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賢王如來和普賢菩薩有什麼區別
普賢王如來(梵文:Samantabhadra,藏文:Kuntuzangpo),又稱法身普賢,藏密的本初佛(藏文:Dang-po'i
sangs-rgyas,英語:Adi-Buddha或英語:Adibuddha)、原始佛(英語:Primordial
Buddha)、最高佛。盛行於西藏雍仲本教與寧瑪派。但是普賢王在其他教派比較少修,只是當作次要的本尊。
藏語名「本古袞徳桑波」是西藏本土宗教雍仲本教所尊奉的本初佛,漢譯為「法身普賢佛」。「本古」是「法身」,「袞徳」是指三世普及,常謂之「普」;「桑波」是妙善,謂之「賢」。也就是說這尊佛具有為磊眾所望的賢德,又名普賢王佛。
普賢如來佛父就是如來藏的光明;普賢王如來佛母就是如來藏的空性,普賢如來佛父佛母,是所有壇城的本體。一切忿怒和寂靜本尊、諸佛、菩薩都離不開普賢如來佛父與佛母的本質,因為我們心的本性空性就是普賢如來佛母;自性光明就是普賢王如來佛父。這里講的普賢如來佛父和佛母,不是父親和母親那樣分別的,而是心的自性空與明而分的。在本教《九字真言修法儀軌》中講的普賢王如來是白光裸體。
原始本初佛普賢王如來為度六道一切有情眾生,發不可思議勝妙大願,使一切有情眾生不由自主,超脫輪回,即可成佛。所以修煉普賢王如來的功德無量。
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普賢菩薩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默默的守護龍年和蛇年出生的人,使您實現最大願望,除掉各種小人,增加領導者的權威,使您人生如願以償,幸福美滿,因此龍年、蛇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與之緣深的普賢菩薩之本命佛法像,能獲菩薩護佑,災邪遠離,延年益壽並有意外收獲。
日本真言宗的許多信徒認為衛護佛門的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摩訶薩的化身之一,密教由金剛薩埵所開創。另一說,金剛薩埵為大勢至菩薩或其他佛、菩薩所示現。
㈡ 為什麼會出現舍利子,用科學能解釋得了么
佛門舍利子怎樣形成的?
蘇州的虎丘塔內發現迦葉佛舍利,這在全世界還是第一次,彌足珍貴。據傳,佛陀釋迦牟尼逝世後,遺體經弟子阿難等人火化後,獲得舍利子,據說分成三份,一份升天,一份入龍宮,一份留存人間。它在人間的那一份,由摩揭陀等8國均分,各建佛塔以永久紀念。目前在我國陝西扶風和北京尚珍藏佛指舍利和佛牙舍利。
但是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千餘年來,這一直是佛學者和醫學、生物界研究者的一個重要課題,迄今為止,產生了多種說法。
有一種說法認為:氣功家在練氣功過程中,在調神、調息和調身的氣功三要素要求下,人的思維活動長期處在運氣自如、恬淡虛無的絕對入靜境界,最大限度地獲取自然界的真如能量,達到天人合一,內外身心充分融洽,精氣神相互轉化,從而生發出大無外、小無內的混元(陰陽環抱的太極)現象,這樣全身的精力和物質力量逐漸凝結聚集就出現舍利子。但這種說法似乎太過玄乎。從歷史文獻和氣功實踐來檢驗,不論是中國的儒釋道各家氣功還是印度的瑜伽術,都從未發現有人在練氣功而在死後火化發現舍利子的現象,即使在道家的經典或史籍中也沒有這類事實。也許神仙早已羽化而不必火化吧。所以,這種理論顯然漏洞百出。
香港某報曾發表《佛門舍利子本是鈣化結石》一文。該文認為「所謂舍利子,其實是人體內的結石,尤以腎結石和膽結石為多」,文中還揭示了舍利子的形成原因:「因為僧人起居以坐為主要姿態,而吃進體內的又多是植物纖維,不易消化,加之長期取坐姿,體內纖維堆積過多,久而鈣化成結石。」文中還舉出了實證的例子:最近在香港圓寂的保賢法師,火化後發現八九十粒舍利子。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個疑點:保賢是否有結石病。
著名老中醫董竟成在《法音》撰文,指出:有些以坐禪甚至通宵坐禪而不卧為修持的僧人,他們吃的也是素食,多是植物纖維,他們死後火化,卻不一定發現舍利子,而不長期坐禪和沒有長期素食的人也能出現舍利子。據資料記載,有些整天卧床吃素念佛的老嫗死後火化也有出現黑色舍利的,這就證明了舍利子的形成與長期取坐姿和素食沒有必然的聯系。
佛教典籍對舍利子的產生的解釋當然與上述幾種不一樣。據《元鎦績霏雪錄》記載:「舍利,按佛書室利羅,或設利羅,此雲骨身,又曰靈骨。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舍利,赤色肉舍利。」又《金光明經捨身品》說:「此之舍利,乃是無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佛家也就沿著這種說法而發揮。」台灣聖嚴法師認為:「肉食者死後火化也有舍利子,此與肉食與否無關,凡是修定或是凝心、懾心而達到修身目的的人,燒了會有舍利子。通常說要修持戒、定、慧三學的人,才有舍利子。但是舍利子本身是人體分泌物結晶,它有若干程度的神聖和神秘,為佛教徒所重視,但未必是佛教徒的大事,因為這還是屬於界內色身的變化,終究不出無常的范圍,這才是聖者所重視的。」
關於人死後火化出現舍利子的科學原理,目前還沒有一個可靠的說法,還需要醫學、生物學尤其是佛教界的相互配合與一同研究。這正如錢學森同志在論氣功時所說的:「這將是一場改造人類的革命,當然是不得了的事。」這項研究將對人類自己的生命起著重大的作用。
******************************************************************
所謂舍利子為個人修行成就之結晶,原來舍利子稱為舍利,後來才稱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語譯為(設立羅)....等各種不一之名稱,其意義為「遺留物」或「靈骨」。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沒有關系,主要是和生活習慣有關系,但是你做善事會長壽,這很重要.長期使用某一種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體內出現沉積,火化的時候受熱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結晶。
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於頭發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像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以讓百姓瞻仰、禮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後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的種類,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經過火葬,而全身不會腐爛,這種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碎身舍利,則是火葬後的遺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體變成的,如從天上、地下跑出來,或由油燈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還有一種是誠心供奉禮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經》將舍利分為:一、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是佛的遺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是指佛所遺的教法、戒律。
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結石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何況體內結石數量及其小,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極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後成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學的名義把舍利子解釋成結石,其實這種欺騙公眾的做法,這些所謂的科學其實是「偽科學」。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有的舍利還會長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這些豈是現代科學所能臆測的2002年二、三月間,安奉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赴台灣巡禮,引起極大轟動。為確保佛指舍利在運送、巡禮期間的萬無一失,兩岸有關方面制定、採取了極其周密的安全保衛措施--在為壇城(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銅塔,重63公斤、高134厘米)安裝了重達270公斤的防彈、防火、防震玻璃罩的同時,兩岸佛教界400多人,乘兩架專機隨機護送;到台後,從機場到供奉佛指的台大體育館,沿途10萬信眾恭迎,可謂萬人空巷;安置佛指的舍利亭內裝有紅外線感應器和攝像頭,可隨時監控現場情況;與此同時,由大陸24名武僧、台灣120名金剛組成的護法團,與其他有關人員配合,組成4道屏障,24小時護衛。這一切,足見佛指舍利的珍貴和重要!
如此興師動眾、牽動人心的佛指舍利究竟為何物?
舍利是指佛祖釋迦牟尼(即《西遊記》中的如來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在歷史煙雲的變幻中,絕大多數舍利被散失、湮沒、毀壞。不幸中的萬幸,1987年在法門寺的地宮中發現了許多唐代古物,這顆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時,佛指舍利用五重寶函包裝著,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黃,稍有裂紋和斑點。據史料記載,唐時,該舍利「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如雨稍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記與實物吻合,只是顏色因受液體千年浸泡變得微黃了。
在上述幾種舍利中,珠狀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個謎。這種舍利子並非虛無縹緲的傳說之物,因為在現代修行的佛教人士當中,圓寂火化後,也曾有此現象產生,盡管個例罕見。筆者手頭有《今晚報》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報》的一則報道:蘇州靈岩山寺82歲的法因法師圓寂火化後,獲五色舍利無數,晶瑩琉璃一塊,且牙齒不壞。尤為奇特的是,火化後其舌根依然完整無損,色呈銅金色,堅硬如鐵,敲擊之,其聲如鍾,清脆悅耳,稀世罕見。
遺體火化,不僅是個燃燒的過程,其實也是個熔煉的過程。上述珠狀舍利子是身體中的哪些成分熔鑄而成的?我們普通人,死後火化時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夠生成舍利子,與其長期素食和飲山泉水有關。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種礦物質,經幾十年積累,人體各部含量很多,圓寂火化後便「煉制」出了舍利子。此說是否正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㈢ 藏族寺院里有一種傳說的丹,這種丹叫什麼
你應該指的是甘露丸吧
什麼是甘露丸?
簡單來說,甘露丸就是一種「法葯」。我見過一些書籍對甘露丸的介紹,有褒有貶。由於一些特殊的因緣,我自己大概獲得了幾十種不同的甘露丸,有些甘露丸用於我們平時的放生活動,有些甘露丸我在做臨終關懷時會用在即將往生的人身上,還有一些甘露丸我是隨身攜帶,當做護身符用。
在我獲得的甘露丸中,從使用方法進行分類,有嘗解脫甘露丸、觸解脫甘露丸和見解脫甘露丸三種。其中嘗解脫甘露丸是可以服食的。從功用分類,有智慧甘露、慈悲甘露、葯材甘露三種。簡述之,佛法即是智慧甘露,各種修行布施可算慈悲甘露。而這里所介紹的是大家通常見到的甘露丸,即葯材甘露。我大致看了一下我獲得的甘露丸,藏傳佛教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和覺囊派的甘露丸我都有,有長壽佛法會的甘露丸、有金剛薩埵法會的甘露丸、有文殊菩薩法會的甘露丸、有金剛亥母法會的甘露丸等等。
甘露丸是干什麼用的?
