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井研有哪些英雄事跡
解放前的竹園戰役。
⑵ 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的農村低保會漲嗎
不確定。
收集整理編輯加工完善的低保資料,供參考:
低保細說起來字有幾大筐,簡單慨括幾個字。
「經濟困難的都可以可以申請低保。但不一定會有低保,不申請一定沒有低保。「
▲1-8月低保發放完畢,注意查收,9月份的正在發放中,其他的等等中,有異常的去當地的民政局咨詢。
▲需要知道名單名冊以及某人低保情況的,去當地的民政局咨詢,因為涉及隱私,網上不宜公布。
▲需要舉報或者投訴或者認為有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的或者對低保政策不明白有疑問的網友去當地的民政局,因為民政局是管理低保的法定單位,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與執行者。
▲低保只是保的買米錢,不保吃香喝辣。更不可能保發財致富。
▲只要自己認為生活困難的都可以申請低保。注意要把困難說夠說透,有利於獲得審批。
▲官方認可的困難,就困難,不困難也困難,將會獲得低保補助。官方不認可的困難,困難也不困難,低保補助同你沒緣。
▲凡是中國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
▲低保是錢,附錄網友們對「錢」的評說:
甲:錢是個好東西,可以買來全世界的物質需求,也可以用來幫助很多人,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乙:錢也不是個好東西,毀了多少家庭,多少友誼、親情,錢哪,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丙:低保錢,會毀了我的尊嚴,消滅我的發奮圖強心,窮我也不要。不花代價可以得錢,往往會使人為守低保而懶於奮斗,致使人一生都貧困潦倒,永不翻身。
丁:尊嚴不能當飯吃,低保是不花代價獲得的免費午餐,不要白不要,能撈就撈,撈不到想辦法也要撈。人那,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可以沒有錢!人那,什麼都可以有,就是不可以有病!
•••••••••••••••••
★許多網友問低保每個月是多少錢?或者某人的低保是多少錢?低保發放時間?低保類別,等級?
錢多少是依據地方財政收入水平,申請人家庭具體的困難程度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准,沒有唯一的數字答案,有的地方(低保戶)會多點有的會少點。例如同為低保北京的低保與雲南的低保,其低保金額不一樣,北京的多,雲南的少;同在北京同地方吃低保,其低保金額也不一樣,一般困難戶的少特困難戶的多。
由於低保主要由地方財政開支,各地區發展水平不同,地方財政收入狀況不同(有的地方錢多,有的地方錢少),因此各地方的低保政策會有所不同,具體政策咨詢當地民政局為准,如類別的劃分、補助等級的確定,補助金額的多少,最低生活標准線的確定、低保補助金是按照月發,季度發還是年度發等都需咨詢當地民政局為准。
★許多網友問中國殘疾人的福利是多少?
中國殘疾人的福利是由地方財政開支,各個地區的殘疾人福利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准,詳細的福利詢問當地殘聯。有的富裕的地方財政收入多,福利會好些,比如深圳一個殘疾人一年有1000元左右,有些地方可能一年到頭都沒有一分錢的補助。要說殘疾人福利好只有香港了,香港一個殘疾人一個月有1萬-1萬2千左右,比一般打工的還要高,大陸現在根本沒法比。★低保是什麼?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是我國社會救助重要內容之一,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國民基本生活。現行我國低保主要分為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兩大類型。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內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等。
★向低保審批部門遞交申請低保所需材料:
● 一、城市低保
1、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要說明以下事項:
①申請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收入情況。
②已婚子女家庭收入情況。
③收入情況包括:申請人本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及已婚子女家庭收入的:工資、獎金、補貼;離退休費、社會養老金、下崗職工生活費、失業金;贍養費、撫(扶)養費收入;各種勞務收入;出租或者變賣家產收入;儲蓄存款;其它收入等。
④家庭財產情況。包括:房產(套數、建築面積)、車輛、注冊企業(含個體工商戶)、鋼琴、電腦、空調、冰箱、名貴寵物、其他高檔電器。另外註明:是否繳納住房公積金、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2、申請人應提供的證件: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失業證原件、復印件;殘疾證原件、復印件;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
3、申請人應提供的證明:本人及家庭成員(包括已婚子女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有工作單位的人員,由所在單位出具收入證明;無工作單位的人員,由社區居委會調查了解後出具收入證明。
● 二、農村低保
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要詳細說明家庭收入情況,致貧原因。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是殘疾人的提供殘疾證復印件,因病致貧人員提供近期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申請人提供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已婚子女家庭成員收入證明等材料。
一、農村低保條件與材料
(一)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條件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
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
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
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
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
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
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
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的計算
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以年為單位進行核算,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全年農副業生產的純收入及其他合法勞動,經營所得收入的總和,主要包括:
1、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及其他生產性收入。
2、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業收入。
3、社會服務業外出務工勞務收入。
4、村組集體經濟分配收入。
5、因征地、拆遷或其他原因所獲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及簡要裝修費支出,家庭當年非生活性必需費用支出之後的收入。
6、遺產或財產繼承所得收入。
7、自供自給的實物(以市場價格折算)收入。
8、在購買獎券、彩票等有獎銷售中所獲得的收入。
9、其他應該計算的收入。
●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
1、三年內因購買、修建或裝修住房(必要的維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因拆遷安置購買、修建房並進行簡單裝修的除外)。
2、好逸惡勞,有承包田(地)且有勞動能力但不耕種的。
3、家庭成員有賭博、吸毒行為或者進行高消費娛樂活動的。
4、家庭擁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檔消費品,如汽車、奢飾品及貴重飾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顯高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6、弄虛作假騙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農村低保待遇申請審批程序
1、申請。由戶主通過村民委員會向居住生活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2、初審。村民委員會收到申請書後,組織村民代表開展民主評議,並對申報對象的家庭情況進行初審,將初審結果在村公示3—5天,並指導其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連同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報鄉鎮人民政府。
3、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在校驗申請人上報材料齊全後,正式受理申請人的申請,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對於符合條件的對象,提出補助意見,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第二榜公示3—5天,對不符合條件的由鄉鎮人民政府通知申請人,對符合條件的上報縣級審批管理機關。
4、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收到上報申請材料後,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復審,進行依法審批,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員會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對無異議的對象發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及保障金領取存摺,對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哪些人可以享受低保?
根據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暫行辦法》規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可以申請享受低保。
★如何申請低保?
在我國申請低保手續比較簡單,由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即可。經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審批意見。符合條件的給予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則向申請人說明理由。如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低保標準是多少?
