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文盲率降至2.67%,一般文盲都會從事哪些工作
他們一般會選擇對文化程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比如說在工地上班,清潔阿姨,司機,以及外出打工。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工作在文化程度上也有了一些要求,比如說至少不是文盲。
很多人也外出打工,但是據我了解,現在去工廠裡面上班也還是需要一點的文化程度的,進廠需要做題什麼的,不合格人家也不錄用。很多初中畢業,家裡面點沒錢,創業也沒有資本的人很多都選擇了外出打工,在流水線上上班,我有的初中同學很多都外出打工了,過年的時候回來,年初沒多久就又出發,這樣一走,留守婦女或者是留守兒童就多了起來。
② 我想要活到一百五十歲!
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到底多少歲,我沒有見過真實,我表示懷疑。
而我身邊的親人中,數我的祖婆(我爺爺的母親)年齡大(105歲)。
歷經清朝、民國、新中國三朝,在軍閥混戰的動盪中竟然活下來了。而且還是個寡母帶兒……
其身體的狀況之好,在我年幼的時候沒有什麼概念,
在我成年後,才發現那不是一般的好:
92歲的時候,還可以背著我(懂事已經4歲),挑水澆菜。
直到我走進了醫學的殿堂,對人類的壽命感興趣,才著手研究她老人家的長壽之道,竟然與《黃帝內經》里許多養生長壽之道有驚人的吻合:
1:文盲無爭
文盲,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當然,現代社會的文盲麻煩肯定不少,但是對於她那個年代來說,文盲還真的是明哲保身的一個法寶),煩心事自然少。23歲守寡,清心寡慾,與世無爭。《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病安從來。
2:早睡早起
祖婆直到2003年去世,還不懂看鍾表,天黑就睡覺,天亮就起床,完全是看天。是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勤勞簡朴
從我記事起,到老家人離世,幾乎沒見她老人家停手過。所有的穿著都是以方便為主,衣服寬松,褲頭就是用布條綁的,對氣血運行非常有好處。農活的勞作,對其的身體狀況應該是個很好的促進,90年代之後,因城市化進程,所生活的地域被徵收,失去了農活勞作的基本條件,老人家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活泛。
4:素餐新鮮
老家人不會使用煤氣,一直使用柴火作為主要炊事工具,在飲食上以自己種植的蔬菜為主,而且拒絕食用冰箱冷藏過的食物,每一餐都必須現做,從不隔餐飲食。
用現代的眼光來衡量這個百歲老人,幾乎有些像文盲的原始人,但就是這么個「文盲的原始人」,卻詮釋了我這個醫學工作者所能掌握的全部長壽之道……,她所踐行的生活全部,竟然是人類數千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不得不說這是個奇跡的玩笑。
以上完全取自真實的生活。
③ 有很多老一輩的都是文盲 是因為什麼原因
因為老一輩大多處在戰亂時期,經濟條件不允許,家裡窮;而且很難有正常的教育系統,都是些小私塾,也就一個老師,能讀書的都是家裡情況好一點的。再者就是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一般能讀書的都是男的,女的都難得有機會。
④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對什麼人說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般是對長者說的,大多數用於60歲以上的長者過生日的時候,作為祝福語。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同義詞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般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祝壽吉語,比喻人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一般長久。
年輕人從自然生存發展角度來講,是在人生成長期,說有福比較好,但這個時候說長壽,不合自然規律。
(4)文盲都長壽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
很久以前,有一年接連數月沒有下雨,各處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珠崖郡的崖縣(今三亞市)也不例外,飢餓乾渴的崖縣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賜降甘霖。
在崖縣的鹿回頭村莊,有一位勤勞勇敢的小夥子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魚給鄉親們。說也奇怪,那一年哪個海域都捕不到魚,只有到大東海才能打到魚和蝦。一天,阿富在大東海打到一條好大的 魚,他回到村,把魚切成塊,分給鄉親們,而自己只留下一點點魚頭。
他正要燒水煮魚頭時,來了一位要飯的老太婆,只見她滿頭白發、衣衫襤褸。阿富將魚頭分給她吃。老太婆吃完,頓時有了精神,跪下叩頭感謝阿富的幫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來,卻發現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老太婆,而是勝似天仙的女子。
女 子點點頭說:「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東海龍王的第三個女兒。現在人間鬧旱災,、我是來告訴你們,善良的人們只要到大東海喝三口海水,回來後便能挖地出水、種地豐收、做買賣發財。總之,能心想事成。」
⑤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是哪裡