有文章介紹:「密續中雲,即使不作禪修亦有成佛之道。而經由「嘗味」即其中之一最勝法,也就是以嘗食「藏密各教派如法修持本尊儀軌,經咒加持不斷圓滿製作之甘露法葯丸」,而得以結下成佛之因緣。凡大福報緣得嘗食甘露法葯、甘露丸者,現時與究竟的利益是不可思議的。」這段話該怎麼理解呢?我個人的理解是:甘露丸對於某一些眾生來說,可以幫助他(他們)解脫暫時的痛苦,並與佛法結緣,種下一個未來解脫的善因。我在2007年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陪一位老人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進行時)》文章中講述了我用甘露丸送一位老人往生的經過,即是屬於這種情況。
我們平時放生時。都會用到甘露丸。通常是提前一天用水把甘露丸化開,做成甘露水,在放生時灑在水族眾生的身上,這叫「觸解脫」,通過讓水族眾生「接觸」甘露丸,來使它們和佛法結緣,種下來世解脫的善因。
我們今年春節修破瓦法時,根讓仁波切的母親給了我們一大包非常珍貴的長壽佛法會甘露丸,通常我們在修完破瓦法以後,還要念誦長壽佛心咒(長壽佛心咒出自《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一卷)唐不空三藏法師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九卷密教部二第六七至七二頁。)而長壽佛法會甘露丸就是加持我們修破瓦法及念誦長壽佛心咒圓滿的。
由於甘露丸非常稀有,所以尤顯珍貴,平時我們都是供奉,用於放生和幫助別人減少身體上的痛苦,很少有自己服食的。我有幾次身體突然不適,身邊又沒有常用的醫學葯品,就服用了隨身攜帶的甘露丸,很快就恢復了正常。以上僅是列舉幾個如何使用甘露丸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甘露丸是怎麼製作的?
在一些書籍中介紹過甘露丸的製作過程:製造甘露丸的人,必須是修行好的上師與僧人,並要每天持大乘八關齋戒,俗家眾不可參與製造過程。甘露丸造成小丸形狀後,被放入白棉布袋中滾動二至四天之久,令它們變得結實、乾燥及光滑。這些小丸會被放入干凈的瓷瓶或銀瓶中,頂上留五分之一空間,然後整個瓶被密封並放在大殿的壇城中。僧團二十四小時輪班不斷持咒數天、十數天或數十天,累計可念誦上億遍咒語(萬僧大法會期間可累計念誦幾十億遍甚至上百億遍咒語對甘露丸進行加持),於此期間各人不可碰觸瓶身,否則甘露丸的力量會消失。於加持期間,若修持及加持如法,瓶身會有熱力及蒸汽散發出來。若一切如法,在密封瓶中的小丸會逐漸增多,甚至多至掉在瓶外。加持了的甘露丸有兩種。大顆的是母丸,由母丸長出來的小丸是子丸。
揭秘:甘露丸的成分和製作方法
甘露丸的成分是什麼?
有關甘露丸的成分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甚至好奇的一個話題,也是引起爭議最多的一個話題。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各種珍貴甘露法葯即甘露丸之製作,均置入佛、菩薩乃至歷代祖師、證悟大成就者留下的稀有舍利,及他們加持過的一些聖物(如佛教聖地的土和水),百種甚至千種名貴葯材總集煉制完成。有福報有法緣的信眾獲得這樣珍貴的甘露法葯,只要對三寶具足虔誠,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經由嘗食可清凈此生之身、口、意的不凈,也可去除疾病,使之不受一切惡疾之侵擾,令一切邪魔精鬼無法傷害。也可治無明業障,並能防禦各種災劫障難,去除非時而死之意外,更有助於行者禪坐修持,而對於清除煩惱有所助益,而使修行者於心性的觀照上更臻圓滿。也可使人之財富、權勢、福德、壽命、智能增長,同時對修法之了悟亦會增上,且命中不墮三惡道,而能種下往生佛凈土的因緣。」
對甘露丸的非議及容易引發的爭議,是在一些書籍中介紹有些甘露丸中含有我們不太理解和能接受的成分。在寧瑪派第二世敦珠法王日喋依謝多傑大師的著作《甘露法葯殊勝功德》一書中記載:葯材甘露的成分為:八根本葯材、1000支分葯材、五大肉甘露、五不凈肉甘露。在南天書局1998年出版的由法護法師翻譯的《生起次第論集》中介紹:(供養用的)五肉及五甘露或酒肉不可缺。『巴借』、『渣給』為酒,『拔拉』為乳,『渣即』及『芒沙』為肉,『展摩』為香菇,『湘摩』為清酒,『袞杜局』為鹽,『永間』蒜,『阿魅』大肉,『昆准』象肉,『阿噶魯』馬肉,『那令』牛肉,『給傑』犬肉等。綜之,即葯材果物等飲食諸類。
吉美林巴大師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以其表示,總體而言:灑葯血於食子等,凈治垢穢染污,消除障礙、獻供及加持,如葯引般成催請本願相續等具各種需要。」
吉美林巴大師的這段話可能有些師兄不太容易理解,我曾經在一本經中看到過這樣八個字「妄情盡消,穢垢皆凈」,讀到這八個字時,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對吉美林巴大師的這段話有了深刻的體悟。我們凡夫對於穢凈的觀念都是由妄念產生,當妄念消除時,眼中所見無不清凈。
在《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是佛土不凈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凈耶!而盲者不見。」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凈,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凈,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凈,譬如自在天宮。」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凈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庄嚴佛,無量功德寶庄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凈?」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凈悉現。」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凈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凈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凈,便見此土功德庄嚴。」
這個故事很好的詮釋了「極樂在心中,凈土在腳下」這十個字。
話說回來,介紹甘露丸製作方法的書里寫的「五肉」到底指的是什麼?真的是「象肉、馬肉、牛肉、犬肉、人肉」嗎?我問過一位仁波切這個問題,仁波切解釋說:這些是表法,當然不可能用真的東西,也沒有真的東西可尋,因為這里的象是指六牙白象,狗是指雪山獅子,牛是三十七供曼達裡面那個神牛,馬是指那種一天可以繞大千世界一圈的神馬,人是指仙人。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都是看不到的,更別說找到拿來做甘露丸了。寺院在製作甘露丸時,是用豆蔻代表「五肉」。所謂甘露丸中有「活佛的大便、小便」等,這也是望文生義的演繹。在製作甘露丸時,是用柯子(葯師佛手拿著的那種植物)代表大香,紅花水代表小香。
揭秘:甘露丸的成分和製作方法
豆 蔻
網路:【豆蔻,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產嶺南。高丈許,外形像芭蕉,葉大,披針形,花淡黃色,秋季結實,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可入葯,有香味。可用於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生於山溝陰濕處,我國多栽培於樹蔭下。海南、雲南、廣西有栽培。原產於印度尼西亞。】
揭秘:甘露丸的成分和製作方法
葯 師佛(請留意右手拿的植物)
揭秘:甘露丸的成分和製作方法
柯子
柯子別名訶黎勒、大金果、麻來、訶梨、訶黎、香柴、微毛訶子、隨風子。為使君子科欖仁樹屬植物柯子樹(Terminalia chebula Retz.),以果實入葯。斂肺止咳,降氣。主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遺精盜汗等症。廣西、廣東及雲南等省、區有栽培。
揭秘:甘露丸的成分和製作方法
藏 紅花
藏紅花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種常見的香料。是西南亞原生種,最早由希臘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明朝時傳入中國,《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葯物之類,中國浙江等地有種植。是一種名貴的中葯材,具有強大的生理活性,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葯用,有鎮靜、祛痰、解痙作用,用於胃病、調經、麻疹、發熱、黃膽、肝脾腫大等的治療。
我曾經問過一位上師,製作一次甘露丸要籌備多少時間,需要多少錢。他告訴我,因為製作甘露丸需要采購少則幾百種、多則上千種葯材,所以准備時間極長,而且花費極大,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所以一般寺院不可能每年都做甘露丸,有時候要幾年才能做一次。也因此甘露丸非常的珍貴。
甘露丸在密乘修法中有何密意?
