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院掛號窗口標有軍人,殘疾人,80歲以上老年人優先窗口,是不是就可以不排隊優
只是說這些人群需要特殊照顧,不用和普通人一起排隊,在這個專門的窗口還是需要排隊的,只是人數會相對少一些。
Ⅱ 如果你陪你老公去醫院看病,掛號排隊過程中,有個80多歲女老人插隊,他告你,你沒有作任何錶示,他罵惱
你好!
看看醫院掛號窗口,有老人優先窗口,這是專門照顧老人的,其他人也可以在此窗口排隊。。但老人可以直接去窗口處。。
看清楚了再說事。。現在人都有狂躁症,也早已缺乏了善意和耐心。。雖然有的老年人也有倚老賣老,這不都是現在社會寫照?不分老小男女,都這樣。。在這特殊時代特殊環境里,沒有幾個能有良心的。。因為是懲善揚惡的環境,小偷、騙子、強霸得以橫行。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Ⅲ 如何看待醫院掛號,老年人或者軍人優先這個問題
軍人優先是我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三十六條法定的: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殘疾軍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優先購票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長途公共汽車以及民航班機;殘疾軍人享受減收正常票價50%的優待。
Ⅳ 成都華西醫院看病對80歲以上老人有沒有優先政策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中規定,「醫療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就醫,予以優先。」有些地方法規是把「優先」的規定具體化了,是符合上位法的規定的。但是,地方法規又把法律規定的「70周歲以上」改成了「65周歲以上」,這是可以的,但應給出理由。
而從實際情況看,優待老年人看病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老年人年老體衰,往往經不起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另一方面,老年人看病往往需要家人陪同,牽扯的人力也較多。
但是,應該看到,法規只是說明老年人在醫院就醫時,可優先掛號、檢查、化驗等,至於在操作層面如何落實,卻沒有具體規定,同樣,成都華西醫院看病對80歲以上老人還沒有優先政策。
Ⅳ 排隊禮讓有哪些
為解決乘車亂擁亂擠問題,以文明的排隊乘車秩序迎接奧運會的到來,2007年2月11日,北京市第一個「排隊推動日」活動啟動儀式在王府井步行街舉行。
啟動儀式上,有關領導向市民介紹了「排隊推動日」標識,向有關單位代表頒發了「排隊推動日」標牌。參加活動的市民集體宣誓,並在一張張「自覺排隊愛心卡」上簽下自己名字,表達自覺排隊做示範的心願。
當天,4000多個「文明乘車監督員」走上全市上千個公交、地鐵站台,引導市民自覺排隊,文明乘車;數萬名志願者來到街頭、商場,引導市民遵守秩序;18個區縣各自開展了宣傳活動,拉開了全市「排隊推動日」活動的序幕。
此後,每月的11日都是「排隊推動日」。這是北京「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五大文明行動中的「排隊禮讓——迎奧運秩序文明行動」的重要內容。
隨著「排隊推動日」活動的蓬勃開展,增強了廣大市民的公共文明意識,促進了全市「排隊禮讓」良好乘車秩序的形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2
在「排隊推動日」活動中,各單位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
西城區的「全家共站一班崗」活動,吸引了360個家庭參加;
東城區的「大風車廣場活動」,派出10個「大風車」宣傳小分隊深入工地和社區開展宣傳;
崇文區永外街道55名社區黨員組成的文明站台志願者分布在11個公交站台志願服務;
宣武區志願者面向外地來京旅遊者,在大柵欄地區開展「暢游京城,示範文明」宣傳活動;
海淀區根據地域特點,與高校、中小學聯手合作共創文明站台活動;
豐台區由2萬多名流動人口組成的「奧運義工團」,成為「排隊推動日」活動的參與者、宣傳者;
石景山區投入30萬元為全區街道社區市民學校配備投影儀,抽調專職教師開展秩序文明的教育和培訓;
建國門街道工委、辦事處還在北京站東街成立了一支「北京站排隊義務服務隊」,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贏得廣泛贊譽;
文明乘車監督員周繼龍,攜母親、妻兒一家三代同值一班崗被傳為佳話。2月11日,第一個「排隊推動日」活動,周繼龍80多歲的老母親不顧家人的勸阻,迎著凜冽的寒風,身披文明乘車志願者綬帶,戴著志願者袖標,揮旗引導排隊。她逢人便說,我也要為排隊乘車貢獻一份力量。4歲的小孫子也像奶奶、爸爸一樣,手裡拿著小紅旗,仰著小臉,笑眯眯地喊:「叔叔阿姨請排隊!」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配合「排隊推動日」共組織開展區縣級以上的重點活動274次,街鄉級重點活動3557次。全市參加各種宣傳服務推廣活動的公共文明志願者約60萬人,參與市民群眾數百萬人次,參加活動的知名專家、勞動模範、文體明星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超過1000人次,活動還吸引了4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館工作人員、留學生參加。
