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賈母八旬之慶有哪些闊氣之處
賈母八旬之慶的闊氣是所有賈府人過生日闊氣之最。
賈府人丁眾多,每月都有人過生日,
但闊氣的程度均與賈母無法比擬。
首先是壽宴大肄排場
。
賈母為朝庭一品誥命夫人,元春又是貴妃,壽宴自然排設不開,於是八月初三的生日,便由七月二十八日一直安排到八月初五,足足八日排得滿滿的。這是寶玉生日,元妃省親無法比擬的。
其次壽禮如山。
壽禮多得看不過來
。皇帝,禮部送禮,
元春送禮,
所有皇親貴族莫不有禮。這場面無人能比。
㈡ 為何賈母對林黛玉那麼疼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親孫女
賈母又稱史太君,在賈府,人們還稱她為「老祖宗」。由此也可以看出,賈母非常長壽,並且在賈府德高望重。書里一開始出場的時候,賈母就已經是賈府輩分最高的老人了,她下面有數不清的孫子和孫女。但是讀紅樓夢我們都知道,在眾多的孫子和孫女中,賈母只疼愛賈寶玉。後來外孫女林黛玉來了之後,賈母對黛玉的愛一點不比賈寶玉少,超過了除賈寶玉之外所有的孫子和孫女。
圖
賈母對賈敏的一番思念還有對黛玉後來的種種關心和照顧,完全是慈母的舐犢之情。縱觀賈敏這一輩的人里,賈母似乎只對賈敏有過這種感情。很多人說,賈母也偏心賈政。但是縱觀全書,賈母對賈政沒有透露過一點母親的慈祥,賈政對賈母也完全是畢恭畢敬的孝敬,這對母子很少有那種母慈子孝的溫馨瞬間。這一點在賈寶玉挨打那次,賈母和賈政之間的關系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㈢ 劉姥姥與賈母的談話有詳有略的好處
詳略得當,略處著重突顯周圍環境,讓事物發展更為流暢,銜接上下文,而詳細處,以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具體
當然,賈母之所以和劉姥姥相處得非常好,老呂認為,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想當初,在那個封建社會,女人們都是不敢輕易說笑的。因此,在劉姥姥見到了賈母之後,她那些充滿幽默的話語,馬上就給賈府當中那些每天深居簡出的太太、奶奶、小姐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歡樂,釋放出了她們被禁錮的天性。
同時,又由於劉姥姥和賈母都是長壽之人,所以,她們都有著豐富的閱歷、過人的睿智、濃厚的人情味、人情世故上的爐火純青。只不過,一個是來自廟堂,帶著奢華的風范;一個是來自鄉間,裹挾著泥土的芬芳。
也正因如此,在賈母因為劉姥姥感受到了少有的快樂之後,她便在劉姥姥出府之際,特派鴛鴦轉交給劉姥姥好多東西:「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昨日叫我拿出兩套送你帶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裡穿罷……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子里是你前兒要的葯: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房子包著……」而這也說明了賈母與劉姥姥的關系,確實是非常融洽,甚至可以說是其樂融融。
㈣ 紅樓夢中的賈母和劉姥姥為何這么長壽