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費用確定、公布,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不同城市低保發放標準是不一樣的(回答問題者註:你所在地區的標准咨詢當地民政局)。例如廣東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將2015年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設立劃分為四類地區,第一類地區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都是650元,第二類地區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都是550元,第三類地區城市低保為520元,農村低保為386元,第四類地區城市低保為410元,農村低保為260元。
★殘疾補貼: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此前對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20%發放低保金,城鄉分別發放每月80元和60元的重殘補貼金。非重度殘疾人在根據收入補差發放低保金的基礎上,再按照低保標准增發20%。根據此次出台的文件精神,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30%-40%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00%發放生活補貼,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准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准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鎮、農村分別按不低於120、80元/月•人的標准發放。逐年提高,逐步實現統一城鄉補貼標准。
《意見》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實行自願申請、逐級審核、定期復核,按月或按季度於首月10日前由金融機構打卡發放。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劃分補貼類別和標准,採取憑據報銷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低保的取消
1、保障對象虛報、隱瞞收入或提供虛假證明,經查明後取消。
2、保障對象及家庭成員戴金掛玉、飼養寵物等,家庭生活水平明顯高於鄰居生活標準的可以取消。
3、保障對象及家人在保障期間,家庭添有高檔消費品如彩電、冰箱、洗衣機、行動電話、摩托車、貴重飾品、空調等,或裝修房屋、購買貴重家用電器、新裝固定電話的可以取消。
4、有勞動能力且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村級公益性勞動的可以取消。
5、保障對象連續三個月不按時領取低保金或無特殊理由請他人替領低保金的可以取消。
6、保障對象及家庭成員與享受低保有不相符的娛樂和休閑消費的取消保障資格。
7、已享受低保家庭成員中有賭博、吸毒、嫖娼行為的立即取消享受資格。
8、低保對象在享受低保期間大辦紅白喜事,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
9、家庭年內一次性購買非基本生活必需品金額達300元以上。
★有下列情況的可能會遭民政局拒絕審批:
1、有兒女做生意,開店鋪的.只要你有兒女在農村做生意,不管是開小賣部還是小葯店,只要是做了那麼一點生意,不管生意好壞,老人是不能申請低保的,如果是低保,兒女做了生意低保就會被取消.
2、兒女在城裡買房買車的.如果你的兒女在城裡有錢買房甚至還買車,你是申請不到低保的,條件那麼好還申請低保叫那些真正貧困的人,情何以堪.
3、因為建房造成家庭貧困的.現在農村人都流行蓋房,小洋樓,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如果因為蓋樓房或者兒子結婚造成家庭困難,也是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的.
4、有地有勞動力,但不種地的.這指的是好吃懶做的農民,郵遞但不想處理,嫌棄幹活累,也不出去打工,沒有吃喝,家裡窮得叮當響,但主要原因是懶,形這種懶得出格的人,也沒有資格享受低保.
5、家裡有人吸毒賭博或者高消費的,吸毒賭博者都是惡性,也是無底洞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貧困是不值得同情和救助的,如果採用弄虛作假騙取低保,這也是違法的.
6、兒女當幹部有贍養能力的.有些兒女,明顯有贍養能力的,但藉助職務之便,給父母辦理了低保,這都是不允許和被清理的對象.
7.擁有機動車輛、船舶和大型農機具的家庭(不含殘疾人專用代步車輛);
8.擁有兩套以上產權住房並且住房總面積超過當地住房保障標准面積兩倍的家庭;
9.有高額價值收藏品的家庭;
10.家庭成員有出國工作(包括勞務輸出)、學習、經商的;
11.有經商、辦企業或僱傭他人從事各種經營性活動的家庭;
12.自費安排子女借讀、擇校、進入私立學校就讀的家庭;
13.申請城鄉低保之前一年內或者享受城鄉低保期間,購買商品房、興建或者購買非居住用房、裝修住房並且裝修水平明顯高於當地城鄉低保標準的家庭。
★低保戶死亡政策:
從《關於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規范殯葬管理工作的通知》查詢到,基本殯儀服務內容包括遺體接運(含抬屍、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等服務,其服務執行民政部《殯儀接待服務》、《遺體保存服務》、《遺體火化服務》、《骨灰寄存服務》等服務標准。「比如免除普通殯葬車遺體接送費用、三天內普通冷藏櫃遺體存放費用等。」對低保戶可以減免。
減免的辦理程序:符合減免政策的親屬,向死者戶籍所在地民政辦申請,按要求提供死亡證明、低保證等相關材料。報經區縣民政局審批後,到殯儀館辦理基本殯葬服務費減免手續。
★關於廉租房(低保房)政策資料:
低保房是百姓社會的口頭語,指代廉租房(或公共租賃房)和經濟適用房兩種社會福利性住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減免為輔。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於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號)的規定,從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並軌後統稱為公共租賃住房。
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由於是社會福利性住房,因此兩種住房的申請均需達到一定資格,由政府部門審批、搖號後獲得。
★三書、四表、兩記錄的論述
在新增城鄉低保審辦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書、四表、兩記錄」制度。
三書:是指申請人低保申請書,申請人家庭收入、財產狀況的承諾書,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授權委託書。三書的目的是進一步明確在申請人授權的情況下民政部門進行信息比對。民政部門掌握申請低保家庭成員的收入狀況和財產狀況,在了解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的同時,也對申請人的誠信申報進行評價。
四表:是指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表、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表、近親屬備案表、低保對象動態管理表。四表的目的是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申請對象,在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情況、近親屬是否有民政工作人員情況、家庭成員經濟條件變化情況進行備案,程序齊全後審批。
兩記錄:一是指民主評議記錄。需村代表、民政助理、鄉鎮分管領導、鄉鎮主要領導組成的低保評議小組簽字的記錄;二是公示記錄:是指鄉鎮對評議的結果在村級、鄉鎮明顯位置公示,要有圖片。除此之外還要有申請人的收入證明、土地證明、勞動能力鑒定。
★低保的法律法規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對符合申請條件的救助申請不予受理的;
(二)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
(三)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予以批準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造成後果的;
(五)丟失、篡改接受社會救助款物、服務記錄等數據的;
(六)不按照規定發放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提供相關服務的;
(七)在履行社會救助職責過程中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六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截留、擠占、挪用、私分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的,由有關部門責令追回;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八條 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服務的,由有關部門決定停止社會救助,責令退回非法獲取的救助資金、物資,可以處非法獲取的救助款額或者物資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低保申請書範文
低保申請書
××鎮××村(居)委:
申請人×××,性別(男、女),××××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妻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本家庭戶籍為××市(縣)××鎮(鄉),現常住××市××鎮(鄉)×村(居)×組。
現因×××××××××××××。目前家庭月(年)收入僅××元,致使家庭異常困難,月(年)收入還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生活十分拮據。
為此,需申請(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解決目前基本生活遇到的困難,望批准!
