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古鎮美食

長壽古鎮美食

發布時間:2022-07-06 03:27:14

長壽古鎮哪家的魚好吃

呵呵~也許問題是夢幻迷才能答%D%A海里(AL)簡單也許就稱得上好吃%D%A河裡(長壽)難點~

㈡ 長壽古鎮有什麼好吃的

我去耍過兩回,感覺也沒什麼好吃的,主要就是羊肉串和魷魚吧,里邊還有啥子水果呀,棉花糖啊,叫化雞啊,等等,不過都不太好吃,你去耍一圈就知道了。

㈢ 重慶長壽有什麼名小吃

1、活水豆腐

長壽活水豆腐,能作為重慶市的名優菜品,登上宴請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專家的大雅之堂,周總理及兩位副總理在視察長壽湖時,對長壽縣名很感興趣。

2、紅燒魚唇

「紅燒魚唇」是四川重慶的一款名菜。此菜系用於鱷魚唇,幾經氽煮,發好之後,再配以冬菇、火腿、豬肘、菜心紅湯等,用文火慢成菜。

3、長壽湖魚面

在長壽湖眾多魚食菜餚中,最有名氣的是魚面。魚面所用的鮮魚頃備是長壽湖中最名貴的翹殼魚,經去骨取肉後,將魚肉打成魚糅,作成象普通面條般粗細的魚面條,經特殊烹制煮熟而成。

4、長壽米粉

長壽米粉是長壽民間的傳統食品。自清朝末期開始,每年陰歷冬臘月,長壽當地不論是城裡還是鄉棚乎行下,家家都要蒸米粉,與湯圓同為過年期間待客和自食的特色食品。

5、長壽區肥腸飯

肥腸飯也是長壽一道地位不輸米粉的地道美食,因食用時配以白米飯而得名。腸都是一小碗一鏈嘩小碗的,上班的白領中午喜歡來上一碗。

㈣ 長壽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長壽古鎮主要景點及介紹
1、御龍潭廣場
御龍潭廣場位於長壽古鎮景區東南角,佔地2778平方米。傳說此地乃是秦始皇為追求長生不老煉丹之處,亦是建文帝避難之所,故名為御龍潭。御龍潭是長壽古鎮主要水系萬壽河、青龍溪、蟠桃湖等水系的源頭。景點包括御龍潭、文星拜壽星、八仙祝壽、照壁、雕塑、壽星、何石井、風雨樓、閑亭、連廊、假山、火塘會等,眾多景點散落在廣場之上,千姿百態,各領風騷。潭內「魚龍同戲」, 池塘荷花清麗,而日日酣歌醉舞的火塘會、時時餘音繞梁的風雨樓,更是觸目滿眼風情,到處呈現蓬勃生機。體現了御龍潭廣場「親民、平安、長壽」之意。

2、長壽閣
長壽閣由南北兩閣組成,最高點為29.9米,建築面積約2152平方米,兩閣以廊台相連,構成了鳳凰展翅的格局,宛如玉鳳展翅、凌空欲飛。閣樓最高為6層,而1層則被建成一個大通間,與《易經》之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相對應。整座閣樓錯落有致、空間極富韻律,登樓遠眺,可見菩提夕煙,令人心曠神怡,悠然意遠。

3、萬壽公園
萬壽公園佔地35畝,是以巴渝傳統的村落建築文化、人文文化、生活場景文化及福壽文化來打造的主題公園,園內有山、有水、有村莊,是具有傳統原生態文化的世外桃源,無論家庭休閑或朋友聚會,均可以滿足功能需求。園內輔以互動游樂設備而建的綜合型主題公園。園內設有巴渝村落、三星觀、吊腳樓、蜀道懸棺、摩崖石刻、神仙洞、等景點,古樸的自然村落無處不體現著濃郁的巴渝民族特色和悠久的長壽文化精粹,猶如鑲嵌在萬壽廣場旁的一顆璀璨明珠。

