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面詞語分別表示多大歲數 弱冠之年,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年過半百,花甲之年,年逾古稀,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二十
而立之年: 三十
花甲之年: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耄耄之年:80至90歲
期頤: 一百歲
歲至期頣:100歲
豆蔻: 代表14歲
期頣指100歲的老人,又稱人瑞。
未滿周歲的兒童――襁褓
2-3歲――孩提
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齡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 志學之年,束發
16歲(女)――碧玉年華
15—20歲——舞象之年
20歲(男)――弱冠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
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知命之年、半百
60歲――花甲之年,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杖國之年
77歲——喜壽
80歲――杖朝之年
88歲——米壽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台,駘)背之年
99歲——白壽
100歲――期頣 ,人瑞
108歲——茶壽
來源;網路歲至期頣
㈡ 七旬老人是多少歲
70~79年,
1. 十日為一旬(一個月分三旬):上~。中~。下~。~刊。
2. 十歲為一旬:年過六~。八~老者
㈢ 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60歲:花甲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八九十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拓展資料: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乾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懸車之年:指7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㈣ 人到70歲稱為什麼
在1989年、1989年以前的時候,70歲叫古來稀、古稀。
但是現在年滿70歲的人還叫古稀嗎?
大家重新看看1989年和1989年以前的照片、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中70歲的人都已經是怎樣的面貌特徵、性格特徵與身體狀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我沒有看錯的話,凡是在1990年的時候年滿18歲、18歲以上的人(即出生於1972年、1972年以前的人),這三十年來都一直沒有變,佔70%以上的人。
這三十年來存在有年齡變化的人最多隻有十歲或不到十歲的變化差距,決不可能會有三十歲的變化差距。
比實際出生顯老的人,也決不會看起和他們現在年滿的歲數等同一致。
舉例,出生於1930年的人,正常情況的人依然看起和三十年前以前看到的年滿58歲的人是等同一致的年齡狀貌,比實際出生顯老的人看起只有68歲,特別顯老的最多看起只有72歲的極限,決不可能會看起有90歲大壽。
如果不清楚,請大家看看三十多年前、五十年前、七十年前以及更早時期人到了90歲還會跟現在看到的1930年出生的人同歲嗎?
1930年出生的人,現年90歲,但是他們的實際面貌特徵、性格特徵與身體狀態一直是保持在58歲的年齡狀態,和三十多年前、五十年前、七十年前以及更早時期看到的年滿58歲的人是等同一致的面貌特徵、性格特徵與身體狀態,從1990年的時候到現在三十年來情況都一直是這樣。
因此,1930年出生的人真實年齡依然是58、59歲,90歲只是他們的自然年齡而已。
現在,誰才真正是70歲古稀的人?
依然是三十年前年滿70歲的人,也就是現在年滿101歲的人,即出生於1919年的人,才真正是70歲古稀的老年人。
1950年出生的人雖然現在年滿70歲,事實上,從他們的實際面貌特徵性格特徵與身體狀態可以充分鑒定,和70歲還相差三十歲以上的距離。
人的年齡生理因素:
面貌生理特徵,主要表現在人的五官眉目的輪廓深淺。而不僅僅是表現在頭發是否變白脫落、有無皺紋眼袋老年斑、肌肉鬆緊、皮膚粗細與干潤。
外貌生理特徵,主要是表現在人的身材結構。而不僅僅是表現在人的身體胖瘦、身高、五體大小。
身體生理特徵,主要表現在人的日常言行舉止、眼神、說話語音的輕重這三大特徵。而不僅僅是表現在人的感官神經、內部器官組織、體重。
人的五官眉目、身材結構、言行舉止、眼神、說話語音這五個特徵才是人的年齡生理因素的主要特徵表現。不同年齡的人之間的差距就表現在這五個特徵。
李靖飛,男,1957年10月13日出生,這是他在1990年的時候演的電視劇《三國演義》角色張飛,當時才33歲。
現在所謂的「老年人」哪一個不是中年人?
出生於1930年至1949年的人,現在年滿71~90歲,他們的真實年齡依然是40~59歲。
㈤ 人到70歲稱什麼
人到70歲稱:古稀之年
㈥ 60是花甲之年70歲是古稀之年77歲是什麼
77歲屬於年逾古稀。
70歲屬於古稀之年,60歲屬於花甲。60多屬於年過花甲,70多屬於年逾古稀。來自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逾古稀發音:nián yú gǔ xī
意思:指年齡已經超過了七十歲。逾:超過古稀:指年齡到了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
成語出處: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同義詞:桑榆暮景,風燭殘年,年老力衰,桑榆末景,老態龍鍾,日薄西山。反義詞:如日方升,年富力強,春秋鼎盛,風華正茂,血氣方剛。
示例:
1、賀壽慈年逾古稀,精力未衰。
2、他已年逾古稀了,看起來病歪歪的。
㈦ 50歲,60歲,70歲,100歲的人分別是什麼
50歲是知命之年、60歲是花甲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100歲是期頤之年。
知命之年——作賓專語;指50歲,用於男性。
花甲屬之年——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偏正式;作賓語;指男性70歲。
期頤之年——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7)70歲以上是指多少歲擴展閱讀
其他年齡段稱呼:
1、嬰兒:人初生。
2、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3、孩提:兩至三歲。
4、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5、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6、總角:幼年泛稱。
7、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8、黃口:十歲以下。
9、幼學:十歲。
10、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1、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㈧ 長壽和高壽的指的是多少歲
古人把高壽大體分為五個年齡段:老,指50-70歲;耆,指70歲以上;耋;指70-80歲;耄,指80-90歲;期頤,指百歲高齡。長壽指百歲以上。
九十歲稱為上壽,九十為上壽,對應的60歲為下壽。也可稱為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長壽秘訣
1、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2、質量好一點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老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3、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壽
㈨ 年滿70歲(含70歲)這個概念如何理解
一般是寫年滿70歲以上(含70歲),意思就是正好70歲的也算,用數學的表達方法就是≥70,滿字的意思是要足月,比如差2個月就滿70不算
㈩ 指年齡已經超過七十歲
60歲及以上為花甲,耋耄之年,指70歲以上老人,80歲及以上就稱為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