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老人心臟供血不足

50歲老人心臟供血不足

發布時間:2022-08-18 00:27:00

⑴ 急!!! 求幫助老年人心臟供血不足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動脈粥樣硬化是造成心臟供血不足、腦出血、腦血栓、心肌梗塞、心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呢?由於膽固醇沉澱在動脈內膜上,致使動脈內膜表面像粥樣凹凸不平,所以叫動脈粥樣硬化.起因分內因(包括遺傳因素等)和外因(包括環境因素等).
從遺傳因素的角度看,有些家庭是冠心病家族、有些是糖尿病家族,有些是腫瘤病家族,有些是精神分裂症家族.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是隔輩遺傳,也可能是父輩遺傳.年齡和性別也是不可忽視的兩個因素.據對北京地區35歲以上的70萬人的調查,冠心病和腦溢血的發病率每隔10歲增高3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速度也加快.在性別上,女性在更年期前受卵巢激素保護,很少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很少得冠心病和發生心肌梗塞,因此50歲以前心肌梗塞病的男女比例是9:1;但是50歲以後,女性卵巢功能萎宿,心肌梗塞病人也隨之增長,60歲時男女比例為3:1;到70歲時,男女的比例已接近1:1;到80歲時,女性略多於男性.這組數字表明,女性更年期後,要特別注意血壓、心臟等方面的問題.
雖然遺傳因素、年齡和性別等原因是不可能改變的,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只佔30%),最主要是外部環境因素,約佔70%.
外因包括7種: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運動太少、心理緊張不平衡以及糖尿病.其中前3種是主要外因.高血壓是無聲殺手,它會使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提前20~40年,所以必須早期治療.高血脂以及肥胖也是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肥胖分"蘋果型"和"鴨梨型".蘋果型肥胖者肚子大,俗稱"將軍肚",此種體形的人,體內脂肪主要堆積在內臟、心臟、動脈內,所以更危險;"鴨梨型"肥胖者臀部大、腿粗、肚子不大,危險性小些.
防治心血管病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一二三四五".
"一"是一袋奶.從一歲起(此前吃母奶)堅持每天喝牛奶至終身,對人一生的健康都有益.既補充了鈣,又能減少冠心病、動脈硬化的發生.
"二"是每天250克主食.但這點並不固定,瘦人可稍吃的多些,胖人則應更少些.要通過調整主食來調整體重.
"三"是一天要吃三份高蛋白食品.每一份高蛋白是指50克瘦肉或100克魚或一個雞腿或100克鴨.每日早中晚餐,每餐一份高蛋白為宜.
"四"是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其中"三四五頓"是指總攝入量不變而將進餐次數增加,這比一天只吃兩頓要有益得多.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掌握以上這些,就能科學地保證我們每天的熱量、蛋白質、纖維素和維生素,胖人還能減肥.
其次,是"紅黃綠白黑".
紅:紅葡萄酒.一個健康的人每天喝50毫升~70毫升左右的紅葡萄酒,可以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延長壽命.
黃:蔬菜.指胡蘿卜、紅薯、南瓜、西紅柿等含維生素A較多的紅黃色蔬菜.
綠:綠茶:飲茶對健康有益,茶中又以綠茶為最佳.飲綠茶可以減少腫瘤和冠心病的發生.
白:燕麥片或燕麥粉.食用燕麥,可降低膽固醇.每天50克(主食應相應減去50克),水煮3-10分鍾,兌牛奶食用.
黑:黑木耳.每天吃10克黑木耳,堅持50天,血黏度下降,不易形成腦血栓和發生心肌梗塞,並可化解近期梗塞和血栓.
堅持做好這兩方面,對每個人說來,不論是治療還是預防,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⑵ 我媽媽50歲,心臟供血不足,胸悶有時疼,什麼葯比較好

穆葯師提醒你:
我母親和岳母都是這種病比較熟悉,可以供你參考!
1.中葯: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養心氏、冠心蘇合丸、血府逐淤膠囊,主要時活血化淤。
2.中葯注射劑:丹參、黃芪、川青、刺五加等
3.硝酸甘油類:異舒吉、魯男欣康,主要是擴張冠狀動脈!(可以備著硝酸甘油類的噴霧劑,發病時急用)
4.倍他樂克、硝苯地平等治療心臟病主要是穩定心臟!
5.介入治療:冠狀動脈下支架(萬不得已時)
6.平時再吃些阿司匹林腸溶膠囊防止凝血!
也就是這些了,注意:以上葯物如何組合,因人而異,要在醫生的監控下服葯!

