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自貢至長壽

自貢至長壽

發布時間:2022-06-04 10:23:42

1. 四川內江威遠縣越.溪鎮到重慶市長壽區有多遠路程

可能大約有300公里多一點點,如果走高速路的話可能要四個小時左右。
祝你一路平安順順利利的到達目的地。

2. 四川自貢 經濟水平怎麼樣 窮么屬於幾線城市

一 1 自貢位於四川盆地南部;中國著名井鹽產地、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東鄰隆昌、瀘縣,南界瀘州和宜賓,西與犍為縣和井研縣毗鄰,北靠內江,全市幅員面積4381平方公里,管轄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戶籍人口323.94萬人,常住人口290萬人。2019年自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8.49億元。

2、歷史沿革

自貢市建市的時間不長。抗戰期間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戰時軍需、民食及支援抗戰,1939年劃出富順縣第五區和榮縣第二區的產鹽區,取自流井和貢井第一字合稱自貢市。1949年自貢市解放,隸屬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銷,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市管轄,1983年富順縣劃歸自貢市管轄。自貢市歷史不長,但下轄之榮縣和富順縣歷史悠久。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唐代改名為富義縣,明代易名富順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唐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宋代廢公井縣入榮德縣,明代降榮州為縣。明代嘉靖年間,富順鹽業生產中心西移,新開自流等井。富順縣自流井鹽區與榮縣貢井鹽區相距5公里,聯系十分密切。富義廠是構成今日自貢城市框架的雛形。清咸豐時期,太平軍建都南京,淮鹽不能上運,清廷飭令川鹽濟楚。富義廠鹽業生產步入鼎盛時期,年產量佔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稅銀佔全川鹽稅收入的40%,自貢成為四川井鹽業的中心,被譽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鹽都」。1911年9月25日吳玉章、王天傑在縣城宣布榮縣獨立,建立軍政府,敲響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喪鍾,榮縣獨立比武昌起義早半個月,「首義實先天下」。


3、自貢經濟優勢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

自貢處於成渝中心點,距離成渝距離均不遠,交通方便,以公路交通為主,路網較為完善。內宜高速、樂自高速、成自瀘赤高速、自隆高速四通八達,自貢的高速路網已實現「區縣通」;自貢乘高速客車可直達任何一個城市。內昆鐵路橫貫全境,在自貢境內設多個車站,可通國內所有重要城市,建設中的川南城軌經過,在自貢設有自貢東站和富順站;位於自貢貢井區成佳鎮的鳳鳴通用機場已投入使用。

4. 礦產資源豐富

自貢市頁岩氣資源分布面積廣、理論儲量較大(約2.5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富順—永川、威遠、井研—犍為3個頁岩氣區塊,其中,富順—永川區塊涉及市境富順地區,威遠區塊涉及市境榮縣大部分地區,井研—犍為區塊涉及 市境榮縣與樂山市交界地區。岩鹽資源集中分布在榮縣西側的長山鎮一帶,占「威西岩鹽體」的1/3;

頁岩氣豐富,鹽礦儲量多,以自貢的化工和材料行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5. 文體產業發達

自貢文體產業發達,已經形成了有相當有影響力的文體產業和文體項目,比如:

A.自貢燈會

自貢燈會成為國內與哈爾濱冰燈南北交相輝映的具代表性的燈會。自唐以來自貢便有新年燃燈習俗,清代即有「獅燈場市」、「燈竿節」,上世紀初,又漸形成節日的提燈會,更有放天燈、舞龍燈、戲獅燈、鬧花燈等活動。從而發展為集地區民風民俗之大成的會節。

6. 地狹人少,空間有限
自貢市管轄4個區、2個縣,幅員面積4381平方公里,是四川面積最小的市,只有成都市的四分之一,也是中國所有地級市面積算是比較小的。自貢市人口少,戶籍人口323.94萬人,常住人口290.14萬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47.74萬人,鄉村人口142.4萬人,在四川21個市州相比,也是排16位(按戶籍人口計算)。自貢地狹人少,經濟發展潛力有限;

