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歲九個月女寶寶體重19斤,身高80正常嗎
新生兒剛出生時身高平均為50厘米,0-6個月時每月的平均增長幅度為2.5厘米,後半年每月平均增長1.5厘米,1歲時達75厘米,2歲達85厘米,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平均身長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身長(厘米)=年齡×5十75(或80)
這些數值是一般情況,各個小兒出生時體重、身長的不同,家庭遺傳因素的差異,都會使孩子在生長發育中有一定的差異。但如相差太多,則需找醫生咨詢,及早糾正,以免影響小兒健康發育。
新生兒身高標准
新生兒男寶寶的平均身高會高於女寶寶一些,根據幼兒生長發育測評標准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准范圍為男寶寶46.8-1340px,平均值為1255px,女寶寶46.4-1320px,平均值為1240px,伴隨著孩子的月份成長,由於受營養、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長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月份里,都要一份標准量表,家長可隨時參考。
嬰兒身高的測量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捲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後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溫馨提醒:無需天天為寶寶測量身高,兩三周測量一次即可。
影響嬰兒身高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嬰幼兒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以及發育狀態受其父母的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如果父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沒有疾患,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就有了較好的基礎。如果父母體格不佳,有遺傳性疾病,嬰幼兒的生長受到負面影響的幾率就高。
但遺傳因素又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例如:通過鍛煉、注意營養和加強疾病的預防,是可以在原來的生物遺傳基礎上改善和提高,使孩子得到正常生長發育的。
因為寶寶的身高受遺傳的影響較大,所以從父母的身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寶寶以後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未來身高(厘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78÷2
女孩未來身高(厘米)=(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二、母親的健康因素
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期間的保健和營養直接關繫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態。懷孕和哺乳期間要注意營養,並注意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特別是傳染病。
三、營養因素
營養對體格發育,特別是對體重的影響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因為寶寶生長發育快,所需要的食物在質量上也要比成人的要求高。營養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物質的充分供給和合理的喂養方法。
要重視孕期保健,保障孕婦有充足的營養;對嬰兒盡量採用母乳喂養,並作好輔助食品的添加;要改善嬰幼兒的膳食營養,重視早餐的質量。
四、睡眠因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於長個兒,一般要求初生小兒每晝夜睡20小時,2~6月時為15~18小時;6~18月時為13~15小時;18月~3歲為12~13小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五、運動因素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
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卧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並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孩於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
六、生活環境因素
嬰幼兒應該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再結合鍛煉和營養,小兒的生長就較快。一年四季中,一般是秋季體重增長得快,春季身長長得快。
七、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高。如果經過長期測量觀察,孩子的身高始終低於同年齡孩子平均身高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於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
