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長壽屬於哪個市
屬於重慶市 重慶市直轄市,下轄區域包括長壽。高速,鐵路,水路交通都方便快捷。相距重慶80多公里。長壽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區級城市。
② 重慶長壽管轄的地方有哪些
長壽區人民政府:.你區《關於鄉鎮行政區劃建制調整的請示》(長壽府文(2003)59號)收悉。市政府原則同意你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現批復如下:同意將現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調整後,街道辦事處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公里增加到79.1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具體調整方案如下:一、撤銷6個鎮14個鄉鳳城鎮、晏家鎮、朱家鎮、稱沱鎮、付何鎮、沙石鎮、三平鄉、扇沱鄉、石回鄉、焦家鄉、飛龍鄉、羅圍鄉、合興鄉、義和鄉、大壩鄉、蘆池鄉、黃葛鄉、樂溫鄉、天台鄉、華中鄉。二、更名1個鎮將原獅子灘鎮更名為長壽湖鎮。三、設立2個街道辦事處鳳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黃桷堡3號,轄原鳳城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72.60平方公里,人口148040人。晏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晏家場,轄原晏家鎮、朱家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94.83平方公里,人口73062人。四、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江南鎮:政府駐地千佛場,轄原江南鎮和扇沱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7.89平方公里,人口20925人。鄰封鎮:政府駐地鄰封場,轄原鄰封鎮和焦家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5.85平方公里,人口37086人。長壽湖鎮:政府駐地獅子灘,轄原獅子灘鎮、石回鄉和雙龍鎮友愛、華豐、響塘、合豐、圍子、桂花、沙沖等7個村以及雲集鎮石堡、花山、大石、中心、玉華、石嶺、團壩、紅光、懷碧等9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4.53平方公里,人口50713人。雲集鎮:政府駐地華中場,轄原雲集鎮水平、青豐、尖鋒、同心等4個村和原華中鄉、飛龍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5.32平方公里,人口35810人。雙龍鎮:政府駐地雙龍場,轄原雙龍鎮雙龍、光輝、天堂、活魚、吼水、燈塔、紅岩、祠堂、鞍山、群力、連豐、谷黃、新生、和平、龍灘等15個村和羅圍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6.97平方公里,人口41161人。龍河鎮:政府駐地合興場,轄原龍河鎮、合興鄉、樂溫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89.9平方公里,人口48616人。海棠鎮:政府駐地海棠鋪,轄原海棠鎮和黃葛鄉中灣村所轄 行政區域,幅員面積44.35平方公里,人口29657人。雲台鎮:政府駐地雲台場,轄原雲台鎮和義和鄉油草寺、橋壩、河坎、拱橋、開豐等5個村以及黃葛鄉大坡、黃桷、大凼、園林、巴河、應祝、李坪、青雲、六角、六合、石河、梅沱、鯉魚、雙土、三百等1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87.29平方公里,人口48490人。石堰鎮:政府駐地石堰場,轄原石堰鎮、沙石鎮和義和鄉干壩、絲栗、宏偉、義和等4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7.18平方公里,人口59831人。葛蘭鎮:政府駐地葛蘭場,轄原葛蘭鎮、大壩鄉、天台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0.9平方公里,人口70351人。八顆鎮:政府駐地梓潼場,轄原八顆鎮、付何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99.25平方公里,人口45372人。渡舟鎮:政府駐地渡舟場,轄原渡舟鎮、三平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5.05平方公里,人口44475人。洪湖鎮:政府駐地大洪湖,轄原洪湖鎮、稱沱鎮和蘆池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3.65平方公里,人口39593人。五、保留3個鎮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萬順鎮、但渡鎮、新市鎮。
③ 重慶市有哪些區縣
重慶市有26個區和12個縣,分別是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
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④ 重慶有哪幾個區跟縣
重慶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常住人口3048.43萬(2016年)
26個市轄區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地)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
江北區(寸灘街道)
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
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
南岸區(天文街道)
北碚區(北溫泉街道)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
巴南區(龍洲灣街道)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
涪陵區(荔枝街道)
永川區(中山路街道)
璧山區[3] (璧城街道)
大足區(棠香街道)
綦江區(古南街道)
江津區(幾江街道)
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黔江區(城西街道)
