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社保有什麼政策我現在已經快60歲了能不能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
感謝頭條邀請!農村養老保險繳納問題被多次提及,關鍵在於地方政策法規。根據實際情況,一次性繳納農村養老保險需要9萬多元。年滿60歲後,每月可領取800 ~ 1000元養老金,足夠農村老人保障基本生活。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農民朋友並不支持,主要是因為一次性繳費金額太高,接近10萬元的養老保險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簡單,而且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繳費的積極性還是不高。養老保險能否一次性繳納,有地方政策。有些地區已經停止了這個政策,有些地方還是可行的。比如山東省部分地區還是可以一次性繳納的。不知道你是哪裡人,所以很難判斷是否可行。建議當地社保部門或當地村委會。
⑵ 農村六十歲以上老人是否能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本人已六十五歲,能否補交養老保險
⑶ 超過60歲的老年人可一次性補交社保嗎
超過60歲的老年人已經不可以一次性補繳社保五險費用了;只有男性公民在60周歲辦理退休手續前,社保五險繳納累計年數不滿15年的,才能補繳至15年。
⑷ 60歲可以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嗎
60歲是不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只有在沒有到達年紀的事情有時候政策可以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
⑸ 55歲、60歲、65歲可以一次補繳15年社保,是真的嗎
這三個年齡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確實是有可能的,但是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
國家對於補繳養老保險有很嚴格的限制。按照人社部2016年《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 一、各地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採取一次性繳費的方式,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
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是什麼呢?社會保險法僅僅是規定了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主要包括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未在單位參加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其他類型的人員都屬於不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
二、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三、對符合國家規定補繳養老保險的,應按社會保險法規定繳納滯納金。
其實,可以補繳養老保險的情況,主要指的是因為單位的違法行為,導致職工社會保險沒有按時繳納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盡管需要承擔滯納金,但是按照關於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滯納金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得轉嫁給勞動者承擔。
對於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的行為,人社部在對人大代表2017年的答復中認為,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行為,侵害參保人員權益,直接削弱基金支撐能力,加重了中央和財政負擔,影響社會穩定。……對於能夠提供佐證材料的,盡量滿足參保者要求,予以解決。
一般來說,只要能夠證明雙方勞動關系,或者用人單位能夠提供出就業手續或者工資表、原始會計憑證等證明材料,不管是多少年的社會保險都可以補繳。偽造工資表騙取參保資格的行為,會直接導致騙保行為,是禁止的行為,可能會面臨到刑事處罰。
除了有勞動關系可以補繳以外,還有這樣幾種特殊情況:
第一,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前已經建立了個人賬戶的特殊人群。根據《關於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比如說女性職工原定於50周歲或者55周歲退休,可以繼續連續繳費五年後,55周歲或者60周歲一次性補齊15年。男性則是65周歲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
前提條件需要連續繳費不能中斷,如果中斷一個月,需要再延長一個月退休。
第二,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60周歲。山東等很多地區,都是到達60周歲時不足15年的一次性補齊,然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
由於我國的退休年齡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早的水平,退休後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還會年年增長,而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卻在不斷增加,因此養老壓力越來越大。
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政策,一方面不利於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加大了我國未來養老保險基金的壓力。因此,會是越來越嚴格的。對於年輕人來說,一定要提前籌劃,不要等到老了之後後悔莫及。
⑹ 農民養老保險,在60歲之後還能一次性補齊嗎
養老,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慢慢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時代對老人的待遇也都有不同的體現,並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
現在,養老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與民生息息相關。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且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養老是一個大問題。
而且在農村生活成本比較低,老人生活一般比較節儉,每個月1000元的養老金,加上一些補貼,基本能夠保證生活了。假使老人出現意外,70歲以前的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還是可退的,可以留給子女繼承。所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還是比較劃算的。當然有一個問題,按照上面所述,一個老人補繳養老保險需9萬元,這在農村來講不是一個小數,更何況有的家庭是兩個老人,那就需要18萬,更沒有多少家庭能拿的出來,何況還有其他的家庭生活支出。但如果能拿得出來,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還是比較劃算的。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⑺ 60歲社保補繳新政策包括什麼內容
法律分析:60歲社保補繳新政策包括的內容有:
1、超過期限需補繳滯納金和利息社保斷繳超過一定的時間期限,是需要繳納滯納金和利息的,按照現行規定,公司分之五的滯納金。
2、45之前沒有繳納記錄的不允許一次性補繳。2018年1月1日以後達到60周歲,且未參保繳費的居民,不再發放老年人生活補助保險費,即意味著在45歲之前,必須有社保繳納記錄,否則是不允許一次性補繳的。
3、三類人可進行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
本地戶籍,並在1961年至1982年期間下鄉的知青;
本地戶籍,曾經參加過職工養老保險的大齡人員(男年滿65周歲、女年滿60周歲);
本地城鎮戶籍,曾經與國有企業或縣級、鎮級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並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達到退休年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⑻ 滿60歲社保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補齊嗎
在退休的時候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
拓展資料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Endowment Insurance)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6%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