7 水資源貧乏

自貢市處於四川盆地南側,離長江、岷江不遠,一般人很難把自貢與水資源缺乏聯系起來,但現實是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4.58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2.10億立方米,是工程型、水質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量和畝均水資源量分別為502.5立方米、454.2立方米,分別佔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和畝均水資源量的15.8%和14.7%;特別是人口稠密、廠礦集中、商貿繁榮的城市中心區,缺水問題尤為突出,人均水資源量為289.7立方米,只有四川省人均水資源量的9.1%。

二 不算窮 自貢原來在四川僅次於成都,重慶哈。現在從城市規模也可以看得出來自貢原來是輝煌過的,但是由於不靠江,又未處於成渝中點上,所以交通區位的劣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貢的發展,雖然近年來自貢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相比其他城市發展來說,速度並不算快。 三 五線城市 現在的自貢地位下降了很多,原有的化工優勢逐漸衰落,其他工業又被四川其他更強的二級城市所超過,已經從原來的四川第三大城市跌到綿陽,德陽,南充,宜賓,樂山,攀枝花之後了。好在現在四川省出台了成都經濟圈規劃和川南城市群規劃,加大川南城市與成都的聯系,規劃有鐵路,高速公路穿過川南諸多城市,成-自-瀘高速公路就是項目之一,自貢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彌補自己的交通劣勢"

3. 自貢能長壽嗎

自貢算是四川污染比較重的城市,要想長壽,還是到西部的山卡卡里去

4. 自貢往重慶市長壽區怎麼坐車

自貢市
重慶市K692/K693(快速)自貢站08:37
北碚站
15:32全程約:6小時55分鍾¥53.5
起途經7站出發
自貢市
自貢站>到達
北碚站
重慶市>

5. 自貢到達州的路線

自貢-重慶-達州近 自貢~內江~隆昌縣~榮昌縣~重慶~達州

6. 重點層系分布

(一)寒武系分布

1.梅樹村期晚期-筇竹寺期(筇竹寺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除西部局部遭受剝蝕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剝蝕線沿雅安—名山—都江堰—天全延伸,兩端與盆地邊界相交。沿安縣—瀘州—威信—鎮雄一線,將研究區分為西南和東北兩部分。西南部自西向東先是厚度逐漸增大,在宜賓—綏江—犍為形成厚度普遍大於400m的區域,再向東則逐漸減小。東北部遂寧南—綦江—道真—廣安北一線厚度小於200m,向南向北逐漸增大(圖1-2-11)。

2.滄浪鋪期(滄浪鋪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除西部局部遭受剝蝕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剝蝕線沿峨眉—青神—仁壽—新津—都江堰—寶興—天全延伸,兩端與盆地邊界相交。研究區厚度自西向東逐漸增厚,多為50~250m。北部巴中—廣元—南江一帶和東北部的巫溪—萬源—鎮坪一帶,以及西南部鎮雄—彝良—筠蓮—威信一帶和東南部的沿河—酉陽—花垣—秀山一帶,厚度大於300m(圖1-2-12)。

3.龍王廟期(龍王廟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在區內分布廣泛,除盆地西北緣局部地區遭受剝蝕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與滄浪鋪期地層剝蝕范圍相比,有所增加,葫蘆狀的剝蝕區仍然存在,且東南側稍有擴大。寶興北、汶川—茂縣、平武—青川南和廣元一帶還有4塊剝蝕區。沿成都—樂至—安岳—重慶—正安—湄潭一線,可將研究區分為西南和東北兩部分。西南部自北向南厚度逐漸增大,多為60~200m。東北部自西北向東南厚度逐漸增大,多為20~160m,增幅也小,最厚達200m(圖1-2-13)。

4.毛庄期(陡坡寺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除西北部遭受剝蝕之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剝蝕范圍較前期有所縮小。沿成都—樂至—大足—江津—鳳崗減小,在宜賓—馬邊—自貢—瀘州一帶厚度最大,普遍大於150m;東北部自西北向東南厚度先逐漸增大,在武隆—忠縣—黔江一帶厚度最大,最厚超過250m;再向東南,厚度逐漸減小(圖1-2-14)。

