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下蹲與長壽

下蹲與長壽

發布時間:2022-07-08 09:52:25

① 蹲著好處和壞處

1、蹲的好處

(1)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樣做能夠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順暢也有幫助。

(2)下蹲鍛煉,可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進而促進速度、爆發力、耐力的提升。

(3)蹲姿如廁更容易排空結腸,讓腸道內的致病細菌毒素不易積聚。而且蹲姿如廁時,不直接與便器接觸,可以減少被感染的幾率,更加安全衛生。

2、壞處:

(1)老年人髖、膝關節活動受限,下蹲時運動重心降低,會使膝關節負重過大,猛烈站起也會對老人血壓帶來刺激導致血壓不穩定。

(2)蹲姿理論上有助於排便,但對於一些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未必有優勢。因為蹲便時腹壓增大,再加上排便比較用力,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事件。

(1)下蹲與長壽擴展閱讀:

亞洲蹲的發展經過:

有種說法是這種蹲姿跟身材比例有關繕,腿長上身短做亞洲蹲就會重心過於靠後,容易仰過去,所以蹲的時候腳尖踮起來抬起臀部以保持平衡,這種說法其實有誤。

歐洲地區的人歷史上習慣於坐姿排便寫,西方古羅馬時代就已經有公共坐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軍隊建立的野戰廁所也採用的是坐廁,有時在戰場臨時設立的一種簡易排便設施,用木頭搭成一種雙層欄桿,人可以坐在上層欄桿上,用腳勾住或踩在下層欄桿上以保持平衡。

坐姿如廁比較省力,腿的承重能力不大,重量都轉移到了便器上,毋庸置疑坐姿如廁更加舒適。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家庭一般都採用坐式便器,有些公共廁所也採用坐式便器,蹲式如廁這一方式也越來越少見,現在一些亞洲地區的孩子從小採用坐式如廁,所以也難以做到亞洲蹲了。

② 下蹲5分鍾,相當於步行1小時,你怎麼看呢

人體最喜歡的姿勢是什麼?

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

醫學研究發現,人們蹲的姿勢與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非常相像,這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它既能讓我們身體放鬆,又能給予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其實,除了身體的本能性記憶外,多“蹲一蹲”有時還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養生效果。

01蹲一蹲,利全身

“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雙腿是人體的交通樞紐,我們的兩條腿上分布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流淌著50%的血液,它是連接身體的大循環組織,是人的第二心臟。

如果你不想過早衰老,便要保證雙腿健康有活力,重視腿部的保健養生,只要方式正確、幅度恰當,正確的蹲姿對全身的健康都有很多促進作用。

防胃病——乞丐蹲

所謂“乞丐蹲”,簡單來說就是:雙手抱膝蹲下,屁股盡量後蹲但不著地,腰、背、頭盡量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時閉嘴,呼氣時略張嘴。保持1—3分鍾。

護膝蓋——靠椅蹲

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依靠椅背,臀部不要低於膝蓋,下蹲後保持不動。練習時間可以逐漸延長,以 2~4 分鍾為宜,有保護膝關節的功效。

保護腎——腳尖蹲

兩腳前腳掌著地,腳後跟抬離地面。雙膝彎曲,大腿壓著小腿,但時間控制在 30 秒到 1 分鍾即可,避免堅持過久拉傷或抽筋。

③ 下蹲運動有什麼好處

下蹲運動不但能鍛煉肌肉,對關節也很有好處。」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副教授孫衛星說。下蹲時,人體兩個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會折疊到最大程度,幾乎不承受身體重量,而其他部位的肌肉卻能得到活動,能夠有效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及小腿抽筋等症狀。長時間坐著的人,更容易遭受肌肉勞損、骨質增生的困擾,而下蹲可以活躍血液循環,使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營養。此外,很多女性,特別是生育後的女性盆底肌肉容易鬆弛,通過蹲位訓練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
別看下蹲動作很簡單,做起來也有一定講究,否則會物極必反。「下蹲時,最好不要深蹲,也就是說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不要小於90度,否則起身時很容易頭暈眼花。」孫衛星說。練習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借物蹲。用自己的背部、腰部靠在牆壁上,或是手握著欄桿,藉以分解身體重量,使下蹲訓練變得容易進行,時間可以從開始的1分鍾,逐漸延長到5分鍾。
踮蹲。兩只腳的前腳掌著地,腳後跟抬起離開地面。雙膝彎曲,軀干下沉,大腿緊緊壓在小腿上。踮蹲有一定的難度,初次練習時不要太勉強,時間控制在30秒到1分鍾。
跟蹲。與踮蹲相反,腳底的後2/3部分接觸地面,時間控制在30秒到1分鍾。
弓箭蹲。左腳著地,右腳呈踮蹲狀態,下蹲時將身體重量落在右腳,每30秒調換一次左右腳,以改變兩腳的受力情況。
如果你不愛運動,或者長期久坐,那就趕緊動起來吧!每天抽空蹲一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鍛煉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不要嘗試。另外由於下蹲時會發生體位改變,可能會出現頭暈等症狀。因此動作不要過猛,膝關節彎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漸進。

