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遂昌長壽村

遂昌長壽村

發布時間:2022-06-08 08:23:00

『壹』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什麼送分啦~~~寫的詳細,我會加分。

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貳』 隨便哪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導游詞

故宮午門前)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世界聞名的故宮博物館,一般大家都簡稱它為故宮,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樂皇帝朱棣遷都於此,先後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裡統治中國長達五個世紀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時至今日這里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由於這座宮城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所以在建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究其由來,是由天文學說和民間傳說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所有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區。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說法。因此,古人認為紫外線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稱為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間至尊,因此他們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宮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現其位居中央,環視天下的帝王氣概。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指「紫氣東來」。傳說老子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了青牛前來,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後人因此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帝王之家當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麼用「紫」字來命名也就順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較明顯了,那就是皇宮禁地,戒備森嚴,萬民莫近。此話決無半個虛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宮後這里正式開放以前平民百姓別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過去是多麼崇高威嚴,神聖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歷史的,也因為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說起來話長。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用了14年的時間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到了,故宮是一級紅牆黃瓦的建築群,為什麼這樣呢?據道家陰陽五行學說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佔中央方位,因為華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對黃色就產生了一種崇仰和依戀的感情,於是從唐朝起,黃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飾和建築上使用。而紅色,則寓意著美滿,吉祥和富貴,正由於這些原因,故宮建築的基本色調便採用了紅,黃兩種顏色。
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有宮殿樓閣9900多間,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號稱10米的城牆,牆外一周是52米寬的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城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結構奇異,和諧美觀的角樓,呈八角形,人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故宮在施工中共徵集了全國著名的工匠23萬,民夫100萬人。所用的建築材料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房山縣,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的盤山,花崗石采自河北曲陽縣。宮殿內墁地的方磚,燒制在蘇州,砌牆用磚是山東臨清燒的。宮殿牆壁上所用的紅色,原料產自山東宣化(今高青縣)的煙筒山。木料則主要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工程之浩大。
我們眼前的建築叫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俗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種活動就取消了。每年農歷十月初一,都要在這里舉行頒布次年年歷儀式,清代乾隆年間因避乾隆帝「弘歷」的名字,故將「頒歷」改稱「頒朔」。清代,皇帝舉行朝會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萬壽,大婚等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鹵簿,儀仗。此外,國家凡有徵戰凱旋時,皇帝在午門接受獻俘典禮,如果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
關於「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可能是由於戲劇午台上及野史小說敷衍而來的。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門廷杖,當然嚴重的可能也有被當場打死的。
(進午門後金水橋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故宮裡面,在正式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布局和參觀路線。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在這樣大的面積上,集各種建築手法,建造一組規模如此宏大的建築群,不但沒有紛雜現象,反而給人以結構嚴謹,色彩輝煌和布局規整的感覺,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紅,這條中軸線和整座北京城有機地結為一體,北從鍾樓,南至永定門,總長度約8公里,皇家禁區苑內的部分約佔三分之一。宮內重要建築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建築分東西對稱分布。整個宮殿的設計和布局都表現了封建君主的「尊嚴」和對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故宮分外朝內廷。現在我們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門。門前有一對青銅獅子,威嚴,兇悍,成了門前橋頭的守衛者,象徵著權力與尊嚴。皇帝貴為天子,門前的獅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東邊立的為雄獅,前爪下有一隻幼獅,象徵皇權永存,千秋萬代。我們眼前的這條小河,叫金水河,起裝飾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橋象徵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義、禮、智、信。整條河外觀象支弓,中軸線就是箭,這表明皇帝受命於天,代天帝治理國家。
(在太和門前)
故宮建築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由午門到乾清門之間的部分分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左右對稱,形成「外朝」雄偉壯觀的格局。三大殿前後排列在同一個龐大的「工」字型漢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為三層,每層有漢白玉石刻欄桿圍繞,三台中有三層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最高大的一座建築物,也是國內最高大、最壯麗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乾清門以內為「內廷」,建築布局也是左右對稱。中部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封建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兩側的東、西六宮是嬪妃的住所,東、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內廷」還有為皇家遊玩的三處花園——御花園、慈寧花園、乾隆花園。內金水河沿「內廷」西邊蜿蜒繞過英武殿、太和門、文華殿流出宮外,河上有白玉石橋,沿河兩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欄桿,形似玉帶。故宮建築絕大部分以黃琉璃瓦為頂,在陽光下金碧輝煌,庄嚴美觀。
故宮中的建築除了突出中軸線外,還用了各種手法,使宮城中各組建築獨具特色。比如殿基的處理,殿頂的形式,吻獸和垂脊獸的數目,彩繪圖案的規制等等。這樣,不僅使主要建築更顯得高大,壯觀,而且還表現了宮中建築的等級差別。民間傳說故宮有房9999間半,說天上的皇宮一共有房10000間,地上的皇帝自稱「天子」,不敢與其同數,所以就少了半間。這半間房在哪兒呢?它指的便是文淵閣西頭那一小間。實際上紫禁城有房9000餘間,所謂的這半間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淵閣西頭一間,面積雖小,僅能容納一個樓梯,但它仍是一整間。文淵閣樓下是藏我國第一部《四庫全書》的地方,為了照顧布局上的美觀,所以把西頭一間建造的格外小。
(經過太和門之後)
女士們、先生們,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後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
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後、頒布法令、政令、派將出征、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里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這個廣場是太和殿廣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給人以森嚴肅穆的感覺。正中為御路,左右地面鋪的磚橫七豎八,共15層,以防有人挖地道進入皇宮。周圍有一些大缸,是做什麼用的呢?在故宮里一共有308個大缸,是用來儲水防炎的,缸下可燒炭加溫,防止冬天缸水結冰。為什麼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那是是為了讓人們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層層石台,如同白雲,加上香煙繚繞,整個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樣。舉行大典時,殿內的琺琅仙鶴盤上點上蠟燭,香亭、香爐燒檀香,露台上的銅爐、龜、鶴燃松柏枝,殿前兩側香煙繚繞,全場鴉雀無聲。皇帝登上寶座時,鼓樂齊鳴,文武大臣按呂級跪伏在廣場,仰望著雲中樓閣山呼萬歲,以顯示皇帝無上權威與尊嚴。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08年底登基時,年僅3歲,由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把他抱扶到寶座上。當大典開始時差,突然鼓樂齊鳴,嚇得小皇帝哭鬧不止,嚷著要回家去。載灃急得滿頭大汗,只好哄著小皇帝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們認為此話不吉祥,說來也巧,3年後清朝果真就滅亡了,從而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在太和殿的石台上)
這是銅香爐,,是皇帝舉行典禮時焚燒檀香用的。這里一共有18座,代表清朝18個省。殿外左右安放四個銅缸,象徵」金甌無缺「,作為貯水防火之用。台基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銅制仙鶴和龜,是長壽的象徵。這個由鉛鑄造成的器具叫嘉量,嘉量是當時量的標准器,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中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器具叫做日晷,是古代的測時儀。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時的基準都在自己手裡。
太和殿正面有12根圓紅柱,東西約63米,南北進深約37米,高35米,殿前丹陛三層五齣,殿前後有金扉40個,金鎖窗16個,整個大殿雕梁畫棟,豪華富麗。殿內中央設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擺放著雕有9條金龍的楠木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對稱的寶象、角端、仙鶴、香筒等陳列品。象馱寶瓶,內裝五穀,象徵太平景象、五穀豐登。角端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
太和殿也叫金鑾殿,為什麼這么叫呢?因殿內為金磚墁地而得名。金磚墁地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發著幽暗的光。那麼金磚真的含金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制的磚,工藝考究,復雜,專為皇宮而制,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稱作「金磚」。燒這種磚,每一塊相當於一石大米的價錢,可見金磚雖不含金,但也確實貴重。
殿內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龍金柱,瀝粉貼金,圍繞著寶座周圍。在殿中央有一藻井,是從古代「天井」和「天窗」形式演變面來,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之一。主要設置在「尊貴」的建築物上,有「神聖」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說是遠古時代軒轅黃帝製造的,懸球與藻井蟠龍聯在起,構成游龍戲珠的形式,懸於帝王寶座上方,以示中國歷代皇帝都是軒轅的子孫,是黃帝正統繼承者。它使殿堂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鏡下正好對著寶座,據說是袁世凱怕大球掉下來把他砸死,故將寶座向後挪到現在的位置。關於龍椅,這裡面有段故事。1916年(民國五年)袁世凱登基時,把原來的寶座搬走了,換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飾他自己設計的帝國徽號。據說他的腿短,因而將椅座降低。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尋找那把龍椅,根據過去的一張照片,在破傢具庫找到了一把破椅,經專家鑒定,這椅子就是皇帝寶座,後經修復展出。
(帶客人至太和殿東或西側銅缸處)
古人把陳設在殿堂皇屋宇前的大缸,稱為「門海」,門海者,蓋「門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門前有大海,就不怕鬧火災。因此,大缸又稱為吉祥缸。它既是陳設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學不民達的古代,宮中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消防器材。因此,缸內必須長年儲滿水以備不虞。
清代時,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質量分類三種,即鎏金銅缸、燒古銅缸和鐵缸,其中最珍貴的是鎏金銅缸。然而這些鎏金銅缸沒有逃脫侵略者刺刀刮體的厄運。侵略者是誰?是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聯軍。為了鎮壓中國人民反帝的義和團運動,1900年的8月13日至8月15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進占紫禁城。救死扶傷和軍官們燒、殺、搶、掠,從宮中及頤和園等處動掠奪的文物在各侵略國使館區堆積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倫敦、巴黎、紐約博物館攫為已有。這一切包括眼前這口缸上的道道刮痕都已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是偽統治時期,大缸被拉出宮門,裝上日本侵略軍的卡車,用去製作子彈,再反過來屠殺我國人民。
(中和殿前)
眼前這個方形建築是中和殿。皇帝舉行大典前,先到此暫坐休息,會見一些官員。皇帝去天、地、日、月四壇祭祀時,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里看祭文。每年二月皇帝到先家壇舉行親耕儀式,前一天要來這里閱視種子、農具、祝文。這里現在陳列的是乾隆年間的兩面三刀頂肩輿,即八抬大轎
城角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怎麼蓋的呢?北京有這么個傳說——
明朝的燕王朱隸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的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就派了親信大臣到北京蓋皇官。朱隸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並且說:「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的不好是要殺頭的!」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裡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說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說:「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沒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裡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有這么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閑遛去了。
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里的一座樓閣一樣,里頭裝著幾只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叄』 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點有哪些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名單
北京市懷柔區
天津市薊縣
河北省遷安市
山西省清徐縣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
黑龍江省寧安市
上海市崇明縣
江蘇省句容市
浙江省安吉縣
浙江省嘉善縣
安徽省黟縣
福建省南靖縣
江西省婺源縣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
山東省榮成市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
河南省欒川縣
湖北省恩施市
湖南省隆回縣
廣東省從化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
重慶市九龍坡區
四川省郫縣
四川省蒲江縣
貴州省桐梓縣
雲南省騰沖縣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
大連市金州新區
寧波市奉化市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名單
北京市
北京御林湯泉農庄
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
北京交道富恆休閑農庄
北京華坤庄園
天津市
天津市東淀都市型現代農業核心區有限公司
天津諾恩漁業生態園
天津市松江鄉村俱樂部
河北省
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漁夫水寨休閑農業觀光園
河北省灤平縣周檯子現代農業休閑園區
山西省
昔陽縣大寨村
山西省文水縣蒼兒會休閑農業園區
山西世泰湖休閑農業旅遊開發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天福祥生態農業旅遊區
內蒙古漢森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觀光農業示範園
內蒙古香島生態農業產業園
遼寧省
阜新桃李園民族文化村有限公司
葫蘆島葫蘆山莊有限責任公司
鳳城市大梨樹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
吉林省
吉林市神農庄園有限公司
關東文化園
長春凈月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潭鎮
黑龍江省
寧安市渤海上京旅遊有限公司
甘南縣興十四村
漠河縣北極鄉
上海市
上海市奉賢區金色田園
上海馬陸葡萄藝術村
上海五庫農業休閑觀光園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
江蘇省
江蘇天目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蘇州太湖胥王山休閑農業園
海門市海永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南京傅家邊現代農業園
浙江省
浙江省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
中南百草園集團有限公司
湖州吳興移沿山生態農庄
杭州同家鄉村樂園
安徽省
安徽恩龍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肥西老母雞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大浦鄉村世界
福建省
龍佳生態溫泉山莊
五龍農家樂
棋磐寨
永福高山農業旅遊區