在漢傳佛教中,我們常常形容我們的身體是「皮囊」、「糞袋」。我們每天吃下去的東西,經過消化以後都變成糞便,每天還要排出來,排出來以後我們就覺得臭氣熏天,那麼沒排出來的在我們身體裡面就不臭氣熏天了嗎?當然也是臭氣熏天。我們身體裡面的所有這些體液、血液,各種的內臟器官,若都掏出來也都臭穢不堪。即便如此,我們仍然為這個臭皮囊迷惑顛倒,愛得不得了,每天還要打扮它、保養它,夏天擦防曬霜,冬天擦護膚油,不肯讓它受一點苦和累。更有那為異性身軀神魂顛倒,做下百種惡業,結出千般惡果的事情。凡此種種,都是強烈的「我執」在作祟。
在藏傳佛教中,有很多方法是來幫助我們破除執著的,要破除「我執」,就要轉化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轉化「常與無常」的觀念,轉化「凈與不凈」的觀念,等等......總而言之,密法的修行猶如猛葯對治沉痾之人,它是來幫助我們轉化固有的世俗觀念,通過佛法的修持,讓我們被污染的內心清凈起來。這就是金剛乘修行的一些不共特殊之處。甘露丸在密乘的修行中,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起著轉換我們的意識和念頭的作用。
在藏傳佛教的一些密法法本上,首頁都會印上:「須經上師傳授,方可閱讀實修」的字樣。這樣寫的目的,並非法本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容,而是怕我們這顆被塵世污染已久的心,無法理解法本中講授的內容。不理解還不要緊,有些人還要去誹謗,撰寫不負責任的書稿,帶動更多的人去誹謗,這就很可悲了。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大家在修學時一定要注意這點,暫時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存疑,留待時機因緣成熟時向那些明白的高僧大德求教。現在很多藏傳佛教的上師漢語都很好,不像以前漢藏交流存在語言不通的問題。
甘露丸的供養方法和作用
以下甘露丸的供養方法及作用摘自一些開示,供大家參考:
1.可以放在舍利塔、凈盒(嘎烏)中,然後放在佛堂上供養,或用於佛像裝藏。
2.可泡在水中喝下,或直接吞下,能清凈業障、障礙。泡在水中,還可以將水分贈眾人及多處,利益眾生。
3.親屬臨終前服下,可滅罪業,助其往生凈土或成為往生善道之助緣,減少墮入惡道之危險。
4.可拿去做煙供,供養一切眾生,助其得滿足、離苦得樂。
5.放入江河湖海溪流等處,利樂龍王及水族眾生。
6.可給畜牲服用,畜牲若無法服用,可泡在水中,讓它喝下去,種下來世解脫的善因。
7.有的甘露一服下,能延長壽命、凈除病障、消災、增長智慧及記憶力。要看那個甘露是修何種法的、何種甘露而定。但每種都有大量利益,只是不同的甘露其主要的功效彼此偏重不太同。
8.放在嘎烏中佩帶在頸上,可保平安,減少障礙。
9.保存甘露丸,應避免潮濕的環境。虔誠供養,甘露丸會長出更多的甘露丸,真實不虛。
㈣ 西藏佛教都有哪些佛
西藏佛教主要源自古代印度和漢地以及天界。
參見《西藏王統記》《紅史》《青史》等相關著作。藏傳佛教尤為注重上師,因為具德具相之上師乃是三世佛的化身。如法王如意寶、文殊菩薩索達吉大堪布仁波切、龍欽巴阿秋喇嘛、喇嘛仁波切、帝洛巴、那洛巴、寂天菩薩、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薩迦法王、燃燈阿底峽尊者、息結派祖師瑪吉拉准等諸大德上師仁波切。
現在依佛教說法是賢劫,過去是庄嚴劫,未來是星宿劫。過去已有無量佛。
過去四佛,是指賢劫之最初所出現的四佛,即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音射)佛、釋迦牟尼佛,這四佛顯現上都已入滅,所以稱為過去四佛。再加上過去庄嚴劫所出現的三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則稱為過去七佛。個人認為賢劫過去有三佛。拘留孫佛為首,拘那含牟尼佛第二,迦葉佛第三。現今釋迦牟尼佛第四。第四佛肉身雖然不在,釋尊火化後的遺骨或稱靈骨舍利子及佛法還在,不應成為過去佛,確切的說是現在佛。
解釋何謂「劫」?
劫即是一段非常非常長久的時間。
由人壽最短十歲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
再由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
如是一增一減,合共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
四中劫為一大劫。
四中劫,指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即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二十小劫。合之為一大劫。
諸佛是在住劫中出世。
現在是住劫,於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既多賢聖,故稱賢劫。
其千佛出世次序如下:
第一至第八小劫,無佛出世。
第九劫減至人壽六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為賢劫第一尊佛。
減至四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二尊佛。
又減至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
減至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佛出世,為賢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無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無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樓至佛出世。
合為賢劫千佛。
可見,不是時時有佛出現於世!佛滅後,亦要經一段很長的時間,或千萬年,或四小劫,然後才有佛出世!
現在我們雖然不是生逢佛世,兼且生在末法之時,但仍然有幸能值遇佛之法寶,應當依法修證,免至空過一生。
若再輪回,又未必得人身;就算得人身,又未必再逢佛世,或佛之法寶!
佛出世時我沈淪,我得人身佛已滅。
懊惱此身多業障,誤卻如來紫金身。
像西藏佛教中的諸大金剛其實也可以視為佛
㈤ 西遊記里貼在五行山上的字是什麼意思
唵嘛呢叭岩�牜
若真說其含義: 窮劫不盡.而實際上在修此法之時,根本不必考慮其含義,以免頭上安頭,打妄想!
真成就了,自然證入,世人追求妄想中的明白,恰恰失去真明白的機會!
現選區部分講義,以供參考
具體發音:請參考南懷瑾居士 准提法 法本
網上有, ong ma ni bei mei hong
唵 嘛 呢 叭 咪 吽
1.
http://www.mudi99.com/index_4/nhj/wenxuan/16-2.htm
南懷瑾:
普示念誦方法<其二>
世界上那有道理,都是歪理千條,真理只有一條,這個就是人的思想功利主義,做生意的思想。「哎呀,這個佛是古佛呀,不靈光」,古董更值錢呀,古法不是更好嗎?現代人愛創新,自己都沒有修好,以世俗的心腸(猜度),不懂佛的教理,亂講說話。我年輕時修「准提法」就碰到過這些人、這些事,說 來都很好玩,也有很多的笑話。依我現在的經驗,曉得「准提法」在中國、在東方,包括日本,包括全世界許多地球上遙遠的民族,他的祖先所傳的咒語,也都是「准提法」這個系統,猶如大家都會念的「唵嘛呢叭咪吽」這個咒子,在佛教以前、在佛出世以前就已經存在,佛(釋迦牟尼佛)也曾念過。
不只中國、印度,世界各國其它的民族祖先相傳,就有這個咒語。這個咒語也是觀音如來、觀音佛所傳的咒語,跟「准提咒」是同一個系統,也是千古萬古都存在,它威力無比,以密宗號稱的地區如西藏,大家見面時,「唵嘛呢叭咪吽」很普遍。有時候,到了廟子、村落,有些村莊、有些人家到了晚上,我們經過那裡一聽,就聽到洪隆洪隆的聲音。干什麼?都在念咒子「唵嘛呢叭咪吽」聽到的都是這個聲音,不過很庄嚴,尤其在那個地區,萬山冰雪,都是雪山,圍到這個盆地里,萬籟無聲,到了夜靜人深,只聽到這個咒子「唵嘛呢叭咪吽」,這個心境無比的庄嚴偉大,這就得了感應,自己也會得感應。自己不懂得也跟著「唵」兩下,也不錯啊,(眾笑)這不是笑話呀。
「唵」就是咒子,你專心念這個音,你也可以成就,咒語音聲也是「准提法」。你光念「唵」,念得好嗎?念得好,身體也會健康了。一個 字,就是咒子。你看,很多咒子後面都是這個「唵」、「吽」。「吽」,丹田的音,有許多人練氣功,我告訴你,尤其這個聲音,一口氣維持住很久很久都在這個「吽」字境界里頭,你也做不到的。
所以,這一種法門都是「准提法」這個系統傳下來的古法。古法是很久遠的,因此,尤其在東方,這個古佛的法門普遍地流行,我們看到中國有一部小說叫《封神榜》,你們諸位年輕的大概沒有看過原文,它里頭諸佛菩薩都有,姜子牙封神,也有「准提佛母」來,騎個孔雀,其實小說亂寫,那個孔雀又是一個法門,密法 里頭叫做「孔雀明王」的修法。《封神榜》描寫「准提佛母」坐在孔雀明王的身上飛過 來,「准提佛母」一到,手又多,十八隻手,這個人有那麼多的手段,當然很高明,其它的人就沒有辦法了,而這個小說也很推崇「准提佛母」的。也有人問:「准提佛母」 跟「千手千眼觀世音」、「四臂觀音」、六隻手的觀音、八隻手的觀音,它的關系在哪 里?都是一體。所以,也可以說「准提佛母」是觀音如來的化身。「四臂觀音」這個數據你們去看《楞嚴經》就有,所以修觀音( 法門 )成就、觀自己的音聲成就的佛,可以 化身千百萬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救度眾生,所以有兩只手、四隻手、六隻手、十八隻手、千手千眼... 一個手心裡頭又有一隻眼,一隻眼裡頭又有一隻手,故不只有千手千 眼。這些手、眼代表什麼呢?
