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法南懷瑾

長壽法南懷瑾

發布時間:2022-07-23 05:27:36

A.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B. 國學大師南懷瑾是怎麼養生的

受訪專家:

李洪娟,北京中醫葯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

朱慶軍,安徽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

一輩子沒有一張文憑,沒有一個好的學位,但他卻精研國學,對儒、道、佛均有精湛的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歌賦、醫學養生等諸多學問。而且融會貫通自成一派,他就是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其一生著書無數,書中不乏一些調病養生的驗方。



失眠:身體蜷起來睡

我們常常講,人老有幾個相反的現象:哭起來沒有眼淚,笑起來眼淚就出來了;現在的事情告訴他馬上就忘記了,小時候的事情都會記得;坐著就睡覺,躺下去睡不著。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醫學的道理,心腎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

道家有個辦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時,把身體蜷起來睡,變成嬰兒狀態,兩個腳縮攏來,兩手也抱起來,容易睡著,這是勉強使心腎的氣交。交就是連起來接上電了,這樣可以睡著。

——據《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

點評:「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卧如弓」,中國養生理念自古就非常講究人的姿勢對健康的影響。

北京中醫葯大學基礎醫學院的李洪娟教授介紹,人朝右側蜷睡是最佳的睡眠姿勢,有助於減少失眠和改善睡眠質量。

而趴著睡會造成頸椎損傷,上年紀的老人仰著睡,頭部鬆弛的肌肉壓迫氣道,引起「呼吸暫停綜合征」,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心腎兩臟在生理上的協同關系,中醫稱之為「心腎相交」。「若腎水不能上滋以養心,心火不得下交而溫腎,會導致『心火獨亢』而引發失眠。」安徽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朱慶軍說,將身體蜷起來後,心腎距離減少促進氣交,也像嬰兒睡在母親的子宮里,是很有安全感的睡眠姿勢。

此外,睡覺前要安靜心神,不宜做劇烈或傷腦的活動。聽音樂、讀書、泡腳都有助於盡快入眠。

氣憤:只念一個「空」字

我當年學道時,有個年輕的和尚朋友,教我一個外道法子——頑空修法。一邊念佛號,一邊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這個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壓的人,以及神經快要爆炸的人。我們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壓反而弄高了,因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這個法子對治。另外有個方法,對於高血壓、老年人或失眠的人也有好處。上座,心裡頭什麼都不想,只念一個「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經都放鬆了,腦子也放鬆了,有人就用這個法子治好了緊張的毛病。

——據《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講

點評:南懷瑾的想「空」字的方法和現代醫學中的「移情」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緩解不良情緒。除了想「空」字,還可通過畫畫、練毛筆字、聽音樂等讓腦子和神放鬆下來。「在中醫理論中,五臟分管不同情志,其中肝主怒,愛激動發火的人氣血向上涌,易傷肝氣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而肝鬱氣滯又會激發人的壞脾氣,之間互為因果。」朱醫生介紹,口服逍遙丸、玫瑰花泡水送服六味地黃丸等疏肝解郁效果不錯。

肺病:用鼻孔的肌肉聞氣

有個氣功法,曾治癒了不少的肺病患者。將右手握拳,大拇指豎起,放在背後兩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點。左手握拳平置肚臍上。這時開始用鼻孔的肌肉聞氣,聞之有聲,就好像聞到一樣好吃的菜,要多聞一下似的。這樣聞氣,一連六次,再口吐「呸」音,將氣呼出。如此繼續作下去,一連三十六次(六聞一呸為一次),即渾身通暢,甚至汗出。原來呼吸不暢通的人,經過三十六次的呼吸練習,即得鼻孔暢通無礙。若不能站立躺在床上試作也是一樣的。

