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要寫一篇關於中國大媽的作文,該怎麼寫
「中國大媽」現在名聲在外。不但國內的大小公園、廣場、路邊,她們浩浩盪盪,英姿颯爽;而且其足跡正排著方陣,出現在巴黎、倫敦、莫斯科等街頭巷尾,甚至被《牛津詞典》錄為新詞。不但舞跳得瀟灑,買金、購物、投資市場等都留下她們的身影……既引人注目,也遭到不少議論。
我不由得想起一件趣事,那是大學同學一次聚會。我們好幾桌男同學正綿綿舊話,細傾慢聊,突然,一陣呼喊聲從旁邊叫過來,一看,原來是鄰桌的女同學頻頻舉杯,熱烈非常。這些一貫溫文爾雅的女士,彷彿變成了一堆飲酒作樂、猜拳行令的豪客。好多同學嘆道:「這不奇怪啊!現在不是很多男女退休前後的表現都倒了過來?在公共場合,跳舞、唱歌、舞劍,乃至旅遊的,不大多是女的?而男的多數變成宅男,守在家裡,撲在床上,打麻將下棋,守電腦看料。」
回家路上,意猶未盡,繼續探討何因。江濤說:「壓力唄!男的一輩子工作『亞歷山大』,老了想回家放鬆放鬆;女的守家守室久了,倒希望出來放鬆放鬆。」在大學任教的大漠從生理學上提出一條:「這和男女更年期不同生理有關。更年期後,女的雌性激素減少,雄性激素增加,所以性格變得活躍;男的則雄性激素減少,雌性激素增加,便變沉了。」不無道理。
❷ 急求一篇作文 近日,河南鄭州一位大媽在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時,環衛工人在她旁邊清掃地上的樹葉,大媽
7月27日上午,在鄭州市人民路金水河邊的一小游園內,清掃路面垃圾的62歲環衛工,被人用掃帚棍毆打,食指上方被敲了個大包,已被送往醫院救治。記者在人民路立交橋下橋口西南角的健身器材活動場所,看到一名老太坐在仰卧起坐的健身器材上,兩名交巡民警在旁邊詢問,而旁邊許多都用嚴厲的詞語,指責坐在健身器材的老太。
記者向目擊者李先生了解到:「當時老太坐在健身器材上,環衛工人用掃帚打掃器材下面的衛生,其實器材下面是水泥地面,也不是太臟,只是有少許樹葉。環衛工在這打掃衛生,引起老太不滿,稱影響自己鍛煉身體,並對環衛工人辱罵,當時環衛工人並沒還嘴辱罵老太,李先生和王先生還讓老太消消氣。環衛工人看下面還有一個樹葉,就用掃帚鉤了一下,將最後一片樹葉鉤了出來,這一下徹底激怒了老太,於是用手奪過環衛工人的掃帚用腳踩斷,並用力向環衛工人的手上和腿上敲去。環衛工見況跑開,老太拿著掃帚追趕,後被其他市民攔下。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老太竟撥打110報警稱:「農民工打人」。還猖狂的說「讓你在這干就干,不讓你干,明天就讓你滾蛋。」民警接警後趕到現場,向報警的老太了解情況。老太委屈的稱環衛工打她、辱罵她,出於正當防衛她才打的環衛工。
老太的話音沒落,現場的居民紛紛作證,「稱親眼看到她追著環衛工打,並且罵的很難聽。環衛工人很老實,我們經常見她在這打掃衛生,性子屬於慢慢的,話都很少說。」
後來,環衛工人被趕到現場的120急救人員送往河南省中醫一附院檢查。老太也被民警帶走,目擊者跟民警到派出所作證。記者向環衛工人的隊長李女士得知,她們是濱河公園綠化環衛隊,被打的環衛工人姓陳,今年62歲了。干環衛工作7、8年了,一直幹活都是實實在在,勤勤懇懇,對工作比較負責。
相關新聞報道:http://news.qq.com/a/20150728/038554.htm
最後打人老太太賠了環衛工3000元醫葯費和誤工費
❸ 有關廣場舞大媽的材料作文
這股民族風
中國者,大國也。大媽者,年歲輩分類於媽媽者也。廣場舞者,公共場地民間集體舞蹈也。中國大媽廣場舞,因莫斯科紅場、法蘭西盧浮宮「被佔領」而具有了世界影響,世人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我以為政府引導、舞者自律,方能消除其負面影響,使這股「民族風」成為新時代中國資深女性最炫的形象之風。