江西省
江西省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
江西國鴻旅遊管理有限公司
上饒市田園牧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山東省
昌邑市綠博園
沂南縣竹泉村旅遊度假區
煙台市農博園
陽信縣金陽街道辦事處
河南省
中國銀杏嘉年華
河南省龍泉集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寧陵縣劉花橋村
湖北省
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
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彭墩村
武漢佳海——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
湖南省
長沙千龍湖生態旅遊度假村
沅江德群庄園
湖南錦龍生態農庄
長沙浩博農庄
廣東省
廣東陳村花卉世界休閑農業園
梅縣雁南飛茶田景區
饒平綠島旅遊山莊有限公司
清遠根本農業科技扶貧喲險公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
北海田野生態農業旅遊區
上思縣十萬大山金花茶觀賞園
柳州農工商有限責任公司觀光農業旅遊區
廣西樂業縣草山王茶業有限公司
重慶市
重慶市永川區黃瓜山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
農龍蔬菜科普休閑觀光園
萬州古紅橘主題公園
大木花谷
四川省
都江堰市虹口鄉高原村
華鎣山黃花梨度假村
四川省常樂酒業有限公司
綿陽市遊仙區老龍山生態農業旅遊區
貴州省
鳳岡縣中國西部茶海之心景區
湄潭縣桃花江田園休閑度假區
雲南省
雲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宣威市萬松居民族園
麗江玉水寨風景區
甘肅省
慶陽市西峰區黃土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敦煌市陽關鎮龍勒村
青海省
大通縣橋頭鎮向陽堡特色果品種植觀光休閑基地
樂都縣洪水坪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
西寧鄉趣農耕文化生態園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萬義生態園
寧夏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華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板房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吐魯番皇家瓜園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
大連市
長海縣大長山島鎮楊家村
青島市
大澤山葡萄觀光園
青島市枯桃花卉實業有限公司
寧波市
寧波大橋生態農庄
寧波天宮庄園休閑旅遊區
廈門市
小嶝休閑漁村
廈門五峰土樓生態庄園開發有限公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石河子西部新絲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桃源農業生態旅遊區
新疆新天冰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2011年度[3]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名單
河北省
涉縣、圍場縣
山西省
長治市郊區
內蒙古自治區
額爾古納市
遼寧省
寬甸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
集安市、琿春市
黑龍江省
鐵力市、賓縣
江蘇省
南京市江寧區、如皋市
浙江省
桐廬縣、遂昌縣
安徽省
績溪縣、寧國市
福建省
閩侯縣、漳平市
江西省
井岡山市
山東省
沂源縣、煙台市牟平區
河南省
鄢陵縣、新縣
湖北省
洪湖市
湖南省
張家界市永定區、岳陽市君山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恭城縣
海南省
保亭縣
重慶市
大足縣
四川省
成都市溫江區、汶川縣
雲南省
曲靖市羅平縣
陝西省
西安市長安區、鳳縣
甘肅省
敦煌市
青海省
貴德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賀蘭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縣
山東省
青島市平度市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名單
北京市
北京金福藝農番茄聯合國
北京市延慶縣井庄鎮柳溝村
北京鵝和鴨農庄
北京市密雲蔡家窪休閑農業集聚區
天津市
薊縣穿芳峪鎮毛家峪村
北辰區雙街鎮龍順庄園
西青區楊柳青鎮楊柳青庄園
薊縣下營鎮常州村
河北省
邢台臨城藍天生態觀光園有限責任公司
邯鄲永年縣文蘭種養有限公司
山西省
臨汾市堯都區卧虎山特色農業文化旅遊區
晉城市城區仕帝生態農業觀光園
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九成宮旅遊景區
鄂倫春民族鄉鹿鳴山莊
遼寧省
盤錦鼎翔農工建(集團)有限公司
遼陽新特現代農業園區
沈陽農樂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樂農庄園)
吉林省
吉林聖德泉親水度假花園悠閑公司
吉林省扶余縣官地泡生態園
黑龍江省
北大荒現代農業園
蘭西黃崖子關東民俗旅遊文化村
上海市
上海前衛生態村休閑農業旅遊聚集區
上海澱山湖金龜島漁村
上海聯怡枇杷生態園
上海崇明明珠湖景區
江蘇省
南通市海安縣中洋河豚庄園
張家港市永聯村
南京市高淳縣銀林生態園
泰州市江蘇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
浙江省
嘉興碧雲花園有限公司
台州市三特漁村休閑觀光農業園區
溫州市甌海白雲山農業觀光園區
安徽省
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
蚌埠市禾泉農庄
鳳陽縣藤茶山莊
福建省
南安市香草世界度假村
南靖縣雲水謠
寧德市上金貝畲家寨
江西省
江西得雨生生態園
江西新光山水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省
山東冠縣梨園生態旅遊有限公司
山東萊蕪呂祖泉旅遊區
德州馨秋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
固始華陽湖生態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鄭州豐樂農庄有限公司
河南中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當道茶文化旅遊山莊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鎮安福桃緣景區
京山丁家沖村休閑農業 觀光園
湖南省
長沙市滴翠山莊
郴州市桂陽縣奇秀山莊
岳陽市君山區虹宇生態農庄
常德市安鄉縣土生源避暑山莊
廣東省
廣東長鹿環保度假農庄
珠海市一棵樹休閑農庄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北流綠滿地提子觀光園
三江侗族自治縣丹州村休閑農業旅遊區
南寧鄉村大世界
梧州市藤縣石表山休閑旅遊景區
海南省
三亞小魚溫泉
興隆熱帶植物園
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
文昌文亭休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龍泉鄉園)
重慶市
江津區四面山鎮四面村
長壽區「福村」香耕村文化體驗園
綦江縣永新鎮梨花山
四川省
成都雙流縣元聰萬畝生態休閑農業田園區
西貢市自流井區飛龍峽景區
瀘州市納溪區天仙硐景區
綿陽市北川縣維斯特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貴州省
貴陽市開陽縣十里畫廊鄉村旅遊區
遵義市務川自治縣龍潭仡佬丹砂古寨旅遊景區
遵義市湄潭縣四品君旅遊有限公司-茶海生態園
雲南省
麗江拉市海美樂旅遊度假有限公司
西雙版納傣族園有限公司
宣威市虹橋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陝西省
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劉家營村
榆林市神木縣陝北民俗文化大觀園
銅川豐潤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陽光綠都休閑山莊
渭南市臨渭區渭北葡萄產業園
甘肅省
甘肅省臨夏州觀灘溝生態旅遊經濟開發有限公司
酒泉市肅州區生態農業觀光園
青海省
湟源縣西石峽鄉村生態旅遊園
湟中縣萬聚源生態園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金鳳區盈南生態園
寧夏賀蘭縣寧夏園藝產業園
寧夏鹽池縣哈巴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阜康市瑤池休閑農業園
庫爾勒市普惠休閑農業園
岳普湖縣達瓦昆沙漠休閑風景區
昌吉市杜氏休閑農業庄園
大連市
普灣新區東溝農業旅遊風景區
庄河市冰峪酒庄生態園有限公司
青島市
嶗山區王哥庄街道曉望社區
青島藏馬山鄉村旅遊休閑度假地
寧波市
騰頭村
寧海縣歡樂佳田農場
廈門市
廈門市同安區麗田園農家樂專業合作社
廈門市海滄區青龍寨果園觀光有限公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農五師怪石峪風景區
2012年度[1]
河北省涉縣、圍場縣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
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集安市、琿春市
黑龍江省鐵力市、賓縣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如皋市
浙江省桐廬縣、遂昌縣
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
福建省閩侯縣、漳平市
江西省井岡山市
山東省沂源縣、煙台市牟平區
河南省鄢陵縣、新縣
湖北省洪湖市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岳陽市君山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縣
海南省保亭縣
重慶市大足縣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汶川縣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鳳縣
甘肅省敦煌市
青海省貴德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縣
青島市平度市
2013年度[4]
北京市延慶縣
河北省灤平縣
山西省榆次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遼寧省遼中縣
吉林省撫松縣、豐滿區
黑龍江省虎林縣
上海市奉賢區
江蘇省盱眙縣、興化市
浙江省上虞市、江山市
安徽省潁上縣
福建省長泰縣、順昌縣
江西省靖安縣、石城縣
山東省沂南縣、岱嶽區
河南省確山縣
湖北省谷城縣
湖南省桂陽縣
廣東省新興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
重慶市黔江區
四川省蒼溪縣、平昌縣
貴州省雷山縣、興義市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彌勒市
陝西省平利縣
甘肅省永靖縣
青海省湟中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五家渠市

