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楊氏太極拳90歲

楊氏太極拳90歲

發布時間:2022-08-15 00:22:40

『壹』 哪種太極拳養生效果更好

只要合理的訓練,都能養生。

1.太極拳養生學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它和道教文化相結合,融入了道教中的精華靜字,同時它又是一項武術運動,太極是一部充滿陰陽矛盾而又對立統一的辯證學說。

2.太極拳養生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等陰陽交替運動。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內部或機能之間,通過這種陰陽的交替,進行二元或多元交替運動鍛煉,克服對偶失衡狀態。

3.太極拳學靜勢動態的平衡,動中的秩序與和諧,自然與人的相對應而一致。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變人的心靈、性情、氣質和風貌,才能提高人的修養和理性。對太極拳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練好太極拳。

拓展資料: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

『貳』 太極拳在健身中的作用

楊振鐸大師對練太極的好處曾總結了許多方面,其中主要的好處如下:

(一)太極拳有養生作用,亦稱養生學。
有許多同志通過太極拳的活動鍛煉,慢性疾病無形中消失了。這也是一種醫療治病的手段。60年代我去上海,上海的醫生在給慢性病人開處方時,就建議打太極拳。因為打針吃葯效果不明顯,然而通過練拳效果很好。現在醫生也採用這種方法,葯物和鍛煉相結合。
山西於1982年成立了楊氏太極拳協會,至今已有23年了。那時會員只有200多人,現在發展到近2萬人,有60多個分會。其中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如半身不隨的、神經衰弱的、心臟不好的、冠心病的、等等。通過太極拳活動,病情逐漸消失,體格日益建壯。有些同志不但自己受益,而且希望別人受益,有些慢性病患者,現在成了太極拳協會的老師,是楊氏太極拳協會的骨幹力量。在太極拳開展活動中做了很多工作,為人類造福做出了貢獻。這方面的事例舉不勝舉。
練楊氏太極拳就象寫功筆楷書一樣,一筆一畫的寫。它講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勢。所以它的架子出來比較端正,姿勢舒展,再加勁的內涵,練出來它的形象在武術項目中比較優美。不僅中國人愛好,許多外國人都說它是「東方舞蹈」,「東方文化的瑰寶」。能強身健體,修心治病,是西方體育無與倫比的。
(二)太極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極拳要求動靜結合,在習練過程中,要思想集中,處於平靜狀態。一般人們通過活動,都感到良好。
太極拳如果現在只局限於二人搏鬥,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么大的適應面。它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由單純的武術發展為多功能的活動項目。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別,不分老幼,不分腦體勞動,它的適應性強。現在很多體力勞動者也參加這項活動,因為它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一般的勞動是局部勞動,精神系統沒有得到調節。通過太極拳活動,不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達到體內平衡。「平衡」是中國太極拳的精髓,它能使身體內部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楊氏太極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動作平穩緩和,式式均勻。比如心臟病患者,其心臟很脆弱,還有肝炎,都需要新鮮血液,凡是運動都能促進血液循環。但是激烈的運動對他們不適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臟病的人,不能練武術中的長拳,它的動作比較激烈,勁形於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練太極拳可以,它的動作緩慢、柔和、均勻。他們都能接受。只要堅持活動鍛煉效果就明顯。「流水不腐,戶樞不蠢」,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就是這個道理。
