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藜麥的歷史和殊榮
安第斯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神秘的南美洲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南美洲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謎,史前納斯卡巨畫、復活節島石像、水晶頭骨之謎、太陽門、遠古地下隧道、史前文字、瑪雅日歷石盤......。安第斯山中段山區保留著許多古代印加帝國的文化遺跡,其中「馬丘比丘」遺跡堪稱舉世矚目,靠近厄瓜多的維卡邦巴谷有一個長壽谷,據報道,受益於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健康飲食該地區的居民是全世界壽命最長的人。藜麥發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距今已經有5000-7000年的食用和種植歷史,興盛於古代印第安三大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之一的印加文明。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藜麥是神的糧食,一天太陽神 Inti Raymi(古印加人崇拜太陽神)的三太子帶著一行人在安第斯山上圍獵駝羊,在追逐的過程中掉下了山崖,當地的一位老農不顧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來,三太子回到太陽宮後,給他父親講述了自己受難被救的事,為了報答救子之恩Inti Raymi派一隻叫Kullku的神鳥把藜麥種子送到了這位老農家,從此以後藜麥成了安第斯山人最重要的糧食。
在印加文明興盛時期,藜麥已經成為古印加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的山區,食用藜麥的信使能連續24小時接力傳遞150英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古印加軍隊的戰斗糧食是藜麥和油脂裹成的藜麥丸,戰士們靠它鑄就了強盛的印加黃金帝國。從古至今藜麥還被用於治病,治療疼痛、炎症、以及骨折等內傷,如今當地的一些田徑運動員還在使用一種與藜麥有關的古老方法來提高它們的運動成績。藜麥不僅為古印加人民提供營養,而且是他們的精神食糧,被稱為「糧食之母」,是祭奠太陽神及舉行各種大型活動必備的貢品,每年的種植季節都是由在位的帝王用金鏟播下第一粒種子。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後,為了從精神上統治印加民族,實行了禁止種植藜麥的制度,對於違反者最重可實行死刑,盡管如此,藜麥還是在邊遠山區延續種植至今。當地土著一直保持著以藜麥為主食的習俗,藜麥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喜歡驕傲的贊揚藜麥:「我們從不得病,因為我們吃祖先傳下來的藜麥」。
直到1980年代,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尋找適合人類執行長期性太空任務的閉合生態生命支持系統(CELSS)糧食作物時,神秘的藜麥在安第斯山脈被「重新發現」,NASA對藜麥做了細致全面的研究,發現其具有極高而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在植物和動物王國里幾乎無與匹敵,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於普通的食物,與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需求完美匹配,對長期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來說不僅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將藜麥列為人類未來移民外太空空間的理想「太空糧食」。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研究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全營養食品」,列為全球10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
藜麥屬於藜科植物,藜科可食用的植物比較少見(菠菜和甜菜是藜科,源於中國的蕎麥亦屬藜科植物。)。我們日常食用的穀物糧食,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基本都屬於禾本科,藜麥營養和食用價值超過多數穀物,或許和它是獨特的藜科植物有關。 藜麥被國際營養學家們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超級穀物」、「未來食品」,還被素食愛好者奉為「素食之王」備受愛戴,是未來最具潛力的農作物之一。
自2000年---2008年間,玻利維亞的藜麥出口價飆升了7倍,90%被發達國家購買,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食用和營養,玻利維亞政府甚至把藜麥設為「戰略性物資」,並對孕婦補貼藜麥。2010年國際市場最大消費國為美國和加拿大,歐洲市場後來居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已有藜麥粉等深加工產品銷售。權威分析,藜麥自從被重新發現以來,國際市場份額將達到百億美元。
由於氣候、地理、生產條件及政治等原因,2000年前藜麥原產地產量有限。近些年強大的需求讓藜麥從安第斯山快速走向世界,雖然北美一些基金和公司對南美洲藜麥生產給與專業扶持和幫助,但是受到地理因素限制,產量繼續擴展能力空間有限,到2012年產量不足10萬噸。全球的藜麥原糧98%以上來自南美洲,由於需求強勁,2008年開始幾乎每年都供不應求。近幾年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藜麥種植,美國已率先開始本土化種植,美國銷售的種子價格為每100粒3.00美元,合4000美元/kg。中國的專業農業公司也與南美洲一些藜麥專業公司合作,在國內類似南美洲藜麥生長氣候的區域開始了大規模種植,相信藜麥不久將走進百姓的餐桌。
㈡ 黎米怎樣熬粥
藜麥可以煮粥
煮藜麥粥和平時煮小米粥差不多,時間不長,沸水放進去10多分鍾就可以了,就會看見有很多「白色的小尾巴」煮出來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煮粥過程中散發出來的那種「麥香」,是一種久違的田野的味道,就是站在成熟了的麥地聞到的那股成熟的味道,很純很地道