賈母被榮寧二府里上上下下尊稱為「老太太」,只有鳳姐稱她為「老祖宗」,劉姥姥稱她為「老壽星」。這兩個稱呼都很有意味。首先說「老祖宗」這個稱呼是因為在輩分上賈母是最高的。在嫡傳的「代」字輩裡面,賈代化、賈代善以及賈代化之妻均已作古,因此碩果僅存的她自然就是賈家合族上下的老祖宗了。而「老壽星」這個稱乎也名副其實。賈母出場時便已是七旬老人,卻身體硬朗,眼不花,耳不聾,尤其是思維敏捷,越老越精明,最終以八十三歲的高齡辭世。要知道那是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時代,能夠活八十三歲的高齡可謂罕見了。
有人認為賈母的長壽是因為她生活條件優越,而且醫療有保障所致。這自然是原因之一,但也不是主要原因。賈府里的老爺少爺,太太小姐們哪個不是過的錦衣玉食的生活呢?哪個缺醫少葯呢?但卻有那麼多的人英年早逝。比如說賈母的女兒賈敏,賈敏的女兒林黛玉,還有賈珠、王熙鳳、秦可卿、賈元春、賈迎春等等。而生活水平不高的莊稼人劉姥姥卻同樣長壽,甚至活過了賈母,可見生活水平並不是長壽與否的主要原因,有時候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健康。
仔細分析劉姥姥與賈母的長壽之道,可以堪稱盡管兩人的身份地位懸殊,但在養生上卻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劉姥姥的長壽原因。劉姥姥是莊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數十年,始終勞動不輟。多年的勞動也使她的身板越來越硬朗,對疾病的抵抗力也越強。在飲食上雖說吃的一般,但卻都是自家栽種的純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帶了很多剛摘下來的新鮮瓜菜,賈母也很高興,說「外頭買的,不像你們田地里的好吃。」再有就是劉姥姥性格隨和,心態樂觀,在大觀園被一幫太太小姐們調笑,卻一笑而過。這樣的豁達與灑脫也使得她始終能保持心情的舒暢,這對於健康是極有益處的。
㈤ 紅樓夢中賈母80大壽,誰來拜壽
賈母的八十大壽,南安太妃和北靜王妃都來拜壽。
賈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但從七月二十八日開始的一連八天,賈府都是連開大宴。按照賈政、賈赦、賈珍、賈璉等人事先的商議,寧府這邊單請「官客」(男客人),榮府這邊單請「堂客」(女客人)。
壽禮呢,從七月上旬就絡繹不絕的有人送來。有禮部奉旨替皇上送來的,有元妃送來的,「余者自親王駙馬以及大小文武官員之家凡所來往者,莫不有禮,不能勝記。」頭一兩天,賈母還有興致把些精細物件看上一看,後來就懶得看了。
對於這一連八日的大宴,作者並沒有都去詳寫。只把七月二十八日和八月四日的宴席作了較詳盡的交代。前者主要是請的皇親國戚,後者是賈家的合族家宴。其實寫家宴也算是「醉翁之意」,這里主要還是要安排邢夫人的一場戲:當眾給鳳姐難看的那一節。
二十八日這天,王公、駙馬等「官客」都在寧府;榮府這邊是「南安王太妃、北靜王妃並幾位世交公侯誥命」,都是「堂客」。賈母大禮相迎後,先請入大觀園的嘉蔭堂吃茶,茶畢更衣,方是到榮慶堂拜壽入席。南安王太妃主動提出來要見賈府的小字輩。賈母命把寶玉、湘雲、寶釵、寶琴、黛玉五個人叫了來。大家歡喜。這五人得了禮物不提。
㈥ 有多少農村老人能活到八十歲原因是什麼
劉姥姥就是生活在貧苦之家的農村人,而賈母則是生活在養尊處優的城裡人。劉姥姥平時吃的都是自己田裡種的,也就是一些常見的家常菜;而賈母吃得很講究,很多東西做法也很講究,賈府做的茄子,讓劉姥姥都吃不出是茄子來。劉姥姥喝酒也厲害,在宴席上,可是用大碗,喝了一海又一海,也只是醉了醒來就和沒事一樣。最後,劉姥姥也是比賈母長壽許多。
第一:他們吃的那些雖然不是很值錢的食物,但是,都是自己種的,純天然無污染和危害!經常吃的粗糧,反而對身體更有益處哦!