——據《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點評:用鼻孔的肌肉聞氣是遵循動作配合呼吸的「導引吐納」法。左手握拳平置肚臍任脈,右手放在背後正中的督脈,通過刺激人體中最重要的兩條經脈導引氣血運行,再配合吐納,可有效治療支氣管哮喘、慢阻肺和呼吸系統疾病,朱醫生說。臨床上李教授也常訓練患者進行深呼吸。將一口氣呼吸到丹田,再慢慢排出,有利於將肺泡里的濁氣排出。但肺氣腫、支氣管擴張、肺癌和肺結核患者要以靜養為主,不宜做太劇烈的肺部運動。

腸胃病:桂圓花椒敷肚臍

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明的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其實用不著那個,我教你們,年紀大的都可以用,比較保險。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乾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

——據《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

點評:用桂圓、花椒和艾絨敷肚臍是南懷瑾從道家經典中採集的養生小方法。「這三種既是易買到的葯也是常用的食物,葯性偏溫。可以將它們分別搗碎研磨成粉後,包在一起貼在肚臍上,使葯性直接發揮作用於肚臍,治療腸胃病及溫陽益氣效果快,還不會產生副作用。」

李教授在治療時一般會增加一個步驟,即將三種葯包在肚臍上後,隔臍用燈照射或點灸加熱半小時,療效會更好。「很多人犯了腸胃病,源於肚臍周圍溫度低,脾虛和消化能力差。而加熱能夠提高腹部溫度,增強胃腸道酶的活性,進而改善脾胃吸收的能力。」(作者:健康時報實習記者 王小磊)


凡標注來源為「健康時報」或「健康時報網」的稿件均屬健康時報社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為「健康時報網」並附上原文鏈接。如需內容合作,請聯系010-65369672。

C. 南懷瑾貌似也是佛教佛學大師,他講的大千世界他認為一日月繞一須彌山周轉,他就說一個小世界是一個

一千個日月繞一須彌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平常我們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這樣來的。南懷瑾是一位大德,這個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但是大德並不代表就是佛,只是尚未成佛的未來佛。只有佛才是究竟圓滿的覺悟者,是究竟的覺悟,也是圓滿的覺悟,也是一切覺行的圓滿。所以一切都是正常的!燒出舍利子,這個不能代表什麼。

D. 南懷瑾預測說中國只有兩百年大運是怎麼回事過了兩百年會怎樣

國學大師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中預測,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華就會開運、走運。
很多人說是迷信或是防水,但是我覺得是一種歷史經驗的總結在風水中的結合使用,也可以說是理論聯系實際,我覺得先生說的這個預測(風水)是在說正真的風水是順應時代、以民為主,而之中華民族的發展也進一步說明了這個道路。。歷史中體民心的君王受眾愛戴,國家強盛,正真體現了這種風水。因為中華民族開始站起來,開始有新的領導,民心所向,發展越來越好,中國夢等的提出,以及現在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也進一步體現了這個道路。

