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彭祖活了800歲是真的嗎
是的,舜的時候,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遂隱居武夷山。到商代末年,已有767歲(一說有800餘歲),盡管這么大年紀,可他仍不顯衰老。他自幼喜好恬靜,不追求名譽,不汲汲於世事,不刻意打扮自己,終日以養生修身為事。
商王請他作大夫,他推託不了,只好應諾,卻常常以有病為由,不上朝聽政。他精通補導之術;常常服用水桂、雲母粉、麋角散。平日沉默寡言,從不誇耀自己有道,也從不作一些詭惑變化鬼怪之事,以博取名譽。
(1)江蘇最長壽的人擴展閱讀
幾千年前,武夷山開山鼻祖———彭祖就在武夷山下繁衍生息,並深得養生之道。彭祖養生術,內容豐富,流傳久遠,有些方法,今天仍有現實的意義。
在傳說中,彭祖養生之道,主要是通過自我修煉以抵禦疾病達到長生,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內容之一。彭祖注重生命本身,講究養生之道,故以長壽而著稱於世。所以諸子百家及史籍中,留下了其方國養生術記載,其精神內涵都是一脈相承的。彭祖養生術中,表現了中國人原始的生命哲學。
不僅有中國古老的氣功健身法,而且彭祖還是懂烹調術的高手,比如「雉羹」,其做法如下,以野雉(今多用家雞)、稷米(今用脫皮麥仁或薏苡米)入水,文火熬煮,待雉骨脫落肉化為細絲,稷米溶化為汁,再以二十四味佐料調味,鮮美噴香可口。
據傳,當年乾隆皇帝巡視徐州時,喝了此湯連連稱贊:「好湯!不愧是天下第一羹。」相傳,彭祖調制的雉羹,進獻給堯帝,帝堯大悅,封於寶地,名曰彭城。
② 世界上活的時間最長的人是誰
據說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中國的一位老中醫,名叫李清雲,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據說他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享年256歲。
③ 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是李慶遠(1677-1933)(這個年齡無法證實),壽享256年。
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要麼就是彭祖(不可靠居多)。。
彭祖,姓籛,氏彭,名翦,也稱篯鏗,顓頊的玄孫,父親是吳回的長子陸終,母親是鬼方首領之妹女嬇,因擅長烹飪野雞湯,受帝堯的賞識,後受封於大彭,是為大彭氏國(今江蘇徐州),又稱彭鏗,傳說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堯帝起,歷夏、商朝,商代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代時擔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相傳他活了八百八十歲。實際壽命當為146歲,根據古時大彭氏國實行的「小花甲計歲法推斷,即60天為一年.
有資料表明,古大彭氏國,即今江蘇徐州的彭山
古時彭山一帶實行「小花甲計歲法」,小花甲計歲法源於「六十甲子日」。
就是古代所傳六十個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時間。民間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壽命皆與星宿對應,
便以六十個星宿神輪流值日一周的時間為一歲。
按此計算,彭祖實際壽數合今天146歲
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清代的李慶遠,活了257歲。
④ 請問中國最長壽的老人是哪個地方的
新疆
我國的新疆是國際自然醫學會確認的世界五大長壽地區之一。它的面積有16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1/6,而人口只有1308萬,佔全國總人口的1/80。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全國有百歲和百歲以上的老人3851名,而新疆佔了865名,約佔全國總數的22.46%。從新疆的百歲老人地區分布看,南疆多於北疆,農牧區多於城市;從民族構成看,少數民族占絕大多數;從性別構成看,男性比女性多。現根據新疆百歲老人有關資料,對其長壽之道進行初步的探索。
1.要健康長壽,就必須樂觀。這是一條最重要的因素,這一因素又直接影響到其他因素。
「樂觀者長壽」,這句話很有道理。人常說:「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頭。」說明情緒不僅會影響人體機能,甚至影響人的壽命。因為情緒和人體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大有關系。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新疆百歲以上的老人,普遍具有樂觀精神。他(她)們性情溫和,待人寬厚,睦鄰相處,很少與鄰居鬧糾紛;他(她)們心平氣和,不生氣,不動怒,不喜歡與人發生沖突,有的一生從不與人爭吵;他(她)們性格開朗,愛說愛笑,很少憂慮。有的百歲老人青壯年時就喜歡唱歌、跳舞,到現在仍喜歡聽音樂;他(她)們心胸開闊、遇事不慌、不急、不發愁、不後悔、想得遠、想得通,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用他(她)們子孫後代的話來說:「天塌下來也不急」。如維吾爾族百歲老人力提甫,年輕時曾牽引200峰駱駝去關內販賣,途中因氣候和其他原因,200峰駱駝死的只剩下32峰。回來後,家裡人都很生氣,但他並沒有為此而憂傷。
2.足夠的營養、適量的飲食,是保證長壽的物質基礎。生活有規律,飲食嗜好能節制,有益於健康長壽。
