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壽長江大橋的正式通車
通車時間,來自重慶建工城建集團的消息稱,長壽長江大橋正式通車。該橋為長壽首座跨江大橋,它的建成通車,標志著重慶市沿長江的所有區縣都有了長江大橋。同時,也意味著長壽和主城區距離拉近,通過長江大橋,長壽城區到南岸茶園只需50多分鍾。
長壽長江大橋,全長1160米,為雙向四車道,橋面寬20.5米。此前,行人和車輛過江都要靠渡船,尤其是拉水泥、石子的貨車,每天都要在橋下排兩三公里長的「長龍」等候車渡,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
⑵ 長壽長江大橋有好長,
長壽長江大橋將於2005年初開工建設,長1.2公里,主跨450米,寬20.5米,投資3億元,跨長江連接長壽城區與江南鎮。規劃中的長壽長江大橋為鋼索斜拉橋,由重慶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工期兩年。投資總額20000萬元人民幣 ,建設周期2005年至2009年.2009年03月30日,長壽長江大橋正式通車.
⑶ 現在長江長壽段水位最低是在什麼時候
截止至2020年2月,為2016年12月。
2016年12月下旬以來,長江干線蘆家河水道、黑沙洲南水道、福姜沙水道相繼出現淺情,宜昌、沙市等站點航道水位更是跌破2013年三峽蓄水以來最低值,部分船舶吃水受限。與此同時,1月13日起2017年春運全面啟動,2月2日至3月14日三峽北線船閘也將停航檢修,屆時轄區通航環境將更趨復雜,保暢通、保安全壓力較大。
加大對船舶吃水的核查力度,對3000載重噸以上的出港重載船舶按照不低於20%的比例現場抽查船舶吃水,發現船舶實際吃水不滿足要求的,一律不予簽證放行;對涉嫌超載、「超吃水」船舶實行現場檢查,責令減載至符合要求後方可放行。
(3)江長壽擴展閱讀:
長江的相關情況:
1、宜昌市至湖口縣為中游,長955千米,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等四水和鄱陽湖水系的贛、撫、信、修、饒等五水,北岸有漢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磯為著名的荊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為復雜。
2、長江幹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長4504千米,占長江全長的70.4%,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宜賓市以上稱金沙江,長3464千米,落差約5100m,約佔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宜賓至宜昌長1040千米,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烏江。
⑷ 重慶繤江洪水波及幾個縣
波及到南岸、巴南、萬盛等區縣。
西部部分地區、東北部部分地區及東南部局部地區出現了暴雨或大暴雨,其餘地區小到中雨,局部大雨。主城區和雲陽、梁平、石柱、大足等15個區縣的82個雨量站為暴雨;開縣、雲陽、奉節、璧山等4個區縣的6個雨量站達大暴雨,雲陽牛門雨量最大,降雨達155.7毫米。
據水文部門預報,受降雨影響,長江重慶段4站點將相繼出現超保證水位洪峰。預計,長江朱沱站23日20時出現216.33米洪峰,超保證水位4.33米;長江江津站24日3時出現198.47米洪峰,超保證水位1.97米。
長江寸灘站24日8時出現187.6米洪峰水位,超保證水位4.1米;長江長壽站24日20時出現176.5米洪峰水位,超保證水位2.50米。嘉陵江磁器口站預計24日14時出現187.00米洪峰,超保證水位2.00米。
(4)江長壽擴展閱讀:
重慶繤江處於此次暴雨中心。幹流金銀台以上暴雨集中,強度大,各支流洪水遭遇,金銀台14日出現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每秒,超過了歷史最大的1903年(2700立方米每秒),致使下游閬中、南部、南充等縣市大范圍被淹沒,下游控制站武勝15日出現洪峰流量28900立方米每秒。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重慶潼南縣洪災已致8.9萬人受災
⑸ 長壽長江大橋的大橋的優勢
長壽長江大橋的建成聯系了長江兩岸的交通,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使重鋼環保搬遷的速度大大加快,為重鋼新廠在今年3季度順利投產奠定了基礎。
該橋為長壽首座跨江大橋,它的建成通車,標志著我市沿長江的所有區縣都有了長江大橋。同時,也意味著長壽和主城區距離拉近,通過長江大橋,長壽城區到南岸茶園只需50多分鍾。
據了解,位於長壽川染碼頭附近的長壽長江大橋,全長1160米,為雙向四車道,橋面寬20.5米。此前,行人和車輛過江都要靠渡船,尤其是拉水泥、石子的貨車,每天都要在橋下排兩三公里長的「長龍」等候車渡,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大橋通車後,載重50噸以下的貨車通通改道走橋上,「『搶手』的車渡、輪渡一夜之間就消失了。」重慶建工城建集團長壽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對於正往江南地區實施環保搬遷的重鋼集團而言,「長壽長江大橋一舉解決了搬遷中的最大『瓶頸』問題。」昨日,重鋼集團環保搬遷指揮部工程部主任劉東興奮地說,大橋通車前,搬遷所需要的物資和材料只能靠車渡送到對岸,每天最多隻能送一趟,現在,有了大橋,每天至少可以送5趟以上。
這使重鋼環保搬遷的速度大大加快,為重鋼新廠在今年3季度順利投產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重鋼是這座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⑹ 重鋼長壽區江南鎮重鋼新區怎麼走
在重慶火抄車北站乘到長壽襲的火車(車費12元),下車後乘109路公交車(車費1元)到長壽長江大橋轉101路公交車(車費1元)到重鋼江南新區;
在重慶汽車北站乘到長壽的長途車(車費30元),下車後乘101路公交車(車費1元)到重鋼江南新區。
⑺ 長壽長江大橋的介紹
長壽長江大抄橋1於重慶市東部,連接涪陵、萬州、雲陽等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大橋為鋼索斜拉橋,全長1.2公里,主跨450米,雙向四車道,橋面寬20.5米,投資3億元,跨長江連接長壽城區與江南鎮。位於長江過灘河與川染碼頭之間,北岸引道連接319國道,南岸引道連接濱江大道。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設計洪水頻率為1/300。1
⑻ 長壽2021年新規劃佔地
一、「十四五」規劃的奮斗目標與發展戰略
(一)「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我鎮加快富民強鎮、全面實現小康的關鍵時期。從內外條件來分析,長壽的發展面臨著有利的機遇。從國內環境看,國家將穩增長、調結構和改善民生作為「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繼續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支出重點向「三農」、民生、社會事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傾斜,有利於我們爭取更多項目和政策支持。從省內層面看,省、市加快推進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湖南長江經濟帶建設,縣內蒙華鐵路、平益高速等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打開對外開放的通道,拉近我鎮與長株潭、武漢等地距離,有利於我鎮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