我無法確切形容藜麥粥吃起來是什麼味道,但是感覺很舒服。既然是全營養食品,我覺得有這一碗粥墊底,今天全天的營養應該不缺了
space
藜麥煮粥要先浸泡
在早期,國內藜麥發展各項技術都不成熟,也不具備後期加工條件,因此食用的藜麥表層或多或少都會有皂苷,皂苷味苦有微毒,不適宜直接食用。但是皂苷是溶於水的,所以早期的藜麥,您買回去只能通過浸泡清洗來去除皂苷。
其實出芽只是藜麥去皂過程中產生的副作用。未去皂苷的藜麥吃之前肯定要浸泡,但是浸泡的時間久了,藜麥就會發芽。所以說我們不是為了發芽而浸泡,是為了去皂而浸泡,回到前面提到的,我們吃的是綠豆粥,不是綠豆芽粥,這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space
藜麥粟子排骨湯
材料:排骨400g、粟子150g、藜麥80g、姜適量、鹽適量。
做法:
1、先把所有材料准備好。
2、排骨用開水焯去血水,晾乾備用,鍋里加入適量的涼水煮開。
3、水煮開後加入薑片,繼續煮2分鍾,加入排骨。
4、加入排骨後大火煮開,煮20分鍾。
5、加入粟子,繼續大火煮,煮10分鍾後調細火煮。
6、藜麥用涼水沖洗,把藜麥加入湯里繼續煮。
7、慢火煮30分鍾,即可關火調味食用。
㈢ 什麼米養脾胃
小米
小米一直是有健脾養胃的效果,對於一些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將主食換成小米。小米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將裡面的食物及時消化、分解,排出體外,身體也可以更輕松的運作,腸胃好的人,壽命不會短。同時它裡面含有的維生素B1在所有的穀物中,都可以排到前幾名,這種物質對體內的神經系統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於一些有煩躁心情的人,可以吃一點小米。以及有失眠問題的朋友,在晚上可以喝點小米粥,它裡面含有的色氨酸,能夠舒緩神經,促進睡眠。
藜麥
藜麥在我們生活中很少見,吃的人並不多,但它的營養成分可不少,它可是被稱為「營養黃金」,裡面含有的維生素以及蛋白質,是其他穀物的幾倍,食用之後,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把不僅有飽腹感,還不用怕蒸肉,它是一款比較低脂的食物,對於一些體重超標,想要減肥的人群,不妨將藜麥作為主食。
玉米
玉米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主要是用來喂豬,從肥豬身上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好吃懶動,就是天天吃玉米加青草也是會發胖的。從中醫的角度說,玉米性味甘、平,歸胃、大腸經,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作用,是食物中的「保健」佳品。玉米除了含有豐富的澱粉,還有很多不飽和脂肪,因此要經常用做油料作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助於血管舒張,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出,並能抑制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的功效,從而延緩人體的衰老。以及含有鈣、鐵、鎂、硒等多種礦物質,是公認的長壽食物之一。然而可惜的是,人們更多時候是用來喂豬。
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薏米對於美容的功效也十分顯著,它能夠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
燕麥
燕麥性味甘、溫、具有補益脾、胃、滑腸等功效,自古有入葯的習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燕麥含有的蛋白質比其他任何谷類都要多,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如:鈣、鐵微量元素。燕麥也含有大量的澱粉,是特別好的能量來源,由於含有豐富植物纖維,因此有助於維持血糖濃度,而且對於維持健康體重很有幫助,還能通便。因此適合老人進食,需要注意的是要,如果用於煲粥要盡量煮得稀爛為好,每次不要吃太飽。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多量澱粉等營養成分。糯米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固表止汗、止瀉、安胎、解毒療瘡等功效。
黑米
黑米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其脂肪含量約為標准米的2.7倍。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如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和亞油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的30%。此外,它還含有約10種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心血管健康有益。血壓,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黑色食物不僅是腎臟,黑米也是其中之一。當然,黑米不僅對腎臟有益,還有其他作用。它的維生素B含量是普通大米的四倍。鋅、硒、鎂和鉀被用來補血、控制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疾病的風險。人們稱之為長壽米和葯用米。保護你的眼睛。黑米富含水溶性和脂溶性維生素。在水溶性維生素中,維生素B的含量最高,維生素B1和B2大約是普通白米的4倍。在脂溶性維生素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E更豐富,所以吃黑米有益健康。它還能抵抗衰老。黑稻殼富含花青素色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降血脂、調節血糖黑米顏色越深,表皮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越強,因此黑米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減肥和調節血糖的作用。此外,黑稻殼富含黃酮類生物活性物質,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作用。
糙米
