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發燒總是反復為什麼
你首先第一件事要做的是,盡快把老人帶到正規醫院去做一個較詳細的檢查,看看有沒有惡性腫瘤方面的疾病,或者是感染了其它方面的病毒!你必須要做的! 以下只是參考內容: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 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 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 歷的不舒服。 如果你需要額外的緩解,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補充液體 當你感到熱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如果你流失大多水 分--例如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 水分流失。這使你更難對付發燒。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 除了白 開水,醫生們更偏好下列各種飲料; ①果菜汁 這些液體含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 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 ②草茶 雖然任何茶皆提供液體,但有些特別適合發燒時喝。有一種是將等量的干百里香、菩提花(linden)及洋甘菊(chalnomiie)混合。百 里香有殺菌作用,洋甘菊減輕發炎,菩提花促進流汗。將1茶匙的上述混合物故入1杯沸水,浸5分鍾,過濾並趁溫的時候喝,一天 數次。 ③菩提花茶 這茶單獨喝也很好,有促進排汗以及退燒的功能。將1大匙菩 提花加入l杯沸水中。依上述方法制備,趁熱喝,一天數次。 ④柳樹皮 柳樹皮含有豐富的水楊酸,這是與阿司匹林類似的化合物,被 認為是"天然的退燒葯。"泡成茶,酌量飲用。 ⑤黑接骨木 這是另一個傳統的退燒葯。你若不適應阿司匹林,可以使用黑 接骨木荼,作法與上述相同。 ⑥冰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入果 汁,冰成冰塊。為了引誘發燒的小孩,可在冰盒的每一格內放入葡 萄或草莓。 濕敷 濕敷幫助降低體溫。熱的濕敷可退燒。但是當病人覺得熱得很 不舒服時,應以冷濕敷取代。在額頭、手豌、小腿上各放一濕冷毛 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 假使體溫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 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應換一次,反復做到燒 退為止。以海綿擦拭全身 蒸發也有降溫作用。護理專家潘瑪麗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 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攝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墨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 後,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 水分,有助於散熱。 醫生們警告,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 能引起不適。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 人不利。 泡澡 "每當我發燒,我經常會開始發抖。這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 服不過了。"高斯爾博士說。 嬰兒應以室溫的溫水池澡。另一種方式則是以濕毛巾包住嬰 兒,每15分鍾換一次。 穿衣適量 使用常識來判斷穿衣服的多寡。如果你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 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假使你打寒顫,應以衣物裹身, 直到不冷為止。特別注意小嬰兒,因為當他們感到過熱時,並不懂得卸下衣 物。其實,給小孩穿過多衣服或把他們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 起發燒。 調節室內溫度 盡可能營造病房氣氛,以利病人復原。勿使室溫過高,德國醫 師通常建議勿超過18.3C。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 原,但勿使用通風設備。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想吃就吃 發燒期間,無需苦惱該吃什麼或不該吃什麼。有些醫師偏好禁 食(只喝果汁),直到燒退為止。有些醫師則認為應該吃些東西才 好,因為身體發燒時,會消耗熱量。總之,選擇還是在你,想吃什麼 就吃什麼。只是別忘了補充足夠的水分。
㈡ 老人反復發燒
發熱來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源前者臨床多見,可以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急性,亦可以是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其病原體可以是病毒、細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患者除發熱外,還有全身毒血症狀。 後者主要下列幾類原因: 1.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 ①機械性、物理性或化學性損害。 ②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內臟梗死或肢體壞死 ③組織壞死與細胞破壞 。2.抗原-抗體反應。 3.內分泌代謝障礙。 4.皮膚散熱減少。 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高熱無汗是其特點。 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學性(如重度安眠葯中毒等) ③機械性(如腦出血、腦震盪、顱骨骨折等) 。6.功能性發熱: ①原發性低熱 ②感染性低熱 在判斷感染後低熱時,必須注意與因抗體抵抗力降低導致潛在的感染病灶活躍(如結核病)或其它新的感染鑒別。 ③夏季熱④生理性低熱
㈢ 老年人腿疼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腿疼是原因:
1.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發於絕經後婦女以及老年男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症。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增長引起骨量丟失所致;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年齡老化,導致激素自身調節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下肢動脈硬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組織營養障礙,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疽。
3.間接性跛行: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時沒有明顯難過,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難過感,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難過感消失,又可以踵事增華走路。間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於腰部腰椎管內神經受壓迫,也可以是由於下肢的血管病變所引起。
4.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運動後疼痛即緩解,運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引起的腿痛與氣候變化有關,寒冷感冒時腿痛加重,溫暖時緩解;同時患者膝部步行乏,上下樓時疼痛明顯加重。
㈣ 年紀大的人為什麼會腿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因為年紀大的時候很容易有一些關節的炎症,對於鈣的吸收也不是特別的好,這樣很容易腿疼。可能是骨質增生,可能是缺鈣,可能是關節退化,可能是關節炎,可能是肌肉緊張,造成老年人腿疼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每個人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㈤ 80歲老人反復發燒怎麼辦
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兒,只要發燒,就會有引起發燒的原因。查出原因,對症下葯,方是治病之法。
㈥ 中老年人經常發燒會是什麼原因
正常人的體溫為37℃(華氏98.6F)左右,但是在各個部位的溫度並不盡相同,其中以內臟的溫度最高,頭部次之,而在皮膚和四肢末端的溫度最低。如直腸溫度平均值為37.5℃,口腔溫度比直腸低0.3~0.5℃,而腋窩下的溫度又比口腔低0.3~0.5℃。體溫在1日內也會發生一定的波動,如一般在清晨2~6時體溫最低,7~9時逐漸上升,下午4~7h最高,繼而下降,晝夜的溫差不會超過1℃。體溫在性別、年齡上也略有不同,如女性略高於男性;新生兒略高於兒童;年輕人略高於老年人;而老年人的體溫最低。另外,體溫也受到肌肉活動、精神緊張、進食等因素的影響。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人體不斷進行氧化代謝,不斷的產熱;同時體熱也通過散熱途徑(皮膚、血管、汗腺)散發到外界環境中,人體的產熱和散熱平衡使體溫在1日內保持相對的恆定。
人體之所以發熱都是由於產熱大於
散熱而引起的。在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人體體
溫的正常范圍保持在36.2℃-37.2℃,如果體溫高
於正常范圍0.5℃者,我們就稱其為發熱。人體之所
以會發熱,不外乎致熱原與非致熱原兩種因素作用
的結果。
(1)致熱原發熱:致熱原發熱是最常見的。與人
體有關的致熱原,如白細胞致熱原、外源性致熱原
(細菌外毒素、結核菌素等)、類固醇致熱原(游離原
脘醇)等所致的發熱。
引起發熱的致熱原若不消除,則體溫調節中樞
的產熱和散熱反應始終在新的、提高了的體溫水平
上保持新的平衡,因此病人的發熱會持續不退。若
致熱原被消除了,則體溫調節恢復到正常水平,體溫
也隨之下降恢復到正常水平。
(2)非致熱原發熱:此類發熱包括:物理或化學
因素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所引起的發熱;體溫
中樞功能紊亂(散熱中樞和產熱中樞相互抑制關系
失常,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及體溫調節障礙等)所引
起的中樞性發熱;先天性汗腺缺乏或患魚鱗癬病等
使汗腺分泌障礙,不能散熱而引起的發熱等
(見圖1)。
圖1 發熱、散熱機制
人體發熱的原因 知道了人體發熱的機制,我
們就來介紹一下常見的可以引起發熱的原因。
(1)感染性發熱:這是由於各種病原體,包括細
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與寄
生蟲等的感染,引起急、慢性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
病所致。如我們常見的細菌性肺炎、麻疹、傷寒、腦
膜炎、鉤端螺旋體病及瘧疾等病。感染性發熱占發
熱原因的50%-60%,可見臨床上的絕大多數發熱
是由感染性發熱引起的。在感染性發熱中,又有細
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等,這都是我們在用葯中應
該注意的。
(2)非感染性發熱:除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
的發熱外,還有其他多種因素也能引起發熱,就是
說,沒有「發炎」時也能發熱,醫學上稱之為非感染性
發熱。非感染性發熱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中樞
性發熱。固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中樞性
發熱,如中暑、重度安眠葯中毒、顱腦出血等。發熱
的特點是高熱無汗。②吸收熱。因無菌性壞死物質
被吸收後引起的吸收熱,見於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後
組織損傷、內臟梗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白血病
等引起的組織壞死與細胞破壞、吸收後引起的發熱。
⑤變態反應性發熱。常見的有風濕熱、葯物熱、紅斑
狼瘡、輸血輸液反應等引起的發熱。④內分泌與代
謝障礙所引起的發熱。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
時產熱增多;嚴重脫水病人散熱減少等都可以引起
發熱。⑤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發熱。自主神經功能