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滯,引起生長延遲或障礙,最終導致身體矮小的,稱為矮小症,發病率大約為1%。假如寶寶身高比同年紀、同性別健康兒低於30%以上或在同齡兒均勻值2個標准差或第三個百分位以下,就是患上了矮小症。
一、家族性遺傳
寶寶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也正常,矮小情況不嚴重,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這屬於家族遺傳性身矮。
二、低體重兒生長緩慢
低體重兒即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無家族矮小史,也沒有內分泌異常的情況,生長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圍內,骨齡正常或落後。他們的生長激素激發試驗正常,但有生長激素分泌節律的改變。
三、疾病或營養缺乏
如嚴重營養不良,慢性心肝腎疾病,嬰兒期慢性腹瀉等。這類寶寶矮小並不嚴重,內分泌檢查生長激素也不低,在調整營養、治療疾病後,身高和骨齡將有機會進入正常范圍。
內分泌對身高的影響也很大,生長激素缺少、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增生等原因都可使孩子長不高。另外,全身性疾病如養分不良、心血管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可導致機體代謝障礙,也可引起身體矮小。
四、精神因素
家庭環境的不理想,或者缺少母親的關愛和陪伴,容易引起寶寶身材過矮,這在國外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五、垂體性侏儒
這是由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體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約為3:1,2~4歲時會發現明顯的生長落後,生長速度每年小於4厘米以下,不過這樣的寶寶肢體還比較勻稱,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積,這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此外,骨齡延遲常與身高齡相符,出牙、換牙延遲,智力正常。
溫馨提醒:發現寶寶有矮小症徵兆時,應盡早診斷治療,將不良影響減到最低。
嬰兒身體矮小的解決方法
經明確診斷,有疾病的寶寶應直接轉向專科門診治療。而在排除各種疾病後,對於正常兒童和單純矮小寶寶,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方法一、定期體檢,觀察身高增長速度
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厘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復查一次。
方法二、採取正確喂養和護理方法
對於單純矮小的寶寶,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如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煉與戶外陽光照射等,以促進其生長。同時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但不可以因為寶寶身高矮就給寶寶吃大量的補品,特別是人參蜂王漿等一些給老人、婦女吃的補品,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兒童提早發育成熟,造成矮小。
如何讓嬰兒長高
2. 寶寶一歲半身高體重標准
18個月寶寶的體重平均為10.33-10.88Kg,身長平均為80.4-81.6cm,出牙為10-16顆。
3. 一周九個月寶寶身高標准體重
一歲九個月寶寶身高是多少?家長朋友對於自己家的孩子的生長情況會比較關注,屬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的身高和體重都應該要達到一個相關的標准,否則就屬於發育不良的情況,此時家長應該要注重相關的調理,這樣才能讓寶寶正常地進行生長。
一歲九個月寶寶身高是多少
一歲九個月男寶寶的生長指標:體重9.2-14.5kg,身長79.4-90.9cm,頭圍48.2cm,胸圍49.4cm;是76.0cm-95.9cm;一歲九個月女寶寶的生長指標:體重8.6-14.0kg,身長77.5-89.8cm,頭圍47.1cm,胸圍48.2cm。
一歲九個月寶寶偏矮怎麼辦
1、補充營養:營養不足是影響到嬰兒長身高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如果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的需求,生長的速度一定會減慢,因此在發現自己的孩子身高比一般的孩子矮的時候,首先一定要給孩子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及時補充維生素D或者多曬太陽尿補充內源性維生素d、碘和鈣等微量元素。
2、補充睡眠:睡眠時間不足,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無法刺激到孩子的生長的重要的激素同樣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的速度,並且生長激素在一天的時間內的分泌的量是不一樣的,對於1歲9個月寶寶來講需要12—13小時,這樣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才會處於正常的狀態下。
3、增加運動量: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孩子的身體骨骼,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骨質緻密可以是孩子的骨骼生長速度加快,1歲9個月寶寶適當的增加運動量便於下肢的發育和成長。