按人的立場,在人世間做一切事情要成功,靠手,所以手是代表了一切的功德、效果,沒有這只手,沒有做事情成功的效果。眼代表了智慧,沒有這個智慧,手去亂作,做得不好;即使做成了也不好。所以,觀音菩薩有百千萬只手、眼,有智慧、有福德、有頭腦。因為人的頭腦要靠自己的手,一切事情才能做得成功,而頭腦最要緊的部份是眼睛,所以用手、眼(象徵手段、智慧)。
也可以講,「觀音菩薩」也是「准提佛母」的化身,這個道理在哪裡呢?就是剛才我們開頭講的體、相、用。我們自己也有這個體、相、用,現在又可以回過來解釋「准提佛母」的道理,就是剛才我向諸位報告的這個體、相、用。我們這個能思想的心體,究竟從哪裡來?哪裡去?你不知道,就是「體」。我們心裡頭的「相」呢?每一個人面都是心裡頭的作用,表達的面孔就是「相」。你看,有人滿臉喜相,但差不多世界上(多數人都) 滿臉苦相,都是討債的面孔,世界上的人都是到這個世界上來討債的,欠他多、還他少,一副債權人的臉孔;只有佛菩薩的臉孔慈悲喜舍,是喜相、慈悲相,所以經上叫你塑菩薩、畫菩薩一定是慈悲喜舍四個大字,這是菩薩得道人相。
有些人修道打坐,一副討債的臉孔,還想把宇宙間的氣吸進來歸到自己身上,那個貪心、那個壞心眼比誰還 大。佛菩薩的臉孔、姿態都很慈悲,只有布施出去,不希望收回來;只有幫助人家,不 希望你的回報,那才是學佛人的心腸。你看,我們的思想一個(接)一個千百萬億變化,大家今天坐在這里,誰能夠把握明天早晨自己會想什麼?哪一個有把握?不知道, 這個就是心的變化,所以修成功,證得心的體、相、用,他就能夠有「化身」。
明白那個「明心見性」的「體」,就是「法身」,能夠了解心性之體,知道了心相,曉得心的靜相與動相,他就能夠起百千萬億「化身」的作用。我常常告訴同學們,你們大家修顯教、學禪、修般若,喜歡談空,空是心的體,你口頭講空,你還空不了哩!你打起坐來 空得了身體嗎?坐在那裡(還有)身體的感覺。「噢,我有氣功」、「噢,我放光」, 還是有身體。你沒有肉體,誰放光?那個臘燭點都點不燃,一點亮光都沒有;那是身體 上的感覺。你說:「我坐到我空了」,不是真的空,是你意識的境界好像「我空了」。我經常跟同學們說:「你坐到空了?你的空有『水桶』( 編按:「虛空」的偕音 )那麼大?」。你坐到「噢,空了,什麼都不相干」,有人跟你一拳,「你怎麼打我?」( 眾 笑 )你就不空了。那不是真空,那是意識境界自己造作的一個境相。真的空,那是證到「體」!所謂「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空是無相的,有相已經非空,有個空相不是空。我們學顯教、學禪,認為「萬緣放下」、「空」就是佛法,錯了!你還做不到真空,那是你意識形態一個寧靜的境界,自己下意識假想的一個空。
我常常告訴人家: 「不要亂修啊!」你認為這樣就是空,腦子越來越遲鈍;這樣搞打坐、學佛,智慧越來越差了,行為越來越懶了。這樣坐起來「空」是很舒服的,世界上一大享受,而且告訴人家:「我在學佛,不要吵我,我要打坐」,實際上坐在那裡是學懶,不是真的空;真的空是活潑潑的。你看,這個虛空靈活啊,飛機可以在里頭來去,原子彈可以來去,它不沾,這個是空,你做得到嗎?你做不到啊。真達到空,你成功了、成佛了;沒有做到,不如修「有」,所以佛教有一句話,教我們一切人修行「寧可執有如須彌山」,抓「有為法」來修,不怕你執「有」;「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不要隨便修空,那是頑空。
為什麼抓「有」呢?因為「有」能夠修心、調心,是什麼道理呢?我們的心最難管;修行人最難管理的是自己的心(思想、情緒),所以我常常告訴青年同學:「一個 人要征服天下很容易,沒有辦法征服自己;能征服天下的是英雄,但是英雄不是聖人, 不能成佛,他沒有辦法征服自己。我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別人,能夠征服自己,那是聖人,那就是得道。」征服自己就是把握自己的心念。我們的心念把握不住,怎麼辦呢?你說要「放下」,但誰能放得下?那講得好聽啊,「放下」就是。那我勸你放下,我放不下,個個都這樣,等於人家碰到痛苦的事,「哎呀,你不要傷心嘛」、「哎呀,你不要這樣」,他在哭,你還在笑哩,因為你不傷心嘛。所以勸人家容易,到你身上來就難了。真放下,就難了,誰能放下?放不下,就抓「有」。你把心收攏回來才容易放下,在中國文化儒家的道理,就是一個字:「敬」——恭敬的敬。我們大家學佛修行,做功夫不得力、修行不上路,因為大家心中沒有敬,沒有恭敬的心。我們敬,不只敬佛菩薩,同時敬自己,比如我們看到佛會合掌恭敬,心裡不敢亂想了,所以敬佛就是敬自己。因此我們對父母好、對長輩好,看到(他們)行個禮也不敢隨便,因為我們覺得對他們行禮,實際上是敬重自己。
所以修「有」法,念佛也好、准提咒也好,念一切咒語,第一要敬——隨時「心中有佛」。但你不要:「哎呀,我心中裝一個佛進來」,你 把他裝在心臟里頭,糟了,那非開刀不可;心理頭是不可以裝東西的。所謂「心中有佛」,什麼是佛?心就是佛,我心隨時在恭敬中,那你慢慢不但對佛會敬,對一切人都很恭敬,不會看不起人家,會尊重任何一個人,也不會覺得「我是一個老師,我道很高。嘿,你們算什麼?」如果這樣就不是學佛的人。一個真正有道的人,更謙虛,更會 尊重人家,要注意啊。不要覺得「我有道,我了不起!我學佛,哎呀,這個人不學佛,罪業深重啊」,你這一句話才是罪業深重,不應該的。他如果真的罪業深重,我們學佛的人更要慈悲、憐憫、同情他,何況他有沒有罪業深重,你還不知道。因為他不聽你的話,你就罵他「罪業深重」,你不是亂七加八糟嗎?
所以,學佛要凈己念。我們修「有」法的,這也就是密法,密就是這個秘密,隨時要有恭敬的心,敬這個佛菩薩,我們念咒語:「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馱,俱胝喃,但侄他」,這是恭敬皈依大徹大悟、大成就的「准提佛母」,到「唵折隸、主隸、准提」才是「准提佛母」的本咒,「娑訶」就是快快地成就。這中間當然最高的秘密我還沒有講,不是我保守,而是不需要講,你自己會知道!你修持須以最恭敬的心,所以你要念「南無」,「南無」是歸依詞,提起這兩個字心裡頭就恭敬起來,面前有佛,「心中有佛」,看到媽媽就是佛。
大家家裡的父母都是觀音菩薩,父母都不孝順,要求佛保佑,那有這樣便宜的事啊,你不是神經了,你干什麼呢?對家裡人都不好,對自己親戚、朋友都欺騙,還說是念了咒子修佛,就會成佛?那我寧可去學「漿糊」,我也不願意成佛。哪有這個道理呢,對不對?所以心先要恭敬,修自己的心,敬一切的人。
那麼,面前有佛,心中有佛,處處皆是佛,這個修法的咒語一定得感應的;得感應是你心中所變現出來的。那麼,修法的時候要怎麼樣呢?「必有事焉」,這是引用孟子的話,這句話很重要。孟子經常講修養的道理:「必有事焉」,人修道、養氣、做功夫隨時隨地要有這個念頭,好像「欠人家的債沒有還」、「你跟人家約會沒有去」那麼重要,心裡頭隨時念佛念到這個樣子,你一定成功。大家在家裡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嘴裡念「南無颯哆喃」、「唵嘛呢叭咪吽」,一邊罵人家「你要聽我,吽,麵包拿來,快點!哎呀,那個菜焦了,唵嘛呢叭咪吽, 唵唵唵 」心裡想「炒的菜焦了」,嘴裡念的是「唵嘛呢叭咪吽」,你自己 哄騙了自己,不對的。心中無佛,你念得再好也沒有用,這叫做有口無心,所以要「必有事焉」,心中有此事,恭恭敬敬,才叫做修行。
所以,不要隨便放空了,這是孔子說的「小人閑居為不善」,人閑了,亂七八糟覺得很無聊,就想些辦法來玩了,心無所寄 托就很無聊,想辦法來做壞事,所以孔子講「小人閑居為不善」。因此勞者善身心,修行的道理就是心中「必有事焉」,一天到晚忙得很。有些朋友、有些同學一天到晚講空話、空談,談空話、做空事的時間特別多,叫他辦事,「噢,我很忙!」這就是「小人閑居為不善」,這個心境能夠找出來,把自己檢查出來,就可以修行了。
2. 六字大明咒的含義
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由來已久,認定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尊者,因此自古以來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者眾多。現代有更多的人因緣福報具足聽聞到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嗡瑪尼貝妹吽」六字大明咒。因此,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此咒殊勝之處,故在此簡明扼要刊其功德講解,期望有緣者能解行並進,於世俗、勝義道上獲無邊利益。
六字大明咒中,「嗡」字是一切咒的開始,而「嗡」字具備「阿」「悟」「瑪」三個字母,而這三個字代表法、報、化三身,也可以說是三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是所有諸佛菩薩的智能身、語、意,故稱為三金剛。 而「瑪尼」就是摩尼寶珠,向它祈求自然會賜給我們各式各樣的財富,讓我們所求皆滿願,也就是說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不只可以得到世間的財富、平安、快樂,更可以獲得超越世間法的諸佛菩薩的功德和智能,以及永恆的平安、快樂。現代許多學佛者喜歡財神法,若堅定信心持誦此咒,就是真正的財神咒。 「貝妹」就是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著現代人雖處於五濁時代的輪回中,但是經由祈請觀世音菩薩能清凈我們的煩惱、障礙,獲得清凈原始地位。現代有些人碰到障礙現前時,會自認業障深重而感消極,若能一心持誦此真言,就是究竟消業障的殊勝方法。 「吽」是請求觀世音菩薩賜予上述的共同和非共同成就的加持。(共:息、增、懷、誅。不共:五道、十地、五身五智佛果位)其次,就成佛之道而言,有顯、密二種。在顯宗教法方面:必須了解慈悲和智能的本質是無二無別,有此了悟才能證得初地菩薩乃至成佛。「嗡」代表大乘二諦(世俗和勝義)無二的根,二資糧(福、慧) 無二的道,二身(法身、色身)無二的果。「瑪尼」代表慈悲。「貝妹」代表智能。「吽」賜予我慈悲和智能加持和成就 在密乘道方面:「瑪哈瑜珈」的修持來解釋的話,「嗡」代表生起次第的基礎即三種等持,第一,真如等持。第二,現位等持。第三,因位等持。「瑪尼」指一切是清凈的顯現。外的凈土和內的智能身、語、意的顯相。「貝妹」指空性。「吽」是以上顯、空無二的成就:一切顯相是智能身,一切音聲是智能語,一切戲論是智能意,三金剛皆得圓滿。「阿奴瑜珈」的修持方面來解釋的話:「嗡」指圓滿次第的基礎,氣、脈、明點的三輪。