E.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國學大師南懷瑾極其思想

南懷瑾(1918—),浙江溫州樂清縣人,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以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修行經歷、淵博的學識、通達的智慧和卓著的事功而享譽海內外。其幼年接受私塾教育,後遍讀諸子百家,旁及文學詩詞、書法醫葯、易經天文等。一九三七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浙江國術館,獲武術教官資格。抗戰之初,南懷瑾年方弱冠,統馭戍卒,在川、康、滇邊境,墾殖戍邊。後不久,執教於中央軍校,同時竹杖芒鞋,遍訪高人隱士,遇當時禪門之名宿袁煥仙老居士於青城山靈岩寺。後經過袁煥仙的逼拶勘驗、禪門大德虛雲老和尚的印證、峨嵋山大坪寺閉關三年的苦修,以及對密宗各派上師的參訪,南懷瑾於心性之體用終得圓融自在,達到了精神心靈的真實升華。
南先生以見地、修證與行願三大綱要來統貫全部佛法修證的理與事,且根據「體實非二,用固不一」觀點,將大小乘各宗各派乃至外道宗派的教理和修證,都融入修證的三綱要之中,形成一兼容並包的佛學思想體系。下分三部分略作介紹,限於智識及學歷,對南先生思想的曲解在所難免,望方家指正。
一、事與理圓融無礙
中國佛教至唐代玄奘廣譯佛典,整個佛教界研習教理之風盛行,致使一般佛子尋行數墨,皓首窮經,終生困於義理,泛海而忘歸,迷途而不返,於佛法修證,無半分相應。唐代中期以後,禪宗自南至北大行於世。禪宗自稱「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正是針對此種流弊而起的革命。宗下諸師多呵斥研習教理者,因為禪宗首重事人,以修證為上。若修行事至,自然能達理事圓通之境。
然而,後世參禪直求修證的人,多在意根下立定足根,於行證並不肯深入,卻又不肯印證,得少為足,便以為是,自鳴為高。而一般研習教理而識見粗淺者,自己對教理未加修證體認,便說禪宗的明心見性是邪說。兩方各執一端,割裂了理與事的關系,都犯了莫大的錯誤。及至當代,信仰佛教的僧俗四眾,亦多有人以修行相標榜,自是非他,尤其對一般佛教學者,自感佛法在他們一邊,而佛教學者則以修行的真實證明相發難。其結果是造成學、教兩界的隔閡,對佛教的未來發展至為不利。南懷瑾先生對佛法之理與事的基本看法對於各種偏執之見具有消解的作用。
南先生以為,一切宗教、哲學、乃至科學等,其最高目的,都是為了追求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但真理必須是絕對的,真實不虛的,並且是可以由智慧而尋思求證得到的。[1]佛學就是這樣的真理。凡是佛學理論,有此理,就一定有此事,是事理合一的。[2]佛家所說的形而上和萬有世間的一切認識與本體論,都可以從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實驗證得,並且可以拿得出證據,不只是一種思想論辯。[3]故南懷瑾經常強調,佛法實乃超科學、哲學之一大實驗事。
既雲實驗,須有方法。佛法教人,由凡夫而至成佛,以教、理、行、果為其一定次第。教須由多聞而堅此信,理須由思而解,行果須由修慧而證得。[4]故學佛行人,應取知行合一,努力修證。而其入門方法,各宗雖有不同,「要皆以擇善而固執,由一門而深人,莫非以定為柱杖,理人於事為梯航也。」[5]
然而,佛教高深形而上道的學理,以及切實修行求證的方法,隨著時代的演變,發展出許多宗教的形式,以及教條式重重束縛的教義。在這種情況下,擺脫了傳統限制的禪宗,脫穎而出,直接從純粹唯心——「心能轉物」的大前提中,求得大智慧的解脫,絕對自由自在的心證。唯有禪宗的精神和求證的方法,才真正能使人們擺脫物質慾望的困擾,達到精神心靈的真實升華。這對於今天人類被物質文明所困惑,理性被人慾所淹沒的世界,應該是一絕妙的消炎劑、清涼葯。[6]南懷瑾更進一步指出,今日的佛學已經不是停留在過去十九世紀的佛法與哲學的層面,已邁向佛學與科學結合的新趨勢。[7]論及如何學禪,他鮮明地提出:「科學時代要科學禪,要把心理分析得清清楚楚,今天科學愈發達,對我們學佛學道愈有幫助。這個時代的人修道,應該比過去的人容易才對,因為有許多科學的理論,給予事實上的幫助。」[8]可是一般學佛之人,往往以佛學為高,對科學不能給予應有的重視,可悲可嘆!