4、遠離疾病:一些疾病的出現也是會抑制孩子的生長速度,慢性疾病的出現更是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上漲,孩子患有疾病,身體抵抗力下降,葯物的使用更是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狀況,對於一些疾病要及時的治療。
如果你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的身高並不在規定的范圍之內,那麼可能就存在營養不良或者疾病的問題,此時建議帶著孩子到醫院做一個相關的檢查,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上面要注意調理,這樣才能夠較快的解決身高長得慢的問題。
4. 一歲9個月寶寶身高80厘米,算正常嗎
有位寶媽問大家,自己家娃現在1歲9個月了,身高只有80cm,比其他同齡孩子都矮小,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孩子吃的也不少,在小區里玩,別人都以為才1歲半,這位寶媽覺得有點糟心。
一歲9個月的寶寶,大概是在21個月,標準是身高10.8-13.3kg,身高81.9-88.4厘米,從標准看,的確是連最低值都沒達到。
不過來考慮孩子身高,一定要綜合性地考慮,而不是單從一個方面來考量:
首先,看自家孩子高矮,先從地區差異來看
比如南方人普遍沒有北方孩子個子高,這是地區上的差異,也就是長期以來,地理環境,人種,飲食習慣等造成的,這種天然因素差異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其次:從父母雙方的基因來看
父母都高,孩子一般也不會很矮,父母比較矮,兒子也很可能會長高個子,因為現在吃的普遍比過去營養豐富,運動也比之前的多,從大的樣本率與數據來看,孩子們的個頭還是普遍見長的。
生長激素的分泌也離不開孩子的深度睡眠。這一點還是很關鍵的,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是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完成的,酣睡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促進寶寶骨骼和肌肉的生長。深睡眠下的寶寶,大腦皮層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補充寶寶體力。同時,深度睡眠時,寶寶的身體會產生一種抗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成人也會有這樣經歷,在一場酣暢淋漓的睡眠之後,會覺得很舒服。
如果寶寶10點上床,甚至11點再上床,在折騰一會,從淺睡眠到深睡眠,其實也就沒多少時間了,而且寶寶還會經歷淺睡眠到深睡眠再到淺睡眠再到深睡眠幾個輪回。
所以,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間和規律的上床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寶媽們切勿忽視。
5. 一歲七個月男寶寶身高80CM是不是偏矮
不算矮,這個身高跟同齡的比都可以的。小孩子太小,看不出來什麼的。因為寶寶還沒有發育呢!所以說就要靠你們這些父母用心的照顧。 1.寶寶營養一定跟上,多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小食品盡量杜絕。 2.多領寶寶,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畢竟不光是花和草需要光合作用。人也是一樣的。 3.夏天給寶寶用點爽身粉,1天最多洗一遍澡就好!不要洗多,那樣對身體不好。 剩下的,就要靠父母好好的呵護了。還有一些細節的東西了!寶寶的父親抽煙不要在寶寶的空間內。這個是很重要的。祝你全家健康。
6. 一歲九個月男寶寶身高體重標准
一歲九個月,男寶寶身高大約在80左右,體重的話可以在25-28千克左右。
7. 小孩一歲九個月 有多少厘米 才正常
稍微有點矮了。一般1歲寶寶身長80cm左右。不過,寶寶的身長和遺傳、營養等多種因素有關,還要注意測量方法,3歲以內寶寶要量卧位身長,不能站立位量身高。
8. 一歲八個月80厘米正常嗎
寶寶身高可以的,平時注意寶寶的飲食,孩子可以補充些補充牛奶,雞蛋,動物心,大豆,核桃和各種蔬菜水果
9. 一歲半的孩子身高八十厘米,屬於正常身高范圍嗎
根據2019年國際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新生兒出生時身高正常范圍為45.8~53.9厘米,嬰兒一年後1歲時,嬰兒體重男孩標准為10.05公斤,正常范圍為9-11.23公斤,女孩標准為因為嬰兒身高男孩76.5厘米,正常范圍73.8-79.3厘米,女孩75厘米,正常范圍72.3-77.7厘米,所以在這個范圍內是正常的。
新生兒每天吃AD。 正如你所知,這重要的不是吃AD,而是充分吸收。 怎樣才能全面吸收呢? 就是曬太陽。 不管是新生兒嬰兒還是已經一歲以上的嬰兒,每天至少要在室外曬兩個小時太陽。 陽光是補鈣的最佳方法,要想孩子骨骼長得好,就必須每天都能曬太陽。 對嬰兒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體發育更好。 1歲左右的嬰兒每天至少要睡13個小時以上。 否則,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的發育和精神狀態。 另外,每天晚上10點之前睡覺比較好。 睡覺太晚的話,不僅會影響第二天寶寶的精神,寶寶的身體也不能充分休息。
10. 我家女兒九個月了,身高80厘米,體重20斤,正常嗎
九個月80CM很正來常,不必過分自擔憂。小孩子有晚長有早長,80厘米不低了,而且體重方面也很正常。你家的寶寶非常的健康!九個月應該添加輔食了,母乳喂養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小孩六個月之前是有母體抗體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不容易生病的。孩子六個月以後,抵抗力各方面開始下降,需要更加,精心地呵護。祝你家寶寶永遠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