『肆』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哪些植物

植物種類有23個群系、2000多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植物有學名:
1、香果樹,物種簡介

學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英文:Henry Emmenopterys

科名:茜草科 Rubiaceae

落葉喬木。葉對生,有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全緣;托葉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項生的圓錐花序狀;花大,淡黃色,有柄;花萼小, 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脫落性,在一花序中,有些花的萼裂片的1片擴大成葉狀,白色而顯著,結實後仍宿存;花冠漏斗狀,有絨毛,頂端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於房2室,花柱線形,柱頭全緣或2裂,胚珠多數。蒴果長橢圓形,兩端稍尖,成熟後裂成2瓣;種子極多,細小,周圍有不規則的膜質網狀翅。

僅1種,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西南諸省。

茜草科落葉大喬木,古老孑遺植物,中國特有單種屬珍稀樹種,分布於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和西南部、浙江東南部和西部、福建北部和中部、江西東部和西部、湖南西南部和西北部、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東部和中南部、河南南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廣西東北部和西北部、貴州東北部和西南部、雲南東南部和西北部。在神農架林區主產於南部海拔600一1400米的山坡或山溝邊林中。板侖電站後山腰海拔1050米處有一株香果樹,高約 28米,胸徑186 厘米,樹齡約300年,是神農架山地和湖北省目前發現的最大香果樹。香果樹樹姿態優美,花色艷麗,也是很好的觀賞植物。

保護植物

保護級別 2

分布在 江蘇(宜興)、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廣西、雲南、四川、陝西、河南(桐柏)

現狀 稀有種。香果樹為我國亞熱帶中山或低山地區的落葉闊葉林或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的伴生樹種,分布范圍雖然較廣,但多零散生長。由於毀林開荒和亂砍濫伐,加上種子萌發力較低,天然更新能力差,因而分布范圍逐漸縮減,植株日益減少,大樹、老樹更是罕見。

海拔下限(米) 一般 700 在江西、安徽境內可下降至400

海拔上限(米) 一般1300 而在雲南則可上達1600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呈小片狀剝落;小枝有皮孔和托葉環。葉對生,厚紙質,寬橢圓形至寬卵形,長15-20厘米,寬8一1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側脈和脈腋內有淡黃色柔毛或近無毛,或有時全有毛;葉柄長,初時紅色;托葉大,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頂生、疏散的大型圓錐花序狀;花較大,淡黃色,有短梗;花萼近陀螺形,萼檐5裂,裂片頂端截平,花後脫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有1片擴大成葉狀,色白而宿存於果實上;花冠漏斗狀,長約2厘米,被柔毛;於房下位,2室。蒴果近紡錘形,長3一5厘米,具縱棱,成熟時紅色,室間開裂為2果瓣;種子多數,小而有闊翅。

特性 香果樹喜溫和或涼爽的氣候和濕潤肥沃的土壤。分布區內年平均溫18--22℃,在廬山能耐極端最低溫-15℃,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一般集中於5-8月,相對濕度為70--85%。土壤為山地黃壤或沙質黃棕壤,pH值5--6。通常散生在以殼斗科Fagaceae為主的常綠闊葉林中,或生於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內。香果樹為偏陽性樹種,但幼苗和10齡以內的幼樹能耐蔭蔽,10齡以上多不耐陰,一般在30齡以上的壯齡樹才能開花結實。7~9月開花,果實10-11月成熟;種子有翅,借風力傳播。

保護價值 香果樹為我國特有單種屬植物,對研究茜草科系統發育和我國南部、西南部的植物區系等均有一定意義。木材供建築、傢具等用。樹姿優美,花大而艷麗,又為優良的觀賞植物。

保護措施 建議在分布區內已建立的自然保護區應將香果樹列為保護對象。未見保護區的產地,應禁止砍伐,保護母樹,並采種育苗,營造以香果樹為主的混交林。植物園、樹木園應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香果樹一般2年或4年結實一次。果熟後立即採收,放在通風處乾燥,2--3天開裂後選出飽潤的種子,在沙藏低溫下保存,或隨即條播;10--15天出芽,需搭蓋蔭棚,保持床地濕潤;苗高20厘米後移植一次;高40厘米後可出圃造林。亦可用扦插法繁殖,插條成活後,3年可出圃造林。

葯用用途

【葯 名】:香果樹
【拼 音】:XIANGGUOSH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茜草科植物香果樹的根、樹皮。
【功 效】:和胃止嘔。
【主 治】:用於反胃嘔吐。
【性味歸經】:辛、甘,微溫。入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別 名】:大貓舌(浙江)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西南至東部。
【拉丁名】:Emmenopterys henryioliv.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2、伯樂樹:
中文名: 伯樂樹

拉丁文名:Bretschneidara sinensis Hemsi.