飲食是人體物質代謝的基礎,要使身體內各種機能保持正常,就必須有足夠的營養供應。研究認為,促進長生不老的特殊飲食是沒有的,缺乏豐富營養的粗茶淡飯,是不能保證健康長壽的。
從新疆百歲老人的飲食情況看,由於地區不同和民族不同而有所不同。他(她)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收什麼就吃什麼。農業區以糧為主,以肉食、奶茶和蔬菜瓜果為輔;牧區以肉食奶茶為主,以糧為輔,很少吃蔬菜和瓜果。如地處農業區的吐魯番縣和於田縣,共有百歲以上老人43人,而飲食經常離不開羊肉、羊油和奶茶的有29人,佔67.44%;地處塔里木盆地邊沿的尉犁縣,是一個半農半牧縣,境內有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生長在這個縣的11位百歲老人,過去都長期放牧在戈壁灘上,以捕魚和獵取野生動物為食,以奶茶為飲料,常吃水果,很少吃蔬菜。
新疆少數民族的食品結構比較單一,但卻有著豐富的營養。百歲老人都能做到飲食適量,既不偏食,也不狂吃暴飲。由此可見,要健康長壽,在飲食方面,不在於食品結構的多樣或單一,也不在於吃肉還是吃素,而在於有沒有足夠的營養和飲食是否適量。
新疆的百歲老人,大都保持著一種簡朴、穩定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他(她)們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早起早睡、講衛生、注意勞逸結合,飲食起居、勞動、休息都保持著一定的節奏。由於宗教信仰原因,在858名少數民族的百歲老人中,除個別人吸煙外,其他都從不飲酒、吸煙。事實說明,規律的生活、良好的習慣,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
3.長期堅持勞動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健康長壽。
堅持運動是健身之本。如果不運動或很少運動,就會出現一系列機能紊亂。很多例子說明,長期堅持鍛煉和不鍛煉的人在身體、精神和抗病能力上都大不相同,因為生命在於運動。經驗證明,堅持運動,確實可以促進健康長壽,從新疆百歲老人的情況來看,就說明了這一點。
新疆百歲老人中,終生從事體力勞動的佔98.05%。他(她)們普遍從青少年起就參加體力勞動,老年以後仍然堅持運動。如經常散步或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所以在百歲之後,大多數身體仍然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如10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毛拉提·帕里塔,年輕時當過小商販,到處走動,後來一直務農種瓜,現在雖年已過百,健康狀況仍然良好,還可以做買賣(賣瓜)。10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牙熱合·吉買提,12歲開始到90歲,一直從事體力勞動,給別人種地、放牛、放羊,現在除了視力稍差、牙齒缺3顆外,飲食正常,行動方便,經常進行較遠距離的散步,還能搞一些輕微的家務勞動。106歲的柯爾克孜族老人阿依木汗·天合爾·白來的(女),從15歲起就一直在山區牧羊和搞家務勞動,至今健康狀況良好,除有輕微胃病、耳稍聾、眼花外,記憶力仍然很好,說話清楚,飲食正常,生活不僅可以自理,還能做一些輕微的家務勞動。
4.美好的自然環境,為健康長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的長壽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新疆有著遼闊而美好的田園、山林和牧場,雅凈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沒有工業污染,也沒有城市噪音,這就為健康長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新疆百歲老人分布情況看,居住農村、山區和牧區的829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95.84%;居住城市的36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4.16%,其中1/3還是晚年從農牧區遷居城市的。新疆全境以天山山地為中軸,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個自然條件有著明顯差別的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南疆優於北疆,從百歲老人地區分布情況看,南疆共753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87.1%;北疆共112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12.9%。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人的長壽水平是和居住環境密切相關的。
5.人的長壽,除了以上因素外,還和遺傳有關。
據統計:在新疆865名百歲老人中,父親或母親是長壽老人的共29人,佔全區百歲老人總數的3.35%,還有66名百歲老人的子女,現在都在60歲以上。這說明長壽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
人口的長壽,除了生理、環境和遺傳等自然因素外,它還是一種社會現象。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人口壽命延長,百歲老人逐漸增多的一個原因。
⑤ 最長壽的人是誰多大哪個國家