5.徐庄期-鳳山期(洗象池群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除西北部遭受剝蝕之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與毛庄期地層剝蝕范圍相比,有所擴大。在北部廣元—青川南—江油北一線還存在另一個剝蝕區。研究區自西北向東南厚度逐漸增大,至巫溪—梁平—重慶—鹽津—彝良一帶,達500m。正安—瀘州—金沙—湄潭一帶和巫山—酉陰—桑植—恩施—建始一帶,形成兩個厚度高值區,厚度達700~1300m(圖1-2-15)。

(二)奧陶系分布

1.新廠期(桐梓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除西北部兩個地區遭受剝蝕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靠南剝蝕區的剝蝕線沿遂寧—安岳北—樂山—峨眉山—天全—都江堰延伸,略呈菱形,西北緣靠近盆地邊界。靠北剝蝕區位於廣元—旺蒼南江一帶及其以北地區。沿南充—重慶—正安—鳳崗一線,將研究區分為西南和東北兩部分。西南部自北向南先是厚度逐漸從20m增大至100m,並在沿江津—合江—瀘州—隆昌—永川一帶,形成一個厚度大於120m的區域,再向南則厚度減小,至威信—金沙一帶僅為60m。東北部從西北向東南厚度從20m逐漸增大至200m,武隆黃草場和龍山紅岩溪—桑植五道水—五峰灣潭一帶厚度最大,都超過了220m(圖1-2-16)。

圖1-2-11 四川盆地及鄰區寒武紀梅樹村期晚期-筇竹寺期(筇竹寺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2 四川盆地及鄰區寒武紀滄浪鋪期(滄浪鋪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3 四川盆地及鄰區寒武紀龍王廟期(龍王廟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4 四川盆地及鄰區寒武紀毛庄期(陡坡寺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5 四川盆地及鄰區寒武紀徐庄-鳳山期(洗象池群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6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新廠期(桐梓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2.益陽期早中期(紅花園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在區內分布情況同新廠期地層,西北部兩個剝蝕區的范圍也基本相同,僅南部剝蝕區的西南緣有所擴大,其邊界與盆地邊界趨於一致。在研究區的中南部,存在兩個厚度較大的區域,一個在西部內江—自貢—瀘州一帶,厚達50~60m;另一個在宣恩—武隆—沿河—龍山一帶,厚達60~70m。這兩個區域向四周厚度逐漸減小(圖1-2-17)。

3.益陽期晚期—達瑞威爾期早期(湄潭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分布情況基本同益陽期早中期地層,只是西北部兩個剝蝕區的范圍有所變化,南部剝蝕區的北界向北稍有擴展,北部剝蝕區的范圍大大縮小。沿峨邊—廣安—大足—開江—建始—桑植一線,將研究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自北向南厚度先由80m逐漸增大至280m,並在綦江—江津—自貢—長寧一線內形成了一個多為200~400m的厚度高值區,再向南和西南,厚度逐漸減小,至雷波一帶僅厚80m。北部厚度較南部小,且自南向北由80m減小至40m以下。此外中部東緣桑植五道水和五峰灣潭一帶厚度較大,達80~160m(圖1-2-18)。

4.達瑞威爾期中晚期(十字鋪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在區內分布情況基本同益陽期晚期—達瑞威爾期早期地層,只是西北部兩個剝蝕區的范圍都有所擴大。地層厚度變化無明顯規律,一般10~30m,可識別出5個厚度大於30m的高值區。中部3個,呈北東向排列,自北東至西南依次為開縣—平昌—大足—梁平、長壽—鄰水—合川—重慶和大足南—隆昌—瀘州一帶,厚度達40~60m,最厚處分別為五科1井(76.5m)、座3井(59m)和盤龍1井(57m)。東部和南部各一個,分別位於五峰灣潭—宣恩—龍山—永善—桑植和綏江—馬邊—雷波一帶,厚度40~60m和40~90m(圖1-2-19)。

5.艾家山期—錢塘江期早期(寶塔組—臨湘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分布基本同達瑞威爾中晚期地層,只是西北部的北部剝蝕區已不存在。研究區內地層厚度比較穩定,多為30~40m。超過40m的厚度高值區有兩個:一個是位於盆地中部的忠縣—梁平—大竹—華鎣—重慶一帶,厚度50~70m,座3井最厚,達78m;另一個是位於盆地西南部的古藺—隆昌—自貢—屏山—雷波—威信一帶,厚度50~80m,雷波抓岩最厚,達87m(圖1-2-20)。