異名:山桃樹、鍾萼木

分類:伯樂樹科 Bretschneideraceae本科僅1屬,1種、中國特產。

保護等級: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0m,胸徑60cm。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3。大型總狀花序頂生,花粉紅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種子橙紅色。伯樂樹的樹體雄偉高大,綠蔭如蓋,樹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主幹通直,出材率高,在闊葉樹中十分少見;花大,頂生總狀花序,粉紅色,非常可愛;蒴果梨形,暗紅色,5-6月開花,10-11月果熟;

該樹結實大小年明顯。鮮果出種率約為20%;種子千粒重515—755克,場圃發芽率約85%。
生態學特性
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之間。伯樂樹系陰性偏陽樹種。幼年喜蔭喜濕,中年以上喜光喜濕。在天然林中,一般同甜櫧、青岡櫟、酸棗、擬赤楊、藍果樹及楠木類等樹種混生。對土壤肥力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在天然林中,長在溝邊、山谷等土壤肥沃、濕潤的地方生長較快;而長在山岡、山頂的則生長不良。
分布
浙江省慶元、龍泉、遂昌、雲和、泰順等市(縣)均有生長,以龍泉城北、錦旗、八都及昴山、鳳陽山等地分布較多。

我國雲南東部、貴州、廣東、廣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區均有分布。
保護價值
伯樂樹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的單種科和殘遺種。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學價值,並被國家列為—級保護植物。

材質優良,花形大,色艷麗,是既可用材又可觀賞的珍貴樹種。適應性強,根系發達,可選作低山營造混交林和進行四旁綠化。樹干通直,紋理直,色紋美觀,為優良傢具用材。

培植要點
一、采種:

種子外種皮黃色多汁,內種皮白色薄而脆;外種皮是必須去掉的,否則易發生霉變。在去掉外種皮時,可放適量洗衣粉輕輕搓洗,切勿用力過度弄破內種皮,否則也易霉變。同時,種子應隨采隨播,切勿暴曬;也不能幹藏,干藏的種子極易喪失發芽力。暫時不能播種的,應用濕潤河沙貯藏。

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結實有大小年之分,結實樹齡一般在15年生以上。采種要選擇20~30年生的健壯母樹。當果實由青綠色變紅褐色時,即可采種。採回後攤在通風處陰干,待果開裂後剝出種子,再將種子浸在水中洗去外種皮,陰干1~2天後沙藏。

二、育苗:

選取排灌方便,沙質壤土的圃地,每畝施腐熟欄肥500公斤,鈣鎂磷肥200公斤,耕耙後築畦。早春條播,條距25厘米,播種溝深3厘米,每畝播種量12.5~15公斤。播種後覆焦泥灰厚約3厘米,再蓋狼衣草。春播後約2個月發芽出土,20天後苗木基本出齊。出土後及時揭取苗床覆蓋的草,並適時除草,施追肥。在苗木生長期間,要拔草施肥6~7次。一年生苗平均高18厘米,根莖0.6厘米,林地條件好的地方,當年可出圃造林,一般需移植或留床一年再出圃造林。每畝產苗2.5~3.0萬株。

三、造林技術:

1.造林地選擇
伯樂樹對土壤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應選擇在海拔200~800米、土壤肥沃、濕潤、避風的陰坡山谷或山坡下部為好。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易受凍害,不宜造林。

2.整地方式
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雜灌草,塊狀整地。挖定植穴,穴徑60厘米、深50厘米。

3.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為株行距2.5×3.0米(即每畝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4.造林季節
宜在早春雨後陰天進行,成活率可達85%以上。

5.造林方式
栽植前最好放基肥和回填表土,栽植時,做到苗正、根舒、泥緊。

四、撫育管理:

1.幼林撫育
造林後應加強幼林培育管理。每年除草鬆土1~2次,擴穴埋青。

2.間伐和主伐期
伯樂樹生長前期表現緩慢,20年後至50胸徑和材積生長都處於速生階段,間伐期30年,主伐期在55~60年。
葯物信息
【性味歸經】甘、辛、平入肝、脾、胃三經

【來源】為鍾萼木科植物鍾萼木的樹皮。

【植物形態】鍾萼木【採集】夏、秋採收。

【功用主治】治筋骨痛。

【用法與用量】搗爛外敷。
3、傘花木:中文名 傘花木

拉丁科名 Sapindaceae

中文科名 無患子科

保護級別 2

分布 台灣、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

現狀 稀有種。傘花木星散分布於我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僅見於低山溝谷和溪谷林中,易遭砍伐,資源日見稀少,現存植株多為砍伐後的萌櫱株,且常見病腐。

海拔下限(米) 150

海拔上限(米) 800 最高1600

形態特徵 喬木或小喬木,高6-20米。葉互生,偶數羽狀復葉,連葉柄長15-45厘米,葉柄和葉軸被柔毛;小葉4一10對,近對生,長圓狀卵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7一11厘米,寬2.4一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疏齒,通常僅下面中脈上疏被柔毛;小葉柄短。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長15一18厘米;花小,單性異株;雄花梗較雌花梗纖細,長約2毫米,被微柔毛;花萼5深裂,被毛,花瓣5,長圓狀匙形,基部無鱗片,外面被微柔毛;花盤環狀,無毛;雄蕊8。蒴果球形,長7-9毫米,直徑7一8毫米,3深裂,果皮革質,通常僅1個分果瓣發育,密被褐灰色短絨毛;種子球形,黑色,有光澤,種臍小。

特性 傘花木主要分布在溝谷溪旁的常綠闊葉林中。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16--21℃,1月平均溫5--12℃,個別地區達0℃以上,極端最低溫可達-17℃,7月最高溫5--30℃,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個別可達2700毫米。土壤主要為紅壤或黃壤。為偏陽性樹種,萌櫱力強。花期4--10月,果期7--10月。

保護價值 傘花木為第三紀殘遺於我國的特有單種屬植物,對研究植物區系和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有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建議在分布區內已建立的自然保護區,應將傘花木列入保護對象,嚴禁砍伐破壞,並促進天然更新,加強撫育管理。湖南南嶽樹木園已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造林地以土壤深厚、肥沃、濕潤的低山較好。育苗法與一般常綠闊葉樹相同,用1年生苗造林。直播也可以成功。
4、銀杏:銀杏又名白果,屬於乾果類,在諸多的乾果中,銀杏的經濟價值排名第三。白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食用和葯用。 中國白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銀杏葉、果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尤其是防治高血壓、心臟病重要的醫葯原料,從銀杏葉中提取物可以「捍衛心臟,保護大腦」,特別是葉片的化學提取物達160餘種,其有效利用是當今世界最熱門的話題,果是高級滋補保健品。

食用白果,養生延年,銀杏在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習慣。西方人聖誕節必備白果。就食用方式來看,銀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白果的葯用主要體現在醫葯、農葯和獸葯3個方面。明代李時珍曾曰:「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清代張璐璐的《本經逢源》中載白果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可治療「瘡疥疽瘤、乳癰潰爛、牙齒蟲齲、小兒腹瀉、赤白帶下、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症」。明代江蘇、四川等地曾出現了用白果炮製的中成葯,用於臨床。銀杏外種皮含有大量的氫化白果酸和銀杏黃酮。外種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較好的鎮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質與環磷醯胺及地塞米松類似。外種皮醇類中間體對22種臨床常見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為81%。0.1%的氫化白果酸抑制25種種臨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為92%。此外,外種皮提取物對蘋果炭疽病等11種植物病菌的抑制率達88%-100%。醇提取物對絲棉金尺蠖3天內防治率達100%,同時可防治葉蟎、桃蚜、二化螟等害蟲。據《民間獸醫本草》記載,銀杏制劑可治家畜勞傷吊鼻、肺癰咳喘、肺虛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帶等症。山東牧畜醫站研製的定喘湯,治療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治癒率達95%。

銀杏葉也具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到目前為止已知其化學成分的銀杏葉提取物多達160餘種。主要有黃酮類、萜類、酚類、生物鹼、聚異戊烯、奎寧酸、亞油酸、蟒草酸、抗壞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等。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於60年代用銀杏葉研製出舒血寧針劑,經試驗對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同時,銀杏葉也可以作為農葯使用。將1kg葉加水20kg,煮沸30分鍾,然後泡2-3天,取其葯液噴紅蜘蛛、菜青蟲防蟲率達90%以上,而且無殘留。

銀杏及銀杏葉被用於製作健康枕頭,《枕頭記》中記錄:銀杏的種核俗稱白果,品味甘美,營養豐富,醫.食俱佳,也作葯膳或入葯,銀杏的葉子.種皮和樹根均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入中葯,精選三齡以上銀杏葉等名貴中草葯配製成銀杏葉健康枕.淡淡幽香,能改善人體呼吸,提高睡眠質量,長期使用可以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防止成年人因血管老化引起的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等,可使成年人尤其在中老年時期維持正常的心臟輸出量以及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的天然物質,使人盡可能保持正常的細胞生命周期。

用銀杏葉提取物配製的護膚、護發、保健等方面的產品達50餘種。此外,江蘇大豐銀杏基地有10公分以上2萬株利用銀杏葉研製的銀杏葉飲料、銀杏桃果汁、銀杏啤酒、銀杏茶等保健品已在市場上流通,並取得了良好效果。江蘇省邳州市在銀杏葉的種植和加工提取物(GBE)生產方面處於全國先進行列。中國有成千上百個用銀杏果葉機器提取物為原料,研究開發保健食品,醫葯品、化妝品的科研、生產和教學單位,銀杏的產品琳琅滿目,銀杏的科學研究論文不計其數,銀杏的產值已在中國各銀杏產區的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的比例,銀杏的資源和深加工產品市場在國內外競爭激烈。

