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
❷ 中國十大長壽之鄉是
中國十大長壽之鄉的長壽秘密 5月22日,山東省萊州市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 。據介紹,中國老年學學會從2006年開始進行「中國長壽之鄉」的評審活動,並制定了15項考核標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有3項,一是百歲老人數量占總人口數的7/10萬,二是80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的1.4%以上,三是區域人均預期壽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1.4歲)3歲。目前,中國十大長壽之鄉為廣西巴馬、廣東三水、廣西永福、湖南麻陽、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鍾祥、江蘇如皋、山東萊州。
廣西巴馬:
巴馬人長壽的主要因素在四個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環境。境內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區的三十多倍;同時無環境污染,是天然的養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獨特的長壽食物。巴馬壽星們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黃玉米、大米、小米、紅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紅薯葉、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筍等;油類以茶籽油、火麻仁、黃豆粉為主;他們多吃素食,少食葷腥。三是老人們堅持長期生產勞動。四是生活起居有規律,性格樂觀開朗。此外,巴馬的長壽還與飲礦泉水、喝中草葯酒及晚婚晚育之類的養身之道有一定關聯
廣東三水:
三水地處廣東西江和北江交匯處,飲用水源水質常年達到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標准。近年來,三水區大力進行環保整治,先後將17家工藝落後、污染大的立窯式水泥生產線全部關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持續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得三水區成為珠三角地區難得的生態綠洲。三水的百歲老人多生活於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鎮中。長壽老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非常樂觀的情緒、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態及濃厚的愛心。多數百歲老人出身貧寒,自小養成勤勞、好動、豁達的習慣。飲食清淡,喜歡吃粥和喝湯,吃本地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魚、雜食等。
廣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歷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環境,清新自然的空氣和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為廣西永福人延年益壽奠定了扎實基礎。永福縣積極倡導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關系和美,每年要進行一次「和諧家庭」和「孝星」評選活動,推動和諧社會發展。永福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長,人居環境好。境內河流縱橫,水質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4.1%,空氣清新。老人們能長壽,除了自然條件、民風淳樸、鄰里和諧、心理健康外,還與他們的飲食有關。永福縣專門對各鄉鎮長壽老人起居飲食進行了充分的調查了解,共同研究設計了千叟宴菜譜,用料全部產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湯、壽桃、麻姑獻壽、百汁雞球、佛果釀、馬蹄膠、常安宮丁、板峽竹魚、錦壽面、福敬親人等,整個菜譜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陽:
麻陽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長壽老人?專家認為,該縣獨特的自然環境有利於長壽。麻陽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環繞,朝東傾斜開口,海拔高差達1275米,這種特殊的地貌輪廓儼然一個天然「地磁場」。地下水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該縣的飲用水水質、大氣和室內空氣達標率均為100%,山河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56.48%。專家還發現,在這偏遠山區,一種被醫學界視為「長壽素」的負離子含量極高。這里歷年的平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帶多瀑布、噴泉。民俗專家還認為,麻陽人住山寨則建吊腳樓,住平地則建二層高的房屋,保證了居住環境的通風和乾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國彭祖長壽文化的發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由此形成了我國最早也是最完備的長壽文化發祥地。據悉,在彭祖房室養生術的長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學地對待性,不視性為神秘,也不視性為洪水猛獸。對此,長壽專家蕭振禹表示,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實現社會和諧、保持健康長壽、不斷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成為人們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長壽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體自身和諧及人與外界相和諧的基礎上,其核心就在於一個「和」字。彭祖的導引行房術、調攝療養術、膳食養生術和房室養生術四大養生術,其「適身、通神、一志、導心」八字要訣,分別從生理和情理方面補益健養人體,從而使人得以健康長壽,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鄉是成都市百歲老人最密集的地方。這里為何盛產壽星?生命學專家解釋,成都平原獨特的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造就了長壽之鄉。