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休,女,50歲,沒音樂基礎,古琴和古箏學哪個容易
古琴,古琴靜心凝神,音量小,晚上練也沒關系,古箏弄不好就太聒噪了,吵到家裡人。
『貳』 為什麼說成年人要學古琴,而不是古箏
按史書中記載,確實有很多琴家自幼習琴,但也有不少琴人是成年後才開始習琴,比如孔子就是成年後才開始學琴。曾在我們教學中心學習過的學員最大的有70多歲的老者,還有不少50歲以上的長者,也有很多三十左右的成年人。可以說只要耳朵能基本分辨音的高低、手眼無礙疾,皆可學琴。
當然,這指的是技巧學習。會彈不等於彈得好,真正要彈出琴曲的意境,還需要不斷加強個人對古典文化、歷史知識的修養,而這些與學技巧可以同步進行。
『叄』 50歲學古琴能行嗎
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干什麼都行。。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要對自己有信心。。阿姨加油!!!
『肆』 論語第十一章原文
11-1、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譯文:孔子說:「先學習禮樂,鄉下人啊;後來學習禮樂,君子啊。如用的,那麼我們從前輩。」
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譯文:孔子說:"跟從我周遊陳蔡之間受苦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了。「
11-3、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李路;文學。子游、子夏。
譯文:道德修養好的人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善於辭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貢。長於政事的學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學才華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啊!對於我說的話沒有不高興。」
11-5、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譯文: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大孝子啊!人們從來不挑剔和懷疑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孝順的話。"
11-6、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譯文:南容經常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11-7、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季康子問:「你的學生中誰是好學?」孔子回答說:「有顏回的好學,但他不幸早死!顏回死了。」
11-8、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譯文:顏淵死了,顏路請求你的車來為他買槨。孔子說:「才不才,亦各言其子啊。鯉死,有棺無槨。我不步行來為他買槨。因為我從大夫的後代,不可能步行的。「
11-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譯文:顏淵死的時候,孔子說:"啊!蒼天滅我啊!蒼天滅我啊!"
11-10、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譯文:顏淵死了,兒子哭得悲痛。隨從的人說:「你哭了!」他說:「有痛嗎!不是他自己的是悲痛,誰是!」
11-11、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譯文:顏淵死了,學生想厚葬的,孔子說:「不可。「守門人厚葬的。孔子說:「顏回把我像父親一樣,我不能看還你的。這不是我的過錯呀,那你們呢。」
11-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譯文:季路問侍奉鬼神。孔子說:「未能事人,怎麼能侍奉鬼神?」他說:「請問死?」他說:「我不知道生,焉知死?」
11-13、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譯文:閔子騫侍奉在孔子一側,恭敬和悅的樣子;子路表現出剛強的樣子;冉有和子貢體現出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的樣子。孔子很高興。又說道:"像子路這個樣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11-14、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譯文:魯國人翻修長府。閔子騫說:"老樣子,怎麼樣?何必改建呢?"孔子說:"這個人不輕易發表意見,一開口說話就很中肯。"
11-15、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譯文:孔子說:"仲由彈的這手瑟,怎麼是我的門徒呢?"因為這個,學生們便不尊敬子路。孔子說:"子路的水平已經進入廳堂了,但還沒有進入室內罷了。"
11-16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譯文:子貢問:"子張和子夏這兩個人誰更賢能?"孔子說:"子張有些過頭,子夏有些不足。"子貢接著說:"那麼說就是子張要好一些了?"孔子說:"過頭和不足是一樣的。"
11-17、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譯文:季孫氏比周公還富有,而作為季孫氏的家臣的冉求還幫助季孫氏聚斂搜刮更進一步增加財富。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聲討他。"
11-18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口彥。
譯文: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差不多,多次空。賜沒有稟受天命,而做買賣;行情多次中。」
11-20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譯文:子張問孔子怎麼做好人。孔子說:"不跟著前人的腳步走,就很難進入很高的境界。"
11-21、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譯文:孔子說:"言論篤實的人可以稱許他為善人,但還要進一步判斷,是真君子呢?還是偽裝出來的呢?"
11-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子路問:"聽說一個道理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說:"有父兄在,怎麼能夠聽到就去做呢?"冉有也問:"聽說一個道理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說:"聽到了就要去做。"公西華問老師:"子路問'聽到了就去做嗎?您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冉有問聽到了就去做嗎?您的回答是聽到了就去做。我很疑惑,敢問這是為什麼?'"孔子說:"冉有做事退縮不前,所以我就鼓勵他大膽地做;子路膽子太大,好勇爭勝,所以我要約束他。"
(4)50歲古琴擴展閱讀:
論語第十一章是整部《論語》中較長的一章,集中談論的是師徒五人的願望。有述有評,人物個性鮮明,畫中有畫。曾點的回答很有道家的意味,儒道兩家文化,很值得細細品味。
孔子認為,前三個人的治國方法,都沒有談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贊賞曾點的主張,就似因為曾點用形象的方法描繪了禮樂之治下的景象,體現了「仁」和「禮」的治國原則,這就談到了根本點上。這一章,孔子和他的學生們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負,從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人做人做事一直都講究一個「度」,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於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
這個「度」就是分寸,萬事萬物皆有分寸,時間有分寸,它公平地給予了每個人相同的時間,不長也不短;自然有分寸的,四季有規律地輪回。人,做事更應該懂得分寸,把握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實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伍』 近50歲的人,沒有學過任何樂器,現想學古琴難嗎1、古琴一般是什麼價格2、什麼材質音質好,揚
學古琴容易,適合中老年人。初學者建議買3—5千元即可。琴的面板最好是使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痕節等缺陷的梧桐木或杉木製作,底板為梓木或楠木製作。楊州製造的琴還可以,但要請懂行的人去購買。合格的琴其散音、按音和泛音的音色要統一,不抗指、不沙音、不打板是好琴的必備條件。
『陸』 50歲的女人學古琴
輕松啊,找個好老師~
『柒』 50歲女人學什麼樂器好
比如說鋼琴、小提琴、古箏、二胡這些都是屬於比較好的樂器,閑時想學的話都是可以多學點的。特別適合50歲女人去學習。
『捌』 50歲的人想學樂器,但不懂音樂基礎,請大家給於指點
您不算老人啊
其實,您這個年齡,學樂器沒有什麼功利心,完全是修身養性。當然我也只是建議而已,您可以嘗試一下古琴。古琴比古箏要難,但是意境比古箏要高得多。閑來品茗撫琴,頗有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感覺。很有味道。
再有就是,如果您想學西洋樂器的話,建議您嘗試一下大提琴。非常有韻味,年長的長輩能比我們這些晚輩更能體會到這門藝術的魅力。
這兩種樂器,殊途同歸,都能引起對人生的深度思考,比較有哲學性。
只是個人建議而已,如有不實,望您見諒
祝夏安
『玖』 50歲的女士還可以學鋼琴吉他嗎我還有點笨
可以,多花些時間,我現在的培訓中心年紀70多歲的學古琴都有,他學得很有耐心,彈出來很有感情韻味
『拾』 我想要問學古琴一節課要多少錢
前天上古箏課的時候,老師還跟我們說,現在古箏學費越來越高,古琴倒是不用錢。我們省有個古琴彈得很有名的,特窮,50多歲還沒老婆。但是收學生會很嚴格,看年齡,看有沒有天賦,看道德……
所以我猜測,現在老一輩的古琴家依然不要錢,但是拜師極難。而商業的古琴彈奏者,價格應該與其他樂器差不多。樓上說的300也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