4、福壽雙塔
坐落在萬壽廣場北端的東西兩側的福壽雙塔,是兩座高為5層19米,建築面積為315平方米的景觀塔樓,也是萬壽廣場的標志性建築。東為福塔、西為壽塔,雙塔均採用四角兩重檐的形式,登高望遠,憑欄環顧,樂享「四時全有景、八方皆入畫」的美好意境,加之塔內設有的科舉文化精展,把整個萬壽廣場彰顯得墨香四溢。

5、綜藝館
民間綜藝館,建築面積為1947平方米,是古鎮內最大的綜合性文娛表演場所,也是匯聚川渝地區八珍玉食的絕佳之地。在這里,您不僅能享受到來自巴蜀傳統綜藝文化的視覺盛宴,同時也能品味到當地特色的饕餮美食。館內用於綜藝表演的古戲台,寬18米,深13米,堪比慈禧太後看戲的「中國第一古戲台」。

6、三星觀
位於萬壽公園內的三星觀,是供奉道教神仙「福、祿、壽」三星的道觀。觀內從左到右,依次供奉著掌管人間富貴的「福星」、 掌管人間功名利祿的「祿星」及掌管人間壽長的「壽星」。
7、蜀道懸棺
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而在絕壁懸岩之上,也懸藏著迄今難以解讀的千古之謎——懸棺葬,它與蜀道一起,構成一道風景,一派人文奇觀,反映了古代三峽民族一種奇特的葬俗,更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8、衙門
衙門是古代官員辦理公務及其眷屬居住的處所,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前院用來展示古代的衙府文化,後院用作壽文化及民俗博物館。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物有照壁、大門、儀門、月台、大堂、二堂等,在各院兩旁配有排列整齊的廊房、廂房和配樓,充分地展示了巴渝政治文化和長壽人文文化別具一格的特色。

9、福園
福園,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亭台樓閣,曲廊連接。整座園林建築布局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叮咚的流水,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10、壽園
壽園,佔地面積860平方米,借景周圍古色古香的氛圍,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准則。園內亭台、長廊、古戲台、小橋等建築與整個古鎮相融一體,藝術構思巧妙,宛如一幅古樸動人的畫卷。

11、過街樓
過街樓高3層,通高15米,建築面積為380平方米。樓閣由城門、城關的建築形式演變而成,是傳統市井文化與建築文化完美結合的建築形式。門樓高4.2米,樓上供有神像,當人們從門樓通過時,就起到了參拜神靈的作用。

12、廟會廣場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也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廟會廣場佔地3753平方米,是進行日常節慶活動、宗教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

13、文廟
文廟即孔廟、夫子廟,是我國歷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廟宇,建築面積575平方米。它不但承載了歷代先民對儒家文化和和諧社會的禱願與嚮往,同時也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代表性典範,是我國城池建築中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14、城隍廟
城隍廟,二進院四合院式建築,建築面積780平方米。前院供奉城隍爺、文財神、武財神,後院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南斗星君等眾多道教神仙。

15、長壽塔
長壽塔高4層,通高21米,建築面積335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重檐歇山頂式的景觀塔樓。整座塔樓飛檐翹角,莊重中透著秀逸;雕梁畫棟,藝術價值極高。樓層的四面築有迴廊,可供人憑欄遠眺,登高四望,整個長壽古鎮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16、後海
後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閑散之地,岸上一座座精美的四合院和曲曲折折的老胡同,更為它鋪陳著歷史的無窮韻味。在這里,您不僅能放飛心靈,還能夠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傳統遺韻。

17、城門樓
城門樓,位於長壽古鎮中軸線的最北端,古時用於軍事防禦的高台式建築,現為長壽區地標性建築之一。城樓高4層,通高20米,建築面積2257平方米,結構精巧,氣勢雄偉。

㈤ 長壽古鎮有哪些好吃好耍的地方喲

長壽古鎮是剛建好的人造古鎮,最好耍的就是長壽湖了 最好吃的就是長壽湖魚

㈥ 如何做作炸肉

長壽炸肉
炸肉,是一款帶有濃厚地方風味的面點食品,屬於湘北古鎮長壽街特有的傳統美食。年代久遠,歷史悠長,口味獨特,老少咸宜,深受天下食客的青睞,與五香醬干、米豆腐、火焙魚和黑酸菜齊名,並稱為當地五大地方特產。