彭祖,傳說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堯帝起,歷夏、商朝,商代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代時擔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相傳他活了八百八十歲。(有一說謂其實際壽命當為146歲,此說根據古時大彭氏國實行的「小花甲計歲法推斷,即60天為一年. 有資料表明,古大彭氏國,即今江蘇徐州的彭山 古時彭山一帶實行「小花甲計歲法」,小花甲計歲法源於「六十甲子日」。 就是古代所傳六十個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時間。民間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壽命皆與星宿對應, 便以六十個星宿神輪流值日一周的時間為一歲。 按此計算,彭祖實際壽數合今天146歲)
---------------------------------------------------------------------------------------
李慶元
中國
256歲
根據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⑥ 有史以來,活得最長時間的人是誰
我國古代的壽星中,享年逾百歲,甚至幾百歲的老老壽星不少:
黃 帝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現在地球上的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國度,都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子孫、龍的傳人。
相傳,黃帝是一位百歲壽星。他之所以能年逾百歲,是因為有一套長壽秘訣。
彭 祖
彭祖是中國傳說中壽命最長的老壽星,相傳他活了800多歲後,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鏗,歷堯、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講究營養、善於烹調著稱於世。他做的飯菜,色香味形俱佳,強身健體延年,不但世人喜歡,連上帝都喜歡得不得了。
吳 普
漢朝吳普(三國時醫家),廣陵(今江蘇江都縣)人。為名醫華佗之弟子。精於醫術,且專長於本草學及養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堅持鍛煉,年九十餘而尚牙齒完堅、耳目聰明,活了200多歲。吳普且輯有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佚,為後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現代尚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又編集《華佗方》,一作《華佗葯方》,已佚。
慧 昭
我國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劉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國最長壽的人,活了290歲。
陳 俊
世界歷史紀錄最長壽者,唐朝陳俊,享年444歲。翻閱福建省永泰縣志,有一個驚人發現,世界歷史上最長壽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縣湯泉村(今永泰縣梧桐鎮湯埕村)。翻開民國版縣志雜錄,欄下赫然寫著:陳俊,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間,卒於元泰定甲子。這是有歷史紀錄在案可查的,至今發現的,最長壽的老壽星。
孫思邈
唐代著名醫葯學家兼營養學家,享年101歲,百歲時還精力充沛,著書立說,寫成了不朽經典《千金翼方》。
孫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齡,除了他本人知醫識葯外,講究飲食科學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飲食的防病治病、強身健體作用,並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寫有「食治」專篇,強調在一般情況下,應把食物的治療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首位。用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這便是孫思邈的長壽秘方。由此可見,要想長壽,絕不是吃飽喝足即能達到目的。什麼樣的身體應吃什麼樣的飲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這是有講究的。當你把這些講究都爛熟於心並用它指導你的飲食生活時,長壽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賈 鉻
元朝時一代名醫,享年106歲,明朝初年還健在。他的長壽秘訣,是十分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飲食的保健作用。
朱元璋得到賈銘真傳後,十分注意飲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為歷代皇帝中比較長壽的帝王之一。
冷 謙
明朝養生學家冷謙,享年150歲。一生注重養生,所著《修齡要旨》一類書,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發宜常梳」。明代學者焦竑「焦氏類林」寫道:冬至子夜時,梳頭千二百次,以贊陽氣,經歲五臟流通,為「神仙梳頭法」。清朝慈禧太後。每日叫太監梳頭,年過七旬,仍青絲滿頭。
李清雲
世界最長壽的人——李清雲!活了256歲
我國的一位老中醫,李清雲先生,就活了256歲,而他是一位素食主義者!