特此申請
申請人:×××
申請日期:× 年× 月×日
★ 附載:人民日報刊載低保中的常見舞弊與漏洞
2014年12月,已有青海、海南、內蒙古3個省份通報2014年清退不合標低保對象超過26萬人。
不該「吃」的亂「吃」,一年多查糾150萬餘人。
青海全省2014年清退不符低保條件的人數占原有低保戶總數比例達10%。預計到今年底,全省城鄉低保對象數量將由2012年的63.5萬人減少到56.7萬人,年可節省財政資金2.2億元。
違規低保並非個別地區現象。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全國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151.4萬多人。
根據相關規定,低保的對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群眾,主要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年老病殘等生活常年困難的群眾。然而,就是這些困難群眾的一點微薄的生活來源,也被一些「官保保」盯上。
盡管近年來清理力度不斷加大,違規低保仍一茬茬地再現。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共清退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10萬餘人,其中有大量的「人情保」「關系保」。9個月後,又有13.9萬違規低保被清退。
一些「官保保」更是財迷心竅: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民政所前所長張景華近日被曝出持有267個存摺,全都是從困難群眾那裡收集而來,用以侵吞包括低保增補資金在內的各類困難群眾補貼50餘萬元。不少群眾不會使用存摺,把存摺放在民政部門託管,給了張景華可乘之機。
從1997年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國建立城市低保制度開始,到如今低保在城市、農村的全面覆蓋,低保制度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為城市和農村的許多困難群眾織就了一張「溫飽之網」。然而,這本該由困難群眾享受的福利,卻有不少落入了「官保保」手裡,令人痛心。
基層部門「欺上騙下」,「末梢腐敗」頻現監管漏洞。
2012年,民政部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根據該辦法,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對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並負責將申請材料等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然而,本該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基層管理部門卻在許多「私吞」低保的事件中「欺上騙下」,既當審核的「裁判員」、又當申請的「運動員」。
根據規定,困難群眾申請低保的流程大致可概括為群眾申請-審查受理-家庭調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資金發放-動態管理。然而,在這個流程中,常常會出現不嚴格按照制度執行的情況,有的只是走走過場,甚至出現篡改、歪曲的現象,滋生腐敗。
——不予受理,申請無門。一些官員為了保證與自己「關系好」的人拿到低保名額,在第一關就「關」住了一些困難群眾。「低保戶人選往往在村委會開會討論前就已確定。」海南臨高縣一位村民說,其他貧困戶即使申請也不會有迴音。
——缺乏調查,公示不明。部分官員用各種手段不公開信息,把「背景」藏著掖著。湖南耒陽長坪鄉譚南村原村支書黃國華等人竟篡改民主評議會議記錄來決定低保指標的歸屬;還有一些地區的民主評議會長久以來沒有村民代表參加。
——你來我批,矇混過關。一些上級審批部門光履行「從紙到紙」的使命,不深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使得「審批」成了機械運動。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浙江溫嶺一社會救助員利用職務之便,採用冒簽他人名字的方式,26次冒領19名補助對象的補助款11萬余元,並作為個人使用。而這場騙局,上級部門本只要根據規定履行好審核義務即可戳穿。
——一保「終」生,較少復查。根據規定,當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變化時,低保家庭應報告,上級部門應復核。然而,一些地方並不重視或是刻意無視這種動態管理,頻現「死人吃低保」事件。2011年,江西省湖口縣被曝出某村民過世後仍舊「領」了2年的低保金,而其子是當地民政部門幹部。
暢通監督機制以清理「官保保」
「低保這個事情上,基層幹部的權力太大。」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如此感嘆。在整個低保政策中,基層幹部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從而也就擁有著集中的權力。一些「官保保」玩弄職權,無視規章制度,把國家安排自己管理的低保當做發給自己的「紅包」。一些基層群眾把問題反映上去之後得不到反饋,反倒會「惹惱」基層幹部,得不償失,因此往往只能敢怒不敢言。
針對低保不公現象,各地多次開展清理違規低保行動,並集中整改。記者發現,不少整改工作實際上在原有的低保政策中已有要求,如組織集體會議、近親低保單獨備案等,只是過去沒能做到。然而,集中清理行動並非長久之計,「官保保」仍然不斷再現。朱啟臻認為,當前的低保流程嚴重缺乏監督,既沒有監督主體也沒有監督機制,使得國家補助沒有給到應給的補助對象,困難群眾的利益難以得到保護。
調研多地農村問題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賀雪峰認為,要使得「官保保」問題得到長效解決,需要建立暢通的監督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機制。「監督機制要落到實處,群眾的舉報要即時受理,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發現一例,查處一例。」
「可以把權力更多地交給群眾。」朱啟臻表示,對基層幹部權力的約束要從基層群眾做起,讓他們發得了言、見得了文、說得了話。「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基層群眾議事規則,完善監督機制,使低保信息公開透明。」
⑶ 井研公交車可以耍卡嗎
可以刷卡的呀,你可以選擇辦理學生卡,老人卡還有兒童卡都可以刷。
⑷ 橡樹婚的紀錄
世界上婚齡最長的吉尼斯紀錄是由英國英格蘭佩斯、艾羅史密斯夫婦創造的,兩人結婚80年零14天。
2009年8月13日,黃山市休寧縣陳霞鄉,96歲的吳妹和94歲的陳長清迎來了他們的「結婚80年紀念日」。他倆於1930年結婚。
2008年6月13日,荷蘭阿姆斯蒂爾維茵市,現年103歲的男子Pieter Ably和102歲的妻子Jeanne Ably-Tritsch於6月23日迎來第80個結婚紀念日。這是荷蘭首對「橡樹婚」夫婦。
2008年4月5日,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千佛鎮大學堂村(小地名:瓦子壩)3組,106歲高齡的張近才老人與102歲的老伴盧淑容都身著大紅喜袍,臉上盪漾著幸福的笑容,舉行了結婚 90周年的慶典。張近才老人出生日期是1902年2月23日(農歷),而盧淑容老人的出生日期是1906年2月29日(農歷)。這對夫妻於1918年盧淑容生日結婚,直到2010年盧淑容老人103歲逝世,攜手91年。
2011年12月,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通州鎮黨振村,109歲的丈夫楊勝忠與106歲的妻子金繼芬,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認定為中國目前健在的最長壽百歲夫妻。妻子十六歲嫁給楊勝忠,至今已經90年。
2011年5月7日,家住溫州平陽縣南雁鎮雁東路31號的一對夫妻,丈夫溫奕義98歲,妻子盧素娥96歲,他們攜手走過了80個春秋,用相濡以沫詮釋了愛情的美滿,書寫了婚姻傳奇。
2012年8月21日,山東省乳山市白沙灘鎮宮家村99歲的宮德雲和103歲的妻子孫玉翠,迎接兩個人婚後第83個七夕節。這對夫妻於1930年農歷三月結婚,相濡以沫82載,屬於世界上婚齡最長的「橡樹婚」。
2015年國慶節當天,溫嶺市石橋頭鎮斜路村100歲的江賢標和101歲的郭玉鳳穿上了嶄新的喜慶紅衣裳,兒孫簇擁周圍,二老顯得喜氣洋洋。二老的二子江再壽今年也有75歲了。他告訴記者,當年父母結婚時,分別只有16歲和17歲,掐指算來,老倆口相濡以沫,攜手已經有84年了。
2016年1月24日,福建安溪劍斗鎮月星村王世救老人100歲生日,他與97歲的妻子攜手走過了80個春秋,俗稱「橡樹婚」。五世同堂的王氏家族成員為老人唱起《生日歌》。王世救和吳眼穿上兒女們精心准備的新衣,端坐在廳堂中間,精神矍鑠,接受兒孫們的祝福。老夫妻育有8個子女(2男6女),孫子孫女13個,外孫外孫女85個,曾孫增外孫人數更多。據統計,老夫妻的子孫有156個。他的兒子王和平說:「現在要讓老人認全這么多兒孫,真的有點困難。」
⑸ 廖姓的全部內容,和由來,發展
廖姓
廖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廖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61位(2006年數據),廖姓為台灣第十八大姓,全台以雲林最多,台中次之,在台中市為第五大姓,集中於西屯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廖姓
讀音
Liào xìng
出處
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台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廖姓
得姓始祖
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遷徙分布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眾。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台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廖姓
歷史名人
