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gA腎病的危害有哪些
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數小時至2天內出現肉眼血尿,通常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個別可達1周。這類病人約占總數的40%~50%,兒童中略高。個別可有嚴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與腸道IgA血管炎有關。本病另一常見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和/或蛋白尿,約占總數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發生1次或數次肉眼血尿。
腎病綜合征可見於5%~20%的病人中,以兒童和青年病例為多,常屬彌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腎小球硬化。此外,有時系膜IgA沉積為主的現象也可以出現在以足突融合為特徵的微小病變腎病中。
約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通常能自行緩解。其中20%~25%則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體腎炎。在病程活動期有氮質瀦留者並不少見,約佔25%。起病時即有高血壓約佔10%,然在30歲以後起病者中顯著增多;隨病程延長,伴高血壓者超過40%。
㈡ 懇求IgA腎病治療良方
24小時蛋白定量為0.6g/d,尿隱血2+,您這種情況,應該屬於單純性血尿和輕微蛋白尿的IgA腎病,一般無特殊治療,應避免勞累、預防感冒及避免腎毒性葯物,或者單獨應用中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定期的復查腎功能。
㈢ IgA腎炎的臨床表現
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數小時至2天內出現肉眼血尿,通常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個別可達1周。這類病人約占總數的40%~50%,兒童中略高。個別可有嚴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與腸道IgA血管炎有關。本病另一常見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和/或蛋白尿,約占總數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發生1次或數次肉眼血尿。
腎病綜合征可見於5%~20%的病人中,以兒童和青年病例為多,常屬彌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腎小球硬化。此外,有時系膜IgA沉積為主的現象也可以出現在以足突融合為特徵的微小病變腎病中。
約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通常能自行緩解。其中20%~25%則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體腎炎。在病程活動期有氮質瀦留者並不少見,約佔25%。起病時即有高血壓約佔10%,然在30歲以後起病者中顯著增多;隨病程延長,伴高血壓者超過40%。
㈣ 得IGA腎炎可以活多長時間能治好嗎
如果是IGA腎病,那就是很難完全治癒的,只能臨床治癒,遇到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腸胃炎、尿路感染等都會引起復發,一般而言,發作一次嚴重一次。但是IGA腎病的個體差異很大,一般說有肉眼血尿的反而不是很重,但一定要積極治療,注意充分休息,適當鍛煉,飲食上面要清淡,牛羊肉、海鮮、香菜等發物不要吃。
㈤ IgA腎病男性主要在哪個年齡段發生
IgA腎病又稱Berger病是我國腎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見的病因,易反復發作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系膜IgA沉積或以IgA沉積為主為主要特徵。
其發病有明顯的地域差別,是亞太地區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占腎活檢的30-40%,歐洲佔20%,北美洲佔10%。
本病男性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20-40歲最多見。
㈥ 40歲女性,得了IGA腎病,能治癒嗎【IGA腎病(IV)級】
目前的治療方案還是可以的,但是,要將蛋白尿完全轉陰,力量還不夠,建議您服用中葯湯劑治療,會有更好療效。需要提醒的是中葯治療,要到正規醫院。
(西苑醫院張昱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㈦ 我媽媽今年52歲,偏胖,去年十月穿刺確診IGA腎病三期,治療近一年,最近一次復查尿蛋白隱血都呈陰性
病情分析:
這個並不是病情的嚴重,這個尿酸雖然是通過腎臟排泄的,但是跟體內的產生和飲食等關系很大,
指導意見:
這個單純的尿酸增高,更常見的是代謝方面的疾病,也就是高尿酸血症,這個在細胞破壞較多的情況下是比較常見的,並不一定是腎損傷或者是病情加重的表現,這個是可以用別嘌呤醇,碳酸氫鈉等治療的。
㈧ 有沒有人知道IgA腎病對以後的生活有沒有影響