3
2007年,從2月11日到11月11日組織開展的10次「排隊推動日」活動,一月一個創意,一月一個主題,高潮迭起,異彩紛呈。並從公交、地鐵站台拓展到醫院、商場、公園、賽場、學校、社區公共場所。全市300多個街道、鄉鎮,也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排隊推動日」活動。
3月11日,是北京市第二個「排隊推動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等市領導來到王府井地鐵站和木樨地公交站台,參加「排隊推動日」活動。劉淇同志說:「排隊推動日」從具體事做起,積極為奧運軟環境建設作貢獻,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全社會都來參與奧運、奉獻奧運、共享奧運,奧運才能辦得更好。排隊禮讓不僅是為奧運,同時也是為推動整個社會文明素質提高,讓社會更和諧,希望通過共同努力,以後天天都是排隊日,北京到處都是良好的秩序。
4月11日,以「鮮花表心意、溫馨又文明」為主題開展了「排隊推動日」活動。10大醫院積極響應,市領導在北京醫院、同仁醫院向排隊患者及患者家屬每人贈送一支康乃馨,勉勵大家共同維護好就醫環境,並祝福患者早日康復。
5月11日,以「汽車也排隊」為主題開展了「排隊推動日」活動。全市在137個地點開展了宣傳活動,積極倡導機動車駕駛員「日禮讓有三、月違章歸零」。北京天下車友汽車俱樂部和北京三元出租汽車公司駕駛員代表發出「不加塞搶行、不開斗氣車、不爭道搶行、禮讓行人和車輛」倡議。
6月11日,以「禮讓我快樂、消費我文明」為主題開展了「購物排隊推動日」活動。西單商場設置了顧客參與「購物排隊」簽名板,一個小時就有200多名顧客簽名;北京華聯商廈利用晨會對員工進行培訓,宣傳「上班是員工,做好有序排隊的引導工作;下班是市民,自覺遵守排隊秩序」;朝陽區組織百名使者十進商場發現文明、倡導文明。
7月11日,「旅遊文化娛樂場所排隊推動日」活動在全市各大公園、旅遊景點、影劇院、游樂場等文化娛樂場所舉行。在這些場所懸掛「排隊推動日」標識、擺放宣傳展板、張貼有關宣傳口號、設立排隊標識標牌、地面指示線,以及設立多個「納痰袋」領取點。志願者及服務人員身披綬帶引導遊客和觀眾有序排隊、文明如廁,使廣大遊客在參與中提高文明素質,在休閑游樂中體會排隊禮讓的快樂。
8月12日(為配合中超聯賽文明賽場建設,特將11日排隊日改在12日進行),「賽場排隊推動日」活動在豐台體育中心啟動。看台上掛滿了「綠色狂飆、激情無限」,「今天文明快樂賞球、明天奧運助威吶喊」等巨大文明橫幅,時時提醒熱情的球迷文明觀賽。兩條30米長的秩序觀賽、文明觀賽承諾橫幅上,短短一個多小時便簽上了近千名球迷的名字。在200多名志願者的引導下,2萬多名球迷從排隊進場、秩序安檢做起,在100多分鍾的比賽中,展現了文明觀賽的良好風貌。球迷「京罵」比往日少了90%,喝倒彩現象幾乎消失,更多的是熱情加油、有秩序的綠色「人浪」、節奏感很強的掌聲與拍子。
9月11日,城八區廣泛開展文明乘車進校園活動;
10月11日,首都大學生積極開展了以「走向街頭示範排隊,引領社會文明風尚」活動;
11月11日,在全市開展了「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共創共享文明秩序」主題排隊日活動。全面動員、多點開花,掀起倡導文明排隊、營造良好秩序的新高潮,進一步鞏固活動成果。
4
通過開展「排隊推動日」活動,廣大市民自覺排隊意識明顯增強,自覺排隊正逐漸成為公共場所的文明風尚。
市民普遍反映:排隊乘車帶來了實惠,排隊的人群秩序井然,人們相互謙讓、有序上車,每天候車時間明顯縮短了,老年兒童不用擔心擠不上車了,主動為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的多了,看病、購物、到公園游覽感到溫馨方便了。
因為排隊禮讓體現了公平、和諧、有序,特別是當前北京市正在實行公交優先的發展戰略,越來越多的人出行會選擇公共交通,排隊候車也就更能體現維護群眾利益。
「排隊推動日」活動切入口小,立意高,覆蓋面廣,影響大,得民意,順民心,效果好,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反響。
上海、廣州、深圳、青島、沈陽等城市也紛紛開展了排隊活動。
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對「排隊推動日」活動進行了積極報道,稱其是北京的「新文明運動」。
Ⅵ 請問八十多老人看病有優先嗎
3月1日起,《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正式施行,其中規定,65周歲以上老年人在醫院就醫時,可優先掛號、檢查、化驗等。1日,記者走訪了西安市區的5家醫院,發現這樣的規定執行起來,還是遭遇到尷尬。(3月2日《華商報》)
對這項規定,在引來大多數叫好聲的同時,也引起一些年輕人的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來看病的都不舒服,誰也不願意排隊等待,如果老年人都來插隊,對他人來說不公平,而且如果老年人都涌到隊伍最前面也會造成混亂。
那麼,我們如何看待老年人看病優先的問題?