糙米也就是米,但是與尋常大大米不不同,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只是將最外層的米糠脫離,進而更好地保留了「米衣」,因此才顯得更加粗糙。與普通的大米相比,含有更多的植物纖維,因此比較粗糙不容易軟化,故此,對於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的小孩不宜進食,老人如果想要進食這需要經過長時間精煮,米衣開列最好。
粳米
日常用來做米飯的普通大米又稱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圓形或橢圓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脹性小,但黏性大。作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煙酸、維生素C及鈣、鐵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人體的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
㈣ 哪些食物屬於高熱量,高脂肪的
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有很多,都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比如這幾類:
一、油炸類食品:
1、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澱粉);
2、含致癌物質;
3、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腌制類食品:
1、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
2、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3、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
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1、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2、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1、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2、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1、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燒烤類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2、1隻烤雞腿=60支煙毒性;
3、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以上十種是比較常見的高熱量高脂肪食品。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探索,推出一些食物,認為每天吃下列食物中的二種,就可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1、花菜
實驗研究表明,花菜中含有大量抗癌酶,其含量遠遠超過其它食物。因此,專家們認為花菜是延年益壽的三大食物中的首選食物。除此之外,花菜中還含有可以防止骨質疏鬆的鈣質,女性常常缺乏的鐵元素和有益於孕婦的葉酸。
2、草莓
草莓不但水分充足,味道鮮美,而且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益處。草莓可以改善膚質,減輕腹瀉,緩解肝臟及尿道疾病,草莓還可以鞏固齒齦,清新口氣,潤澤喉部草莓的葉片和根部還可用來泡茶,真可謂「渾身是寶」。
3、大豆
想健康長壽的人應該多吃大豆。營養學家認為,其原因在於大豆是植物激素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這對於女性的健康是極其重要的。
4、酸奶
酸奶不僅有助於消化,而且還能有效地防止腸道感染,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與普通牛奶相比,酸奶脂肪含量低,鈣質含量高,還富含維生素B2、B12 、紅磷、鉀,這些元素對人體大有裨益。
5、香菜
多吃香菜會對健康有益。因為香菜中富含鈣、鋅、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香菜還可利尿,維持血糖含量並能防癌。
6、紅薯
紅薯中富含纖維、鉀、鐵、維生素B6,能防止衰老,而且還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腫瘤和癌症。
7、金槍魚
金槍魚的酸性物質能降低血壓,預防中風、頭痛,防治濕疹,緩解皮膚乾燥情況,每人每周金槍魚油的服用量應為240克左右。
8、洋蔥和大蒜
洋蔥和大蒜能降低膽固醉、高血壓,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
9、藜麥
藜麥屬於易熟易消化食品,具有均衡補充營養、增強機體功能、修復體質、預防疾病、抗癌、減肥、輔助治療等功效。
10、木瓜
木瓜中的維生素C遠遠多於桔子中的維生素C含量,木瓜不僅有助於消化而且還能防止胃潰瘍,木瓜尤其有助於消化人體難吸收食物類,因而能有效地預防腸道癌。
㈤ 五台山特產有什麼
去五台山朝聖?想買一點五台山特產,那您可真是找對人了。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五台山特產有哪些」讓您的五台山旅遊不虛此行保德油棗保德油棗的特點是: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含糖57.9%,最有名的要數加工後的「無核糖棗」,深紫油潤、皮薄紋細、形大無核、棗肉肥美細膩,有一種特殊香味,成品裝入塑料袋中密封。易貯藏、而運輸,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日本、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澄泥硯 我國四大名硯之一,與其它石硯不同,它以河湖澄泥為原料,經特殊焙燒工藝製成的,以質地細膩、形制美觀而聞名。澄泥硯的製作過程分為采泥、過濾、沉澱、制坯、烘乾、雕刻、燒制、細蠟和刨光等步驟,各個步驟環環相扣,每一個過程都很重要,一步不慎,則可以前功盡棄。常見的硯面圖案有牧童放牛、雙龍戲珠、風雲水月等。代縣剪紙 已在代縣民間流傳了300多年,內容以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日常所見的飛禽、以及歷史故事為主,質朴天然,小巧玲瓏。