第二:他們面朝黃土的勞作,身體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看起來就比較硬朗。而那些總是啥事也不做,只是坐著享福的老人,反而抵抗力會下降,平時容易感冒發燒,久了器官容易變得不靈活。
第三:農村生活環境好,作息習慣好,心態好。在農村生活的老人,他們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一般都是早睡早起,幾乎沒有熬夜,十點左右就入睡了。並且,在農村的老人,心態往往也比較好,吃飽喝足,兒孫健康,他們也就知足了。
第四:至於農村老人喝酒和抽煙,他們也是有一個度的,並不是煙鬼或是酒鬼。
㈦ 古代老人的歲數都不長,為何《紅樓夢》獨獨賈母這么長壽
賈母在賈府中的地位就是最高的,一切有營養的東西都會給她服用,小病小災也會請最好的醫生,還是有錢有權的原因。
㈧ 《紅樓夢》中養尊處優的人多了,為何獨獨賈母這么長壽
因為她在賈府之中地位最高,兒子官場仕途順風順水,元春在宮中獨得盛寵,賈家皇恩正勝,面子上有光,活的自然順心,想不長壽那些孝順的子孫也不會答應的,家有一老,說明兒孫孝順,官場才會更順暢啊。
在那個皇權至上女子地位地下的情況下,能成為賈府老祖宗的人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老了功臣身退了也沒有什麼事情能刺激到她了,就只剩下享福。
生活富足,可以當家做主,同時孩子有出息,孫兒繞膝。人一輩子追求的也就是這些了,面子里子賈府老祖宗都有了,只剩下放開了享受就行,沒理由這個時候不好好活著享受。
每天忙忙碌碌的追求的終極目標不也就是這個么,真的是很羨慕那個老祖宗啊。貌似她是賈府中結局最好的一個了,享受了賈府的風光,也不用見證賈府的落寞,走完自己的一生就可以了。
㈨ 紅樓夢里的賈母為什麼能活到83歲
這里且不說賈母功績,只說她的養生。賈母活到80多歲,至少相當於今人活到百歲以上,真可謂奇跡了。因為在那時,連皇帝女兒平均壽命也只有二三十歲!賈母年輕時勞心勞力,夙興夜寐,損耗不少,她卻能龜年鶴壽,洪福齊天,有何養生秘訣?曹雪芹除了一句「鬢發如銀」外,再無一字句描寫賈母的外貌特徵,可是我們卻分明看到了賈母的表情:
1.滿臉都是輕松
賈母是寧國府榮國府的老祖宗,伴隨著家族的創業與興旺,她經歷過無數風險,見識過無數的刀光劍影,風霜雨雪,明槍暗箭。同輩人都倒下了(賈府還有幾個老妯娌仍然活著,但是遠離中心),她卻幸運地碩果僅存。「勝利後」本該掌握大權了,可她不,在《紅樓夢》故事開始以前很久,她就自認年事已高,把家族大權交給了兒媳婦王夫人。王夫人雖然不是個能幹人,但鶴發童顏雍容嫻雅的賈母也決不越俎代庖。很快,王夫人又交權給了王熙鳳,賈母對孫媳婦王熙鳳的工作更是全力支持。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是賈母最為疼愛的三個孫輩。但你發現了嗎?她對寶黛,更多的是疼愛;對王熙鳳,則更多的是欣賞。
關鍵詞:該放權時則放權。無官一身輕,萬歲老百姓。
2.滿心都是歡喜。賈母喜歡熱鬧,「日習功課」就是和孫子孫女孫媳們說說笑笑,吃喝玩樂。或是聽戲,或是聽書,或是打牌,或是散步,或是聚餐,或是「講課」。賈母甚至叫來一個農村老太太劉姥姥陪著聊天,從中體驗了成功者的快樂,富裕者的快樂,施捨者的快樂。劉姥姥二上榮國府的日子,是賈母最開心最快樂最開懷大笑的日子,其原因並非僅僅是劉姥姥會說笑話,更深層的原因是,賈母找到了「陪襯人」。賈母因美園華屋而快樂,劉姥姥因大開眼界而快樂;賈母因錦衣玉食而快樂,劉姥姥因得到資助而快樂。賈母高端大氣上檔次,劉姥姥貧窮土氣其實最聰明。兩位老太太既老到又天真,有趣極了。賈母年事已高,卻過得不寂寞,有樂趣,有品質(品位和質量兼備)。
關鍵詞:與其在病床上躺著呻吟,不如趁早鍛煉身心,自己找樂,硬硬朗朗地活著!