廖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為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剛:號高峰,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為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廖庄: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為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余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為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為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廖仲愷:廖姓名人中最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廣東省惠陽人,著名國民黨左派領袖。早年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投身大革命運動。孫中山逝世,他堅持執行三大政策,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1921年任廣東財政廳長,積極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歷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長、財政部長。1925年被右派暗殺於廣州。
廖承志:廖姓名人中最傑出的政治家,廖仲愷之子。1925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留學蘇聯,1933年加入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抗戰中在香港從事統一戰線工作。建國後,歷任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共青團書記處書記、青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去世。一生為中國人民解放及發展中外友好事業作出不朽功績。
廖榮坤:廖姓名人中最年輕的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黨員,歷任紅軍團長、師長、軍長,戰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戰斗中犧牲,年僅27歲。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國民黨將領。湖南省邵陽人。1925年當兵,1926年進入黃埔軍校,留學法國,歷任少校連長,中校參謀,少將參謀,副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在遼沈戰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協委員,1968年病逝。
廖容標廖: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解放軍將領。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贛縣人,1929年參軍、1931年入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區副司令、警備司令、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平輿。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2、堂號
武威堂: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
世彩堂:是廖氏的主要堂號之一。「世彩」的內涵:一是長壽而有福氣,「為官者只有造福於百姓和鄉里人,才有這樣的好福氣」;二是宋皇帝(欽宗)御封「世彩堂」,更為顯赫而耀。廖剛是宋朝一位極有膽識、極有謀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歲,曾祖父享年88歲,他們都看過自己的第五代孫子。廖家累世奉養白發老人,所以廖剛把自己的廳堂命名為「世彩堂」。後世許多廖姓宗族都喜歡用「世彩堂」作為堂號。
汝南堂: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發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
果烈堂、中鄉堂:蜀漢廖化,為關羽主薄。關羽敗亡,廖化在戰場上假裝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遷右軍車騎將軍,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所以叫「中鄉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剛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時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學,在桂山建了一個書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稱「紫桂堂」的。
萬石堂:宋工部尚書廖剛,娶秦國夫人張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 ,為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為「清武 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中鄉堂」」、「垂裕堂」、「崇遠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維堂」等。
宗族特徵
1、廖姓源於北方,歷數代演變,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號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關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剛烈而來;「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書房命名而來。
3、廖姓名人橫貫政、經、文、史等領域,尤其近現代史上表現出色。如廖仲愷、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輩份排列規整,讀之肅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譜》載有江蘇廖姓一支字行為:「清善正堅,明良式發,和平希廷,興家昌國。」
廖姓字輩
廣東連州市城西上河村廖氏所取用的清朝咸豐年間重修宗祠碑記上所刻的班輩詞句即為:
國家興隆,定有賢良,纘承基緒,世代修積,乃生才俊,光耀門庭。
廣西全州縣廖氏民國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譜》時,從《千字文》中選出60個字,作為廖氏新增60代輩派:
宏惟嘉晉運,達士志連承。啟盛長思建,益安寶惠新。
任朝如茂學,濟義敬超明。與慶良生廣,作康景以文。
受貽宗道遠,秉定詠業敦。用振為發永,則章萬世英。
廖氏新的統一字輩:
三、才、四、維、正、學、行、宗、澤、立、偉、尚、承、
章、鍾、書、俊、志、錫、鴻、業、敏、哲、體、道、達、
遠、康、榮、和、超、咸、障、葆、化、華、國、任、重、
樹、弘、良、蘭、玉、秉、德、文、望、新、光。
江西龍南廖氏的字輩譜是:
紹庭為國瑞,光彩振家聲。
大雅鄉馬岡厝德安公的字輩譜是:
德(十五世)先春榮瑞景明,祥公衍慶自天成,文章顯達仁為貴,遠紹淵源啟俊英。
東勢鎮武威千十公的字輩譜是:
汝(九世)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慶昌期,朝廷承裕隨芳錫,華國文章啟應時。
三岑鄉田尾三口灶盈漢公的字輩譜是:
日(六世)大玉英圭,錫欽紹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興,家聲布春暉,光前子孫賢,祖澤喜超然。
觀音鄉武威世崇公的字輩譜是:
國(十五世)泰民安逢景運,文經武緯振家聲。
厚福道烈、道順公的字輩譜是:
壽則吾宦,永世朝恩,以承天祿;椿松千載茂,蘭桂四時春,燕翼詒謀遠,鴻圖德業新。
厚福道昭公的字輩譜是:
崇(十二世)天有榮華,富貴萬年嘉,克守祖功德,興隆同一家。
平寨嵌下天興公的字輩譜是:
再(一世)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時世,大有進德,繼述顯名揚,傳家禮義長,箕裘隆百代,宗緒慶榮昌。
清武溪口日享公的字輩譜是:
宗(一世)友永元道,日大繼子心,為朝廷國土,良名萬世欽,文章千載榮,中恕一生金。(按:此派及以下七派皆屬於張廖)
老六大位公派:
信(二十一世)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遠,詒謀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基慶式五金門。
台北市武威安溪的字輩譜是:
文(三十世)章克立,修德為先,乃能世守,受福於天。
台北縣土城鄉子燧公的字輩譜是:
子(九世)邦文士,心上慕鵬程,繩武光前烈,詒謀奕世享。
台中市西屯區勤樸公的字輩譜是:
光(十五世)明正大,克奪世德,耀振家昌。
台中市西屯下庄仔問公的字輩譜是:
傅(十八世)家德誼惇仁禮,華國文章本史書。
桃園縣大溪鎮大魚池及馬坑的字輩譜是:
烈(十四世)世文國以,丁財福祿昌,蒼梧千載茂,丹桂五枝香。
田背港尾日旺公的字輩譜是:
上(十世)國朝廷時士天,正心大學本宜先,榮光獻瑞成名世,列位聖君亦尚賢。
武威根標公的字輩譜是:
(大房)相(十四世)朝鎮貴天新振,慶運興文元德昌;
(晚房)相(十四世)朝鎮庚水集瑞,德勝榮華國家興,
(大房、晚房共同)盛(二十八世)登鳳彩傳芳發,修學文武錦蘭清,忠良仁義鴻龍王,桂漢雄光萬世英。
西螺鎮下浦里元表公的字輩譜是:
文(十六世)明登仕錦松國恩,武有正鎮奉天發隆。
西螺鎮小茄苳理明公的字輩譜是:
利(十三世)文士子日初興,必世居仁郁乃登,恆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義有芳稱,時逢茂對宜恭仰,秉禮傳家藹善能,溶哲向輝延博慶,揚光大智纘高騰。
鄭坑的字輩譜是:
榮(十四世)後登朝上,光華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貴慶綿長。
廖氏家譜文件