代縣的女子大多熟諳剪紙技藝,並將剪紙作為房間里的主要裝飾品,每逢春節等一些傳統喜慶的日子裡,幾乎每家每戶的門窗上都貼滿了自製的剪紙。代縣推光漆器 是代縣的特產之一,以精湛的工藝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而馳名。漆器的製作過程頗為繁雜,要經過制坯、披麻、刮泥、油漆、推光彩畫、罩漆、銅工等八道工序,有極強的工藝性,尤其是推光彩畫的部分用色濃麗、飽滿,獨具特色。內容以傳統仕女、八仙、羅漢、山水花鳥、五福四喜、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為主。河曲紅果 晉西北的河曲一帶盛產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海紅果,亦叫醉果,當地群眾稱之為海紅和海棠。清朝的黃宅中特為河曲醉果寫了一首詩:「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罌味更芳。自耐寒酸經醞釀,記從園圃飽風霜。堆盤磊落雞心赤,出瓮圓勻馬乳香。鄉里小兒紅上頰,啖來渾似醉檳榔。」這首詩具體描寫了醉果生長和加工的過程、紅果形狀和味道,富有生活氣息。紅果是一種小果樹,已有300年左右歷史。紅果樹開白花,果實呈粉紅狀或呈微黃,果實如雞心石,鮮紅美艷,甜酸可口,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乾果乾、醉果、果丹皮、糖葫蘆及醬、酒、醋、罐頭、飲料等。最著名的要數「海紅蜜」飲料,以海紅果為主要原料,其味酸中有甜,回味無窮,並在國際上獲得一項金獎。降龍木拐杖 為老年人所喜愛,可輔助體弱者登山用,也是一種旅遊紀念品。降龍木,由於上面在六道順紋,故俗名「六道子」,傳說這種木能「避邪」,所以稱為降龍木。木碗 木碗是五台山的特產,最早見於明代,歷來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前幾年,五台山風景區工藝美術廠大量生產木碗,除在當地出售外,還銷往內蒙古等地。這就是五台山一些主要的特產,您可要記得買點帶回去哦。
㈥ 黎麥是什麼作物
藜麥
藜(讀音lí)麥 學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傳統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於其具有獨特的豐富、全面的營養價值,養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稱之為「糧食之母」。藜麥種子顏色主要有白、黑、紅幾種顏色,營養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紅色口感相對差些籽粒也較小。藜麥在1980年代被美國宇航局用於宇航員的太空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聯合國將2013年宣布為國際藜麥年,以促進人類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中文學名
藜麥
拉丁學名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別 稱
南美藜、印第安麥、奎藜、奎奴亞藜、灰米、金穀子、奎藜籽、藜谷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石竹目
科
藜科
屬
藜屬
分布區域
南美洲,亞洲的中國四川、山西、青海等地
植物特性
藜麥植物分類屬藜科,雙子葉植物。植株呈掃帚狀,株高從幾十公分到三米不等,根系屬淺根系,序狀花序,主梢和側枝都結籽,自花授粉。種子為圓形葯片狀,直徑約1.5-2mm左右
,大小與小米差不多,比小米輕,千粒重1.4g-3g,表皮有一層水溶性的皂角苷。由於其葉像鴨掌,因此英文名也叫goose foot。不同品種種子大小和顏色有差異,大多為灰白色、乳黃色,也有部分品種的種子顏色為黑色、紫色等深色。
藜麥在原產地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厄瓜多和秘魯,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鹽鹼等特性。從海平面至4000多米都有分布,食用的品種主要種植在安第斯山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在300毫米的高海拔山區。例如,安第斯山的「的的喀喀湖」周邊等。
歷史和殊榮
安第斯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神秘的南美洲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南美洲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謎,史前納斯卡巨畫、復活節島石像、水晶頭骨之謎、太陽門、遠古地下隧道、史前文字、瑪雅日歷石盤......。安第斯山中段山區保留著許多古代印加帝國的文化遺跡,其中「馬丘比丘」遺跡堪稱舉世矚目,靠近厄瓜多的維卡邦巴谷有一個長壽谷,據報道,受益於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健康飲食該地區的居民是全世界壽命最長的人。藜麥發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距今已經有5000-7000年的食用和種植歷史,興盛於古代印第安三大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之一的印加文明。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藜麥是神的糧食,一天太陽神 Inti Raymi(古印加人崇拜太陽神)的三太子帶著一行人在安第斯山上圍獵駝羊,在追逐的過程中掉下了山崖,當地的一位老農不顧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來,三太子回到太陽宮後,給他父親講述了自己受難被救的事,為了報答救子之恩Inti Raymi派一隻叫Kullku的神鳥把藜麥種子送到了這位老農家,從此以後藜麥成了安第斯山人最重要的糧食。
