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的正常視力是多少
正常視力:達到1.0以上。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視力能達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實際上,1.0的視力只能說明人的部分視力正常。
嚴格地說,視力正常的標准還包括以下內容:
1、中心視力:即人們通常查看視力表所確定的視力,包括遠視力(在5米以外看視力表)和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視力表)。
2、 周圍視力:當眼睛注視某一目標時,非注視區所能見得到的范圍是大還是小,這就叫周圍視力,也即人們常說的「眼餘光」。一
3、 立體視力:立體視力是一類最高級的視力,即在兩眼中心視力正常的基礎上,通過大腦兩半球的調和,使自己感覺到空間各物體之間的距離關系。
但在醫學上,只有當中心視力、周圍視力和立體視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時,才能算作視力正常。
(1)60歲視力一般在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視力下降的六大原因:
1、整天盯著屏幕看。調查發現,大部分人每天盯著看電腦、智能手機、電視的時間足足有400分鍾。研究顯示,人們在這期間的眨眼次數會減少近70%。眨眼次數過少,會造成眼睛酸澀和刺痛。久而久之,會讓閱讀者患上「數碼眼疲勞」,出現視力下降和視物模糊等。
2、隱形眼睛戴太久。佩戴隱形眼鏡的時間越長,就會有越多的灰塵、黏液、蛋白質和礦物質堆積在鏡片上。除了導致視物模糊,這些黏性物質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如眼乾和發炎疼痛。
3、角膜擦傷。常由外傷引起,症狀為視覺模糊、紅腫或是眼內異物感等。出現這種情況應當及時去看眼科醫生,輕微的磨損會在幾天內自行癒合,如果病情較重,醫生會開出抗生素滴眼液,以防感染,或是類固醇類的滴眼液,以減輕炎症和瘢痕形成,後者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視力喪失。
4、懷孕。視覺功能的改變(如視物模糊和復視)在妊娠期間較為常見。這是因為體內激素分泌量的改變會引發角膜後方的液體發生變化,改變角膜的形狀和厚度,形成一過性的近視眼或遠視眼,直到分娩後才能恢復正常。因此,孕期及產後一個月要注意用眼習慣,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5、服用了某些葯物。抗組胺葯、降壓葯或抗抑鬱葯等可能會造成目澀、眼乾、視物模糊,原因是它們放緩了淚液的生成,或是改變了其成分,造成淚液蒸發得太快。一般停葯後多會好轉,如果問題嚴重,需要找醫生調整用葯方案。
6.得了青光眼。這個病就像一個「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但對眼睛的攻擊力卻相當強大,當出現視力改變時,很多人已經永久性地喪失了部分視覺功能。青光眼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任何年齡段都有發病風險。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❷ 人正常視力是多少
規定的正常視力是大於等於一點零,所謂的一點零也就是看到的視力表上的五點零。視網膜在平行光打進來以後,落在視網膜上,也就是看到視力表上正好能在一點零這一行,這就是正常視力。當然,還有人能夠達到一點二、一點五,這也都是正常視力范圍,也就是說,大於等於一點零都叫正常視力。那麼正常視力還要說一句,很多人,有近視或者遠視或者散光,這個時候他的正常視力要看矯正視力,而不是看他的裸眼視力。如果不戴眼鏡去查,可能是零點二、零點三,那這個時候就說你的視力不正常,那你不正常的話,你去配上眼鏡矯正了以後,能夠達到一點零,也就是說這個人矯正視力是一個正常視力,所以說,在矯正之後能夠達到一點零,都叫正常視力。 專家提示: 規定的正常視力是大於等於一點零,也就是看到視力表上的五點零。有近視或者遠視或者散光,正常視力要看矯正視力,而不是裸眼視力,所以,在矯正之後能夠達到一點零,都叫正常視力。
一般人的視力都會在1.0或以上,5歲以上的正常視力要達到1.0(5.0),2.0是從前的標准,是一個非常好的看遠視力,5.0是現在常用的新標准,相當與從前的1.0,保護視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多看遠,多進行視遠訓練,如打羽毛球,放風箏等,盡量減少長時間的看近,如近距離的看書寫字,看電腦等,如不能避免,建議間隔40分鍾,看遠10分鍾.預防斜視的問題,就小兒而言,減少過多的一個方向的注視,成人發生斜視沒有預防措施。
正常視力在5.0及以上就屬於正常的了。4.8的視力低於正常。
4.8的視力有點低於正常,但是要控制用眼,手機電腦要少用,注意用眼衛生。
❸ 60十歲的老人老花眼的視力一般多少
看近時大約在0.2也就是4.2的樣子,需在配戴三網路的老花鏡,看遠一般沒問題,應該還是在5.0.如有問題可再留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❹ 老年人視力正常值是多少
和年青時候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年齡大了出現老花,看近比較吃力!老花簡單演算法:(年齡-30)/10 近視度數
❺ 正常視力一般是多少
眼睛視力是在1.0或者5.0的,都算是正常視力,只需要引起重視,日常養成好的用眼習慣,以及配合補充眼睛的營養,這樣就能穩定眼睛的視力。
一般需要補充的眼睛營養有:
1、花青素 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約是維生素E的50倍。研究證明,花青素能強化微血管彈性,促進微血管血液循環,維系正常眼球壓力,消除眼睛肌肉疲勞、水腫,改善血管型黑眼圈;能活化和加速視紫質的再生,促進視覺敏銳度,改善夜盲症;能有效抑制破壞眼部細胞的酶;能使視網膜適應光線的變化,提高眼睛在暗處的辨識力,更能保護眼睛少受自由基的傷害,預防眼部退化性疾病產生。
2、前花青素 它是純天然的抗衰老的營養素。現有研究證明,前花青素是當今人類發現的最有效抗氧化劑,它的抗氧化性能比維生素E高出50倍,比維生素C高出200倍。與其他的抗氧化劑不同的是,前花青素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保護大腦和視神經系統。服用後20分鍾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前花青素的主要作用是軟化毛細血管,消除眼睛疲勞,改善視力。此外還能夠輔助治療近視、弱視、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
3、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卜素。在我們日常飲食當中,食物所含的類胡蘿卜素種類高達50多種,但只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會聚積在視網膜上的黃斑部,故又稱為黃斑色素。視網膜及黃斑部負責感受影像、精細視覺與清晰度,日常辨別色彩、閱讀識字等都需要它,如果黃斑部及視網膜長期缺乏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就會影響視力;症狀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失明。
4、蝦青素 蝦青素,是從河螯蝦外殼中發現的一種紅色類胡蘿卜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夠有效清除細胞內的氧自由基,增強細胞再生能力,維持機體平衡和減少衰老細胞的堆積,從而保護皮膚健康,促進毛發生長,抗衰老,緩解運動疲勞,增強活力。蝦青素很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和細胞膜,能有效地防止視網膜的氧化和感光細胞的損傷;對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對大腦,也能起到保護作用。除此以外,還能防紫外線輻射,預防心血管疾病等。
而樂睛視力營養素就富含以上成分,是專門為孩子研發,最適合孩子的視力營養素。
5、多吃含硒食物:眼球活動時的肌肉收縮、瞳孔的擴大和縮小等均需硒的介入,如長期缺硒會發生視力下降和白內障、視網膜病、夜盲症等。因此,日常膳食中應注意硒的補充,含硒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玉米、洋蔥、大蒜、牡蠣、海魚等。
6、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直接參與視網膜內視紫紅質的形成,若缺乏維生素A易引起乾眼病。平時應多食用動物肝臟、牛羊奶、蛋黃及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主要有胡蘿卜、南瓜、西紅柿及綠色蔬菜等。
7、多吃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缺乏此種維生素易出現眼球震顫、視覺遲鈍症狀。食用小麥、玉米、魚、肉類,即可補充維生素B1。
8、多攝入含維生素B2的食物:缺乏維生素B2易出現流淚、眼睛痙攣症狀。該種維生素較多存在於奶、蛋、肉、肝腎臟、扁豆中。
❻ 成人的標准視力是多少
成人的標准視力為1.0,且要保證中心視力0.9以上,周圍視力兩側90度、上方60度、下方75度,立體視力正常。1.0的視力只能說明人的部分視力正常。嚴格地說,視力正常的標准還包括以下內容:
1. 中心視力:即人們通常查看視力表所確定的視力,包括遠視力(在5米以外看視力表)和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視力表)。當遠近視力達到0.9以上時,才能說明其中心視力正常。
2. 周圍視力:當眼睛注視某一目標時,非注視區所能見得到的范圍是大還是小,這就叫周圍視力,也即人們常說的「眼餘光」。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周圍視力范圍相當大,兩側達90度,上方為60度,下方為75度。
3. 立體視力:立體視力即在兩眼中心視力正常的基礎上,通過大腦兩半球的調和,使自己感覺到空間各物體之間的距離關系。有些人中心視力正常,但立體視力卻異常,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立體盲。
人類視覺的形成過程是: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折射光線)→玻璃體(固定眼球)→視網膜(形成物像)→視神經(傳導視覺信息)→大腦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從角膜到大腦視覺中樞,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故障或不協調都可能導致視力受損和視力下降,視力恢復需要有針對性地干預可能受損的環節,從而提升人體自身的視覺能力。
近視300度以下為輕度近視,300-600度為中度近視,600以上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具有遺傳性,有一定遺傳可能,且父母雙方都為高度近視則遺傳可能性更大。但是並不意味著孩子一定會被遺傳,孕期多注意補充眼部營養,和孩子科學的護眼是能夠避免被遺傳的。
