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60歲活埋是什麼年代

60歲活埋是什麼年代

發布時間:2022-08-14 04:55:00

Ⅰ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

出現在秦朝時期,那個時候嬴政為了抵禦外敵,要修建長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修長城是個苦力活,百姓為了逃避苦役,紛紛謊稱自己60歲了,嬴政得知後,便制定了滿60歲活埋的政策,嚇唬百姓,防止他們逃避勞役。

Ⅱ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活埋的真相是什麼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真相早已不得知,畢竟這種殘忍的埋葬方式並不見於正史,只是在少數野史傳聞中有零星記載。

總之以上三個版本是流傳最廣的關於“六十活埋”的說法,但都是口頭相傳並無正史記載,而且不僅在我國,在日本,韓國這些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也有關於這方面的傳說,也許歷史上曾經真的有過“瓦罐墳”的存在,但這與我們傳統文化的“孝道”以及歷朝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甚至太過殘忍,所以這種“瓦罐墳”才會逐漸被人們所摒棄最終消失於史書之中吧!

Ⅲ 到60歲就活埋的是哪個朝代,是否是真事

60歲不死就活埋的傳說流傳於東亞整個地區,但是任何古籍、正史、野史都沒有詳細記載,皆是民間傳說。不管是北方南方,還是國內國外,此傳說都很雷同。

傳說某個時代,皇帝認為人到了六十歲就沒用了,只是消耗資源,於是下令:人活到六十歲不死就要活埋。

有個孝子,父親馬上就六十歲了,可是他不忍心就這樣讓父親死去,於是挖了一座墳讓父親住進去,自己每天偷偷為父親送食物。

Ⅳ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個習俗發生在哪個朝代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個慘無人道的封建習俗,具體在哪個朝代發生,還沒有非常確切的史料可以證明,目前流傳較廣的兩種說法是在秦代和元代,具體分析如下:

一.古代用花甲墓與瓦罐墳,來對待年過六十的老人。

自古以來,人性就是一種不能深入研究和窺探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人性能惡劣到什麼程度。在古代的某個時期,過六十就要被遺棄,並會被自己的子女用極其殘忍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聽起來就覺得不可思議。即使這個習俗在史料記載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卻也是真實存在的,且時間多發生在宋元時期。

也有人說秦始皇是覺得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沒有什麼用,活著也是浪費糧食。但是這些傳說是在野史中記載的,不具備可信度。其次,孝道文化的熏陶,應該也不會在秦朝,發生這種如此違背公序良俗的事情。

三.很可能是由元代最初的游牧民族,創造了這種慘絕人寰的陋習。

而從這種墓穴,多出土於元宋時期這一點來看,這個陋習出現在元朝,由游牧民族所創的說法,是相對比較可信的。游牧民族以放牧打獵為生,生活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在古代六十歲已算高齡,通常行動不便,勞動能力降低。為了減少生活的壓力,選擇用花甲墓的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說得通而古代這種拋棄六十歲以上老人的這種做法,在現代的某些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如此的明目張膽和殘酷。

Ⅳ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背後真相是什麼

眾所周知,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就是“尊老愛幼”,並且還有著“百善孝為先”的俗語,因此在古代道德的約束之下,“不孝”被視為一項十分嚴重的罪行,在古代的一些朝代之中甚至會被殺頭,可見老人在中國歷史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有著名為“人活60歲,不死就埋”的殘酷法令,那麼這條法令到底起源於哪朝呢?它們出現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秦始皇又問:“朕已經頒布過法令,為何你的爺爺還活著?”這時8歲孩子才潸然淚下,為秦始皇講述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孩子的爺爺為了逃脫這條法令,於是就讓自己的兒子假扮自己去死,而秦始皇宮里鬧鼠患,也是見多識廣的爺爺才知道這種老鼠不是普通貓能夠抓獲的,必須要用自己家從遙遠的西方進貢過來的貓才能起效。聽了這個故事之後,秦始皇被孩子的故事所感動,於是下了廢止了“棄老令”,從此,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才得以延續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Ⅵ 古時候哪個朝代的人,到了六十歲就會被活埋

民間有很多傳言,說秦朝的始皇帝會坑殺六十歲的老人,只要年長者活到六十歲還沒去世的話,就會被強制活埋。這樣的事聽起來非常殘忍,是真的嗎?還是危言聳聽?

自古以來古人們就崇尚孝道,注重倫理。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們就注重“仁”的思想,更是宣揚“百善孝為先”。後世王朝多數以儒家思想為尊,自然也宣揚孝道,又怎會活埋六十歲的老人呢?

那麼這些傳言又是這么產生,出現在哪一朝代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綜上可知,不管是那些傳言還是真實存在的“瓦罐墳”等,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認為六十歲及以上的老人,都喪失了勞動能力,只會消耗社會上的物質,成為社會上的“廢物”。

為了青壯年勞動力能夠更好的發展,便出現了遺棄老人的社會現象。其實不僅是古時的中國會出現這樣殘酷的局面,全球各地都會存在,這也是那個時代獨特的悲哀。

所幸,我們生存的時代是一個進步的時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而不是被視為消耗社會物質,沒有存在價值的人。

Ⅶ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人到60歲被活埋的真相是什麼呢

在我印象中,中國人最注重孝順,有句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在古代,有因為不孝順被凌遲的先例,就是崇禎年間的鄭鄤,就是以“杖母奸妹”的罪名被凌遲處死,至於是否是冤案,這里不做詳解。可見,不孝的罪名是很大的。不過,凡是有例外,在中國的歷史中,有兩個朝代卻有一個很殘酷的法令,那就是老人到60歲的時候,要被活埋!