在印加文明興盛時期,藜麥已經成為古印加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的山區,食用藜麥的信使能連續24小時接力傳遞150英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古印加軍隊的戰斗糧食是藜麥和油脂裹成的藜麥丸,戰士們靠它鑄就了強盛的印加黃金帝國。從古至今藜麥還被用於治病,治療疼痛、炎症、以及骨折等內傷,如今當地的一些田徑運動員還在使用一種與藜麥有關的古老方法來提高它們的運動成績。藜麥不僅為古印加人民提供營養,而且是他們的精神食糧,被稱為「糧食之母」,是祭奠太陽神及舉行各種大型活動必備的貢品,每年的種植季節都是由在位的帝王用金鏟播下第一粒種子。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後,為了從精神上統治印加民族,實行了禁止種植藜麥的制度,對於違反者最重可實行死刑,盡管如此,藜麥還是在邊遠山區延續種植至今。當地土著一直保持著以藜麥為主食的習俗,藜麥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喜歡驕傲的贊揚藜麥:「我們從不得病,因為我們吃祖先傳下來的藜麥」。
直到1980年代,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尋找適合人類執行長期性太空任務的閉合生態生命支持系統(CELSS)糧食作物時,神秘的藜麥在安第斯山脈被「重新發現」,NASA對藜麥做了細致全面的研究,發現其具有極高而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在植物和動物王國里幾乎無與匹敵,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於普通的食物,與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需求完美匹配,對長期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來說不僅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將藜麥列為人類未來移民外太空空間的理想「太空糧食」。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研究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全營養食品」,列為全球10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
藜麥屬於藜科植物,藜科可食用的植物比較少見(菠菜和甜菜是藜科)。我們日常食用的穀物糧食,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基本都屬於禾本科,藜麥營養和食用價值超過多數穀物,或許和它是獨特的藜科植物有關。 藜麥被國際營養學家們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超級穀物」、「未來食品」,還被素食愛好者奉為「素食之王」備受愛戴,是未來最具潛力的農作物之一。
自2000年---2008年間,玻利維亞的藜麥出口價飆升了7倍,90%被發達國家購買,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食用和營養,玻利維亞政府甚至把藜麥設為「戰略性物資」,並對孕婦補貼藜麥。2010年國際市場最大消費國為美國和加拿大,歐洲市場後來居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已有藜麥粉等深加工產品銷售。權威分析,藜麥自從被重新發現以來,國際市場份額將達到百億美元。
由於氣候、地理、生產條件及政治等原因,2000年前藜麥原產地產量有限。近些年強大的需求讓藜麥從安第斯山快速走向世界,雖然北美一些基金和公司對南美洲藜麥生產給與專業扶持和幫助,但是受到地理因素限制,產量繼續擴展能力空間有限,到2012年產量不足10萬噸。全球的藜麥原糧98%以上來自南美洲,由於需求強勁,2008年開始幾乎每年都供不應求。近幾年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藜麥種植,美國已率先開始本土化種植,美國銷售的種子價格為每100粒3.00美元,合4000美元/kg。中國的專業農業公司也與南美洲一些藜麥專業公司合作,在國內類似南美洲藜麥生長氣候的區域開始了大規模種植,相信藜麥不久將走進百姓的餐桌。
種植分布
世界藜麥種植分布和主要種植 區:
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生產國為玻利維亞、厄瓜多和秘魯。
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少量。
歐洲:法國2010年大約種植面積300公頃。
澳洲:2010年開種植,少量。
亞洲:上世紀末在中國西藏等地區開始實驗種植,2008年中國山西、印度開始實驗大規模種植。
食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過多加工會損失藜麥珍貴的營養,為了保全更多營養,成品藜麥盡量減少加工工序。藜麥易熟口感好,可以和任何食材搭配。
單獨食用。煮粥時,在滾水中煮沸約15分鍾左右,令其膨脹、籽粒變半透明後即可食用。燜飯時火力不宜太高,如使用電飯煲,水量要稍多些。為使其香味更濃,可在入鍋之前把藜麥放在乾燥的煎鍋里烘烤幾分鍾,烘烤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攪動使它受熱均勻以免烤焦。如果蒸制,需要提前 浸泡幾個小時,藜麥是復合澱粉高膳食纖維食物,蒸前需要較長時間吸足水份才容易變軟。例如:五彩藜麥飯、清炒藜麥、藜麥八寶飯。
混合其他穀物一起食用,例如:藜麥小米粥、藜麥大米粥、藜麥大米燜飯、白面藜麥餅。
搭配其它食材製作特色菜餚,一般將藜麥單獨煮熟後再與其他食材烹飪,例如:海參澆藜麥(海陸雙尊)、藜麥扒鮑魚(營養滋補餐)、藜麥水果沙拉(營養減肥餐)、藜麥蒸肉、藜麥紅棗南瓜粥(養顏排毒)、藜麥鴨子肉粥、藜麥糕、藜麥鱈魚、也可以將藜麥發芽後配合其它食材食用,營養更高。
煮湯,藜麥有清香味道很適宜與其它材料做湯類,還可去除魚類及肉類的腥味,例如:藜麥鮑魚湯、藜麥菠菜番茄湯、藜麥草菇湯、藜麥雞絲湯、藜麥番茄牛尾湯。
飲品,藜麥打米糊或者漿後配製的飲品非常可口,例如:藜麥漿與各類水果混合成果汁飲品,或者做成藜麥豆漿等。
藜麥茶,將藜麥炒熟成金黃色出來香味,杯子里放幾勺用開水沖飲,每日飲用強身健體。
發展潛力
藜麥的神奇之處不僅僅是富含人類需求的各類營養物質,更難得的是,藜麥做為植物卻具有接近人體氨基酸組成的優質蛋白質,可以減少養殖業對飼料、圈舍、人力的投入,飼養場地對耕地的佔用,動物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畜禽攜帶的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解決人類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糧食供給不足與耕地有限、人類營養需求與環境污染(破壞)、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節能減排等沖突的金鑰匙,對促進食品安全、食品營養、乃至三農問題都有不可替代作用,是最具潛力的農作物之一。