長壽區(鳳城街道)
南川區(東城街道)
銅梁區[3] (巴川街道)
潼南區(桂林街道)
榮昌區(昌元街道)
開州區(漢豐街道)
梁平區(梁山街道)
武隆區(巷口鎮)
8個縣
城口縣(葛城街道)
豐都縣(三合街道)
墊江縣(桂陽街道)
忠縣(忠州街道)
雲陽縣(雙江街道)
奉節縣(永安街道)
巫山縣(高唐街道)
巫溪縣(柏楊街道)
4個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街道)[4]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和街道)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街道)
⑤ 重慶行政區域劃分
重慶市別稱「渝」。重慶市人民政府設在渝中區上清寺街道人民路232號。全市轄24個市轄區、10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17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24個市轄區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地)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江北區(寸灘街道)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南岸區(天文街道)北碚區(北溫泉街道)渝北區(雙鳳橋街道)巴南區(龍洲灣街道)萬州區(陳家壩街道)涪陵區(荔枝街道)永川區(中山路街道)璧山區[2]
(璧城街道)大足區(棠香街道)綦江區(古南街道)江津區(幾江街道)合川區(南津街街道)黔江區(城西街道)長壽區(鳳城街道)南川區(東城街道)銅梁區[2]
(巴川街道)潼南區(桂林街道)榮昌區(昌元街道)開州區(漢豐街道)
10個縣梁平縣(梁山街道)城口縣(葛城街道)豐都縣(三合街道)墊江縣(桂陽街道)武隆縣(巷口鎮)忠
縣(忠州街道)雲陽縣(雙江街道)奉節縣(永安街道)巫山縣(高唐街道)巫溪縣(柏楊街道)
4個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街道)[3]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和街道)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街道)
⑥ 重慶長壽區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7月,重慶長壽區有12個鎮,沒有鄉。
長壽區為重慶市轄區,位於重慶市境中部,東經106°49′—107°27′、北緯29°43′—30°12′。東南與涪陵區接壤,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轄區南北長56.5千米,東西距57.5千米,總面積1423.62平方千米。總人口90.3萬人。
全區轄7個街道、12個鎮:菩提街道、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新市街道、八顆街道、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洪湖鎮、萬順鎮。區政府駐菩提街道。
(6)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駐地擴展閱讀:
長壽區區劃沿革:
1984年3月,改公社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8月27日,太平鄉更名三平鄉,回龍鄉更名羅山鄉,沙溪鄉更名新沙鄉,三合鄉更名蘆池鄉。
1985年3月,新建獅子灘鎮;7月5日,撤銷葛蘭鄉建葛蘭鎮。
1986年,全縣轄9區、4鎮、40鄉,574村、26居民區,4705村民小組。
1994年3月,撤區並鄉後,長壽縣轄鳳城、朱家、獅子灘、葛蘭、晏家、江南、鄰封、但渡、雲集、雙龍、龍河、石堰、雲台、海棠、沙石、新市、付何、渡舟、八顆、洪湖、萬順、稱沱22個鎮;
扇沱、石回、焦家、華中、飛龍、合興、羅圍、樂溫、義和、黃葛、天台、大壩、三平、蘆池14個鄉。縣政府駐鳳城鎮。
2001年11月2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但渡鎮政府駐地由但渡村三堡石遷至下洞村宋家廟。
2002年末,轄22個鎮、14個鄉,38個居委會、569個村委會。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長壽區將原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16個鎮,其中撤銷6個鎮14個鄉,更名1個鎮,設立2個街道,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調整後,街道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千米增加到79.1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
調整後,全區轄2個街道、16個鎮: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鎮、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
區政府駐鳳城街道。同時將26個居民區合並為19個社區,574個行政村合並為228個行政村。共有152個居民小組、2512個村民小組。
2007年,全區設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226個行政村、22個社區。
2009年8月3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江南鎮、渡舟鎮,設立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調整後,全區轄4個街道、14個鎮。
2010年,全區共有223個行政村、26個社區。
2015年6月15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新市鎮、八顆鎮,設立新市街道、八顆街道。調整後,全區轄6個街道、12個鎮。
2015年12月21日,調整原鳳城街道、渡舟街道管轄范圍,增設菩提街道。
⑦ 重慶市長壽區有多少個街道
截至2015年12月,長壽區轄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菩提街道、新市街道、八顆街道等7個街道,長壽湖鎮、雲台鎮、葛蘭鎮、但渡鎮、鄰封鎮、雲集鎮、雙龍鎮、龍河鎮、海棠鎮、石堰鎮、洪湖鎮、萬順鎮等12個鎮。 共有28個社區、223個行政村,312個居民小組、1881個村民小組。 區政府駐鳳城街道桃源大道13號。