「瑪尼」的意思代表大樂。「貝妹」的意思代表智能「吽」是空、樂無二的成就:脈輪的凈相是化身佛的壇城,氣輪的凈相是報身佛的壇城,明點輪的凈相是法身佛的壇城,得圓滿三身佛。「阿底瑜珈」的修持方面來解釋的話:「嗡」是代表三種天成寶管。「瑪尼」的意思代表「任運超越」。「貝妹」代表「本凈觀修」。「吽」是本凈觀修和任運超越二者結合的智能,徹底圓滿四相瑜珈, 證得內明童子瓶身的法界。念「嗡瑪尼貝妹吽」可以得到顯教和密教所有道和果的成就。念「嗡」能清除我慢的煩惱、業障、習氣;有我慢心會轉生天道。所以,清除我慢的習氣就不會生於天道。念「瑪」能消除嫉妒的習氣;若有嫉妒心將會生到阿修羅道,故清除嫉妒心的習氣,就不會投生阿修羅道。念「尼」能消除貪的習氣;若有貪的習氣就會投生人道。所以,清除貪的習氣就不會往生人道。念「貝」能清除愚痴的習氣;若有愚痴的習氣就會輪回到畜生道。所以,清除愚痴的習氣,就不會墮入畜生道。念「妹」能清凈慳吝的習氣;若有慳吝的習氣,就會墮入餓鬼道。所以,清除慳吝的習氣就不會招感餓鬼道的業報。 念「吽」可以清凈憎恨的習氣;若有瞋心就會墮入地獄道。所以,清除瞋恨的習氣不會輪回至地獄道。總而言之,念「嗡瑪尼貝妹吽」能夠清除貪、瞋、痴、傲慢、忌妒以及慳吝這六種煩惱,堵塞六道之門,不墮入六道輪回,往生凈土而證得果。上述六字真言功德的解釋,如同以吉祥草汲取一滴海水般,真正而言,此真言之功德,除非佛陀,十地菩薩亦無法圓滿解釋,因為「嗡瑪尼貝妹吽」與十方諸慈悲心的功德無異。佛陀經書上說:「三千大千世界之微塵數可計,但念誦『嗡瑪尼貝妹吽』的功德不可算;海水可量,但『嗡瑪尼貝妹吽』的功德不可測。」 了解以上功德,應盡量念誦六字大明咒,做有益於來生之事。巴楚仁波切 說:「一切佛的總集是觀世音菩薩,一切陀羅尼的總集是六字大明咒,一切法的總集是菩提心;知一即解脫一切。當持誦!」
3.《四臂觀音六字大明咒修持法》
四臂觀音是佛菩薩之菩提心所化現,是很久以前已成正等正覺之古佛,稱為「正法明如來」,為救度不同眾生而示現不同的相,世人稱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之眾生特別有緣,因為他經常示現救度眾生,因此觀世音菩薩最為受人供奉。在金剛乘中,最為人喜愛修的法門是「四臂觀音」和「千手千眼觀音」。四臂觀音的報身相中:白色身代表清凈無暇,四臂代表四種佛行,即「息」、「增」、「懷」、「誅」等。「息」是平息所有的痛苦、障礙及困難。「增」是增加福報、智慧、長壽、財富等。「懷」是救度眾生、領導他們修行。「誅」是誅滅眾生種種惡念、克服外界魔障等。
四臂的手,前兩只合十胸前,抱著一顆如意寶珠,代表能滿足所有眾生的要求。另外的兩只是:右手持一串水晶念珠,代表不停地救度眾生。左手持一朵蓮花,代表清凈的心,沒有暇疵。觀世音的左邊肩膀披上一塊鹿皮,是代表慈悲及純正的心,而頭頂上戴著的五方佛冠是代表五方的智慧,其它所穿著的綢緞及瓔珞都是代表庄嚴的報身相,而雙腿雙盤的金剛坐姿是代表穩固禪定的境界。總括以上六種裝飾代表六度萬行的成就。
坐在月盤上代表慈悲方便的法,月盤下之蓮花,代表清凈的境界。四臂觀音的心咒是六字大明咒。即:
嗡嘛呢叭美吽
用以加持六道眾生。(「嗡」Oanm表天道,「嘛Ma」表阿修羅道,「呢」Naee表人道,「叭」Par表畜牲道,「德美」Dahr maeh表鬼道,「吽」Ha wuanm表地獄道)。以凈化惡業、惡習及障礙而脫離輪回之苦,走向六成就悉地。此完美之咒語極為寶貴,只要有一次以清凈、恭敬的心聽到此咒,即可令修行人不會退心,如服少金剛,決定不消,終必成就無上菩提。如果任何動物或是昆蟲在死前聽到此咒,則於死後即可脫離三惡道並修持佛法。只要想著六字大明咒,即能將無始以來所積聚的一切罪惡、業障消除,可往生極樂世界,只要接觸此咒的字,即是接受無量佛菩薩的灌頂。
◎咒印功德
此咒利益能;一降魔,二治病,三免劫,四各種成就,五去障,六登佛位,即得定開慧是也。
此咒雖只六個字,而光大圓明,妙用無盡,故名六字大明咒。此法威德無上,為密部極重要之法。
此咒即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昔菩薩自己持此咒印而成佛,曰正法明如來。此如來以應身而來娑婆,顯菩薩身,助世尊行化。菩薩以大慈悲願力,接引眾生,由極苦升極樂。慈愛如母,表相為四臂觀音。凡菩薩所化身,若綠度母,若白傘蓋,若准提佛母,若不空絹索等。化身無量,咒亦無量,統可名之曰大悲咒,以無一不由大悲如意輪中出也。
此六字,又為一切咒之心,故又名大悲心咒,為大乘中最上精純。且只六字,便於持誦。而持誦之人,無貧賤男女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脫。讀【大乘庄嚴寶王經】,可明此咒功德。凡持咒而結印者,功力百倍。,得定病癒,尤非手印不可。念此六字,即能斷輪回,出三界,證聖果,此六凡之表法也。又「嗡」字由菩提心發生,初入十信位,由是增進。「嘛」字入十住位,「呢」字入十行位。「叭」字入行迴向位,「德美」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剛定至大覺位。故念此六字,即能立超十地,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四聖之表法也。
◎母音老上師開示
「關於密法傳習,概須灌頂傳授,【六字大明咒】亦不例外。但因上師慈悲心切,以方便為究竟,將有些眾所周知的、修法簡易、修後不至發生偏差的密法,如大彌陀法,綠、白度母法、觀音救度法與六字大明咒等,公開傳授,不須灌頂(尤其如遠道或因病不能行者)只要至誠恭敬供養、頂禮本尊亦可修習。遇有問題,致函自己所熟知的大德,探討研究,即不至步入歧途而安達彼岸矣。」
◎大蓮華手印的結印方法
兩手虛心合掌,兩拇指與小指指頭相拄,中三指懸空相對,中間離開約四、五分,形如蓮花開放。(手印結好後,修時要以黃布或其他凈布包蓋手印,若在佛堂內,不蓋亦可六字大明咒的含義
◎諾那祖師開示
六字大明為觀世音菩薩微妙心印,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為十方諸佛所贊嘆。書六字大明如書三藏法寶,誦六字大明三世業障悉得清凈,了脫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增富救貧,救百千苦難,摧滅貪嗔痴,閉塞輪迴路,歷代眷屬俱得超生,腹腔諸蟲,亦得證果,又具無量三昧法門,日日得具足六波羅蜜功德,一切金剛護法天龍八部無不歡喜擁護,欲生何佛土均如願成就。不僅持誦書寫,與觀想有功德,只要此真言著於身,觸於手,耳聞目見,或藏於家中,或書於門上,或展旗揚幡,凡沾此法味者,任何眾生亦得解脫生死之因,同證菩提道果之德,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凡未成佛者,求壽求子,求消滅一切地水火風空災難危險,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摩尼寶珠,各滿其願。總而言之,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就是以佛之智慧來講,亦窮劫難盡。
六字大明咒修法
王驤陸居士
我們人的一生中,常有病苦纏身,或有憂郁愁悶,難以自拔自慰,有人甚至會出現各種恐怖、錯亂,這全是由於心不安寧的緣故,只要心安寧,心定就能生慧,慧開之後,再來察視世上一切成敗、利鈍、是非、得失、富貴貧賤、生死來去,都屬空幻,若能進一步作空觀,則一切惱怒不生,前因後果了了分明,思想不偏,人的一切愁苦就自然消除,病痛也會自然緩解以致痊癒。以上關鍵全在一個「心」字,本法即是一個修心的方法,是觀世音大士救苦救難的妙法,修此法的人,心有寄託,可以去病,可以得定力增智慧,有用於社會,有益於人類,對於學佛者,可以通佛法、明心性,了脫未來生死輪回,種無量福田,可以幫助人滿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願。
此法已傳無數人,今特再明白開示,以利有志之士,使未發心者,得以發心,已發心者,得以精進,已精進者,得以修證;至於有病之人,仗觀音大慈大悲之力,可以勿葯而愈,其病已深邃壽緣有限者,亦可早種福田,使其離惡道之苦,或可挽回萬一;對於一些鬼迷邪祟等夙業者亦可以因此解除;還有一些因為修持靜坐不得法而病者(如念佛傷氣、外道死坐、木定「腹脹」、癲迷等),唯有此法可治。
總之,人生百年彈指而過,及早覺悟回頭,尚恐不及,藉此一航用渡苦海,不獨自利兼可度他。
(一)咒印功德
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
此咒又名最勝觀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免劫、(4)各種成就、(5)去障、(6)登佛位。(即明心見性)
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微妙本心,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成佛的,名叫正法明如來。近幾千年正法明如來化身來到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世尊救度眾生,他慈愛如母,接引眾生,離苦得樂。表像為四臂觀音,有無量化身,如綠度母、白傘蓋、准提母、不空絹索等,咒也有無數無量,統可稱之為大悲咒,無一不是由大悲如意輪中而出。此咒又為一切咒之心,所以又叫大悲心咒,為大乘之精純,而且只有六個字,便於持誦。持誦此咒之人,沒有貧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脫,《大乘庄嚴寶王經》,專明此咒功德。
此咒在西藏只傳六字咒音,不輕傳手印,藏音讀為「嗡馬呢叭美吽」;蒙古讀為「嗡嗎呢唄特麥吽」,諾那大師又於「吽」下加一個「舍」字,無手印,取其速成就之意;大愚阿闍黎正音為「嗡嗎尼唄美吽」,兼取蒙古讀音短可速成之長處,同時傳大蓮華手印,此印即召請菩薩的手印,凡既持咒又結印契者,功力百倍。欲得定愈病,尤非手印不可。
六字大明咒的表法,用六字表法即以六道輪回言之,「嗡」表天道,「嘛」表阿修羅道,「呢」表人道,「叭」表畜生道,「咪」表鬼道,「吽」表地獄道,持誦此六字咒即能斷輪回,出三界,證聖果。以四聖表法,即:「嗡」字由菩薩心發生,初入十信位,由此增進,「嘛」字入十住位,由此增進,「呢」字入十行位,再進,「叭」字入十迴向位,「咪」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剛乘到大覺位。所以念此六字咒即能立超十地成無上正等正覺。
5.