營養價值
主要營養特性
藜麥是全谷全營養完全蛋白鹼性食物,胚乳占種子的68%,且具有營養活性,蛋白質含量高達16%-22%(牛肉20%),品質與奶粉及肉類相當,富含多種氨基酸,其中有人體必需的全部9種必需氨基酸,比例適當且易於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賴氨酸,鈣、鎂、磷、鉀、鐵、鋅、硒、錳、銅等礦物質營養含量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類黃酮、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膽鹼、甜菜鹼、葉酸、α-亞麻酸、β-葡聚糖等多種有益化合物,膳食纖維素含量高達7.1%,膽固醇為0,不含麩質,低脂,低熱量(305kcal/100g),低升糖(GI升糖值35,低升糖標准為55),幾乎都是常見食物里最優秀的。
食用功效
藜麥屬於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獨特,有淡淡的堅果清香或者人參香,具有均衡補充營養、增強機體功能、修復體質、調節免疫和內分泌、提高機體應激能力、預防疾病、抗癌、減肥、輔助治療等功效,適於所有群體食用,尤其適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慢性病,以及嬰幼兒、孕產婦、兒童、學生、老年人等特殊體質和生活不規律人群。長期食用,效果顯著。
藜麥符合人類對食品-----安全、健康、營養、天然的需求,2005年後,已經成為國際上炙手可熱的時尚健康食品。
獨特之處
唯一含優質完全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
營養學里根據食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將食物蛋白質分三類: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完全蛋白屬於一類優質蛋白,它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彼此比例適當。這一類蛋白質不但可以維持人體健康,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奶、蛋、魚、肉中的蛋白質都屬於完全蛋白質。藜麥做為植物卻含有動物界才具有的完全蛋白,是非常少見的。藜麥中蛋白質的含量平均為16%(最高可達22%),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嬰幼兒必需的1種氨基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穀物中缺乏的賴氨酸含量很高(賴氨酸是人體組織生長及修復所必需的)。藜麥蛋白質的品質和含量可以與脫脂奶粉及肉類媲美,是素食者的最佳選擇,同時也是大米等穀物的優質替代品。
藜麥均衡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全部9種必需氨基酸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實際上是通過氨基酸完成的。氨基酸的平衡和適量的供應是人體健康的基本前提,任何一種氨基酸供應缺乏,都會影響免疫系統和其他正常功能的發揮,使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變得比較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襲,免疫力降低。
氨基酸是體內合成蛋白質的基本單元,作為機體內第一營養要素的蛋白質實際上在人體內並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過變成氨基酸小分子後再被利用的,即它在胃腸道中經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將高分子蛋白質分解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後,在小腸內被吸收,沿著肝門靜脈進入肝臟。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分解或合成新的蛋白質;另一部分氨基酸繼續隨血液分布到各個組織器官,任其選用,合成各種特異性的組織蛋白質,這些重新合成的過程需要從外界食物中獲取的必須氨基酸的參與。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對成人來說,這類氨基酸有8種,包括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對嬰幼兒來說,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並不是說人體不需要這些氨基酸,而是說人體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轉化而得到,不一定非從食物直接攝取不可。
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作用分別是:
①賴氨酸(Lysine ):促進大腦發育,是肝及膽的組成成分,能促進脂肪代謝,調節松果腺、乳腺、黃體及卵巢,防止細胞退化;
②色氨酸(Tryptophane):促進胃液及胰液的產生;
③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參與消除腎及膀胱功能的損耗;
④蛋氨酸(又叫甲硫氨酸)(Methionine);參與組成血紅蛋白、組織與血清,有促進脾臟、胰臟及淋巴的功能;
⑤蘇氨酸(Threonine):有轉變某些氨基酸達到平衡的功能;
⑥異亮氨酸(Isoleucine ):參與胸腺、脾臟及腦下腺的調節以及代謝;腦下腺屬總司令部作用於甲狀腺、性腺;
⑦亮氨酸(Leucine ):作用平衡異亮氨酸;
⑧纈氨酸(Viline):作用於黃體、乳腺及卵巢。
另外,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復方制劑是現代醫療中不可少的醫葯品種之一。 谷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胱氨酸、L-多巴等氨基酸單獨作用治療一些疾病,主要用於治療肝病疾病、消化道疾病、腦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用於提高肌肉活力、兒科營養和解毒等。此外氨基酸衍生物在癌症治療上出現了希望。
富含礦物質