⑧ 重慶市九區十二縣分別是
九區十二縣是上世紀80年代的說法:
九區:
市中區(現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北碚區;南桐區;雙橋區
老重慶十二縣:
巴縣(現巴南區);江北縣(現渝北區);綦江縣(現綦江區);長壽縣(現長壽區);江津縣(現江津區;)合川縣(現合川區);潼南縣銅梁縣(現銅梁區);永川縣(現永川區);大足縣(現大足區);榮昌縣;璧山縣(現璧山區)
目前,重慶市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
26個市轄區: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地);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江北區(寸灘街道);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南岸區(天文街道);北碚區(北溫泉街道);渝北區(雙鳳橋街道);巴南區(龍洲灣街道);萬州區(陳家壩街道);涪陵區(荔枝街道);永川區(中山路街道);璧山區(璧城街道);大足區(棠香街道)
綦江區(古南街道);江津區(幾江街道);合川區(南津街街道);黔江區(城西街道);長壽區(鳳城街道);南川區(東城街道);銅梁區(巴川街道);潼南區(桂林街道);榮昌區(昌元街道);開州區(漢豐街道);梁平區(梁山街道);武隆區(巷口鎮)
8個縣:
城口縣(葛城街道);豐都縣(三合街道);墊江縣(桂陽街道);忠縣(忠州街道);雲陽縣(雙江街道);奉節縣(永安街道);巫山縣(高唐街道);巫溪縣(柏楊街道)
4個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街道)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和街道)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街道)
(8)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駐地擴展閱讀:
重慶,簡稱渝或巴,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地區生產總值19500.27億元。[6]有中國火鍋之都[7]、中國會展名城 、世界溫泉之都[9]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 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 ,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 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兩江新區 、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⑨ 重慶市長壽區政府在哪
在桃花新城
坐公交車,基本上都能到達,計程車10元之內能從長壽城區任何地方直達
⑩ 重慶有多少個區縣沒個區縣有多少個鄉鎮 具體的名字
重慶市現轄四十區縣,市人民政府駐地為渝中區! 1.渝中區:重慶市政府駐地 2.江北區:主城第二大商貿區 3.沙坪壩區:重慶市文化名區,大學主要集中地 4.九龍坡區:也算工業集中地 5.大渡口區:工業重鎮,老重鋼所在地 6.南岸區:長江南岸最繁華的區 7.渝北區:長江、嘉陵江北岸農村地域最廣 8.巴南區:長江南岸農村地域最廣 9.北碚區:唯一沒有和主城連在一起的區 (以上為主城九區) 10.永川區:原四川省永川地區行署所在地,渝西最大的城市 11.璧山縣:與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基本與沙坪壩區連為一體 12.銅梁縣:舞龍為特色的縣,號稱中國龍都 13.潼南縣:前國家主席楊尚昆故鄉,位於重慶市西北角 14.合川區:有著名的南宋時期抗元釣魚城,重慶主城北大門 15.大足縣:重慶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所在地 16.榮昌縣:此地豬是最出名—榮昌豬兒長得快,位於重慶市最西端 17.雙橋區:重慶市下轄的最小的行政單位 18.江津區:出名的為老白乾和米花糖,十大元帥聶榮臻故鄉,提出要當主城第十區 19.綦江縣:重慶主城的南大門,世紀年的彩虹橋事件讓國人都曉得了 20.萬盛區:以煤礦起家的—原來的南桐礦區,現被國務院名列的重慶唯一的資源枯竭城市 21.長壽區:重慶主城鋼鐵、化工的產業轉移地,有著名的長壽湖 (以上為重慶都市圈) 22.涪陵區:原四川省涪陵地區行署所在地,涪陵榨菜和白鶴梁聞名於世,重慶第三大城市 23.南川區:原來涪陵下轄的縣級市,終於混到「區」的行列,享受地級待遇 24.武隆縣:重慶市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南方喀斯特之芙蓉洞、天生三橋所在地 25.豐都縣:中國所有的小說都提及的豐都鬼城所在地,「人頭落地只見鬼魂直奔豐都城」 26.黔江區:重慶市唯一享受少數民族自治的「區」,原四川省黔江地區行署所在地 27.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現任市長王鴻舉在此起家,曾擔任彭水縣委書記 28.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重慶市唯一一個土家族自治縣 29.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著稱,周邊最大的鐵路客運集散地 30.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重慶市縣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單位 (以上為渝東南地區) 31.萬州區:三峽庫區最大城市,重慶市第二大城市,原四川省萬縣地區行署所在地 32.墊江縣:原屬於涪陵地區管轄,現在被劃分到渝東北的行列 33.梁平縣:重慶市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縣 34.忠縣:長江三峽著名的石寶寨所在地 35.開縣:十大元帥劉伯承的故鄉 36.雲陽縣:三峽上游僅次於萬州的港口 37.奉節縣:現行十元人民幣背面即為位於奉節縣的夔門,三峽的入口 38.巫山縣:以三峽為首的巫峽著稱,還有同樣聞名於世的大寧河小三峽 39.巫溪縣:重慶市森林資源最為豐富的縣,位於秦嶺大巴山南側 40.城口縣:重慶市最偏遠、經濟最落後的縣,位於重慶市最北端 (以上為渝東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