銀杏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從栽培角度上看,銀杏屬於果樹一乾果;屬於林木一用材樹種、防護樹種、抗病蟲樹種、長壽樹種及耐污染樹種。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護村林、林糧間作及「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它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葉子和種子,同時還可以凈化空氣、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農田小氣候,是一個良好的造林、綠化及觀賞樹種,對農林種植結構調整、平原農區林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銀杏木材優質,價格昂貴,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木材質具光澤、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著漆、掘釘力小,並有特殊的葯香味,抗蛀性強。銀杏木除可製作雕刻匾及木魚等工藝品,也可製作成立櫥、書桌等高級傢具。銀杏木具共鳴性、導音性和富彈性,是製作樂器的理想材料。可製作測繪器具、筆桿等文化用品,也是製作棋盤、棋子、體育器材、印章及小工藝品的上等木料。在工業生產上,銀木最適宜製作X線機濾線板、紡織印染滾、機模及脫胎漆器的木模、膠合板、砧板、木質電話等。

銀杏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銀杏夏天一片蔥綠,秋天金黃可掬,給人以俊俏雄奇、華貴典雅之感。因此古今中外均把銀杏作為庭院、行道、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

注意事項
銀杏葉不能與茶葉和菊花一同泡茶喝。 銀杏內含有大量的銀杏酸,銀杏酸是含有毒性的,一般買來的葉子未經過深加工和提取,裡面的銀杏酸含量高達3000-4000ppm,特別銀杏酸是水溶性的,一泡水不但沒有吃到裡面的銀杏黃銅和銀杏內脂等有效物質,反而效果是相反的,裡面有毒!
等17種,葯用植物740多種。七星嶺之金錢柳,樹高丈余,綠葉中空如串串古錢。白面石有株癢樹,又稱敏感樹,若用手指輕抓樹干,全樹枝葉會顫動。五指石附近生長紫荊茶樹兩株,樹形略似普通油茶,但卻於每年盛夏六月開出淡紅色茶花,實屬罕見。

『伍』 丹陽最大的諸多姓氏中,毛姓的來源

毛姓的發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國了。毛國所在地,根據人們的考證,就在今河南宜陽一帶。毛姓以此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遷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陽城一帶)河南的滎陽兩地發展起來。之後,又以此為中心,向全國播遷。

毛姓另一來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現在河南宜陽靈寶一帶。聃是周文王的一個兒子,是個伯爵,人稱伯聃。其子孫亦以邑為姓。這兩支毛姓其實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後人。

周文王的這支後裔,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著名人物。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後來是戰國時代的毛遂,以及傳《詩經》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萇等。

二、毛姓變遷

南北朝時期,毛姓也有少數民族的血統加入,這就是《姓氏·考略》所說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鍵將有毛貴,見《後秦錄》。」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遷江南各地,據後來的學者考證,約在漢唐時期。一支毛姓人從中原遷居今江西吉州龍城(江西吉水),其後便在這里發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華的率領下遷居雲南瀾滄衛(今瀾滄縣),明朝立國之後,毛太華又率長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鄉北門外緋子撟(今湘鄉火車站附近)。十餘年後,毛清一、毛清四又遷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並最終在此定居下來。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傳的帶領下遷到這里。從此,上述兩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帶生息繁衍,辛勤勞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華下傳20代,才出了一位改寫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毛澤東。

今天,以人口多寡計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三、毛姓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當推家喻戶曉的謀士--毛遂。毛遂為戰國時趙國人,平原君門下食客,歷來不受器重。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圍邯鄲,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薦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談判,不得要領。關鍵時刻,毛遂按劍而上,直說厲害,說服楚王同意趙楚合縱。平原君趙勝由此嘆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毛遂從此脫穎而出,被平原君待為上賓。

到漢元帝時,出了一名畫家,名毛延壽。傳說,漢元帝妃子太多,於是命令毛延壽等人將宮女們的形象畫出來,以供皇上選擇;眾多宮女都爭相賄賂畫工,以求元帝寵幸,只有王嬙王昭君不肯干這樣的事,結果她未能見到天子。後來,漢與匈奴和親,王昭君被選中,准備前往塞北為匈奴王之妻,臨行時元帝召見,發現其貌為宮人之最,但既已答應匈奴,卻也只能忍痛割愛;後來元帝仔細偵查此事,遂將毛延壽等人統統斬首,棄於街市。

西漢時,還出現了兩位詩學家毛亨和毛萇。毛亨一說為西漢魯人(郡治今山東曲阜一帶),另一說為河間(郡治今河北獻縣東南)人。據傳他為古文經學「毛詩派」的開創者,曾作《毛詩故訓傳》,以授毛萇,史稱「大毛公」。毛萇為西漢趙(郡治今河北邯鄲西南)人,據稱其詩學傳自毛亨,曾任河間獻王博士,史稱「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農民起義軍將領毛貴(?~1359年)。龍鳳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連克膠州、萊州(今山東掖縣),繼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劉福通分三路掃北,他率東路軍,次年克青州、滄州、長蘆、濟南等地,立賓興院,選用官吏;興辦屯田,規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軍需。轉而攻克薊州(治今天津市薊縣),鋒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後被趙均用殺害。

明朝有個藏書家叫毛晉(1599~1659),字子晉,號潛在;原名鳳苞,字子久。江蘇常熟人。藏書達八萬四千餘冊,其數量幾與後來毛澤東先生的藏書相埒。毛晉藏書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閣,目耕樓以儲之。曾校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好鈔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後人稱之為「毛鈔」,著有《隱湖題跋》,並編有《毛詩陸疏廣要》。

拿《明史》與《宋史》相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後來愈發達,幾成簪笏蟬聯,前後輝美之勢。茲就《明史》所載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臚舉如下,以窺就裡:

毛玉:雲南右衛軍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任南京吏科給事中,多有政績,死於獄中,贈光祿少卿。其先祖當為元末從吉州避往雲南省,有可能是毛太華之後,因毛太華遷湘時,只有兩個兒子隨往。

毛伯溫:安汝厲,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毛氏族譜》說「二十一世,傳至伯溫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可見他與韶山毛姓有淵源關系。這里的「二十一世」,是從江西吉水毛氏始遷祖、宋工部尚書毛讓算起的,從毛讓到毛伯溫(北宋到明中後期),其間約500年。

毛愷:浙江江山(屬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進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文龍:浙江杭州人,年輕時替人看相謀生,習孫吳兵法,好談兵事。 天啟元年五月率軍丁將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將佟養真父子於鎮江,一舉收復遼東數百里江山,史稱「鎮江大捷」。後率部撤往鴨綠江口近海的皮島,隨後晉升為總兵。天啟六年(1626年),寧遠大戰時毛文龍襲擊永寧,迫使後金回師沈陽。天啟七年(1627年)寧錦大戰時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皇太極被迫撤軍。他所創建的東江鎮巍然屹立於敵後,成了牽制後金遠途作戰的一顆釘子,長期制約著後金南侵的步伐。

毛士龍:江蘇宜興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杭州推官,刑科給事中,左僉都御史。還有湖北公安縣的毛羽健,浙江餘姚的毛吉,河南鄧縣的毛弘,江蘇崑山的毛澄,山東掖縣的毛紀等等,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在朝廷里任過要職。

到清朝,毛姓涌現了好幾位有影響的文學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學家。字稚黃,又名,字馳黃,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諸生,明亡之後不求仕進。曾從事音韻學研究,也能詩文,與毛奇齡、毛際可齊名,時稱「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書》、《思古堂集》、《詩辨坻》、《韻學通指》、《南曲正韻》等。

毛奇齡(1623~1713),清經學家,文學家。字大可,號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浙江蕭山人。康熙時,任翰林院檢討,明史館撰修官等職。治經史及音韻學,所撰《四書改錯》,對當時用以科舉取士的朱熹的《四書集注》有所抨擊。能散文詩詞,並從事詩詞的理論批評,有《西河詩話》、《西河詞話》。又通音律,撰有《競山樂錄》等,著作編為《西河合集》。

毛宗崗:清初小說評點家,字序始,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評刻《三國演義》,將羅貫中原本,加以修訂;整頓回目,改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成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評語中,依據朱熹《通鑒綱目》,增強了尊劉黜曹的封建正統觀念,藝術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脫當時評點派的習氣。

從以上列舉的毛姓名人來看,宋代以前的毛姓名人多出自黃河流域的陝西一帶,宋至清代毛姓名人多出自長江中下游的江浙一帶。在中國的歷史上,毛姓並不是一個大姓,但十分活躍。江山代有才人出,隨著姓氏的遷徙,人才重心也在不斷變化。