有不少同志有神經衰弱症狀。主要是大腦過度興奮,不能自我抑制,經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著,就越興奮。在醫學上叫植物神經紊亂,失調不平衡。練太極拳能使紊亂的神經協調、平衡。因為太極拳要求「靜」,思想集中,精神貫注,排除雜念,只想練拳,思想處於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活動增加了體力疲勞,逐漸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練上一趟,信號來的更快。很多同志的神經衰弱就是通過規律性的活動好了的。
練太極拳不僅神經衰弱能痊癒,對高血壓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壓都伴隨著心臟病,屬於循環系統。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為精神、情緒是人的一種心理變化,心情愉快時脈搏、呼吸、血壓、消化液的分泌。新陳代謝等都處於平衡、協調狀態。反之,情緒不好,生點氣,馬上血壓就增高。如果能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開闊,情緒穩定,血壓就會正常。這種「精神因素」從葯物中難於索取。但在練拳活動中能夠獲得。這種病要求「心靜」,環境「安靜」,同樣練拳也要求「心靜」、「體松」,環境「清靜」,二者統一在「靜」中,在「靜」中進行活動。思想集中,氣沉丹田,氣沉下去大腦感到清新,一般說靜著順,氣血暢,感覺舒服,反之,氣血上涌,就感到頭昏、心煩,血壓就起變化了。如果氣沉丹田,氣血比較舒暢,大腦就很清楚。特別是頭正頸直,身體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終保持安靜狀態,練拳後就感到很輕松愉快、血壓也就穩定了。這就希望老年朋友們既要練功法,又要練功德,即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要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美國哲學家斯奧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痛苦而降」。
練太極拳,貴在堅持。「堅持」,說著容易,做著難。比如,國家規定的工間操,都知道是好事,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身心健康,堅持下來很不容易。雖是法定的時間,但堅持的單位並不多,慢慢就自流了。現在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所有的人都要參加體育運動,選擇哪項活動,要有正確地認識。根據大部分人的家好,是不習慣那種激烈有刺激的活動項目,如足球,它能牽動億萬人的心弦。但參與活動的僅有幾十個人。所以有些活動觀賞可以,親自參與不容易,這就需要考慮,哪項運動適合自己。
我認為太極拳就很好,老幼皆宜,場地簡單,器材簡便,受益較快,易於推廣,初練時有些艱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練甜,把你的體格練美,即使年老了舉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有人說楊氏太極拳的就是適合中老年人,當然是中老年人練比較好。但是年紀輕的人練也很好,不僅青年,少年都可參與這項活動。副會長程相雲同志在太原市西羊市小學就教了一部分小學生。我去過新加坡,新加坡每兩年舉行一屆全國太極拳賽,也有少年學生參加。將來我國的全民健身計劃,從小學生開始起參加太極拳鍛煉,其好處是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以至參加工作,一直到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80多歲的,90多歲的老人練拳的很多。
有的項目到了一定年齡作不了。比如武術長拳,有的全國或世界武術冠軍,年輕時體力好的時候拿冠軍,但一過鼎盛時期,到一定年齡,彈跳力等體力一差就不行了,很多人身體上還留下傷病,就難以象以前那樣練習了。太極拳平平穩穩,年齡大了更適合,比較容易接受。
有人說太極拳太難,不好學。其實並不難,我們不管做什麼事,總得動動腦子,思索考慮,尤其上了年紀,事情不多,動動腦子也她,練拳動腦筋和工作崗位動腦筋不一樣,練拳動腦筋相對的來說就是休息。休息對神經衰弱才有好處,氣沉丹田,相對來說就是大腦得到休息。稍微動動腦筋還是有好處的,現在科學家有新說法:「生命在於腦運動」,是有道理的。年齡大了,拿出一點時間來練拳,今天練一兩式,明天練一兩式,總能學會。動作開始不好看,慢慢就好看了,熟能生巧。
太極拳不僅是武術,它還是健身術、養生術,尤其在醫術上作為醫療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絕對的,不是練拳治百病,長生不老。前面講過,對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療效的。它的好處只有長期練拳者才能體會到,享受到。正因為這樣,練拳的人越來越多,國外練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歐洲練的人比較多,日本是亞洲,他們學的東西都要切磋,很認真。希望我們今後練拳都要認真、規范。