Ⅷ 六十歲不死就活埋是哪個朝代

這種風俗或者說政策在歷史上並沒有找到明確的來源依據。但是根據市面上流傳的說法,這種可怕的制度是秦始皇頒布的。

說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覺得老人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能幹活了,或者就是浪費糧食,那會兒他又要修長城修車道什麼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便將一條詔諭頒布天下「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從者,滅九族!」

但是由於同屬於漢文化圈,中國兩千年來的主流文明講「忠孝禮義」,所以理論上大一統的朝代都不會發生此類事情。

「棄老墓,寄死窯」的傳說

相傳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因為大興土木,常年勞民傷財,導致了當時的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下降,以至於出現了糧食不夠吃的情況,而當食物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生存的時候,只能選擇犧牲一部分人來減少食物的消耗,因此,沒有了勞動價值的花甲老人便成為了被舍棄的那一類人。

在多人相繼進言談到通過舍棄沒有勞動力的老人來緩解糧食消耗的議題後,皇帝便發布了一條規定,名叫「六十還倉」凡是上了60歲花甲的老人,一律都要處死,違令者全家都要被處以死刑。而處死年紀上了60歲的老人的方式之一便是活埋,專門修建一個活人墓,形狀瓦罐。

老人會由家人們送進這個墓穴中,並留下一定的食物,讓老人自生自滅,一般多是在食物被吃完之後,老人最後在冰冷的墓穴中受凍挨餓而死,這種方式也被稱之為「花甲葬」。

關於這個「棄老墓,寄死窯」的傳說在中國古代流傳得非常廣泛,如:江浙一帶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記》、《八斤貓》、《不殺老人》、《人過花甲》等,而這樣的廣泛流傳並不是在鼓勵棄老習俗而是在歌頌放棄「棄老令」的習俗演變。

如今,在湖北武當山周邊考古發現了許多可容一人大小的窯洞,也就是傳說中的「寄死窯」,證明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過棄老、殺老的習俗,當地如今也依舊流傳著關於「六十還倉」的傳說,這個制度從建立到放棄的故事,這展現的正是從野蠻到孝道,從棄老到養老、敬老的道德進步。

Ⅸ 人到60歲就活埋是哪個朝代

人到60歲就活埋是在秦朝。秦始皇統治中國後實行了暴政,他焚書坑儒,修建長城,興修水利,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個年代生產力低下,在調走了大量的勞動力後,糧食產量下降,因此出現了糧食不夠吃的現象。

這時有人進言說,60歲的老人年老失去勞動力,又耗費著糧食, 要是老人能少吃一點那將有效地緩解糧食不夠的情況。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秦始皇聽了之後,他來了更狠的,直接修了條鐵律叫六十還甲,就是將60歲以上的老人活埋,違令者全家都要被斬頭。

鐵令一出人們急了,趕緊將家中60歲的老人隱藏了起來,但全國60歲的老人太多了,有很多家庭將老人隱藏起來被發現後,全家都被拉去砍了頭。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將60歲的老人提前送入墓中,這個墓被稱為活人墓,也稱花甲葬。

人到60歲就活埋的其他簡介。

人活到60歲被活埋具體到哪個朝代是無據正可查,因為中國文化歷史幾千載,注重禮、孝,即便哪個朝代有這60歲活埋先例也不敢記載,這可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每個人從出生,由長輩養育而大,在至老後均無法免於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不可怠慢養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禮,豈敢有記載。

即便古代食物缺乏所致,有個別案例習俗,但也不敢被史料記載,反正正史里是無相關史料記載,然而,事實里,卻是有這活埋之事,但均是長輩傳下來的,也是後世考究出來的,例如當今很多深山老林里,還會有一些「棄老墓、寄死窯」,這些棄老墓與寄死窯高均不過許尺,寬不過許尺,就是用於活埋老人之用,據傳,秦朝、宋朝、元朝、明朝皆有此流傳。

Ⅹ 在古代,曾經有過人到60歲被活埋的惡俗,這究竟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

人不到60歲就被活埋在民間叫「瓦罐墳」也叫「花甲葬」,這種埋葬方式出生在哪個年代,眾說紛紜,但是大多數民間流傳在秦朝、元朝和宋朝曾出現過人不到六十歲就被埋葬,然而經過科學家研究,元朝和宋朝推崇孝為先,且沒有發生過以上兩種埋葬典故,出現最多的就是秦朝,而根據史書典故,人不到60歲被活埋的惡俗,發生在秦朝早期。


只是這一習俗,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就慢慢地摒棄了,因為統一六國以後,秦國的威望和勢力與以前大不相同,百姓們的物資豐富,不在缺吃少穿,久而久之,這樣殘酷的刑法就消失了,由此可見,一些殘酷的惡俗刑法還是從人心出發。

閱讀全文

與60歲活埋是什麼年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去醫院怎麼查體檢 瀏覽:693
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古詩各一個 瀏覽:641
農村牧區養老保障問題研究 瀏覽:47
男女領取養老金年齡 瀏覽:658
養生堂內分泌失調怎麼調理 瀏覽:632
孝敬父親的博客 瀏覽:792
退休老年人農家樂一日游活動方案 瀏覽:742
養老保險繳費憑證異地列印 瀏覽:988
狗繩絆倒老人怎麼判刑 瀏覽:171
2018遼寧退休教師漲工資的消息 瀏覽:37
找離婚70歲豐滿女人 瀏覽:918
義烏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186
因兒媳婦不孝順兒子要求離婚 瀏覽:387
夢見和老人家一起吃飯 瀏覽:519
2016退休工資那個省高 瀏覽:431
養生壺電膜加熱是什麼原理 瀏覽:764
盛利隆養生桶店在衢州哪裡 瀏覽:135
敬老院員工消防安全培訓 瀏覽:322
養女殺父母怎麼處理 瀏覽:833
老年人有哪些健康行為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