迄近代,遷居到湖南的毛姓經歷數百年的發展,靈秀郁積而磅礴,終於在時勢的推涌下乘時而起,出現了一代偉人毛澤東。

『陸』 遂昌有幾個景點

風景名勝
濂溪起源於馬頭蘇庄灘,經雲峰鎮,在庄山注入襟溪,源遠流長,長濂村由此得名。聳立在水口的兩座山,一座恰似一條巨蟒橫卧水中,稱為「蛇山」;而另外一條就象一隻神龜翹首凝望,稱為「龜山」。龜山、蛇山連在一起像一個大水壩,中間的缺口就是水壩的閘口,因而稱為龜蛇壩水口。傳說真武大帝矗立中間,金童玉女站兩邊,左腳踏蛇,右腳踏龜,蛇龜壩水口氣勢雄偉。
湖山森林公園位於遂昌西北部,距縣城60公里,東連白馬山,西鄰九龍山,西北與衢州市交界,東西1公里
,南北26公里,面積56416公頃,水域面積廣闊,境內森林覆蓋率84%,年平均氣溫15.5-17.1℃。景區內烏溪江水庫、森林峽谷風光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有「一水迢迢百二灣」的周公源,有「小三峽」之譽的西門峽、台灣峽、天門峽、有明珠映霞、湖山溫泉等名勝及焦灘的獨山歷史文化保護區和王村口紅軍挺進師革命紀念館。
白馬山森林公園位於浙江省遂昌縣城西,總面積16212公頃。距浙贛鐵路干線龍游站60公里,距杭州市區3個多小時車程。公園內氣候宜人,生態環境優越。據調查,公園內有南方紅豆杉、長葉榧、鵝掌楸、香果樹、凹葉厚朴等11種植物列入國家級保護植物,有黑麂、豹、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黑熊、獼猴、小靈貓等23種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
神龍谷風景旅遊區起始距縣城3公里,總行程50公里,景區內林海茫茫、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神龍谷從頭至尾,無論是兩側青山,還是中間的綠水均象兩條山龍,一條水龍,共舞於浙西大地,給世人帶來吉祥、富貴、健康、谷中的奇峰異石,飛瀑流泉,深山老林,奇花異草,珍禽走獸,無處無時都充滿大自然的神奇,景區由長壽谷、伊甸園、情人湖、情人谷、6636考古區、神龍一漂、十八里翠、神龍飛瀑、翠仙谷、林海換肺區十大景區組成。
南尖岩位於遂

好川古文化遺址
昌縣城西南部,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10平方公里,境內主要分九大景區三十多處景點,丘陵起伏多姿,田園村落景緻宜人。融奇峰怪石、林海雲霧、飛瀑流泉、珍禽異獸於一爐。主峰海拔1626米,公路直達景區中心石筍頭村。天柱峰景區一對石柱突兀而起,高達百米;瑤池景區在山頂有2000平方米的高山湖,有湖中樹林景觀;瀑布區景緻各異,石林區儀象萬千。
好川古文化遺址位於遂昌縣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鄉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東部土名嶺頭崗的小山崗上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處,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計1062件。經專家鑒定,屬於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區是首次發現,為1997年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墓葬的頭向多朝東南,絕大多數墓葬的墓向在95°--160°之間,僅10座墓葬的墓向在27°-55°之間,表明好川文化受共同的原始宗教的制約。葬具外填土內放置隨葬器物也是好川文化頗具特色的葬谷。好川文化陶器從墓葬隨葬品看,夾砂陶數量不多,但夾砂陶釜始終存在,夾砂陶鼎數量很少,而可能作為陶鼎替代器的泥質陶三足盤數量不少,表明好川文化可能在仙霞嶺山地為適應環境而有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反映精神意識的葬俗則保留了其原有的文化傳統。
鞍山書院景區位於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雲峰鎮長濂村南部的馬鞍山緩坡處,屬長濂村休閑旅遊風景區景點之一,距遂昌縣城10公理,距遂昌金礦約5公理,地處松陽、遂昌、武義、金華、龍游五縣的交界處,龍麗高速公路出口處,交通便利。
施茶亭位於前往鞍山書院的半山腰蓄水池西側,歇山頂木質涼亭。此亭建造據說源自於「鬥茶」習俗,故又名鬥茶亭。長濂村人傳承遂昌農村樂善好施的傳統習俗,用遂昌特產茶葉招待到訪旅客並進行茶藝表演。此亭也是遊客休息和觀賞長濂全景之處。

『柒』 我國有哪些國家森林公園哪個省份最多

天 津(1處)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河 北(23處)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木蘭圍場國家森林公園、磬棰峰國家森林公園、金銀灘國家森林公園、石佛國家森林公園、清東陵國家森林公園、霧靈山國家森林公園、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黃羊山國家森林公園、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野三坡國家森林公園、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武安國家森林公園、狼牙山國家森林公園、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駝梁山國家森林公園。山 西(18處)五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恆山國家森林公園、雲崗國家森林公園、龍泉國家森林公園、禹王洞國家森林公園、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五老峰國家森林公園、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崖洞國家森林公園、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太原森林公園。
內蒙古(16處)紅山國家森林公園、察爾森國家森林公園、黑大門國家森林公園、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巴林喇嘛山國家森林公園、紅花爾基國家森林公園、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興隆國家森林公園、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遼 寧(23處)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首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庫區國家森林公園、本溪國家森林公園、隕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臣縣國家森林公園、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仙人洞國家森林公園、大連國家森林公園、長山群島國家森林公園、普蘭店國家森林公園、大黑山國家森林公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金龍寺國家森林公園、本溪環城國家森林公園、冰砬山國家森林公園、猴石國家森林公園、千山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
吉 林(16處)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玉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三角龍灣國家森林公園、白雞腰國家森林公園、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半拉山國家森林公園、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大安國家森林公園、白山市國家森林公園、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拉法山國家森林公園、松花湖國家森林公園、長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圖們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延邊仙峰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30處)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烏龍國家森林公園、哈爾濱國家森林公園、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齊齊哈爾國家森林公園、北極村國家森林公園、長壽國家森林公園、大慶國家森林公園、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五營國家森林公園、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一面坡國家森林公園、龍鳳國家森林公園、金泉國家森林公園、烏蘇里江國家森林公園、桃山國家森林公園、驛馬山國家森林公園、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綏芬河國家森林公園、日月峽國家森林公園、八里灣國家森林公園、雪鄉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梅花山國家森林公園、鶴崗國家森林公園、青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沾河國家森林公園、廻龍灣國家森林公園。
上 海(4處)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共青國家森林公園、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江 蘇(12處)虞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徐州環城國家森林公園、宜興國家森林公園、惠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吳國家森林公園、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太湖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崑山森林公園(3150畝)
浙 江(21處)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寧波天童森林公園、竹鄉國家森林公園、雁盪山國家森林公園、溪口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雙龍洞國家森林公園、華頂國家森林公園、蘭亭國家森林公園、香榧國家森林公園、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花岩國家森林公園、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遂昌國家森林公園;
安 徽(25處)黃山國家森林公園、琅琊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徽州國家森林公園、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浮山國家森林公園、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韭山國家森林公園、橫山國家森林公園、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萬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福 建(8處)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華安國家森林公園、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岩國家森林公園、旗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元國家森林公園、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江 西(16處)三瓜侖國家森林公園、廬山山南國家森林公園、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馬祖山國家森林公園、鄱陽湖國家森林公園、靈岩洞國家森林公園、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翠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泰和國家森林公園、鵝湖山國家森林公園、龜峰國家森林公園、上清國家森林公園、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山 東(36處) 抱犢崮森林公園、嶧山國家森林公園、十八盤山國家森林公園、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嶗山國家森林公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黃河口國家森林公園、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羅山國家森林公園、長島國家森林公園、沂山國家森林公園、尼山國家森林公園、泰山國家森林公園、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柳埠國家森林公園、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槎山國家森林公園、葯鄉國家森林公園、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靈山灣國家森林公園、雙島國家森林公園、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偉德山國家森林公園、珠山國家森林公園、臘山國家森林公園、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牛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岠嵎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森林公園、濟南森林公園 、蟠龍山森林公園 、山東葯鄉森林公園 、五峰山省級森林公園
河 南(19處)嵩山國家森林公園、寺山國家森林公園、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薄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封國家森林公園、亞武山國家森林公園、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南灣國家森林公園、甘山國家森林公園、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神靈寨國家森林公園、銅山湖國家森林公園、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郁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 北(17處)九峰國家森林公園、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玉泉寺國家森林公園、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大口國家森林公園、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江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潛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洈水國家森林公園、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 南(24處)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莽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九疑山國家森林公園、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夾山國家森林公園、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河伏國家森林公園、峋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花宕溪國家森林公園、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雲陽國家森林公園、中坡國家森林公園; (其中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座森林公園)
廣 東(14處)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萬育國家森林公園、小坑國家森林公園、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東海島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樵山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圭蜂山國家森林公園、英德國家森林公園;
廣 西(12處)桂林國家森林公園、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大瑤山國家森林公園、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
海 南(5處)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海口火山國家森林公園、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
重 慶(10處)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茂雲山國家森林公園、雙掛山國家森林公園、小三峽國家森林公園、金佛山國家森林公園、黔江國家森林公園、橋口壩國家森林公園、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 川(20處)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雙桂山國家森林公園、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高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嶺國家森林公園、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海螺溝國家森林公園、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寨國家森林公園、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佛寶國家森林公園、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華鎣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措普國家森林公園、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
貴 州(6處)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竹海國家森林公園、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玉舍國家森林公園、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 南(26處)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星國家森林公園、清華洞國家森林公園、東山國家森林公園、來鳳山國家森林公園、花魚洞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泉國家森林公園、菜陽河國家森林公園、金殿國家森林公園、章鳳國家森林公園、十八連國家森林公園、魯布格國家森林公園、珠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鍾靈山國家森林公園、畹町國家森林公園、棋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靈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小白龍國家森林公園、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飛來寺國家森林公園、圭山國家森林公園、昆明西山森林公園。
西 藏(1處)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
陝 西(14處)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延安國家森林公園、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天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驪山國家森林公園、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
甘 肅(11處)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松鳴岩國家森林公園、雲崖寺國家森林公園、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麥積山國家森林公園、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渭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天祝三峽國家森林公園、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青 海(4處)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通國家森林公園、群加國家森林公園。
寧 夏(3處)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
新 疆(7處)照壁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池國家森林公園、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塔里木胡楊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

