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詢問】是不是人80歲以後就不容易得癌症
研究是沒有這種說法的,但有一點可以說明情況,患上癌症的患者一般就是身體素質比較差或是受到致癌物的侵害才會患上癌症的,而能活到80歲的人,說明身體不錯,癌症也就不會怎麼找上這樣的人。
㈡ 為何患癌的人越來越多
可以很坦然的告訴你答案。
因為醫學的進步。很吃驚對不對?當然這個觀點是我個人的。
幾年前當時記得聽一個行業講座,期間有位知名的學者(是大佬級別那種),我記得他那次演講的主題就是癌症發病率的提升代表著醫學的進步。
圖片來自網路
癌症本身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人們諱疾忌醫。
還有一點想提醒大家,對待任何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都要警惕,對醫學敬畏並相信科學,不要覺得是「體檢」檢查出的「疾病」而拒絕定期身體體檢;不要覺得咽喉炎和咽喉癌距離很遠;不要盲目自信自己的身體素質很好……雖然天下無癌是美好的願景,但個人的角度我更希望每個人能夠直面自己的身體情況,積極地保持身心健康。
㈢ 有些老人得了癌症,為何堅決不治你怎麼看
堅決不治療的原因,我相信每個老人都不完全相同。但大體有幾個方面,一是老年人,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他們深知人類不能永生,總有一天,即便不得癌症,也該會因別的疾病離開人間,所以不少老人索性就堅決不治療了;當然,也有一部分老人,是懼怕治療副作用,他們對癌症治療沒有信心,對副作用太過擔心,平常也能碰到這樣的老年癌症患者;三是一部分老年人,是出自於經濟上的考慮,他們顧慮花了錢,給子女留下經濟負擔,所以不願意治療。
老年人相對來說,是癌症易發人群,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癌率明顯偏高,對於拒絕治療的老年人,要了解他們拒絕治療的原因,如果是不明真相的話,應該多些時間多點精力仔細講解,如果得的是一些不容易治療得癌症,比如胰腺癌,再怎麼積極治療,也不會延長太多得生存時間,治療原則不應該太過積極,只是在患者難以忍受得痛苦時,給予對症減痛治療,讓老人最後階段別在痛苦中煎熬。
㈣ 為何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癌呢有什麼需要牢記補充的營養素呢
現在大家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的品質都在不斷提高,醫術跟醫療器械的水平都在不斷地提升,但是患慢性疾病跟患癌症的人數卻在不斷增多。隨著社會的進步、醫療技術的提升,很多之前無法完全治好的疾病,現在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跟控制,醫療水平增加了,但為什麼患癌的人會增多呢?
作為老人一定要確保蛋白充裕的攝入。而蛋白也是有挑選的,要選擇攝入優質蛋白,像大家常用的牛乳、生雞蛋、魚類等都歸屬於優質蛋白。但在烹調方法時還要留意低油、少鹽、減糖。當優質蛋白充足時,可以讓身體的各種功能獲得一個優良的維護保養。
㈤ 為什麼現在的患癌幾率增多 主要原因是什麼
乳腺癌也象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通過基礎與臨床研究,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已知許多因素能影響乳腺癌的發生發展,研究較為廣泛深入的內分泌、遺傳和病毒的三種致病因素。
1、性激素紊亂: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催乳素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有致癌作用。乳腺癌主要在婦女中發生,好發於絕經前、後及初潮早、絕經晚的婦女。當兩側卵巢不發育或已作手術切除者,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此外與皮質激素代謝紊亂及外源性雌激素也有一定關系。
2、遺傳因素:有乳腺癌家庭史的婦女,發病相對危險性,在絕經前和絕經後分別為2.4和1.7(正常婦女為1)。尤其親屬中母親與姐妹都在絕經前發生雙側乳腺癌的婦女,其本人在40歲前患乳腺癌的機率大大增加。
3、病毒致癌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然而人的乳汁內和乳腺癌組織中也見到B型病毒樣顆粒,但也有人持否定態度,至今也無足夠流行病學證據以證實之。 希望能幫到你。
㈥ 為什麼現在人發病的年齡段越來越小
現在年輕人一般都不太注意自己的生活,再加上現在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人都活成了老年人。隨著時間的增長,身體的素質越來越差,所以患癌症的人就越來越多。平常的生活習慣、飲食衛生、日常作息等,都是影響癌症病發率的原因。
1、為什麼年輕人患癌症的越來越多
其實不僅僅是癌症,還有許多重大疾病開始從老年轉向青年。現在的年輕人一畢業就要面臨找工作的壓力,高的別人不要自己,低的自己又看不上,白白給自己增加壓力。工作以後基本上就是長期坐辦公室,除了吃飯上廁所,基本上很少有活動的時候。長期久坐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身體的免疫力也會越來越差。另外就是飲食上的選擇,年輕人一般都注重口味,像是炸雞、燒烤一類的,成了他們的主食。長期吃這些食物,腸胃的壓力也會增大。
2、怎樣避免年輕人患重大疾病
現在年輕人流行養生,而且數量每天都在增加。有不少人都過上了「保溫杯里泡枸杞」的日子,開始了養生生活。其實要說養生的話,還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下手。平常要成良好的作息,晚上十一點開始睡覺早上六點起床。起床之後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提高自己身體的抵抗力。另外就是自己日常的飲食,快餐之類的最好能夠避免,多吃點蔬菜水果補充身體維生素。啤酒、白酒之類的要盡量避免,喝多了會傷身的。