IgA腎病是一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學特徵的慢性腎小球疾病。臨床上約40% ̄45%的患者表現為肉眼或顯微鏡下血尿,35% ̄40%的患者表現為顯微鏡下血尿伴蛋白尿,其餘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和腎功能衰竭。IgA腎病腎病是世界范圍內一種常見的腎小球疾病,IgA腎病的流行在不同洲、不同國家或在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如亞洲的日本、新加坡,IgA腎病腎病的發病率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50%,而美國西部的印第安人低發區只佔2%。一般而言,白人、黃種人明顯高於黑人的發病率。我國IgA腎病的發病率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26% ̄34%。男女之比大約是2:1。 以血尿為主的IgA腎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由於IgA腎病的病理類型及腎小球受損程度的差異較大。因此,應嚴密觀察患者肉眼血尿發作的頻率、蛋白尿的程度、有無高血壓及腎功能受損程度,而分別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從上面可以看出:IgA腎病不是惡性的。
與IGA腎病預後有關的因素:
(1)男性患者,起病年齡較大者預後差。
(2)持續性鏡下血尿伴有蛋白尿,預後差。
(3)中、重度蛋白尿常提示最終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預後較差。但IgA腎病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患者,若腎組織病理變化輕微,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好,預後好。
(4)IgA腎病患者有高血壓,特別是難於控制的嚴重高血壓,預後差。
(5)妊娠對IgA腎病患者的影響,無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的IgA腎病患者,妊娠一般是安全的。
IgA腎病血尿的治療
IgA腎病是指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腎小球系膜區有大量顆粒狀IgA沉積為特徵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臨床以反復發作的肉眼血尿、持續性鏡下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輕度蛋白尿為主要表現。本病自1968年法國學者Berger首次報告以來,世界各地相繼均有報道。據統計在我國本病約占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26%~36.9%,日本為36%,新家坡則高達56%,歐美國家發病率較低,約占 4%~5%。值得注意的是,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引起慢性腎衰竭中,IgA腎病約佔15%~30 %。目前認為IgA腎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學特徵的綜合征。臨床表現多樣,疾病進展速度也差異很大。一般認為兒童患者,有反復肉眼血尿患者,多數腎功能損害較輕,預後較好。發病年齡大 (40歲以後發病 ),有氮質血症、高血壓或大量蛋白尿 (>2g/24h),病理改變有彌漫性增殖性病變伴有局灶性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或間質纖維化,新月體數目超過30%者,預後不良。目前由於對IgA腎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現代醫學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近年來國內學者採用中醫中葯治療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就IgA腎病血尿的治療,談一點個人體會,以供參考。
1 IgA腎病的診斷
IgA腎病的確診決定於腎活檢,其診斷特點是:光鏡下常見彌漫性系膜增生或局灶節段性增生性腎小球炎;免疫熒光可見IgA或以IgA為主的免疫復合物沉積於系膜區,這是IgA腎病的診斷標志。電鏡可見系膜區為主的電子緻密物沉積。由於系膜IgA沉積可見於其它許多疾病,故臨床應首先排除繼發性因素,如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慢性肝病、腫瘤等,方可診斷為IgA腎病。1982年WHO正式將IgA腎病的腎臟病理改變分為五級:Ⅰ級 :輕微損害;Ⅱ級:微小病變伴有少量節段性系膜增殖;Ⅲ級:局灶節段性腎小球腎炎,少於50%的腎小球呈現顯著變化;Ⅳ級:彌漫性系膜損害伴有增殖和硬化;Ⅴ級:彌漫性硬化性腎小球腎炎,累及 80 %以上的腎小球。實驗室檢查:有50%的病例,血IgA水平增高,而血補體成分濃度多正常。有10 %~15%的患者血中IgA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掌側前臂皮膚活檢常可見毛細血管的IgA、C3 和纖維素沉積。尿紅細胞形態分析以畸形紅細胞為主 (≥80 % )。
2 IgA腎病的臨床分類
2.1 反復發作肉眼血尿型 此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期間出現肉眼血尿,持續2~3d後變為鏡下血尿,如此反復發作。有肉眼血尿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肉眼血尿消失後尿蛋白也隨之減少或消失。患者一般無水腫及高血壓,但常伴有腰痛,可為單側性或雙側性,體檢腎區無明顯的叩擊痛。此類型多見於兒童,約占本病的20 %左右。
2.2 無症狀性鏡下血尿型 鏡下血尿常持續存在,尿中紅細胞以畸形紅細胞為主 (≥80%),可伴有輕度蛋白尿 (<1g/24h),臨床無症狀,多在體檢時發現而確診。此類型最多見,約佔50%左右。
2.3 腎炎綜合征型 除持續性鏡下血尿外,常有輕度蛋白尿、水腫、高血壓或緩慢進行性腎功能損害,此類型約佔10%~15%,預後較差。
2.4 腎病綜合征型 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鏡下血尿,約佔IgA腎病的7%~16%。若伴有高血壓、腎功能損害,則預後不良。
2.5 其他類型 如急進性腎炎綜合征,急性腎衰竭。臨床上較少見,預後不良。
3 IgA腎病的治療原則