④ 下蹲運動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做下蹲運動好處很多,不但能鍛煉肌肉,對關節也很有好處。做下蹲運動時,大腿與腹部肌肉碰撞,臀部肌肉收縮舒張運動,腰部屈伸運動,對腹部疾病以及腰椎退行性病變都有很好的預防和保健作用。深蹲(全蹲)對整個下肢和軀干都有強烈的刺激,是提高腿部力量的最好動作,而腿部力量對於全身力量來說是最重要的,潛力也是最大的,還能很好地促進全身力量。

下蹲時,人體兩個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會折疊到一定程度,而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得到活動,這能有效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及小腿抽筋等症狀。下蹲還可增加腰、髖、膝、踝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老化,增加背、腰、腿部肌肉的力量。此外,這種運動對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經常下蹲確實對心臟有益,下蹲時,通過雙腿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能加快靜脈血液迴流,站起來時,雙腿肌肉放鬆,動脈血又快速流入原來被擠壓的下肢血管里。這樣一蹲一起、肌肉一緊一松,相當於為血液循環增加了一股動力,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可以使下肢血脈通暢,筋脈得到濡養,故有「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之說。下蹲運動還可緩解動脈硬化、降低血脂、消耗脂肪,因此,它也是一項很好的減肥方式,特別是腰、臀部、腹部減肥。我腰圍最大時達3尺2,現在只有2尺6,效果很明顯。同時,下蹲運動又是一種很好的內臟按摩,能有效促進靜脈血液迴流,緩解腹部瘀血,緩解視力疲勞,防止近視及視力衰退。它對改善心、腦血管功能,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紊亂,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從中醫理論來講,下蹲可使人體經絡相互擠壓,從而形成自體經絡按壓的狀態,有利於氣血流暢,可減少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病率。

下蹲運動還能健肺。常做下蹲運動對改善肺功能、預防肺部疾病非常有好處。下蹲時,下肢血液會更快地迴流到心臟,從而可促進心肺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另外,下蹲動作使腹內壓增大,膈肌上抬,胸腔縮小﹔起立動作使腹內壓減小,膈肌下沉,胸腔增大,如同在給肺臟做按摩。我堅持下蹲運動幾十年,經體檢發現膈肌活動范圍增加了5厘米,增加肺通氣量達1500多毫升,對改善肺功能非常有好處。

⑤ 大家來說說,關於深蹲有哪些好處

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加上奇經八脈,下蹲運動可以自然地激發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

1、與長壽有關

對一些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從事田地耕作,蹲在池塘邊淘米、洗菜、洗衣服、廁所也是蹲的…

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祛病除疾的作用。

2、強健關節和骨骼

下蹲可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老化。

關節如果活動少,會使骨骼變得脆弱,鈣就會流失到血液中,而且會積存在腎臟和膀胱中,造成排尿困難以及細菌繁殖等不良後果。

所以經常使用和活動關節是永保年輕的關鍵。

3、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常做下蹲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 兩條腿的力量增強了,可有效預防跌倒,走路時您會感到身體輕松,且生命充滿活力。

人體肌肉如果適度使用,將會更發達,但廢棄不用或過度使用就會退化。

4、可改善血管功能

可以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5、可以降低血脂

下蹲運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可使脾經運化功能增強,促進血管壁粥樣斑塊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減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進脂代謝,進而改善血管的彈性。

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⑥ 下蹲、深蹲向上跳、蛙跳,各有什麼好處

下蹲和深蹲的好處:
下蹲(深蹲)運動的好處
①與長壽有關:對一些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日常勞作中下蹲動作多,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祛病除疾的作用。
②下蹲運動增強性功能:不用服用偉哥這樣能強壯精力的葯品,只靠簡單的下蹲運動就鍛煉出了強健的身體。
③下蹲運動減肥效果明顯:下蹲運動出乎意料消耗很多熱量,能夠減掉下半身乃至全身多餘的脂肪,特別適合下半身肥胖的人 。