中國的大媽們,心靈中有千百年婦女隱忍奉獻的精神皈依;身體上有操勞家務、相夫教子甚至撫養孫輩的勞苦印跡;現實里有兒女奔波前程老來孤獨無人陪伴的人生缺憾。她們體形要麼肥胖要麼瘦弱且絕不婀娜;她們步態要麼生硬要麼僵直且絕不輕捷;她們動作要麼遲緩要麼笨拙且難以准確。如果你要以專業的眼光、挑剔的心態來看待她們的話,那她們中的相當多一部分人表演的是無任何美感的走樣錯位的舞蹈。
但是,她們沖破了心靈的禁錮和身體的限制,憑著年輕時的激情和夕陽紅的夢想,以無比的自信和勇氣,舞出了火的熱情,風的張揚,水的淡定,太陽的開朗。這是新時代中國資深女性掀起的民族廣場舞之風。
然而,廣場舞的音響實在太具有穿透力了。它單調,它冗長,它反反復復,它喋喋不休綿綿不絕。它撩起了夜班族難以補眠的怒火;它打破了莘莘學子閉門苦讀急需的寧靜;它讓身體抱恙需要靜養的那類人發狂;它讓年紀尚小需要安眠的嬰兒啼哭不止;它讓不需要單調乏味聲音打擾的人忍無可忍。它,太壞了。但是,壞的也只是那音響,而非我們中國的大媽。
要解決這個「太壞了」的音響影響,首先需要政府引導和規范。譬如避開居民區、學校、醫院等公眾聚集之地,另擇場所;譬如規范跳舞時間,避開人們休息高峰時段;譬如規定限制音響分貝,使其達不到噪音的標准;譬如鼓勵發明同頻同步同聽一首歌的范圍式無線耳麥,給中國大媽們增加一個廣場舞必備的裝備,這裝備又炫又亮不擾人,又輕又巧真方便。
總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政府有義務「護航」廣場舞,不能只限制、只通融而不加以引導。政府的引導會使這股「民族風」更和諧。
其次,為了不使音響「太壞了」被非理性地理解為中國大媽「太壞了」,「舞者」,我們中國的大媽們應該要嚴格自律。起舞之時那伴奏的聲音不可旁若無人,要顧及他人。老話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媽們,廣場舞的直接目的是舒活筋骨、鍛煉身體,最終目的是陶冶性情。如若我們自律地控制伴音,既跳舞鍛煉了自己,又不擾民方便了他人,那才是既修了身,又養了性,實現了跳廣場舞的最終目的。
政府引導、舞者自律,徹底解決廣場舞伴音擾民問題,就能使中國大媽廣場舞這股「民族風」越跳越炫,成為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熱情開朗能歌善舞的中國公民新名片。
❹ 熱心大媽作文
要問我最感謝的人是誰,那就是我的鄰居,張阿姨。她,不高,但也不矮,她是一個寡婦,每天都辛勤地打工,收入也不高。
記得有一次,我的父母因公司有急事,匆匆忙忙地趕回去,臨走前叮嚀我,說:「由由,小心點,爸爸和媽媽有事要回公司,很快就回來了。」說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我整個人都呆了,一想到夜晚,我就害怕,更加上,爸爸媽媽又不在,我就更加害怕了,楞在門口,腦子空空的,不由得放聲大哭。
這時,隔壁的張阿姨聽見我的哭聲,立馬走出來,只見滿臉淚水的我,問:「由由,怎麼啦?」張阿姨溫柔地問。
我一看見張阿姨,就向她苦訴,說:「梁阿姨,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了,都回公司去了,我,我不知道怎麼辦,我,我好害怕啊,嗚……」
「那你吃飯了嗎?」
「沒,還沒有。」
「那來阿姨家吃吧!」說著,就幫我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回她家了。
一進到張阿姨家,她說:「把東西放著吧
❺ 鄉村大媽跳舞四百字作文
華燈初上,入夜的大街到處燈火璀璨,忙碌的白天悄悄地躲了起來。
「時間到了,時間到了,還不趕快走!」一個急促的聲音突然從我背後響起,兩位大媽從我的身邊箭一般地走過。好奇心使我加快步伐,緊追著她們。