概言之,佛教是一種具有高深的哲學理論和科學實驗的宗教。它的哲學理論常常超出宗教範疇,它的科學的實證方法是從人生本位去證驗宇宙。它的哲學,是以科學為基礎,去否定狹義的宗教;它的科學,是用哲學的論據,去為宗教作證明。[9]佛教學者往往只注重佛教哲學理論的探究,而實證方面比較欠缺;佛教信仰者多為宗教情感所局限,雖意在修證,精神可嘉,而科學的精神和素養不足,在修證上終難有所作為,在科學發達的現時代,實不能讓人肅然起敬。針對目前情況,有識之士應當精研佛典,挖掘這一科學的豐富寶藏,驗之於身心,以此為基來闡揚佛法的哲理,介紹其科學的修證方法,如此方可自立於天下,造福於人類。
二、見、修、行三位一體
佛法之真理,可以而且必須由個人經真修實證而得。可以說,修證乃是佛法的真生命。然而今日之中國佛教,說理者多,修證者少,更由於修證的缺乏而產生許多歪曲的理論,這是一種極其可怕,自毀教門的危機,應當切實修整觀念,急速自省自證[10]。若欲走修證之路,首先要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證菩提,誓不退轉。故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其次當廓其胸襟,廣其識見,窮理於諸說,行腳遍天下,然後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11]
南懷瑾以見地、修證與行願三大綱要來統貫全部佛法修證的理與事。見地就是理;行願同修證是事,照佛學的成語來說,就是「事相」,以禪宗的講法,就是功用,普通叫作功夫。佛法是理事合一的,故見、修、行三位一體,缺一不可。[12]
見地是中國的佛學觀念,禪宗稱「具見」,就是具備見解。[13]真正的見地,並不是普通的見解,而是見到了「道諦」,也稱「真諦」。真見到了道諦的話,後面的修證、行願就會成功。[14]所以,佛經只談見地的理,真正的見地到了,功夫一定到。換言之,你見地到了,功夫沒有到,那個見解不是真的見解。[15]
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16]修正心理,必須在心理的結使上下功夫。心理的結使解脫到什麼程度,就得什麼果位,果位的差別就在於此。[17]若以行願來講,「行」才是真見地,行不到,見地沒有用。[18]行到了,見地才會圓滿,修證功夫才會證果。古人證果的多,就是在行願。[19]所以,真正的修行是行願,就是徹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為,此即是做為一個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題,必須永遠追求達成的生命事業。[20]所謂「眾生業盡,我願未盡」正是菩薩行願的真實寫照。
佛法修證的三綱要與佛法所講的「三身成就」密切相關。永嘉禪師,把天台宗與禪宗的精華加以綜合,明白的指出,由凡夫到成佛,一定要修到「三身成就」——法身、報身、化身圓滿。三身之說,各經論解釋不一。南懷瑾說,法身即法性身,乃佛與眾生宇宙萬有同一之如來藏性(即本體),證得法身,有斷德,能斷除一切煩惱習氣。報身也叫自受用身,比如我們的身體,是法身因無明而轉化所生,是報身,[21]如果悟了道,就轉成自受用身,具有五種神通,智慧圓滿,有五種妙用。化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身,為一切眾生化身千百億,教化度人。
南懷瑾認為,「見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證到了就是報身;行願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間。」[22]一念回機,心能轉物,今生得以成辦此事,圓滿成就三身。然而,佛說由凡夫而至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極其久遠),今生成佛都難做到,何以更說「三身都在一念之間」呢?他解釋道:佛謂一句彌陀,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常贊嘆定德,為功德叢林,能消多劫之業。經復雲「劫數無定。」又雲:地位互通,如「初地即通十地」。佛所說時間空間等法,皆為心法之所內涵。若心念專誠,立心向道,即生成辦之事,縱我不能,人或能之,安得以片概全乎![23]此「一念之間」蓋指當下證悟如來藏真心,此心圓滿具足法、報、化三身。

