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老太太悼詞

70歲老太太悼詞

發布時間:2022-06-17 03:18:55

『壹』 103歲老太太去世怎麼寫祭文

老人去世悼詞(一):

各位來賓、各位親友:

今日,我們以十分沉痛的心境相聚在一齊,緬懷***老人的懿行美德,依依不捨地送別她老人家踏上天國的路程!

***老人於20**年**月**日零時25分不幸因病辭世,享年**歲。

***老人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身經新舊兩個社會,是在貧窮落後、勞累奔波中度過來的。她沒上過一天學,可她勤勞、堅強、善良的品質深深地影響著她的子女、親友和周圍的父老鄉親。

***老人命運苦難多舛。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養育了八個子女,無微不至地呵護和疼愛他們,歷經了數不盡的磨難與艱辛。

***老人能幹好強,一生的勤勞是她最大的本分。種地再累,她從來不叫一聲苦;家裡再窮,她也從來不叫一聲難。農村改革前,她像隊里男人一樣。無論是水利滅螺、堤防加固,還是開溝挖渠、建橋修路,無論是耕田使牛、拋籽育苗,還是旱地里種棉花麥子、水田裡種油菜稻子,什麼農活她都能幹。「農業學大寨」的年代,她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進取分子」。她的事跡,被文藝宣傳隊編成文藝節目在大隊演唱。農村改革後,她以一個農村女性微弱的肩膀,承擔著七畝多「職責田」的耕種和繁重的家務。在水旱夾雜的地區,農時季節的矛盾顯得十分忙人,起早摸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老人心靈手巧,一手針線活做得十分精美。每年寒冬臘月時節,她就開始著手給子女們縫做布鞋。在她的身上,最能體現「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母親情懷。她不僅僅一手針線活做得精美,家常飯菜更是她的絕活。她的每一道家常小菜都做得清香四溢,味美可口。她自製的豆瓣醬、南風鹽菜、鹵豆腐、榨辣椒、蘿卜丁子等等,更是一道道回味無窮的美味佳餚。

***老人心地善良。她不僅僅是家裡的賢妻良母,也是地方有名的好媳婦、好嫂子、好妯娌、好婆婆、好鄰居。她一生為人朴實善良,從不計較別人什麼。她把婆媳關系處理得像母女一樣。她把姑嫂關系處理得那麼有緣、那麼親近,始終有「長嫂當母」的感覺。她在兒媳心裡,永遠是最受尊敬的婆婆。她溫和的性格鑄就了她的人格魅力。她和村組里的鄉鄰們關系處理得總是那麼融洽、那麼和諧。

對***老人的美行高德,我們千言萬語也表達不盡。她和所有母親一樣,履行了一個女人的社會職責,生兒育女,但她突出自我的言行,對兒女們精心教養;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那麼平凡,但她把全身心的愛獻給了兒女,獻給了她所有的親人,獻給

『貳』 老人去世!求寫悼詞

老人去世哀悼詞可以從老人的平生經歷進行介紹。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父老鄉親: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並向她的遺體作最後告別。首先,請讓我代表她的家屬衷心地感謝各位親友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來到這里參加老人的悼念活動。

xx老太太生於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於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後遺症,卧病在床,歷盡病痛折磨於201X年11月17日中午離開人世,享年86歲。

老人作為一位普通勞動婦女,雖然沒有高深的文化知識,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他像千千萬萬勞動婦女一樣,有著中國普通勞動婦女所具有的美德。

老人一生勤勞朴實。農家出生,繁重的農活的磨練,造就了她健康的體魄。一生生育10個子女,平日里,撫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務勞動瑣碎而繁重

另外還要參加田間勞動,沒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間地頭,粗重的農活樣樣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遜色。她就是這樣,對於家庭總是做的多,索取的少。

她生活節儉,甚至到對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總是留給公婆和孩子,常年積月總是穿破舊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愛子孫,辛勞操持,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與鄰里相處,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樂於助人。

盡管自己家庭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左鄰右舍遇到困難,都會主動幫一把,鄰家婚喪嫁娶、總是熱情幫忙操持。對待鄰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對待鄰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由於她的善良真誠,與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處,一生從來未與別人爭過一句嘴,紅過一次臉。

農村家庭大多是艱苦的,但老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樂觀堅強的。老人經歷不少的社會變化及喪夫失子的家庭變故,經歷的挫折磨難不少,她都能樂觀面對,十二歲來到婆家,種菜挑水拉車磨面,很勞累,但她乾的樂呵呵的,沒有絲毫的埋怨;

年輕時,在生產隊里,擔任婦女隊長,重活累活搶著干;在人生的最後兩年,患病在床,生活難以自理,為了不給小輩添麻煩,表現出了少有的堅強,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有時難免摔跤,跌破身體,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孫想你,難見您音容笑貌;鄰里念您,憶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盡,情無限,千言萬語,萬語千言,說不完您給子孫留下的賢德懿範,也難以表達親人子孫對您的深切悼念。

願您地下安息!願您天堂有靈,福佑子孫!