向上跳、蛙跳的好處:
蛙跳首先是一種劇烈的下肢運動,是鍛煉提升體能的一種好方法,但蛙跳對下肢的沖擊力非常大,練的過程中不注意或者稍微過量就會容易受傷,未成年人千萬別練,傷膝蓋、傷腿骨...對下肢的沖擊力非常大,而且做蛙跳對未成年的長高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最好不要做蛙跳。
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練習一組15-20次,每次練習15-20組,每組間歇60-90秒。做完後要有放鬆活動。蛙跳可以很好的增強腿部力量,但是與長高沒有任何關系。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如果你還沒有成年或者還正在長身體,應謹慎進行這項運動,因為其很有可能影響骨骼的發育。

⑦ 要是想「長命百歲」,可以試試哪幾個動作

腳雖然是離大腦最遠的地方,但是腳卻一直被稱作為人體的「第二大腦」,這是為什麼呢?



⑦ 提踵顫足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沖前,挺胸收腹,小腿綳直站立,吸氣,慢慢抬腳後跟,綳緊小腿肌肉,快速放下,用足跟敲打地面。

⑧ 下蹲,俯卧撐,蛙跳,舉啞玲,氧卧起做,都各有各的什麼作用對身體有那些改善

下蹲運動與長壽有關:對一些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日常勞作中下蹲動作多,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祛病除疾的作用。 ②下蹲運動增強性功能:不用服用偉哥這樣能強壯精力的葯品,只靠簡單的下蹲運動就鍛煉出了強健的身體。 ③下蹲運動減肥效果明顯:下蹲運動出乎意料消耗很多熱量,能夠減掉下半身乃至全身多餘的脂肪,特別適合下半身肥胖的人 俯卧撐主要作用是發展人的上肢力量和腹肌力量,可以提高人體靜力性和動力性力量素質。對發展平衡和支撐能力可起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有益於骨的堅實 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蛙跳可以很好的增強腿部力量,但是與長高沒有任何關系。是鍛煉提升體能的一種好方法 舉啞鈴的話練胸肌手臂還有背部據說還能擴展肺活量 。 仰卧起坐可以鍛煉腹股溝。腹股溝有許多毛細血管和穴位,做仰卧起坐可以通過鍛煉刺激腹股溝的血管,促進腹部血液循環 可以拉伸背部肌肉、韌帶和脊椎,並可以通過拉伸脊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適量運動還可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從而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⑨ 雙手抱頭下蹲 能鍛煉什麼

人蹲下去,身體變成三折疊,被擠壓的血管收縮,氣血沖向全身未被擠壓的血管,迫使它們擴張、鼓起來;人一站起來,全身氣血又沖向原來被擠壓的血管,為它們灌滿血液;在這樣的一蹲一起、一壓一放、一沖一回的氣血往復運動中,就像涮瓶子一樣,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復沖洗,使血管軟化、加快血液循環和體內的新陳代謝、激活免疫系統,增加了高密度膽固醇、靈敏了壓力感受器、把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謝產物可迅速得以清除,人體自然就健康了。

下蹲可以激發經絡功能
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加上奇經八脈,下蹲運動可以自然地激發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

下蹲運動的其他作用和好處:
1、與長壽有關
對一些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從事田地耕作,蹲在池塘邊淘米、洗菜、洗衣服、廁所也是蹲的…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祛病除疾的作用。

2、強健關節和骨骼
下蹲可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老化,關節如果活動少,會使骨骼變得脆弱,鈣就會流失到血液中,而且會積存在腎臟和膀胱中,造成排尿困難以及細菌繁殖等不良後果,所以經常使用和活動關節是永保年輕的關鍵。

3、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常做下蹲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兩條腿的力量增強了,可有效預防跌倒,走路時您會感到身體輕松,且生命充滿活力。

人體肌肉如果適度使用,將會更發達,但廢棄不用或過度使用就會退化。

4、可改善血管功能
可以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5、可以降低血脂
下蹲運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可使脾經運化功能增強,促進血管壁粥樣斑塊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進脂代謝,進而改善血管的彈性,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6、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下蹲運動主要靠兩條腿的屈伸來支撐軀干以上身體的重量;當下蹲時,身體的重量向下壓擠腿部肌肉中的血管,加快下肢的靜脈血液流向心臟;當身體起來時,解除了身體重量對下肢肌肉的擠壓,從心臟泵出來的動脈血快速進入下肢,如此反復下蹲、起來、再下蹲,有如「唧筒」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加強了,回心血量增加,有效地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加強了,胰腺等臟腑器官的營養與氧氣供應得到充分改善,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功能恢復正常,可有效地控製糖尿病。