首先,老年人看病優先有一定的道理。這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中規定,「醫療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就醫,予以優先。」陝西省的地方法規是把「優先」的規定具體化了,是符合上位法的規定的。但是,地方法規又把法律規定的「70周歲以上」改成了「65周歲以上」,這是可以的,但應給出理由。
而從實際情況看,優待老年人看病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老年人年老體衰,往往經不起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另一方面,老年人看病往往需要家人陪同,牽扯的人力也較多。
但是,應該看到,法規只是說明老年人在醫院就醫時,可優先掛號、檢查、化驗等,至於在操作層面如何落實,卻沒有具體規定,而一些醫院的做法,確實可能引發矛盾。
所以,如何讓老人看病優先,醫院的操作要注意合理性,要求老人自己去插隊,顯然是把責任推給了老年人了,很容易引發矛盾。比較好的辦法是,開設老人看病的專用窗口。當然,這個窗口並不是只針對老年人,而要和日常可以優先的兒童、殘疾人、老幹部、軍人等合並起來,成為一個共用的優待對象的服務窗口。
因為我也是老年人,所以我還想說,法規認為老年人就醫一律優待,其實是一種過度保護。應該說,即使是老年人看病,也應該根據老年人的體質和病情緩急決定是否應優先。年齡不是優待的唯一依據,老年人時間充裕,年輕人時間更寶貴。但法律不可能這么細,而且也存在一個操作問題。所以,盡管法規有了規定,作為老年人如果病情不是很急,最好能按照規則排隊。
這樣的做法,有點和老人乘公交一樣,老年人不要逼著年輕人讓座,而要體諒為工作辛苦的孩子們。看病也是這個理啊。
Ⅶ 老人插隊,該讓嗎
老人身體弱,生病了可以讓一讓,畢竟等久了身體素質肯定沒有年輕人強會出現更多問題,而且老人要是等到很晚回去也不安全,子女為啥沒陪著啊,醫院也應該有人過來調解一下。每個人都不容易,讓插隊是情分,不讓插隊是保證自己的權益。
Ⅷ 如何看待七、八十歲老年人插隊
我之前也遇到過一次,我買好幾個大瓶飲料和一些零食結賬的時候,有個老頭突然從旁邊插入放了一瓶白醋,我直接就跟收銀員說也是我的,然後掃完我直接把白醋往手裡一抓,老頭開始還說是他拿來的,就一瓶醋讓他結了走,我也沒想理他,後來還想拽我衣服,但是後面的大媽忍不住了也過來指責這個老頭,聲音之洪亮一隻耳朵塞著耳機的我都聽的一清二楚,「老人也不能插隊啊,要排後頭去」,然後這老頭就回頭重新拿醋了。。不得不說,有這種素質超差的老頭,也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大媽,真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Ⅸ 老人優先是不是道德綁架
在我個人看來,這並不是一種道德綁架,而是一種美德的傳承,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但是現在大多數人素質都是越來越低,就是因為大家所侍奉的是金錢至上的道理,慢慢的已經不再講究美好傳統。我們作為社會當中的一員,有責任將這種好的傳統發揚下去,也應該對自己的子女有一個更好相關的助力,作為家長,也許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於孩子人生路上的發展,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平時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行為。
每一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也正是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將來也會受到同等的對待。但是我個人非常反感那些上車之後的老人,主動要求年輕人給讓座,這樣的行為主動給讓這是素質的體現,但是有一點我們也應該明白,給你讓座是一種高尚品德的體現,不給你讓座,這也是一個人之常情的本分。所以老年人不要倚老賣老,否則就會給大家造成一種道德綁架的嫌疑。而在早晚高峰期間,作為老年人來說,也不要和年輕人去爭搶位置。
在早晚高峰老年人的出行,大多數都是出門遛彎或者買菜,其實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對方所考慮,只有多為別人著想,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充滿溫暖。我認為真正的孝道是老人不故意給小輩添麻煩,小輩自覺敬重老人,有些老人倒是真的為老不尊,像這樣還要你以遵守孝道的名義來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就是道德綁架了,不過這也要看自己怎麼理解老人的一些行為了,有些人可能覺得很正常,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不過一般還是要多敬重老人吧!
當然不是,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了,我們應該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向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可以是在家裡搶著做家務,可以是幫他們按摩,可以是在逢年過節時小小的禮物,可以是平日里噓寒問暖的電話或者簡訊,可以是最簡單的陪伴,只要是能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的任何方式都能是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