(2)70歲老太太悼詞擴展閱讀

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掉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掉的文體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我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

『叄』 求壽聯:老太太名叫:舒永蘭。70大壽

金蘭生輝老益健,萱草長春慶古稀。橫批:金萱煥彩

『肆』 老人去世輓聯怎麼寫

1、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遺愛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

2、永垂千古專,功業長存,孝慰忠魂屬,舉世同悲,流芳千古。

3、浩氣長存,千古長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4、恩澤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淚痕,水放悲聲。

5、教誨永記,風范永存,常懷典範,寄託哀思。

6、秋日鶴唳,夜月鵑啼,壽終正寢,鶴駕西歸。


7、壽高德望,子肖孫賢,千秋忠烈,百世流芳。

8、流芳千古,光啟後人,情懷舊雨,淚灑凄涼。

9、嚴顏已逝,風木與悲,精神不死,風范永存。

10、功德無量,青史永垂,名流後世,德及鄉里。

11、花落水流,蘭摧玉折,悲歌動地,哀樂驚天。


『伍』 70歲老人祝壽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常來常往的親朋好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中午好!今天是2009年11月21日(農歷十月初五),我是來自******慶典策劃中心的主持人****,今天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地受到******的邀請來為*****老太太主持她的70大壽慶典,作為主持人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本人及其他的家人對在座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歡迎大家!同時,也代表*************慶典策劃中心祝范老太太生日快樂、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大家可以看到,站在我身邊的這為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太太就是今天的壽星:****老夫人。范老太太,生於1940年,經歷了整整七十年的滄桑歲月。在她的身上,閃耀著中國婦女勤勞、善良、儉朴、賢惠的光輝品德。她是一個好媽媽,一個好奶奶,一個老好人,祝老好人一生平安!老太太雖然今年已經七十了,但是我們看到,他依然身體硬朗、耳聰目明、反應敏捷。現在我來問問壽星:老人家,今天是您70大壽,您的家人為您過生日,你高興嗎?您最想的人最親的人今天都來了,您高興不高興?....... 賦予我們生命的是父親和母親;撫育我們成長的是父親和母親!父母是偉大的,勞苦功高,恩重如山。為了子女,她們熬白了頭發,操碎了心, 這一切的一切,兒女們都將刻骨銘心,沒齒難忘。在今天范老太太七十大壽的時刻,我們就有請她的長子***代表全家人鄉老壽星祝賀。
在今天這個非常喜慶的日子裡,我們******也為壽星准備了一份禮物,來有請送上生日蛋糕,祝老壽星的幸福生活像這蛋糕一樣甜甜蜜蜜,像鮮花一樣燦爛輝煌。……………………祝您老健康長壽、萬壽無疆,也祝在座的各位來賓家宅興旺,財源廣進。現在我宣布壽宴正式開始,希望大家吃好、喝好。今天下午呢,我們還為大家准備了精彩的歌舞表演,希望大家會喜歡……

『陸』 生產隊為八十九歲老人去逝追悼詞該怎麼寫

普通農村老太太去世該怎麼寫悼詞

『柒』 求給長輩生日的祝賀詞。。70歲的老太太。。是我老姨夫他媽。。。生日那天要讓我上台講話。。求賀詞。。

七十楊春豈等閑 兒多辛苦花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 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 五更著意舊詞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 當信人生二百年

時盛世昌春不老 歲月無情催白首
豐衣足食壽彌高 東風有意煥青春

福壽綿長活百歲 身體康健行如風
耳聰目明無煩惱 笑對人生意從容

『捌』 老人去世追悼詞

老人去世悼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友:

今日,我們以十分沉痛的心境相聚在一齊,緬懷***老人的懿行美德,依依不捨地送別她老人家踏上天國的路程!