不一會兒,我來到了大羅沙廣場,只見廣場邊上的一塊空地早已被人們圍得嚴嚴實實。一陣輕快的音樂突然響起,廣場霎時成了歡樂的海洋。散亂的人群早已整齊有序地排列著,他們在一個身穿鮮艷服裝、手擎大花傘的阿姨的帶領下,有的舉著花傘,有的手搖彩扇,有的舞著綵帶,隨著輕快的音樂個個踩著歡快的鼓點,整整齊齊地舞蹈著,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在夜燈的輝映下不時發出耀眼的光芒。慢三、快四、恰恰……她們個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輕盈曼妙的舞姿羨煞圍觀的群眾,看得如痴如醉;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舞步更不時贏得圍觀群眾一片又一片的歡呼聲。那些按奈不住的群眾也隨歌起舞,盡管他們扭得不太好看,但卻非常認真,也不時贏得周圍的歡呼。你看那一個身穿白衣服,戴著眼鏡的男青年,他高高的身材,手擎一把大紅傘,一扭一扭的,表情特別得意,那滑稽的動作引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
現在我恍然大悟了,原來他們趕著來跳廣場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串門、聊天、打牌……這些傳統的休閑娛樂方式,在閑暇生活中已「退居二線」,廣場舞已成為東莞文化事業的一處獨特風景,豐富著人們的業餘生活。
❻ 我為掃地大媽喝彩 作文500字數
當傾盆大雨灑向大地,當刺骨的寒風吹向大地,當強烈的陽光照射大地時,我們坐在家裡舒舒服服地享受著幸福。而清潔工卻冒著嚴寒,頂著酷暑在外工作。
那天,遠處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雷聲,緊接著一點一點的「珠子」灑向大地。我從夢中驚醒,放眼望去天空沉睡不醒。一位老奶奶正漫步在這片漆黑中,頭發中不見一絲黑發的蹤影,顫抖的嘴唇顯得格外清晰。風怒吼著,雨滴落著,但是老奶奶卻手持掃帚,在風雨中勤勤懇懇、毫無怨言地工作。
一輛大卡車在雨中飛馳著,經過老奶奶的身旁,污水飛濺而起,沾到了老奶奶的身上。可是老奶奶一點也不著急,一點也不生氣,用手拍了拍雨衣上的污水,繼續走向前去掃地。頓時,在我心裡清潔工變得高大無比。
雨越下越大,像脫疆的野馬四處亂竄老奶奶的衣服被淋濕了,她拖著自己沉重的腳步走向屋檐,去避了避雨。這一幕又一幕展現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蜘蛛結網的情景:蜘蛛網一次又一次地被風吹斷,每次吹斷了網,它總會耐心地修補自己的網。不知道蜘蛛心中有一種什麼樣的毅力,才能使自己不被反反復復斷裂的蜘蛛網嚇倒,卻正應為、正因為這股信念蜘蛛才能使自己的網這樣結實。
這位老奶奶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決心才不怕苦,不怕累。雨停了,老奶奶有踏上了工作的路途,她用自己的那一雙長滿繭的手去為大家服務,用自己的那一雙手創造出美好的環境。
望著老奶奶離去的背影,我心想:周洋這樣的人才值得我們為她喝彩!(
文
❼ 蒼老的大娘作文
遠離城市的喧囂,順著幽靜的小巷,便能尋得我的老家。正因為巷子小,我家與奶奶家貼得很近,我一有空就往奶奶家跑。小巷裡很熱鬧,每家每戶都很熟絡。小孩子們一起玩耍,婦女們聚在一起聊家常;老人們一起乘涼。生活融洽得像一家子。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李大媽了。不是為別的,而是因為她每天都會出現在我的視線里。
每當我上奶奶家玩時,總會看見她。她家就住在奶奶家隔壁,所以她一有空就往奶奶家跑。
起初,我也沒覺得怎樣樣,體諒她無親無故,怪可憐的。可後來,我漸漸開始厭煩了。
那時,奶奶每天都會給我做點心吃。不是水餃就是面條。我們吃點心時,李大媽也不回去。奶奶總是熱情地給她也盛一碗。她也不推託,欣然接受。這一來二去,李大媽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就落實了。我在心中悄悄給她打分:一個厚臉皮的人。
小時候的我不懂得掩藏,心裡想什麼,也就脫口而出。一次去奶奶家,又看見李大媽在於奶奶說些什麼。我便不加掩飾地說:「李大媽,你也—在啊!」我還特地拉長了「也」這個音,可她似乎並沒有發覺有什麼不對勁,還熱情地向我打招呼:「阿倩,你回來啦!」雖然是熱情地打招呼,但那時,到了我耳朵里就不是那意思了。我心裡暗暗鄙視,還真把這里當自己家啦!