廖姓家譜介紹
譜牒是記述姓氏家族世系的書,有「家譜」、「族譜」、「宗譜」、「家乘」等名稱,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並無多少區別。譜牒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因為有了甲骨文,於是商王的世系就被記錄下來了,這實際上就是商朝王室的家譜。到周朝的時候,已經設置了專寫王室家譜的史官,有了我國最早的譜牒著作《世本》。譜牒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為後人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司馬遷寫《史記》就從中得到很大幫助。《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本於茲,於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修譜
修譜的目的在於敬宗收族。如果一個家族沒有族譜,那就不可能了解家族的世系源流,連先人是誰都不清楚,自然也就談不上尊祖敬宗了。加上年代過得越久,子孫後代不通采往,親情就會日益淡薄,因而也就失去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古人把修譜看得很重,認為國無史就會有失國政,家無譜就會有失家法,國史、家譜二者同等重要。宋代蘇洵曾經說:「人家三世不修譜,則為小人矣。」明代方希哲認為修譜能夠起到垂範後世的作用,他說:「古之貴乎譜者,非特以著世次,紀官位,而誇於人也。蓋將使後人觀之,而考人品之醇疵,明流澤之廣狹,而益思所以自立雲爾。」
廖姓族人歷來重視修譜工作,如張廖家族謹守的「七嵌」中的第七嵌就規定:「遷籍外出,姓張姓廖聽其自便,然必須修譜,庶幾知木之有本,如水之有源,乃序譜之宗—旨也,子孫分布雖遠,序譜一查,天下猶一家焉。」
族譜的倡修以歐陽修、蘇洵最為得力,他們不僅親自編寫本族的家譜,而且提出了編寫族譜的體例和方法。他們的譜法、譜例影響很大,成為後來族譜形式的規范。
從廖氏命姓帝世、食采周初來看,年代是相當的久遠。叔安、伯廖和皋陶的後代都有自己的封國,召伯廖雖然不是諸侯,但他的身份是周朝的卿士,應該算是貴族。古人看重家世,屈原寫《離騷》,開篇就是敘述家世:「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按常理推測,最遲在周初廖姓就有了自己世系的記錄,盡管名稱不一定叫譜牒或家乘。及至春秋、戰國時期,大國爭霸,七雄並起,像廖國這類小國陸續被大國所兼並,且不說淪為奴隸,起碼諸侯、貴族的名分是保不住了。再加上秦始皇焚書坑儒,讀書人隱姓埋名都惟恐來不及,能夠顧得上祖宗的人大概不會很多。漢代廖姓出了個名人廖扶,人稱北郭先生,教過許多學生,算是鳳毛麟角了。此後,歷三國兩晉南北朝,打仗的日子很多,社會動亂,而廖姓從叔安至子璋的各代世系仍得以流傳下來,實屬不易。雖因時代久遠,其中不免有錯亂的地方,但其價值仍然十分珍貴。
唐宋時期,廖姓人文蔚起,譜牒隨之而興。從唐代天寶年間廖琳碹所撰譜序來看,《虔化廖氏族譜》當是現在確知的廖姓最早的族譜。既有譜序,族譜的存在也就無容置疑,只是可惜現已失傳。宋代廖姓人修譜的盛況,從歐陽修、朱熹、陸九淵、文天祥等名人所撰序、跋中得到充分反映。自明清以迄民國,可以說是舉國上下,無族無譜。
家譜體例
從家譜的體例上看,大多採用前序、後跋、中正文的體例,分別闡述修譜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譜系、族規家法、宗祠祭祀等內容。
從編排體例上看,盡管在門目設置和內容詳略上不盡一致,但就整體而言,其基本格式是一致的,即一般說來大都有譜名、譜序、凡例、譜論、恩榮錄、圖像、源流考、五服圖、世系表、仕宦記、家傳、祠堂、墳塋、族產、族規、昭穆、後跋等內容。如民國十四年廖佩珣先生監修,廖佩鎏等編纂的《惠陽廖氏家譜》,全書分上下二卷,上卷首載宗支譜,內分族姓源流、宗圖及各地始祖簡明圖等;次載恩榮譜,內分進士、舉人、貢生、仕宦、封贈、文學、國學、學校畢業、保舉,及捐納、旌節、耆壽等目。下卷首載墳塋譜,內述各代墓域;次載藝文譜,內分經、史、子、集四目;次載家傳譜;末載雜錄譜。清宣統元年世彩堂本(湖南衡山)《廖氏七修族譜》 18卷,卷一至四譜序、碑記、傳記、壽序、墓誌銘,卷五至十四齒錄,余卷為宗規、墓圖、祠堂記、祭田、契約、四禮、山圖等。民國十六年本《嘉定廖氏宗譜》6卷,卷一序、氏族源流,卷二世系,卷三世紀表,卷四傳狀、碑銘,卷五撰述志,卷六宗祠志。有朱熹跋,陸九淵、廖鴻章撰文。 」
《廖氏族譜詩》廖鴻章:
源頭深處話流長,本固根繁萬代揚。敦義人倫明上下,家興孝友樂虞唐。
天倫莫大尊親至,人道當歸太古常。幸得名公文敘譜,筆端花彩永生香。
《廖氏族譜詩》廖文旦:
武威世德綿千載,衍秀分支緒萬重。五嶺東南聯一氣,八閩遐邇舊同宗。
淵源悠遠傳忠孝,恩義周全篤友恭。還望光前無遏佚,根深實固比喬松。
現在情況
廖姓是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大姓,廖姓為台灣省第18大姓,就是俗稱的清廖。人口較多,約有487萬左右,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7%。
⑹ 大家說幾個關於婚姻的世界之最
N倪早菊摘自《家庭導報》 最具耐心的婚姻:
查爾斯王子二婚等了30年
沒有全世界電視觀眾的矚目,沒有女王的出席,有的只是事不關己的冷淡和偶爾出現的抗議者,這就是查爾斯和卡米拉的婚禮。這對於他們兩人來說都是各自人生中的第2次婚禮,只不過這第2次來得夠晚,足足等了30多年。
今年4月9日,查爾斯和卡米拉在英國倫敦西部的溫莎市政廳舉行了婚禮。新娘卡米拉身穿乳白色織籃式上衣,頭戴乳白色草帽,帽子上飾有絲帶和羽毛。新郎查爾斯則一身黑色燕尾西裝。此情此景,雖然比不上當年查爾斯和黛安娜的「世紀婚禮」,不過卻也讓人不禁感嘆,原來查爾斯和卡米拉是如此相配!此後,卡米拉在英國王室內的地位不斷提高:從個人的王室紋章到戴上女王借給她的獨家頭飾,最後還得加上卡米拉和查爾斯的美國之行。
最大代價的婚姻:
荷蘭王子結婚丟王位
今年10月20日,荷蘭王子弗洛里斯「擅自」與平民女子喜結連理。由於他們結婚沒有荷蘭議會的批准,弗洛里斯王子不得不主動放棄王位繼承權,上演了一幕「愛美人不愛江山」。
弗洛里斯王子今年30歲,現在是荷蘭王位的第十繼承人。王子和公主結婚必須得到荷蘭議會兩院的批准方可舉行,否則將失去王位繼承權。然而,弗洛里斯王子不願意議會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指手畫腳。而且所謂的「第十繼承人」更是一條「雞肋」,弗洛里斯王子打定主意,結果自然失去了荷蘭王位的繼承權。
最富真愛的婚姻:
船王外孫女下嫁平民男
12月3日,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的外孫女———雅典娜·魯塞爾·歐納西斯與未婚夫米蘭達在巴西聖保羅舉行豪華婚禮。雅典娜作為希臘船王的外孫女身價億萬,而米蘭達則是巴西最優秀的騎術師,曾兩度摘得奧運會銅牌。
有人認為,米蘭達結識雅典娜就是沖著她的家產來的。但米蘭達表示,自己是出於真愛。婚後,這對新人居住在聖保羅富人區。雅典娜此前已經花600萬美元在聖保羅購置了一處高級房產作新房。
最艱難的婚姻:
紀宮公主36歲出閣
11月15日,日本36歲的紀宮公主與40歲的東京都公務員黑田慶樹完婚。
雖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那也要嫁個好人家才行!在這個方面,日本前紀宮公主清子下嫁平民,可以說是最艱難的結婚了。因為清子要放棄皇室成員的身份,隨之學習超市購物、居家打掃、煮飯做菜等各種陌生的生活技能。按傳統慣例,天皇從不出席皇族女性成員的婚禮。然而此番明仁天皇伉儷卻打破傳統,出席了女兒的婚禮。婚禮後,清子對媒體表示:「今後,作為黑田家的一員,我要學習各種各樣的新東西,開始新的生活。」
最忘年的婚姻:
黛咪·摩爾嫁給
小15歲的「弟弟」
美國著名演員黛咪·摩爾與阿什頓·庫徹於今年9月24日結婚,兩人相差15歲,是絕對的姐弟戀。婚禮的賓客據稱有100人左右,都是摩爾和庫徹的親友。摩爾談起庫徹總是一往情深:他是我靈魂的伴侶。 世界上最長的婚姻新娘:楊婉 新娘年齡:17歲新郎:劉永楊新郎年齡:21歲位置:台灣結婚時間:1917年4月婚姻長度:85年
楊婉和劉永楊
⑺ 人死後銀行卡還能用嗎
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旦密碼遺忘或者銀行卡(折)掛失,需要本人拿身份證,那時候就麻煩啦。
(7)井研最長壽老人擴展閱讀:
1. 銀行卡是指經批准由商業銀行(含郵政金融機構) 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銀行卡減少了現金和支票的流通,使銀行業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銀行卡自動結算系統的運用,使這個「無支票、無現金社會」的夢想成為現實。
2.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2月12日發布的2014年支付體系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9.36億張,較上年末增長17.13%。其中,借記卡累計發卡44.81億張,信用卡4.55億張。
3.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3.64張,較上年末增長17.04%,詳見《前瞻中國銀行卡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4張,較上年末增長17.24%。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擁有量仍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達到1.7張和1.33張。
參考資料:網路《銀行卡》網頁鏈接
⑻ 姓廖的由來
【廖姓】
■姓氏源流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台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遷徙分布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眾。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台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歷史名人
廖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為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剛:號高峰,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為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