6.錢塘江期中晚期—赫南特期(五峰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本期地層分布情況基本同艾家山期—錢塘江期早期地層,只是西北部剝蝕區的范圍有所擴大,東北界已擴展至江油—南充一線之北,東南界已靠近廣安—威遠—馬邊一線;西南界已跨越盆地邊界至滎經—峨邊一線以西。地層厚度多為4~8m,超過8m的厚度高值區零星分布,高值區的厚度一般10~20m,西南部的自深1井最厚,達27m(圖1-2-21)。

(三)二疊系分布

1.船山統

四川盆地船山統僅分布在龍門山地區,且較為零散,目前僅在個別剖面上見有分布,厚度一般小於20m。

2.陽新統

在盆地內均有分布,沉積厚度0~1000m,盆地內一般厚300~500m,川西馬爾康古陸外圍厚度最小,而川滇接壤帶厚度超過1000m。是以淺海台地相沉積為主的生屑灰岩、含生屑含泥質灰岩及燧石灰岩等,局部發育白雲岩。

圖1-2-17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益陽期早中期(紅花園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8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益陽期晚期—達瑞威爾期早期(湄潭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19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達瑞威爾期中晚期(十字鋪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0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艾家山期—錢塘江期早期(寶塔組—臨湘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1 四川盆地及鄰區奧陶紀錢塘江期中晚期(五峰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2 四川盆地二疊紀棲霞組(含梁山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1)梁山組(P2l)

梁山組厚度較薄,本書將其厚度圖與上覆棲霞組合並。本組在盆地內厚度變化較大,西部砂岩含量較多,厚度一般10~42m,向東迅速減薄,至峨眉山、樂山一帶為5~15m;川南一帶厚4~17m;川東地區厚4~8m,最厚達21m;川北及龍門山一帶以鋁質粘土岩為主,厚3~30m,亦具有西厚東薄的特點。

(2)棲霞組(P2q)

本組在盆地的中部及東部分布廣泛且穩定,厚度變化相對較小,以深灰-黑灰色灰岩為主,一般厚數十米至300餘米。與上覆茅口組互為消長,由西向東厚度有由薄增厚的趨勢。包含梁山組的棲霞組厚度分布見圖1-2-22。

(3)茅口組(P2m)

本組在盆地內分布廣泛,厚度變化大,從不足百米至600m以上,與棲霞組相互消長。常以傳統的「黑棲霞,白茅口」的方法劃分,與上覆地層龍潭組岩性差異明顯,界線清楚。在盆地內本組頂部常有缺失,接觸面為平行不整合。茅口組受東吳運動的剝蝕厚度較棲霞組差異大,一般100~450m,盆地內一般200~400m,其中厚度變化較大的區域為川東南及川西南地區,而川中地區厚度變化小(圖1-2-23)。

3.樂平統

樂平統由於岩相分異較大,樂平統厚度變化也大。

(1)吳家坪組(P3w)

分布於川東及川西北地區,川西北廣元地區厚15.4~36.1m,川東北地區最大厚度220m,一般厚度100~150m(圖1-2-24)。與本組層位相當的龍潭組為分布於川中、川南、川東南部地區,厚度94~173m。

(2)長興組(P3c)

長興組通常為一套生屑灰岩、泥灰岩、燧石灰岩,在川中地區為灰岩夾泥頁岩,川東見生物礁,川東北及川西北廣元一帶分布有硅質岩,川西南地區則為暗紫紅色岩屑砂岩和泥岩。長興組厚度為0~443.5m,碳酸鹽岩沉積區厚度較大,以川東北地區厚度最大,陸相及海陸過渡相區的沉積厚度較小,一般小於100m,而在川西南部寶興—天全—滎經一線以西地區缺失(圖1-2-25)。

(四)下、中三疊統分布

四川盆地東部下、中三疊統以海相碎屑岩及碳酸鹽岩為主,僅西部邊緣地帶有陸相碎屑岩分布,除攀西局部地區外遍布全區,盆地內深埋地腹,三疊系厚度一般在1500~2000m左右。

1.下三疊統飛仙關組(T1f)