7、增強性功能
下蹲運動可以強健大腿內側的肌肉,包括直接與性能力相關的長收肌,另外由於能使容易淤積在此的血液和淋巴液迴流,也就促進了生殖器官的活躍,人到中年後性功能會逐漸減退,如果能長期堅持下蹲,性功能會逐漸提高。

8、減肥效果明顯
下蹲能消耗很多熱量,可以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特別臀部和大腿堆積的脂肪;另外下蹲時由於擠壓腹部,促進腹腔臟器周圍的脂肪燃燒分解,減少脂肪的積累,亦可刺激胃腸的食物消化,促進消化酶的分泌。

9、鍛煉可以使精神放鬆
可以暫且拋開煩惱、放下生活的壓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鬆,調節情緒,增加生活樂趣,這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10、能延緩大腦的衰退
如果腿衰老了(主要原因是肌肉、骨骼、關節的老化),大腦也會隨之衰老;腿衰老後人的活動減少,感官接受新信息的機會減少,來自外界的刺激少了,大腦細胞也就不再活躍,人就會變得痴呆起來;下蹲可以加強腿的活動能力,增強和外界接觸,不但能夠延緩大腦的衰退,而且可以進一步增智開慧。

動作要領
1、下蹲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頭部到腰部的軀干要始終保持筆直伸展的狀態,臀部要向身後撅起。

2、開始姿勢:要全身放鬆,兩腿分開,略比肩寬(或與肩同寬),自然地站立;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腳的第二趾的方向為准;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這樣做起來比較自然而不吃力。

3、結尾姿勢:膝蓋彎曲,直到大腿與地而平行為止(視乎各人體力,老年人或初練者可先取用半蹲或1/4蹲);在完全蹲下時停頓片段最能鍛煉肌肉。

4、向上站起時的姿勢:向上站起時的要點是感覺整個腳掌在向下推壓地面,直立站起。

5、下蹲時的速度:1次下蹲的速度(時間)大致標準是5秒鍾1次(視乎體力,以舒適為佳),到了蹲的姿勢時,有意放慢速度更好。

6、呼吸方法:一邊下蹲,一邊吸氣;一邊站起來,一邊呼氣。

7、鍛煉的次數: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1天做30次以上為宜;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

8、做下蹲運動的頻率:如果想維持健康或消耗脂肪的話,是應該每天鍛煉的。

運動時間與強度
1、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每次運動5~15分鍾,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進行.

2、從鍛煉時間上來說,從容不迫地下蹲5分鍾,它的運動量等於步行1小時,等於跪膝20分鍾,是一種省時間的帶氧運動。

4、至於運動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動之後稍有氣喘,脈搏跳動1分鍾在120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最好,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使全身感到疲勞,不利於養生。

5、最有效的下蹲是全蹲全起,緩慢進行,每天3到5分鍾;如果開始做不到全蹲,就循序漸進地從半蹲、甚至1/4蹲練起,只要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成功的。

注意事項
1、如果練習之初出現肌肉疼痛,請不要放棄,這是由於運動使得肌肉中產生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在肌肉中積存,從而引起肌肉的酸痛;繼續做幾次輕微的下蹲運動,等酸性疲勞物質排出體外,身體就會輕鬆了。
第一次練習下蹲運動時,把次數控制在10~20次之內,一般不會引起肌肉疼痛。

2、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老年人做下蹲運動時,手應把握住床頭、其他扶手或者門框,緩慢而平穩地做,下蹲速度不宜快,最好一次做10個,一天不要超過5次。

閱讀全文

與下蹲與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慶老年大學怎樣報名 瀏覽:982
60歲老人身上長斑點 瀏覽:77
老年人女性健忘記憶力減退怎麼辦 瀏覽:164
2019年蘭州老年大學 瀏覽:446
地補養老金 瀏覽:221
邢台市老年大學屬於什麼部門 瀏覽:187
寧夏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159
老人經常頭暈吃什麼葯 瀏覽:58
蕪湖藕王養生湯怎麼樣加盟 瀏覽:543
1歲半血紅蛋白60 瀏覽:190
一件孝敬父母的事 瀏覽:56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能斷繳的後果 瀏覽:516
甲肝乙肝體檢報告多久可以拿 瀏覽:874
喝了酒多久可以徵兵體檢 瀏覽:856
社會關系父母退休怎麼填寫 瀏覽:588
50歲取網名 瀏覽:557
養老保險公司不給出怎麼辦 瀏覽:106
中醫血管如何養生 瀏覽:105
18年二月養老金什麼時間發 瀏覽:26
天門養老保險繳費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