『叄』 太極拳最能鍛煉人的哪些方面

楊振鐸大師對練太極的好處曾總結了許多方面,其中主要的好處如下: (一)太極拳有養生作用,亦稱養生學。 有許多同志通過太極拳的活動鍛煉,慢性疾病無形中消失了。這也是一種醫療治病的手段。60年代我去上海,上海的醫生在給慢性病人開處方時,就建議打太極拳。因為打針吃葯效果不明顯,然而通過練拳效果很好。現在醫生也採用這種方法,葯物和鍛煉相結合。 山西於1982年成立了楊氏太極拳協會,至今已有23年了。那時會員只有200多人,現在發展到近2萬人,有60多個分會。其中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如半身不隨的、神經衰弱的、心臟不好的、冠心病的、等等。通過太極拳活動,病情逐漸消失,體格日益建壯。有些同志不但自己受益,而且希望別人受益,有些慢性病患者,現在成了太極拳協會的老師,是楊氏太極拳協會的骨幹力量。在太極拳開展活動中做了很多工作,為人類造福做出了貢獻。這方面的事例舉不勝舉。 練楊氏太極拳就象寫功筆楷書一樣,一筆一畫的寫。它講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勢。所以它的架子出來比較端正,姿勢舒展,再加勁的內涵,練出來它的形象在武術項目中比較優美。不僅中國人愛好,許多外國人都說它是「東方舞蹈」,「東方文化的瑰寶」。能強身健體,修心治病,是西方體育無與倫比的。 (二)太極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極拳要求動靜結合,在習練過程中,要思想集中,處於平靜狀態。一般人們通過活動,都感到良好。 太極拳如果現在只局限於二人搏鬥,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么大的適應面。它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由單純的武術發展為多功能的活動項目。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別,不分老幼,不分腦體勞動,它的適應性強。現在很多體力勞動者也參加這項活動,因為它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一般的勞動是局部勞動,精神系統沒有得到調節。通過太極拳活動,不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達到體內平衡。「平衡」是中國太極拳的精髓,它能使身體內部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楊氏太極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動作平穩緩和,式式均勻。比如心臟病患者,其心臟很脆弱,還有肝炎,都需要新鮮血液,凡是運動都能促進血液循環。但是激烈的運動對他們不適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臟病的人,不能練武術中的長拳,它的動作比較激烈,勁形於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練太極拳可以,它的動作緩慢、柔和、均勻。他們都能接受。只要堅持活動鍛煉效果就明顯。「流水不腐,戶樞不蠢」,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就是這個道理。 有不少同志有神經衰弱症狀。主要是大腦過度興奮,不能自我抑制,經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著,就越興奮。在醫學上叫植物神經紊亂,失調不平衡。練太極拳能使紊亂的神經協調、平衡。因為太極拳要求「靜」,思想集中,精神貫注,排除雜念,只想練拳,思想處於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活動增加了體力疲勞,逐漸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練上一趟,信號來的更快。很多同志的神經衰弱就是通過規律性的活動好了的。 練太極拳不僅神經衰弱能痊癒,對高血壓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壓都伴隨著心臟病,屬於循環系統。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為精神、情緒是人的一種心理變化,心情愉快時脈搏、呼吸、血壓、消化液的分泌。