炸肉製作,簡單明了。只需將調勻的麵糊,盛入板瓢,入油鍋去「泡」(平聲,土話,意味炸)。待面團泡成金黃,掏出即成。因其表皮爆裂而約定俗成,被冠名為「炸肉」。炸肉不同於一般油炸面點,其用料考究、香脆可口和烹調製作工藝等,觀者悅其目,食者美其味,口味綿長,一飽口福而盛贊不已。炸肉之美,美在其質。其主料取自本地麥穗、麥籽全乾無砂籽,入磨坊後,經大石磨磨成粉末,磨製過程由耕牛奮力完成,粉篩篩選的頭幾次麥粉即為上乘的炸肉麵粉。雪白而有筋潤,握可成坨,擲即可散,干濕適中。傳統石磨純麥粉,色澤稍遜於現代精加工的麵粉,但麥香撲鼻,味感更佳。輔料中的雞蛋系入冬後農婦用陶罐貯藏,放在恆溫恆濕的床鋪下的土雞蛋,蛋黃金黃帶紅。一斤純麥粉六至八個雞蛋,勾兌少許泉水,加入少許食用純鹼,充分攪拌成麵糊,摻入花生籽大小的花油肉丁,再下油鍋。花油肉丁取自肥豬大腸旁的優質間油。油鍋中用油有茶油和豬油兩種,茶油炸肉便於貯藏,豬油稍次,除了考慮貯藏,選油還視各人口味而定。炸肉之美,其美尤在型。油鍋火候採用溫火慢炸,油九成熱即放入麵糊,廚娘上下翻動面點,待拳頭大小炸肉泡至金黃色,即用漏瓢掏出,其炸肉表皮爆開,鬆脆可口,掰開來其色呈蛋黃色,麥香濃烈,麵粉油光可鑒,且呈蜂窩狀,望之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炸肉之美,其美在香,除了肉丁香、油香和麥香,麵糊中還有放蔥花大蒜的,現在還有裹上蘋果片、香蕉丁的,各添其香,香甜酥軟。炸肉之美,其美更在意。長壽風俗,豐年祥瑞家家必殺豬解牛,年節食品中必備三件傳統美食:糯米年糕(諧音年年高),油豆腐和炸肉,三項製作多有講究,大年二十四,家家灑掃庭院,請灶王老爺後,便殺豬宰羊,豬油入鍋將油豆腐和炸肉制好,即請族中年長者品評,與三牲祭品一道上祖宗牌案,祭祀祈福一番。如此,來年的家境、豐歉、人丁在此美食中都有預兆。炸肉開花,來年興旺。

俗話說,冷炸肉不討人欽敬。炸肉是不可冷吃的,油膩傷胃而致病。炸肉之妙烹調在於熱。長壽炸肉有幾種吃法,其一粗吃。即出油鍋,你一坨他一坨搶著吃;其二煮湯。即將炸肉切成薄片,與白豆腐,河蝦煲成鮮嫩可口的靚湯;其三蒸食。這是最傳統的吃法,年節喜慶,八仙桌上,十碗八碗,依次推杯換盞,炸肉作為頭一道菜餚,為祈求天宮賜福,廚娘們必將炸肉切成2cm左右薄餅狀,壘成錐型塔狀結構,像砌牆過碼般堆在八寸海碗中,過蒸籠用烈火蒸一柱香功夫後,淋上靚湯和各種材質的菜餚「蓋頭」,即端上桌分享。「蓋頭」一般有「雪花蓋頂」(加放豆芽百葉絲)、「綠滿山川」(加放青菜肉末)等藝名,品嘗之餘,聞之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閩南炸肉的做法
材料:三層肉,地瓜粉,白酒,糖,鹽,魯粉(或五香粉)

做法:將三層肉均勻切片,放在盆里加入食糧白酒,糖,鹽,魯粉(或五香粉)攪拌,放置20分鍾讓調味料深入肉里,接下來待油燒熱,將肉片蘸地瓜粉後放入鍋里油炸,炸至金黃即可.