F. 佛教里能改變自己的壽命嗎,找過算命的算過自己的命

當然可以。簡單而言,佛教對長壽的秘訣不是養生,而是養心及珍惜別人的生命,最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兩本書,一本是古書《了凡四訓》,一本是現代書《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又名《南懷瑾先生推薦之曠世奇書》。作者是陳女士,於一九三九年出生在台灣省台中市。這兩本書都是真實的記錄,尤其是第二部,作者本人天生短命(得了地中海貧血症,每兩個月要換一次血),被醫生斷言活不過18歲,但是通過學佛而活到現在,個人自述,非常精彩,建議您看看!

G. 南懷瑾的一日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人體的健康長壽除葯物的調節外,更重要的是養生之道。其實每個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是能夠活到百歲的。但往往飲食不節,起居失調,寒暑相交,情志所傷等原因造成體弱.多病.早衰甚至夭亡。人們要想延年益壽,就重於防病的基礎上下功夫。必須外避嚴寒酷暑,內揚正氣,飲食有節,勞逸有時,心胸開朗才能防止疾病的發生。若人人都能做到如下幾條則會健康長壽乃至百歲。 一.飲食有節:飲食是臟腑.氣血.全身內外的營養源泉。但暴飲.暴食.偏食即可傷五臟,如飲食不節,氣血生化之源會導致氣血虛弱,五臟失養,故疾病由此而生。 二.勞逸結合:勞動和休息是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條件。過勞則傷氣損血,過逸則氣滯血淤。所以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而保證氣血充沛,運行無阻,身體自然健康。 三.注意情緒的調節:情緒是調節人的精神面貌,思維活動的主要因素。如情志調節好,則不會發生七情病變。所以一個人要堅定信念,廣闊的心胸和無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養。 四.環境的變換:環境對心理也有很大的影響。如多種些花草,養魚,養鳥等.都是可調節心情的新鮮劑。 五.注意氣候的變化:冷熱是調節人體各器官陰陽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季節之交,以確保陰陽.寒熱的平衡,以防外邪侵襲。

H. 南懷瑾大師仙逝

人若是為了長生而修行,那麼,從一開始,就著了壽者相,永遠不會有任何成就的。

I. 南懷瑾先生除萬病方外還有別方嗎

一、治療高血壓、失眠的兩個法
1、我當年學道時,有一個年輕的和尚朋友,教我一個外道法子——頑空修法。一邊念佛號,一邊觀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這個雖然是外道法,但這個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壓的人,以及神經快要爆炸的人。我們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壓反而弄高了,因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這個法子對治。
2、我當年什麼都去學,不管有道無道,都要向他們摸索一下。另外有一個方法,對於高血壓、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處。上座,心裡頭什麼都不想,只念一個「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經都放鬆了,腦子也放鬆了,有人就用這個法子治好了緊張的毛病。
——摘自《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講

二、氣功治療肺病的方法
現在的肺病已不是難題了,葯的種類太多,治療的方法更多。但是在以往的歲月里,肺病是麻煩的事,這里介紹的一個氣功治療,曾經治癒了不少的肺病患者。將右手握拳,大拇指豎起,放在背後兩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點。左手握拳平置肚臍上。這時開始用鼻孔的肌肉聞氣,聞之有聲,就好像聞到一樣好吃的菜,要多聞一下似的。這樣聞氣,一連六次,再口吐「呸」音,將氣呼出。如此繼續作下去,一連三十六次(六聞一呸為一次),即渾身通暢,甚至汗出。如果原來呼吸不暢通的人,經過三十六次的呼吸練習,即得鼻孔暢通無礙。如果是肺病患者,不能以站立的姿態來作氣功的話,可以躺在床上試作,效果也是一樣的。
—— 摘自《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三、桂圓、花椒、艾絨搗爛,敷肚臍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萬要注意啊!所以講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屬於旁門,不過旁門也是門,有時候你們也可以用。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明的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其實用不著那個,我教你們,年紀大的都可以用,比較保險。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乾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大陸當年有些吃鴉片的人,政府禁煙,抓住了要關起來,所以不敢抽啦,就把鴉片煙膏放肚臍上,效果差不多。肚臍有個孔,我們在娘胎里頭的飲食、呼吸都靠這個肚臍連到媽媽。所以把這個葯放在肚臍,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比那個溫灸器還要好。胃病也好,各種病都好,老年人的身體絕對保健康,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不要的它不吸。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這個是真的秘方,你們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過不要收錢,我公開講的你們去賣錢,那不太好啊!這個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氣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涼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腳底心還發暖,冬天腳都不怕冷的,一定長壽。
——《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四、心腎氣交的睡覺法
我們常常講,人老有幾個相反的現象:哭起來沒有眼淚,笑起來眼淚就出來了;現在的事情告訴他馬上就忘記了,小時候的事情都會記得;坐著就睡覺,躺下去睡不著。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醫學的道理,心腎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個辦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時,把身體蜷起來睡,變成嬰兒狀態,兩個腳縮攏來,兩手也抱起來,容易睡著,這是勉強使心腎的氣交。交就是連起來接上電了,這樣可以睡著。
——《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