新陳代謝等都處於平衡、協調狀態。反之,情緒不好,生點氣,馬上血壓就增高。如果能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開闊,情緒穩定,血壓就會正常。這種「精神因素」從葯物中難於索取。但在練拳活動中能夠獲得。這種病要求「心靜」,環境「安靜」,同樣練拳也要求「心靜」、「體松」,環境「清靜」,二者統一在「靜」中,在「靜」中進行活動。思想集中,氣沉丹田,氣沉下去大腦感到清新,一般說靜著順,氣血暢,感覺舒服,反之,氣血上涌,就感到頭昏、心煩,血壓就起變化了。如果氣沉丹田,氣血比較舒暢,大腦就很清楚。特別是頭正頸直,身體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終保持安靜狀態,練拳後就感到很輕松愉快、血壓也就穩定了。這就希望老年朋友們既要練功法,又要練功德,即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要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美國哲學家斯奧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痛苦而降」。 練太極拳,貴在堅持。「堅持」,說著容易,做著難。比如,國家規定的工間操,都知道是好事,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身心健康,堅持下來很不容易。雖是法定的時間,但堅持的單位並不多,慢慢就自流了。現在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所有的人都要參加體育運動,選擇哪項活動,要有正確地認識。根據大部分人的家好,是不習慣那種激烈有刺激的活動項目,如足球,它能牽動億萬人的心弦。但參與活動的僅有幾十個人。所以有些活動觀賞可以,親自參與不容易,這就需要考慮,哪項運動適合自己。 我認為太極拳就很好,老幼皆宜,場地簡單,器材簡便,受益較快,易於推廣,初練時有些艱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練甜,把你的體格練美,即使年老了舉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有人說楊氏太極拳的就是適合中老年人,當然是中老年人練比較好。但是年紀輕的人練也很好,不僅青年,少年都可參與這項活動。副會長程相雲同志在太原市西羊市小學就教了一部分小學生。我去過新加坡,新加坡每兩年舉行一屆全國太極拳賽,也有少年學生參加。將來我國的全民健身計劃,從小學生開始起參加太極拳鍛煉,其好處是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以至參加工作,一直到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80多歲的,90多歲的老人練拳的很多。 有的項目到了一定年齡作不了。比如武術長拳,有的全國或世界武術冠軍,年輕時體力好的時候拿冠軍,但一過鼎盛時期,到一定年齡,彈跳力等體力一差就不行了,很多人身體上還留下傷病,就難以象以前那樣練習了。太極拳平平穩穩,年齡大了更適合,比較容易接受。 有人說太極拳太難,不好學。其實並不難,我們不管做什麼事,總得動動腦子,思索考慮,尤其上了年紀,事情不多,動動腦子也她,練拳動腦筋和工作崗位動腦筋不一樣,練拳動腦筋相對的來說就是休息。休息對神經衰弱才有好處,氣沉丹田,相對來說就是大腦得到休息。稍微動動腦筋還是有好處的,現在科學家有新說法:「生命在於腦運動」,是有道理的。年齡大了,拿出一點時間來練拳,今天練一兩式,明天練一兩式,總能學會。動作開始不好看,慢慢就好看了,熟能生巧。 太極拳不僅是武術,它還是健身術、養生術,尤其在醫術上作為醫療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絕對的,不是練拳治百病,長生不老。前面講過,對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療效的。它的好處只有長期練拳者才能體會到,享受到。正因為這樣,練拳的人越來越多,國外練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歐洲練的人比較多,日本是亞洲,他們學的東西都要切磋,很認真。希望我們今後練拳都要認真、規范。