注意:火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炸焦且又炸不熟

自創炸肉
材料:一塊豬瘦肉,香醋,醬油,白糖,澱粉(最好是地
瓜澱粉) 製作方法:先將豬肉切成條狀,然後加醋,醬油,白糖浸
泡,(可加少許水) 浸泡30分鍾後, 把澱粉倒到
一小盤里,加熱鍋後放油,見油熱後,把肉條粘上澱粉 放
進油鍋里炸,見肉變金黃色時,撈起,即可!切記,粘的澱粉越
多越好吃!!!! 希望大家都能嘗到好吃的炸肉!!!嘻嘻.
............

香酥炸肉

材料:
梅花肉(里肌肉)10兩,蒜頭1顆

調味料:
地瓜粉適量,胡椒鹽適量
(1)料:醬油2大匙,太白粉2小匙,米酒1小匙,香油少許,糖1大匙

作法:
1.將梅花肉(里肌肉)洗凈切小厚片,蒜頭去皮切塊,一同用(1)料腌20分鍾,瀝乾沾勻地瓜粉
2.用熱油炸肉,轉小火,不需鏟動,待肉熟轉大火再炸一下即撈出瀝油
3.最後灑上一些胡椒粉鹽即可食用

紅糟炸肉

原料
主料:五花肉500克,紅糟20克。
輔料:色拉油600克,澱粉30克,醬油20克,蒜10克,白糖10克,味精2克。
製法
(1)將五花肉切成2厘米寬的長薄片;蒜洗凈切末。
(2)將紅糟、醬油、蒜末、白糖、精鹽同放碗中,加入肉片購漬20分鍾。
(3)肉片裹上澱粉,放入八成熟的油中,用中火炸4分鍾,撈出拼盤即可。
特點
色澤鮮艷,味道香甜。

炸 肉 千

材 料 豬肉150克,雞蛋100克,蛋清25克,熟豬1由50克,味精 1克,精鹽2克,濕澱粉25克,料酒10克,麵粉10克,蔥姜各10克,香油10克。
具體做法 切配: 1.雞蛋打在碗內,加濕澱粉,精鹽攪勻。蔥姜切成米。 2.豬肉剁成泥,用雞蛋清、蔥姜米,味精,精鹽,料酒、香油攪勻為餡。 3。將麵粉加水和成稀糊. 烹調: 1.凈鍋置火上,用油擦凈,周圍燒熱,把攪好的蛋液,分三次舀入鍋內,吊成三張蛋皮,每張從中間一割兩開。 2.把蛋皮逐塊攤在平板上,在刀口處抹上肉餡,半圓掛上麵糊,捲成直徑2厘米的蛋卷。 3.凈鍋置火上,添大鍋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蛋卷炸熟呈金黃色,撈出將油控凈,改成馬蹄形的段,擺入盤內即成。 掌握關鍵: 1.蛋皮要吊得均勻,餡心調劑要清淡。 2.油溫不宜過高,過高容易炸起泡。 備註: 餡心用雞肉即為「炸雞千」、用蝦肉即為「炸蝦千」。

炸肉火燒

【菜名】 炸肉火燒
【特點】 皮酥脆,餡肥嫩,蔥味濃郁,香鮮可口。
【原料】
原料: 麵粉750克,肉(豬、牛、羊肉均可)400克,蔥花400克,開水1.15公斤。
配 料: 香油10克,黃醬40克,精鹽8克,花椒4克,薑末5克,白礬3.5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175克)。

【製作過程】
1)將肉洗凈,絞成內末;花椒用開水泡成花椒水;將肉末和花椒水放入盆內,加入薑末、黃醬、精鹽和清水40克攪勻,最後加入香油、蔥花拌勻成餡。
2)將水倒入鍋內燒開,下入白礬溶化,再放入麵粉攪拌燙熟,隨即取出,放在抹過端正的案板上,晾溫後揉勻,抹少許油毛衣和。