在我眼中,李大媽還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隔三差五就過來向奶奶借柴米油鹽。說是借,可也沒見得還過。
這些事使李大媽在我心中的印象又大打折扣。
一次,我在學校里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本想找奶奶說說。可一踏進大門,又看見李大媽在屋裡坐著,不敬的話語便脫口而出:「為什麼每次到奶奶家都能看見李大媽呢?」話語中參雜著不耐煩。這次,我觀察到李大媽的臉紅了。
從這以後,李大媽便是好幾個星期都沒有過來。
不久,奶奶生了一場大病。人整個瘦了一大圈。村裡的人得知奶奶的病會傳染時,也都刻意提防,漸漸與奶奶疏遠。
然而,幾個月不見的李大媽又出現了。這次,她不同往日。她的手裡多了一個籃子,是滿滿一籃子雞蛋!她是來探病的!我的眼裡滿是震驚,平日里一毛不拔,貪小便宜的李大媽竟會來探望奶奶,還送一籃子雞蛋!而且,她不介意奶奶的病情?
我注意到奶奶似乎也有一點吃驚,她推託著,怎麼也不肯收下。可李大媽執意要奶奶收下。嘴裡說道:「不行,你一定要收下。你平時這么照顧我,這算是謝禮!再說,這是我的一片心意,祝你早日康復!」然後,她不再說什麼,把雞蛋擱在桌子上,便走了出去。
李大媽走後,奶奶低聲說了念叨著。像是對我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小李,多好的一個人啊!就是命苦點。與丈夫離婚後,孤身一人將兒子拉扯大。好不容易,兒子上大學了,資金不夠。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花,全存起來給兒子上大學用。她自己生活苦,還老關心別人。沒事總來找我聊天,還不是怕我寂寞……奶奶蒼老的雙目出現了點點淚花。
❽ 我想寫一篇作文,叫跳廣場舞大媽,
提起「廣場舞」,大家都知道,那玩意兒,正在大城市才能見到。可是,最近,我們這小地兒,也掀起了跳「廣場舞」的高潮。這可算得上是件新鮮事兒。到底怎麼回事兒?聽我細細道來。
這段時間,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到黃昏,就有一群奶奶從我家門前經過,並且天天如此。她們這是要去干嗎呢?經不住內心的好奇,那天我也跟在她們身後一同去了。走著走著,遠遠地一陣歡快的音樂聲,奶奶們直奔音樂響起的方向而去。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塊空地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一群人相當有秩序地站成幾排,正隨著音樂整齊地跳著優美的舞蹈,略數一下,至少也應該有50人吧。再走近細看,她們大多都上了年紀,但一個個都跳得津津有味,充滿了無限的活力。
在跳舞的人群中,有幾個特別吸引我的眼球。瞧,我身邊這位奶奶,她身手敏捷,動作標准、熟練,連高難度的動作也做得那麼到位,引來大家的陣陣喝彩。再看那邊,那幾位奶奶可能是初學者,動作很生疏,老是跟不上節拍,顯得很笨拙,可她們依舊努力地練習著。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眼前,是鄰居王奶奶,想不到她也來了!她今年應該65歲了吧,別看她年紀大,跳得可真棒,在人群中一點兒也不遜色。盡管她臉上滿是汗珠,卻還是跳得那麼開心!我跑到她身邊,贊嘆道:「王奶奶,您跳得真好!」王奶奶聽了,跳得更有勁兒了??????
一開始,還只是車站附近可以看到「廣場舞』』,漸漸地,菜市場附近、學校附近、醫院附近??????隨處可見。跳舞的人員也越來越豐富了,有阿姨、大姐姐、小朋友,甚至還有幾位老爺爺也跟在隊伍後面跳個不停呢!龐大的陣容、整齊的動作,讓我們看的人心情都愉悅起來。
現在,跳舞的人多了,大牌的人少了;時代進步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跳廣場舞,真好!趕明兒,我也讓媽媽帶上我,去學習學習、活動活動。
❾ 褒貶廣場舞大媽作文
前些天,國內外中文網站上都能看到大媽跳舞被人潑糞、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廣場舞困擾放獵槍放藏獒的消息。而一些不顧他人的學習和休息跳廣場舞的大媽,反責問對方為什麼不裝隔音玻璃。
大媽的廣場舞成了擾民的公害,大媽們的子女能否花點力氣,息事寧人地給勸回去?對這種提議,我的一個朋友微博上表示:「子女勸不回去。讓一代不讀書的人回家干什麼?她們在電視上也只能看家長里短相親調解類節目,根本不會獨處。回家老兩口大眼瞪小眼兩天,就又得出來了。」
中國社會日趨老齡化,人老了之後該干什麼?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大媽跳舞,除了身體鍛煉之外,也在滿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歸屬感。和大部分而今跳來跳去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屬「單位人」,發自本能地覺得自己需要歸屬於一個群體,被人關注,被人需要,被人關心。