『捌』 全國旅遊年卡一卡通包括哪些景點

京1 北京 延慶 八達嶺水關長城 40 免票不限次
京2 北京 昌平 十三陵昭陵5A景區 35 免票不限次
京3 北京 西城 中國地質博物館 30 免票不限次
京4 北京 西城 北京天文館 10 免票不限次
京5 北京 西城 郭沫若紀念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6 北京 東城 孔廟和國子監 30 免票不限次
京7 北京 朝陽 觀復博物館 50 免票不限次
京8 北京 豐台 世界花卉大觀園 50 免票一次
京9 北京 門頭溝 定都閣 50 免票不限次
京10 北京 門頭溝 百花山自然保護區 40 免票不限次
京11 北京 大興 呀路古熱帶植物園 60 免票不限次
京12 北京 延慶 八達嶺森林公園 40 免票不限次
京13 北京 延慶 松山森林公園 60 免票不限次
京14 北京 延慶 野鴨湖濕地公園 50 免票不限次
京15 北京 延慶 蓮花山森林公園 20 免票不限次
京16 北京 延慶 康西草原 30 免票不限次
京17 北京 昌平 十三陵雙龍山 15 免票不限次
京18 北京 昌平 大楊山森林公園 15 免票不限次
京19 北京 海淀 百望山森林公園 6 免票不限次
京20 北京 海淀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 10 免票不限次
京21 北京 通州 花仙子萬花園 50 免票不限次
京22 北京 懷柔 普羅旺斯薰衣草 40 免票不限次
京23 北京 懷柔 香草世界 40 免票不限次
京24 北京 懷柔 鹿世界主題公園 20 免票不限次
京25 北京 懷柔 月牙灣生態農庄 20 免票不限次
京26 北京 懷柔 青龍湖旅遊度假區 25 免票不限次
京27 北京 密雲 百年栗園會員農場 80 免票不限次
京28 北京 密雲 首雲國家礦山公園 68 免票不限次
京29 北京 順義 歐菲堡酒庄 30 免票不限次
京30 北京 順義 虎鱷農場 50 免票不限次
京31 北京 大興 留民營生態農場 36 免票不限次
京32 北京 大興 加勒比兒童城 60 免票一次
京33 北京 石景山 永定河觀光火車 50 免票一次
京34 北京 豐台 國際雕塑公園 10 免票不限次
京35 北京 海淀 雙秀公園 0.2 免票不限次
京36 北京 海淀 藝術博物館萬壽寺 20 免票不限次
京37 北京 東城 中國鐵道正陽門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38 北京 東城 警察博物館 5 免票不限次
京39 北京 東城 湖廣會館 10 免票不限次
京40 北京 東城 歷代帝王廟 20 免票不限次
京41 北京 東城 文天祥祠 5 免票不限次
京42 北京 西城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20 免票一次
京43 北京 西城 古錢幣展覽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44 北京 西城 梅蘭芳紀念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45 北京 西城 李大釗故居 20 免票不限次
京46 北京 西城 古陶文明博物館 50 免票不限次
京47 北京 朝陽 中國鐵道東郊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48 北京 朝陽 古觀象台 20 免票一次
京49 北京 朝陽 晉商博物館 50 免票不限次
京50 北京 通州 收音機電影機館 50 免票不限次
京51 北京 通州 三廟一塔景區 10 免票不限次
京52 北京 昌平 北方射擊場輕武器 30 免票不限次
京53 北京 石景山 中國第四紀冰川 10 免票不限次
京54 北京 石景山 慈善寺 8 免票不限次
京55 北京 石景山 承恩寺田義墓 8 免票不限次
京56 北京 大興 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70 免票不限次
京57 北京 大興 西瓜博物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58 北京 大興 老宋瓜園 30 免票不限次
京59 北京 懷柔 雲蒙山長城遺址 25 免票不限次
京60 北京 懷柔 摩崖石刻 12 免票不限次
京61 北京 延慶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60 免票不限次
京62 北京 延慶 詹天佑紀念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63 北京 延慶 山水畫廊朝陽寺 15 免票不限次
京64 北京 延慶 山水畫廊關帝廟 15 免票不限次
京65 北京 延慶 山水畫廊龍王廟 15 免票不限次
京66 北京 房山 十渡獼猴大峽谷 38 免票不限次
京67 北京 房山 十渡花果山景區 48 免票不限次
京68 北京 房山 十渡仙西山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京69 北京 房山 清江九龍潭 25 免票不限次
京70 北京 門頭溝 聚靈峽靈山古道 30 免票不限次
京71 北京 門頭溝 二帝山森林公園 30 免票不限次
京72 北京 門頭溝 靈溪風景區 20 免票不限次
京73 北京 門頭溝 珍珠湖風景區 20 免票不限次
京74 北京 平谷 老象峰旅遊景區 35 免票不限次
京75 北京 平谷 三羊古火山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京76 北京 密雲 白龍潭皇家公園 30 免票不限次
京77 北京 密雲 天門山風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京78 北京 密雲 青菁頂自然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京79 北京 密雲 雲蒙三峪風景區 25 免票不限次
京80 北京 密雲 九龍十八潭 21 免票不限次
京81 北京 懷柔 天池峽谷 26 免票不限次
京82 北京 懷柔 靈慧山紅螺慧緣谷 25 免票不限次
京83 北京 昌平 大嶺溝獼猴桃谷 20 免票不限次
京84 北京 昌平 虎峪自然風景區 15 免票不限次
京85 北京 昌平 棋盤山風景區 15 免票不限次
京86 北京 昌平 窪里鄉居樓 20 免票不限次
京87 北京 延慶 元代谷景區 40 免票不限次
京88 北京 延慶 古崖居風景名勝區 40 免票不限次
京89 北京 延慶 百里畫廊硅化木群 30 免票不限次
京90 北京 延慶 百里畫廊烏龍峽谷 30 免票不限次
京91 天津 天津 張學良少帥府 68 免票不限次
京92 天津 天津 大沽口炮台遺址 30 免票不限次
京93 天津 天津 文廟博物館 30 免票不限次
京94 天津 天津 戲劇博物館 10 免票不限次
京95 天津 天津 華夏鞋文化博物館 20 免票不限次
京96 天津 天津 時代記憶紀念館 100 免票不限次
京97 天津 天津 智利國家館 60 免票不限次
京98 天津 天津 寶成博物苑 50 免票不限次
京99 天津 天津 小站練兵園 50 免票不限次
京100 天津 天津 黑峪神秘谷 58 免票不限次
4 北京版/自駕版 1507
增101 北京 房山 十渡孤山寨 75 免票一次
增102 北京 房山 十渡樂佛山 80 免票不限次
增103 北京 順義 七彩蝶園 99 免票不限次
增104 北京 順義 河北村民俗體驗園 60 免票不限次
增105 北京 密雲 張裕愛斐堡酒庄 60 免票不限次
增106 北京 密雲 玫瑰情園 50 免票不限次
增107 北京 海淀 西山森林公園 10 免票不限次
增108 北京 朝陽 國家動物博物館 40 免票一次
增109 北京 朝陽 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 40 免票不限次
增110 北京 北京 自來水博物館 5 免票不限次
增111 北京 房山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30 免票不限次
增112 北京 豐台 北戲書館 20 免票不限次
增113 北京 大興 樂平御瓜園 20 免票不限次
增114 北京 朝陽 富國海底世界 120 優惠半價一次
增115 北京 延慶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 90 優惠半價一次
增116 天津 天津 薊州溶洞 60 免票不限次
增117 天津 天津 九山頂 40 免票不限次
增118 天津 天津 可樂馬古典傢具館 50 免票不限次
5 北京 150元包含的5家公園 1506
增1 北京 海淀 北京植物園 5 免票每天二次
增2 北京 東城 中山公園 3 免票每天二次
增3 北京 西城 景山公園 2 免票每天二次
增4 北京 宣武 陶然亭公園 2 免票每天二次
增5 北京 海淀 玉淵潭公園 2 免票每天二次
河北 1 河北 93 家
冀1 河北 保定 白洋淀鴛鴦島5A 40 免票不限次
冀2 河北 保定 白洋淀寶島5A 40 免票不限次
冀3 河北 保定 野三坡百草畔5A 60 免票不限次
冀4 河北 滄州 吳橋雜技大世界 160 免票月一次12其餘優惠到100
冀5 河北 石家莊 佛光山 60 免票不限次
冀6 河北 石家莊 藤龍山 65 免票不限次
冀7 河北 石家莊 蒼鷺峰自然風景區 45 免票不限次
冀8 河北 石家莊 紫海香田薰衣草庄園 40 免票不限次
冀9 河北 石家莊 紫雲山風景區 50 免票不限次
冀10 河北 石家莊 七女山 50 免票不限次
冀11 河北 石家莊 河北園博園 20 免票不限次
冀12 河北 石家莊 電視塔 30 免票不限次
冀13 河北 石家莊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 36 免票不限次
冀14 河北 石家莊 趙雲廟 20 免票不限次
冀15 河北 石家莊 伏羲台 15 免票不限次
冀16 河北 石家莊 地球科學博物院 25 免票不限次
冀17 河北 石家莊 黃金寨原生態 35 免票不限次
冀18 河北 石家莊 老虎頭森林公園 35 免票不限次
冀19 河北 石家莊 松鳳山興龍峽 30 免票不限次
冀20 河北 石家莊 於家石頭村 30 免票不限次
冀21 河北 石家莊 清涼山風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冀22 河北 石家莊 秦皇古驛道 25 免票不限次
冀23 河北 石家莊 金華寺森林公園 20 免票不限次
冀24 河北 石家莊 雙龍山森林公園 20 免票不限次
冀25 河北 石家莊 五毛富硒葡萄庄園 10 免票不限次
冀26 河北 石家莊 銀河洞 60 優惠半價
冀27 河北 石家莊 正定榮國府 30 優惠8折
冀28 河北 石家莊 西苑溫泉享水灣 168 優惠到100
冀29 河北 滄州 紀曉嵐文化園 38 免票不限次
冀30 河北 滄州 河間府衙 20 免票不限次
冀31 河北 衡水 靈秀山莊竹林寺 30 免票不限次
冀32 河北 衡水 衡水湖 30 免票不限次
冀33 河北 廊坊 金豐農科園 60 免票不限次
冀34 河北 廊坊 國安第一城 80 優惠半價
冀35 河北 廊坊 玫瑰庄園溫泉 168 優惠到88
冀36 河北 保定 白洋淀荷花大觀園 50 優惠到30
冀37 河北 保定 易水湖 30 免票不限次
冀38 河北 保定 秀水峪 30 免票不限次
冀39 河北 保定 白銀坨風景區 30 免票不限次
冀40 河北 保定 曲陽北嶽廟 40 免票不限次
冀41 河北 保定 三義宮桃園結義 20 免票不限次
冀42 河北 保定 黃家葡萄酒庄 30 免票不限次
冀43 河北 保定 宋遼邊關古地道 20 免票不限次
冀44 河北 保定 滿城漢墓 75 優惠到8折
冀45 河北 邢台 天梯山 60 免票不限次
冀46 河北 邢台 北武當山 50 免票不限次
冀47 河北 邢台 柏鄉漢牡丹園 60 免票不限次
冀48 河北 邢台 扁鵲廟 40 免票不限次
冀49 河北 邢台 小西天 30 免票不限次
冀50 河北 邢台 觀音寨 30 免票不限次
冀51 河北 邢台 萬庄萬和宮 30 免票不限次
冀52 河北 邢台 張果老山 30 免票不限次
冀53 河北 邢台 前南峪生態觀光園 70 優惠到49
冀54 河北 邯鄲 黃粱夢呂仙祠 30 免票不限次
冀55 河北 邯鄲 武靈叢台 5 免票不限次
冀56 河北 邯鄲 古石龍景區 50 免票不限次
冀57 河北 邯鄲 南響堂山石窟 15 免票不限次

