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壽菩提山風景的一篇作文400字
國慶節剛剛放假,媽媽就帶我和妹妹回到了四川的老家,這里有好看的風景也有各種有趣的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菩提山上玩了。
早上,我們吃完早飯,就跟著外公外婆來到了菩提山下。我們開始爬山了,這座山的樣子很矮,雖然不像南山一樣高大,不像黃山一樣形態各異,但卻非常舒適,空氣清新,裡面是大片大片的綠色,有非常多的樹,樹枝、樹幹上都長滿了青苔,甚至我們走的路,路邊的石頭上,都長滿了很多厚厚的青苔,看在眼裡是全是深深淺淺的綠色,非常舒服。我們繼續走,不知不覺的就走到山頂了,在這里建了一個丁佑君紀念館,我們便進去參觀,這里有寫丁佑君生前的英雄事跡,還有為她刻的幾座雕像。丁佑君生前為抗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後來在繳匪中犧牲了,去世時年僅十九歲。
我們很快就下山了,這時,我看到了一片很奇怪的東西,認真一看,原來是一個湖,湖上面長滿了一層厚厚的浮萍,翠綠翠綠的,真壯觀,真神奇啊!在深圳雖然也看過,但絕對沒有見過這么綠、這么多、這么大、這么長的水池,竟然整個湖面全是浮萍。這時,我為了試試這浮萍到底有多厚,就從地上撿了一塊石頭,用勁的扔到了湖裡,湖面竟然只出現了一點點水花,浮萍也只破了一小個洞,而且馬上又合籠了,這浮萍肯定厚的不得了,真是個奇觀。從湖上的拱橋走過去,就好像走在畫里一樣,真美啊!我們欣賞了一會兒這兒的風景之後,就戀戀不舍的下山去了。
這次我們爬的雖然只是個小山,卻讓我們欣賞到了不少景物。
家鄉的菩提山真美啊!
❷ 長壽菩提山山腳下的印章寫的是什麼字
寫的(長壽菩提)四個字,菩提二字在中間,兩邊是長壽
❸ 長壽區菩提小學的校長是誰
近年來,長壽區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大力推進教育領域內綜合改革容。此次菩提小學的建設也將有力促進區域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也備受長壽市民關注。
菩提小學位於長壽·菩提古鎮附近,總用地面積29400平方米,比4個標准足球場還大,校內設施包括教學樓、教師辦公用房、師生食堂、體育活動場等。建成後將可容納2700名小學生上學,而區實驗一小的師資力量也將入駐。據了解,該項目平場工作已全面完成,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
據悉,菩提小學預計於2016年9月建成投用,將解決長壽·菩提古鎮周邊居民的孩子就近入學問題。
中國生活消費標簽:菩提小學
❹ 長壽菩提山門票多少
長壽菩提山景點門票: 免費 長壽菩提山目前是24小時免費開放的,但是以後收不收門票那就不知道了。 參考資料來源於優友重慶旅遊網www . uu023.com/chongqinglvyoujing/show-544.html介紹。
❺ 爬長壽菩提山作文500
爬菩提山一天下午 ,陽光明媚。我和媽媽 、哥哥還有阿姨去爬菩提山。我們乘車來到山腳下,哇,山頂的樹葉不正和雲姐姐做游戲嗎?這么高我們怎麼能爬得上去呢?我們開始爬了,我一個勁兒地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風兒唱著動聽的歌跑來給我擦擦汗,樹葉為我跳起優美的舞。站在高處往下一看車子象甲殼蟲一樣在馬路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各種各樣的高樓大廈就像用積木搭成的一樣。
停歇了一會兒,我們繼續往上爬,爬呀爬,當我們要爬到山頂時看見了許多臘梅花,我正想去采臘梅花的時候,媽媽告訴我:「臘梅花具有不怕艱苦 ,堅強不屈,耐勞堅韌的精神。」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想我要向臘梅花學習,堅持爬上山頂。我終於爬上了山頂,這次登山讓我懂得了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❻ 長壽菩提一號是哪個開發商
長壽菩提一號是哪個開發商?如果我沒猜錯的情況下,應該是最厲害的那個還要發上。
❼ 重慶長壽區菩提東路屬於哪個鎮
重慶長壽區菩提東路,不是屬於哪個鄉鎮,而是屬於菩提街道。
1、菩提東路位於長壽桃花新城組團西區(菩提山片區),是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主幹Ⅱ級道路,也是一條重要的物流快速幹道。北起渡南一路交叉口,南與重鋼大道相接。道路全長5.281千米,道路標准路幅寬度為40米,其中車行道24米,雙向六車道,兩側綠化帶各5米,人行道各3米,設計行車速度40千米/小時,工程總投資約3.65億元(其中建安投資2億元,征地拆遷1.65億元)。工程於2010年7月開工,2011年12月基本完工。
2、菩提街道設立於2015年12月21日,位於長壽主城區,是長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街道轄區以區政府為中心,東接但渡,南連鳳城,西鄰八顆,北連渡舟,轄桃花、古鎮、朝陽、勝天、菩提5個社區和松柏、東新、紅花、陽鶴、田壩、菩提6個村,幅員面積37.7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約29.02萬人,戶籍人口5.1萬人,居住人口13.4萬人。轄區有大專院校1所,高級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中小學1所,小學1所,幼兒園4所,公立醫院2所,私立醫院4所,大型商場4家。城區道路硬化率、自來水普及率、燃氣通氣率均為100%。菩提街道辦事處駐桃源西四路1號。
❽ 長壽菩提山有什麼歷史
菩提山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