廖庄: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為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余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為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為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廖仲愷:廖姓名人中最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廣東省惠陽人,著名國民黨左派領袖。早年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投身大革命運動。孫中山逝世,他堅持執行三大政策,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1921年任廣東財政廳長,積極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歷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長、財政部長。1925年被右派暗殺於廣州。
廖承志:廖姓名人中最傑出的政治家,廖仲愷之子。1925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留學蘇聯,1933年加入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抗戰中在香港從事統一戰線工作。建國後,歷任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共青團書記處書記、青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去世。一生為中國人民解放及發展中外友好事業作出不朽功績。
廖榮坤:廖姓名人中最年輕的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黨員,歷任紅軍團長、師長、軍長,戰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戰斗中犧牲,年僅27歲。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國民黨將領。湖南省邵陽人。1925年當兵,1926年進入黃埔軍校,留學法國,歷任少校連長,中校參謀,少將參謀,副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在遼沈戰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協委員,1968年病逝。
廖容標: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解放軍將領。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贛縣人,1929年參軍、1931年入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區副司令、警備司令、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平輿。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2、堂號
武威堂: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
世彩堂:是廖氏的主要堂號之一。「世彩」的內涵:一是長壽而有福氣,「為官者只有造福於百姓和鄉里人,才有這樣的好福氣」;二是宋皇帝(欽宗)御封「世彩堂」,更為顯赫而耀。廖剛是宋朝一位極有膽識、極有謀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歲,曾祖父享年88歲,他們都看過自己的第五代孫子。廖家累世奉養白發老人,所以廖剛把自己的廳堂命名為「世彩堂」。後世許多廖姓宗族都喜歡用「世彩堂」作為堂號。
汝南堂: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發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
果烈堂、中鄉堂:蜀漢廖化,為關羽主薄。關羽敗亡,廖化在戰場上假裝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遷右軍車騎將軍,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所以叫「中鄉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剛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時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學,在桂山建了一個書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稱「紫桂堂」的。
萬石堂:宋工部尚書廖剛,娶秦國夫人張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 ,為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為「清武 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中鄉堂」」、「垂裕堂」、「崇遠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維堂」等。
■宗族特徵
1、廖姓源於北方,歷數代演變,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號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關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剛烈而來;「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書房命名而來。
3、廖姓名人橫貫政、經、文、史等領域,尤其近現代史上表現出色。如廖仲愷、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輩份排列規整,讀之肅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譜》載有江蘇廖姓一支字行為:「清善正堅,明良式發,和平希廷,興家昌國。」
⑼ 廖姓宗祠通用對聯
一、姓氏源流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台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眾。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台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三、歷史名人
廖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為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剛:號高峰,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為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
廖庄: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為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余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為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為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廖仲愷:廖姓名人中最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廣東省惠陽人,著名國民黨左派領袖。早年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投身大革命運動。孫中山逝世,他堅持執行三大政策,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1921年任廣東財政廳長,積極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歷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長、財政部長。1925年被右派暗殺於廣州。
廖承志:廖姓名人中最傑出的政治家,廖仲愷之子。1925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留學蘇聯,1933年加入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抗戰中在香港從事統一戰線工作。建國後,歷任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共青團書記處書記、青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去世。一生為中國人民解放及發展中外友好事業作出不朽功績。
廖榮坤:廖姓名人中最年輕的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黨員,歷任紅軍團長、師長、軍長,戰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戰斗中犧牲,年僅27歲。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國民黨將領。湖南省邵陽人。1925年當兵,1926年進入黃埔軍校,留學法國,歷任少校連長,中校參謀,少將參謀,副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在遼沈戰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協委員,1968年病逝。