『玖』 急尋一篇關於刺綉的介紹

編輯本段刺綉源流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對鳳對龍紋綉淺絹面衾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紋面來進行裝飾。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綉圖騰等各式紋樣。據《尚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在先秦文獻中有用硃砂塗染絲線,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綉朱紅的花紋的記載及所謂"素衣朱綉"、"袞衣綉裳"、"黻衣綉裳"之說。在當時既有綉畫並用,也有先綉紋形後填彩做法。
戰國時期的刺綉已很精美,這時期的刺綉用的都是辮子綉針法,也稱辮子綉,鎖綉。湖北江陵馬山硅廠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綉品,有對鳳、對龍紋綉、飛鳳紋綉、龍鳳虎紋綉禪衣等,都是用辮子股施綉而成,並且不加畫填彩,這標志此時的刺綉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這些綉品在圖案的結構上非常嚴謹,有明確的幾何布局,大量運用了花草紋、鳥紋、龍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穿插蟠疊,刺綉形象細長清晰,留白較多,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刺綉紋樣的重要特徵。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綉,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綉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綉)綉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漢代綉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綉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綉風格。從這些綉品看,漢綉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綉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綉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刺綉佛像供養人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綉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綉全部綉出,成為滿地施綉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綉,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有不少唐綉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綉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綉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綉,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綉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綉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綉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系,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綉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綉之綉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綉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綉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綉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綉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綉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綉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綉,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綉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綉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系。
宋代刺綉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綉院掌纂綉。徽宗年間又設綉畫專科,使綉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綉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綉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綉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綉前需先有計劃,綉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綉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綉之特色。
元代綉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綉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綉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綉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綉,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綉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綉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刺綉以灑線綉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綉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綉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綉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綉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後灑線綉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綉的精品。屬北方綉系的還有山東魯綉、衣線綉和輯線綉。
明代刺綉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綉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綉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綉,蓋所謂畫綉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綉。
顧綉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綉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綉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綉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斗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綉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綉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綉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綉技術。
清代刺綉,多為宮廷御用的刺綉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綉作坊,照樣綉制,綉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綉,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綉,著名的有魯綉、粵綉、湘綉等、京綉、蘇綉、蜀綉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綉,後又稱為「四大名綉」,其中蘇綉最負盛名。蘇綉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綉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綉針法的多種變化,綉工更為精細,綉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綉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綉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綉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綉技精湛,聞名蘇州綉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綉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綉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表現於刺綉之中,新創「模擬綉」,或稱「藝術綉」,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近代刺綉藝術家沈壽,不但綉藝高超,還分類整理歷代刺綉針法,繼承顧綉、蘇綉傳統技藝,並引用西方素描、油畫、攝影的表現方法,創造散針、旋針、以表現物體的明暗虛實。她綉制的義大利帝王肖像,在義大利都朗世界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會展出,獲世界榮譽最高級之卓越獎。
1911她在年天津開設自立女工傳習所,傳授綉藝,組辦女子師范學校傳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晚年病中寫成《雪宧綉譜》,總結我國自唐宋畫綉、明代顧綉以及她的美術綉所刺綉針法,為我國刺綉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
隨著蘇綉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綉,如亂針綉、束綉、雙面綉、雙面異色綉、精微綉、彩錦綉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綉,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綉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綉,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綉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閱讀全文

與遂昌長壽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調增或調減是什麼意思 瀏覽:133
贊美老年大學老來俏 瀏覽:823
以孝順為題作文400字 瀏覽:182
為什麼老人家知道自己要走了 瀏覽:291
老年人的另類情感故事 瀏覽:249
1967年女什麼時候拿社保退休金 瀏覽:936
溫江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473
老年人尿頻尿脹怎麼回事 瀏覽:810
60歲老人如何申請生活補貼 瀏覽:309
關愛孝敬老人的話語 瀏覽:498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去社保局交嗎 瀏覽:398
父母為什麼害怕貓 瀏覽:624
老年人蒸腿可以嗎 瀏覽:618
有關孝敬父母的簡介故事 瀏覽:557
體現孝順的圖 瀏覽:363
社保養老金今年增資多少 瀏覽:24
老年人吃什麼養生品最好 瀏覽:893
為什麼說養老是個大數據 瀏覽:892
在吃的方面如何養生 瀏覽:967
中老年人應當吃哪些預防葯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