今年我鎮又被列為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鄉鎮,有利於促進我鎮土地、戶籍、投融資、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制度創新,以及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兩供兩治」、「兩房兩相」等方面的設施建設。從自身實際看,資源豐富,基礎條件較為完善,產業有一定基礎,發展空間和潛力很大,平益高速修通將徹底解決長期制約我鎮發展的交通瓶頸,為我鎮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願望強烈,為我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二)「十四五」總體思路和戰略目標
1、「十四五」總體發展思路
以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 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省市縣委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打造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樣板鎮、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範鎮、平江遊客集散中心鎮、平江縣域次中心「三鎮一中心」建設目標,突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社會治理、項目建設、民生改善「五大抓手」,狠抓脫貧攻堅成效鞏固、人居環境整治、底線工作、產業發展、集鎮建設、民生保障「六個重點」,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苦幹實干,為建設美麗幸福和諧新長壽而不懈奮斗。
2、「十四五」發展戰略
——堅持把科學跨越發展作為中心任務。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保持和擴大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使經濟「三量」不斷邁上新台階,實現在全縣經濟地位穩中求進。
——堅持把三次產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扶持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群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增長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產業發展實施「重點突破、整體帶動」的發展思路,到2025年,全鎮工業增加值達到2億元,年均增長10%。
——堅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作為強大保障。繼續解放思路,創新思路,勇於變革,開拓進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產業、以存量換增量,更多地獲取發展資源,拓展發展空間,以思想大開放促進經濟大發展。
——堅持把改善民生、綠色發展作為根本目的。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發展,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社會事業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模式,促進社會和諧,繁榮地方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十四五」發展目標
綜合把握我鎮現實基礎、未來五年發展趨勢和各方面條件,提出今後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1、經濟發展目標:到2025年,地方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8%以上;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不低於8.5%。
2、社會發展目標: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新增城鎮人口1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全覆蓋,城鄉醫保、養老保覆蓋率100%,貧困人口不斷減少。
3、人民生活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農村安全飲用水達標率為100%,社會環境全面優化,社會大局安全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二、「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措施
(一)疫情防控不鬆懈。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境外輸入性風險增加,國內疫情形勢不容忽視,防控仍需慎終如始。要時刻綳緊常態化疫情防控這根弦,在精準、科學、常態上下足功夫,堅決做好防疫工作,不斷鞏固防控成果。
(二)鄉村振興不停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圍繞「鞏固脫貧成效」目標,嚴格落實致貧返貧預警處置機制,重點關注脫貧監測戶、邊緣戶、臨時困難戶等,做好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堅決防止返貧和新增貧困。通過建立加強扶志教育、加大就業培訓的力度、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等長效性機制,促進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持續優化基層治理。按上級要求,積極推行「黨建引領、互助互興」治理模式,建好鄉鎮政務服務中心和村級代辦站。加快推行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全面規范清理上牆制度牌匾,確保村民服務中心網路通暢,所有辦公設備能正常使用,村幹部掛牌上崗,群眾辦事更加便捷,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同時,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持續推動家風建設,不斷完善村規民約,提高群眾自治意識,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美化人居環境。鞏固「四拆除、三清理、三提升」工作成果,持續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完善收繳環衛費機制,細化環境衛生評比獎勵方案。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進一步調動群眾積極性,堅持標本兼治;推進「治陋習,樹新風」活動,徹底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打造特色旅遊。充分把握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發展機遇以及紅色資源保護與挖掘等重要項目的政策傾斜,整合盤活全域旅遊資源,塑造「長壽名片」。進一步完善好仙姑岩、長壽秘境、將軍公園以及三個國保級紅色景點建設,大力推進夜合山風景區以及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搬遷項目啟動,進一步深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長壽文化,推動農業、文化與旅遊產業齊頭並進,相得益彰。
