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4歲的鍾南山院士,如今身材依然能碾壓「小鮮肉」,他有哪些健康秘訣
主要是規律的飲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愉悅的心態來保持身材依然能碾壓“小鮮肉”。對於鍾南山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2003年抗非典的功臣,事隔17年,他仍然是領軍人物,以84歲的高齡仍然堅守在崗位上,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工作。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雖然鍾南山院士已經84歲了,卻仍然可以一次做上十個引體向上。
所以,要想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身材,除了飲食規律和生活規律以外,還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因為充足的睡眠身體,身體能起到修復和臟腑排毒及養護身體健康的輔助作用。
B. 介紹一下鍾南山這個人
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僑眷。江蘇南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鍾南山,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並留校任教。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9年到英國進修。1981年回國。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政府通令嘉獎,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鍾南山於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葯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醫葯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98年6月起任中國工程院醫葯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200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5月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范獎」。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勛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C. 83歲的鍾南山院士都有哪些興趣愛好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了那個偉大的鍾南山院士,十幾年前是因為非典的原因,大家因為那一句把嚴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而認識了鍾南山,十七年之後,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鍾南山又一次逆行武漢,給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今年已經八十多歲的鍾南山依舊健碩,完全不像是一位老人,這和鍾南山平時的興趣愛好是分不開的。
一:積極健身。
當我們看到鍾南山院士的時候,真的是驚呆了,本阿里大家都已經八十多的鍾南山已經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了,但是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中的鍾南山是一位看起來就像是五六十歲的中年人,健步如飛。主要原因還是自己平時喜歡健身,因為鍾南山說只有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夠去救治更多的病人。
正是因為有鍾南山院士這樣的人存在,所以我們國家才得以太平,就算是病毒肆虐,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都能夠得以控制,他是我們中國最偉大的人,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就連健身都是為了能夠救治更多的病人,大愛無疆。
D. 鍾南山事跡簡介
鍾南山(1936年10月20日-),男,籍貫福建廈門,生於江蘇南京、長於貴州貴陽及廣東廣州,中國醫學家、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
專長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呼吸道病,2003年起中國歷次呼吸道傳染病(SARS、H1N1、H5N6、H7N9、MERS、COVID-19)的防治領軍人。
尤以在廣東省防治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傳染病聞名,他領導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動接收SARS患者,並找出了醫治皮質激素惡性股骨頭壞死後遺症的療法。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暴發,83歲的鍾南山「出山」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主理。
防治傳染病之外,鍾南山自2004年起關注肺炎與霧霾的關連,2012年3月、2013年3月全國人大會期期間積極向媒體宣傳霧霾議題。
其他職銜包括:1992-2002年廣州醫學院院長(今廣州醫科大學校長)、2006-2011年中華醫學會會長;1993-2008年任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2018年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97年中共十五大代表。
生平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1953年,就讀於華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現已演變成兩所學校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
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擔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教研組助教。
1971年9月至1974年4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74年4月至1978年8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講師。
1979年至1981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
1983年1月至1986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副教授(於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
1986年12月至1995年,擔任廣州醫學院呼吸內科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7年12月至1992年10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鍾南山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1992年2月至1997年12月 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95年8月,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10月至1996年10月, 公派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麥吉爾大學 訪問學者。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主任醫師。
1999年12月至2012年10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副所長。
199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醫葯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3年,「非典」爆發,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護工作者經長期努力,抗擊了非典。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