廖容標: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解放軍將領。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贛縣人,1929年參軍、1931年入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區副司令、警備司令、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平輿。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2、堂號
武威堂: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
世彩堂:是廖氏的主要堂號之一。「世彩」的內涵:一是長壽而有福氣,「為官者只有造福於百姓和鄉里人,才有這樣的好福氣」;二是宋皇帝(欽宗)御封「世彩堂」,更為顯赫而耀。廖剛是宋朝一位極有膽識、極有謀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歲,曾祖父享年88歲,他們都看過自己的第五代孫子。廖家累世奉養白發老人,所以廖剛把自己的廳堂命名為「世彩堂」。後世許多廖姓宗族都喜歡用「世彩堂」作為堂號。
汝南堂: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發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
果烈堂、中鄉堂:蜀漢廖化,為關羽主薄。關羽敗亡,廖化在戰場上假裝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遷右軍車騎將軍,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所以叫「中鄉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剛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時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學,在桂山建了一個書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稱「紫桂堂」的。
萬石堂:宋工部尚書廖剛,娶秦國夫人張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 ,為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為「清武 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中鄉堂」」、「垂裕堂」、「崇遠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維堂」等。
五、宗族特徵
1、廖姓源於北方,歷數代演變,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號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關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剛烈而來;「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書房命名而來。
3、廖姓名人橫貫政、經、文、史等領域,尤其近現代史上表現出色。如廖仲愷、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輩份排列規整,讀之肅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譜》載有江蘇廖姓一支字行為:「清善正堅,明良式發,和平希廷,興家昌國。」
【廖姓宗祠通用門楣題辭、對聯】
廖姓宗祠通用門楣題辭
萬石流芳
「萬石流芳」源自北宋順昌(今福建)人廖剛,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號高峰,神宗(趙玥)熙寧三年1070年出生於順昌縣交溪鄉,36歲時宋徽宗(趙佶)崇寧五年丙茂科進士,崇寧至大觀年間(1102-1107)賜進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書(掌管全國水土工程的大臣,從一品),封少師,宣和二年,歲次辛亥,盜賊入順昌,公遣其子諭賊,賊知公素守信義,遵命散去,地方得賴安寧,甚為君主倚重,召封為吏部員外郎,請營建康(南京)親擁六師,以杜金人窺伺,歷拜御史中承,知無不言,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任吏部尚書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三年1143年逝世,享年73歲。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廖姓宗祠四言通用對聯
三州世澤;
萬石家聲。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自晉至唐歷時數百年廖氏家族之顯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彥光的六世孫有三兄弟封為郡公,長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為廖延齡,封武威郡公;三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這是廖氏首次分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來。下聯典故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據說漢時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萬石救濟百姓災荒,故而家聲遠播;另一說是宋時廖剛和四個兒子均年薪二千石,共萬石,父子號稱十貴,其居舍門額宋皇帝御封為「萬石家風」、「世彩堂」。「萬石(讀 Dàn 音擔)」指廖剛,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官至工部尚書;他的4個兒子廖遲、廖過、廖遂、廖遽同朝為將帥,年俸祿都在2000石(120斤〔60kg〕為一石)谷以上,5人皆重信義,一門官俸累計超過1萬石。
綠荔名族;
紫桂書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聯。
名榮萬石;
性慧六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順昌人廖剛,字用中,號高峰,少年時曾跟從楊時學習,崇寧年間進士。宣和初年官監察御史,當時蔡京專權,他奏論無所迴避,後出知興化軍。南宋紹興年間歷官吏部員外郎、御史中丞,對於朝政知無不言,曾建議起用有德望的舊相,因此得罪了秦檜,改任工部尚書。著有《高峰文集》。他四個兒子廖遲、廖過、廖遂、廖遽都任將帥,做到太守一級的官,當時人稱「萬石廖氏」。下聯典指宋代順昌人廖衡,幼年時機敏過人,六歲能寫文章。縣尉下鄉催租時遇見他,把他抱到縣衙,他當場吟誦《雨中山茶》詩,人們大為驚奇。十三歲中鄉舉,後任轉運判官。
山茶詠句;
性慧六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絕人,六歲能屬文。吟雨中山茶詩,人皆大奇之。
著歸田集;
稱謫仙人。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將樂人廖正古,字明遠,治平年間進士,任西安知縣,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於民不便。後辭官回鄉,著《歸田集》。下聯典指北宋初順昌人廖執象,字遜父,七歲能寫詩。道士陳摶見到他時,說:「你是謫仙人(才學優異,如謫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塵世。」他不到二十歲就進京城向朝廷進獻詩文,太宗看到後也稱好,後參加省試時,得急病而死。
綠荔名族;
紫桂書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宜賓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寧年間進士,官至朝議大夫。家中有兩棵荔枝,果實為綠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黃庭堅稱他家為「綠荔廖氏」,後來人們便用這個稱呼來區別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聯典指北宋荊州人廖君玉,字國華,元祜年間以朝請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學,此時在桂山建書堂,名叫「紫桂堂」,政務閑暇時就在堂中讀書、吟詩。
名榮萬石;
世彩名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廖剛,忠正耿直,疏陳無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權貴,幾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書,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稱「萬石廖氏」。下聯典指宋·廖瑩中,建書堂名「世彩堂」。
汝南世澤;
五經家聲。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聯典指明·廖謹,恬靜力學,淹貫經史,人號「廖五經」。
廖姓宗祠五言通用對聯
武功垂漢史;
威德沖神朝。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聯以鶴頂格,由首句的第一個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個字「威」構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時,飂伯高 改飂為廖之後,至漢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記載大歷史上。上聯「垂漢史」的「垂」是指流傳,記載的意思,即是指漢朝的歷史已有記載。「飂」,是古廖字。
萬石家聲遠;
三州世澤長。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聯(聯釋見《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聯》同名聯聯釋)。