(三)項目推進不減速。繼續發揚攻堅克難作風,全力攻堅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落地推動長壽發展大提速。加速推進一批續建項目。按照平益高速縣指揮部的要求,全面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特別是後段為平益高速項目施工提供最優的服務環境,重點抓好長壽連接線建設。確保正在建設的供電所搬遷、長壽殯儀館及長壽客運站項目施工順利。強力攻堅十大民生項目。1.預計投資6000萬元的集鎮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新增一個日處理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2.預計投資1200萬元的長壽大道(致富段)拓寬升級改造項目;3.預計投資400萬元以上的致富大道等城區主幹道路亮化升級改造項目;4.總投資5200餘萬的汨羅江防洪堤建設項目;5.預計投資2.2億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6.投資7000餘萬元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搬遷項目;7.投資約1000萬元的新屠宰場建設項目;8.預計投資400多萬元的管道天然氣站建設項目;9.預計投資1600多萬元的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10.預計投資500萬元的農村基礎設施提質改造項目。全力謀劃一批重點項目。根據編訂好的十四五規劃,將汨羅江長壽段風險治理、黃金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長壽中學建設等項目納入規劃工作。
(四)產業發展不畏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搶抓省市縣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立足鎮域產業布局和功能配套需求,編制好招商引資項目庫,全年力爭新增項目2個以上。同時積極對接寓外鄉友參與「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引進人才、資金、技術,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因商施策,提高招商成功率。加強農業產業基礎升級。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保障好農資供應,提供好農技服務,繼續做好秋冬油菜種植工作,全面落實各項惠農富農政策,扶持農民開展自主創業。充分發揮綠果農庄等種養殖大戶、合作組織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鞏固壯大農業產業,培育蔬菜瓜果、苗木花卉、農業觀光等特色產業。
(五)民生保障不務虛。加強「兩類學校」標准化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開展送教下鄉、鎮村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盤活教師存量。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機制。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加強體育藝術勞動教育工作。加大教育專項整治力度,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引導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濃厚氛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立足全覆蓋,圓滿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作,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保障體系,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完善一批村級衛生室建設,加強農村醫師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做好健康服務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建設「健康長壽」。
(六)底線工作不動搖。築牢安全生產底線。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持續保持打擊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通過推進「強執法、防事故」工作,狠抓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學校安全等專項整治;貫徹「四個最嚴」要求,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葯品;開展交通頑瘴痼疾專項整治;落實企業閉環管理、掛牌督辦和「一單四制」;必須保證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這一目標,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築牢信訪維穩底線。重視和做好信訪工作,引導群眾依法信訪、理性維權,依法打擊非法纏訪鬧訪行為,創建一批無信訪村。進一步探索完善「三二一」矛盾調解工作法,壓實重點對象「五包一」穩控責任。同時,廣泛開展好普法教育,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做好平安創建工作。築牢生態環境底線。大力推廣生物防病防蟲技術;以治理汨羅江生態環境、保護黃金洞水源地等工作為重點,做好水土污染防控等環保工作;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活動,打贏綠水青山保衛戰。築牢債務風險底線。嚴控村級債務風險,各村工程項目必須做到先批後建,杜絕項目舉債上馬,實現債務總量只減不增,堅決打贏債務防控攻堅戰。
(五)規劃實施
認真實施本規劃,是「十四五」期間我鎮以科學發展觀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科學跨越發展,全力打造全省新型城鎮化典範、平江東部旅遊集散中心、平江東部工業新城的重要保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規劃的目標和任務,主要依靠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同時政府要根據發展環境的變化,加強和改進調控措施,有效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源,促進目標任務的實現。
「十四五」規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重大戰略部署的一個中長期規劃,是我鎮全面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美麗幸福長壽的戰略部署。全鎮人民要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艱苦奮斗,扎實工作,全面推進科學跨越發展,譜寫長壽發展新篇章。
⑼ 長壽長江三橋的位置
長壽長江三橋的位置在重慶市長壽區
重慶市是著名的江城、橋都 不管是在主城還是在區縣都布局了長江大橋 長壽地跨長江南北 因此也是有著長壽長江大橋 以及在建的長壽長江二橋 長壽長江三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