假性近視是眼睛過度疲勞,而產生的一種暫時麻痹功能失靈的狀態,會和真性近視一樣有視力下降的表現,近視度數一般在300度以下,但並不是真的近視,通過休息調理, 是可以恢復的。而真性近視需要積極控制,高度近視不僅影響生活、學習、升學,還有很大的健康隱患,每年高度近視失明患者不在少數。
(6)60歲視力一般在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孩子的標准視力:
根據兒童視力發育特徵,4歲孩子的視力一般能達到0.8左右,正常不低於0.6。雖然您孩子的視力是0.6,還沒低於這個年齡段兒童視力正常值的下限,可以說是正常的,但比0.8的視力還是差了一點,最近又發現孩子看東西總是不自覺往前湊,因此建議還是帶孩子去醫院做個驗光檢查,看看是否有早期近視。
孩子剛出生時,一般處於2.0~4.0D的遠視屈光狀態,其後,隨著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眼球隨之變大,眼軸變長,角膜曲率增加,逐漸向正視化發展。
孩子在1月齡時,視力為光感;3月齡時為0.02,即能追蹤眼前運動物體;1歲時為0.2;2歲時為0.4;3歲時為0.6,即能看懂視力表,可以用視力表查視力了;4歲時為0.8;5歲時能達到1.0 ,即成人視力,如果達不到的話,應盡快去醫院檢查;6歲時可達到1.2的視力。
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應採用不同的標准來判斷視力是否異常。一般來說,3歲兒童視力正常值下限為0.4,4~5歲兒童視力正常值下限為0.5,6~7歲及以上兒童視力正常值下限為0.7。如果孩子視力低於同齡兒童正常視力下限,或雙眼視力相差超過2行,就說明孩子的視力出現了異常,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答疑:孩子視力多少算正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視力
❼ 人的正常視力是多少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視力能達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實際上,1.0的視力只能說明人的部分視力正常。視力正常的標准還包括:
一、中心視力
即人們通常查看視力表所確定的視力,包括遠視力(在5米以外看視力表)和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視力表)。遠視眼患者的表現是遠視力比近視力好;近視眼患者則相反。散光患者的遠視力和近視力均不好.當遠近視力達到0.9以上時,才能說明其中心視力正常。
二、周圍視力
當跟睛注視某一目標時,非注視區所能見得到的范圍是大還是小,這就叫周圍視力,也即人們常說的「眼餘光」。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周圍視力范圍相當大,兩側達90度,上方為60度,下方為75度.近視、夜盲患者的周圍視力比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圍視力喪失。
三、立體視力
立體視力是一類最高級的視力,即在兩眼中心正常的基礎上,通過大腦兩半球的調和,使自己感覺到空間各物體之間的距離關系.有些人中心視力正常,但立體視力卻異常,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立體盲。
在醫學上,只有當中心視力、周圍視力和立體視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時,才能算作視力正常。
❽ 一個正常人的視力應該是多少
正常人的眼睛視力在1.0以上,通常所說的視力是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視力而不是最小可見視力,所以視力表反映被檢者注視目標兩點分開來的最小視角,即最小可分視力、或1』視角視力,能代表被檢者最佳視覺功能。
標准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視力能達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實際上,1.0的視力只能說明人的部分視力正常。嚴格地說,視力正常的標准還包括以下內容:
1. 中心視力:即人們通常查看視力表所確定的視力,包括遠視力(在5米以外看視力表)和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視力表)。遠視患者的表現是遠視力比近視力好;近視患者則相反。散光患者的遠視力和近視力均不好。當遠近視力達到0.9以上時,才能說明其中心視力正常。
2. 周圍視力:當眼睛注視某一目標時,非注視區所能見得到的范圍是大還是小,這就叫周圍視力,也即人們常說的「眼餘光」。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周圍視力范圍相當大,兩側達90度,上方為60度,下方為75度。近視、夜盲患者的周圍視力比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圍視力喪失。
3. 立體視力:立體視力是一類最高級的視力,即在兩眼中心視力正常的基礎上,通過大腦兩半球的調和,使自己感覺到空間各物體之間的距離關系。有些人中心視力正常,但立體視力卻異常,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立體盲。