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枸 煮水當茶飲。
湯雲山
湯雲山,我國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湯雲山壽星活了141歲。乾隆御賜「再閱古稀」匾額,同時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間乾隆與紀曉嵐就141歲壽星為題對句,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謝啟祚
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大的舉人——98歲才中舉的謝啟祚,享年120歲。
清代,廣東省有個名叫謝啟祚的讀書人,自少年時代起就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夠從科舉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願,他參加了許多次考試,都名落孫山。但是,他對科舉考試十分執著,比吳敬梓《儒林外史》中所敘述的范進還要痴迷,堅持繼續參加考試。到了98歲高齡的時候,才時來運轉。那年,他參加省城鄉試,終於考中了舉人。
謝啟祚後來還就真做了許多年的官。直到120歲才去世。他一生娶過三個老婆,兩個小老婆,有13個兒子,12個女兒,29個孫子,38個曾孫,2個玄孫。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科舉場上混過去的,應該算是科舉史上的一個奇跡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1月16日,當今世界最長壽的人薩爾哈特·拉希多娃在俄羅斯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傑爾賓特鎮無疾而終,終年132歲。
俄聯邦登記的拉希多娃的年齡是132歲,比官方統計公認的世界壽星、115歲的波多黎各人德爾托羅年長17歲。去年12月,官方公認的世界第一壽星、美國人博爾登在116歲時去世。
拉希多娃生命的最後時日里,她和村裡其他居民一樣,從事原始耕作,飼養禽畜,哺養了4頭奶牛。拉希多娃一生中幾乎從不生病,食品全部來自自家菜園和禽畜欄。
親戚們說,拉希多娃永遠開朗樂觀,從不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孤單。她共有子女、孫子、曾孫62人,他們早已離開故鄉到城鎮生活,只有她一人堅持在家鄉村莊生活。
⑦ 歷史上活的最長的人是誰
我國古代的壽星中,享年逾百歲,甚至幾百歲的老老壽星不少:
黃 帝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現在地球上的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國度,都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子孫、龍的傳人。
相傳,黃帝是一位百歲壽星。他之所以能年逾百歲,是因為有一套長壽秘訣。
彭 祖
彭祖是中國傳說中壽命最長的老壽星,相傳他活了800多歲後,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鏗,歷堯、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講究營養、善於烹調著稱於世。他做的飯菜,色香味形俱佳,強身健體延年,不但世人喜歡,連上帝都喜歡得不得了。
吳 普
漢朝吳普(三國時醫家),廣陵(今江蘇江都縣)人。為名醫華佗之弟子。精於醫術,且專長於本草學及養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堅持鍛煉,年九十餘而尚牙齒完堅、耳目聰明,活了200多歲。吳普且輯有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佚,為後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現代尚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又編集《華佗方》,一作《華佗葯方》,已佚。
慧 昭
我國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劉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國最長壽的人,活了290歲。
陳 俊
世界歷史紀錄最長壽者,唐朝陳俊,享年444歲。翻閱福建省永泰縣志,有一個驚人發現,世界歷史上最長壽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縣湯泉村(今永泰縣梧桐鎮湯埕村)。翻開民國版縣志雜錄,欄下赫然寫著:陳俊,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間,卒於元泰定甲子。這是有歷史紀錄在案可查的,至今發現的,最長壽的老壽星。
孫思邈
唐代著名醫葯學家兼營養學家,享年101歲,百歲時還精力充沛,著書立說,寫成了不朽經典《千金翼方》。
孫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齡,除了他本人知醫識葯外,講究飲食科學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飲食的防病治病、強身健體作用,並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寫有「食治」專篇,強調在一般情況下,應把食物的治療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首位。用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這便是孫思邈的長壽秘方。由此可見,要想長壽,絕不是吃飽喝足即能達到目的。什麼樣的身體應吃什麼樣的飲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這是有講究的。當你把這些講究都爛熟於心並用它指導你的飲食生活時,長壽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賈 鉻
元朝時一代名醫,享年106歲,明朝初年還健在。他的長壽秘訣,是十分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飲食的保健作用。
朱元璋得到賈銘真傳後,十分注意飲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為歷代皇帝中比較長壽的帝王之一。
冷 謙
明朝養生學家冷謙,享年150歲。一生注重養生,所著《修齡要旨》一類書,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發宜常梳」。明代學者焦竑「焦氏類林」寫道:冬至子夜時,梳頭千二百次,以贊陽氣,經歲五臟流通,為「神仙梳頭法」。清朝慈禧太後。每日叫太監梳頭,年過七旬,仍青絲滿頭。
李清雲
世界最長壽的人——李清雲!活了256歲
我國的一位老中醫,李清雲先生,就活了256歲,而他是一位素食主義者!