⑶ 我妻子今年5o歲前倆天因心臟供血不足引起胸悶臉色發白手腳麻木該怎麼辦

問題分析:
您好,50歲女性患者,主要的症狀心臟供血不足引起胸悶,這種情況主要考慮冠心病,心絞痛引起,臉色發白,手腳麻木還要警惕低血糖或顱腦疾病等情況引起。

意見建議:
這種情況應該積極到醫院的內科就診,完善心電圖,心臟的彩超和顱腦的CT等相關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上可以用點活血的葯物,如心腦康膠囊。

⑷ 心臟供血不足

一、什麼是低血壓

無論是由於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壓收縮壓低於100mmHg,那就會形成低血壓,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大多為慢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據統計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慢性低血壓一般可分為三類:

①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如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②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是患者從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並伴有明顯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如多系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發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礙、血液透析、手術後遺症、麻醉、降壓葯、利尿葯、催眠葯、抗精神抑鬱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③繼發性低血壓:由某些疾病或葯物引起的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風濕性心臟病,降壓葯,抗抑鬱葯和慢性營養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二、低血壓病因病理

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痴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了病人生活質量。據國外專家研究低血壓可能導致與腦梗塞和心臟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誘發腦梗塞、心肌缺血、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三、低血壓症狀

1、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慾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

2、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卧床。

四、低血壓治療方法

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近年來推出α受體激動劑管通,具有血管張力調節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滯,並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加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低血壓的症狀,如頭暈、乏力、易疲勞等症狀。

⑸ 我媽50歲,心臟供血不足,心跳過快102/分鍾,血壓144-99,怎麼辦

您好,患者的心率稍微有些偏快,血壓有些增高,考慮這些情況引起的心肌缺血,建議子治療上服用降壓葯物降壓,目前血壓葯物有很多種類,而且在降低血壓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血壓沒降下來,原因可能是個人平時的飲食生活習慣沒有改善,還有就是葯物上不合理,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做些相應的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些葯物治療,平時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合理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有不良反應和血壓變化及時隨診。

⑹ 心臟供血不足的表現和治療方法,病人在45~~~50歲左右

心臟供血不足非常有可能發生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專的心肌短暫缺血而出屬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常見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心臟供血不足影響心功能,心功能嚴重下降會影響全身的血液供應,包括腦部血供。具體現象有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腦血供少可引起眩暈和意識模糊(如果是站立位易跌倒受傷)
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老化是引起血壓升高和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
平時的保健(指一般健康老人,無重大疾病者):
1、飲食:限鈉鹽攝入,<5-6g/天,限含咖啡因飲料
宜食脫脂或低脂牛奶,肉類以禽類、瘦肉、魚肉和其他水產品為主,食用黃豆製品,食用油用豆油,避免腌制和油炸食品
水果兩種以上/天,多吃蔬菜,品種齊全,凈量500g/天
2、生活方式:有規律,快步式散步、慢跑、氣功等有助改善心血管功能
改變體位要慢,如從卧到坐,從坐到站、走

⑺ 50歲的人心臟供血不足怎麼調理

一般來說通過中葯(盡量避免吃西葯或西葯應急用)是可以控制和緩解心肌缺血症狀的,患者要版終身服葯.心肌權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閱讀全文

與50歲老人心臟供血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學佛的養老院 瀏覽:588
黔西南州城鄉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874
新退休工資規定 瀏覽:436
養老保險為什麼不能轉 瀏覽:958
拿了失業金會影響以後退休工資嗎 瀏覽:397
獨生子父母養老補助多少錢 瀏覽:946
慰問敬老院的內容 瀏覽:579
老人家總是說攻頭攻手 瀏覽:306
第三人稱關於孝順 瀏覽:877
深談如何靜觀養生 瀏覽:808
敬老院愛心捐贈儀式 瀏覽:601
養老金上調通知2017年 瀏覽:188
單位要個人繳養老保險 瀏覽:404
被孩子氣瘋的父母有多少個 瀏覽:593
小學演講愛感恩孝順 瀏覽:826
外省人員辭職養老保險怎麼處理 瀏覽:135
寶雞市公辦養老院 瀏覽:642
怎麼說服父母養第三隻貓 瀏覽:556
養生壺溫度感測器一般多少k 瀏覽:599
醫院體檢卡是什麼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