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7年10月,擔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9年7月,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名譽院長。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0年,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2年10至2013年7月,任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常務副所長。
2013年7月至今,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201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召開發布會,鍾南山任專家組組長。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鍾南山任組長。
2020年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
(4)每天做這事鍾南山80歲似小伙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張德江)
他投身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進中國呼吸病學發展邁向國際前沿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帶領團隊投入救治行動,確立廣東病原學,組織廣東非典防治研究,獲國際上最高存活率;
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搶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參與制定衛生部治療方案。(中國科協)
鍾南山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跟所有有責任感的醫生一樣,幾十年如一日,每周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每周堅持查房,一直到現在76歲了,還是如此。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南方日報)
鍾南山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的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更令人景仰。
他勇敢地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准》。他帶領課題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這套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指導意義。(央視國際)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然而,在那些抗擊非典的日子裡,他成了一名驍勇的戰士。抗擊非典,也就是一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戰爭。鍾南山以自己的精湛醫術和堅強鬥志,成為了「非典」戰場的不倒紅旗。(搜狐新聞)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鍾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線,成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推動者,促成了國家多項政策法規的制定,更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代言人,成為穩定民心的科學家代表。 (《廣州日報》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新華網 評 )
E. 鍾南山84歲依舊身體非常好,他有哪些健康養生的好方法
在今年疫情當中,我們又看到了八十多歲的鍾南山院士,本來以為這個年紀的人已經步履蹣跚,需要有人扶著走路,但是當大家看到鍾南山院士的時候,估計都驚呆了吧,健步如飛,精神很好,完全就不像是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看其來也就是六十歲的樣子,鍾南山院士能夠保持身體的強健,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他的早餐吃的很好,但是他卻表明,自己的早餐可能很多的人吃不下。早餐於我們的身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你光看鍾南山院士就明白了,他曾經分享過他的早餐照片,早上兩個橙子,一碗紅豆粥,一塊麵包,一碗牛奶麥片,還有雞蛋,可以說是非常的豐盛,對於很多的人來說可能早上根本就吃不了這么多,但是鍾南山院士每天早上都會吃完,因為他知道早餐的重要性。
F. 84歲的鍾南山院士,究竟是如何保持這么強健體魄的
經常鍛煉。鍾南山院士讀書的時候是學校的運動員,一直有鍛煉的好習慣,現在還堅持一周鍛煉三次,所以,他一直有很強健的體魄。
G. 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日程滿滿,大愛無私就是這樣嗎
在疫情期間我們一定聽過很多英雄的故事。與此同時,鍾南山院士更是給我們印象深刻。同時也因為這個80多歲的老人不懈的努力,才讓我們的疫情慢慢的得到了控制。這個80多歲的老人在疫情期間依舊是滿滿的日程。這也讓很多人聽到之後潸然淚下。在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他表現出了自己的大愛無私。
他用自己的努力向我們證明,大愛無私。這個老人值得所有人去誇贊,去傳頌他的豐功偉績。作為中國人,我感到驕傲。我驕傲我的國家有這樣一位有責任有擔當的鍾南山院士。相信在這個疫情之後,也同時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學習這種精神。有能力且有責任有擔當。
H. 八十多歲高齡仍然堅持忘我工作,鍾南山院士對事業到底有多熱愛
當有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在面前的時候,有的人願意為此奉獻自己的終身。而明顯鍾南山院士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因為有了目標而更加的精彩,所以他願意在自己退休的時間還選擇奮戰在第一線。
鍾南山院士的這種精神值得人們學習,如果所有人都退縮的話那麼誰來挑大樑,而這樣的精神更是國家下一步著重要培養的。限制娛樂圈的高薪,把錢還在科研上,花在有用的地方。這樣下去,我們的祖國只會越來越強,我們也會為這樣的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
I. 84歲看起來像54歲的模樣,鍾南山院士究竟有著怎樣的「不老秘訣」
鍾南山院士已經年近84歲了,但是看上去卻依然硬朗的很,看上去更是一點都不像是八十幾歲的人的樣子。為什麼呢?他是有什麼不老秘訣嗎?其實並不是的,鍾南山院士最有效的“不老秘訣”就是健身和心理暗示。其實鍾南山院士以前就是一個運動員,現在他簡直就是一個健身達人,很少有人能夠像他一樣,就算年紀在不斷地上升,仍然不放棄健身。那麼,他都有哪些秘訣呢?
除了健身,他說過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保持好的心理狀態。好的身體一半來自鍛煉,一半來自心理狀態。所以就要自我學會自我調節體內的壓力,在經過這兩種方式的提升,身體素質一定能提上去,這也就是保持好的狀態的好秘方。
J. 八十歲還能打籃球,鍾南山院士為何能保持這么好的身體素質
八十歲還能打籃球,鍾南山院士之所以能保持這么好的身體素質,主要和他的飲食習慣非常好以及他經常性的健身有關。當然,也和鍾南山院士心底善良,心善自然萬安有關。救死扶傷的鍾南山院士,作為醫生為疫情做了重大的貢獻,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也救了無數的人,解除了無數患者的痛苦。日子積極有意義,鍾南山院士再加上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以及健身習慣,自然會身體倍棒,八十多歲了看起來還和五六十歲一樣。鍾南山院士稱他會非常重視早餐,鍾南山院士也曬出了他的早餐,早餐裡面有牛奶雞蛋以及水果全麥麵包等等。鍾南山院士稱補充蛋白質非常關鍵,早餐一定要吃好,午餐一定要吃飽,晚餐一定要吃少。
想和鍾南山院士一樣身體倍棒,精神抖擻,就和他一樣好好吃飯,加強鍛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