3)將燙面揪成50克5個的小劑,逐個用手蘸油、按成央餅,包入肉餡,按扁。

4)將油倒入鍋內,在旺火上燒至六成熱,將圓餅下入油中炸,圓餅剛下鍋時會沉宛若,待浮起後,再稍炸一會兒,至呈醬黃色時即成。

製作關鍵: 此點宜隨炸隨吃,包完一個炸一個。除蔥花外,用大白菜或韭菜做餡也可。

㈦ 重慶正在創建5A級的古鎮景點,斥資43億建成,哪個古鎮呢

重慶這座城市現如今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重慶已經成為一座知名的「網紅」城市,重慶的美食、美景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遊客,很多人都將重慶作為打卡目的地之一。近年來重慶的旅遊業發展的非常火熱,境內有著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旅遊區、長江三峽、武陵山大裂谷等知名的旅遊景點。

除了吃之外,古鎮還有很多人文景觀,比如說像是人文大街、兩條水系、萬壽廣場、魁星雙塔、三星觀、民間綜藝館等都是比較有參觀價值的,當然古鎮雖然是免費參觀的,但是裡面有些小景點卻並不是免費的,根據個人愛好參觀吧。

㈧ 重慶長壽區城區內有哪些經典的特色小吃

最有特色的當然是長壽米粉,還有肥腸飯,血豆腐。

這道美食如今已全面入侵主城區,長壽肥腸飯開遍了各大商圈。肥腸都是一小碗一小碗的,上班的白領中午喜歡來上一碗,入味兒的肥腸可以下兩碗米飯!

其實肥腸飯也是長壽一道地位不輸米粉的地道美食,因食用時配以白米飯而得名。將蔥姜蒜等配料炒香後,將洗凈切好的肥腸放入,加入水、醬油、辣椒等調料燉煮。待水被燒干,肥腸已被燉得噴香軟爛,加入水澱粉收汁即可。

血豆腐

血豆腐是重慶長壽獨具特色的民間食品,清光緒年間,由當時在北京、廣東任道台的長壽人孫志平帶到京、粵、滬等地而受廣大群眾所喜愛,因而傳遍大江南北。盛傳以"血豆腐佐酒,能入席思故友"的佳話。血豆腐因為嵌制豬肉、外裹精製豆腐而得名。外形橢圓,色金黃、味咸鮮、臘香。經多道工序獨特配方熏制而成,麻爽可口,回味濃郁,含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食用能增強免疫抵抗能力,增強食慾等多種益處。、

㈨ 重慶長壽特色美食有什麼美食

豆花飯、米粉、肥腸飯、烤魚也也還可以、瘋狂烤翅、鯽殼魚

㈩ 重慶長壽區城區內有些特色美食

重慶的特色美食,就是各種各樣的麻辣小吃,火鍋,一說我就口水直流!

閱讀全文

與長壽古鎮美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人退休養老優先選哪些國家 瀏覽:749
有兒子佔用了老人養老房怎麼辦 瀏覽:239
老年人走路急透不過氣是什麼原因 瀏覽:968
老人過世下葬需要多少錢 瀏覽:43
關於老年人的書 瀏覽:890
50歲生日說說 瀏覽:413
孝敬父母親的歌 瀏覽:58
老年人吃什麼充飢 瀏覽:606
營口老年大學在萬達 瀏覽:579
2018年貴州退休年齡 瀏覽:302
長壽區騎 瀏覽:204
老人家可以吃正露丸嗎 瀏覽:723
什麼是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161
單位交的養老金去哪了 瀏覽:273
華天科技體檢是去哪裡 瀏覽:469
父母很厲害是什麼體驗 瀏覽:468
如何暗示父母自己抽煙 瀏覽:49
老人家覺短 瀏覽:378
老年人健身計劃 瀏覽:323
洋縣2015敬老院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