都江堰的長壽現象是一個綜合現象,它得益於都江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習性,比如適宜的溫度、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對中草葯的運用。地理界一般認為,長壽有30%是遺傳因素,另外70%是外部環境影響。西南地區冬暖夏涼的氣候、舒適的生活環境都有利於生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員認為,岷江流域土壤中豐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現長壽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縣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冷暖適中。虯龍溝、巴清河、沱河、東沙河等河流橫穿全境,水質優良;空氣清新,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當地物產豐盛,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蘋果、食用菌、各類時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飲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點突出:一是順其自然。種啥吃啥,四季常新的農作物和蔬菜,調劑製作一日三餐,少葷多素,保證了老人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顯現出良好的養生效果。二是勤勞刻苦。動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歲老人操勞一生,克勤克儉,鍛煉出了過硬的身板,並養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勞作等生活習慣,有效增強了身體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開朗豁達,勞動積極,樂於奉獻,一生樂觀、不生氣。「河南夏邑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厚重,經濟發展迅速,生態保護堅決,民眾心態平和,長壽人口顯著,多項指標超過標准,評定為『中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
科技博覽----探秘長壽鄉之夏邑尋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湖北鍾祥: </b>
鍾祥人之所以長壽,主要與四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生態環境因素。鍾祥市境內與人體元素相關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水資源豐富,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在100%。還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氣環境。二是人文習俗因素。 鍾祥長壽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的好傳統尤為突出,尊老敬老的遺風,一直流傳至今並發揚光大,涌現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動人故事。三是勤勞好動因素。 鍾祥市的長壽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漁民),他們從小就下地干農活,勞動磨煉了他們的意志,也鍛煉出他們強健的體魄。四是飲食習慣因素。他們絕大多數堅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於菜類不挑食,葷素皆可。鍾祥自古以來盛產黃豆,豆腐、豆皮、豆乾、豆筋等一系列的豆製品便成了鍾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鍾祥地處大洪山南脈,這里生長著一種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說是一種難得的綠色保健食品。鍾祥的百歲老人還有一特點,就是愛吃「土雞蛋」。
江蘇如皋:
如皋長壽飲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雜、鮮、野」四個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飲食習慣是粗茶淡飯,以素為主,拒絕大魚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蘿卜、豆腐是如皋人的當家菜、家常菜。吃的雜,什麼都吃,是如皋人飲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又食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如皋地區田疇平曠,河港交錯,是一座新鮮食品的天然倉庫,使如皋人吃東西有條件講究個「出水鮮」。肉要當天宰的,蝦要當天撈的,魚要現剖的,文蛤要現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剝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頭要當場刮的,豆腐、茶干絕對要當天做的。如皋濱江臨海,四季分明,氣候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野菜蓬勃生長。如皋人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
山東萊州:
中國老年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寶華表示,目前中國的長壽地區有三種類型:溫飽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萊州屬於富裕型。「萊州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厚重,經濟發展迅速,生態保護堅決,民眾心態平和,長壽人口顯著,多項指標超過標准,評定為『中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萊州自古就有「齊魯之甲勝,天下之名疆」的美譽。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質優良,綠化率高,空氣清新,這些都為萊州百姓提供了長壽的良好條件。萊州有悠久的敬老愛老傳統。長期以來,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愛護。近年來,該市開展了以「愛父母、敬老人」為主題的「孝德工程」。同時,萊州市還大力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不斷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制度,為長壽老人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B>