五、腦部眼部保健法:
漏丹的問題,太嚴重了,陽氣愈勃發,精神愈好,無始以來的習氣,貪嗔痴,就是淫慾之念跟著來了。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不能征服自己這一點。如何不漏呢?在那個情況下,哎,說一個辦法很徹底很扼要的,其他不說了,其他說了有流弊。這個辦法如何呢?自己知道有這個消息時,女人呢,就是春意盪然的時候,就要警醒、警覺,覺了以後干什麼呢?拿手摸頭,像猴子抓頭一樣,用這兩個大拇指摸後腦,就是刺激腦下垂神經這一部分,掐,掐得舒服得很,由太陽穴一直掐到這兒。掐了包你頭腦清醒。平常都可以做,這也是還精補腦第一妙法之一。掐了搖頭;搖了以後轉眼睛,眼睛轉圈子,轉個多少圈隨便你,轉來轉去,這個眼睛近視眼都會好,老花眼也會好的。轉了以後眼睛一閉,眼睛回轉來看後腦,刺激腦下垂體;鼻子輕輕的吸氣,小腹內收幾下,收了以後就擦後腦,然後打坐空掉,自然還精補腦,長生不老,就是那麼一個小法子。
不要輕視這個小法子,你曉得我磕了多少頭來的?花了多少錢供養來的?談何容易啊!小法子,妙得很!以後自然你會慢慢地從督脈尾閭開始,有個東西拱啊!拱啊!慢慢地上來,真正煉精化氣而補腦,到達間腦氣通,也可渾然住定。這時候就不要怕妄念。妄想來了容易自去自散。如此定下去,舒服極了。當然,你說有時候用不靈呢?可能的,久而久之就靈了嘛。要平常多做,持之以恆,久而久之自然精神充滿。自自然然達到如道家所講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境界。那麼有個人問充滿了以後,陽還舉不舉呢?不舉就是生機斷了。但是陽舉又怎麼樣呢?只要過了這個關口,這個關是什麼關?心地一關。雖然用這個法子,可是開初沒有充滿以前,慾念的力量大得很。所以雖然這個法子是可以降龍伏虎,把這個東西降服下去,收回精的外用。但是身念還是靠你收心呀!還是靠你空呀!不是在身體上摸兩下,連你心念慾念也可以空掉了,那不是唯心的法門了,就是唯物論了!不可能的,心也要你去空。不過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真正做到了,精華內斂,慾念自然會空,所以身心兩事要互相為用的。所以你說心已是無欲呀,這個自然而來呀!鬼話!須知心念還是根本。真能心空一念時,以後的舉就無欲了,久而久之,真正精充滿了,化了以後,在男人來講,兩個睾丸縮了上去,陽物縮進去了,可得「馬陰藏相」。(出自南師《習禪錄影》P357)六、鼻子健身的瑜伽密術
現在講一個瑜珈術,你們最好能練單鼻呼吸,尤其是坐辦公桌用腦筋的朋友,很傷神的,中午以前最好常練慣用左鼻子呼吸,沒事的時候你就用手很自然的托住右邊面頰,拿食指不著痕跡地堵住右鼻孔,這樣子同事們根本不會知道你在搞什麼氣功。過了中午,反過來多用右鼻子呼吸。我這里只是教你們多用,可不是教你們一直用啊!要不然你們乾脆拿棉花球把鼻子一堵,不是更省事嗎?這個方法你們不妨一試,包你們身體健康。這是一般道家、密宗們,自認是不傳之秘的初步方法。盡管有些人反對這樣說出來,但我認為是對人類健康有利的事,用不著守密,應該公開。而且我素來認為既然是可以助人之道,就是天下的公道,不是屬於哪個私有的,也不是屬於哪一門、哪一派的。道既然是天下的公道,為什麼分這個宗、那個教;這個我的,那個你的?這還叫什麼宗教!而且鼻子是人家自己的,你又不能傳給人家一個鼻子,你不過告訴人家一個經驗罷了,可是許多人真把這些當秘訣了。