藜麥與常見糧食相比錳元素的含量是最高的,在世界最健康的十種食品中,錳的含量評價是「極優」。錳是一種礦物質元素,一般我們很少聽說,但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劑,參與人體的多種生化代謝過程,比如,調節血糖水平,在消化吸收重要的營養物質中激發酶的活性;分解脂肪及膽固醇及產生能量;錳是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陳代謝的酶的重要成份;錳對再生系統非常重要,特別是懷孕期。1/4杯生藜麥可以提供成人一天需求的50%錳。
藜麥鋅元素含量很高,很多穀物中幾乎不含鋅。鋅被譽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是人體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的功能是:通過參與酶的合成和代謝,促進細胞分裂、生長和再生,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傷口或創傷的癒合,是健康生長和發育所必需的。一些重要的激素都離不開鋅元素,有胰島素、胰素生長因子I(IGF-I)、生長激素、性激素等。兒童和青少年對鋅需求旺盛,鋅促進他們身體發育、智力發育、視力發育,加速身體生長。孕婦缺鋅會使羊水缺乏抗微生物活性,影響核糖核酸的合成,導致胎兒發育不足。對成人來說,鋅對機體的生殖系統、性腺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建議晚餐主食藜麥,可改善性功能。
藜麥鎂元素含量高,鎂可阻止心血管組織對有害因素如鉛、鎘等元素的吸收,從而達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鎂是維持機體正常所必需的礦物質之一,也是很多生化代謝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參與體內能量代謝中二磷酸腺苷與三磷酸腺苷之間一系列磷酸化和脫磷酸的往復逆轉反應,從而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鎂可促進基因表達,使人年青。動物實驗證明,攝入足夠的鎂,可使血清膽固醇下降,並能改變血脂成分的比例,這也可能是鎂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因素之一。
藜麥的鈣元素含量很高,是小麥的4倍。鈣對人體至關重要,不但關繫到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生長發育,而且可緩解高血壓、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維持機體代謝平衡等。在南美洲原產地,藜麥還用來治療骨傷, 將藜麥磨成粉泡在酒里24小時,調成膏狀,直接塗於骨折處,用石膏固定,效果奇佳。
藜麥鐵元素含量很高,是小麥的4倍。鐵元素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鐵是組織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缺鐵可引起多種組織改變和功能失調,如影響淋巴組織的發育和對感染的抵抗力。成年人體內鐵元素的含量約為3g~5g,其中2/3集中在血紅蛋白內。人體內鐵元素的含量雖少,但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鐵是人體中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之所以能把氧輸送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中去,又把各個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CO2運走,與其組成中含有鐵元素有著密切的關系,鐵缺乏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藜麥銅元素含量極高,是小麥的9倍。銅是人體內30餘種酶的活性成分,如抗壞血酸氧化酶、細胞色素氧化酶等都含有銅。在新陳代謝中是氧化還原反應體系的一個極有效的催化劑,它在各種化學反應中表現出巨大的多能性,銅是生物體中的一個很獨特的催化劑。銅是血漿銅藍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持循環完整性中,微量的銅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銅,也可引起貧血。銅對骨骼的生長、毛發的著色、膠原的合成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人體內缺銅,可以出現頭發捲曲、色淺易斷、面色蒼白、發育停滯、智力低下等症狀,有的還會出現骨質疏鬆,白細胞減少,小兒缺銅,還易引起抽風。銅還有解毒作用,含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存在於紅細胞、肝臟及腦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使機體內有毒性的超氧化物迅速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還對人體抗衰老、防止皮膚老化等有重要作用。
藜麥鉀元素含量很高,鈉的含量卻只有小麥的1/8,符合低鈉高鉀的健康飲食習慣。鉀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質。它和鈉共同作用,調節體內水份的平衡並使心跳規律化。鉀對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很重要,對協助維持穩定的血壓及神經活動的傳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缺鉀會減少肌肉的興奮性,使肌肉的收縮和放鬆無法順利進行,容易倦怠。另外,會妨礙腸的蠕動,引起便秘;還會導致浮腫,半身不遂及心臟病發作。當人體鉀攝取不足時,鈉會帶著許多水份進入細胞中,使細胞破裂導致水腫。血液中缺鉀會使血糖偏高,導致高血糖症。另外,缺鉀對心臟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缺乏鉀,可能是人類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藜麥硒元素含量很高。硒被國內外醫葯界和營養學界尊稱為「生命的火種」,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臨床醫學證明,硒能明顯增強免疫力,硒是動物和人體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硒可以降低致癌羥化酶的活性,提高解毒酶的活性,直接殺死癌細胞。硒影響DNA多聚酶及核苷激酶活性,修復DNA。硒能提高GHS-Ps、SOD等活性,改善病變部位的抗氧化性。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排除體內毒素,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科學補硒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較好的作用。硒能防止骨髓端病變,促進修復,對克山病、關節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肝癌的發病率與血硒水平呈負相關,硒可使肝癌發病率明顯下降。醫學研究證明,硒如果配合維生素E、β—胡蘿卜素,抗氧化效果會更加出色。藜麥的硒元素、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等都高於普通穀物,是難得的天然防癌和抗氧化食物。