紊亂,影響了體溫正常調節,也可以引起發熱。自主
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發熱多為低熱,並常伴有心悸、
頭暈、失眠、食慾差等症狀。⑧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膚
病引起的發熱。慢性心力衰竭時由於尿量和皮膚散
熱減少,心衰引起的肢體水腫又起到了隔熱作用,可
以使體溫升高而發熱。一些皮膚病,如廣泛性皮炎、
魚鱗病等,也使皮膚散熱減少,引起發熱,不過此時
的發熱多為低熱。
㈦ 經常腿疼的老年人,大多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年齡大了不中用了,大家是否經常會聽到周邊的老人說這樣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所以說不要仗著自己現在還年輕就對周邊的老人有些怠慢,這樣對老人的心理都是一種傷害。
我們國家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所以對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部分都畢竟重視,大家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出現功能性的減退,比如胃腸道系統、視力減退等等,雖說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出現吧!但基本每個老人都會有一種或幾種問題同時存在。
其實,不管什麼原因所導致的腿疼,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早發現才能早進行預防,如果真等到腿疼的受不了才去醫院,那麼對於日後的治療和康復都會大打折扣。
㈧ 老年人反復發燒,三百分高分求解
無論是哪一類發燒都是身體中病毒過多引起的。你說的醫生沒有查出來很可能就是以前的感冒沒有好徹底,病毒仍然在某個部位不斷繁殖並侵入身體造成的。
為了更清楚,整理以下資料。
三個因素直接決定人體是否會感冒並發燒:1.是否有病毒進入人體;2.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大;3.進入人體的病毒有一定的毒力。
那麼這些病毒是從哪裡進入身體的呢?——鼻子。在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漂浮著大量的病毒、細菌以及真菌等。當我們呼吸的時候,病毒就隨氣流進入到鼻腔並被粘液俘獲。若鼻子的排毒功能正常,則可將這些病毒在15到30分鍾之內運送到鼻咽處,隨後滑入胃中被消化掉,將鼻腔內病毒數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但若遇誘發因素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鼻腔排毒能力降低,病毒停留在鼻腔內的時間增長,病毒可繁殖出具有致病能力的病毒數量,此時鼻腔本身的免疫系統無法應對,大量病毒即侵入人體而致病。這在鼻炎患者以及處於生理期如經期、懷孕等人身上表現更為明顯。
此時,鼻腔成為了病毒入侵人體的大本營。病毒在鼻腔內不斷繁殖並不斷透過鼻粘膜進入到體液中,並隨體液擴散至全身,相應部位的症狀也逐漸表現出來。如果侵入人體的病毒數量過大同時由於病毒具有一定的毒力,人體體溫便開始升高,更有利於人體免疫系統殺滅病毒。如果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不是很大,則表現出普通的感冒症狀,而不會發燒。(但由於葯物的濫用,感冒即發燒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因此,要讓體溫降下來最關鍵的一點是減少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找到這一點了,解決方法就很簡單了。自己去買個洗鼻壺,多用溫鹽水來洗鼻子。在有鼻涕的時候就洗,這樣就可以不斷減少鼻腔中的病毒,讓更少的病毒有機會進入人體,最後將鼻腔中的病毒數量降低到安全范圍內。同時多喝水,不斷稀釋已經進入身體的病毒,減輕症狀。而進入人體的病毒失去了新的病毒的補充,在免疫系統的作用下降很快被消滅掉。此時,病也就痊癒了。
而保證健康生活最好的方法不是在生病後採取不吃葯的方法來治病,而是做好預防工作。平時早晚用溫鹽水徹底清潔鼻腔可降低鼻腔內病毒的數量,預防在誘發因素出現時而患病。在流感多發期間,從人群集中的地方回來即洗鼻一次也可清洗掉可能的流感病毒,而避免感染上流感。此方法對各種流感、感冒均適用。
㈨ 老人反復發燒怎麼回事
發熱的原來因多是感染引起,感染包括細菌源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以及支原體,衣原體,真菌感染等,也可以是體溫中樞異常,皮膚散熱異常,無菌壞死物質的吸收等.可以先用對乙醯氨基酚口服,多喝水,口服大青葉口服液,如有不適隨時復查,必要時住院治療
㈩ 老年人腿疼的原因有哪些
為什麼會發生老年人腿疼
1.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發於絕經後婦女以及老年男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症。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增強引起骨量丟失所致;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年齡老化,導致激素自身調節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引起的腿痛與氣候變化有關,寒冷受涼時腿痛加重,溫暖時緩解;同時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樓時疼痛明顯加重。
3.間接性跛行: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時沒有明顯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間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於腰部腰椎管內神經受壓迫,也可以是由於下肢的血管病變所引起。
4.下肢動脈硬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組織營養障礙,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疽。
上文介紹的疾病,就會引發老年人腿疼,所以說,疾病是導致老年人腿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老年人腿疼,那就需要先來治療疾病,然後再來擺脫腿疼困擾。每位老年人腿疼的原因不同,適合用的治療方法也會有區別,為了安全有效,老人要聽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