保持良好的習慣,自己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當自身的抵抗力提高了,得病率也會開始下降。不要讓自己二十歲的年齡,就過上五十多歲的生活。每天鍛煉身體,保持自己的精神狀態,是非常不錯的。
㈦ 癌一般在什麼年齡段容易患病
一般來說年齡是癌症的最大風險因素流行病學用發病率(incidence rate)來表示某個人群中新發疾病的概率。我們查詢了美國癌症發病率在各個年齡層的數據,得到以下圖片。可以看出,癌症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只有在85歲以上時似乎有輕微下降,但也比中年高出許多。
美國癌症發病率與年齡
來自英國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的數據也表現出了類似的趨勢。圖中柱狀代表每年診斷的癌症新病例的平均數量,曲線則表示每十萬人里癌症的發病率。癌症新病例的診斷數在65-69歲達到最高,但發病率的高峰卻在更大的年齡。
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可能有人會想,中國與英美兩國在社會、文化、醫療系統等方面存在差異。
癌症與年齡
三個國家的數據都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趨勢,我們不難看出:
癌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
癌症發病率和年齡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增長
20歲之前,癌症發病率很低,且男性與女性接近
40多歲開始,癌症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曲線突然變陡)
20歲到50多歲,女性比男性的癌症發病率稍高
50多歲之後,男性癌症發病率超過女性,且差距逐漸增大
癌症新診斷的病例里,以60、70多歲最多
癌症發病率一般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在80多歲達到最高,大約為每十萬人里有1000-3000左右的人被診斷癌症
癌症發病率在80多歲後輕微下降,但也大幅高於中年
為什麼實際發病率會與我們平常的感覺不一樣?我們猜測,或是因為(1)中年後癌症發病率陡然開始升高,與之前對比強烈,似乎短短幾年時間身邊就出現了很多癌症患者;(2)中年人基數大,癌症診斷的絕對數目比其他年齡多;(3)對老年患癌更容易接受和習以為常,對中年患癌印象深刻;(4)媒體或網路對中年危機、談癌色變的渲染等,比如患癌去世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享年56歲)、去年因癌症離開的著名主持人李詠(享年50歲)。
癌症類型與年齡
上面幾張圖展示的都是所有癌症的發病率,也就是把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症放在一起。其實,這種不考慮癌症類型而一慨而論的數據參考意義可能不是很大,每個年齡面臨的風險和應該注意的篩查或預防也不同。
比如,腦癌是兒童癌症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宮頸癌發病率峰值在中年,再比如,這幾張圖片都顯示80多歲後癌症總的發病率有所下降,實際上某些特定癌症的發病率仍在上升,包括結腸直腸癌、胃癌、胰腺癌等。各個年齡最容易得什麼癌症?我們在下一篇相關文章里介紹。
總結
癌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總的發病率一般隨年齡增長而增長,在80多歲達到最高。
進入中年後癌症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健康驛站建議適當地進行癌症篩查。
不同年齡面臨著不同類型的癌症風險,將所有癌症放在一起分析可能不是很有參考意義,比如腦癌是兒童癌症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宮頸癌發病率峰值在中年,結腸直腸癌、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在80多歲的年齡段里仍然在升高。
㈧ 老人為什麼易患癌症
任何年齡的來人都可能患癌自症,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最容易患癌。這可能以下因素有關。
其一,發生癌症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於人體後,並不是馬上就會發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0年。所以說,如果在20-30歲經常接觸致癌物,結果要到40-50歲以後才發病,這樣患癌的年齡就顯得大了。
其二,隨著年老,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因而對病變的免疫監視作用自40歲起逐漸降低。免疫功能的減弱,有利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其三,年齡越大,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對機體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如吸煙的人,吸煙的年限越長,患癌的可能性當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可能引起源於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種慢性炎症、慢性氣管炎、胃炎和潰瘍病、前列腺炎、腸炎、子宮頸炎症等。
雖然老年人的組織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爭取避免癌症侵襲。如積極鍛煉身體,提高體質及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平衡,積極防治各種慢性疾病以防止癌變,做好保健工作,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癌症,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