藜麥磷元素含量很高。磷是人體遺傳物質核酸的重要組分,也是人類能量轉換的關鍵物質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成分,磷還是多種酶的組分,生物膜磷脂的組分,是構成骨骼、牙齒的重要成分,對人體生命活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磷參與調節酸、鹼平衡,幫助葡萄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磷也是生物體所有細胞的必需元素,是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發揮細胞機能所必需的。磷脂是細胞膜上的主要脂類組成成分,與膜的通透性有關。它促進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預防血中聚集太多的酸或鹼,磷的功能也影響血漿及細胞中的酸鹼平衡,促進物質吸收,刺激激素的分泌,有益於神經和精神活動。磷能刺激神經肌肉,使心臟和肌肉有規律地收縮。磷幫助細胞分裂、增殖及蛋白的合成,將遺傳特徵從上一代傳至下一代。在骨的發育與成熟過程中,鈣和磷的平衡有助於無機鹽的利用。磷酸鹽能調節維生素D的代謝,維持鈣的內環境穩定。
三高人群理想食物
藜麥中富含鎂、錳、鋅、鐵、鈣、鉀、硒、銅、磷等礦物質,平均超過普通食物3倍以上。這些元素參與300多種酶的活動,保障人體的正常運行。其中一種酶參與體內葡萄糖的利用及胰島β細胞的功能和分泌,研究證實,規律性地食用藜麥會減少二型糖尿病的發生。對於已經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來說,藜麥依然是最佳選擇,藜麥含優質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高纖維碳水化合物消化緩慢,可以保障餐後血糖水平不會升高太多,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幾率。藜麥易消化,卻消化的緩慢,相當於營養物質在體內緩慢釋放,對消化系統、循環系統負擔很小,是對身體非常友好的食物,它的升糖指數僅僅35,遠低於低升糖食物標准(數值是55),是大米的1/2,幾乎所有穀物里最低的。 。
藜麥是零膽固醇食物,富含植源性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歐米伽3含量很高(包括α-亞麻酸,DHA,EPA),它是人體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的唯一的必需脂肪酸,近些年才被科學家們深刻了解到對人體的重要性,成為最新生命科技研究對象。歐米伽3與人類健康和智慧關系密切,不僅能促進神經和腦細胞發育,還顯著降低血液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液黏稠度,增加胰島組織β細胞活性,廣泛用於抑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老年痴呆、抑鬱症、慢性病等,對抑制癌症和增強免疫也效果顯著。
藜麥中豐富的類黃酮物質異黃酮和維生素E組合有助於血液循環軟化血管,可明顯促進糖、脂代謝和胰島素分泌,很多研究表明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明顯。
藜麥鉀元素含量很高,鈉的含量卻只有小麥的1/8,符合低鈉高鉀健康飲食標准。鉀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質,它和鈉共同作用,調節體內水份的平衡並使心跳規律化。膳食中攝入足夠的鉀,可以有效緩解血管壓力,治療和預防高血壓、保護血管。另外,鉀對神經活動的傳導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缺鉀會使血糖偏高,易導致高血糖症;缺鉀對心臟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缺乏鉀可能是人類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
每日堅持以藜麥作為早餐不僅可以保持良好的血糖和血壓,還可減少心血管病和心臟病的發生。
㈦ 二十四種雜糧的功效,你都了解嗎
二十四種雜糧的功效,你都了解嗎?
吃粗糧確實有好處啊,特別是對於現代物質條件優越,吃得過於精細化的人們來說。適當多吃粗糧有益於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粗糧的種類也多,有燕麥、糙米、蕎麥、青稞米、高粱米、玉米、薏米、紅小豆、綠豆等粗糧及芽豆。所以吃得時候也該多樣化才可以。不一定只吃玉米,因為只要提到粗糧,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玉米。
吃粗糧一定要記得調換著來吃,也可以互相搭配著來吃,比如糙米+燕麥、玉米+豆面、薏米+紅小豆等等。
㈧ 藜麥的獨特之處
藜麥富含完全蛋白,堪比牛肉。藜麥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約佔到14-22%),是普通專大米的兩倍,高屬於小麥、小米等。藜麥富含多種營養素,含量秒殺一切穀物。
藜麥富含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尤其是植物中稀缺的賴氨酸(約為其他穀物的2倍)。不僅如此,人體所需的幾乎所有常量和微量元素,它都有,尤其是維生素B族、維生素E、可食用纖維等(全比其他穀物高)。
升糖指數(GI)低,營養健康,吃不胖。由於血糖上升速度緩慢,就不容易產生多餘熱量轉化成脂肪,同時也不容易餓。所以,吃藜麥飽腹感強,不容易發胖,還能控制血糖。更多有關藜麥與生活歡迎關注(limaijun_group)藜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