你們不要因為我這么輕松的告訴了你,你就不稀奇,不好好去體會。如果能經常這么注意呼吸的話,脾氣會變好,心情也會開朗。而且慢慢你能體會得出,身體什麼地方不舒服,什麼地方難過,什麼地方發脹、發酸,什麼地方發麻發癢,很容易就能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了。這時候一方面找醫生,再一方面,最好的辦法是用鼻子做氣功,慢慢把鼻子弄通。注意啊!這可不是孟子的養氣,這只是普通的氣功,如果說孟子養浩然之氣就是這么養法,那真是冤枉了孟子,也冤枉了我。
還有一點要再提起大家注意的,就是養心養氣不一定要盤腿,像大家現在這么坐著就可以。如果說盤腿才有道的話,那就叫「有腿」,不叫「有道」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還有,坐的時候,背脊骨不要靠在椅背上,我們身體背部,和椅子中間最好空一點距離,不要靠緊。
——摘自《孟子與公孫丑》(南懷瑾講述)老古文化事業公司2011年四月台灣初版155-156頁
七、排屍氣
你們去看病人,或到太平間看屍體,不要學我,那真怪啊!其中那個屍氣,的確很嚴重。我雖然那麼講,每次回來都要病好幾天,不過別人看不出來,我內在曉得生病了,好久的功夫才把它趕出去。
屍氣實際上是一種細菌,你到底閉不住呼吸,非得呼吸不可,即使完全閉住呼吸,細菌還是會進來。一個人死了,腐壞的屍氣散發出來,聞那種味道實在很難過,功夫差一點,抗不住,所以進這種房間最好戴著菖蒲、茴香等避邪的口罩,萬一死者眷屬被屍氣所侵,趕快買桑枝一錢半、艾葉一錢半、菖蒲一錢半、雄黃五厘、硃砂五厘。將桑枝、菖蒲、艾葉煎煮後,沖服雄黃、硃砂,並洗擦身體,可去除屍氣。不然如果這樣病死了,也是橫死。摘自《葯師經的濟世觀》
八、 補虧法---(朱穗生整理,南師核定)
這是一個養生、健身的道家功法,並非修行法門。— 愚胡(胡居士謙稱)
有一個方法非常好,是有為法,密宗與道家都有這個修法,而道家此法似乎較密宗及瑜伽術更為完備。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稱接命法。
預備與姿勢:
練習本功法時,可採用坐、卧或立姿均可。無論何姿,皆應保持脊椎正直,不可彎腰駝背。呼吸以輕、慢、細、長、自然、舒適為宜。舌尖輕頂上顎,眼神放虛內斂或微閉。如能做到致虛極、守靜篤、天人合一的境地,功效自然倍增。
· 坐姿:如坐在椅子上,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間,宜均保持約九十度直角形,雙手自然放鬆置於大腿上。如能以盤腿打坐的姿勢,當然亦可。
· 卧姿:以仰卧為佳,保持全身平直、放鬆,雙手可交互疊置於丹田之上,或放於胯側,枕頭不宜過高。
· 立姿:背直,肩松,垂肘,膝蓋微彎。
修習方法:
此法等於密宗的智慧灌頂。觀想頭頂上有太陽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發光的明點,有一道光,(明點若觀不出來,也可變通地觀想頭頂上有一發光小白球),由頭頂中央的百會穴進入頭內,在腦部中心的位置上大放光明,光明遍照整個頭的內部,大約停留20 - 30秒鍾。明點再沿著後腦進入脊椎骨,由頭頂一直順沿著脊椎骨部位緩慢下行,所經之處用眼識和意識上接此光,來配合此明點之運行。明點經由脊椎底部而至會陰穴(肛門前二指處)向上到達丹田(臍下三指處),再由丹田分為兩個發光之明點,由髖骨同時進入左右二大腿腿骨,所經之處,骨頭也一節一節地發出白色的亮光,直至雙膝。若膝蓋有病痛的,可以讓明點在膝蓋多待一會兒。發光之明點再由小腿脛骨,到達腳踝至腳心,所有腳趾骨及腳趾頭均發光發亮。二明點再由腳心而上,接著倒轉上來,循小腿脛骨,膝蓋,大腿腿骨,經由會陰到丹田匯合成一發光之明點,循任脈(身體前方正中央的一條脈路)而上,經肚臍部位、心窩部位、喉頭、人中,過眉間,再回到頭頂中央百會穴的位置。如是觀想循環九遍或更多。行功最後,白光轉到哪裡均可放空,並不一定須再回到頭頂中央百會穴的位置。行功之後,精神充沛了,身體自然直起來,再將身體空掉,不理它了,保持一念清凈,清清楚楚。