3.滿眼都是慈祥
寧國府榮國府,男僕女僕上百人,哪能不犯錯誤,可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賈母訓斥打罵過哪個僕人。對於貧困者,潦倒者,弱小者,賈母很有同情心。那一年端午節前,全家到清虛觀打平安醮。走到門口,可巧有個十二三歲的小道士兒,不小心一頭撞在鳳姐兒懷里。鳳姐一揚手,把那孩子打了一個筋斗,眾婆娘媳婦也都喝聲叫「打,打,打!」賈母忙道:「快帶了那孩子來,別嚇著他。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哪裡見過這個陣勢?可憐見的,倘或一時嚇著了他,他爹媽豈不疼得慌?」說著,命賈珍拉他起來,叫他不要怕,又向賈珍道:「給他些錢買糖吃,別叫人難為了他。」一個多麼慈善的老太太!王熙鳳雖然聰明能幹,卻缺少賈母的善良寬容,用因果報應來解釋,怪不得王熙鳳下場悲慘。
關鍵詞:扶危濟困,扶老攜幼,憐貧惜老,靠的是菩薩心腸。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4.滿身都是佛性
賈母崇尚佛教,注重修身養性,有一顆向善的心。且看她如何過生日:
一是撿佛豆。第71回賈母做生日。賈母對寧國府榮國府當家人尤氏、鳳姐兒道:「你兩個在這里幫著兩個師傅替我揀佛豆兒,你們也積積壽,前兒你姊妹們和寶玉都揀了,如今也叫你們揀揀,別說我偏心。」賈母又叫把喜鸞、四姐兒二人也叫來,洗了手,點上香,捧過一升豆子來。兩個姑子先念了佛偈,然後一個一個地揀在一個簸籮內,每揀一個,念一聲佛。明日煮熟了,令人在十字街結壽緣。
二是抄寫《金剛經》。第88回,鴛鴦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發心要寫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剛經》。這已發出外面人寫了。但是俗說《金剛經》就像那道家的符殼,《心經》才算是符膽。故此《金剛經》內必要插著《心經》,更有功德。老太太因《心經》是更要緊的,觀自在又是女菩薩,所以要幾個親丁奶奶姑娘們寫上三百六十五部,如此,又虔誠,又潔凈。」
關鍵詞:手(活動得)好,腦子就好。有信仰,有目標,才能健康長壽。
5.滿口都是隨緣
除了寶玉挨打那一回,我們沒有見過賈母生氣。賈赦欲娶鴛鴦為妾那回,賈母雖然批評邢夫人王夫人,但並沒有真正發火。賈璉招花惹蝶王熙鳳告狀那回,賈母也是百般勸說安慰了事。榮國府財政下滑,家裡好大米不多了,只能供應賈母一人,其他人只能吃普通米。賈母知道後,一個玩笑了之。她不生氣,不著急,不上火。她知道自己年老體衰,生氣著急也沒有用,只會適得其反。賈母本來給賈寶玉看中的妻妾人選是林黛玉,晴雯,並且早早做了一些安排,但當她知道王夫人看中的是薛寶釵,襲人後,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放棄有時比堅持更難。賈母卻選擇了放棄。她聰明,睿智,慈祥,充分尊重寶玉母親的意見。
關鍵詞:不生氣,不執拗,順其自然。
6.滿肩都是擔當
賈府被抄家後,經濟上的巨大虧空暴露出來,關鍵時刻,賈母除留下自己未來的喪葬費外,提前拿出了全部私房錢分給兒孫:賈赦、賈政、賈珍以及王熙鳳,每人3000兩銀子;寶玉,李紈,賈蘭,也都各有一份;連已經去世的林黛玉,賈母也拿出500兩銀子,讓賈璉送她的靈柩回南方老家。可謂面面俱到,四角俱全。
在家族遭到巨大災難後,賈母面對菩薩,上香跪下磕了好些頭,念了一回佛,含淚祝告天地道:「我今即求皇天保佑:在監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總有合家罪孽,情願一人承當,只求饒恕兒孫。若皇天見憐,念我虔誠,早早賜我一死,寬免兒孫之罪!」(第106回)關鍵時刻,寧國府榮國府的頂樑柱不是別人,而是八旬老人賈母!
關鍵詞:對錢財看得很開,不容易;了悟生死,更不容易。賈母平時嘻嘻哈哈,其實是大智若愚,寵辱不驚。
魏紫曰:今人雲,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賈母似乎早就明白這個道理。老太太該退休時則退休,該享樂時則享樂,該擔當時則擔當。福祿壽喜財,賈母可謂樣樣具備!