世界第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萬,現轄12個鄉鎮,境內居住有瑤、壯、漢等12個民族。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類聖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的山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2500個,盤陽河谷及一些長壽村屯竟高達3萬多個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馬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腹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和指揮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著名的盤陽起義、萬崗起義和停歲阻擊戰就在這里打響。 雖然巴馬境內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產條件還較困難,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有一個叫「巴盤屯」的小村,村裡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聖殿」,更為特別的是這里的每戶人家都基本出一個教師,故此人們又將巴盤屯稱為秀才村。以前這里的孩子長到10歲才去上學,上了中學才能看到電視,頭腦發育的階段眼裡看到的都是險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東西,但他們聰明,智商高,這么一個小村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中專生63名,其中博士生兩名,研究生兩名,目前有兩名正在國外深造,無論從上著名大學的人口比率,還是從接受教育的時間條件來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塵莫及的。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遊資源。 長壽之鄉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還繁育了眾多珍貴土特產,其中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魚、巴蕉竽粉絲等便是典型代表,由於它們均生長於獨特、封閉、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中,被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為「綠色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香豬」曾是明、清時代宮庭貢品,十分名貴,巴馬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目前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礦、雲母礦等。此外,瑤族善射,百步穿揚,全國的許多射弩冠軍就出生在巴馬的東山鄉,故巴馬還有「中國射弩之鄉」以及與周邊縣共同組成的「世界銅鼓之鄉」等殊榮。 巴馬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公路四通八達,縣城位於國道323線和省道322線的交匯處,是桂西通往桂東南沿海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鐵路70公里。可從田陽、田東、大化三條線路通往首府南寧。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均較便利,銀行、保險、商業、學校、醫院、廣播電視、電腦網路等均已配套。 巴馬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一部分,在享受國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時,已經出台一系列有自治縣特色的,更加寬松的適應西部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神奇美麗的壽鄉正在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敝開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洽淡貿易、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共創壽鄉輝煌、共享長壽之樂,為您添福增壽!
⑥ 有誰能理解40歲博士和文盲都一樣
在我看來40歲博士和文盲一樣,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不是的話他肯定還是比文盲更厲害一些的,特別是在某一些知識方面的話,只是說博士的話有可能它只專攻於它的一方面知識在另外一方面比較的短缺,比如說它有可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這種是可能存在的。
⑦ 我爺爺今年80歲,不識字又聽不懂普通話,他可以做些什麼事呢
我外公100多歲了,他也不會普通話。不過他很喜歡聽本地的莆仙戲(就是用當地方言唱的戲)。你可以買些這種碟片給他看(當然如果沒有本地戲就沒辦法了)。我外公還喜歡聽別人聊天,就是湊熱鬧,聽不懂也沒關系,嘿嘿,老人家是怕寂寞的,要人陪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家有個年紀大的男保姆就是專門陪我外公吃喝玩的,他還會拉二胡,我外公很喜歡他。每天會帶外公出去散步,喝茶。
給你爺爺找點興趣愛好啊!能打發時間的就好。你爺爺會不會打牌?會的話幫他找點牌友。這樣就算普通話不好也可以交流交流呵呵。
不管做什麼,不要讓你爺爺一個人呆著,不好,(時間久了可能老年痴呆的)什麼形式沒關系,就是要有人陪,最最重要。
⑧ 為什麼很多百歲老人大都是文盲
100年前耶!想想看當時大家可能飯都沒吃飽又怎麼可以顧及到學業呢
長壽的話取決於心態嘛!生活環境!飲食健康!
那我覺得文化程度可能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那絕對不是長壽的根本原因
⑨ 沒文化很可怕,當今社會是否還存在文盲
聯合國重新定義新世紀文盲的標准,將文盲分為三類:第一類,不能讀書識字的人,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盲;第二類,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即地圖、曲線圖等常用圖表)的人。第三類,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後兩類被認為是"功能型文盲",他們雖然接受過基本的識字教育,但在現代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社會生活存在比較大的困難。
要是說第一種文盲,2016年的數據表明中國還存在5%多點的人屬於完全不能讀書識字的人。要說二三種,那估計海了去了。
⑩ 文盲是不是農村婦女居多為什麼
在一定程度上,文盲以農村婦女居多,主要是農村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導致,女性的教育得不到保障。