原理與說明:
道家所謂的還精補腦、長生不老,一般都以為生命最重要的精,是在下丹田部份(男性)或子宮部份(女性),其實,最重要處在前、後腦之間,稱之為「間腦」,年老精神衰弱,則間腦萎縮,腦下垂體(注一)分泌不足。此「補虧法」是直接由上面補它,使腦下垂體刺激生命機能,恢復靈力,使萎縮的間腦恢復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實,且對百病的治療均具功效。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間陽氣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實。老年人練習此法,時間需要長些,有病的人亦然。
注意事項:
道家的毛病,在於走「不空」的路子,太易於著相了。待行功有些基礎後,色身所起的變化或有可能會引出一些心理上的境界,此時,如果心隨境轉,加上自己的胡亂猜測與幻想,自以為是,就容易誤入歧途了。當陽氣發起時,要注意化掉它所附帶引起的慾念。當境界出現時,不論好壞,就應一概不去理會它,把色身在意念上空掉它,把持「魔來魔斬,佛來佛斬」的原則,當不至於會練出差錯了。如果練法導致任何身體不適,可能練法有誤,則應停止練功,應向善知識請教,不要盲修瞎練。注意練功期間每餐少吃,多次分食較好,能夠素食更佳;飯後須過一小時練功為宜;孕婦、大手術初愈等等特殊病症者,不宜練此功法,待身體恢復較平穩以後,方可鍛煉。


如果感興趣南懷瑾老師的文章,

歡迎關注 懷瑾居- 致生命中的每一位貴人(無任何商業目的)

討論交流,歡迎投稿

閱讀全文

與長壽法南懷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興安盟養老保險享受標准 瀏覽:118
離退休金調整 瀏覽:947
4層不吉利怎麼又是長壽層呢 瀏覽:371
企業社保退休最新規定2015年 瀏覽:563
重陽節為老人送健康 瀏覽:330
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 瀏覽:401
兒童去學體檢查什麼 瀏覽:610
長壽化工醫院招聘 瀏覽:921
17年養老金吉林 瀏覽:299
面對代溝如何與老人交流作文 瀏覽:709
老年大學講課圖片 瀏覽:55
老年大學走出去 瀏覽:482
老年人擦臉用什麼好 瀏覽:721
少兒體檢大概多久 瀏覽: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檔 瀏覽: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麼認證 瀏覽:271
養生是怎麼養出來的 瀏覽:527
汕頭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586
為什麼要稱贊父母 瀏覽:620
香港領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