由於生活在兩個「國家」,忍不住又要做一番對比,權當一個參考。需要說明的是,中美兩國都有老年問題,我的一些說法,也不過是出自敘述便利的粗線條概括。
在美國,照說老人和子女不住一起,地廣人稀,應該更寂寞,可是為什麼沒有這些問題呢?美國是「兒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獄」一說,多流傳於華人中間,因為很多老人過來交通不便,語言不通,才有這些問題。本土的老人好像自得其樂的居多,甚至說自己是「心裡的年輕人」。還有的一些社區和公寓(俗稱老年公寓),專供老人居住,說是入住者必須65歲以上。
我發現,美國老人退休時間比較晚,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寂寞的問題。很多美國老人一直上班,直到真的干不動為止。美國沒有「單位」這個概念,從一個地方退休後,繼續去另外一個地方上班,包括去沃爾瑪做些雜事,可能這些退休後的工作工資不高,但總讓其有事可做。國內退休時間過早,有的50歲才出頭就退了。倘活到80歲,後面還有30年賦閑在家。要是有機會的話,應該去找點別的事情去做。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人活著,能奉獻於他人是一種美好的感覺,讓人感覺充實。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做做義工也好。
現在好多老人成天想著怎麼健身保養。一個人老圍繞著自己活著的話,會把自己越包越小,越來越郁悶。
讓社區生活豐富多彩,應該是老齡社會的必由之路。美國社區生活很發達。很多中老年人去教會,星期三查經,星期天做禮拜,說不定還有別的小組學習的機會,這就滿足了一種社區歸屬的深層需要。除了宗教機構外,各式各樣的其他社區項目也非常多,比如我曾經去考察過的俱樂部就有不少,如「婦女俱樂部」、「詩歌俱樂部」等等。如果中國也舉辦這種社區中心(哪怕是營利性質,讓大家交會費),或者把現有的社區中心真正用活起來,也能解決中老年人離開了單位和家庭之後找不到「第三處所」的問題。
寫了這些,或許也有老年朋友質問:你有朝一日不老啊?我想,人老了生病體弱自然不好,我也不盼望,但我喜歡寫寫譯譯,沒人打攪我求之不得,估計老來不必擔心無聊。老年階段其實應發展一些愛好,畢竟晚年要有很多時間獨處。這時候把過去的理想給撿起來就很好,比如愛爾蘭裔作家麥考特,就是退休後發現自己有時間了,開始創作,在晚年寫出了多本很有影響的書,如《安琪拉的灰燼》《教書匠》等。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才華,但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很強的事可做。比如我有一老同事,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家族錄像。她把家族的相片整理起來,然後配音,形成各種各樣的故事。她在家族聚會上播放這些片子,很受大家族歡迎。然後又刻錄成DVD,分發給各個家庭。為了這些片子,她甚至跑很遠的地方拍攝祖先墓碑的照片,成天為此忙得不亦樂乎。
我還認識一個老先生,老年後開始學做木匠,給子孫和親戚打了很多傢具。而後他又開始購買機器,學習如何製作鋼筆,我們上次去,還送了我們好幾支。該送的都送完之後,他又開始學著在家種菜。總之是通過學習對抗衰老。
還有一些老年人老來去學東西陶冶情操。我就看到了一些老年人老來開始學聲樂學鋼琴這些。按照常規思維,大家覺得孩子學習才有用,所以讓孩子在認知負荷最重的時候逼她們學琴學畫,學得她們怨聲載道。說起初衷,大部分家長也不是為了孩子成名成家,而不過是讓其陶冶情操。到了中老年階段,自己沒有情操了,幹嘛不去陶冶?中老年可學東西真是很多,當然不要胡亂去學醫。
良好的家庭關系,應該能解決老年的寂寞無聊問題。那些跳廣場舞的退休大媽,可能已經空巢,感覺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個辦法證明自己的存在。中國式的婚姻大家可能也知道,互不理睬吵吵鬧鬧的不在少數,家裡精神上找不到多少安慰,去廣場跳舞還算好的,有的成為直升飛機父母,盤旋於子女頭上,干涉他們的生活,逼迫子女談婚論嫁,急著抱孫子,或是把手直接伸到小家庭來操縱,打一場代理戰爭,這都是沒有多少事情可做的表現。如果老伴相互取悅,相互欣賞,誰還願意成天往外頭跑?老往外跑,去跳舞,沒准解決不了家庭問題還會產生問題?我過去在國內認識的一對老夫妻,丈夫老來愛上跳舞,動輒去找舞伴,老太太氣得在家得病而死。
上了中老年,假如思路拓寬一些,反而是新生活的一個開始,何至於一窩蜂全去開著大喇叭去公眾場合跳舞,擾得四鄰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