力行仁義事;
奉獻忠孝心。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鎮溪口村廖氏宗祠聯
溪口村是南平廖姓最為集中的一個行政村,人口約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後的一小坡上。晉末永嘉之亂,中原人民為了避亂事,相攜外遷,廖氏祖先就於其時入閩。今日溪口廖姓始祖廖錢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從此繁衍生息,是為溪口廖氏開基始祖。宗祠南向,佔地約五畝,原址現湮沒於水庫區內,九五年遷於現址。祠宇系仿清建築風格,寬大敞整潔,門牆中額為清嘉慶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門前平台左側面立有數方清代重修祠碑記,以及現今《遷祠記》碑。祠之正廳設一神龕,龕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額「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姓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長遠。祠廳內的這一副對聯題味雋永,是廖氏先祖對後代的諄諄教誨,其後代遵循祖訓,力體身行,歷代努力不輟,終使家族興旺昌盛,蕃衍各地,其中海外尤以台灣、東南亞頒較廣。在香港,廖姓為當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於延平,在台灣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親亦不在少數。按照舊例,溪口廖氏於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風便邀請五十歲以上老人相聚於此,增進親誼。有清康熙、乾隆及民國七年三修《廖氏族譜》,1995年又新修有《南劍龍溪廖氏族譜》。
廖姓宗祠六言通用對聯
肇候封於德慶;
倡節義於南宮。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下聯典指明代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個生性剛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過。因一封奏摺惹怒了明景帝,被貶至四川寧羌驛,充任驛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復辟,史稱「奪門之變」,廖庄被起復回到南京。
廖姓宗祠七言通用對聯
派衍天橫源流遠;
郡封武威世澤長。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
廖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對聯
慈孝友恭,一堂吉慶;
詩書禮樂,滿室榮華。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通用堂聯。
感念恩深,小姑嘔血;
傷心春盡,嫠婦悲吟。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廖忠臣妻歐陽氏撫養小姑,與親女同乳,歐陽氏歿後,小姑泣至嘔血,病年余。下聯典指清廖雲錦為馬氏婦,早寡,其《詠秋燕》詩雲:「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
二水繞金盆,源長流遠;
三峰朝祖廟,人傑地靈。
——佚名撰福建省寧化縣地區廖氏宗祠通用聯
世彩堂高,歷代多賢承祖訓,
武威望重,傳家有道起人文。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通用堂聯。
崇連祠堂,詔邑山連鯤島峙;
遠尋地脈,官陂水合虎溪流。
——佚名撰福建省詔安縣官陂鎮廖氏宗祠崇遠堂聯
此聯以鶴頂格鑲嵌「崇遠」堂名。上聯「詔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詔安縣,「官陂」,指的就是詔安縣的官陂鎮,而「虎溪」,指的就是位於台灣省雲林縣的虎尾溪。如此一對楹聯簡單而清楚地說明此支廖氏族人所從而來的問題。
甘肅武威,承前啟後源流長;
閩杭覺坊,繼往開來子孫昌。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縣藍溪鎮覺坊村廖氏大宗祠聯
上杭藍溪鎮覺坊村的廖氏大宗祠為廖氏花公始祖祠。該祠堂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分前後兩殿,內有木柱,外有圍牆,磚木結構,造型獨特,稱「蟹型」二寶地,寓意為「家庭旺,子孫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與馮夫人仙逝後合葬於上杭廬豐公路旁,形曰「田雞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來進香拜祖裔孫,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據廖氏族譜載:「花公官汀居杭,卒於官地汀州,運回覺坊安葬,路經杭之廬豐綠蔭水口時,突然風雨大作,扛夫們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塊高地上,急於避雨休憩,待雨後回到停棺場,棺柩卻沒於地下,故而草草築墳,放上一塊小墓碑以作紀念。……此墳築起後,附近人家每晚都能聽到處處蛙鳴。而逢暴雨,四周田園被淹,唯此墳始終浮於水面不沒,故而傳之為『田雞浮壙』。」
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
——佚名撰江西省興國縣三僚村廖氏楊公祠聯
廖屋村楊公祠安放的是楊救貧祖師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開基祖和楊救貧勘輿術的傳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父親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於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於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鬥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並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後,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裡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中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這副對聯,就暗寓了這個故事。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
學術仿西歐,開弟子新知識;
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廖氏宗祠「萬源祠」聯
為紀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孫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賢等五大房後裔於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萬源祠」,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前堂為議事廳,廳前正中上懸「廖氏宗祠」匾額,後堂為祭祀廳,配祀一脈宗支神位。左右橫舍二落四間,還有天井、門坪等。祠宇建築精巧,典雅堂皇,周邊古木參天,壯觀秀麗,龍脈騰起,堪稱風水寶地。民國初年,為推行新學,該祠改設「和聲學校」。祠堂大門橫批石刻「北郭風清」(為紀念先祖扶公,字文起,號北郭先生,東漢時人,博學多才),兩邊鐫刻著這副對聯。此聯實為辦學宗旨,意謂: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為本族培養新型弟子,繼承弘揚優良家風。1929年紅四軍進駐古田後,該祠又改為「曙光小學」。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會議在廖氏宗祠「萬源祠」召開,該祠成了古田會議會址而永載史冊,譽傳五洲。
武不屈、文不驚,須立丈夫志氣;
威可畏、儀可象,乃為君子規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以鶴頂格嵌堂名。
溯源本於西周,祖德文謨昭百代;
肇冠堂興南宋,家聲世彩振千秋。
——清·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撰廖氏宗祠通用聯
清朝時有翰林院學士廖甡返鄉拜祖,嘉慶皇帝封送這一副餞別送行對聯作廖氏堂聯。這副對聯對仗工整,氣勢磅礴,上聯點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後」的悠長歷史;下聯通過嘉慶皇帝贊譽廖剛德行,激勵廖氏子孫弘揚「世彩家聲」。
祖德溯三洲,源遠流長,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萬石,根深葉茂,喜今朝景遠維新。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聯釋詳見上《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聯·三州世澤;萬石家聲》聯聯釋。
源遠流長,自唐代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當思發揚光大;
溪清水秀,由博州遷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
——佚名撰江西省上猶縣仔陽鄉源溪村廖氏宗祠聯
http://bbs.lnd.com.cn/thread-76003-1-1.html
⑽ 請問,四川樂山井研縣滿退休年齡的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問題。是否可以一次性購買保險,如果不能怎麼辦
你說的買不到是什麼意思,是年齡沒到還是什麼問題,買的是那種保險,現在保險的種內太多了,有的保險年齡不到也一樣買,女的50可以拿養老金,男的55,你們當地應該有保險公司或者代理什麼的,你可以去咨詢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