❸ 日本人的壽命全球最長,他們有哪些養生之道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雖然提起日本,人們就會想到壓力大,加班,人口密度大,但是日本卻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們來看看日本有哪些養生之道值得學習。
四、喜歡洗浴。日本民眾非常喜歡泡溫泉,洗澡一方面能夠保持人體干凈,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另一方面泡溫泉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起到保健、美容的作用,對身體很有保健作用。
日本人雖然壓力大,但是他們有健康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生活環境,再加上努力向上的積極心態使得日本人一直在世界上壽命最長。
❹ 世界最長壽之鄉在哪裡 他們的生活習性有什麼特點
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的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有二十五萬人口。當地官員介紹說,在巴馬,像黃奶奶一樣健談能乾的老壽星還有不少。一百零七歲的黃卜新還能上山打柴,一百零三歲的黃媽媽還能自如地穿針引線……
歷史上,數不清的長壽老人在這里演繹著生命的奇跡。清嘉慶皇帝曾給巴馬境內一位高壽一百四十二歲名叫藍祥的瑤族老人題詩祝壽。一八九八年,光緒帝欽命廣西提督給巴馬那桃鄉鄧誠才贈送壽匾,並題賀詞「惟仁者壽」。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巴馬八十至九十九歲的老人就有三千一百六十位,而百歲以上的壽星達到七十六位。
巴馬的不老傳奇吸引著世界各地好奇的人們和專家學者。現在,每年均有二百多名外地老人如候鳥一樣來此長住,已成為巴馬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九月二十一日,巴馬長壽秘訣探研和長壽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舉行,再次吸引了來自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的長壽專家及國內知名學者一百多人。
在研討會上,日本東北大學工學博士金宗哲教授說:「巴馬的水有四個顯著特點,是弱鹼性水,氧化還原低,小分子團水,同時富含礦物質;巴馬空氣特別清新,巴馬空氣中的負氧離子特別高,平均每立方厘米達一萬個以上,有的地方高達九萬個;巴馬老人生活有規律,性格開朗,每天勞動鍛煉等,這都有助於長壽。」
專家們指出,對巴馬長壽現象的探討,可以為整個人類健康生存借鑒經驗。他們認為,空氣、陽光等因素不能改變,但飲食、生活方式、心理因素 、環境因素等可以改變。巴馬長壽老人的養生之道是一份獨特的「食譜」,他們主要以低 脂肪、低動物蛋白、低鹽、低熱量和高維生素、高纖維為主,比如常吃珍珠玉米,油魚、苦脈菜等食品。中國科學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姚鼎山教授說:「巴馬老人的長老秘訣,用三個字簡單概括就是『度、容、靈』,即飲食有度、思想簡單、寬容一切事情。」
❺ 「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
中華文化那麼博大而精深,一個漢字在同一句話中的意思可以多達幾十種,這也導致了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漢字的歷史悠久,因此,光是從字面上去理解一句話的意思,有時候就很容易出錯,也會招來笑話。這一點,在中國的很多俗話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結語
古人說的話都是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得來的,一些事情的因果關系他們早就看得很透徹了。養生也是養氣,「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一句告訴人們從根本調節的話。要是能將這句話做到,想必人生中的苦惱會少很多,自然舒心順氣,身心愉悅,身體健康。
❻ 中國很多長壽老人,他們長壽的保養秘訣是什麼
一,善修養、重情操。
二,有堅忍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性格。
三,勤奮多思。
四、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五、人之腎氣通於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六、夫妻之間互捶背,解疲強身又防癌七、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三慎古代養生之道還提出貴在慎食、慎葯、慎激動。特別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到這「三慎」。目前市場上的保健葯品多如繁星,如不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選用,或濫服人參、鹿茸等補葯,經常事與願違,產生毒、付作用,反而對身體造成危害,影響健康。
❼ 中國著名的「長壽村」居民有怎樣的養生之道
在這個地球上,最珍貴的就是生命了,我們人來也是一樣,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更加長久一點,所以從古至今,很多的人都在尋求長生之道,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永生。雖然現在還不太現實,但是在新聞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有很多獨特地區生活著一些長壽的老人,幾乎都在百歲以上。很多的人都在想著這些長壽老人有什麼樣的養生秘訣。
一:健康的飲食。
我們人類身上很多的病症百分之九十都是吃出來的,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自己也經不住誘惑,所以說經常亂吃一些東西。其實很多的食物都是不能夠放在一起吃的,或者是吃了不健康,經常食用的話身體就會出現問題。但是長壽村的老人飲食非常有道,不暴飲暴食,飲食非常的清淡健康,而且少糖少鹽,減少了很多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病率。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長壽的話,也需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和一個好的環境才行。
❽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我認為百歲老人長壽沒有什麼秘訣,平時生活要規律,注意起食飲居,多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身體不舒服要及時看醫生,這樣會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