『肆』 練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一、太極拳有養生作用,亦稱養生學。 有許多同志通過太極拳的活動鍛煉,慢性疾病無形中消失了。這也是一種醫療治病的手段。現在很多醫生在給慢性病人開處方時,就建議打太極拳。因為打針吃葯效果不明顯,然而通過練拳效果很好。現在醫生也採用這種方法,葯物和鍛煉相結合。 晨練者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如半身不隨、神經衰弱、心臟不好、冠心病等等。通過太極拳運動,病情逐漸消失,體格日益建壯。有些同志不但自己受益,還傳授別人使之受益,有些慢性病患者,現在成了太極拳的老師,成弘揚太極拳的骨幹力量。在太極拳開展活動中做了很多工作,為人類造福做出了貢獻。這方面的事例舉不勝舉。 太極拳能防身療病,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是西方體育無與倫比的。 二、太極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極拳要求動靜結合,在習練過程中,要思想集中,處於平靜狀態。一般人們通過活動,都感到良好。 太極拳如果現在只局限於二人搏鬥,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么大的適應面。它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由單純的武術發展為多功能的活動項目。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別,不分老幼,不分腦體勞動,它的適應性強。現在很多體力勞動者也參加這項活動,因為它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一般的勞動是局部勞動精神系統沒有得到調節。通過太極拳活動,不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達到體內平衡。「平衡」是中國太極拳的精髓,它能使身體內部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楊氏太極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動作平穩緩和,式式均勻。比如心臟病患者,其心臟很脆弱,還有肝炎,都需要新鮮血液,凡是運動都能促進血液循環。但是激烈的運動對他們不適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臟病的人,不能練武術中的長拳,它的動作比較激烈,勁形於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練太極拳可以,它的動作緩慢、柔和、均勻。他們都能接受。只要堅持活動鍛煉效果就明顯。「流水不腐,戶樞不蠢」,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就是這個道理。 有不少同志有神經衰弱症狀。主要是大腦過度興奮,不能自我抑制,經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著,就越興奮。在醫學上叫植物神經紊亂,失調不平衡。練太極拳能使紊亂的神經協調、平衡。因為太極拳要求「靜」,思想集中,精神貫注,排除雜念,只想練拳,思想處於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活動增加了體力疲勞,逐漸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練上一趟,信號來的更快。很多同志的神經衰弱就是通過規律性的活動好了的。 練太極拳不僅神經衰弱能痊癒,對高血壓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壓都伴隨著心臟病,屬於循環系統。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為精神、情緒是人的一種心理變化,心情愉快時脈搏、呼吸、血壓、消化液的分泌。新陳代謝等都處於平衡、協調狀態。反之,情緒不好,生點氣,馬上血壓就增高。如果能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開闊,情緒穩定,血壓就會正常。這種「精神因素」從葯物中難於索取。但在練拳活動中能夠獲得。這種病要求「心靜」,環境「安靜」,同樣練拳也要求「心靜」、「體松」,環境「清靜」,二者統一在「靜」中,在「靜」中進行活動。思想集中,氣沉丹田,氣沉下去大腦感到清新,一般說靜著順,氣血暢,感覺舒服,反之,氣血上涌,就感到頭昏、心煩,血壓就起變化了。如果氣沉丹田,氣血比較舒暢,大腦就很清楚。特別是頭正頸直,身體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終保持安靜狀態,練拳後就感到很輕松愉快、血壓也就穩定了。這就希望老年朋友們既要練功法,又要練功德,即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要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美國哲學家斯奧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痛苦而降」。 練太極拳,貴在堅持。「堅持」,說著容易,做著難。比如,國家規定的工間操,都知道是好事,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身心健康,堅持下來很不容易。雖是法定的時間,但堅持的單位並不多,慢慢就自流了。現在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所有的人都要參加體育運動,選擇哪項活動,要有正確地認識。根據大部分人的家好,是不習慣那種激烈有刺激的活動項目,如足球,它能牽動億萬人的心弦。但參與活動的僅有幾十個人。所以有些活動觀賞可以,親自參與不容易,這就需要考慮,哪項運動適合自己。 我認為太極拳就很好,老幼皆宜,場地簡單,器材簡便,受益較快,易於推廣,初練時有些艱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練甜,把你的體格練美,即使年老了舉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有人說楊氏太極拳的就是適合中老年人,當然是中老年人練比較好。但是年紀輕的人練也很好,不僅青年,少年都可參與這項活動。副會長程相雲同志在太原市西羊市小學就教了一部分小學生。比哪,我去過新加坡,新加坡每兩年舉行一屆全國太極拳賽,也有少年學生參加。將來我國的全民健身計劃,從小學生開始起參加太極拳鍛煉,其好處是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以至參加工作,到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80多歲的,90多歲的老人練拳的很多。 有的項目到了一定年齡作不了。比如武術長拳,山西的武術在全國以至世界上是很有名的,原文慶號稱武術王子,他一過鼎盛時期,到一定年齡,彈跳力一差就不行了,他現在勉強參與一些活動。報紙上介紹他本身有很多傷,彈跳力不行了。太極拳平平穩穩,年齡大了更適合,比較容易接受。