雖然我們通常只是檢查中心視力,但在醫學上,只有當中心視力、周圍視力和立體視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時,才能算作視力正常。
(8)60歲視力一般在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視力異常
1.近視
看近物清楚,看遠物模糊,專業定義為「遠處物體經眼球折光後聚焦於視網膜前,而不是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視是中國兒童最常見的眼疾,而大陸高度近視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兒童高出很多,伴隨著高度近視所衍生的許多眼疾,正威脅著許多兒童的視力及眼睛健康。
2.遠視
近處物體經眼球折光後聚焦於視網膜後,而在視網膜上形成模糊的物像。因此,遠視眼患者看遠看近均不清楚。嬰幼兒的近視眼很少,90%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是遠視,其中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發育的表現。有20%~25%的遠視是病理性的,它是導致兒童視力低常及眼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3.弱視
弱視是一種嚴重影響視覺功能的疾病,指那些眼球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遠近視力均低於0.8,且不能轎正者。據統計,弱視患者已超過1500萬人,成為大家需迫切關注的社會問題。
保護視力
一般來說,在看不同距離、不同亮度的事物時,人眼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以使得照在視網膜上的圖像盡量清楚。但是過度用眼會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眼球正處於發育階段,球壁伸展性比較大,長時間的過度用眼更容易引起眼球的發育異常,導致遠處的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後,焦點偏離視網膜,造成視力衰退。那麼,保護視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用眼休息
要注意用眼習慣,定時休息,連續在電腦熒屏前的時間不宜過長,每隔40分鍾就要休息5-10分鍾,盡量在空隙時遠眺讓眼睛放鬆。眼睛是向內、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時,盡量讓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人在休息時,也要活動頸部和肩部肌肉,因為頸部肌肉僵直紊亂會影響視力。學生還要注意膳食結構,多補充維生素A、C、D,多吃胡蘿卜、水果、海產品等。
2.合適的光線亮度
光線亮度不佳(太亮或太暗)、特別是在用眼強度很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環境光線不合適,是影響視力的第一要素。為此,國家給不同室內場合的光線照度要求制定了嚴格的標准(如在書房內閱讀/書寫的照度>300Lux),但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這對於保護視力的幫助不是那麼直接。
原因在於一般人沒有那麼多有關環境光線照度(亮度)的知識,而且光線照度的測量需要護眼光度筆或專門的照度設備。因此,普通民眾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容易判斷光線是否合適。
通常,光線不佳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所處環境內的光線本身不合適(如太亮或太暗);
二是由於身體姿態(如坐姿或頭姿)不正確擋住光線,讓本來合適的光線照到目標區域時變暗了;
三是光線會變化(如早晚的陽光,多雲天氣、或陰/雨變化時的自然光,台燈的位置或照射角度變化)。平時一定要避免這些情況,以確保目標區域的光線明亮、柔和,讓眼睛始終處於放鬆狀態。如果自己無法判斷學習/工作場所的光線亮度是否合適,最好用護眼光度筆做些檢測。
3.好的近距用眼姿勢
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對眼球調節的頻度和幅度負擔,應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時,最好處於靜止狀態,坐姿要端正,書本放在距眼 30cm左右的地方。如果是看電視,那麼離電視的距離是電視對角線的6倍以上為宜。
4.縮短近距用眼時間
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學生的視力下降是眼睛調解機能的減退。在不佳的環境光線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更易導致眼睛調節機能減退,進而導致視力下降,所以也應盡量避免。通常,近距離用眼時,隔45~60分鍾休息10~15分鍾。
❾ 視力的正常值
如果是標准視力表,正常是 1.0- 2.0;對數視力表,正常是5.0-5.3 對數視力表 標准視力表 度數 4 0.1 650 4.1 0.12 550-600 4.2 0.15 500 4.3 0.2 450 4.4 0.25 400 4.5 0.3 300-360 4.6 0.4 250 4.7 0.5 200 4.8 0.6 150 4.9 0.8 100 5 1 5.1 1.2 5.2 1.5 5.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