(二)修法儀規
先要請師灌頂傳法後才可以修。得法後先將咒念熟,然後上座修持。
上座前:(1)凈手,(2)設備一切,(3)禮佛,不必焚香,尤忌好香多煙,坐在床上修為宜,如出門或不便,即行心拜點心香也可。
上座有八忌:(1)忌風處坐,(2)忌飽後坐,飯後一個半小時為宜,(3)忌下座即解大小便,必須過十分鍾後才可以解,(4)忌貪坐,一時高興多坐,以後易退轉,以每天一座,最多二座,每座一至二小時為宜,(5)忌大聲持誦,免傷氣,要金剛持(唇動無聲,自己聽見),(6)忌身體多動,必致腰疼,伸腰要慢,身體不必過於正直,(7)忌求見光見佛,(8)忌有幻象時執取生疑,如聞妙香妙音,生歡喜心等皆可致病。
此法有手印直證無相門,以心靈為主,不必觀光觀字,與藏密修法不同。
修法三要:
一要在上座時手印不能散開,此是身密,以此戒殺、盜、淫身三惡業;
二要口持咒勿停,不可說話,為口密,以此戒口四惡業;
三要心空如佛,自己即是四臂觀音,觀一切眾生如醉、病之佛,一醒即愈,同體不二,此是意密,以此戒貪嗔痴的意三惡業。
此法中戒定慧三法具足,使三業清凈。
修此法,於平時用功最為切要,時時注意:
(1)不許犯殺、盜、淫妄諸罪業,改除習氣,否則縱學法也無益。
(2)不許起貪嗔痴諸邪見,時時求開智慧,處處觀空、學習布施。
(3)不許輕慢他法及未修之人,應當平等慈
㈥ 觀音九本尊是哪九位,她們分別管理什麼
1. 楊柳觀音:右手持蓮,左手放掌於胸前或拿凈瓶。
2.龍頭觀音:乘龍頭在雲端,教化天龍的化身。
3.持經觀音:坐岩石上,右手持經,左手置膝。
4.圓光觀音:在圓光火焰中,合掌坐於岩石。
5.游戲觀音:乘坐五彩雲,左手置偏臍處,做游戲相。
6.白衣觀音:著白衣,手結定印,跏趺坐於軟草石頭上。
7.蓮隊觀音:合掌,坐於蓮池中蓮花座上。
8.瀧見觀音:又名飛瀑觀音,倚於繼崖上觀瀑布。
9.施樂觀音:右手掌頰,倚於膝上,左手插腰。
10.魚藍觀音:手提裝魚的籃子,亦有乘坐大魚背。
11.德王觀音:趺坐岩石上,右手持綠葉一枝,左手置膝上。
12.水月觀音:在月光下乘蓮華舟於海上。
13.一葉觀音:乘一片蓮華,漂盪水面。
14.青頸觀音:坐在斷崖邊,右膝立起,右手放右膝上,左手扶崖壁。
15.威德觀音:右手著地,左手持蓮華,右岩上觀水。
16.延命觀音:倚於水岸岩邊。能除諸毒害壽命之物。
17.眾寶觀音:右手著地,右足伸展,左手置於立著的膝上。
18.岩戶觀音:端從於岩石洞窟內。
19.能靜觀音:佇立海邊岩石上,作寂靜相。
20.阿耨觀音:左膝倚背在岩石上,兩手相交,遠眺海面。
21.阿么提觀音:即無畏觀音,左膝倚於岩上,二手置於膝上。
22.葉衣觀音:從於有草的岩上。
23.琉璃觀音:別於高王觀音,乘一葉蓮花瓣,輕飄於水面。
24.多羅尊觀音:又稱為救度母,直立乘於雲上。
25.蛤蜊觀音:相傳唐太宗石蛤蜊,刨而不開,焚香祈求,忽然蛤蜊變公菩薩。
26.六時觀音:右手持經篋的立像。
27.普慈觀音:雙手千法衣垂於前方,立於山嶽之上。
28.馬郎婦觀音:觀音化身美麗女子勸大家學佛,以手提魚藍為主。
29.合掌觀音:立於蓮台,虛心合掌勢。
30.一如觀音:坐於雲上之蓮花座,樹立左膝有降伏雷電之姿。
31.不二觀音:乘坐浮於水面的蓮葉。
32.持蓮觀音:乘蓮葉,兩手持蓮蓊,顯現童男童女之體。
33.灑水觀音:右手持瓶作水之相者
觀音九本尊、大自在祈禱文觀修簡軌
觀想與上師無別之觀音九本尊如彩虹般安住自前虛空之中,心想:為利益無量無邊之如母眾生,上師及諸佛菩薩如何皈依、發菩提心,我即如何皈依、發菩提心,念誦:
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發四無量心: (三遍)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正行:
首先觀想九本尊形象。九本尊圖左邊從上到下,依次是紅觀音、秘密空行母、作明佛母;中間從上到下,依次是法身阿彌陀佛、報身金剛化佛、化身金剛薩垛;右邊從上到下,依次是馬頭金剛、金剛亥母、大自在天。
我們重點觀想中間這位本尊---金剛薩垛(也是蓮師化身),左手持托巴、托巴里盛滿甘露,左臂托著「卡杖嘎」(天杖);右手持金剛杵。金剛薩垛心性與上師心性無二無別。
上師金剛薩垛心間放出白色光,白光遍照十方世界,將地水火風一切福報鉤攝到上師金剛薩垛心間。
上師金剛薩垛額間為白色「嗡」字,舌間為白色「啊」字,心間為白色「吽」字。
上師金剛薩垛額間白色「嗡」字放光融入我們額頭,我們得到上師金剛薩垛的身加持;舌間白色「啊」字放光融入我們舌頭,我們得到上師金剛薩垛的語加持;心間白色「吽」字放光融入我們心間,我們得到上師金剛薩垛的意加持。我們得到上師金剛薩垛身口意的加持。
我們身上放出五色光(白、藍、黃、紅、綠),如彩虹一般。我們周圍都是輪王七寶、八吉祥等種種善妙瑞物,遍布虛空。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地獄,所有福報、智慧資糧都加持到我們身上,遣除違緣、消除障礙,得到健康、安樂、長壽,迅速圓滿福慧資糧。
如是明觀已,不離祈禱和觀想,隨力多念誦心咒:
嗡瑪呢貝美吽舍 德瑪嘎達 哈呀者兒瓦瓦Ra耶咕汝咕列達嘎訥瑪哈德瓦 嗡瑪德耶 姿達生生革耶 悉德吽雜
或者《大自在祈禱文》(即:現有自在攝受祈禱文)
懷業九本尊---現有自在攝受祈禱文
(藏文) (漢文)
嗡啊吽舍 嗡啊吽舍
得欽巴瓦旺格頗庄德 大樂熾然自在宮殿中
得東所所多波耶希格 樂空聖妙觀察智慧身
瑪恰得丹巴美讓因利 離欲具樂蓮花自性中
多傑涅瑪囊瓦欽布華 金剛日尊大光明威德
丘格囊瓦塔義多傑丘 法身無量光佛金剛法
傑定旺協特吉吉洽熱 世間自在大慈大悲身
巴瑪嘉波括迪阿旺傑 駕御輪回涅盤蓮花王
囊哲熱諾旺欽嘿熱嘎 摧伏三有雄威黑如迦
桑瓦耶希班匝瓦Ra合 秘密智慧金剛亥母尊
得巧多波嘉波得欽得 勝樂妙欲之王大樂藏
瑪利傑給耶綽熱協瑪 攝諸眾生心識作明母
巧屯夏吉旺協得東嘎 勝共手印自在樂空舞
旺匝多傑華沃札給措 懷柔金剛勇士空行聚
囊東年巴欽布昂涅德 現空廣大平等自性中
多傑格耶嘎吉哲森友 金剛身之游舞震三有
嘎美頌格雅這堪森格 無礙語之笑聲召三界
奧瑞瑪布括迪永拉恰 紅光周遍輪涅一切處
哲義當傑友央德巴協 撼動聚集有寂之精華
多傑恰巴欽波特吉呢 依於金剛大欲之意樂
南尼歐哲多給巧作央 賜予所欲二種勝悉地
多傑嘉傑雅巴欽波義 施以金剛鐵鉤大絹索
囊哲得瓦欽波敦協巴 萬有顯現攝縛大樂中
塔義傑徹札沃若嘎堅 無邊幻網之中游舞者
德傑功沃協瓦因耶波 猶如芝麻莢開而安住
Ra堅匝森旺格拉措拉 懷柔聖眾浩瀚三根本
給比所瓦得所辛吉洛 至誠恭敬祈禱垂加持
巧屯歐哲多給華塔達 一切所欲勝共諸悉地
托美旺德協波歐哲作 無礙自在成就祈垂賜
嗡阿吽種子字:
結行:
心想上師及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即如何迴向,念誦: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注:此殊勝之觀音九本尊和大自在祈請文修法略軌,由色登寺丹真絨布上師傳授,上師開許具足信心即可修習。沒有灌頂傳承的具信同修,以領受傳承的發心恭敬聆聽錄音得到傳承再修持,更加圓滿。日後向具德上師求得灌頂傳承更好。
此法由全知麥彭仁波切從意伏藏中掘出,具足息、增、懷、誅所有功德,特別包含了無量光佛、金剛持、蓮花生大士、作明佛母、馬頭明王、金剛瑜伽母、勝樂金剛、勇士、空行等無邊廣大、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任何人等,若修習此法,或用紅色布料印製經幡,被風吹動,或多念誦,都能消除一切違緣障道、疾病、災難,能令他人敬愛,具大威勢,得財增福,所求如願,世界和平,興盛佛法,吉祥如意。
懷業祈禱文(大自在祈禱文)逐句意解(五明佛學院達真堪布)
懷業祈禱文也叫大自在祈禱文,是大圓滿法第十七代傳承上師麥彭仁波切在已卯年(公元1879年)七月一日從意伏藏中掘出,加持力特別大。法王特別地要求弟子、信眾們念誦大自在祈禱文,如果平時遇到違緣、魔力,念誦大自在祈禱文,會戰勝超越一切障礙。祈請蓮花部尊眾的加持,一定會得到永久的清凈、自在。
嗡啊吽舍
意解:「嗡啊吽」是一切諸佛身口意的種子字,也是一切諸佛身口意的精髓與精華。念誦「嗡啊吽」一定能夠得到諸佛身口意的加持,使自己的身口意迅速得到清凈。 「舍」是蓮花部尊眾的種子字,這里所祈請的對境主要是蓮花部的尊眾,因此首先念誦「舍」很容易能祈請到蓮花部的尊眾,也一定能得到他們的加持。
原文 譯文
得欽巴瓦旺格頗庄德 大樂熾然自在宮殿中
意解:指蓮花部尊眾的住處。無上永恆不變的大快樂像旺盛的火焰一樣遍滿了法界,這時,現有的一切法化成為密嚴法界凈土中的大自在宮殿。在這里所祈禱的對境主要是蓮花部的尊眾,要祈禱安住於自在宮殿里的那些大自在的尊眾,所以先說的是這些佛菩薩的住處。「大自在宮殿」是蓮花部尊眾那些大自在的佛菩薩所在的地方,是半圓形的。
得東所所多波耶希格 樂空聖妙觀察智慧身
瑪恰得丹巴美讓因利 離欲具樂蓮花自性中
意解:指蓮花部尊眾的來處。無上永恆不變的大樂與萬法皆不可得的大空性,無二無別的雙運,分分秒秒而了知萬法的智慧身,本來遠離一切分別執著,具足了無比的大快樂,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這里用蓮花來比喻蓮花部尊眾的來處,即妙觀察智身。妙觀察智是蓮花部尊眾的來處,所有蓮花部的尊眾都是從妙觀察智顯現而來。
多傑涅瑪囊瓦欽布華 金剛日尊大光明威德
意解:指無量光佛具有的本凈光明猶如永恆不變的金剛,他的光明像日光一樣的照耀遍滿整個法界。
丘格囊瓦塔義多傑丘 法身無量光佛金剛法
意解:指祈禱法身無量光佛、祈禱金剛法菩薩。蓮花部所有的壇城與尊眾都由無量光佛幻化而來,所以第一個祈禱的是無量光佛。
然後祈禱金剛法菩薩。金剛法是蓮花部的一位本尊。有時候無量光佛也叫金剛法;有時候金剛手菩薩也叫金剛法;但在這里指的是金剛法菩薩。金剛法菩薩是蓮花部的一位主要本尊,也是屬於大自在的尊眾。