㈩ 賈母什麼時候死的
賈母在續本中以八十三歲高齡去。
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
自此賈母兩日不進飲食,胸口仍是結悶,覺得頭暈目眩, 咳嗽.邢王二夫人鳳姐等請安,見賈母精神尚好,不過叫人告訴賈政,立刻來請了安. 賈政出來,即請大夫看脈.不多一時,大夫來診了脈,說是有年紀的人停了些飲食,感冒些風寒,略消導發散些就好了. ………
揭秘《紅樓夢》中賈母之死
在高鶚後四十回續本里,賈母是很長壽的,她不僅親自操辦了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事,而且目睹了林黛玉之死,以及賈府的衰敗,一直撐到賈寶玉和賈蘭中了舉人,賈府重新開始新一輪的「中興」徵兆才「臉變笑容」安詳死去的,而且「享年八十三歲」。
然而,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因為如果賈母健在,那麼,就不會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姻悲劇,也不會有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因此,賈母肯定是在之前就逝世的。那麼,賈母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我曾在拙文《賈母為何難定寶玉和黛玉的婚事?》里說到,賈母得知賈妃懷孕的好消息之後,決定錦上添花喜上加喜,讓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賈妃誕下皇子或者公主之後再成親。可是,得來的卻是賈妃因難產而母子雙亡的消息。而正是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直接導致了賈母之死。
我當然知道,得出這個結論容易,但要論證卻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關於賈母的「暗示性描述」很少,而且,判詞里並沒有關於賈母的。但是,「少」並不等於「沒有」,關於賈母之死的判斷,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首先,賈母已經是年逾七旬之人。
小說第三十九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有一段賈母和劉姥姥的對話:
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
也就是說此時賈母的年紀應該在七十歲左右,而此時林黛玉十五歲,賈寶玉十六歲。之所以要提到賈、林二人的年紀,是要通過他們的年紀推出賈母的年紀。那麼,按照賈璉的小廝興兒與尤二姐提到的話,「再過三二年」,就要辦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婚事,那麼可以推測出,到那個時候賈寶玉十八九歲,林黛玉十七八歲,而賈母應該是七十二三歲。
而這期間,賈寶玉和林黛玉是不能結婚的,因為前後老太妃之死,後有賈敬之死,所謂國孝家孝在身。因此,在後四十回,應該過了三年,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未能成婚,而賈母也尚健在。
而也就在這時,傳來了賈妃有喜的消息,這對於賈府無疑是極端重要的,也因此,高興的賈母決定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期定在賈妃喜誕皇子或公主之後,那麼這至少又要將近一年,也就是說,在賈寶玉接近二十歲、林黛玉接近十九歲、賈母接近七十五歲的時候,傳來了賈妃難產而死的消息。而賈母死時的年紀大概也就是七十四歲左右。對於古人而言,這已經是高壽了。
次,賈母和劉姥姥的對話在我看來是「有意味」的。
我們不妨細細體味曹雪芹設計的賈母所講的話,按照曹雪芹一貫的風格,我以為是有「意味」的。比如在得知劉姥姥七十五歲時不僅說「比我大好幾歲呢」,還說「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
很明顯,後一句話是「假設」。所謂我如果到了七十五歲還不知道動得動不得呢,這似乎已經在暗示賈母就是在七十五歲左右發生變故的。
第三,賈母最疼愛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而最看重的卻是賈元春。
以賈母的睿智,她不可能不知道賈府的真正靠山是身為皇妃的賈元春。大家一定還記得小說第十六回關於賈元春晉升貴妃的描寫吧,其實已經把賈母乃至賈府上下對於賈元春的「倚重」描寫得淋漓盡致:
一日正是賈政的生辰,寧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鬧熱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幹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早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內監跟從。那夏守忠也並不曾負詔捧敕,至檐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內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也不及吃茶,便乘馬去了。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有兩個時辰工夫,忽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吁吁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等語。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鳳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媽等皆在一處,聽如此信至,賈母便喚進賴大來細問端的。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里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於是都按品大妝起來。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於是寧榮兩處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顯然,賈元春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是關乎賈府興衰的徵兆,因此,別看賈母最疼愛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但賈母其實最看重的卻是自己的大孫女賈元春,因為,這才是決定賈府榮辱興衰的「核心」。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見賈元春懷孕之喜以及賈元春難產之死這兩個反差極大的事件對於賈母的打擊,以賈母的遠見卓識,她不可能不知道賈妃之死對賈府意味著什麼。而這樣的打擊,對於賈母這樣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來說,幾乎可以說是致命的。
