長。
弓頭鯨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其中一些長而重復的鯨歌可能是交配的訊號。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

㈡ 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海龜嗎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於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㈢ 人類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確定年齡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到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環境標本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記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記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

㈣ 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是龜嗎

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一隻名叫哈里特的大烏龜,14日度過了它的175歲生日,還得到了一個粉紅色的芙蓉花蛋糕。

哈里特是一隻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生於1830年,體重150千克。

它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和帶殼爬行動物。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者史蒂夫·歐文表示:「它肯定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我覺得它肯定能活到200歲。」有傳說稱,它還曾經是達爾文的寵物。

1835年達爾文結束「貝格爾」軍艦的環球考察,回到英國時帶回來了好幾只小龜。這些小龜既是他的寵物,也是他的研究對象,其中就包括哈里特,但是歷史學家對於這種說法尚存有疑問。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里,它曾一度被誤認為是一隻公的烏龜,並被起名為哈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哈里特才得以驗明正身,成為一隻名叫哈里特的母龜。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於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望採納!

㈤ 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

1、烏龜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烏龜在許多人眼中可能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了。不可否認,烏龜的確有著較長的壽命,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誇張,能存活千年萬年的烏龜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2、錦鯉

中國自古的神話傳說中就有「鯉魚跳龍門」之說,所以許多達官貴人都喜歡將鯉魚養在池塘中,比喻熱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錦鯉起源於中國,在明代文獻中就有記載,現在更是成為風靡世界的高檔觀賞魚,有''水中活寶石''之稱。

3、弓頭鯨

弓頭鯨是一種的鯨目海洋哺乳動物,生活在北極寒冷的水域。因為弓頭鯨居住地遙遠且酷寒,所以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也沒有發現太多的弓頭鯨,對他們知之甚少。

4、北極蛤

北極蛤又名冰島鳥蛤,生活在北冰洋及附近海域。一開始北極蛤在人們眼中只是一種被大量捕撈的普通食用貝類,直到「明」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5、格陵蘭鯊

格陵蘭鯊生活在北極和北大西洋下1200米的深海之中,它們生性慵懶,運動緩慢,通常在海底以一種似睡非睡的狀態緩慢前進,所以被又稱為「睡鯊」。

㈥ 海洋中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於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㈦ 哪種貝類的壽命最長,它可活多少年越快答越好,急需找資料

貝類中有一些種類一周年即達到性成熟,壽命只有1年,如裸鰓類和頭足類中的一些種。有一些種類壽命較長,但大多也是1年達性成熟。生長的速度隨種類和環境條件不同而異。溫度適宜,餌料充足則生長快,反之則生長慢。貝類的壽命以雙殼類為最高,貽貝和海螂(Mya arenaria)能活10年,馬氏珠母貝(Pinctadamartensi)可活12年,蚌類的壽命較長,珍珠蚌(Margari-tana margaritifera)能活80年,硨磲(Tridacna)甚至可活1個世紀。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

㈧ 世界上的動物誰的壽命最長

最長壽動物:405歲
圓蛤類軟體動物—— 明
2007年10月,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它們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此前人們發現的最長壽動物也是一隻蛤,但「明」比它還要年長31歲。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㈨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另附: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呵呵~!

閱讀全文

與世界上最長壽的貝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夕陽結伴農村養老 瀏覽:28
老年人的社保卡認證怎麼弄 瀏覽:723
養老院門衛個人檢討怎麼寫 瀏覽:354
老年人健康講座視頻 瀏覽:571
慶雲今年農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907
已到退休年領續交6年社保多少錢 瀏覽:930
體檢檢查出梅毒怎麼辦 瀏覽:662
過了70歲拘留 瀏覽:87
自由人養老保險42年工齡 瀏覽:121
以孝順父母的書信 瀏覽:54
重陽節板報評比活動總結 瀏覽:396
腦腸軸老年痴呆軸老年痴呆 瀏覽:471
在廣州和深圳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513
連雲港企業平均退休金 瀏覽:948
什麼是長壽米 瀏覽:440
孝順就好了 瀏覽:815
孝敬師長的播音稿 瀏覽:520
地藏菩薩是孝順 瀏覽:723
靜靜發呆得老年痴呆 瀏覽:927
70歲到80歲的男人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