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枸 煮水當茶飲。
湯雲山
湯雲山,我國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湯雲山壽星活了141歲。乾隆御賜「再閱古稀」匾額,同時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間乾隆與紀曉嵐就141歲壽星為題對句,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謝啟祚
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大的舉人——98歲才中舉的謝啟祚,享年120歲。
清代,廣東省有個名叫謝啟祚的讀書人,自少年時代起就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夠從科舉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願,他參加了許多次考試,都名落孫山。但是,他對科舉考試十分執著,比吳敬梓《儒林外史》中所敘述的范進還要痴迷,堅持繼續參加考試。到了98歲高齡的時候,才時來運轉。那年,他參加省城鄉試,終於考中了舉人。
謝啟祚後來還就真做了許多年的官。直到120歲才去世。他一生娶過三個老婆,兩個小老婆,有13個兒子,12個女兒,29個孫子,38個曾孫,2個玄孫。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科舉場上混過去的,應該算是科舉史上的一個奇跡
⑧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彭祖,姓籛,氏彭,名翦,也稱篯鏗,顓頊的,父親是吳回的長子陸終,母親 彭祖
是鬼方首領之妹女嬇,因擅長烹飪野雞湯,受帝堯的賞識,後受封於大彭,是為大彭氏國(今江蘇徐州),又稱彭鏗,傳說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堯帝起,歷夏、商朝,商代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代時擔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相傳他活了八百八十歲。(有一說謂其實際壽命當為146歲,此說根據古時大彭氏國實行的「小花甲計歲法推斷,即60天為一年.
有資料表明,古大彭氏國,即今江蘇徐州的彭山
古時彭山一帶實行「小花甲計歲法」,小花甲計歲法源於「六十甲子日」。就是古代所傳六十個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時間。民間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壽命皆與星宿對應,便以六十個星宿神輪流值日一周的時間為一歲。按此計算,彭祖實際壽數合今天146歲
⑨ 109歲的路蓉毓是杭州最長壽的老人,她身體狀況怎麼樣
路蓉毓現在是杭州最長壽的老人,今年已經歲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杭州最長壽的老人路蓉毓還要自己出錢。小輩發紅包。路阿姨有7個子女,現在個個都很健康。子女如果晚上睡得遲,她還可以罵。路蓉毓其中一個女兒胡阿姨還笑著說,“想想我都這么大了,媽媽還在管我,挺開心的。”
路蓉毓老人家之所以還這么長壽,人們歸納為了幾個關鍵詞:母慈子孝,家和萬事興,睡眠好,胃口好,心態好。老太太自己也總結了一個原因:基因好——“我爸爸媽媽也活到90多歲的。”靠近中午的時候,浙江醫院幾位醫護前來給養老院老人們義診。醫療照護病房主任柴棲晨給老太太上完診療器,也說,“心肺聽聽都還挺好的,就是心跳稍微快一點點,可能今天比較高興哦。這也說明了現在老人家的身體狀態還不錯。祝願老人家能夠生活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