飛仙關組露頭主要分布於天全—樂山—屏山一線以東,廣元—內江—瀘州一線以西地域,向西過渡為東川組,向東過渡為夜郎組。本組厚在360m~450m之間,具有由西向東厚度增大的趨勢。川北旺蒼、南江一帶岩性穩定,厚度620~800m(圖1-2-26)。與飛仙關組層位相當的大冶組在川東地區厚約670~1200m,向西厚度迅速減薄至236~517m,在達縣—涪陵一線以西,呈一楔狀體插入夜郎組與嘉陵江組之間,東厚西薄,厚度50~185m不等。同時代的夜郎組分布范圍介於大冶組與飛仙關組分布區間的過渡帶,大體在廣元—內江—瀘州一線以東,達縣—涪陵一線以西,呈南北向的帶狀。

2.下三疊統嘉陵江組(T1j)

嘉陵江組厚度在盆地西部較薄,僅150~350m,向東迅速增厚,至盆地中部增大至300~580m,東部可增至500~800m(圖1-2-27)。上部普遍發育的灰綠色水雲母粘土岩(「綠豆岩」)區域延伸較穩定,厚0.5~3m,底部常具石英細礫層及硅質層,是良好的地層劃分對比標志層。

圖1-2-23 四川盆地二疊紀茅口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4 四川盆地二疊紀吳家坪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5 四川盆地二疊紀長興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6 四川盆地三疊紀飛仙關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7 四川盆地三疊紀嘉陵江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圖1-2-28 四川盆地三疊紀雷口坡組沉積期地層分布特徵

3.中三疊統雷口坡組(T2l)

中三疊統,本區東部以海相碎屑岩沉積為主,向西過渡為以碳酸鹽岩、膏鹽沉積為主。上覆晚三疊世早期地層大部地區缺失,僅盆地西部及鹽源地區見有海相碎屑岩與碳酸鹽岩交互沉積。雷口坡組上部普遍遭受剝蝕,在重慶—瀘州一帶本組被剝蝕殆盡,華鎣山以東及威遠、筠連一帶僅有中部以下地層,廣安—遂寧一線以北至米倉山前緣及樂山—沐川一線保存較完整,厚363~466m。南充等地由於深部有巨厚鹽岩存在,最厚達600m至千餘米。龍門山前緣本組以大套白雲岩為主,厚層-塊狀灰岩含量較少,厚593~774m(圖1-2-28)。

4.中三疊統天井山組(T2t)

天井山組分布范圍較小,北起江油石公壩,南至綿竹金花一帶,延伸約160km。頂部常因剝蝕而保存不全,以江油香水場一帶最完整,厚度達511m,與上覆馬鞍塘組為整合接觸,向南殘留厚度9~28.7m,向北一般厚236~274m,層序亦多不完整,與上覆須家河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7. 自貢下午到重慶長壽有大巴車嗎

自貢市 重慶市
K692/K693
(快速)
自貢站
08:37
北碚站
15:32
全程約:6小時55分鍾
¥53.5 起
途經7站
出發 自貢市 自貢站
>
到達 北碚站 重慶市
>

閱讀全文

與自貢至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吃什麼最好排肝毒 瀏覽:984
家裡老人家小房間用的空調 瀏覽:814
2020年江蘇養老金調整政策 瀏覽:291
老年痴呆病人總要吵著回家怎麼辦 瀏覽:286
物業公司重陽節活動講話 瀏覽:411
高考體檢查詢限制時間是多久 瀏覽:572
養老機構行政處罰情況說明範文 瀏覽:198
大智電子體檢費多少 瀏覽:760
養老保險按哪個比例交劃算 瀏覽:534
體檢報告封裝返回單位需要多久 瀏覽:668
長壽花宮燈花怎麼養最佳圖文 瀏覽:176
重慶交15年社保退休金有多少年 瀏覽:519
常規婦科體檢要做哪些檢查 瀏覽:356
懷柔鎮敬老院 瀏覽:491
英國達人秀80歲老奶奶 瀏覽:724
2020內蒙古農村養老金交哪個合適 瀏覽:913
山東省基礎養老金 瀏覽:427
備孕體檢不能做什麼項目 瀏覽:276
老年人排便不暢是什麼原因 瀏覽:61
杭州養生連鎖品牌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