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胃癌的症狀
(一)胃癌各期症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症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後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症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症狀。
(二)胃癌病人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於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於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一位被診斷為胃潰瘍的年輕人,因反復發生胃出血被推到了手術台上,醫生打開他的腹部一看,潰瘍發生了癌變,腹腔廣泛轉移。雖經醫生極力救治,還是於二個月後全身衰竭而死亡。人們傳統認為胃癌多見中老年人,青壯年少見。但近年來的臨床觀察表明,青壯年胃癌並不少見,特別是在19歲至35歲的青年人中胃癌的發病率比70年代增加了一倍。由於青年人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加之容易誤診,使得預後往往不良。
(三)胃癌常見並發症
1、當並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3、合並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腸膽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
Ⅱ 老年人女性早期胃癌有那些症狀,包括哪些
胃癌的早期症狀通常表現如下:一、上腹不適及飽脹感近半數早期胃癌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僅僅有類似消化不良的症狀,如上腹嘈雜感、隱痛、輕微飽脹、疼痛、惡心、噯氣等,這些症狀也可以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
二、胃部疼痛多數胃癌患者早期有胃部疼痛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並加以治療,口服胃葯後症狀可暫時緩解。但胃癌的疼痛一般無明顯規律性,表現為持續隱痛,而不像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那樣有較明顯的飯後疼痛或飯前疼痛的特點。原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若疼痛規律性發生改變,葯物治療效果不佳,應警惕胃癌,及時就醫。三、食慾減退、消瘦、乏力食慾減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可伴或不伴胃部疼痛。應與肝炎患者的食慾減退相區別。肝炎患者常有氨基轉移酶升高以及發熱、乏力、尿黃、黃疸等症狀。有些患者因在進食後出現腹脹、噯氣而自動限制日常飲食,致使體重下降而消瘦、乏力。四、惡心、嘔吐胃癌的早期症狀可出現食後飽脹感並伴有輕度惡心。賁門部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逐步發展為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胃竇癌進一步發展可因幽門梗阻而出現嘔吐。五、大便潛血陽性或黑便胃癌早期也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即大便外觀雖正常,但化驗可發現其中有血細胞。出血量多時可出現黑便、甚至嘔血。尤其是老年人,一旦出現黑便更應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Ⅲ 老年人胃癌的症狀有哪些
胃癌合理的臨床分期可以正確認識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恰當的治療方案,預測患者的預後,故有重要的實用價值。1985年日本胃癌研究會提出新分類法,得到UICC的修改認同,1988年正式公布這一分期法。新的胃癌TNM分期法認為胃癌的臨床及病理分期同樣重要,不能偏廢。該分期法簡單易行,更為精確。易於在臨床推廣(表2)。
1.胃癌症狀
(1)早期胃癌:胃癌的早期無特異的症狀,甚至毫無症狀。早期無消化道症狀者可佔1/4。
國內胃癌病例統計資料表明,在出現症狀後3個月之內確診為胃癌不及1/3,凡出現以下不典型症狀時均考慮胃癌之可能性應進一步檢查:
①中年以上患者出現原因不明食慾不振,上腹不適,消瘦等症狀。
②嘔血、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病因不明者。
③原有長期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狀有明顯加重者。
④胃潰瘍、胃息肉(重點是腺瘤性息肉)、萎縮性胃炎(特別是伴腸上皮化生、異型上皮增生等癌前病變)、殘胃的患者。
(2)進展期胃癌:患者病情至進展期,發展加速,症狀於數月內逐漸加重。一般胃部症狀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飽脹、厭食、惡心、嘔吐、黑便等。還可出現與腫瘤部位相關的症狀。胃竇癌多在小彎側,上腹痛出現早,程度輕重不一。如賁門部癌出現劍突下或胸骨後不適感,進食不暢,隱痛,並漸進加重,進行性吞咽困難,嘔吐,反流黏液。如近幽門部或幽門管癌,由於腫瘤壓迫出現幽門梗阻的表現。個別患者發生急性消化道出血,胃穿孔時才確診。當進一步發展時可觸及腹部包塊,發現腹水、黃疸,以及明顯消瘦、體重下降、乏力、水腫、貧血及惡病質等。
2.體征早期胃癌腹部檢查無陽性體征,故查體對早期診斷沒有幫助。當進入進展期(中晚期)可有上腹壓痛、飽滿或胃區包塊,質硬,較固定,表面不平呈結節狀。位於幽門部癌出現梗阻時可見擴張的胃型,有震水音,上腹隆起飽滿。侵至胰腺,特別是胰頭侵犯及肝十二指腸韌帶、胰十二指腸後淋巴結轉移壓迫膽總管,出現梗阻性黃疸。有肝內轉移時,肝大表面結節不平,質硬,也可以伴有黃疸出現。腹膜種植可產生腹水,多為血性。小腸、結腸與腸系膜轉移可發生腸梗阻,出現腸型、蠕動波。女性患者轉移至卵巢,是為Krukenberg瘤。淋巴結遠處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或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出現這些體征均指示已進入中晚期,多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
如注意老年人常見的發病因素及臨床特點,對多數病例可獲得早期診斷。對以下情況患者,應作進一步檢查,必要時應定期觀察、反復多次檢查。
1.凡60歲以上老年人,有慢性胃炎病史並被證實為萎縮性胃炎或有明顯腸上皮化生,證實有慢性胃潰瘍、胃腺瘤樣息肉患者,或曾作胃次全切除已5~10年以上者均應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定期作鋇餐檢查、細胞學檢查、或胃纖維內鏡檢查。
2.有一般消化道症狀,即使症狀輕微如持續或間歇發作3~6個月以上者。
3.有潰瘍病史,如症狀規律性改變,或發作頻繁者。
4.不明原因的消瘦,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
Ⅳ 老年人胃癌有哪些典型症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也叫中晚期肺癌)症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症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後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症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症狀。
Ⅳ 老年人胃癌有哪些症狀
你好 (1)老年人胃癌常缺乏慢性胃病史,有此病史的僅佔1/5。由於無胃病史,老年人常忽視胃癌的防治。 (2)老年人易患多臟器的慢性病,經常服用多種葯物,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因而容易掩蓋或混淆胃癌的早期表現。 (3)老年人胃癌多為高位胃癌,早期症狀不典型。可以有不規則上腹隱痛或原有疼痛規律發生改變,也可有吞咽梗塞感、腹脹、食慾減退、嘔吐、腹瀉,大部分有體重減輕,常並發胃出血,表現為黑便或嘔血。 (4)老年人由於生理因素或其他疾病,往往使胃鏡和X線鋇餐等檢查受到限制或檢查不及時,以致延誤診斷。 (5)在早期,體檢多無陽性體征,晚期可有右上腹腫塊、質硬、略有壓痛等。早期胃癌診斷是根治的前提,因此,當出現下列情況時,須及早或定期進行胃部檢查。 (6)老年人對早期胃癌的症狀反應遲鈍,部分病人在發病後自行服用某些葯物對症治療,一旦症狀緩解就放棄到醫院就診。常常導致延誤治療
Ⅵ 老年人胃癌有哪些症狀
胃癌的症狀還是有很多的,這個症狀是不分年齡的,而且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去判斷的,因人而異吧,建議胃癌如果早期發現還是要去做手術治療才行,不然病情惡化了患者是很受折磨的,看看(癌堅持陽光生活)輔助手術治療,還可以減輕一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