第四,賈母脾氣極大。
通過小說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賈母是一個氣性非常大的老太太,賈寶玉被賈政暴打時的賈母的一連串表現:「顫巍巍的聲氣」、「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厲聲」、「滾下淚來」、「冷笑」、「立刻回南京」、「抱著哭個不了」等等,都表明了賈母的氣性極大。即使連賈寶玉和林黛玉慪氣這樣的小事,有時候也會把老太太氣得大哭,小說小說第二十九回,賈寶玉和林黛玉又因為瑣事吵了起來,還吵得很厲害,「林黛玉大哭大吐,寶玉又砸玉」,直到賈母來才勸歇。「過了一日……那賈母見他兩個都生了氣,只說趁今兒那邊看戲,他兩個見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么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嚈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還有林黛玉的母親賈敏之死,縱使過了很長時間,賈母見到林黛玉還抱著她大哭自己的女兒。
俗話說氣大傷身,以賈母的高齡,這么大的脾氣,是很可能導致對其身體的嚴重傷害的,尤其是賈母又喜歡熱鬧,大喜大悲之下,更何況是賈元春的死訊,這樣的打擊極有可能導致賈母的一時急火攻心而出現意外。
第五,賈母喜歡熬夜。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賈母特別喜歡熬夜。小說第七十五、七十六回寫中秋之夜,賈母竟然把林黛玉等眾位年輕的小孩子都熬跑了,而她老人家還不盡興,直到大家勸了才歇息。這說明賈母的生活習慣是有問題。而且她特別喜歡大家湊在一起吃宴席,這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都是不好的,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狀況。
第六,賈母體胖。
賈母是一個很富態的老太太,而且不喜動,而且生活優裕,這很可能導致她患有一些「富貴病」,比如現在社會流行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以及心臟、支氣管等方面的疾病隱患。當打擊來臨,這些平時隱藏的疾病就會總爆發。
第七,在《紅樓夢》里所謂的「生氣」似乎對人的打擊是很致命的。
這是小說通過很多事例刻意要證明的一點,比如秦鍾的父親秦業是一氣之下一病不起而死的,而且,請大家注意,秦業的年紀也是七旬,小說寫道:「誰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進城,找至秦鍾家下看視秦鍾,不意被秦業知覺,將智能逐出,將秦鍾打了一頓,自己氣的老病發作,三五日光景嗚呼死了。秦鍾本自怯弱,又帶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見老父氣死,此時悔痛無及,更又添了許多癥候。」我以為對一個小說中很次要的人物採取這樣的描寫,是具有暗示意味的。曹雪芹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生氣」對年老之人的打擊是致命的。
而且,生氣殘害的不僅僅是年老之人,還有很多年輕人。秦鍾年紀輕輕也是氣病交加而死的,晴雯的死也是氣病交加的結果,還有尤二姐,是在氣病交加預感來日無多的情況下決定吞金自殺的,一直想進大觀園的柳五兒是氣得一病不起而早夭的,還有「生氣」對於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等人身體的摧殘,都表明在曹雪芹看來,「極端的生氣」是可以致人於死地的。這些比賈母年輕許多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呢?
第八,賈母肩上承擔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是很大的。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賈母是有大智慧的人。而這樣一個人對於賈府的命運是比別人看的要清楚的。因為看到了賈府的命運懸於賈元春的沉浮,所以她一天到晚總擔心著皇宮里大孫女的安危,也擔心賈府的一干兒孫媳婦做出失德不檢點的事情來;也正因為此,她力主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合,可惜,遭到了短見的王夫人的堅決抵制,她為此也操碎了心。諾大一個家族,只有她和賈政、探春以及早死的秦可卿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危險。而正是在這樣長期的巨大的壓力之下,賈妃之死的沉重打擊直接導致了賈母的離世。
總之,在我看來,無論從賈母對賈元春的「倚重」還是賈元春對賈府的「重要性」而言,以及她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來看,賈母因賈妃懷孕生育一直處於巨大的喜悅之中而突然面臨賈妃之死的極大反差式的打擊,急火攻心,憂慮過甚,在她來不及安排好一切的情況下,驟然撒手人寰,離開了人世。
賈母是在賈府被抄家後半年死的,寶玉的婚禮在賈母死之前進行。預告片這個情節是正確的。
根據曹雪芹的意思,賈母應該是在寶玉和寶釵還沒成親前就死了,但是高鶚的續書中卻寫的是他們成親的時候賈母還沒死。而新紅樓夢後40回是根據高鶚的續書來拍的,就成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