傑定旺協特吉吉恰熱 世間自在大慈大悲身
意解:指祈禱觀世音菩薩。「世間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稱呼。觀世音菩薩是一切諸佛大慈大悲的顯現,以大慈大悲通過各種的化身來到世間救度苦難的眾生。
巴瑪嘉波括迪阿旺傑 駕御輪回涅槃蓮花王
意解:指祈禱蓮花生大士。他是阿彌陀佛為了末法時期的濁世眾生,從心間幻化出來的,不是依靠父母而生,是從蓮花中誕生的,所以叫蓮花生。蓮花王是蓮花生大士的另外一個稱呼。在古印度南方有個菩提王,他把蓮花生大士迎請回自己的宮殿,認他做兒子之後把王位傳給了他,當地的人們稱呼他為蓮花王。他證悟了一切法的真理與真相,自在了輪回與涅槃。
囊哲熱諾旺欽嘿熱嘎 催伏三有雄威嘿熱嘎
意解:指祈禱馬頭明王。「旺欽嘿熱嘎」是馬頭明王的另外一個稱呼,他是所有憤怒本尊的主尊,也是觀世音菩薩所現的憤怒相,在他的頭頂上有個綠色的馬頭,所以叫馬頭明王。他的威力摧伏了現有的一切法,無論做息、增、懷、誅等所有的事業,只要先觀修馬頭明王,就一定能通達無礙、順利的到達目的地。
桑瓦耶希班匝瓦Ra合 秘密智慧金剛亥母尊
意解:指祈禱桑瓦耶希空行母、祈禱金剛亥母。桑瓦耶希空行母是一位蓮花部的尊眾,也是一位主要的自在尊,她是無量光佛為了救度女性的眾生而幻化的空行母身,是所有空行母的主尊。
「班匝瓦Ra合」是梵音,翻譯過來是金剛亥母。在她右耳後有一個豬頭的臉,所以她叫金剛亥母。所有的空行母都是由她幻化而來,她也是一位主要的自在尊。
得巧多波嘉波得欽得 勝樂妙欲之王大樂藏
意解:指祈禱得巧本尊、多波嘉波本尊、得欽得本尊。「得巧」是勝樂的意思,就是勝樂金剛。勝樂金剛有藍色、紅色、白色等等各種顏色,但在這里指的是紅色勝樂金剛,因為紅色屬於蓮花部,他是所有空行的本尊,也是自在佛里最主要的一位本尊。他主要征服的是惡魔、鬼王等一切鬼神。
「多波嘉波」是妙欲王的意思。妙欲王本尊是普巴金剛壇城裡十位憤怒主尊之一,他掌握了三界一切人、鬼、神的身心,自在了一切法的真理與真相,祈禱他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得欽得」是大樂藏的意思,他也是大自在天王,在很多經部續部中都有記載,自在天王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天界的眾生而幻化的身相,通過這樣的善巧方便才能救度那些天界的眾生。
瑪利傑給耶綽熱協瑪 攝諸眾生心識作明母
意解:指祈禱熱協瑪佛母。「熱協」是作明的意思,就是作明佛母。她攝受了人天等所有眾生的心識與心靈,是蓮花部尤其是自在佛當中最重要的一位。
她是至尊度母的化身,度母為了能救度更多眾生而幻化的一位本尊,作明佛母有白色、紅色的等等,這里主要是指紅色的作明佛母。恆常祈禱作明佛母能很快速地得到身心自在,順利無礙地達到大自在的境界。
巧屯夏吉旺協得東嘎 勝共手印自在樂空舞
旺匝多傑華沃匝給措 懷柔金剛勇士空行聚
意解:指祈禱所有蓮花部大自在的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男女本尊。他們自在了共同與不共同的手印成就,擁有了三界所有的一切法,在無比快樂的氣氛中跳起了金剛舞。
囊東年巴欽布昂涅德 現空廣大平等自性中
多傑格耶嘎吉哲森友 金剛身之游舞震三有
意解:指贊嘆以上那些本尊的身。現有的一切法本來就是空性的,在這樣現空無二廣大清凈平等自性中顯現的金剛舞,震動了整個三界,掌握了一切眾生的身心。
嘎美頌格雅這堪森格 無礙語之笑聲召三界
意解:指贊嘆以上那些本尊的語。自在了一切法,在那種境界中,廣大無礙的金剛語,僅僅笑聲就能召遍三界,掌握了所有眾生的全部。
奧瑞瑪布括迪永拉恰 紅光周遍輪涅一切處
哲義當傑友央德巴協 撼動聚集有寂之精華
意解:指贊嘆以上那些本尊的意。清凈、平等、圓滿本具的智慧中顯現的大自在的自性紅光,周遍了屬於輪回與涅槃的一切處,震撼打動了三界一切眾生的身心,聚集、掌握了輪回與涅槃所有法的精華。
多傑恰巴欽波特吉呢 依於金剛大欲之意樂
南尼歐哲多給巧作央 賜予所欲二種勝悉地
意解:指贊嘆以上那些尊眾的功德。依靠如是金剛大自在的無上意樂,能賜予祈求者共同與不共同的所有成就。
多傑嘉傑雅巴欽波義 施以金剛鐵鉤大絹索
囊哲得瓦欽波敦協巴 萬有顯現攝縛大樂中
意解:指贊嘆以上那些尊眾的事業。通過大自在之自性金剛鐵鉤、大絹索等等法器,將所顯現的萬事萬物一切法束縛在無比大快樂的境界中。
塔義傑徹札沃若嘎堅 無邊幻網之中游舞者
德傑功沃協瓦因耶波 猶如芝麻莢開而安住
Ra堅匝森旺格拉措拉 懷柔聖眾浩瀚三根本
給比所瓦得所辛吉洛 至誠恭敬祈禱垂加持
意解:無邊無際廣大圓滿的大幻化網壇城中的大自在游舞者,猶如芝麻莢打開般浩如煙海密嚴無餘地遍滿了整個法界。如是安住在整個法界中。掌握萬法大自在的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等尊眾,我至心虔誠恭敬地祈請您們垂念加持我。
巧屯歐哲多給華塔達 一切所欲勝共諸悉地
托美旺德協波歐哲作 無礙自在成就祈垂賜
意解:請賜予我圓滿無礙的大自在,一切共同與不共同的所有成就。
無論在藏地還是在漢地都有很多人在念誦懷業祈禱文,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特別迷茫的狀態下,在不了解文中真正的含意下而念誦,所以得到的加持也就不圓滿。而懷業祈禱文的解釋到目前為止還很少見到。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懷業祈禱文的含意,得到念誦懷業祈禱文真正的功德,在這里將懷業祈禱文做了淺顯的解釋。當大家明白此文大概的含意後,再念誦時一定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
㈦ 佛教中的"舍利子"為何物
舍利子 所謂舍利子為個人修行成就之結晶,原來舍利子稱為舍利,後來才稱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語譯為(設立羅)....等各種不一之名稱,其意義為「遺留物」或「靈骨」。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沒有關系,主要是和生活習慣有關系,但是你做善事會長壽,這很重要.長期使用某一種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體內出現沉積,火化的時候受熱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結晶。 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於頭發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像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以讓百姓瞻仰、禮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後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的種類,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經過火葬,而全身不會腐爛,這種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碎身舍利,則是火葬後的遺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體變成的,如從天上、地下跑出來,或由油燈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還有一種是誠心供奉禮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經》將舍利分為:一、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是佛的遺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是指佛所遺的教法、戒律。 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結石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何況體內結石數量及其小,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極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後成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學的名義把舍利子解釋成結石,其實這種欺騙公眾的做法,這些所謂的科學其實是「偽科學」。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有的舍利還會長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這些豈是現代科學所能臆測的2002年二、三月間,安奉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赴台灣巡禮,引起極大轟動。