『伍』 楊氏太極49氏口令

楊氏太極拳49式口令:

(預備式)起勢、攬雀尾、單鞭、雲手(三個)、單鞭、高探馬、右分腳、左分腳、轉身蹬腳、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高探馬穿掌、轉身十字腿、左打虎、右打虎、回身右蹬腳、雙峰貫耳、左蹬腳、轉身撇身捶、進步指襠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斜單鞭、肘底捶、左金雞獨立。

右金雞獨立、倒攆猴、斜飛式、提手上勢、白鶴晾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臂、轉身白蛇吐信、進步栽捶、野馬分鬃、玉女穿梭、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45、彎弓射虎、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式(還原)。

特點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優美、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朴實、由松入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猶如湖中泛舟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簡潔,深受一般大眾的喜愛,故而流傳最廣。

楊式太極拳動作要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此動作之完成,乃下一動作開端,綿延相續。心法上亦要求一氣呵成。

『陸』 楊式太極拳83式

楊式式83式? 傳統是85式的。。。83跟85一樣 就是去掉了兩個重復動作 下面是資料
傅鍾文《楊式太極拳》1963年(85式)
01預備式02起勢03攬雀尾04單鞭05提手上勢06白鶴亮翅07左摟膝拗步08手揮琵琶09左右摟膝拗步10手揮琵琶11左摟膝拗步12進步搬攔捶13如封似閉14十字手15抱虎歸山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攆猴18斜飛式19提手上勢20白鶴亮翅21左摟膝拗步22海底針23扇通背24撇身捶25進步搬攔捶26上步攬雀尾27單鞭28雲手29單鞭30高探馬31左右分腳32轉身蹬腳33左右摟膝拗步34進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進步搬攔捶37右蹬腳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腳41雙風貫耳42左蹬腳43轉身右蹬腳44進步搬攔捶45如封似閉46十字手47抱虎歸山48斜單鞭49野馬分鬃50攬雀尾51單鞭52玉女穿梭53攬雀尾54單鞭55雲手56單鞭57下勢58金雞獨立59左右倒攆猴60斜飛勢61提手上式62白鶴亮翅63左摟膝拗步64海底針65扇通背66轉身白蛇吐信67搬攔捶68攬雀尾69單鞭70雲手71單鞭72高探馬帶穿掌73十字腿74進步指襠捶75上步攬雀尾76單鞭77下勢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轉身擺蓮81彎弓射虎82進步搬攔捶83如封似閉84十字手85收勢

由於《楊式太極拳》由體委推出,較早也較廣泛,所以一般,把楊澄甫先師定型的楊式太極拳簡稱為「八五式(85式)」。

『柒』 楊式太極拳85式簡介

簡介:陰陽調和、通經活絡、練精華氣、練氣還神、性命雙修、天人合一、舒展大方、輕沉自然、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剛柔內含、形象工美。楊氏太極拳為河北上人楊露禪所創,為全世界流傳最廣、習者最眾的拳種。楊氏太極85式經楊氏三代研習而定型,舒展飄逸,含蓄優雅,為人類強身健體、治療疾病、延年益壽、陶冶情操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其拳路構思細膩,編排合理,全面完整,科學實用,使武術、保健、療病三者自然結合。
同時在處理一般動作與高難動作的協調安排上,都顯得非常適當,使演練者自始至終,甚至連續練幾趟,均感舒適、輕松愉悅。
楊式85式太極拳譜
第一段:
1.預備式 2.起勢 3.攬雀尾 (如:預備起勢攬雀尾)
4.單鞭 5.提手上勢 6.白鶴亮翅 (如:單鞭提手白鶴亮翅)
7.左摟膝拗步 8.手揮琵琶 9.左右摟膝拗步
10.手揮琵琶 11.左摟膝拗步(如: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再左摟膝拗步)
12.進步搬攔捶​13.如封似閉​14.十字手

第二段:

15.抱虎歸山​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輦猴

18.斜飛式​19.提手上勢​20.白鶴亮翅

21.左摟膝拗步​22.海底針​23.扇通臂

24.撇身捶​25.進步搬攬捶​26.攬雀尾

27.單鞭​28.雲手​29.單鞭

30.高探馬

第三段:

31.左右分腳​32.轉身蹬腳​33.左右摟膝拗步

34.進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進步搬攔捶

37.右蹬腳​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

40.回身右蹬腳​41.雙峰貫耳​42.左蹬腳

43.轉身右蹬腳​44.上步搬攬捶​45.如封似閉跨虎

46.十字手

第四段:

47.抱虎歸山​48.斜單鞭​49.野馬分鬃

50.攬雀尾​51.單鞭​52.左右玉女穿梭

53.上步攬雀尾​54.單鞭​55.雲手

56.單鞭​57.下勢
​第五段:

58.金雞獨立​59.左右倒輦猴​60.斜飛式

61.提手上勢​62.白鶴亮翅​63.左摟膝拗步

64.海底針​65.扇通臂​66.轉身白蛇吐信

67.上步搬攬捶​68.上步攬雀尾​69.單鞭

70.雲手​71.單鞭​72.高探馬帶穿

第六段:

73.十字腿​74.進步指襠捶​75.上步攬雀尾

76.單鞭​77.下勢​78.上步七星

79.退步​80.轉身擺蓮​81.彎弓射虎

82.上步搬攬捶​83.如封似閉​84.十字手

85.收勢

『捌』 如何練好太極拳

太極的定義:以武術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傳統哲學,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
從這個定義 ,你可以總結一下,打擊出去的手如「左右野馬分鬃『 左右倒卷肱』等,一定是打對方的鼻子,咽喉,試想什麼亂七八糟硬功夫都可以練,鼻子,喉節沒法練,呵,如果有,一定是怪物,
防守的動作,如『 白鶴亮翅』上舉不過頭,過頭沒必要保護,肘要沉。下面的手,一般在腹,胯邊上, 『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防手在腹,攻手在咽喉『轉身搬攔捶』
太極四層境界;

形---- 任何動作要有具有攻防含意,附和技擊或是健身,或是太極,陰陽經絡學說。肢體所在的空間位置
勁-----正準的發力方法,勁力的起點終點。剛柔勁,虛實勁,圓撐勁,圓與整,
意-----內外兼修,形神兼備,意誠,氣質,神采,韻味,你精神所控制肢體的程度,你對太極的理解程度
氣-----以意導氣,以氣催力,使「形」『勁』『意』『氣』統一,
總的要領;各式太極雖風格不同.各具特徵.但是拳理相通.其運動特點.動作要領和健身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
1虛靈頂勁,
2沉肩墜肘
3坐腕舒指
4含胸拔背
5松腰斂臀
6圓襠松胯
7尾閭中正
8氣沉丹田
9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
10運靜有常,勢勢均勻,前後連慣,綿綿不斷

閱讀全文

與楊氏太極拳9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瑜伽老年大學 瀏覽:770
老年人的智能穿戴有哪些 瀏覽:700
如何做新時代慧父母筆記 瀏覽:524
養老工作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550
黑龍江養生粥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507
關於孝順父母與自立的作文 瀏覽:982
學生重陽節打掃敬老院活動報道 瀏覽:654
養生合一是什麼意思 瀏覽:631
農村養老保險變更登記表 瀏覽:446
2018央視綜藝重陽節晚會 瀏覽:958
二零一八退休金遼寧漲多少 瀏覽:949
如何判定被父母棄養 瀏覽:621
春季養生肝為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瀏覽:216
巴南區駕照體檢在哪裡體檢 瀏覽:436
老年人冷燙 瀏覽:526
老年人住院身體虛怎麼補好 瀏覽:173
養老院登記制 瀏覽:15
老人家眼睛看東西有影 瀏覽:584
貴陽的養老院哪個好 瀏覽:998
手上長壽線怎麼看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