***老人於20**年**月**日零時25分不幸因病辭世,享年**歲。

***老人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身經新舊兩個社會,是在貧窮落後、勞累奔波中度過來的。她沒上過一天學,可她勤勞、堅強、善良的品質深深地影響著她的子女、親友和周圍的父老鄉親。

***老人命運苦難多舛。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養育了八個子女,無微不至地呵護和疼愛他們,歷經了數不盡的磨難與艱辛。

***老人能幹好強,一生的勤勞是她最大的本分。種地再累,她從來不叫一聲苦;家裡再窮,她也從來不叫一聲難。農村改革前,她像隊里男人一樣。無論是水利滅螺、堤防加固,還是開溝挖渠、建橋修路,無論是耕田使牛、拋籽育苗,還是旱地里種棉花麥子、水田裡種油菜稻子,什麼農活她都能幹。「農業學大寨」的年代,她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進取分子」。她的事跡,被文藝宣傳隊編成文藝節目在大隊演唱。農村改革後,她以一個農村女性微弱的肩膀,承擔著七畝多「職責田」的耕種和繁重的家務。在水旱夾雜的地區,農時季節的矛盾顯得十分忙人,起早摸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老人心靈手巧,一手針線活做得十分精美。每年寒冬臘月時節,她就開始著手給子女們縫做布鞋。在她的身上,最能體現「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母親情懷。她不僅僅一手針線活做得精美,家常飯菜更是她的絕活。她的每一道家常小菜都做得清香四溢,味美可口。她自製的豆瓣醬、南風鹽菜、鹵豆腐、榨辣椒、蘿卜丁子等等,更是一道道回味無窮的美味佳餚。

***老人心地善良。她不僅僅是家裡的賢妻良母,也是地方有名的好媳婦、好嫂子、好妯娌、好婆婆、好鄰居。她一生為人朴實善良,從不計較別人什麼。她把婆媳關系處理得像母女一樣。她把姑嫂關系處理得那麼有緣、那麼親近,始終有「長嫂當母」的感覺。她在兒媳心裡,永遠是最受尊敬的婆婆。她溫和的性格鑄就了她的人格魅力。她和村組里的鄉鄰們關系處理得總是那麼融洽、那麼和諧。

對***老人的美行高德,我們千言萬語也表達不盡。她和所有母親一樣,履行了一個女人的社會職責,生兒育女,但她突出自我的言行,對兒女們精心教養;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那麼平凡,但她把全身心的愛獻給了兒女,獻給了她所有的親人,獻給了她的家庭;她一生有那麼多苦難和艱辛,但她從來沒有任何抱怨。

蒼天俯首,寒風悲呼,哀樂低回。敬愛的***老人和我們永訣了。此時此刻,我們有千言萬語要向她老人家傾訴:***老人,您安息吧!您的兒女們永遠深愛您!我們全村的父老鄉親永遠懷念您!

***老人永垂不朽!

『玖』 老奶奶去世了,求追悼詞

把下面這篇《奶奶的悼詞》範文里的有些地方改一改就可以用了。
奶奶的悼詞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 。
奶奶王秀英生於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 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58年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裡奶奶也 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著全家人的生活。1983年,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里養育著子孫後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裡。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回憶起奶奶來,她永遠是頭發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帶著笑意、顫 巍巍提著菜籃子的樣子。爺爺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則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里姑姑、媽媽在奶奶 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乾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 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裡的每個人都傾注著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精神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後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拾』 急需一幅83歲老太太去世的輓聯

烏養昔有虧,樹背冀能延晚節。
黃泉今永訣,草心恨莫報春暉。

灑進晨昏怎教兒一滴一淚。
香焚朝夕惟祝母如生如存。

音容宛在,勤奮一生傳佳話。
神魂離去,芳名百世著清風。

慈竹風摧,鶴唳一時悲屬纊。
西山日落,鳩扶隻影恨含飴。

毛澤東挽母親: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不是從網路上復制粘貼的,自己從書上找的,我對過了,絕對沒有錯別字,放心用吧。

再推薦幾個橫批:

母儀千古
福壽全歸
德及梓里
草木含悲

閱讀全文

與70歲老太太悼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華文明之美之孝敬片 瀏覽:36
大連精神病養老院多少一個月 瀏覽:292
2018北京事業單位退休年齡 瀏覽:435
農村山西每年交100的養老有什麼待遇 瀏覽:768
海口哪個醫院可以入職體檢 瀏覽:214
中老年人適合的護膚品 瀏覽:938
北京哪裡體檢不需要脫鞋子 瀏覽:541
新晃養老金多少 瀏覽:600
老年人葯補維生素d怎麼補 瀏覽:995
父母詛咒自己的子女是什麼語 瀏覽:338
貸款只能到60歲 瀏覽:94
農村六十歲以上的人怎樣領取養老金 瀏覽:182
城鄉養老金上調 瀏覽:301
關於孝順親敬老的名言名句 瀏覽:990
60歲不老女星 瀏覽:24
那種孩子最孝順 瀏覽:556
汕頭城鄉居民養老待遇多少錢 瀏覽:480
去廠里上班體檢沒過怎麼辦 瀏覽:475
重陽節的旅遊文章 瀏覽:625
農村養老交多少好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