為確保佛指舍利在運送、巡禮期間的萬無一失,兩岸有關方面制定、採取了極其周密的安全保衛措施--在為壇城(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銅塔,重63公斤、高134厘米)安裝了重達270公斤的防彈、防火、防震玻璃罩的同時,兩岸佛教界400多人,乘兩架專機隨機護送;到台後,從機場到供奉佛指的台大體育館,沿途10萬信眾恭迎,可謂萬人空巷;安置佛指的舍利亭內裝有紅外線感應器和攝像頭,可隨時監控現場情況;與此同時,由大陸24名武僧、台灣120名金剛組成的護法團,與其他有關人員配合,組成4道屏障,24小時護衛。這一切,足見佛指舍利的珍貴和重要! 如此興師動眾、牽動人心的佛指舍利究竟為何物? 舍利是指佛祖釋迦牟尼(即《西遊記》中的如來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槃,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在歷史煙雲的變幻中,絕大多數舍利被散失、湮沒、毀壞。不幸中的萬幸,1987年在法門寺的地宮中發現了許多唐代古物,這顆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時,佛指舍利用五重寶函包裝著,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黃,稍有裂紋和斑點。據史料記載,唐時,該舍利「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如雨稍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記與實物吻合,只是顏色因受液體千年浸泡變得微黃了。 在上述幾種舍利中,珠狀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個謎。這種舍利子並非虛無縹緲的傳說之物,因為在現代修行的佛教人士當中,圓寂火化後,也曾有此現象產生,盡管個例罕見。筆者手頭有《今晚報》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報》的一則報道:蘇州靈岩山寺82歲的法因法師圓寂火化後,獲五色舍利無數,晶瑩琉璃一塊,且牙齒不壞。尤為奇特的是,火化後其舌根依然完整無損,色呈銅金色,堅硬如鐵,敲擊之,其聲如鍾,清脆悅耳,稀世罕見。 遺體火化,不僅是個燃燒的過程,其實也是個熔煉的過程。上述珠狀舍利子是身體中的哪些成分熔鑄而成的?我們普通人,死後火化時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夠生成舍利子,與其長期素食和飲山泉水有關。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種礦物質,經幾十年積累,人體各部含量很多,圓寂火化後便「煉制」出了舍利子。此說是否正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㈧ 卍是什麼
卍 (wàn),佛教名詞,象徵吉祥福瑞,武則天定為漢語讀「萬」。 日語讀まんじ(manji)。 《紅樓夢》中與茗煙發生關系的一名丫鬟即名為「卍兒」。 另有「卐」字,亦讀作wàn,由於希特勒所用納粹標識與其形似,故在一般情況下不適用。
㈨ 佛教的舍利子誰知道是怎麼來的
舍利子由來之迷
舍利是指佛祖釋迦牟尼(即《西遊記》中的如來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
寶石樣生成物。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
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
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在歷史煙雲的變幻中,絕大
多數舍利被散失、湮沒、毀壞。不幸中的萬幸,1987年在法門寺的地宮中發現了許
多唐代古物,這顆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時,佛指舍利用五重寶函包裝
著,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黃,稍有裂紋和斑點。據史料記載,唐時
,該舍利「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
如雨稍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記與實物吻合,只是顏色因受液體千
年浸泡變得微黃了。
在上述幾種舍利中,珠狀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個謎。這種舍利子並非虛無縹緲的傳
說之物,因為在現代修行的佛教人士當中,圓寂火化後,也曾有此現象產生,盡管個例
罕見。曾有報道稱:蘇州靈岩山寺82歲的法因法師圓寂火化後,獲五色舍利無數,晶
瑩琉璃一塊,且牙齒不壞。尤為奇特的是,火化後其舌根依然完整無損,色呈銅金色,
堅硬如鐵,敲擊之,其聲如鍾,清脆悅耳,稀世罕見。遺體火化,不僅是個燃燒的過程
,其實也是個熔煉的過程。上述珠狀舍利子是身體中的哪些成分熔鑄而成的?我們普通
人,死後火化時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
以能夠生成舍利子,與其長期素食和飲山泉水有關。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種礦物質,經
幾十年積累,人體各部含量很多,圓寂火化後便「煉制」出了舍利子。此說是否正確,
有待進一步研究。
回答者:zhxr63 - 大魔法師 八級 3-27 11:30
【梵sarīra;Buddhist relics】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學醫的應該明白結石的外觀以及物理性能.結實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 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 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 何況體內結石數量及其小,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及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後成為「舍利」的。
舍利主要有三種:
1、全身舍利:廣東韶關慧能六祖大師、安徽九華山肉身殿所奉之金地藏和尚;四川成都石經寺之石經祖師等。就是我們說肉身不腐的"肉身菩薩"。
2、碎身舍利: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舍利子。釋迦牟尼佛火化後之舍利、羅桑殿達活佛、竹齋法師……均為碎身舍利。 其中又分為多種。
3、法身舍利:一切上座部、大眾部、藏傳、漢傳佛教的一切經典,皆屬法身舍利。就是大德留給後人的智慧結晶。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色彩也不一定,據說不同色彩也有不同含義,還有一些片狀彩色硬塊,比較容易碎裂,叫舍利花。錄像和圖片裡面經常能大量看到。 因為出家人吃青菜豆腐,青菜中含有草酸,豆腐中含有鈣,二者結合就成為了草酸鈣,草酸鈣在人體中長期沉積,就會產生結石,說穿了舍利子就是結石。
回答者:卡堅卡 - 經理 四級 3-27 11:32
不是。
回答者:23110000 - 助理 二級 3-27 18:04
舍利就是沒燒掉的骨頭,依我個人看,後來舍利被宗教神秘化了。另:中國古代只有高僧火化,普通僧人響應薄葬的教義採取林葬,百姓就更別說了,土葬。所以給人一種不是有道之人就沒有舍利的印象。
回答者:71abc - 助理 二級 3-28 18:03
修煉的人內丹所形成的能量和智慧等的結晶
回答者:dadaju - 助理 二級 3-29 01:20
不是,是戒定慧熏修而成,也有很多得結石呀沒看過燒出來的,舍利子是打不壞的結石能這樣嗎,在世界上吃素的也很多沒看見少出來過,所以不要相信世間上的傳言那是邪見沒有智慧的人才會這么說, 補充舍利絕對不是人的內丹修成的,不要被邪說迷惑。阿彌陀佛
㈩ 佛教中的息業、增業、懷業、誅業是什麼意思
息業、增業、懷業、誅業。
四業:是佛教密法中的四種事業。
即:息災法,消除疾病、災害禍患等;增益法,增長財富、壽命、名望、官位等;懷愛法,獲得他人的敬愛;誅殺法,摧伏甚至誅殺怨仇、魔怪。這都是屬於密教的范疇,所以有些東西大多數人不常聽聞或接觸。
(10)長壽佛壇城擴展閱讀:
佛教用語:四業具有得道之人果法的功能。包括:息業,增業,懷業,誅業。
詩書:
。《後漢書·逸民傳·法真》:「處士 法真 ,體兼四業。」 李善 註:「謂《詩》、《書》、禮、樂也。」《晉書·後妃傳下·孝武定王皇後》:「天性柔順,四業允備。」
行業:
指士、農、工、商四民之業。《周禮·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裡布」 清 孫詒讓 正義:「四業,即諸子注四民之業。《漢書·食貨志》亦雲『四民有業』, 賈 疏謂即《閭師》畜耕樹蠶四業,又引或說以為四時之業,並謬。」 宋 司馬光 《賜書》詩:「四業既交修,坐令風化純。」
佛教用語:
四業具有得道之人果法的功能。在佛教密續中,護摩火供儀式通常表現出四業。四業包括:息業,增業,懷業,誅業。
息業是指通過除障和除病進行凈化和安撫。
增業是指增富或使人富有,長壽。
懷業是指控制局面的影響或吸引力。
誅業是指怒相神、毀滅神或暴力行為,以為著滅除混亂和障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