根據臨床分類及病理改變確定治療原則。
3.1 反復發作肉眼血尿型 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時應及時採用強有力的抗生素和中葯治療。肉眼血尿消失後繼續應用中葯治療,並可施行扁桃體摘除。
3.2 無症狀性鏡下血尿型 病理檢查為正常或輕微改變的 (I-II級 ) IgA腎病,可單純採用中葯治療,必要時配合火把花根片治療。
3.3 腎炎綜合征型 治療重點應放在控制血壓,保持腎功能,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可採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ACEI)及中葯治療。
3.4 腎病綜合征型 可採用分級治療:Ⅰ級採用糖皮質激素加中葯治療 (二聯療法 )。Ⅱ級採用糖皮質激素、雷公藤多甙片及中葯治療 (三聯療法 )。Ⅲ級是在Ⅱ的基礎上加用環磷醯胺 (四聯療法 )。採取分級治療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少用或不用對人體毒副反應較大的葯物。
3.5 臨床少見的急進性腎炎綜合征或急性腎衰竭患者 可選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或聯合環磷醯胺、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葯物治療,必要時配合透析治療。
4 IgA腎病的中醫療法
根據IgA腎病臨床表現以血尿為主和感受風熱、濕熱之邪常可出現肉眼血尿的特點,可參考中醫「血證」中治療「溺血」、「溲血」的經驗,進行辨證論治。中醫學認為尿血的病位在腎,其主要的病機是熱傷脈絡及脾腎不固。正如《景岳全書•血證》中所說:「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血無以存」。在火熱之中,又有實火與虛火之分。外感風熱,濕熱內蘊,肝鬱化火,下焦濕熱等皆屬實火;而陰虛火旺之火則屬虛火。氣虛之中又有脾腎氣虛及氣陰兩虛之別。因此,治療血尿應分清標本虛實,按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進行治療。基於此種理論,筆者將IgA腎病血尿分為濕熱傷絡,陰虛內熱,氣陰兩虛及脾腎氣虛四型論治。
㈨ iga腎病我是IGA腎病今年42歲 男 我是在4月做的穿刺,陰血3+ ,蛋白質2+,有時會少1個 ,要怎樣才會降下來
iga腎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人們的行動力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很多患者對iga腎炎的存活率一直存在疑問,為了幫助患者更好的治療iga腎炎,我們請來專家就iga腎炎存活率及治療方法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說:
iga腎炎存活率及治療方法 數據表明:iga腎炎存活率1年的患者只有50%,iga腎炎存活率5年的患者只有20%。
iga腎炎存活率及治療方法 運用西葯時,通常使用大劑量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和環磷醯胺,對某些新月體型的IgA腎病病例,也可以採用血漿置換的治療方法。但是,仍沒有確定以上方法對新月體性IgA腎病的治療非常有效,而且不同的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致。
以上是專家對iga腎炎存活率及治療方法相關知識的解答,相信您已掌握了更多的有關於iga腎炎的存活率及治療方法的知識。若您仍有疑問,請咨詢有關專家!
㈩ IgA腎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IgA腎炎(IgA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反復發作性肉眼或鏡下血尿,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基質增多,伴廣泛IgA沉積為特點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稱Berger病。此外,又被稱為IgA-IgG系膜沉積性腎炎和IgA系膜性腎炎等。
IgA腎病也可解釋為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腎小球系膜區有大量顆粒狀IgA沉積為特徵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臨床表現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數小時至2天內出現肉眼血尿,通常持續蛋白尿數小時至數天,個別可達1周。這類病人約占總數的40%~50%,兒童中略高。個別可有嚴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與腸道IgA血管炎有關。本病另一常見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和/或蛋白尿,約占總數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發生1次或數次肉眼血尿。腎病綜合征可見於5%~20%的病人中,以兒童和青年病例為多,常屬彌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腎小球硬化。此外,有時系膜IgA沉積為主的現象也可以出現在以足突融合為特徵的微小病變腎病中。約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通常能自行緩解。其中20%~25%則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體腎炎。在病程活動期有氮質瀦留者並不少見,約佔25%。起病時即有高血壓約佔10%,然在30歲以後起病者中顯著增多;隨病程延長,伴高血壓者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